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

2024-07-11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共4篇)

篇1: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2010-06-29 18:47:0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2)

为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2009年倾力打造交通气象、海洋气象、城市气象、能源气象和农业气象等具有**特色的五大气象服务品牌”的省局重点工作目标,2009年4月13日至14日,**市气象局范德新副局长带领业务处、装备中心、气象台和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赴启东(吕泗)和如东县进行了学习调研。调研组通过座谈和现场参观等方式,对**市海洋经济建设和发展

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海洋气象服务的现状、服务需求以及发展方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针对**市海洋气象服务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海洋地理特征、渔业生产和港口开发等基本情况

1.地理特征。**东濒黄海、南临长江,地处北纬31°41’~32°43’、东经120°12’~121°55’之间,海岸线北起海安老坝港、南至长江入海口的启东圆陀角,涉及全市5个县(市)、26个乡镇。全长206公里。其中,如东海岸线106公里,启东海岸线公里;海岸带面积万平方公里,滩涂面积2100平方公里(21万公顷)。

2.渔业生产。**是我国沿海地区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长江在此入海,**沿海海水营养丰富、有机物多,为鱼、虾、贝类等提供了充足饵料,给沿海水产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越条件,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近海鱼类约130多种,多获性鱼类75种,优势种

有7~8种。其中滩涂贝类资源居全省沿海各市之首,文蛤、四角蛤、青蛤、西施舌、竹蛏、毛蚶、泥螺等优势品种蕴藏量丰富。近年来,全市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05万亩,年产量达到18万吨,其中贝类产量达到万吨,文蛤出口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

滩涂养殖和海洋捕捞是**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沿海是亚洲最大的现代化紫菜育苗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养殖基地,紫菜养殖面积达20多万亩,年产条斑紫菜约14亿张,养殖与加工总量均占全国紫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吕泗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虽然,随着近几年全市海洋捕捞转产转业工作的推进,**海洋捕捞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规模仍然保持。目前,全市投产捕捞渔船近4000艘,其中远海作业船只1000多条,海洋捕捞年产量近40万吨,占全省的一半左右。

3.港口开发。近年来,**在新一轮

沿海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以大港口建设、大项目带动来促进开发。在深水海港的建设上,**加快洋口港码头、陆岛通道、人工岛、临港工业区四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上,全力推进lng接收站和燃气轮机电厂、大唐电厂等项目。以重大项目特别是重特大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绿色能源、石化、冶金、物流四大支柱特色产业,用大项目推进大开发。先后有洋口港工业区、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两大临港工业区和启东、海门、通州滨海工业区陆续开始开发建设。

二、**市海洋气象服务的基本情况

1.初步形成了海洋气象服务的新体制

目前**市海洋气象服务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的新体制,市气象台与各县(市)气象局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政府办公网等手段传到各级政府、海洋渔业局、海事局等部门,气象局和各相关部

门依据各自管理职能将灾害性天气信息通过各自的发布系统逐级传给渔民、海洋作业人员及沿海周围的作业人员,收到灾害信息的人员按要求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尽量减低灾害损失和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市气象局与海事局签订共建协议书,联合打造水上平安**,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高科技通讯手段,为保障平安海洋提供气象科技服务支撑。

此外,2007年6月,市应急办发布“进一步规范沿海大风警报发布的通知”规范沿海、沿江大风警报的发布。市气象局先后制定了“手机终端预警服务可行性方案”、“海洋防灾减灾预警服务方案”等,通过这些机制和方案的建设,全面提升**抗击气象灾害的能力,提高了组织指挥水平,为更好的开展海洋服务提供了保障。

2.加大投入,逐步完善海洋气象监测和信息发布平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努力加大沿海气象设施投入。2002年,如东率先建成沿海测风站;2004年,针对滩涂养殖事故频发的情况,组建“如东县海洋预警预报服务系统”在如东的海岸线上建立3个滩涂人工测潮点,租用渔民船只,固定地点,雇佣渔民每天2次通报潮水到滩时间与上涨高度。

2006年,****港洋口港区经济开发区与中石油**lng项目部、**洋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近400万元,在洋口港区近海设置海洋水文气象监测浮标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及预警,为港口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设计依据,同时也为港口航道船舶提供了安

篇2: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等。

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

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统一起来,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一、(1)海洋科技事业在贯彻科教兴国方针中展翅腾飞 1996至2005年,是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十年。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动员全党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引我国海洋科技事业展翅腾飞。

在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方面,基本完成了我国《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为掌握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适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域划界和管理的需要,我国首次组织实施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勘测专项,对相关海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综合数据库,并使我国多波束应用技术和海底勘测研究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西北太平洋海洋环境调查与研究专项,提高了对该海区海洋环境的认知水平。2003年9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目的是进一步查清中国海,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从1999年起我国已两次开展了北极科学考察,并于2004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黄河站”。北极考察的目的是评估北极变化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进行可预测性研究。2005年1月18日,在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中,内陆冰盖科考队登上南极内陆冰穹A最高点———南纬80°22′00〃,东经77°21′11〃,海拔4093米。这是人类首次从地面到达该区域,至此南极的4个要点全部被人类征服:极点———美国,冰点———俄罗斯,磁点———法国,高点———中国。随后,我国科考人员又采集到了包括火星陨石和月球陨石在内的5000多块陨石,使我国的南极陨石拥有量接近一万块,位居世界第三位。

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我国首次开展了环球综合海洋科学考察,横跨三大洋,航程43230海里,历时297天。初步圈出富钴结壳的富矿区,在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开展了环境基线和多金属结核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硫化物、微生物、大型生物、沉积物和热液样品,这次环球大洋综合考察在我国大洋科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海洋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海洋基础研究项目一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已有9项海洋基础研究项目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的支持。先后开展了近海环流、海洋生态系统、海水养殖病害、边缘海形成和演化、赤潮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获得一批高水平成果,开创了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我国在世界率先破译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1999年为研究“东亚季风历史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影响”,增进我们对季风气候变迁的理解,大洋钻探第184航次(ODP184)在南海执行,进一步缩短了我国海洋地质研究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在海洋科学的国际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中美、中日、中加、中德、中法合作,同时加强了中韩、中印及中国同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科技合作。至今我国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海洋科技合作关系,并积极参加了全球海洋生态动力学、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全球有害赤潮的生态和海洋学、大洋钻探、国际ARGO等重大国际海洋科学合作研究计划。

在海洋高新技术研究方面,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使我国的海洋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推进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海洋监测技术方面,突破了一批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遥感应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发了一批关键海洋仪器设备,建立了长江口、台湾海峡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示范系统及渤海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示范系统,实施了技术成果标准化工程,从总体上提高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

在海洋生物技术方面,开展了海水养殖种质的优良化、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了一批优良海水养殖种质的产业化,十多种海洋新药进入了临床研究,获得了一批海洋生物功能基因技术,奠定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建立了一批成果转化、中试及产业化基地,促进了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和海洋生物高技术的发展。

在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技术方面,围绕深水海域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大洋矿产资源探测以及海底立体探测和成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开发了一批关键技术装备,为我国油气资源评价和大洋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和大洋资源勘查的能力。

在深海研究技术装备方面,1997年6月我国首台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CR-01”号诞生,并在太平洋海试中达到下潜深度5176米。正在研制7000米载人潜水器。自主研发了深海沉积物捕获器。

技术的进步显著提升了我国的海洋资源勘查和开发能力。这期间先后发现了渤海辽东湾绥中36-1亿吨大油田、南海珠江口盆地流花11-1亿吨大油田及中国海上最大的渤海蓬莱19-3整装油田。2004年,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首次发现面积为430平方千米的“冷泉”碳酸盐岩分布区,是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证据。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具备了万吨级海水和亚海水淡化的设计和工程能力,并已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

在海洋公益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实施了“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专项,实现了我国滨海、近海和邻近大洋海域海洋环境的有效监测。2002年5月15日,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HY-1发射升空,这是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也圆了老一代科学家的梦。今后我国将陆续发射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海洋监测监视卫星。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业务化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在风暴潮、海浪、海冰、海温、海啸、海流、厄尔尼诺、赤潮数值预报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海洋信息系统,并与60多个国家130多个机构建立了正式资料交换关系。海洋标准计量已成为国家标准计量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并在海洋业务和能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海洋科技能力,经过50年的艰苦努力,已具备了创新和腾飞的基础。我国海洋科技工作已基本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加强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战略格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具备了从太空、高空、海面、海水层、海底到地壳的多学科综合海洋调查观测能力,基本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宏伟夙愿。显著缩短了与国际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并在推动和引领海洋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涉海科研机构和院校约130多个,科技人员1万3千余人,拥有一批以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海洋科技队伍;建设了一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库,海洋微生物及极地资源保藏中心;装备了一批设备先进的海洋综合调查船和专业调查船。这些科技能力将为我国海洋科技事业未来的创新发展和进一步腾飞创造条件,奠定重要基础。

(2)未来我国海洋科技事业重在创新

中国海洋科技事业已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艰苦、持续的奋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海洋科技在海洋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在逐步增长;海洋科技改造了传统的海洋产业,引领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支撑了海洋强国建设。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同发达海洋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主要海洋仪器依赖进口;深海资源勘探和环境观测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落后;科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相对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我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把海洋科技发展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海洋成为国家超前部署的五大战略领域之一。海水淡化、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等应用技术成为重点发展领域的优先主题;海洋技术被列为前沿技术,海洋科学成为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今后,我们海洋科技工作者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在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导下,深化近海研究,参与深海竞争,拓展大洋和极地研究,发展战略性前沿技术,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对海洋规律的认知水平,努力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为维护国家权益和安全、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建设海洋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海洋科学专业培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科学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学及海洋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海洋科学基本调查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从事海洋调查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关于海科专业的自我感想

篇3: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

张桃林指出,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等公共服务机构,在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迈入了发展的中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随着农机化的快速发展,机具种类数量大幅增加,在帮助农民“买得起”农机的基础上更好解决“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对农机化公共服务提出了更加迫切、更加广泛、更高层次的要求。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管理体制不顺、工作机制不活、投入保障不足等突出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机化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张桃林强调,广大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机化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有力措施,是履行政府职责的必然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将相关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把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认真研究谋划、积极加以推进。

张桃林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目标,努力打造依法规范、综合配套、便捷高效、机制灵活、保障有力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从5个方面建立健全促进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一要落实政策法规、完善服务体系,二要争取资金投入、改善服务条件,三要创新运行机制、激发服务活力,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五要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全国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上一个新台阶,重点要加快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农机质量监督服务、农机安全监理服务、农机教育培训服务、农机化信息服务等5个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要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良好的公共服务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篇4: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海洋气象服务情况调研分析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外包,中心依附型

从世界范围来看, 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将业务转交外包服务商完成, 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绩效的目标。目前, 我国由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农村金融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金融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探讨如何通过金融服务外包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机构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

2005年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金融服务外包定义为: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 (为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 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从价值链角度看, 金融服务外包是金融机构将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环节中原本自营的非核心、附属业务或流程, 外包给内部专门的运营中心或外部专业服务商来完成。金融服务外包按业务内容可分为信息技术外包 (ITO) 、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知识处理外包 (KPO) 。

国内银行业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信息化建设, 直接推动了IT业务外包, 而且促进了金融前后台业务的分离和业务流程外包。近几年, 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外包作为提升运营效率和改善业务流程的重要手段, 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金融服务外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1. 金融服务外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

降低经营成本是金融服务外包最初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IT业务外包, 金融机构可以有效降低在IT技术和产品服务方面的成本。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外包业务中IT业务外包非常普遍, 特别是在金融机构软件开发维护、终端用户支持、网络管理等信息技术外包 (ITO) 领域更为明显。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04年在美联储理事会会议上做的《银行业务离岸及跨境外包情况》报告, 估计在离岸外包的金融机构中, 半数左右的企业节约了超过40%的成本, 优秀企业节约了60%的成本。

金融机构通过服务外包降低的成本, 实质上是人力资源或知识资源在金融机构和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套利”活动, 成本的节约来源于发包方金融机构和接包方之间的员工工资差异, 或接包方在专业领域的经济规模、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率。根据比较优势通过外包形式进行的分工能显著提升金融企业的福利和效率。

2. 金融服务外包可以增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金融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各金融机构向社会提供金融产品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依靠金融行业的传统竞争方式已难以凸显某个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金融机构需要调整自身产品价值链, 重新确定核心竞争力, 在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打造竞争力, 将自身优质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中, 提高金融机构整体快速反应能力、客户价值开发和新产品创新能力, 从而建立和强化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对金融机构来说, 非核心业务环节更适合于外包, 例如信息系统投资并非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 而属于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是为正常经营提供稳定的软硬件环境, 两者都不属于金融机构核心的、具有竞争力的业务。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与外包服务商形成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借助外部最优的专业化资源对非核心业务予以整合,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并增强自身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3. 金融服务外包可以提升金融机构整体运行效率。

通过业务外包, 金融机构可以获得外包服务商的优势资源, 借以武装自己, 提高自身的业务管理水平, 缩短新业务拓展周期, 缩短进入市场时间, 及时抓住市场机会。

我们可以信用卡业务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信用卡服务提供商, 由后者提供贷记卡、IC卡、准贷记卡、借记卡的申请处理、卡片管理、账户管理、授权管理、风险管理等覆盖整个信用卡业务流程的全部系统模块, 并符合包括中国银联、Visa、Master Card等主要卡组织的相应规范。通过业务外包, 发卡银行只需做好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资信评审, 把信用卡流程中最耗费时间和成本较高的环节外包给专业公司。金融机构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后, 企业人员结构得以简化, 组织更加有效, 增加了银行的工作灵活性, 既提高了管理效率, 又满足了客户的需要。

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银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 是县域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和信贷资金投放的主要提供者。农村金融机构能否加快发展, 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布和流动。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不断出现, 截至2010年底, 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09家, 其中开业395家 (村镇银行349家, 贷款公司9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37家) , 筹建114家, 同时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2 451家。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和资金的需求相比, 农村金融供给还有较大的差距, 难以满足现时需要, 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1.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不足。

农村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和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规模不大, 且其地理位置分散、资金小额、服务个性化的特点使农村信贷市场和城市工商业信贷市场相比成本较高。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 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 在农村开设网点的积极性并不高。

目前农村地区虽然有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乡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 但在广大农村地区, 截至2010年底仍有2 313个乡镇还没有任何金融机构, 占到全国乡镇数量的6.8%。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少, 网点数量不足, 无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导致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2.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后劲不足。

作为商业金融机构的农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 在农村设立的网点太少, 其网点设置偏重于城市, 在乡镇、偏远地区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实质上其金融服务有脱离农村、远离农民的现象。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由资本金和吸收的存款构成, 存款来源少、稳定性差, 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已成为制约这些小型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民间资本投资能力逐步增强, 非金融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民间资本虽有参与农村金融的积极性, 但其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 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有农村银行法人 (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3 349家, 从数量上看不很小, 但这些金融机构多数规模都较小, 放贷能力十分有限。加之相关政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有较严格的要求, 使得部分新型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受到限制, 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无法提供贴近农村市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再者, 农村的金融中介机构很少, 以致资产评估、担保公司、征信登记等中介服务难以正常开展, 降低了金融供给效率。还有农村尚未形成完善的风险防范、分散机制, 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足。另外, 农村金融提供的融资、避险、理财等功能性服务不完善, 金融服务供给难以满足农村多样化金融需求。

三、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服务外包的路径探讨

1. 农村金融机构应采用中心依附型的外包模式。

金融机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根据各自的资本实力、业务特点, 在开展服务外包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服务提供商和外包模式。

传统的外包模式是服务商为银行提供一对一的外包服务, 或银行为了分散风险而将一项业务拆分开来外包给不同的服务商, 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将网络外包给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 硬件外包给惠普, 核心业务系统和决策管理系统外包给国外软件公司, 有关的系统集成和开发则外包给神州数码。

中心依附型外包模式是指以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银行或组织为中心, 其他银行围绕在这个虚拟中心的周围, 共享这个虚拟中心的资源。IBM公司将其称为“随需应变” (On Demand) 的外包模式。

农村的整体条件比城市差很多, 农村的金融机构规模和实力均有限, 业务量也局限于很小的范围, 农村金融机构将某一项业务单独外包给服务商不一定能够产生预期的外包效果, 且外包前期的契约签订成本相对较高, 从经济角度看成本超过收益, 从发包方和接包方的角度来看都没有可行性。农村信用社、乡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 在业务类型和经营特点方面有很多共同点, 业务外包的需求特别是IT业务的外包需求基本一致。因此农村金融机构非常适合采用中心依附型外包模式。各金融机构可以联合起来, 将某类业务外包给外部统一的服务商。

2. 大力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技术外包。

现代银行业中, IT系统已经成为支持金融业务运转不可或缺的环节。但IT系统高额的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要求, 即使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也需要进行IT业务外包。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 IT系统同样是开展业务的必备条件, 但在IT系统建设上一次性投入大笔资金, 对资金实力有限的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是不经济的。而且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迅速, 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 农村金融机构没有相应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来快速更新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应软硬件设施的功效。

从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条件来看, 采用信息技术外包将系统开发和运营工作直接交由专业的IT服务商完成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农村金融机构无需一次性投入巨资建设IT系统, 不用维护复杂的应用系统, 也不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这一方面节省了软硬件设施建设费用, 另一方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部署已经成熟的信息系统, 及时推出新的业务品种和服务渠道, 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总体使用和维护成本。

3. 探索和推广业务流程及知识处理外包。

对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村镇银行而言, 受资金、员工队伍规模的局限, 营业网点少, 并且业务处理系统是基于简单的内部网络, 存在结算系统不通畅的问题, 如通存通兑、代收代付、信用卡及电子银行等业务难以开办, 甚至还不能提供其他商业银行都具备的、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的服务。通过业务外包, 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获得服务商的智力投资以及外包伙伴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 可以获得其自身无法实现的多样化金融服务, 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拓展农村金融市场。

国内提供银行业务流程外包的服务承接方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环节的业务流程、知识处理外包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凭证的传送、影像化处理、数字化处理、整理、保管、调阅、销毁、以及信息技术等全流程凭证管理服务;提供网点转型咨询、非核心流程外包、服务质量调查等网点管理服务;提供从信用卡申请表派收, 到影像化、数字化处理、电话调查、预期账款催收等信用卡全流程服务;提供营业网点转型、任职资格体系构建、培训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等综合性金融咨询及培训服务。

4. 尝试作为接包方承接农业信贷业务。

为引导金融信贷资金在农村地区增加投入, 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三农”服务, 相关部门通过出台适当的财税补贴、税收优惠、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等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

农村金融机构立足农村, 对农业经济的特质、产业特点和区域内居民情况更为了解, 能够在源头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而能很好地控制不良贷款的来源, 降低贷款风险, 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信贷业务外包。国内商业银行由于直接经营小额农业信贷业务成本较高, 一般其精力不会放在这方面, 不过, 它可以将自身的农业信贷业务外包给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接包方, 可以提供贷款申请人 (农户或企业) 的资信状况调查和申贷项目评估、监督和管理贷出资金的使用状况、在贷款到期时回收等服务。在这种外包关系中, 农村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以一定的比例分担风险、分享利息收入, 能够使农村金融机构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信贷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Outsourcing inFinancial Services.The Joint Forum, 2005;4

上一篇:音响世界作文650字下一篇:icu出科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