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2024-07-10

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精选13篇)

篇1: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

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这样的哥哥。”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

“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阅读链接 给,永远比拿愉快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10岁的儿子跟着妈妈来岛上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不久,就和妈妈一起回家了。

第二年春天,儿子栽下的花开了。高尔基看着窗外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高尔基在信中说,儿子,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下来了。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如果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美好回忆啦,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设计意图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文中小男孩和保

罗的神情变化可以作为文本的挈入点,逐层剖析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升华“给予是快乐的”的主题,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读准“给予、宽裕、饶有兴趣”等词语、2、过程和方法: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

1、懂得“给予是快乐的”的道理。

2、保罗和小男孩心理变化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

PPT课件,学习卡片。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前段时间,在咱们中国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至今仍有无数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刻在我们的脑海之中。现在,让我们在以下几个画面中重温那份感动。

(播放视频图片,教师简单介绍背后的故事。)

2、你看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生谈感受,教师评价学生发言情况。)

一、预习探究: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平常故事,感受那份暖暖的情感。(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1)读好词语

(2)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概括介绍课文内容,师相机板书)

(3)师:原来是一辆车,给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快乐,(师出示图片)看着黑板把故事内容再简单地介绍一下。(生简单复述故事梗概。)

二、合作交流: 读文交流

寻找快乐

1、师:这份快乐你感受到了吗?端起课本认真读一读,在文字中去寻找他们的快乐。(生读、思、圈、注寻找相关的句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师:说说看,你体会到了谁的快乐?(生就找到的句子简单交流。)

2、学生依据描写人物神情变化的句子理解课文。

(生根据阅读提示,再次读文,寻找表示人物神情变化的句子。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

3、师:找到的同学先别忙着汇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针对问题,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交流情况。)

4、意见统一后,拿起手中的笔,把相关的词语填到表格中。师:注意!填一个,想一个,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情产生?当时他们在想些什么?把你的感受也填在表格中。

三、品读感悟

(一)品词析句

感悟快乐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保罗和男孩的神情共发生了几次变化?你抓住了那些关键性的词语?(学生交流汇报。)

1、第一次

师:谁来读读描写男孩神情变化的句子?(一生读文)男孩在羡慕什么呢?(生体会男孩的心理活动)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师:男孩是多么喜欢这辆车,多么羡慕这辆车的主人啊!看到男孩羡慕的神情和举动,难怪保罗会

(生: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

2、第二次

(1)师:是什么让保罗感到吃惊?看着3—5自然段,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读文,体会)

(2)生体会、交流男孩的心理活动,读句子。

(3)(屏幕显示文字)师:保罗也以为男孩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送他礼物,可男孩却说——(生读)(4)带着体会读文。

3、第三次

(1)师:你读懂了保罗的这“一笑”了吗?(2)生读文找到相关的句子,谈感悟。(3)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4、第四次

(1)师:保罗看到了怎样的情景?(生默读课文,体会)(2)读出自己的体会。

(3)师:此时,保罗的眼前也闪现出了这一幕一幕,他的眼睛怎能不湿润?怎能没有一股暖暖的感觉涌上心头?(生齐读12自然段)(4)师:在这样一个夜晚,弟弟是快乐的,男孩看到弟弟的快乐是——(生:快乐的)感到更快乐的是 ——(生:保罗)(屏幕显示13自然段内容,一生朗读。)他为什么会有这种不一样的快乐?(生谈理解)

(二)我表我心

分享快乐

师:同学们,乐于助人的你们有过这样的快乐经历吗?(生谈自己给予别人帮助的经历)

(三)身体力行

传递快乐

师:是呀!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个世界才会成为爱的家园,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才会快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去做一个快乐的人?(生谈自己的理想和决心)

四、巩固延伸

(一)小结学法

(二)阅读链接《给,永远比拿愉快》

1、师:读读短文,看看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读文)

2、交流读文的收获。

3、深情朗读含义深刻的句子。

4、师:给予是快乐的,分享也是快乐的,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格言带来的快乐(屏幕出示格言)(生读)

(三)作业自选

师: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同学们,读了这组课文,你准备给自己留一份怎样的作业?(生自行布置作业)

(四)总结:

师:给予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美德。让我们用今后的行动来诠释,把这份快乐传递下去。(播放视频音乐)

五、板书设计 24*

给予是快乐的保罗

男孩 车

哥哥

弟弟

篇2: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借助语言材料,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内涵,懂得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视频 生活中与“给予”相关的故事。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给予”

2、请生读给予。

3、请生解给予。(使别人得到)

(设计意图:给学生明确授课的主题,并提升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

1 生默读,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中的人物都是谁?

2 再默读,课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设计意图:概括全文大意,基本明白课文主要内容。同学培养学生默读习惯。)

三、学习课文

预想喜欢的句子1: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也有同学喜欢这一句吗?)

1、男孩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是因为他看见了保罗漂亮的新车)

2、他看见保罗的新车有种什么感觉?羡慕 3、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动作: “走来走去” “轻轻地摸”

神情:“满脸羡慕” “睁大眼睛”“惊叹”

语言: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4、理解“羡慕”

保罗以为男孩羡慕他什么?

实际上男孩羡慕保罗什么?

所以男孩认为“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也获取一辆这样的新车)

而实际上是男孩希望自己有这样一辆新车给予弟弟。

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四、阅读链接:

《给永远比拿愉快》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还有很多给予的故事,意义很都很深刻。从而进一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一页—“给予他人是快乐的”)

五、扩展

篇3: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 我感到真幸福!上课之前, 我们来做个游戏吧。请全班同学站起来, 我们来唱一首歌, 并边唱边做动作《幸福拍手歌》。2) 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 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板:幸福是什么) 有位作家说, 幸福是一个谜, 让一千个人来回答, 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 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带问题自读自悟

1) 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2) 利用光盘展示生字“拼拼读读”进行教学, 让学生准确认读生字。3) 默读课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 自由读阅读导航 (点名读) 并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 读后交流。 (读后说说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学提示, 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 多读几遍, 说说自己的收获, 体会或疑问。) PPT展示故事情节并揭示主题。

(一)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 多么幸福, 我能帮助别人, 因而感到幸福

1) 自由读, 说说自己的理解。2) 师生表演医生给病人治病, 然后师采访医生:当病人对你千恩万谢的时候, 你什么感觉?读出你的这种感觉来。 (一老奶奶腰痛, 启发孩子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 3) 其他学生跟着学一遍。

(二)

我走了很多地方, 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 当过消防队员, 做过花匠, 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 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 所以我是幸福的

1) “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 (勤劳踏实) 2) 你能想像得到他在火车上, 轮船上都是怎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 你为别人服务的时候, 什么感觉?读出这种感觉来。3) 如果咱们班里有同学对班干部说, 你天天为班里操心, 多累人呀!这时, 你也可以对他说。

(三)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自己读一读这句话, 你觉得这位青年说这话时, 用什么语气说的?那你就读出来吧! (自豪, 骄傲, 开心) 过渡语:是谁对三个青年说的话做了总结呢?

(四)

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什么叫“义务”? (应尽的职责) , 例如我们作为学生应履行的义务是:好好学习!

(五) 体会身边的幸福 (ppt展示)

1) 观看别人眼中的幸福。 (PPT展示)

2) 说说你认为幸福的事。 (点名)

师:说得真好, 老师也从你们的话中体会到那一丝丝的幸福。

(六) 童话的特点

1) 这篇课中是谁让三个青年在十年后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呢? (智慧的女儿) 2) 你觉得, 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现在哪里? (不直接说幸福是什么, 而是引导青年自己寻找, 这样更能体会的幸福的真正含义。) 这很像懂教育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 如果将来你做了父母, 要学习这一点呦!3) 师:在这个童话中, 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 飘然而去, 具有神奇的力量, 这正是童话的一个特点。喜欢读童话故事么?哪些童话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看, 我也喜欢读) 4) 师小结:这些童话除了人物奇特以外, 你认为还有哪些特点? (童话的想象非常丰富, 故事性强, 容易吸引读者, 每个童话都讲了一个道理。) 今后, 我们在编童话的时候, 如果借鉴这些特点, 你写的童话会更吸引人。刚才有同学讲了, 每一个童话还会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

(七) 师总结

(指板书) 今天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幸福要靠劳动, 尽义务, 做益事, 让别人得到幸福自己就幸福了。

三、拓展延伸

1) 对于幸福的理解, 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师配乐朗诵:

对雷锋来说, 幸福是“走到哪里, 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对警察来说, 幸福是“舍一家团圆, 保万家平安”的奉献;对农民来说,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对母亲来说,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 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 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 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 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 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2) 想知道侯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吗?我也写了一首小诗, 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生配乐共同朗诵老师作的诗《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侯长缨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 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 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春的颜色。幸福无处不在, 幸福就是快乐。幸福是一种感觉, 找寻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3) 孩子们, 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 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 一句格言, 一件小事, 一段感悟……a.要求:四分钟时间, 不抬头, 不停留, 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一会儿我们找同学来汇报。 (学生配乐写) b.找个别学生站起来汇报。没机会说的人, 同桌互相分享自己的幸福。

篇4: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人物对话集中;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全文内容浅显易懂,但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致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1、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着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他们往往从父母、长辈那里得到很多快乐,但是给予别人的快乐不多。对本文的“给予”,多数人有一些类似的体验和经历,但肯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积淀,会给教学带来难度。

2.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阅读和感悟文本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对文本感知、感悟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饶有兴趣”、“宽裕”等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课文内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能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体验。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领悟“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策略:

1、教师以共同生活者和伙伴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注意倾听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独特的感悟,不随意中断,并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有异于文本解析的看法。

2、确切把握体验与建构的逻辑关系,在学生活动体验中,教师进行适时的、相对隐性的点拨和引导。并敏锐地把握住情感的亢奋点或思维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由此出发进行拓展性的延续思考,让他们在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心世界过程中得到新的领悟与发展。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体验“获得的快乐和给予的快乐”两个过程。在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阐述见解时,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给予是快乐的”,在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并加深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课文教学课件及小卡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

教学时数:一节课(40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

2、小结:是的,我们得到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往往很快乐的。但有一种快乐不是物质的获得,而是心理上的获得,如春风吹过,涟漪荡开,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我想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一定会获得另一种快乐。

3、揭题、指名读课题:《给予是快乐的》(正音:给予jǐyǔ理解词义)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让我们暂时抛开世俗的纷扰,用心聆听这感人的故事!(出示)

2、谁来说你此时的心情?

3、过渡:带着你们的感动,打开课本到142页,轻声地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内容。

4、学生自学

5、全班讨论●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哪两个是主要人物?

●哪些内容让你感动、让你觉得出乎意料?(学生自由说)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处出人意料的段落

A、出示: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指名读。评价指导。(读出”羡慕“)

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B、同学们认为小男孩会希望什么?

过渡:保罗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我们来看:(出示)

(1)保罗: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2)小男孩:“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这里有两个省略号,都是老师加的,你能分别说出省略号里的内容吗?先自己读读,再告诉我。

C、小男孩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对于保罗呢?你们怎么知道的?

D、试着读读这几句话,把这种强烈的反差读出来?分角色读。

2、过渡: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于是便邀请他乘车兜一圏。我们来看这几段:

A、出示课文8-11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再次将保罗的想法和小男孩所说的话对比,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保罗错在哪儿?

B、这件事中出现了一个什么节日?谁知道这个节日?(出示“圣诞节”)

C、师:圣诞节,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节日,每个孩子本应无忧无虑地等待着它的到来,然而小男孩却一心想着他那脚有残疾的弟弟。对于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小男孩要给弟弟一辆新车,对弟弟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

●你们认为小男孩的这番行为包含着他对弟弟的什么情感?

●自己练读,读出你对这种情感的理解。

●指名读。(你认为小男孩以后会努力实现他的承诺吗?读出他那种坚定的决心!)

●挑战读。

D、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为了别人的梦想。你们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E、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如何?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吗?齐读小男孩的话。

3、出示最后2节

A、指名读

●同学们,假如此时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小弟弟,闭上眼睛,朝车窗外看,圣诞节快到了,你看到了些什么?快举手告诉我。心情怎样?

●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车内的三个人心情一定难以平静。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小男孩、小弟弟或是保罗,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或是做些什么呢?围成三人小组分角色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请1--2个小组上台表演

B、这真是一个令他们三人都难以忘记的夜晚,尤其是保罗,因为从此他真正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给予是快乐的”。齐读。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给予”就是指什么?(相机板书:奉献、帮助、关怀、关爱......)

师领读课题。(突出“给予”再突出“快乐”)

三、总结深化

1、过渡: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侯,我真的很感动,感动于小弟弟的幸福,感动于小男孩的无私,感动于保罗思想的升华。

我把自己的收获总结为这样一句话: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是快乐的。

2、学了课文,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呢?拿出小卡片,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3、生书写,小组交流。

4、选比较1-2个优秀的打到电脑上,大家一块儿读。

再指名说说自己写的。

5、师总结: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感想,老师感到很高兴,有句话叫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一份帮助,同时也获取一份真正的快乐。

篇5: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中人物的言行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体会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快乐得回忆,可以和大家分享吗?(学生自由发言。)希望今天和老师共同学习的经历同样能成为你记忆中开心的一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课文描写了哪两次“意外”?

(意外一:男孩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意外二:男孩让保罗开车回家是为了让弟弟看新车。)

三、解读意外、感悟给予

1.教师:首先让我们看保罗的第一次意外。

出示: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1)是什么让保罗产生这样的想法?请你读读1—4自然段,找一找,并用波浪线标出来。(提示:男孩的动作、神态、语言。)

(2)正因为小男孩的羡慕与惊讶,让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2.保罗的第二次意外。

(1)“这样的哥哥”,是个怎样的哥哥?用波浪线标出划出相关的句子。

(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2)教师小结:这样的哥哥,就是不管男孩有什么都会给予弟弟;这样的哥哥,就是把弟弟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

(3)小男孩的一言一行感动了一路随行的保罗。出示:保罗的眼睛湿润了。3.我的意外。

(1)一路下来,保罗有没有什么行为让你觉得意外的呢?(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保罗用他的慷慨善良给予了小男孩和他弟弟快乐;同时,小男孩和他弟弟的爱,深深感动着保罗,这是他们给予保罗的。

四、体会给予带来的快乐

1.原来,给予他人,就能自己得到快乐!使快乐变成双倍!2.著名作家巴金对给予是这样理解的,请大家读一读:

篇6:《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

从男孩的言行和保罗的“两次”误解中,让学生领悟“给予是快乐的”。【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

2.收集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成语。【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愿望,都可以体现对别人的爱。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小男孩,他对腿有残疾的弟弟百般关怀,令人感动。

板书课题: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或借助注音。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按段落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地方。3.反复读读以下词语:

圣诞礼物

饶有兴趣

闪亮

羡慕

宽裕

惊叹

不由自主 显然

神气

湿润

喜悦

4.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谁来说你此时的心情?

三、精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你对课文哪部分内容特别感兴趣,或感受特别深刻? 2.学生交流读课文后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a.小男孩喜欢保罗的圣诞礼物吗?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b.保罗的想法一错再错,你能说说他的两次错误分别是错在哪里吗?

c.小男孩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表达了小男孩怎样的思想感情?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你怎么理解“给予真是令人快乐的”?请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拓展阅读,感悟主题 1.轻声朗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说说短文讲了什么事?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3.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格言名句。【板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弟弟

篇7:《给予是快乐的》教学简评

“爱”的真谛是“奉献”,但就个人内心而言,爱其实是一种心理需要,是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境界。在“爱”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常常被困于固有的“道德标杆”的层面,而很少涉及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层面,因而往往陷于空洞说教,教育效果不理想。陈晓秋老师在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体悟“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的内心需要,其教学目标的定位恰如其分,教学效果也将印刻在学生内心深处,这样的教育是文本与人本有机结合的教育。

我个人一直信奉:内容决定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与文本的解读总是第一位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永远是第二位的。本次研讨会正值暑假,拉萨的三年级学生尚未接触四(上)册课本,对实验教材的本课内容不曾了解。陈晓秋老师巧妙地顺应课文内容的一波三折、出人意料之处,采用补白激趣、填空促思的教学方法,注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甚至让学生确定课文题目,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书、思考,营造了一个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交互对话的生动课堂氛围。可谓适时利用教育时机,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和谐统一。

作为略读课文的教学,该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读文质量“精”。在课堂时间配比上,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克服“生怕学生学不懂”的“为人师”心态,减少教师可有可无的讲解,主要作学习方法的指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读更贵在“精”,读悟结合,读有所获。

第二,课堂结构“简”。围绕主题,除却细枝末节的琐碎问题,找寻人文教育与语文学习的最佳结合点,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展开语文学习与训练。课堂结构主线明确,板块清晰。

第三,拓展阅读“宽”。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囿于课文的学习,而应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生发拓展新的学习内容。拓展的内容和形式很多:可以是人文主题的延伸,可以是情节内容的补充,可以是作家作品的赏读,也可以是语言训练的强化……以求拓宽视野和思维,把握学习方法。

篇8: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东沈小学

林喜山

一、说教材:

《给予是快乐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

本单元的课文都与爱相关,学习《给予是快乐的》,旨在让孩子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情感目标: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三、设计理念: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教学设计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体会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由浅入深地引

领学生走进情感世界,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你感到快乐呢?

2、揭题《给予是快乐的》(正音:给予jǐyǔ 理解词义)。

3、解释题意

【设计意图】本设计着眼与对文本含蕴的充分挖掘,以“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习起点和重组学习内容的主线,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二)、初读课文

提初读要求,抓人物,说主要内容。

出示句子: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提出疑问:保罗和这个男孩及他的弟弟只认识了短短的一天,三人却在一起过了难忘的圣诞夜。男孩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保罗又是怎样一步步懂得“给予是快乐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经历“与文本初步的对话”,通过对全文人物的链接,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以“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为切入点,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板书,提纲挈领,突现教学目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导行作用。

(三)、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以保罗看到的、听到的为线索,引出描写男孩的几句句子。看到的:圣诞节前一夜,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听到的:可是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从保罗看到的、听到的这个侧面,从而去揣摩男孩的心里活动,这中间设计了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读好男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并且以两个“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保罗以为——”进一步猜测男孩的想法,引入到事件的第二部分。

2、第十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弟弟的出现,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男孩带来的意外。学生也像保罗一样,经历了一个从误解到理解的过程。同样,以听,以看为契机,去体会男孩的这份给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去感悟和体会,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3、句子: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设计意图】将难忘与快乐联系起来,他们三个人中,你觉得谁最快乐?学生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保罗、男孩、男孩的弟弟三人的难忘,体会他们因给予而得到的快乐,学生的情感同时升温。

(四)、拓展升华,深化主题

1.那么你曾有过给予是快乐的经历吗?

说一说。我也曾因为_________而感到快乐。写一写:曾经,因为_________我快乐。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与学生经验世界沟通,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说、写这两方面进行训练,从生活中进一步深刻地体悟“给予是快乐的”。最后浓缩成一首小诗,让感悟升华,让情感积淀。

(五)总结全文

是啊,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时能体会到给予的快乐,也许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颗慷慨的爱心。只要能做到奉献与付出,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美好。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别人一份关爱,一份帮助,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真正的快乐。付出往往比获得更愉快。我们课后就有一篇这样的文章《给,永远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整堂课基本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思路也很清晰。讲解课文时,我首先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先对整篇

课文有个大致了解。并进行了引读,以保罗看到的、听到的为线索,引出描写男孩的几句句子,让学生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最后是一个拓展延伸,在学生充分阅读后,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心,并产生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体会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同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在导入时没有抓准切入点,过多的强调快乐,而忽略了“给予”的含义,以至于学生在后面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时都只说到自己快乐的事情而没有说到给予的快乐。

其次,课堂上的交流很多,没有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体现其情感的变化,而在课文的内容方面花的时间太多,本课的语言训练重点没有体现到位。

篇9:24给予是快乐的

24给予是快乐的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提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

课文共分13自然段,可分为3大段。

第一段,保罗以为小男孩自己想得到新车,结果错了。第二段,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坐车炫耀自己,又错了。第三段,写保罗与小男孩兄弟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并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道理。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很适于学生朗读、复述;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的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教材的这些优势。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教案一

2课时。

【设计思路】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去探究文本内容。第一课时重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段落结构,弄清文章中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围绕“(谁)把(什么)给予(谁)?”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说说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保罗开始以为能得到一辆新车是十分快乐的事,后来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感悟到“给予是快乐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给予,不应一味的索取,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一心助人,还带动别人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你们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4 给予是快乐的 读题目,读准字音

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注音,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注意读准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炫耀圣诞节轿车兜一圈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字词,理解词语意思。(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3、再读课文

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看车时、坐车出去时。)

在这两次对话过程中保罗和小男孩想得一样吗?保罗错在哪里。在整个事情中,保罗懂得了什么? 根据以上提示,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第1到7节写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对话。

(2)第8到11节写了保罗和小男孩在乘车出去玩时的对话。(3)第12到13节写保罗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四、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话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题。出示:课文中讲了把给予

请大家再读课文,看谁找到的答案多?

二、交流、讨论以上问题

老师把握好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

2、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弟弟

3、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三、再读课文。课文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 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先看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读这句话,想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小男孩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给予

保罗听了这句话为什么很吃惊?

读文中内容,知道保罗开始以为是小男孩希望有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可现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帮助别人,做一个能给予别人帮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所以十分惊讶。

理解“不由自主”

这是保罗对小男孩由敬而生爱,所以想到了要带他坐车出去玩玩。

齐读课文第1到7节,读出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体会小男孩“一心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的高尚的思想。

2、在乘车出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从小男孩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欢乐给予他的小弟弟。“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的意思。

(1)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要把快乐给予弟弟

(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

认为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邻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让他那脚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

(4)保罗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现在会怎么做呢? 读课文第12节,用笔圈出写保罗动作的词。下了车抱进了

(5)“接下去他们去了哪?”请大家发挥想象。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小弟弟 小男孩 保罗 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小弟弟是第一次这样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 小男孩是为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 保罗是由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欢乐而难忘

保罗得到了一辆新车,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你认为什么更使他高兴?为什么?

因为他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四、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谁的话让你感动了。(小男孩)

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

五、交流。

24、给予是快乐的(索取)(给予)保罗 小男孩 小弟弟

希望有一个送给 希望成为一个 送他汽车的哥哥 这样的哥哥 渡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本篇课文以对话为主,最感人的部分都包含在对话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主体,然后品味文章中人物的语言,从语言中感悟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出人物的思想,从而激发自已的感情。在授课时,我主要采用了情感共鸣法,在引导学生融入故事后,交流自已最感动的地方,在交流时侧重于组织他们大胆谈自已的想法、他们的体会。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已进入了角色,并开始联系生活自主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等,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由于营造了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学生有机会自由地发表言论,所以就谈得很深,学生不仅谈到课文中的小男孩还谈到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的思想,并作以比较,再加上我适时引导学生把议与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把自已的理解通过读来体会出来,使学生读议结合思想认识更深一些,最后能够真正理解给予是快乐的。结尾让学生谈自已生活中这样做的例子及阅读短文并发表想法,就使学生的感情无形中得到升华,并促使其行动起来。送学生诗歌的目的不仅在与让学生加深感情,更要让学生也能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已的感情,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

教案二

幻灯片

3课时。

第一课时 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文章脉络。

一、导入新课。

1.读题:给(jǐ)予是快乐的

2.释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解释题目吗?

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要求: 交流读课文 交流学词心得 交流疑难 2.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词正音。圣诞节轿车兜一圈炫耀(2)释词。

圣诞节轿车兜一圈炫耀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4.质疑问难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保罗的几次惊讶? 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2.学生读课文后,讨论交流:两次惊讶。3.以两次惊讶为线索,给文章分段。4.讨论交流:

第一段(1——7);第二段(8——11);第三段(12、13)

四、指导写字。

五、习字册有关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帮助学生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体验。

一、复习导入。

1.文章写了保罗的几次惊讶? 2.文章可以分成几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课文第一、第二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

2.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圈画出写小男孩面对新车的表现的句子和写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讨论交流:

(1)“一个小男孩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2)“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4.教师引导:

(1)小男孩看到新车会想些什么?

(2)当小男孩看着这部漂亮的新车时,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3)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小男孩当时的心情?(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朗读。5.教师引导:

(1)保罗是怎样说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注意强调的词语。(2)相机说说强调“圣诞礼物”和“哥哥”的理由。6.教师进一步引导:

(1)小男孩吃惊的表情谁来示范一下?

(2)谁来读一读小男孩的话?看看强调哪一个词最能表达小男孩当时的心情?

(“这车”“哥哥”“送给”)

7.“天哪,我希望„„”他“希望”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的?

8.小男孩的想法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读一读小男孩的话?(板书:当哥哥)

9.你听了小男孩的话,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10.你们的想法和保罗想的差不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11.小男孩为何吃惊?保罗为什么惊讶?

12.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当保罗,另一位同学当小男孩,请看这是一部新车,我们来表演一下,注意二人对话时的表情。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小男孩向保罗提出了什么要求?保罗怎么想的? 2.小男孩到家做了些什么呢?画出小男孩的动作 3.小男孩对弟弟的话又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4.练读,指名读。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他们三人各自难忘的分别是什么? 2.齐读课文第三段。

五、总结全文。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学习本课以后,我知道,保罗的哥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我也曾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乐。

2.讨论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复述 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复述。

1.以下列提纲为线索,练习复述。

2.线索1:办公室门前——回家途中——家门口 线索2:误解——又误解——终于理解 3.学生自由练习复述。4.指名复述。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误解)懂得 小男孩 有哥哥 当哥哥 炫耀 承诺

《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最终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世纪英才文化 品质 责任 创新

在课的一开始,我引导学生自由读读课文前面的导语,由导语带领着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的复述一下课文内容,这样也能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在适当的引导后,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从一开始的读全文到后来的品读人物对话,再到读课外资料。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同时把读书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加以提升。

但是由于学生的分体差异,自学能力弱的学生也较多,为了能让相对弱一点的学生也能来说说,在这一环节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拓展延伸来不及了。

篇10:小学四年级作文:给予是快乐的

就是这样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却从骨子里透出野性和顽皮。一天下午,妈妈和姥姥带着萱萱去附近的游乐场玩,这不,她可玩欢了,过了几个小时也不回家,眼看太阳从远处的房子上面消失,可萱萱还是不愿走,姥姥硬是把她抱走,可她在姥姥怀里大声哭着,脚一沾地就不哭了,像箭一样跑向游乐场,连妈妈都没捉住她。没办法,只好依她,一直到她玩累了才回家。

她虽然很倔,但也是可爱的。

有一次我写完作业,跟萱萱一起玩。我说:“不许哭奥。”她偏哭,在哪儿咿咿呀呀的,我说:“不许笑哦。”她又破涕为笑,我才发现,她脸上没有眼泪,原来刚才也是装的,我说:“不许数一二三四呀!”她就说:“一、二、三、七八九十。”偏要把四五六落下了。最后我说:“不许说姐姐,我爱你奥。”她便用稚嫩的声音说:“姐姐,我爱你。”我和妈妈哈哈大笑。

篇11:四年级语文上册24《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给予别人帮助或是别人给予你帮助的事情,而且当你给予别人帮助之后,你会觉得自己很快乐。因为你帮助过别人,别人就会在内心感谢你,所以给予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一天下午,汪老师让我们写补充习题第二十二页,下课后,我把作业交给组长的时候,看见正在想问题的封影,于是,我就提示她这题的重点。封影很快也写出来了,之后,我们去操场玩耍,她很感谢我,我也很快乐,我们的友谊也更深了。

还记得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去逛超市。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爷爷,他看上去行动不是很方便。当时他正要过马路,可是绿灯还有几秒就要变成红灯了,我连忙上前去扶他,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们让老爷爷安全过了马路。老爷爷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啊,谢谢你了。”受到老爷爷的表扬,我一整天都沉浸在快乐中,高兴极了!

给予是令人快乐的,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笑容!

篇12: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适用年级】五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提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

课文共分13自然段,可分为3大段。

第一段,

保罗以为小男孩自己想得到新车,结果错了。

第二段,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坐车炫耀自己,又错了。

第三段,写保罗与小男孩兄弟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并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道理。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很适于学生朗读、复述;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的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教材的这些优势。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设计思路】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去探究文本内容。

第一课时重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段落结构,弄清文章中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围绕“(谁)把(什么)给予(谁)?”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说说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保罗开始以为能得到一辆新车是十分快乐的事,后来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感悟到“给予是快乐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给予,不应一味的索取,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一心助人,还带动别人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你们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课题,解题

篇13:24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

教材的分析:《给予是快乐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圣诞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在学情方面,作为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他们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但对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理解还不够。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因此,根据学生实际和略读课文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点拨法,读说结合法等,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朗读、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最后,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本设计着眼于对文本含蕴的充分挖掘,以“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习起点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热情,进而揭示课题,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设计意图】扎扎实实地过好“认读关”是“学习主题构建”的良好前奏,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检查学生读书情况,通过对全文人物的链接,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以“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为切入点,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板书,突现教学目标,给学生留下整体的印象,起到导航的作用。

(三)感悟课文,升华感情。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以下自学要求:

1、在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

2、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最让你思绪万千,感到有一股暖流充满心间?把它们划下来,大声地读一读,并做好批注。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在这一环节里,我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生与生、师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夜晚对小弟弟、小男孩、保罗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并进行说话练习:

小弟弟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__

小男孩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__

保罗感到难忘,是因为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一说话练习紧扣文本语言,紧贴文本主旨,再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体验到文中所蕴涵的人文情怀。使学生的情感与语言得到发展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悟。

(四)拓展升华,深化主题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出示填空题:我也曾因为_________而感到快乐。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是否有给予别人的快乐。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口语训练,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了“给予是快乐的”深刻内涵。

(五)布置作业,情感内化

1、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帮助别人做一件事或给予别人一句关怀的话,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以及使学生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转化为行动,实现情感的内化。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小男孩保罗

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吃惊

不是炫耀而是关爱湿润

上一篇:烟草公司生产技术科工作总结下一篇:安全生产创新工作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