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组诗

2024-06-24

现代诗组诗(精选8篇)

篇1:现代诗组诗

无题现代诗组诗

1.

妩媚月影,

轻抚长亭。

幽幽石径,

百花凋零。

琴音凄清,

借问浮萍。

眉锁闲愁,

心事难平。

飘渺疏星,

怎知芳情?

楼台藏恨,

有泪如倾。

锦书无应,

折煞娉婷。

烈酒肠断,

离苦谁听?

2.

离苦谁听?

锦书难凭。

夜冷如冰,

直盼天明。

伴月疏星,

风起人惊。

萧瑟古道,

遍野哀鸣。

边关初定,

窃贼横行。

征伐又起,

落叶飘零。

3.

落叶飘零,

国土难兴。

戎马一生,

壮志骤停。

突传诏命,

谗言随行。

君赐臣死,

奈何求情。

午时方定,

刀光剑影。

侠士义救,

大战长亭。

心若寒冰,

血溅浮萍。

虎口脱险,

隐姓埋名。

4.

隐姓埋名,

独居山岭。

痛不欲生,

家眷遭刑。

誓雪恨,

泪如倾。

凄凉夜,

悲歌行。

不知国破,

奸人遁形。

忠义之士,

会聚一厅。

明察暗访,

风霜几经。

黄天不负,

寻得踪影。

巧施计,

割头颅。

于灵堂,

祭亲人。

心愿了,

颐天年。

忠骨魂,

留青名。

篇2:现代诗组诗

■ 夜之歌(一)

世上哀伤的人

死去

额头开出蓝朵

美丽绝伦

——你用大火点燃陆地与天空

点燃所有哀伤的人

黑色大火

点燃我

和你自己

■ 夜之歌(二)

当众神马车

再次驾回山峦

一场大火尾随而来

燃烧群山和森林

燃烧海洋和房子

夜啊,黑色大火

绝情的大火

欲燃烧我所有

■ 白天与黑夜

我白天在水里生活

明亮的水

洁净的水

流入双唇

我在水里流动

白色之水

淹夜里

没一切

我们相逢于

一场黑色大火

如哥哥的头发燃烧

燃烧着

白天是他燃后的灰烬

■ 舞

影子起舞

影子起舞

在这光明的影色中

在盛满万物的大地上

风吹遍了五大洲

所有运动和植物

牵起手

影子起舞

■ 无题

雪神的披风

遮盖人类的`光芒

和幽暗

以火为大

只有火才伟大

在火前我忘记了寒冷和恐惧

想起了粮食

粮食粮食

我一生都将为你奔波

十八岁来

我只为你一个人沉醉

还有诗歌

胎儿一样柔弱的诗歌

我是你的母亲

还是你的儿子

而春天要将我变成

它的第一枝花朵

春天……花开了

曾经我饮下的粮食

在我死后

被别人饮食

曾经我写下的诗歌

在我死后

篇3:现代诗,我们应该教什么

一、咀嚼语句, 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 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 才能成为诗。儿童诗的教学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 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 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品味《长江之歌》歌词“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的精确时, 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再请你细细读读这四行诗, 你还有什么发现? 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哪些词让你感受到?

生: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从“走”和“奔”感受到了。

师:这两个词能不能交换呢? 为什么?

生1:不能交换, 一个“走”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春天来了, 冰雪消融, 大雪山上的雪水慢慢融化, 此时的长江如涓涓细流, 缓缓流淌, 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悠闲地散步。

生2:还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 慢慢走来……

师:这句诗该怎样读? 谁来读读这句诗?

师:一个“奔”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生1:波涛汹涌。

生2:波澜壮阔。

生3:千军万马

……

师:此时你看到了%%%%的长江。

生:此时的长江奔腾咆哮, 一路狂奔, 向东而去。一路上, 她汇集了七百多条支流, 气势越来越大。

师:谁把这种磅礴的气势读出来? (生练读)

师: 这四行诗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在空间上跨度很大, 像一根长长的纽带, 贯穿了祖国东西, 所以说她是无穷的源泉。

师:这四行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在时间上跨度很大。

生2:历史悠久。

点评:在此环节的教学中, 老师紧扣“走”和“奔”两个关键词语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咀嚼词句, 让学生细细推敲, 引导学生体会“走”表现了长江江水的奔流不息, 而“奔”则形象地刻画出了长江江水的奔腾咆哮, 作者用词多么精确传神, 体会到拟人手法的形象与生动, 让长江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活了起来。

二、感受意境, 想象诗歌的画面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 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 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 教学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设优美的意境, 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 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 张开想象的翅膀, 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儿童诗时, 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和儿童对话。如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展开想象:

师:同学们, 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 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1:通过读第2小节, 看到了一幅青山碧岭图。

师:看到“青山碧岭”, 你的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 我们仿佛看到了山上到处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一片生机勃勃。

生2:我们看到了小动物们在欢快地嬉戏, 听到了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

生3:我们闻到了阵阵花香, 树木的清香。

……

师:让我们打开书本, 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点评:在此教学环节中, 教者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青山碧岭”想象画面,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植树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 从而深刻地领悟了植树的好处, 又实实在在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可谓一举两得。

三、扣住语言, 体悟诗歌的情感

教学现代诗, 理解不是目的, 我们追寻的应该是领悟和体验。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所谓感受, 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 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 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阅读诗歌的最大受用在此。”我们教学现代诗应让学生品词品句, 扣住语言文字体悟诗歌的情感, 从而获得心灵的共鸣。如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体悟《长城和运河》的情感的。

师: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 你想用哪个词? (板书:雄伟壮丽) 把体会到的长城的特点朗读出来。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生1:是谁建造了这了不起的万里长城?

师:谁能回答他的疑问?

生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师:建造长城的砖石有两三千斤重, 在古代, 劳动人民只能靠双手搬、靠肩膀扛, 建造万里长城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你想对我们的祖先说些什么?

生1:祖先啊祖先, 你们真伟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人间奇迹。

生2:祖先啊祖先, 你们真厉害。

生3:祖先啊祖先, 你们真了不起。

点评:在此教学环节中, 教者引导孩子由直观到深入再到所感, 随着读书的层层深入, 随着资料的步步展开, 每次读书都会有不同的情感变化, 情感得到升华。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 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体验及思维能力怎能不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学生很自然与诗人产生了共鸣, 很自然体会到建造长城和运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由此生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篇4:焚书诗(组诗)

无边寂静,湿漉漉的

像一块摊开的纱布

粘着几粒鸟鸣。山间清晨

我是梦中往外跳伞*的人

落在草尖上,比微风柔软

比露珠轻盈。帐篷上

小小的光斑,那是窗口

在吞噬着外面宽阔的黎明

我在怀疑,黑暗是否来过

而此时,天真的亮了

*引自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

焚书诗

并非多喝了两盅。焚书煮酒

《道德经》中,有他的牢

仁义反缚,忠孝封口,逼急了

心会绷破肉身,抽刀砍大江

他知道,浑浊的流水最自由

残书破简,《厚黑学》未成灰烬

留下碎屑拼凑成生活的断章

他站在一个页码的边上,命令

自己翻到风清月白,天高云淡处

《资本论》也要烧去,廉价的青春

剩余的泪水,能够提炼黄金

能够炼制成一副假肢

撑着他走完这荒凉的人世

烧——

《本草纲目》也要烧

失眠症是黑夜的裂缝

没有一剂药可以做成补丁

再烧一本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就能让酒水沸腾

他的梦就能留下半截

卡在睡眠之外

一直走

一直走。父亲发怒时

曾对我大吼:

“人牵不走,鬼牵乱转”

是的,我在内心养鬼

它命令我,一直走。

我南辕北辙,我分道扬镳

甚至反其道而行

我就是不停下来

比如,你们相拥而聚

我却起身告别。在陌生之地

对着女房东说酒话:

“我要的房间,拉开窗帘

就能看见大海的汪洋”

一直走,或许

这有点不可理喻

可我真想试试,某一天

能否在出发的地方

撞见归来的自己。

致童年朋友

莫里哀爬上火车

带着大女儿,回到故乡。她天生

左眼失明,上帝给她一半光明

剩下的黑暗,交给风声与耳鸣

十年不见,弗兰西斯·培根做了贵党的官

微信上传言,他上司涉嫌严重违纪

头发一抓就掉一把。塞万提斯仍然是个光棍

骑着国产自行车,穿行在昆明的城中村

月薪三千元,压着女人的唇印与呻吟。

布考斯基进去了,这个杂种

最后关头把妻子供出来

一公斤海洛因,可让他人头落地。

真是见鬼,去年我在村西口

看到巴尔扎克,带着他拥有城市户口的女人

依然那么严肃,那么若有所思

就像小时候,他一边放牛

一边默读《唐诗三百首》的傻样

童年朋友啊,你们知道吗

后来我写无用之诗,学会独自喝酒

醉了就给你们每人取一个

大师的名字

村妇们蹲在井边

舀来清水,反复搓洗着亢奋中

抓紧被单时留下的指纹

直见大红鸳鸯浮出水面

才从水中捞出云朵和幸福

晾晒在周围的灌木丛上

她们映在水中

像莲花抻出水面

清风微拂,就能闻到井水的香

你浇我一脸,我洒你一胸

说起张家长李家短

笑声就在嘴边荡漾

直到一块星空坠入井中

才在男人摸黑上床时

交出水里的月亮

这是多年前故乡一景

现在,那口井已干枯

黑乎乎的,像一个弹孔

无 题

稗草枯黄,畎亩之中

坟冢又长高了。像我的髭须间

日渐显露的一粒痘子

黑色的痂皮下,埋着血

三年来,每次到他坟前

我都想揭开这块伤疤

将里面睡着的人

带回家

小学校

秋天,夕阳剥下黄昏的皮子

晾晒在故乡的屋檐上。小学校

杂草丛生,乱瓦间流金碎淌

旧木窗,一张歪扭的嘴

含着一平米天空,我逃出它

像半截骨头被吐在秋天的原野里

我的父亲,将我再次扔回小学校的胃里

被时代的胃酸腐蚀成一介书生

二十年了,小学校已不复存在

屋基里长出一片翠绿的玉米林

某个夜晚,我路过她

月光下,风吹玉米林

像孩子们的读书声

我爱你

像一块铁,被锈屑敷上

我真的需要一次锻炼,用你的火焰

削去我的贫穷与自卑

让我在你的泪水中淬火

磨掉自负与清高,我真的需要向你低头

我真的需要在你面前弯曲

最好是首尾相连,最好是弯成一个圆圈

像一枚戒指戴在你的手上

十指连心,我要第一个分享你的幸福

我更要第一个感受你的痛苦

申请书

六十多岁的刘长贵

一瘸一拐地走来,把乡间小道

当成琴键,魔鬼的音符从骨髓深处

涌灌而出。头发脏乱,满脸胡茬

刘长贵像个稻草人插在我身边

欲言又止,颤巍巍递过来一张纸

几个病句,歪歪扭扭地倒着

大致意思是:

家贫,无以葬妻

特申请砍树,打口棺材。

一个老人

阳光照在街上,行人匆匆

她踽踽独行,缓缓挪动目光

走走停停,盯着路人一一辨认

绿灯刚亮,她试图穿过十字路口

才到中途,红灯又亮了

很无助,她僵着进退两难

惹得满街的引擎轰鸣刺耳

她一阵惊慌,几近跌倒

搬进城三年,子女再三叮嘱

外面混乱,不要出门

可她还是想出去走走

看看能否在城市的人流中

找到一两张老家的面孔

陪她拉拉家常,叙叙旧

篇5:在台北现代诗组诗

【日月潭】

第一夜,看见灯火明明灭灭

就像美人,被黑纱遮住了脸

我想:也许你的名字比你更美

也许你的阴影比谁都长

就算我有银河的翅膀,恐也飞不出你的忧伤

第二天,看见光线像毛笔

不停勾勒你脸上的慈爱和苍伤

看见浮屿藏着把小船变成草原的野心

闻到槟榔花香,像初恋,持久而迷乱

看见万顷碧波,像千万片绿叶试图挽回春天

我,一个中年,流连在湖边

看见每朵浪花都是新生的烛焰

用舞蹈取代云中的烈阳。此刻

我与每朵浪花的距离,就是与每个记忆的距离

与每种幸福的距离。不管我来自何方

从今后,我的生活都需要重新安排———

就像你,可以用苍老的水纹,领回自己的青春

可以用健康的雨水,把黑夜洗成白昼

可以把万波拥簇的白发,变成满湖银链

直到我珍惜每分钟的离别,懂得

你的圆满、美丽,来自湖底深处的安详

懂得,开始已包含在挥手告别之中

注:浮屿是捕鱼用的小船,船底设网,船上则种满花草,远看像浮在水面的一块草坪,系日月潭的独特景观。

【清泉故事】

我追随着一条通向大山的峡谷

我真想失业,成为山里的一个野孩子

山头有一叠白云,已不知被山涧洗过多少遍

三毛已走进我眼前的地图

她是另一个拿着驾照的野孩子

她把整个台北抵押进了当铺

我忍不住,从一处故居走到另一处故居

这样清泉的`故事就比陆地还大

这样我找回的儿女情长,会使我辽阔

成为野孩子,需要身如游鱼

需要领会炊烟的婀娜,需要像三毛一样病得动情

其实,再往山里走一走,所有的山都像火把

会把惊悸的过去照亮

注:新竹县的清泉是台湾原住民泰雅族的居住地之一,也是张学良被软禁十三年的居住地,留有张学良和三毛的故居;三毛生前在清泉的好友丁神父著有《清泉故事》一书,由三毛译成汉语在台湾出版。

【登阳明山有感——致白灵】

我们用半天,在它的脊背上走动

这里曾是台北人心中的一片牧场

阳光顺着我们的愿望,继续爱着牧场

顺着我们的不安,挽留从四面涌来的喝彩

这里地方狭小,每座山都要成为男人

每条河都更加缠人、情谊深长

夏风中,每片绿叶尚无需担心它的暮年

阵阵蝉鸣,拥有比我更专情的好听众

但我等着暮色,等着学习这里的江山用空濛调色

等着暗淡铺天盖地,把骄傲的山巅淹没

当太阳这个国王,每天也要卸任一次

我便明白,暗淡不是失败,是让万物平等的辽阔

我边走边想,让一些悲伤的事慢慢把内心加宽

注:阳明山是紧靠老台北市区的一条山脉。诗人白灵曾带我等登山游玩。

【在花莲海上赏鲸】

那些海豚从不懂得照顾自己

它们寻找有船的地方

从不担心有人心中摆满了枪炮

它们跃出海面的身躯,像一颗颗沙漠的草种

试图带走我内心的一片荒凉

试图教会我理解,海面也有白毡房、白栅栏和青绿山

它们离船如此近,却把我的心思带得那么远

它们随便一跃,就像玻璃刀放过有色玻璃

拒绝把阴阳海的蓝与绿分开

也许它们是医师,每天要按摩大海的丹田

海上的风浪,甚至让我无法逆风流泪

而它们,从不顺着风

那逆风的完美一跃,就像流星越过我的虚无

篇6:纸上依然有那些光现代诗组诗

锁芯里的风声小了些

我开始看书。台灯下的故事

蛾子们还在绕舞。撞门的声响

把一个人的名字弄得精疲力尽

落在肩上的时间,依然要还原

被歌声打磨的天空,现在

鸽子的身影成为消弭。衣服上的冷

再次让我的手无处可放

这是初冬。笔端的草书青里透黄

剩下的一滴鸣翠,还在书章里泛滥

阳光是午后的诗人,谁是暗夜的替身

耕耘过的土地,嫣然过的花朵

动情在鞭子上的流水,似乎一夜溯回

从前丢失的鸟,然后又放飞的鸟。一条河流

篇7:与诗相约组诗

季节总是对着树木喊叫

秋怀揣热情被北风绊倒,一路铿锵

落进荷塘深处

岸边挺起冬的骨骼,海棠依旧

可鸟儿早已飞去南方

泥土与小草,几片落叶,纠缠着前世今生

乌鸦在云端张望人间

不知道太阳害怕什么,一打冷颤就被拽下山顶

一半沉默一半暗动,水为等待而瘦

我希望用雪来煮沸梅花

我希望日子一个翻身,让阳光和泥土再造一场大爱

让蜜蜂和花朵再一次爱遍天涯,爱到死生

我也愿意,在这季节的尽头

让灵魂听风啸,听雪舞

听如天籁一般的冬之吟,在我的纸端

篇8:初中语文现代诗教法规律探析

一、现代诗语言的陌生化

现代诗不像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那样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学生,纯粹通过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通过对其语言的感悟达到审美的效果。如何使现代诗语言具有高度审美性?这就需要运用陌生化手段, 陌生化是由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文艺创作理念,指进行文学创作时,作者应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使读者在审美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 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和情感震动。

现代诗语言充分凸显陌生化特征, 具体表现在语言的关系换位和荒诞感两个方面。关系换位指诗中描写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事、物之间关系的相互交换,形成一种崭新的秩序。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入选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诗人将路上的街灯与空中的星星进行关系换位,学生读起来会产生丰富的遐想,带来新鲜的陌生体验。荒诞是对事物极度夸张的一种手法。如长春版九年级下册入选的食指的《相信未来》。“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灰烬”这一意象代表着死寂与绝望 ,是万念俱灰的象征 ,但诗人还是铺平灰烬,高喊到相信未来。学生读到这一节,荒诞感油然而生,引起他们对现代诗的感悟兴趣。

二、现代诗抒情角色的转换

抒情角色指作家在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 分为第一人称角色、代言人角色和叙事者角色等类型。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往往引导学生从抒情角色的角度入手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比较古诗词与现代诗中的抒情角色,我们会发现古诗词中的抒情角色不外乎上述总结的几种类型。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即第一人称抒情角色,诗经中的《氓》通过弃妇之口表情达意 ,即代言人角色 ,《孔雀东南飞》在讲述故事中抒情,即叙事者角色。

现代诗的抒情角色与古诗词相比得到了丰富转变, 可以从人转换到物象,如长春版七年级上册入选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从鸟的视角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读起来眼前一亮。现代诗中这种从人转换到物的抒情角色不仅局限于一种物象。在有的诗篇中,常常通过几种物象承担抒情角色。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入选的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臂膀”。抒情角色依次由破旧的水车、熏黑的矿灯和干瘪的稻穗等物象担当并形成转换,层层递进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效果。

三、现代诗逻辑上的变异

现代诗的一大特色是讲究非理性, 即其诗歌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有很大差异。很多现代诗的诗句从理性逻辑上理解是理解不通、不合逻辑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现代诗时充分把握其内容展现的从理性逻辑到情感逻辑之间的变异。如长春版八年级上册入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学生从理性逻辑方向理解,会想到离别是叫人伤感的、心情沉重的,可徐志摩却用表达轻松、愉快的修饰语“轻轻的”修饰,学生便会产生理解上的矛盾。然而从理性逻辑跳跃到感性逻辑会发现,“轻轻的”看似轻松的、不在意,更能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无比沉重与在意。

总之,初中语文现代诗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充满现代性的特征。我们想要探索出一套系统固定的现代诗教法,就要充分把握现代诗的现代性特征。本文所述的语言的陌生化、抒情角色的转换及逻辑上的变异正是现代诗其现代性特征的一些显著规律。只有探析清了这些显著的规律,才能保证初中语文现代诗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摘要:现代诗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分量,然而教师教起现代诗来却不如古诗词那样有系统固定的体系而得心应手。本文从陌生化、抒情角色、逻辑变异三个角度对初中语文现代诗的教法进行规律性探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现代诗组诗】相关文章:

昭君出塞现代组诗05-18

现代诗歌欣赏:组诗04-23

冬之忽现代组诗06-28

阮籍七弄现代组诗04-30

苦夏组诗04-08

组诗:早春04-09

青丝组诗04-23

随笔组诗04-24

恍然组诗04-27

行者组诗05-02

上一篇: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简介下一篇:锅炉司炉工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