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2024-08-02

发展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共9篇)

篇1:发展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县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还不尽如人意,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高度重视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定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落实的时间表,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教师管理体制,关爱农村留守学生,为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结合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还存在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城区学校“择校”和“大班额”还没得到根本缓解,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薄弱,生源大量流失,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现实,要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扶持困难群体,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二、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鼓励探索通过优质学校派教师到薄弱学校送教、支教;薄弱学校派老师到优质学校学习、取经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求整体提升学我县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缓解城里及优质学校“择校热”、薄弱学校生源大量流入城区、优质学校的现象。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尽快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开课等方式,实现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

三、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薄弱学校的工作及生活条件,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并且做到引进的来、挽留的住、成长的快。

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先表彰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提高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总量和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负责统筹配置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岗位职数,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配置差距。实施教师校际交流工作,开展教师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等多种形式的城乡互动和多元交流,并加强交流教师的任期考核,逐步实现县域内中小学师资力量均衡,整体提高教师质量。

五、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外地及交流教师住宿条件。

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义保经费的拨付过程中向薄弱学校倾斜,以保证薄弱学校的正常运转。

七、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就近免试入学的规定,鼓励探索建立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让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对口初中,确保小学生入学和小学升入初中招生工作公开透明。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时掌握学生流动状况,杜绝学生的无序流动。不要单纯以升学率去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不要纯以升学考试成绩奖惩学校和教师,要综合考虑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

以上建议望有关部门重视,以为我县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怀远县黄洼初级中学

2013.4.

篇2:发展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凡工作必须抓彻、抓实、抓紧。这一点各部主任尤为重要。

任何一项工作的发展,都必须有布置、有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总结分析、有评价,才能使每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见到成效。以前,校长多次提出要求,要强化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要强化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效果如何?有多少教师当回事来抓的,而且抓到低的,抓出成效来的?关键是抓些工作部门负责人抓得不彻不实不紧,停留在口头上。长此下去,就会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对校长的话也可以听而不行的,导致惰性的蔓延。

二、关于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德育工作。

我认为目前最迫切需要抓的,是我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梳理出一套学生的一日常规,进校就养成、学习并使之成为习惯。上课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排队时拖拖拉拉,上厕所时跑跑闹闹,大大影响了我们学校的校容校貌。建议如下:

1. 发挥制度作用,严格要求,强化训练 。没有制度的约束,任何良好的行为习惯都不可能养成。我校可根据学校目前的情况,寻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好习惯养成细则》,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布置。并印发《好习惯养成细则》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广为宣传。

2. 从点滴抓起,从日常生活中抓起。如学校教学楼为保护墙壁,我们可提出“五不”要求,即“手不摸墙、脚不踢墙、水不泼墙、拖帚不甩墙、桌凳不顶墙”的班级竞赛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以“五不”为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规范自我、完善自我,争当“五不”卫生标兵。

三、提高学校内涵

在学校发展的内涵上应该包括:

1、 为学生发展提供的服务:包括⑴学校是否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⑵学校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课程。⑶学生能否在学校获得恰当的个别化指导。⑷学校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鼓励学生发展的措施。⑸学生是否有可以清晰真实描述的进步。

2、为教师发展提供的服务:包括⑴学校是否了解教师发展的需求。⑵学校是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机会。⑶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的发展。学校的社会资本:包括政府、社会、家长、学生、教师对学校的满意程度如何,他们对学校的要求是否一致。

四、亲历亲为、不要一未轻信个人说辞

篇3:发展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1 全县养鸡现状

(1) 2009年全县养鸡年饲养量为246万羽,年末存栏量为67.12万羽,出栏量为187.78万羽,年出栏500~2000羽的养殖户有45户,年出栏鸡5万羽;年出栏2000~5000羽的养殖户有10户,年出栏鸡2.4万羽;年出栏5000羽以上的养殖户有11户,年出栏鸡29万羽。林下养鸡出栏只占全县鸡出栏量的30%。养殖模式有:一是千家万户散养占70%;二是养殖大户的规模养鸡占25%;三是“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和工厂化养鸡占5%。入驻本县养鸡的龙头企业只有正大集团的工厂化养鸡厂,去年5月份落户在县鱼种场,占地面积1000m²,现已出栏肉鸡4万羽,主要采取“全进全出”的发展模式。

(2)到目前为止,全县新增年出栏67.5万羽,占任务的51.9%,年出栏5000羽以上的规模场 (户) 52个,占任务的20%,建立示范样板点3个,完成示范户建设10户,技术培训7期共650人次,建立养鸡专业合作社1个,开展宣传报道23次,注册商品品牌1个。今年全县林果下养鸡500羽以上的养殖户有83户,其中入驻的外地老板8户,本县养殖户75户,全县林果下养鸡饲养量60万羽,现存栏量22万羽,年出栏66万羽。 (1) 养殖的品种有:三黄鸡、珍珠鸡、良凤鸡、麻鸡、黑羽乌鸡、金陵土鸡、岑溪古典鸡、本地土鸡。 (2) 鸡苗的主要来源是南宁市、岑溪市、柳州市和头塘镇赵大妈绿壳蛋鸡自繁自育的黑羽种鸡。 (3) 饲料来源:饲料厂的全价料、以玉米粉为主的自配混合料。 (4) 防疫措施:以春、秋两防为主,常年补针为辅的防疫手段,建立以乡镇兽医站为中心,以村屯、场为骨架,以养殖户为网点的三级防疫网络,实施程序化免疫、综合性防范的疾病防治技术。

(3)典型示范经验:2008年5月份,刚引进的吉林省延边市秦世良养鸡户,租用了头塘镇华侨四区10亩龙眼、荔枝果树发展林果下养殖蛋鸡,现存栏蛋鸡500羽,日产蛋量100枚,产品主要经包装后打入超市销售,并于去年3月份成立了“田阳县赵大妈绿壳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达36人,采取“基地+合作社”的生产模式,由基地免费向社员发放鸡苗,产品由基地保价回收,现已带动周边农户36户在果树下养殖绿壳蛋鸡750羽。

2 资源情况

全县林木面积205.4万亩其中果园面积9.8万亩,林地面积13.6万亩。林果下可养鸡面积为2.3万亩,其中果园面积1万亩,林地面积1.3万亩,预计林果下可养鸡60万羽,年饲养量可达100万羽。

3 存在问题

(1)全县目前还没有良种鸡 (优质鸡) 繁育种鸡场,鸡苗全部依靠外地供给。外地鸡苗存在着商品化繁杂,鸡苗免疫可靠性低及长途运输带来的影响等因素,将影响到林果下养鸡户的信心和决心。(2)养鸡规模户少,养殖量不大,龙头企业缺乏,养鸡合作社带动力不强。如“赵大妈绿壳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资金,养殖规模无法扩大,带动社员发展养鸡,能力不足。(3)政府对林果下养鸡扶持力度小,引导力度有待加强,存在着自然增长的态度,导致林下养鸡增长量不大,规模小的局面。(4)林下养鸡规模大户存在资金短缺,特别是外来养鸡户贷款困难,制约着扩大再生产的能力。(5)当前,由于肉鸡受价格低落的影响,龙头企业不愿到我县来发展,农户养的鸡没法保证销售。

4 意见和建议

4.1 政策、资金和培训保障

(1)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林权制度的改革,政府要加强林下产业,特别是林下养鸡的宣传工作,让林改户知晓林下养鸡的好处。(2)制定林果下养鸡的优惠政策。包括在资金贷款贴息扶持政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立专业合作社资金运转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养鸡扶持政策,倡导本行业科技人员投资养鸡优惠政策等。 (1) 资金贷款贴息扶持政策。发展林下养鸡每批饲养5000羽以上的,政府贴息3年,政府贴息1、2、3年分别为100%、80%、50%。 (2)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县政府对进入本县的致力于发展林果下养鸡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政府负责落户企业租用地的帮助协调,负责养殖群众的宣传发动。 (3) 成立专业合作社资金运转扶持政策。对组织当地养鸡户进行生产、经营及销售等起到重要作用的合作社组织,政府每年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给予1~3万元不等的扶持经费。 (4) 返乡农民工养鸡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从事林果下养鸡,发展林下鸡每批饲养5000羽以上的优先给予货款支持。 (5) 倡导本行业科技人员投资养鸡优惠政策。鼓励本行业科技人员投资林下养鸡,发展林下养鸡年饲养量50000羽以上的可带薪离岗从事养鸡。(3)加大引进林下养鸡龙头企业和肉鸡加工厂,在土地征用或租用上由政府提出优惠、贴息龙头企业、食品加工厂的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方便和排除后顾之忧。(4)在资金上扶持。整合扶贫资金、财政资金、金融信贷资金扶持和鼓励林下养鸡项目,以奖代补的方式在饲养量、鸡舍建设、鸡苗上给予一定的补助。(5)加大林下养鸡技术培训工作。为养殖户提供鸡舍规划设计、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技术指导和培训,制定林下养鸡培训计划,安排专人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成立养鸡合作社组织。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林下养鸡生产,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推动林下养鸡发展。成立合作社组织,采用“赵大妈绿壳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滚动发展养殖户,树立养殖大户扩大生产规模向龙头企业发展的转变。树立和挖掘本地养殖龙头企业投入林下养鸡,巩固现有的养鸡专业合作社组织,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的作用带动林下养鸡发展。(7)培育销售市场,扩宽销售渠道,打造本地有一定影响力的鸡品牌。

4.2 技术保障

篇4: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市场进入缺乏准入门槛。由于当前在线教育市场缺乏准入门槛,大量资本无序涌入,造成鱼龙混杂局面。目前有好多互联网、房地产商等没有任何教学基础就投资在线教学,造成市场混乱。而授课老师注册账号便能上去讲课,到底有没有认证令人质疑。对学员来讲,往往受到市场蛊惑,只能先试听课再自己摸索,白白浪费时间。因此,资本进入教育市场应建立标准,设立门槛,需要行业认证,这样才能使市场良性发展。

盈利周期太长。对网络教育企业而言,盈利模式只有几种:内容收费、平台佣金、广告模式。内容模式需要聚优质内容和口碑,平台模式需要聚交易,广告模式需要聚流量。目前而言,这些在线教育产品都没有很好的营收,就连已经上市的YY教育都如此。而教育产品与服务的特殊性、公益性,与商业中的利润最大化存在背离。做教育行业,尤其是在线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且盈利周期比较长。从项目初始到商业模式成功运营,至少需要3~5年,而5~8年获取成功也是正常的。

适合在线教育的内容严重缺乏。由于考试标准由政府制定“一刀切”,国内知识产权长期重视保护不足,中国教育公司的内容基本上是基于考试教材研究和国外引进,缺乏规模化的独立开发内容的能力。这也使得线上教育出现后,虽然硬件工具能够快速进步,但是软内容却迟迟难以跟上。在线教育的学习方式、路径、习惯等均和传统教育不同,线下内容搬至线上的网校模式已经被证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内容开发能力薄弱,兼具互联网和教育人才匮乏和教育地区分散差异明显,内容开发已经成了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瓶颈。

在线教育的互动性有待增强。在线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客户端没有任何强制性,你可以随时启动或终止服务,对于没有很强自制力和自我驱动力的用户来说,如果课程没有趣味,如果平台的互动性不强,将无法保证用户能长期坚持学习下去,这对于需要有强制性安排的结果导向性产业非常不利。而传统的线下教育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强制力,能保证用户的学习效果,学习自制力不强的学生通常倾向于选择线下教育。因此,目前在线教育需要突破的难题是增加学员与老师或学员之间的互动性,增强用户对平台的黏性,从而保证学习的长期持续性。

幼教、基础教育需要考虑对幼儿和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及家长因素。处于K12及幼儿教育时期的用户,使用电子产品容易造成近视,这将成为以后家长关注的痛点。幼教领域的在线教育,首先要教育的是家长。要处理好家长、学生、老师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到老师的教育环节,从而影响学生,进而影响家长。

对在线教育供应商的发展建议

在了解了用户对在线教育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和当下在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之后,我们认为,在当下做在线教育需要走好市场定位、产品开发、运营推广等战略性的三步。

1. 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通常的做法是先对市场进行细分,然后评估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未来发展潜力,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竞争对手的发展,进行市场定位。比如,目前市场可细分为学前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语言培训、考研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兴趣爱好培训等。在线教育供应商可根据各细分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然后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程度,从而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目标人群定位和产品定位。

2. 产品开发建议

对于K12教育的产品,建议产品利益点是通过产品牵引孩子兴趣,孩子带动家长参与,然后对家长收费。K12教育产品有两种方式去吸引用户购买,一是产品吸引孩子,孩子带动家长,二是产品吸引家长,家长说服孩子。事实证明,前一种方式更有持续性。因此,在开发产品时,要站在吸引孩子的角度,让孩子感兴趣,然后由孩子带动家长参与。但在产品宣传时,要针对家长,因为家长才是解决方案的最终购买者。

产品要能让学习者与老师或学习者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产品的研发核心以带入感和互动性为第一要素。现在的教育类产品的用户绝大部分习惯了线下模式,所以线上课程无论多么精良,都不能达到同样的感受。而这样的在线教育产品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想要让消费者认可线上的价值,最好是上直播课程加上超级讲师再加上学习社区才有可能替代线下课程。

开发出的产品要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习惯很重要,而不是老师的习惯,因为真正的受益者是学生。尤其K12这一块,如果要做,一定要对每一个年级,比如说一年级跟二年级孩子的习惯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变化最大的年龄阶段,所以要对每一年他的习惯是什么样的,必须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另外要考虑到学生对用眼的顾虑,因此在产品开发时,增加一些人性化设计。比如用户操作半个小时之后,提醒用户休息一下,或是增加一些护眼的元素。

产品功能要允许用户随意定制。由于每一个学生,每个成人的习惯都不一样,如果开发出的产品,能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偏好,对内容、对学习的时间段,有一个随意化的定制。那么用户的体验就不会固化,从而形成比较好的用户体验。因此,在开发产品时,要让用户能随意定制产品功能,而不是将产品的功能锁死。

产品要有较高性价比。由于用户对在线教育产品价格的承受度较低,而且实践证明,性价比较高的课程,时间短的课程更受用户的亲睐,因此建议多开发短小精悍,高性价比的课程。

3. 运营推广建议

品牌推广。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可借助SEO(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软文推广等手段来进行品牌推广。具体来说,有以下方法:一是可通过博客、视频、微博、QQ、社区和分类信息网等营销推广;二是可通过PPC(点击付费)广告、网站SEO和用户搜索关键字等整合推广;三是通过线上事件策划和线下活动策划来进行推广;四是可通过移动娱乐应用、移动分享视频和移动互动营销来进行推广;五是通过频道共建、流量互换和媒体广告等进行推广。

产品推广。线上以有趣的课程吸引孩子,最好让孩子像看动漫、看电影一样喜欢每一节课,每一节课有编剧、有导演,还有背后知识编写的知识架构,让孩子愿意去学,持续学,即让学习变得有趣和高效;线下针对孩子的父母,用传统的方式推广,让他们了解产品的优点,毕竟最终的购买者是他们。或者采用与公办资源的合作去推广。

增强用户黏性。一方面,在线上做社区,传递标准化知识或最优的知识给用户,另一方面,线下有老师带领用户一起互动,让用户体会到情感,这样能增强用户黏性。

在线教育的主战场在体制内的学校,现有学校既不会黄,教师也不会失业,这些学校就是要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实体课堂变成虚拟课堂,用信息技术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机制;在线教育不是在现有教育基础上的小改小革,也不是互联网在教育上的应用,而是一场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其发展方向是刘延东国务委员所提出来的 “三个转变”,即 “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 和 “通过构建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现实”。

——中关村新兴网络教育开发研究院院长李洪波

篇5: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融资难首当其冲。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反映最为突出的是资金问题,现有金融体制安排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一是融资成本高。据调研,目前一般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30%以上,加上存款回报、担保、中介等其他费用,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成本包括各种显性、隐性费用,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基准利率的2倍。多数小企业贷不到款,只能以民间自筹为主,年利息20%―30%不等,部分地区短期年利息甚至高达50%―60%。二是融资渠道不足。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中,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由于贷款数额少、财务制度不健全、存在不确定风险等,从国有商业银行渠道获得资金非常少。此外,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地方资本市场和区域性金融体系尚未建立,产权交易市场还不成熟,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处于试点阶段,都使得融资渠道明显不足。三是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据了解,地方政府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力度不大,或者建立后作用发挥不佳;商业性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性不高,管理比较混乱,使得当前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能力不强。此外,中小企业抵质押确权、评估存在一定难度,形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与抵质押不足之间的矛盾,影响了中小企业抵押担保。

资源要素制约加剧。资源要素保障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资源要素制约加剧,主要体现在:一是用电持续趋紧,影响了中小企业正常发展。二是用工短缺现象比较严重。不仅是普工短缺,技工、高端人才均处在短缺状态。据调查,企业用工缺口普遍在15%以上,企业增加20%―30%工资后仍然招不到工人。企业反映,不少来自中西部的民工由于东部地区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加等因素,选择在当地就业;许多“80后”、“90后”民工不愿到小企业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中小企业往往由于待遇、提供发展平台等限制,懂技术、具有操作经验的技术人才难招日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难题。至于高端人才,如研发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此外,职工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不强,流动性随意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用工难度。三是用地紧张日益突出。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各地在土地供应上均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往往在安排土地指标时,把大部分指标留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用于招商引资项目及较大规模企业用地,对中小企业很少安排用地指标,使得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微小企业很难拿到土地。发展空间的限制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升级矛盾突出。一是中小企业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大量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机械、化学、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从事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明显不足。二是技术水平低。大多数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不足1%。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技术储备限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企业生产主要依靠模仿,来料加工、贴牌加工业务比重较高,原创性、自主性产品偏少。三是专业协作水平不高。调研显示,大部分龙头骨干企业的配套协作依靠分散的小企业和家庭作坊,配套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在产能、设备、工艺、产品品质方面往往达不到骨干企业的要求,限制了整个行业的水平提升。骨干企业对分散配套企业提供的技术、人才、资金支持存在不足,带动力不够,专业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企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大型企业数量偏少,中型企业不多、微小企业居多,组织形式以私营企业为主,有限责任公司不多,股份公司偏少。中小企业抱团发展、互助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五是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经过多年的磨练和积累,浙江中小企业具有了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海外市场,但仍然存在营销模式单一、外贸市场和产品局限、竞争无序等问题。20xx年出口排名前两位的产品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占出口总额的27.6%,出口以发达国家为主,对外贸易抗风险能力较弱。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大政策执行力度。近年来,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和浙江省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小企业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创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见。然而,各地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执行力度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实施。建议中央和省级部门统一部署开展相关政策检查督促专项行动,确保已有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充实有关政策,深化、细化工作措施,抓好落实工作。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一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培育区域银行、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探索金融创新途径,争取形成小贷丰收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林权抵押贷款、地方金融市场创新、股权投资、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等金融创新举措,并逐步推广应用。二是完善融资担保体系。设立省、市、县三级政府联动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鼓励中小企业依法、自愿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三是改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按照国家政策规定,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及实际操作程序,实现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抵质押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同时,通过加强金融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规范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担保机构的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一是开源。有关部门应共同商讨方案,着重解决在保证企业基准电力供应基础上,实现差别化电价,电价超额部分由使用企业承担,充分调动电厂积极性,加大电力供应。二是节流。引导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居民节约用电,避免浪费。三是优化。推广各地有序用电方面积累的好经验,提高用电效率。

创造和谐用工环境。完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改善工作环境,增强中小企业就业吸引力。建立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并在用工环节运用,改善部分职工随意解除用工合同的现象,优化企业用工环境。探索建立培训经费直接补贴到企业的做法,分层分类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工人、普通职工开展培训服务,提高职工素质。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和高级技工的办法,帮助解决他们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难题。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实施产业集聚工程,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引导骨干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加强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积极提供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支持,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鼓励骨干龙头企业按照“1+N”(骨干企业+协作配套中小企业)模式建立创业园,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服务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优先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与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打造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整合高等院校、科技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资源,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支持。鼓励社会科技人才创办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等服务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社会公共科技资源应当向中小企业开放,降低中小企业技术检测、产品鉴定等收费标准。二是打造市场拓展服务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之间的项目、技术、供需、营销等对接活动,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商家之间开展经济技术、产品、市场营销合作提供便利。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大型产品、技术展览展会和合作交流活动。对组织参加境内外大型展览展销活动的中小企业和展会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或税收减免,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三是打造信息服务平台。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公用事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法提供相关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支持各类信息运营服务机构创新信息服务模式,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上融资、市场营销等信息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紧密融合。

篇6: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企业家市场,到市场上选老总。

如果管理者是通过行政任命的,这不仅有可能使企业得不到合适的管理者,而且在这个前提下,若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制定一个较高的工资标准,则有可能是滋生新的平均主义的温床,培养出一个高薪管理者阶层,而体现不出不同能力的经营者的差异性,使一些很有作为的企业家得不到真正的激励。所以管理者要真正各得其所,并与企业真正生死与共,应以老总的选拔市场化为前提条件。深深房通过竞聘的方式选拔董事长和总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他们期权。

在这方面,除了推行年薪制、继续注重精神奖励外,还要积极探索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其中一种较好的方式就是给高层管理人员以股票期权(Stock Optiones),股票期权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旨在激发和调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能动性、以提高上市公司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益的一种激励机制。在全球排名前500家大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采用了股票期权制度,在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给予企业的管理人员一种权利,允许他们在特定时期内(一般3——5年),按某一预定价格购买本企业普通股,这种权利不能转让,但所购股票仍能在市场出售。股票期权行权所需股票的来源渠道有两个:一是公司发行的新股票;二是通过留存股票(Treasury Stock)账户回购股票。根据我国企业的情况,其具体作法是经股东大会同意,将预留报酬中的一部分,无偿但有条件地分配或奖励给公司高管人员。这种激励制度将企业经营者的个人所得与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的资本升值及广大股东的利益得以很好地结合,不仅有利于激发高管人员经营管理的能动性,更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素质。

3、建立风险机制,给他们风险。

管理者承担的风险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的风险和上的风险。只有奖励没有风险的机制,则管理者可能会为得到奖励而使企业冒较高的风险。了管理者获得巨奖;了,没有多大损失。尤其是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控制权不强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这方面的冒险行为,从而增加企业的风险。所以一种好的分配制度,既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又要尽可能防范风险。经济风险可以采取管理者奖金与企业业绩挂钩的形式,公司业绩不好,管理者不仅股权受损失,奖金也得不到分文。相反,如果管理者经营业绩优良,股权收益、奖金就会成为主要收入来源。风险则指的是不善经营的管理者要承担失去管理职位的风险,尽量减少经营不善的企业管理者异地作官等不合理现象。

4、以强化出资者监督为重点,完善监督体系。

篇7: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面对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现状,要引导银行创新体制机制。对有产品、有信用、有发展前景,确因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中小企业,要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对还款确有困难的企业,要积极加强与协作银行沟通,争取予以适当展期,或由短期贷款转为中期贷款,以实现续贷续保,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3、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要引导企业练好内功。突出战略、营销、财务、风险和质量管理,千方百计增收节支,降低成本,靠管理求效益。

5、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发人力资源。加大对职工的职业技能、现代知识的培训,着力提高经营者和职工素质。发挥职工在克服生产经营困难中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促进平稳发展。

篇8:发展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一、着实职业生涯规划

在毕业生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的择业观念, 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 拟订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等等, 为毕业生成才和实现就业提供创新高效的就业指导途径。

在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 高校辅导员需要让学生明晰两点:其一, 所学专业是否有长远的就业前景;其二, 所学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

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 树立正确的择业现

在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中, 选择教师上, 应注意让有经验、有能力、有热情的专职人员和资深专家教授担任教学任务, 但不能认为把资格老、工作时间长等因素作为任课教师的选择条件。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情况, 应该注重授课的实际内容是否符合当今社会的趋势和教师的现代意识以及讲课能力, 这样才可以使就业指导课成为一门真正对学生有意义的课程, 并被学生所接受。有热情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真正的互动起来, 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地翻阅资料, 认真准备, 使就业指导课在授课内容上具有实效性, 在形式上有突破性, 在作用上有体现性。

三、整合各方有效资源, 形成“合力”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成效好坏, 教育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整合各方有效资源, 形成“合力”, 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 又是该指标完成的一个直接途径。

1、变被动为主动, 联系用人单位, 做到“五个结合”

要把毕业生推荐出去, 首先得有用人的单位和市场。院系两级就业指导组织, 直接由院系领导挂帅, 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联系各个专业对口单位, 由辅导员把毕业生介绍给他们, 观念从“等米下锅”改变为“找米下锅”, 做到“五个结合”:用人单位岗位与学生专业对口相结合;用人单位招聘要求与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相结合;用人单位岗位道德要求与学生思政修养水平相结合;用人单位岗位承诺与学生诚信记录相结合;用人单位合同签订与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订相结合等。

2、在操作层面上, 一是加强与校友沟通, 动员社会各界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重视校友的联系, 无论是在校庆期间, 还是在平时的业务往来中, 师生们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 特别是在推荐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注重发挥校友的作用, 多方提供就业信息, 收到了显著效果。二是老师借公出、会议等各种机会, 不失时机地为毕业生进行宣传。在出差过程中有意识地推荐毕业生。向单位介绍学院概况和学生情况, 给单位留下深刻印象,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巧借社会实践东风, 暗伏就业之笔。

四、加强锻炼自身素质能力, 适应社会需求

能力的锻炼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所在, 现在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要精深以外, 提升自身各方面的就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是能够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能力人才, 不仅要求学生在某个专业拥有深厚造诣, 还要求他们了解甚至通晓相关专业和领域的知识, 并善于结合实际情况, 综合应用于具体问题。综合能力主要包含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作能力。

1、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 与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创造能力等密切相关。一个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人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取得成功。2、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在教科书上是得不到的。因此, 要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 就要注意大胆参与、与他人在心理方面的相容、交往时的诚实守信以及人格之间的平等。3、组织管理能力。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程度不同地运用到组织管理能力, 这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新要求。在大学生活期间, 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学会抓住机遇锻炼自己;二是向别人学习, 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4、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在这里要把握这样几点:首先要敢于说, 再次是要善于谈话。因此, 在校生应该抓紧时间去研读有关的著作和范文, 多做练习, 使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5、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 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实践技能。对毕业生而言, 无论今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还是在生产第一线, 动手能力的强弱, 都将直接影响到能量的发挥程度, 因此, 大学生应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做到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6、开拓创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有机结合后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培养开拓创新能力要注意积累知识、增强才干, 同时注意想像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7、竞争能力。在现代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竞争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8、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人们在面临多项选择时及时、果断地做出选择的一种能力, 它可以使你以比较少的付出获得较大的收获。9、沟通能力。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要求每个出色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10、协作能力。协作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的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中的重要体现。

篇9:发展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63-01

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误区

以硬件设施为主而忽视了软件建设的实行。软件建设一直以来就是信息化实现跨越性发展的关键。除此之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有着很多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比如一味的要求计算机运行工作的速度去配合模仿手动完成的一切,而并不是研发最优化的管理方案,这样做充其量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对推进信息化的进步推动不大。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资金的投入对其发展有着普及化的影响。纵观当下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仍旧缺乏大量的资金支持,因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均需要大量的资金去维护一个更好的环境。先进的发展资金大都是政府的支出还有部门自给的资金,外界投资的量很少,再度引进的渠道也少,加之所在地区的经济收入状况很差导致引进企业投资更加困难。

教育信息化所拥有的资源并不优质,教育资源质量不高。教育信息化的研发过程中一些理念或设备的使用方法的精髓并未被传授者所领会,因而导致资源并未充分的利用。教育信息化建设做主要的就是建立一个全面的优质的教育资源。资源的储备于建设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短时间内并看不到一个完整的效果,由于多种障碍,我国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而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数量很多单质量欠佳。

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统一,进程不同。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中西部地域出现差异。如果把中部西部的教育信息化进程进行多方面比较,可以发现在教育资源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东西部对于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有一定的差异,发展较快的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随之也较为迅速,各个学府之间也建立了信息化的联系,比如说有着校内网等支持着教育信息的传播,使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在西部地区情况有所不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这使投入教育的资金就会有所减少,那么势必会影响信息化的发展,限制了技术的引进和普及,导致资源使用不充分,严重制约了我国西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脚步,使中西部信息化发展逐渐悬殊。

对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保护不足,信息化资源的维护与安全问题,教育资源是信息化最重要的部分,它满足各种使用者的需求。然而很多的地方其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信息的价值,对其的管理维护更新不足,导致很多信息的流失或是不能更好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专业的训练,这为今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很重要。此外,仍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对资源的保护,和纳入资源库的资源的质量,这在一方面阻碍了全面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对信息资源的把关一定要严格,强化这一过程,使信息化建设更顺利的发展。

二、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教育信息化中有必要让各级领导干部认识这种建设的地位。在现今的中国,信息化象征着生产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能够带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作为一种手段和渠道促进教育的改革,一方面使更多的人满足了在学校之外仍能获取知识的需要,使教育更快地完成现代化,向更高一层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繁冗的项目,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完善,它关涉很多教育部门管理阶层的问题,需要慢慢做出调整变化和适应。当然,这种信息化的建设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于很多领导骨干对信息化的先进科技并不了解,这势必会导致对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全局会受到影响,因此,对技术知识的熟练是当前各位领导需要做的。只有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培养好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注意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时,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就会容易些。

要树立模范地区。如果有一个示范点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大力宣传这个地区的经验,那么可以很好地帮助推动全国其他地区实行信息化建设。这样可以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其他地区对于信息化建设也更加有信心和动力。想要更好的实行信息化建设,就要不惜人力物力,培养一支优秀的专业队伍,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化的技术的一批优秀人才。现如今,各个地区都有培训班子,教师可以去进行培训,提高自己的水平。

要保证相关部门的领导管理一致。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繁冗庞大的工程,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更要有好的领导队伍,统筹兼顾,各个环节要协调运转,更要有创新的理念和大胆新颖的经营管理,团队之间互相配合,统一内部的领导层。让每一个团队、每一个成员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而不是孤立的,分解的去做这项建设,只有好的合作才能在信息化的进程取得更好的进展。

要对资源的使用价值严格把关。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并非传统理解的用智能代替手动工作,也不是把实际上的一系列操作全部在电脑网络中进行,而信息化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目前我国在教育资源的整理中欠缺很多标准,对其管理不够完善,除了在各大网站分门别类以外,还应该注重对网络内部教育资源的整合。对教育资源的进一步管理和完善,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实际利用价值,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发展,讲求实际的使用,不去随波逐流,那么投入再多的资源也是值得的。这样的建设理念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循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想要实现现代化是需要教育信息化带动的,教育实现现代化了那么国家的生产力也就提高了,接着综合国力随之加强,这是我国发展的蓝图。因而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完善,做到持续发展,是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位于世界前列水平,真正走出世界,完成中国式教育的完美蜕变。

参考文献:

[1]伍昭嫦.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3,10.

[2]钟伟.2007年教育信息化:高投入低增长[N].中国教育报,2007,3,26.

上一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下一篇:学生异常情况摸排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