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2024-08-26

论《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共7篇)

篇1:论《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论《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古代文学上有其不同一般的贡献,他善长于用寓言故事来阐释他的思想与表述其对自然界道的理解。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书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刘熙载《艺概・文概》中也说:“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庄子认为通过寓言可以曲折见意,把作者不容于世、不容于时的思想掩盖不在庄语之中,让人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达到“十言而九见信”的目的。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著书十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寓言》篇自谓:“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可见《庄子》一书用寓言故事写文阐道是其主要特色,下面就其寓言故事的艺术性来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庄子》寓言故事阐释事理说理性强

庄子一书十万言,大抵率寓言,这些寓言都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形象描述,其意图都是为了表达庄子的无为而治、顺乎天理的思想。《庄子》一书的寓言故事处处不离这一主旨,并且达到故事与哲理的自然和谐地统一。如“庄周梦蝶”,原是一个简单的做梦故事,庄子却由此及彼将现实与虚幻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想他人所想,首先提出了“物化”的概念。他认为:不论客观万物还是人的内心世界都受“道”的主宰,因而事物的彼此认识上的是非,都是相对的,一切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如庄子梦为蝴蝶,蝴蝶梦为庄周,只不过是一种幻觉,故应放弃一切对立和争论,做到无知无觉,恢复到虚无的“道”那里去。寓言故事本身以梦境的不可捉摸性形象地表明自己抽象的相对主义观点,作为其无为的政治论与混事的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真是再恰当巧妙不过了。

庄子寓言故事说理性有时有虚构的成份,但不仅不影响其说理性,有时反而增强其说理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如《秋水》篇就记载了这则寓言故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鸢雏,子知之乎?夫鸢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鸢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这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辛辣深刻,庄子以“腐鼠”喻梁之相位,这倒是明摆的比喻;鸢雏志在高洁,“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也可能是真的,但其仰视鸱得腐鼠而发之言显然是虚构的。庄子不是直截了当地说明,而是借用空虚虚构的动物故事婉转、含蓄地表白自己的观点,讽刺了惠子之贪恋禄位以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下劣;思想观点是故事的比喻义,被“寄寓”在故事之中。这就是庄子的寓言故事的说理性。庄子的寓言故事的说理性非常有效地提高了论辩的战斗力量与论说的真实性。

二、《庄子》寓言故事具有形象性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哲学思想是比较高深玄妙的,这些抽象的说理如果仅仅用抽象的论述来讲述是令人费用难懂的。可是,庄子为了让更多的人领悟其哲学思想,却用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来说理,把自己深奥玄妙的哲学思想寄寓在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让艺术形象来说理。庄子的寓言故事可谓形象逼真,让读了的人深深牢记,铭刻于心。

《秋水篇》里有一个“濠梁之上”的寓言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则寓言故事表现庄子相对主义哲学思想,他以寓言故事的形式,提出了人的认识能力问题,以及认识主体观察事物的角度问题,庄子却通过想象,在简短的故事中说明了一个玄奥的哲理,在生动的故事和艺术形象之中,表达出了庄子自己深奥的哲学思想。庄子的寓言故事形象性生动,将深奥的哲理化为简洁的情节之中。

庄子寓言故事形象生动,但作者往往用笔不多,简短的几句就能把达到生动传神的艺术深度。如《大宗师》里的“大治铸金”的寓言故事::“今夫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邪,’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庄子强调“自然”的重要性,任其自然,任其自化,是人工巧夺天工的基础,无论是铸“金”为剑的“金”,还是范“形”为人的形,若其自以为“必为镆邪”, “人耳人耳”,异于众物,离于自然,则造化亦必以为“不祥之金”,“不祥之人”。惟有“安时”、“处顺”,才能达到巧夺天工的目标。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也只有“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才能恶乎往而不可哉。这个寓言故事生动形象,只用简短的几句话用把一个自命不凡的人物性格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在简短的寓言故事中说明一个玄奥的哲理,在生动的故事和艺术形象之中,表达出自己的哲学思想,依靠的就是寓言故事的形象性。

三、《庄子》寓言故事洋溢着浓烈的情感性

在庄子的人生观中,他的主张很明确,清心寡欲,与尘世无争,但透过这形象而典型的寓言故事,我们却可以看到他对人世间万物的深沉的情感。在《徐无鬼》篇中,庄子用“匠石运斤”的寓言故事,来表达与抒发了人世间知音难遇的感慨。庄子寓言故事中那洋溢的情感首先表现在对所自由往的理想的人和事物的极其高度地赞美。如《逍遥游》中,寓言故事极多,通篇洋溢着对自己理想的人和事极尽赞歌。如文章开篇对大鹏鸟的描写“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字里行间包含着对大鹏的喜爱与赞扬之情。

庄子还善于在对比之中,鞭挞丑恶的人和事。《外物》篇里对监河侯形象的描写也是极为生动活泼的。庄子家里青黄不接之时,来向监河侯借粮暂渡困难。可是监河侯却说,等我收了地方税,再借给你。于是庄子向他讲了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昨天我也从这个地方过,路上忽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四下看一看,发现在路上大车轧出来的四辙里,有一条小鲫鱼,在那儿跳呢。我就问鲫鱼,在那里干什么呢?小鲫鱼说:“我是东海的水官,现在你要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救了我的命。”我说:“好啊,我这就要去吴越那个地方,引来西江的水救你。”这小鲫鱼说:“你要这么说,不如早一点去卖鱼干的铺子里找我吧!”庄子对这种见死不救,大言欺人的吝啬鬼通过寓言故事进行了尖锐而辛辣地嘲讽,揭露了那些见死不救,反而用貌似慷慨大方的大话掩饰自己一毛不拨的卑劣的所谓“贵族、高尚”的人。

庄子寓言的抒情性非常鲜明,闻一多先生在《古典新义・庄子》一文中对庄子进行高度的赞美“是一个抒情的天才”。

《庄子》一书寓言故事的艺术特色不只这三方面,其表现手法的浪漫性、题材选取广泛性、语言简洁性等各个方面都有其艺术特色。但我们通过研究《庄子》寓言故事的说理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等三个方面的艺术特色,就可以进入老庄哲学的思想体系里面去,俯拾一片庄子思想的鳞片,望到老庄哲学浩瀚无垠思想哲理的精粹所在。庄子的寓言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境界,让我们在轻松愉悦中领悟人生的哲理。

篇2:论《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五言诗起源于民间,这是一个基本看法。汉代以前民间已经有古代的“风谣”出现,比如春秋末期的“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秦始皇时的“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西汉时民间歌谣已经开始大量流行五言诗,如西汉长安的“城中谣”,见于《后汉书·马援传》之后所附: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这些歌谣被采入乐府后,便成为乐府民歌中的五言诗,西汉乐府中的“饶歌十八曲”中已经有五言体,东汉乐府诗中的五言体已经占了主要地位。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也开始学习写作五言诗,东汉初年班固的《咏史》便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东汉文人五言诗中。有署名的作品不多,大量是无名氏的作品。

东汉无名氏的五言诗又被称作“古诗”,古诗本是魏晋南北朝对古代诗歌的通称,后来专指东汉无名氏的文人五言诗。钟嵘的《诗品》提到的古诗有五十九首,今存三十首左右。尽管很多东汉五言诗都消亡了,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精华部分都保留下来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历来曾有过很多推测,或称是枚乘所作(见于《文心雕龙·明诗》),或称是曹植、王粲所作(见于《诗品》),均不可靠。近代研究者多以为,这些诗是东汉桓、灵时代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并非一人之辞、亦非一时之作。这个看法,无论从五言诗的发展历史,还是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来看,都是可信的。

具体说,从五言诗的发展历史来看,东汉班固的《咏史》是最早的作品,其表现手法还不成熟。而古诗十九首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人五言诗,所以不可能出现在西汉初年。从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来看,十九首所描写的洛阳还非常繁华,这说明应该是在董卓焚烧洛阳之前,因此也不可能晚到曹植所处的建安时期。

一、思想内容

东汉末年,游宦之风甚盛,许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了追逐功名,便不惜到处奔走,因而形成了“游宦”之风。游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能做官,一种是不能做官。而一旦他们仕途失意、功名不遂,游子便会牢骚满腹,感慨万分。又因为他们有着较好的文学素养,所以往往借诗抒情,这便是古诗十九首的写作背景。由于十九首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它的内容不外乎两大类:

(一)抒发相思离别之情思

这是就游子、思妇而言的。这类作品数量较多,成就也较大。如思妇思念游子的《行(hang)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表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而游子思家的有《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等。这些相思离别的歌咏,是十九首的重要内容,而透过游子、思妇的这种相思之情,又可以使读者感到流离失所、有家难归的**时代的背景,而这正是东汉末年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二)表达伤时失意之苦闷

这是就游子本人而言的。这类作品往往是作者有感于人生的短暂,希望及时努力建功立业,表现出一定的自敬、自励,其中也有一些流露了知识分子失志后的牢骚苦闷和纵情享乐的思想。如《生年不满百》中的“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驱车上东门》中的“不如饮美酒”等。

总体看来,十九首虽然从某些侧面反映了东汉末年那样一个**不安、危机四伏的社会,有一定的历史认识意义。不过它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所接触的社会矛盾也是不深的,诗中弥漫着伤感的气氛。但值得注意的是,十九首对文人的心态,尤其是知识分子心理刻画非常深刻、独具特色,标志着人性的觉醒,标志着文学向人学的转变。虽然说文学的真正自觉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其实这种觉醒早在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和抒情小赋中就已经出现端倪,就已经开始了。人性的觉醒就是思考人活着是为什么,人生意义何在的问题。因为中国文化的早熟,宗教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中过早的式微,超自然的人格神没有最终在历史中留驻,宗教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寄托之所,所以人们从春秋战国之际就开始思考人的精神的归属问题,人生意义的寄托问题。追寻的结果是,儒家选择了社会,道家选择了自然,儒家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寄托人生价值,即追求人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在社会历史中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文人的.宦游即是追求立功之举,而**的年代使他们的追求落空,最终失去了人生寄托,因而产生人生如寄、时光怵惕的感伤情绪。同时,在这种感伤和思考中,他们也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于是道家思想中的物我同一,齐生死等万物的思想也流露了出来,如《驱车上东门》中讲到“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而坟墓上“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然后想到“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因此可以说,古诗十九首中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魏晋时期人性觉醒的先声。

二、艺术特色

(一)高超的抒情艺术

十九首中篇篇都是言情之作,与乐府民歌不同的是,作者抒情的方法主要不是通过叙事,而是靠事物的烘托融情人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最典型的就是《迢迢牵牛星》一诗,通篇全是写景,诗人写天上没有情感的牵牛织女星,全是看到的情景,但情在其中,情景相生,真有化工之妙。

另外,它还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来抒情,如运用梦幻、化鸟等浪漫主义手法来抒情,起到了独特的效果。

在古诗十九首中,有些诗歌为了表达相思别离之苦,运用了化鸟这样一种独特的想象:“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凛岁云暮》)通过愿意化为双鸿鹄和晨风鸟的想象表达思念之深。

还有梦幻、分离造成的思念之情日积月累往往使人产生错觉、幻觉。弗洛伊得认为,人的潜意识处在强烈的压抑中,当人在清醒的时候它像海底的冰山潜藏在人的意识深处,这种压抑往往会在梦中得以释放。梦幻是长久离别造成的心理缺失的补偿机制。

在古诗十九首中,梦幻将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隋表达得尤为深切,如《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呜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徙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此诗写远行之人到年岁将尽时还不见还家,思妇一方面盼着他回来,同时还担忧丈夫没有寒衣怎

么抵御严寒。由于思念太深而产生了猜疑:“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正因为这种思念加猜疑的复杂感情使她因此生梦,后面即写梦中事。庆幸的是“良人惟古欢”,不曾抛弃旧爱,且“枉驾惠前绥”,丈夫委屈自己亲自驾车来接自己同去。这梦中事、梦中情全是思妇昼思夜想的情景。可是好梦太短,“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良人随梦而来,乘梦而去,留下的只有“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了。

(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抒情、叙事、心理刻画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别具特色、非常鲜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青河畔草》,通过这首诗可以想象,在绿草青青的河畔,有一座长满垂柳的园林,园中的楼上有一位美丽的少妇,当此美丽的季节在凭窗远望,思念游子。对画中人物作者有特写镜头,“娥娥红粉妆”,配上周围的风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多用比兴手法

十九首中比兴手法运用最多、最自然、最贴切的,奠过于《冉冉孤生竹》,诗中先以“孤竹”结根于泰山之阿起兴,接着以“菟丝(新婚女子的自比)附女萝”来比喻婚后夫妻感情的缠绵,然后是“伤彼蕙兰花(女子自比),含英扬光辉(新婚女子的美丽)。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又是比中有比。

(四)语言自然精练、生动含蓄

十九首的语言都是不加雕琢、平平道出,“若秀才说家常话”,但却是句平意远、自然过人,所谓深中浅貌、短语情长、耐人咀嚼、禁得回味。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等。而成语典故的信手征引和叠字双关的巧妙运用,更增强了语言的这一特色。成语的运用如《明月皎夜光》一诗,其中的“不念携手好”,用了《诗经·邶风》里的话;再如《东城高且长》中的“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其中的“晨风”出自《诗经·齐风》中的《晨风》,“蟋蟀”则见于《诗经·唐风》中的《蟋蟀》。叠字运用方面,以《青青河畔草》最为典型,《迢迢牵牛星》中也有大量的叠字。双关语的运用如《客从远方来》,“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其中的“长相思”是一种丝棉,用在棉衣里;“缘”是指袖口的装饰,讲的也是夫妻之情。这对十九首语言的优美和表现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篇3:论《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庄子, 名周, 战国时蒙人。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在继承了老子对天下万物皆由道始的观点, 并从此出发,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炼的辞藻, 突破现实的框架和传统的束缚, 去探索人、人生和生命的重要性。尽管他闭弃现世, 言语之中皆透露着遗世独立、不愿人事烦扰之情, 然而, 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充满了人性情感的光辉。在儒家要求遵教化, 懂礼仪, 让艺术为政治服务时, 庄子却用弘大热烈的世界观, 追求着人性的解放和情感的独立。正是这些动人的可贵的精神, 对后世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的动力。

二、庄子“立德明道”思想的内涵

《庄子·天地》篇中说, “存形穷生, 立德明道, 非王德者邪!”1这里的德, 并不是儒家意义上的伦理道德, 而是人所与生俱来的那道所赋予的“天赋”。人只有应“道”而生并最终“立德明道”时, 才是真正实现了自己, 并顺应了天意。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创作出动人心魄的艺术。然而, 怎么才能实现天赋呢?庄子接着说, “荡荡乎!忽然出, 勃然动, 而万物从之乎!此谓王德之人。视乎冥冥, 听乎无声。冥冥之中, 独见晓焉;无声之中, 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也, 至无而供其求, 时骋而其要宿, 大小、长短、修远, 各有其具。”2意思是说, 实现了天赋的人, 万物都将跟随他的脚步。看起来昏暗一片, 听起来没有声音, 但实际上在那“冥冥之中”, 只有他看见了;在那寂静之中, 也只有他听见了。所以, 在那深远神秘的地方, 其实一直都有真实存在, 只要你与万物相处时, 一无所有却能满足它的要求, 自由自在却能称为它的归宿。也就是说, 凡事不要只用眼去看, 只用耳去听, 而应用心去感受。只有在心是自由自在, 无欲无求时, 反而能与万物合一, 实现共通。也只有在“无为”时, 方能实现天赋。

三、“立德明道”思想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在处于消费信息时代的今天, 文化已变成了一种符号的代名词。人们快速消费商品, 包括文化产品在内。艺术在消费时代中, 成了异军突起的新大陆, 人们猛然发现, 这是他们能参与且能体现自身身份和兴趣的最为直接的物品, 他们以为通过对艺术品的交易和占有使自身变得崇高高尚起来, 然而, 没有想到的是, 在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的今天, 艺术品早已失去了持续了几世纪笼罩在自己身上的“灵韵”, 剩下的, 只是不断地重复和堆积如山的泛滥的图像。艺术走到20世纪, 我们不由得开始询问, 艺术的出路在哪里?

当我们困惑于这看似艺术发展中最难预测和解答的问题时, 回顾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庄子美学, 也许能从其中寻到些许线索。庄子所推崇的美学精神, 是一种无为的自在追求, 是拥有天赋之人在与物的同一时实现化无为有, 化虚为实, 并最终实现虚实相生的目的。这是一种人与物和谐相处, 以己之得还于彼的心胸。只有在这种状态下, 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天赋, 以获得心灵的自由平和, 并创作出真正值得传世的佳作。面对消费社会的纷繁复杂, 面对大众参与导致的文化大众化, 作为艺术家的生产者首先因为在庄子“自由自在”的心境下进行创作, 才能从冥冥之中感受到宇宙的真谛, 或者说, 人生的真谛, 和人类感情的真实存在。而一旦体会到这一层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艺术便出现了。

四、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

当代中国艺术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一是受国家大环境的影响, 开始呈现多元化、多元素并存的状态;二是盲目吸收国外要素, 深陷表层循环而不得出;三是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生拼硬凑。这三个问题结合起来, 实际上是在自身定位错误的基础上盲目跟风造成的丧失“话语权”的表现。首先, 中国当代艺术对自身定位模糊。在全球化进程的大背景下, 世界大多数国家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或文化都受到了来自其他地方的影响, 这是一场“地球村式”的文化迁徙运动。中国传统艺术逐渐消失与外部艺术的侵袭共同造成了当代中国艺术的语意不清。其次, 填鸭式学习加盲足推崇国外样式。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 没有什么东西能坚持过长的流行。正如安迪·沃霍尔所说, “未来每个人都会出名15分钟。”3艺术变成了迄今为止最引人注目的最时尚的消费品, 仿佛只要跟“艺术”二字沾边便能高尚典雅一样。即使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中国当代大多数艺术创作者仍然盲目地跟随西方的模式, 从表面上追随别人的脚步, 哪曾想, 这15分钟的魔咒终将应验, 他们创造出来的不过是泛滥的图像和不明所以的符号罢了。再次,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面特征符号化。不可否认, 有一些人一直在寻找中国当代艺术的出路, 他们植根于传统文化中, 希望能够从中找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符号。然而, 这一初衷便是与庄子的“立德明道”背道而驰的。故意去搜寻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 那藏于昏暗之中的美妙图景与用耳听之不得的绝佳乐音, 是不能有半点私利在其中的。否则, 即使珠玉在前, 仍将不得要领, 勉强为之, 只会是东施效颦罢了。

摘要: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其“立德明道”的美学思想, 体现了始终追求人性自由和真挚情感的美好愿景。这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即使在文化代表得更多的是一种符号的当代, 庄子的美学思想仍旧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十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美学,立德明道,文化,消费社会,信息

参考文献

[1]傅佩荣.《译解庄子》.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2.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72.

[3]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4]叶朗.《中国美学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5]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6][英]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篇4:论《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不同的哲学家对艺术都有不同程度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在艺术的价值、艺术的目的方面,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和现代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观点就不无相通之处。

一、 从庄子与尼采时代背景来看出现这种一致性的原因

庄子,战国时蒙人,曾为蒙漆园吏。战国时的古中国,诸侯混战,攻伐不止,思想道德既混乱又自由。在大动乱时代,人们被痛苦所煎熬。怎样解脱这种痛苦,就只有求助于人的内心、人的精神的自由解放了。庄子厌倦人世的生活,使他亲近自然。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对自由的讨论,以及对于自由和审美关系的讨论。

尼采哲学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以独特的方式预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深刻的精神危机。尼采生活的时代,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的风行。科学与进化论的发展,使人对各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与发现。因此,人类也开始重新建立新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以理性主导的文化思想下,传统的上帝、信仰及绝对价值也都被颠覆。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加惨烈的战争,尼采生活的19世纪充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造成许多生命在瞬间死去,让人觉得生命卑贱、渺小。科学及机械文明所造就的工业社会,使人也像机械一般在工厂中重复更加单纯的动作,人类原本应有的生命力完全荡然无存。因此尼采想要建立起新的价值观体系,要人重视存在的意义。

庄子与尼采虽然相隔千年,但面对着相似人生的苦难,面对种种相似的人生痛苦。这些因素促使他们思考类似的问题——人怎样生活才能快乐,才有价值。

二、在庄子和尼采哲学中对美的认识,对美和艺术目的的解读

尼采常常谈到艺术的形而上学,他认为,“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的活动”。艺术形而上学的提出,基于人生和世界缺乏形而上意义的事实。叔本华认为,世界是盲目的意志,人生是这盲目意志的现象,二者均无意义。他得出了否定世界和人生的悲观结论。尼采承认世界和人生本无意义,但他不甘悲观厌世。为了肯定世界和人生,便诉诸艺术。艺术形而上学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组成。日神和酒神是作为人生的两位救世主登上尼采的美学舞台的。日神精神叫人停留在外观,不去追究世界和人生的真相。这涉及到尼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即艺术与真理对立。柏拉图早已提出过艺术与真理对立的思想,但立足点与尼采相反。他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是真理;现实世界不过是它的影子和模仿;艺术又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所以,他用真理来反对艺术。尼采否认理念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只有一个世界 ,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它是永恒的生成变化。这个世界对于人来对于人来说是残酷而无意义的,所以悲观主义是真理。但是,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为了生存,我们需要用艺术的谎言去掩盖某些可怕的真理。真理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有了它我们就不致毁于真理。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说的,“现在奥林匹斯魔山似乎向我们开放了,为我们显示了他的根源。希腊人知道并且感觉到了生存的恐怖和可怕,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必须在它的面前安排奥林匹斯众神的光辉梦境之诞生。” [2](12)“在希腊人身上,‘意志’要通过创造力和艺术世界的神化作用直观自身。它的造物为了颂扬自己,就必须首先觉得自己配受颂扬。所以,他们要在一个更高境界中再度关照自己,这个完美的静观世界不是作为命令或责备发生作用。这就是美的境界,他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镜中映像——奥林匹斯众神。”[2](13)这就是美的境界,由此可见,从日神的角度看,艺术之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是在于他对生命的价值,艺术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形而上学。艺术形而上学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酒神精神。日神精神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酒神精神却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本体沟通融合。前者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的悲剧。前者叫人不放弃人生的欢乐,后者叫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执着于人生,后者超脱人生。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悲剧的快感从何而来?尼采用形而上的慰籍来解释。他的办法是要我们把悲剧所显示给我们的那个本体世界艺术化,用审美的眼光来看本无意义的世界永恒生成变化的过程,赋予它一种审美的意义。尼采认为如此达到的对人生的肯定是最高的肯定,而悲剧则是肯定人生的最高艺术。尼采后来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实质上重估的标准是广义的艺术,其实质是以审美的人生态度来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功利的人生态度。

在大动乱时代,怎样解脱痛苦,就只有求助于人的内心。精神得到自由解放的过程,就是庄子所谓的“体道”的过程。庄子把上述的精神解放用一个 “游”字来象征。《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即称为《逍遥游》。在《庄子•外篇•在宥第十一》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倘然止,贽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鸿蒙拊脾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云将曰:“吾遇天难,愿闻一言。”鸿蒙曰:“意!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上面的一段话,道出了 “游”的面貌特征。“游”除了当下得到的快感,自由,并没有其他的目的。所以对于鸿蒙的问题,用“吾弗知”来回答。这里的“游”,和游戏一样无功利目的,具有和游戏相一致的特征,这些也同样符合于艺术的本性。可以看出,这与席勒认为的艺术起源于游戏颇有相通之处。“庄子之所为至人、真人、神人,可以说都是能游的人。能游的人,实即艺术精神呈现出来的人,亦即是艺术化的人。不过庄子虽有取于 ‘游’,所知并非是具体的游戏,而是有取于具体游戏中所呈现出的自由活动,因此把它升华上去,以作为精神状态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3](55)。

庄子提到“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要想实现 “游”的自由、无功利的满足,应做到“心斋”、“坐忘”,也是审美观照的基础。要达到心斋、坐忘的境界,人须从现实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要消除占据内心的欲望,要摆脱是非判断的困扰,使精神自由。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心境愈自由,愈能得到审美的享受。“庄子在说心斋的地方,只说摆脱知识,在说坐忘的地方,则两者同时摆脱,精神乃得到彻底的自由”[3](63)。庄子为了求得精神上的自由,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精神的领域。但庄子的这种艺术精神是我们从他的道中提炼出来的,并不是庄子为了欣赏艺术而设立的,这是他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创造出的人成就自己的方法。

三、庄子和尼采对美、对艺术目的认识的共同之处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庄子和尼采所处的时代,都是社会的转折期,旧制度即将瓦解,新制度即将来临。“文明进步所带来的罪恶和苦难怵目惊心,从未曾有。人在日益被物所统治,被自己所造成的财富、权势、野心、贪欲所统治,他们已经成为巨大的异己力量,主宰、支配、控制着人们的身心”。[4](168)

于是,庄子要人们不要“人为物役”,回到人的本心中去。庄子通过心斋、坐忘来达到齐生死,超利害的境界,与最高的 “道”合二为一。所以,庄子的哲学实际上就是美学,“他要求对整体的人生采取审美观照的态度:不计利害、是非、功过,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从而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4](178)这个时候,由于个体的人摆脱了一切现实的束缚而获得了绝对的自由。“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上是艺术的人生”[3](41)这样,虽然身处乱世,但个体的人格独立了,人的精神自由了,人自然就快乐了。

尼采主要也是以他的美学来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尼采认为,“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的活动”。[2](2)他认为科学与道德阻碍生活,艺术则发扬生活,肯定生活。“随诚实而来的便是厌恶和自杀。然而,我们的诚实具有一种相反的力量,帮助我们避开这样的结局,这就是艺术,即对于外观的美好意志。”“我们需要它以对付我们自己——我们需要一切恣肆、飘逸、舞蹈、嘲讽、傻气、快乐的艺术,以求不丧失我们的理想所要求与我们的那种超然物外的自由”。[2](245)

庄子和尼采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体系,但是,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都想到了以艺术、以美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境。虽然他们对美,对艺术有不同的认识和论述,对人生的目的有不同的思考,但他们都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由此让人摆脱痛苦,获得自由,快乐的生活。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6年版。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篇5:论《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一、健康向上的思想

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内容向来是争议十分激烈的,不同的人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的思想基调是健康向上的。许多篇章均或隐或现地反映和抒发了诗人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不满和一定程度的反抗,对美好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受压迫女子的同情。

(一)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反抗

在李商隐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婚姻,是不合法的,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的。他的初恋就发生在道观中,他与女道士发生了爱情。当时的李商隐既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又要冒着违反道教戒律的危险,这是超越时代的,具有现代自由恋爱色彩的爱情。这场付出了真爱的初恋,虽然陷他们于深深的痛苦之中,但他们仍然幽期密约,苦苦等待、期盼,直到他们的恋爱被人发现。李商隐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一诗中充分表现了对她们的倾心以及对封建宗法和礼教的反抗。他吟叹道:“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晶帘。”这诗是说求仙的自己(“偷桃”指男)和对方(“窃药”指女)不得和好相会,被水晶帘隔着,这是他当时的苦闷所在[1]289。

李商隐和女道士的恋爱没有获得成功,后来他又和洛阳17岁的商人女儿柳枝相爱。李商隐在《柳枝五首》的序文里说得很清楚。柳枝姑娘是一个喜欢自由、不受封建约束的纯真烂漫的女孩:“涂妆绾髻,未尝竞,已复起去”,她很喜欢音乐,“吹叶嚼蕊,调丝揠管,昨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1]291,但是,他们的恋爱同样受到了封建势力的破坏和阻挠,这段恋情很快便夭折了。《柳枝五首》的最后一首写道:“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及对封建势力的愤懑和反抗。尽管这反抗很无力,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在当时来说毕竟是难能可贵的,敢于在诗歌中表达出来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李商隐是一个颇有诗才的人,又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说他是一个“多情才子”毫不为过。在他的一生中,先后与女道士宋华阳、洛阳商人女儿柳枝、泾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及一些无法考查身份的女子发生过爱情。但这绝不能用现代的“一夫一妻”的观点来指责他的花心浅薄。李商隐与女道士、柳枝等的爱情均因种种社会原因不得成功,但自从他与王茂元之女王氏缔结了婚姻之后,他对待自己的爱人是一心一意、缠绵缱绻、忠贞不渝的。

李商隐与王氏婚后感情相当好,特别是虽然自己政治上很不得意,而他们的感情却越来越深。这桩婚姻使他在政治上陷入牛李党争的泥潭之中,欲脱不能,仕途蹭蹬,因而内心十分苦闷、抑郁,处境非常窘迫、尴尬。因此,他在《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中吟咏道:“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风前作楚囚。”[1]293但这也没有影响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后来他要出去宦游,也写了大量伤离别的诗。如“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临发崇让宅紫薇》)和“露发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岂到白头长只尔,篙阳松雪有心期”(《七月二十九日宗让宅宴作》)。还有《对雪二首》,这两首诗分别写了雪的气色、花样、性情,说它飞舞的姿态是轻盈如霜、如絮,与月色争光,像梅花一样美丽。“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雅送陆郎”,他在这里把他的妻子比作雪花,并安慰她说:“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说北地有龙山,风忽吹来,雪不觉远,况我东行更近,终当早归。在王氏死后,李商隐写了大量悼亡诗,追悼亡妻,缅怀爱人,格调十分悲伤、凄凉,表现了诗人对王氏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深切的怀念,如:“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竞床。”(《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寄》)《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说旧寓已为别人所住,雪絮相和飞不休,使他想起了当日和妻子共同联句的和悦情形;《房中曲》写他们昔日的相爱是“娇郎痴苦云,抱日西帘晓”,可是如今却“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人亡物在,使他感到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他也因相思和悲伤过度而抱病在床,久久不愈。他对王氏的钟情处处可见,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商隐对待爱情是忠贞不渝的。

(三)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受压迫女子的同情

篇6:论庄子的无己思想

“摘要”历代庄学的研究者无不重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探析,本文从整体上考量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深入分析。庄子第一次在中国思想史上提出了人的自由问题,从而对自由的追求成为道家思想乃至道教的一个永恒主题。在庄子那里,自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庄子敏锐地发现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人的精神是自由,只是他没有用这个词,他用的是‚逍遥游‛。而其最终的目的便是进入‚无己‛的境界,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为其建构的。“关键词”逍遥游 自由 无己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所反映的逍遥观念对宇宙人生的观察是深入的,他在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中心旨趣。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论述内篇系统性时把《庄子》内七篇全放在‚逍遥游‛思想的统摄之下: ‚逍者, 向于消也, 过而忘也;遥者, 引而远也, 不局于心知之灵也;故物论可齐, 生主可养, 形可忘而德充, 世可入而害远,帝王可应而天下治, 皆吻合于大宗以忘生死, 无不可游也, 无非游也。‛“1”清孙嘉淦从《庄子》写作原因入手, 从内七篇的整体性角度论述《逍遥游》篇是《庄子》担纲之作, 其《南华通》解《逍遥游》主题曰:

逍遥游者, 庄子之志也, 其求道也高,其阅世也熟, 阅世熟则思远害, 求道高则入虚无。以为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而徒以有我之故, 遂有功名, 是生利害, 故必无己然后心大而能自得矣。齐物论之丧我, 养生之缘督, 人间世之无用, 德充符之忘形, 大宗师之人与天一, 应帝王之游于无有, 皆本诸此, 实为书之纲领, 故首发之, 所谓部如一篇, 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2”

罗宗强在为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作序时, 也从文本系统性角度把《庄子》一书评价为‚一部不易解读的书‛, ‚《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 注家普遍认为这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篇,有的甚至认为是全书的纲。‛“3”张涅梳理了《庄子》内篇与其他篇目的关系, 指出《逍遥游》在整篇《庄子》文本中有统领《庄子》全文的重要作用: ‚从结构关系看, ‘内篇’的其他六篇是对《逍遥游》的思想展开, ‘外杂篇’又是对‘内篇’的解说、补充、发展和变异, 由此构成了一 个开放的、扩展的、建构和解构相统一的思想系统。‛“4” 和前述庄学研究者注重从文本结构出发研究《庄子》体系不同, 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指出庄子所追求的人性特点是对精神自由的祈向,‚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 首表现于《逍遥游》, 《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书的总论。‛“5”

笔者认为,庄子的‚无几‛就是要摆脱束缚,不受限制,到达物我合一的自由精神境界。因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探析: 一.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把‚逍遥游‛看作是一种不局限于个人心灵认识偏见的感物方式并把达到‚逍遥游‛的方式归纳为‚无待‛: ‚无待者, 不待物以立己, 不待事以立功, 不待实以立名‛“6”。也就是说, 欲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消弭‚物‛和‚己‛、‚事‛和‚功‛及‚实‛和‚名‛之间的对立关系, 即‚无待‛。这种‚不待物以立己, 不待事以立功, 不待实以立名‛就是庄子的‚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高度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 ‚‘至人无己’三句话, 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庄子》全书, 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7”台湾学者陈天启声言《逍遥游》篇为一种精神自由论, 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便是‚无己‛、‚无功‛和‚无名‛:

逍遥游者, 逍遥之游也。逍遥, 谓自由自在。游, 谓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欲求自由自在, 须先以达观之大智, 解除小智之拘束。小智之拘束为何? 谓从个己观察一切, 而纯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达观之大智为何? 谓从大道观察一切, 而不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小智不及大智‛, 故本篇以‚无己、无功、无名‛, 为精神自由之理想境界, 此其大旨也。“8”

笔者认为,此三者虽各有侧重,但无功、无名都是为了最终的无己,这才是庄子理想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玄同彼我‛就是处理好主体自我与外界万事万物的关系, 也即是正确对待物我关系, 做到物我齐一。物我齐一就是‚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途‛。事物的变化规律是‚道‛, 顺应了事物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达到逍遥之境。因此, ‚玄同彼我‛既是达到逍遥的一种方法又是逍遥的一种状态。二.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途

‚玄同彼我‛必须取消物我界限, 王雱在其《南华真经新传》中把外物形器看作是逍遥的障碍:

夫道无方也, 无物也, 寂然冥运而无形器之累。惟至人体之而无我。无我则无心,无心则不物于物, 而放于自得之场, 而游乎混茫之庭。其所以为逍遥也。至于鲲鹏潜则在于北, 飞则徙于南, 上以九万, 息以六月。蜩鸠则飞不过榆枋, 而不至则控于地, 此皆有方有物也。有方有物则造化之所制, 阴阳之所拘, 不免形器之累, 岂得谓之逍遥乎?郭象谓物任其性, 事称其能, 各当其任, 逍遥一也, 是知物之外守而未为知庄子言逍遥之趣也。“9”

从《庄子》一书中可以看出,若想达到‚无己‛的境界,需要‚化‛。所谓‚化‛就要打破各种界限和分析, 让精神不受时空的限制, 自由翱翔。《齐物论》记述了‚庄周梦蝶‛的故事, 称之为‚物化‛:‚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在现实中, 庄周与梦蝶是不同的, 是有分际的。但庄子幻想自由的精神应当打破这种分际, 可以使庄 周‚化‛为梦蝶, 使梦蝶‚化‛为庄周。这样‚我‛就可以化为非我,‚化‛为非我,‚化‛为其他东西, 从而使‚我‛的精神彻底摆脱这个小小的血肉之躯的‚我‛的限制, 进入无限自由之域。这也可以说是庄子的一个关于自由的美梦。因为如果能‚化‛, 有限的‚我‛就可以‚与物无始无终‛, 成为无限世界的一部分, 进入永恒与不朽。或

者也可以说,‚我‛是在不断的‚化‛中实现了永恒的不化。《阳则》篇说‚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 与物无终无始, 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 一不化者也。‛常与物化, 则不受时间的限制, 精神便突破了此在的历史性与有限性, 成为成为永恒与绝对的存在。

在《庄子》一书中,同样要关注‚解,放‛对无己思想形成的重要影响。《庄子》书中有‚悬解‛、‚天放‛、‚解其桎梏‛,主要也是指精神上、心理上的自我解放。虽然庄子看到当时社会上‚殊死者相枕也, 绗杨者相推也, 刑戮者相望也‛, 但他所谓‚解‛与‚放‛却无关乎解除人间实际存在的这些桎梏, 他只是要求人们解除自己心中的桎梏, 从而以‚安时而处顺‛的态度适应人间实际存在的桎梏, 只求得一个心理上的自我解放。《养生主》篇说:‚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大宗师》篇说:‚且夫得者, 时也;失者, 顺也。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悬解也, 而不自解者, 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 吾又何恶焉!‛这就是说, 一个人在世上, 不论处境如何, 不论遭遇到什么不幸, 得也好, 失也

好, 都能安然处之, 不为之哀, 也不为之乐。这样, 他的精神, 他的灵魂, 就从被倒悬的状态解放了下来。之所以要‚ 解‛是为了‚ 放‛, 只有从根本上‚解‛了之后才能‚放‛。庄子说:‚一而不党, 命曰天

放‛(《马蹄》);‚放德而行, 循道而趋‛(《庚桑楚》)。这里所谓‚道‛、‚德‛, 完全不是我们今天所谓道德, 而是指人天生的自然的本性。所谓‚天放‛, 也就是任着天然的本性, 彻底的自由解放。

人只有‚无己‛, 取消自身形体对心灵的束缚,才可以‚物物而不物于物‛, 才可以逍遥, 但世人大多拘泥于形器, 无法‚知庄子言逍遥之趣也‛。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从物我关系角度探讨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的特点, 强调取消自我是物我齐一的关键: 乘天地之正, 郭象以为‚即是顺万物之性‛, 人所以不能顺万物之性, 主要是来自物我之对立;在物我对立中, 人情总是以自己作衡量万物的标准, 因而发生是非好恶之情, 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自己也会同时感到处处受到外物的牵挂、滞碍。有自我的封界, 才会形成我与物的对立;自我的封界取消了(无己), 则我与物冥, 自然取消了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 而觉得我以外之物的活动, 都是顺其性之自然。“10”所以, 正确处理物我关系就是要使主体不为外物所羁绊, 取消物我对立, 使万物处于一种自由兴发的自然状态。这种‚玄同彼我‛的状态就是‚无己‛状态。郭象云:无己, 故顺物, 顺物而至矣。“11” ‚顺物‛就是取消物我对立的紧张关系。王雱在其《南华真经新传》中也把那种不受限于物欲之人称为‚至人‛:至人知道, 内冥诸心, 而泯绝于寄, 故曰无己。“12” 三.玄同彼我,方外之游

在庄子文中,这种无己的思想则更多的体现在一个‚游‛字上。《庄子》书中,‚游‛往往并非是实质性的行走。庄子常说要‚游于无穷‛,‚游无何有之乡‛(《应帝王》),‚游无朕‛(《应帝王》)等等。然而所谓‚游于无穷‛, 或者在‚无‛或‚无穷中‛进行实质性的‚游‛既是不可能的, 也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既不能想象庄子会在‚空无‛中‚游‛, 也不能想象他能‚游‛遍‚无穷‛之域。因此, 所谓‚游于无穷‛,‚游无何有之乡‛, 如果按字面照实理解, 便是没有意义的命题。庄子所说的‚游‛, 通常都是指精神上、心灵上的‚游‛, 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游心‛。如‚游心于淡‛(《应帝王》)。那么, 这种精神与心灵之游的意义究竟何在?它究竟是要从什么地方‚游‛出来, 又要‚游‛到那里去?

首先, 庄子的‚游‛是要脱离仁义道德而‚游‛。《大宗师》说: 意而子见许由, 许由曰:‚尧何以资女? ‛意而子曰‚尧谓我: 女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许由曰:‚而悉来为轵? 夫尧既已女以是非矣。女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 ‛可见, 庄子认为仁义道德好比刑罚, 是加在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刑罚, 人一旦被套上‚仁义‛的枷锁就‚游‛不起来了。因此, 要想‚游‛首先要摆脱仁义道德的枷锁。

其次, 是摆脱功名利禄为人生的目的, 这个目的在庄子看来就是对‚游‛的限制。所以,《逍遥游》提出‚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无功‛、‚无名‛才能实现所谓逍遥游。

其三, 是要舍弃智谋事任而‚游‛。‚游‛就是无所事事, 既不劳力, 也不劳心。不需要花费体力, 更不需要运用智慧和谋略:无为名尸, 无为谋府, 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应帝王》)

其四, 是要远离人类社会而‚游‛。《大宗师》篇借仲尼之口评价子桑、梦之反、子琴张等人说:彼游方之外者也, 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 而游乎天地之一气。⋯⋯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理想中的‚游‛显然就是这种‚方外之游‛。

其五, 是要摆脱‚我‛而‚游‛。要像《齐物论》中南子基那样, 进入‚今者吾丧我‛的境界, 也即《逍遥游》所谓‚至人无己‛的境界。总之, 所谓‚游‛精神就是要让精神不受仁义是非的道德束缚, 摆脱世俗功利目的之限制, 超出社会制度的控制, 突破人们的也包括自己的常识与习惯思维方式的局限。因此, 这种‚游‛的理想,实际上乃是对于现存的一切知识、价值、制度乃至于思维方式的否定和批判。王正如前文所述,对于‚至人无己‛, 郭象注曰: ‚无己, 故顺物,顺物而至矣。‛“13”顺物就是‚无待‛, 也就是庄子所说的‚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郭象注‚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 彼且恶乎待哉‛曰:

天地者, 万物之总名也。天地以万物为体, 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 自然者, 不为而自然者也。故大鹏之能高, 斥晏鸟之能下, 椿木之能长, 朝菌之能短, 凡此皆自然之所能,非为之所能也。不为而自能, 所以为正也。故乘天地之正者, 即是顺万物之性也;御六气之辩者, 即是游变化之途也;如斯以往,则何往而有穷哉!所遇斯乘, 又将恶乎待哉!此乃至德之人玄同彼我者之逍遥也。“14”‚无己‛层面的逍遥主要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外的世界的关系。当‚至人‛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 即达到‚玄同彼我‛的境界时, 这时主体便达到了‚逍遥‛。

成玄英疏曰:

言无待圣人, 虚怀体道, 故能乘两仪之正理, 顺万物之自然, 御六气以逍遥, 混群灵以变化。苟无物而不顺, 亦何往而不通哉!明彻于无穷, 将于何而有待者也!“15”成玄英和郭象的观点一致, 都把主体与外物的关系看作是能否达到‚无己‛逍遥的标志。这种‚顺万物之自然‛、‚混群灵以变化‛和‚苟无物而不顺‛的‚通‛就是打通物我界限, 进入‚无己‛逍遥。所以, 达到‚无己‛逍遥的至人的特点主要 表现在自身与外物的关系上,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 至人都可以作到全身保性, 使自己不受伤害: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汉沍而不能寒, 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 乘云气, 骑日月, 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 而况利害之端乎!(《庄子〃齐物论》)至人潜行不窒, 蹈火不热, 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庄子〃至乐》)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逍遥乎无事之业, 是谓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庄子〃达生》)

总之,‚至人无己‛就是主体自我与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物我交融的境界, 是一种不为物欲所限制的状态。庄子所追求的自由, 主要是精神上和心灵上的自由, 也就是精神上的‚逍遥游‛, 在主观上追求精神的奋飞超脱,‚登天游雾‛。既然社会政治、道德理性、名

利观念等等对人性都是一种束缚和累赘, 那就应当从精神上将它们统统破除掉。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一无己的自由观,在几千年里对整个民族,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观念形态产生了极大的渗透力。这种精神是不可忽略的.在人类执着追求自身行为自由的今天,庄子的无己自由观再一次发出了人文精神的强音,关于庄子无己自由观所展示的人文意义,将有待于人们共同去探索。

参考书目::

“1”“6”王夫之.庄子解“A”.重刊船山遗书“M”.清同治四年湘乡曾氏刻本.1, 1.“2”“M”.北京: 国家图书馆藏线装刻本.1, 14-15.“3”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序)“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3.“4”张涅.庄子解读———流变开放的思想形式“M”.济南: 齐鲁书社, 2003.44.“8”陈天启.庄子浅说“M”.台北: 中华书局, 1978.1.“5”“7”“1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 三联书店, 2001.350, 351, 351 “11”“13”“14”“15”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 孝鱼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 1961.21, 21, 20, 20, “9”“12”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卷一)馆年影印上海涵芬楼本, 1923.1, 6

篇7:《庄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 名周, 宋国蒙 (今河南) 人, 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的始祖老子并称“老庄”, 现存《庄子》一书, 共33篇, 又名《南华经》。

《庄子》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经典著作, 其内容丰富, 涉及人生、伦理、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博大精深, 是道家观点的集中体现者。《庄子》已经脱离“语录体”形式, 标志着散文发展到成熟阶段。

庄子善文, 他想象丰富, 构思独特, 气势恢宏, 意境雄阔, 极具表现力, 文笔纵横驰骋、汪洋恣肆, 变化多端。《庄子》全书分内、外、杂三部分。前七篇《逍遥游》至《应帝王》为内篇, 基本被认同为庄子本人所作, 而杂篇和外篇与内篇出入较大, 是庄子门徒及后学者客串而成, 除《秋水》和《渔父》外, 其语言艺术相差甚远, 研读时需注意区分。

《庄子》内容比较庞杂, 涉及文学、哲学、人生诸多方面, 但总体上看庄子是一个生活理念朴素, 不求闻达, 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庄子行文不喜雕琢, 自由奔放, 直奔主题, 这与他追求自由的性格分不开, 《逍遥游》便是其代表作。

庄子是战国时期冷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 手挽着永恒的孤独, 脚踩着亘古的寂寞, 一个人艰难地挣扎在与儒、墨、名等各家的对抗之路上。

壁立千尺, 无欲则刚, 庄子的无欲无求, 珍视生命, 不为蝇头小利舍本逐末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二、《庄子》以突出的形象和独特的风格, 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础

郭象在《南华真经序》中言:“观其书, 超然自以为己当, 经昆仑, 涉太虚, 而游恍惚之庭矣。”《庄子》正是以奇特的想象, 优美的语言, 峥嵘的议论, 恣肆的文风和新奇的比喻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础。

1. 神话和寓言并用,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艺术的真相是:不安分的灵魂想要改变现实生活中他们不喜欢的那一部分。庄子用一连串的虚构故事, 表达对所处现实的不满;以奇幻的想象, 超凡的神人来超越现实。诸多手法的运用, 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础。如《逍遥游》中藐姑射之山“神人”:

“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 淖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 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本段用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象, 创造了一个美丽超脱, 衣袂飘飘的神人。虽然此神洒脱超逸, 但因其不食人间烟火, 远离人们生活, 所以并不能令当时人信服, 甚至认为庄子说谎, 这也是庄子论道失误之处。但是, 作为“神仙”这一文学形象, “藐姑射之山神人”却为文学史留下了永久的模版。无论是后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仙人列如麻, 还是魏晋时期的求仙访道, 神仙的模型都离不开庄子的原创“吸风饮露, 衣袂飘飘, 腾云驾雾”的形象。因此称庄子是缔造神仙的“写手之祖”一点也不为过。即使《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两位仙子, 也源于“庄周梦蝶” (《齐物论》) 。“庄周梦蝶”想象奇幻, 文辞优美, 已广为人知。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 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物化即外物与自我的交合, 一切事物将相互转化, 合为一体, 难以区分。后来常以“化蝶”或“蝶化”代替这一说法, 带有神秘色彩。

浪漫主义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对于不完善的社会制度不足以解决内在矛盾冲突时, 作者有了对哲学、宗教、文学信念的寻找, 以超越已经感觉到的不和谐。庄子的“道教”创立, 便是其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是人类最有效的交流工具。庄子是驾驭语言的大师, 他作文如行云流水, 大量运用寓言、重言、卮言展开说理。《庄子》书中寓言故事不但数量多, 而且表现超常的想象力, 超越时空和物我的局限, 变化万千, 奇幻异常。如:罔两问景 (影) (《齐物论》) :

罔两问景 (影) 曰:“曩子行, 今子止;曩子坐, 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本文大意是影子之外的微阴问影子是否有自己独立的操守, 而影子的回答令人深思, 发人深省。借助奇特的艺术形象, 来阐明深奥玄妙的哲理, 表现出极其浪漫的色彩, 这是《庄子》艺术明显标志之一。本节的“影子”与“微阴”, 常人想都想不到, 而庄子能。就像老子所说“道可道, 非常道…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 在别人想不到的时候你能想到方显高明。

除此之外, 七窍皆无的浑沌、望洋兴叹的河伯、庄周梦化的蝴蝶、自夸自乐的埳井之蛙等寓言形象, 都用稀奇古怪之意象, 阐述道家之真言。

“重言”是引证历史故事和古人之言, 虽有假托, 但“引用”手法的运用也是为提高论辩的说服力, 如“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 无心得而鬼神服。’” (《庄子·天地》) 。“卮言”是抽象的论说, 如:夫道, 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爱, 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大宗师》) 。以“卮言”通篇说理, 语言优美, 句式整齐, 抑扬顿挫, 铿锵有力, 俨然散文诗。

2. 擅用韵律, 对杖自然

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任意性和线条性。庄子这位语言大师, 把语言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他擅用韵律, 不拘格式, 自然对杖, 富有节奏。他行文说理如数家珍, 毫不牵强, 信口拈来, 皆是文章。譬如《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良庖岁更刀, 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彼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文中多用韵, 语言整齐, 平仄相谐, 发声有力, 读之朗朗上口, 和谐悦耳。

《养生主》虽短, 但它的艺术水平却是《庄子》中的上乘, 本篇以描绘的生动细致和形象鲜明突出为特色。“庖丁解牛”具有代表性。开头第二段中“手之所触……膝之所踦, ”等, 在相关联的句子中, 都用四言或者五言, 重复同样的字词, 铿锵有力, 使句子整齐。

《庄子》的语言汪洋恣肆、跳跃跌宕, 不失散文的特点兼具诗歌的韵律。如《逍遥游》节选“吾有大树”:“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 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 匠人不顾。”句未的字都押“u”韵, 读起来韵律感强, 郎朗上口, 自然有力。

3. 善用比喻, 说理透彻

庄子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用比喻。寓言的本质就是作为譬喻用的, 庄子一书, 寓言颇多, 比喻当然也不会少。如《庖丁解牛》喻养生之道;《佝偻丈人承蜩》喻“专心致志”;《井之蛙》喻孤陋寡闻等, 不管庄子的唯心如何, 而这些譬喻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意义, 语言也极为生动, 增强了辩证的说服力。譬如节选自《庄子·秋水》的“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 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以乌龟作比, 比喻自己宁愿像乌龟苟且生存, 也不愿到楚国做官而束缚自己。比喻形象生动、语言贴切诙谐, 对答风趣幽默。

庄子虽善用比喻, 但有些比喻有些牵强;虽善用重言, 但有些重言略显虚假;虽善于辩论, 但有些论说类似诡辩;虽主张自保, 但却时刻不忘探讨时政大事, 正所谓爱之深, 恨之切, 庄子还是不能彻底脱离社会的。所以, 庄子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是一个典型的言不由衷之人。

三、庄子散文以其独特艺术形象和消极遁世哲学理论, 对后世影响很大

《庄子》散文形散神聚, 文笔变化多端, 寓言故事贯穿始终, 富有幽默讽刺意味, 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 “庄”、“骚”共同构成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庄子善于运用形象说理, 文采繁富, 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刘熙载言他“意出尘外, 怪生笔端。”

庄子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处世哲学消极悲观, 采取态度为逃避遁世。这对后代的乱世文人影响很大。西汉初期就有贾谊的《鹏鸟赋》, 赋中以老庄“万物变化”之理, 说明祸福荣辱皆不足介意。古人有“借他人之酒杯, 浇自己之块垒”习惯, 古今文本之间依靠‘互文’叙述来实现彼此链接, 通过互文, 文人可以在前后互动的审美阅读中深化对各种文本的解读和生发文学创作的灵感。庄子以后, 就有很多人吸取其艺术形象之精华, 再创文学典型之精品。

文学的传承通过互文开阔视野, 扩大范围, 提升新意。如魏晋以后, 阮籍有《养生》, 嵇康有《达庄》和《大人先生传》, 采用辞赋问答形式, 发挥老庄思想, 语言形象, 声韵和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阮籍在《咏怀诗》第十四首中写到“学鸠飞桑榆, 海鸟运天池。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招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下集蓬艾间, 上游园圃篱。但而亦自足, 用子为追随。”字面上是以学鸠自比, 无远志宏图, 实际上蕴含着一种怀才不遇, 无声反抗的叛逆精神。魏晋是我国理论散文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一些作家甚至行为上也模仿庄子, 不修边幅, 放荡不羁, 为免一死, 消极遁世。

值得一提的是唐宋以来的一些古文家对《庄子》的学习与继承出现了新鲜空气。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笔下, 大鹏的形象比庄子《逍遥游》里的更为具体、清晰、完美“尔乃蹶厚地, 揭太清。亘层霄, 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 向九万而迅征。……簸鸿蒙, 扇雷霆。斗转天动, 山摇而海倾……喷气则六合生云, 洒羽则千里飞雪……”以鹏无比强大的力量, 展示自己豪放的性格和抒发自己高远的情怀。

宋苏轼之文, 最得力于《庄子》。他说“吾昔有见于中, 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轼也喜欢大鹏鸟, 他的《次前韵·寄子由》以大鹏的高处比拟自己的志远“胡为适南海?复驾垂天雄, 下视九万里, 浩浩皆积风。”苏轼还创造豪放词派, 使词的范围扩大, 正如刘熙载《艺概》所说“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苏轼作品里面很多都有庄子文风的影响。辟如苏轼的《赤壁赋》及清风阁、凌虚台、墨宝堂、等诸记, 其思想语言无不出自《庄子》, 而其文章的畅达, “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而出”者, 也与《庄子》的“如行云流水”风格极其相近。

庄子臆造的“大鹏鸟”, 为国学立下不朽功劳。“大鹏展翅”形象成为书面文学和影视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古有汉贾谊的《鹏鸟赋》, 近有毛泽东的《念奴娇·鸟儿问答》, 今有“大鹏展翅”预示前程似锦。尤其是毛泽东的《鸟儿问答》:“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 哎呀我要飞跃。”更是把大鹏鸟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 抒发革命家、政治家的大气魄, 从而把大鹏鸟的形象推到政治的高度。

摘要: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散文想象丰富, 构思独特, 气势恢宏, 意境雄阔;文笔纵横驰骋、汪洋恣肆, 变化多端, 令人折服;语言瑰奇多采, 句法现活, 擅用韵律, 对仗自然, 善用比喻, 说理透彻, 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庄子,内容,艺术,影响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2]孙利华.四书精选分章译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1.

[3]徐四海.毛泽东诗词鉴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4]王磊, 张淳.庄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央视《一堂好课》观看心得下一篇:黄山奇松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