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小报文化

2024-07-21

电子小报文化(精选8篇)

篇1:电子小报文化

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古筝等;中国象棋、中国围棋等;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国画、山水画、写意画。

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四大名著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传统节日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春节、上元节

(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除夕等。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民间工艺 包括剪纸、风筝、皮影、刺绣、中国结等。“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

特艺术品种。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

篇2:电子小报文化

垃圾分类,从今天开始,我要真正行动 起来。

当妈妈吩咐将一袋混合的垃圾扔到外 面垃圾桶时,我对妈妈说:“现在老师教我 们要把垃圾分好类,不然呢,环境会受到 很大的影响,你现在给我就是一袋垃圾,我要把它们分好类,扔到不同垃圾桶!”说 完后,我就开始分拣这些垃圾,报纸、期 刊等放可回收垃圾筒,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放进了厨余垃圾桶。回来后,妈妈还称赞我:你真是一个垃圾分类的好 榜样。

这个时候,我心里甜滋滋的。我想:一 定要好好学习关于环保的知识,要使我

们的环境更加美丽。

对垃圾进行分类,并加以回收利

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 回收 1 吨废纸可造好纸 850 公斤,节 省木材 300 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 染 74 %;每回收 1 吨塑料饮料瓶可获 得 0 .7

吨二级原料; 每回收 1 吨废钢

9铁可炼好钢 0.

吨,比用矿石冶炼节,减少空气污染 75%,减 约成本 47%

少 97 %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

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

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非常高昂的,处理一吨

垃圾的费用约为 200 元至 300 元人民币。人们 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难道,我们对待垃圾 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夈将垃圾分

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

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圾的分

垃圾可分为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

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

类。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 废物,经生物技术可处理成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 安全处理。其它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

篇3:电子小报文化

但在泥沙俱下的电子小报中,“牛皮癣”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更有甚者创意廖廖,复制、粘贴的内容居多,这无疑恶意绑架读者。笔者试着分析了电子小报制作的平庸状态,就突破这种平庸状态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飨读者。

1 现状:电子小报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报纸

电子小报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媒体手段于一体,又称网络报纸、互动报纸。能将若干素材或原创作品经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工,通过网络传播,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向读者呈现。这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媒体表现形式,兼具了平面视觉冲击与互联网多平台、快分享的特点。它在有效使用图文、音频、视频、游戏等交互手段的同时,结合各类平台特点,给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例如护眼阅读模式、模拟手动翻页、实实互动交流等操作设计能增加读者的好感度。

我们为此展开过中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接触过电子小报,电子小报比传统纸质报纸更受中小学生欢迎。电子小报在输出格式的类型、数量上也能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更多、更富于创造性的版面设计层出不穷,各种链接的创造性应用也是异彩纷呈。电子小报的内涵大大地超过了一份报纸的本身,而成为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一个几乎可以无限延伸的集合体。读者可以通过一份小报或一篇文章所包含的链接走向相关的文章、杂志、著作、书目/索引数据库、WWW站点以及作者的电子邮箱。

2 需求:自媒体时代电子小报需求旺盛

自媒体时代,需要传播快、互动性强的传播途径,这无疑给电子小报的发展酝酿了一片沃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报纸”成为这个时代的烙印。中小学生处于强烈的自我表达时期,每个学生都渴望拥有自己的电子小报,阅读朋友圈的电子小报,而家长和老师恰好能从电子小报中解读孩子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于是电子小报作为一种媒介,在记录下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同时,也能让家长和老师实时捕捉学生的成长动态,形成良性循环。

3 实践:制作电子小报与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信息素养。制作电子最直接的效果是,能够促进中小学生排版布局、色彩搭配、绘画制图、影像音乐选择等手脑并用的综合能力,有效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检索、筛选、获取、运用等素养,对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小报的成功制作,能够培养中小学生愉快学习,快乐创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制作电子小报的过程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所创编的小报,能表达出学生的思想、反应学生的技术、个性、标新立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借此得以锻炼提升。

4 突破:电子小报制作与创新思路

在电子小报的制作实践中,很多学生采取直接“复制、粘贴”的手段,导致电子小报质量不高,整体上呈现出平庸的状态。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创新思路。

第一招:主题定位。解析主题,明确思路。把握主题所要营造的氛围、达到的宣传效果,事先对作品思路草拟文案。大胆创新,大胆定位。

第二招:素材定性。素材的收集、分析、归类是制作电子小报的基础,也是辨析电子小报主题的依据。中小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下载,查阅摘抄纸质文献资料,拍摄图像,录制音频、视频,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筛选整理符合主题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相关素材,采取变形思维,建立自己的资源库。

第三招:谋篇定质。首先是报头制作。报头是电子小报呈现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俗称面子。包括电子小报名称、主办单位、主编、编委、发行期数、发行日期等要素。小报的LOGO设计也十分重要。LOGO具有标识性强、创意有趣、风格显著的特征,是小报的传播符号,品牌标志。再说页面内容制作,也就是里子。包括目录框架设计,导读撰写,标题、文本、插图、动画、音频、视频等内容之间的合理衔接。内容设计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会直接影响电子小报的水准和质量。

第四招:剪裁定味。电子小报想实现图文并茂,需精心定制色彩风格。修改、裁剪、调整和美化图片,能增加电子小报的味道,让读者从电子小报中收获真、善、美。

5 衡量:电子小报质量标准

电子小报做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是否突出主题,逻辑严密,表达准确,感染力强,健康向上,其中更主要的标准是看它传播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篇4:电子小报文化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方法;掌握艺术字、文本框、图片格式的设置方法;能综合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探求用WORD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①同学们课余喜欢读哪类杂志?②到书报亭购买杂志时,什么样的杂志最能吸引你的注意?③想不想自己设计杂志封面?

二、讲授新知

①出示课件,以杂志封面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组成要素,引入问题,为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

②创设情境,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三个任务,以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两个任务进行制作。任务1:名片设计(规划自己的人生,为未来的自己设计名片)。任务2:贺卡设计(以母亲节为主题,设计一份贺卡送给你的母亲)。任务3:杂志封面设计(学校要创办一份校刊,请你进行封面的设计)。

③学生根据所选任务,组内讨论作品整体设计。

④自主学习,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组内成员互助,完成创作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⑤每组选出本组最佳作品,由组长进行解说汇报。

⑥全班同学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发现的问题,并请同学进行解答演示,教师补充。

⑦请同学解答教师在同学们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⑧请学生再说一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请其他学生进行解答。

三、课堂总结

①你设计的作品里包含了哪些元素?分别用什么方法实现?

②如果要设计一份小报,版头要采用什么方式设置比较好?

③如果文本框内的文字被图片遮住了,你会采用什么办法解决?

④教师强调,制作作品时的注意事项。

篇5:新年电子小报

1、浪漫一马当先,甜蜜万马奔腾,愿你爱情路上快马加鞭;快乐一马当先,好运万马奔腾,愿你人生路上快马加鞭;成功一马当先,财运万马奔腾,愿你事业路上快马加鞭;祝愿一马当先,思念万马奔腾,愿你幸福路上快马加鞭。马年到,愿你龙马精神,新春大吉!

2、马年嘚嘚嘚的来到,心情砰砰砰的乱跳;祝愿突突突的.围绕,好运滋滋滋的冒泡;健康呼呼呼的拥抱,平安统统统的笼罩;工资腾腾腾的上调,日子红红红的美妙;愿你过过过的更好,幸福哈哈哈的大笑。

3、策马奔腾马年到,一马当先送福来;马头扬扬,好事成双;马鬃飘飘,一年欢笑;马背宽宽,财富全担;马步翩翩,事业冲天;马尾摇摇,幸福来到;马年到来,祝愿你马年交好运,马到功成万事顺;快马加鞭日子美,人欢马啸乐开怀!

4、正月初二来拜年,不送礼来不送钱,吉祥飞马来相见,真诚祝愿抵心田,快乐把你手儿牵,好运永远把你伴,一马当先成功连,恭祝新春大吉!

5、大年初二,向你问个好。福神到,喜气绕。财神罩,财源翘。家和谐,烦恼少。前程美,收入高。事业兴,仕途高。风雨顺,收成好。事如愿,乐逍遥!

6、新年佳节到,向你问个好,身体倍健康,心情特别好;好运天天交,口味顿顿妙。最后祝您:蛇年好运挡不住,蛇年财源滚滚来!

7、新年到,吉祥话必须到;短信带着问候到,心中祝愿也送到。祝:新年新气象,事业步步高,财神福神对你笑,生活顺利处处好!

8、我的祝愿是个宝,幸运人儿能收到,蛇年事业直登高,金银财宝装满包,爱情甜蜜到白头,身体健康金钟罩,天天好运来围绕!

9、新春光顾,灵蛇送福:神蛇炼月祝你祥云笼罩;金蛇陆起祝你一世逍遥;白蛇吐信祝你身体健壮;腾蛇走雾祝你大吉大利。

10、新年佳节到,拜年要赶早,好运跟你跑,吉祥围你绕,财源进腰包,心想事就成,新年齐欢笑!我的祝愿如此早,请你一定收到。

新年的四字词语

1.,福禄鸳鸯,天缘巧合,珠联璧合,美梦成真

2.,喜从天降,得意洋洋,和和美美,天造地设

3.,迎春接福,喜气洋洋,恭贺新禧,福寿安康

4.,岁岁平安,大展鸿图,大展经纶,同业楷模

5.,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幸福快乐,年年有余

6.,青春常在,猴年吉祥,横财就手,前程似锦

7.,财运亨通,飞黄腾达,一本万利,货如轮转

8.,三羊开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大富大贵

9.,活人济世,华陀再世,出类拔萃,前程万里

10.,鹏程万里,鹏展之敬,奉申赆敬,急公好义

11.,造褔人群,热心公益,仁风广被,博施济众

12.,心想事成,合家欢乐,开开心心,生活幸福

13.,拾己救人,义行可风,春晖广被,良母楷模

14.,淑德可风,教子有方,母仪典范,德术兼备

15.,气贵平和,情贵淡泊,心宽神定,恬淡无忧

16.,步步高升,富贵逼人,财运亨通,财源广进

17.,珠联璧合,美梦成真,万事大吉,苦尽甜来

18.,祝贺发财,招财进宝,生财有道,百年好合

19.,康泰安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学业进步

篇6:元旦主题电子小报

祝愿亲爱的朋友们:

时时被弥勒佛普照,哈哈笑,幸福跟着祝福没花招,只有 天天被财 大把赚 元旦 中国古代的元旦,即现代中国所称之“春节”的习俗,见词条:春节。

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 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 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 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元旦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 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 第一天。元,谓“首”;旦,谓 “日”;“元旦”意即“首日”。

“元旦”一词最早岀现于《晋 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 4000 多年。

篇7:《贺新年》电子小报

《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篇8:电子小报文化

1. 上海近代小报历史分期及概念界定

1897年—1919年伴随着《中国近代小报史》《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晚晴、民国时期的上海小报研究》这三本书对“上海近代小报”这一阶段的评价意味着1897年《游戏报》的创办开始。前期的《游戏报》是19世纪80年代上海乃至中国的第一张文艺小报, 《游戏报》创办的成功, 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 出现了一大批的效仿者, 小报风行一时。这些小报“性质大致都为专记窑姐起居、奢靡生活、戏馆京角等等一系列不雅现象”, 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话语表达所选择的结果。表达了小报文人对于社会政治而存在的一种责任感。与此同时, 在另一方面, 上海近代小报又充分表达了休闲娱乐的价值取向。在这些众多小报中, 大多数“都是旋起旋仆, 为时无多, 只有游戏、笑林、繁华这三家支撑最久”。20世纪初随着《晶报》的诞生, 彻底让上海近代小报步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晶报》的创办还代表着小报的一种新的形式——三日刊的诞生, 近代上海小报引发了一股创办小报的热潮:著名的四大金刚:《晶报》《金刚报》《罗宾汉》《福尔摩斯》在这一阶段出版发行, 伴随着还出现了一股黄色的“横报”潮:介绍十里洋场吃喝嫖赌的经验, 宣扬了一种颓废的人生价值观。20世纪30年代开始, 上海小报逐渐进入了发展平缓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小报数量急剧下降, 小报的内容和品格有了较多的进步, 还出现了一种大报式小报的《立报》, 当战事开始, 小报也对国家政治和战事进行了报道。而同时这一时期小报进入了上海小报发展的没落期, 20世纪40年代末上海遭到沦陷, 对小报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导致小报生存环境失去保障, 步入低谷, 大部分小报纷纷解体, 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而已。而解放战争时期, 小报陆陆续续移除了这个圈子。随着后来上海的彻底解放, 小报几乎彻底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20世纪初期, 上海商业尤其是民族工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商业化的运作, 加以竞争的激烈, 各游戏场和各类剧场纷纷创办以各自游戏场和剧场命名的小报以加强宣传。而在这一时期以游乐场为中心的一大批小报文人的聚集, 成为日后小报发展繁荣时期十分活跃的编撰主力。1915年, 《新青年》创刊, 共产党的一系列报刊创办, 尤其是还有一系列著名副刊如北京《晨报》副刊, 上海《民国日报》副刊, 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及成舍我的一系列世界报纸。这一阶段《晶报》在1919年出现, 标志着上海小报进入成熟发展期。

本文认为:近代上海小报是一种篇幅小 (一般为四开、八开) , 内容多为消闲娱乐之类的文艺游戏小品文, 主要迎合市民的文化趣味, 篇幅短小、风趣, 记载名人的趣闻逸事, 滑稽幽默, 以消遣为主的通俗大众化小型报纸。

2.“文化公共空间”的界定

国内讨论“文化公共空间”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讨论有形的物质文化公共空间, 如: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一类是讨论无形的精神文化公共空间, 如:许纪霖:《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原初形态及其演变》, 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 方平:《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共舆论的表达模式》, 姜玢:《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院与社会文化》, 吴燕:《晚清上海印刷出版文化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

向勇教授曾经提出:公共文化空间包括三大类, 一是传统意义上政府财政和国家扶持的公共文化空间, 比如公立的国家公园、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二是准公共文化空间, 即转企改制推向市场的表演艺术院团;三是准私人文化空间, 如广播电台、电视台, 包括网站、互联网、微博 (在公共文化空间和私人文化空间中间有一个庞大的交叉地带, 称半公共文化空间或半私人空间。)

本文同意《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一书中的定义:公共空间或曰公共领域, 它是现代化的产物, 是随着现代市民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 是市民社会所特有的。它也是一种场所和空间, 既有物质属性也有精神属性。近代上海小报总体上是一个独立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公共领域, 一个不同于哈贝马斯社会精英化的市民大众的文化公共空间。

二、《晶报》对文化公共空间的构造

1.1919年3月-1932年10月为前期, 即“三日刊”时期。“三日刊”时代是《晶报》艰苦创业的时期, 也是《晶报》最富活力、最具影响的一个时期。在风格方面, 此时的《晶报》显示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四处出击, 酷评时事, 抨击政府, 嘲讽政客, 揶揄名流, 苛责报刊, 所有被认为不合理的事件、人物都难以逃脱《晶报》的批判。锋芒毕露的《晶报》由此获得了“善骂”之名。

这一时期《晶报》的内容是颇为丰富的。尤其是这一时期的笔战, 《晶报》原意是通过在自己内部的笔战, 与小报、大报的笔战, 在创刊前后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下放了一系列的市场沟通策略, 为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埋下了伏笔。前期通过加大沟通宣传活动让读者了解认识, 对自己产生亲近感, 从而促进销量的一个提升。然而, 却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了大报、小报, 并且影响了当时的舆论环境。

“日刊”时期, 《晶报》依照惯性稳步发展。由于早已稳居“小报之王”的地位, 其销路也仍在继续扩大, 此时的《晶报》不再求新求异, 转而趋于稳重, 原本犀利的批判锋芒也渐次收敛。

2.后期, 抗战爆发后, 《晶报》在民族战争中艰苦挣扎, 举步维艰。由于环境险恶, 《晶报》曾多次易手, 还经历了3次停刊。确切地说, 这一时期《晶报》的命运是与上海租界的环境息息相关的。“芦沟桥事变”爆发之后, 《晶报》一改往日注重社会新闻的旧规, 转而大量刊登平津战局消息, 同时也加强了时政评论的篇幅与分量。关注战事的动态情况, 刊登了大量的战地通讯, 战况实事, 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种抗战力量给予及时报道。

《晶报》登载的内容对文化空间其他方面的构造和补充:1.小报中的市井生活描写——以平民化的视角叙述市民生活细节, 市民的吃喝玩乐, 对民生社会的关注;2.对社会阴暗面的曝光:妓业问题, 鸦片问题, 迷信活动, 上海的吃喝嫖赌黑社会犯罪事件等等;3.上海摩登生活的描写。这些都是大报很少涉及的, 而小报为了赚取更多眼球和发行而报道的, 但也对文化公共空间进行了一些补充。

总结

对于那些在读者中拥有巨大影响的新闻大报, 《晶报》也时刻以监督者自任, 经常给予批评, 而且批评的范围颇广, 几乎无所不责。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就像“食物链”一样, 都处于压制与被压制的状态中, 民国时期的小报与大报在生存的过程中, 起到了互相压制的作用, 尤其是小报对大报的监督 (可以理解为小媒体对大媒体的监督) 。而这一现象, 在我们当今社会, 是缺少的, 媒体口径往往非常的一致, 并且小媒体 (地方报纸/电视台) 对大媒体 (中央报纸/电视台) 往往是言听计从。

摘要:上海近代小报以其嬉笑怒骂的游戏文章对晚清以来的社会政治进行多方面的批判, 这种边缘式的批判模式满足了市民的文化消遣的需求。本文论述了上海近代小报对其文化公共空间的影响和扩充,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文化公共空间的构造。

关键词:上海近代小报,游戏文字,文化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楠.迥然相异的面目:京海格局中的北京小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06

[2]张岑岑.“游戏笔墨”构建市民文化公共空间——以“小报之王”《晶报》为考察对象[J].新闻天地 (下半月) .2011.01

[3]洪煜.从小报看近代上海的新闻舆论公共批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上一篇:电器自动化技术论文下一篇:Excel屏幕截图工具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