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读后感

2024-07-27

知青读后感(精选8篇)

篇1:知青读后感

数日前,逛当当偶尔翻到了梁晓声先生的新作,买回来读得有些如饥似渴。好久没有读那么两大厚本的上下册,我喜欢未被删节的原汁版东西,不管是创作还是做人,还是原汁原味更具有本真和人性。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了好几天。当看完最后一页进入梦乡以后,居然是无边无际的麦海,是北大荒那广袤的土地。

作为一名21世纪中科院的研究生,与当年下乡的知青相比,我的生活简直是天堂。楼房有空调暖气,办公室有电脑可以互联各种数据库,一顿三餐有园区食堂,出门有大商场大超市,有双休日,可以看日落西山,可以滑雪溜冰逛公园,更奢侈的是每天可以给家里打电话。这与梁晓声那里的“北大荒”经常挨饿,不敢“大声语”的年代已经完全是天壤之别。但我喜欢梁晓声笔下那个原始的北大荒,《知青》几次让我泪如泉涌。周萍和赵天亮的爱情,孙敬文临死前的嘱咐,沈力那样一个天才的画家,还有赵曙光与冯晓兰那种奉献。虽然有文化大革命当年对人性的摧残,但是整个小说是让人感动的。

封皮上那种“史诗巨作”的评价不知道是不是过火,但通过那些灵动的人物让人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更像一种历史的纪实。父辈们的事与我们些八零后似乎很遥远,但那一切都影响着我们八零后的一生…… 人不但无法选择家庭出身,更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但无论这两点对人多么不利,人仍有选择自己人性坐标的可能,哪怕选择余地很小。于是,后人会从史性文化中发现,即使在寒冬般的时代,竟也有人性的温暖存在,而那,正是社会终究要进步的希望。《知青》这部小说,让人感动的正是寒冬般时代的人性本真之温暖,是余地很小很小的理智的思想。

那个年代缺吃少穿,食不果腹,这些物质的奇缺人是可以忍受的,可以通过劳动创造,只要勤劳付出土地就会满足。那个年代对人性和人本能思想的自己之剥夺可谓是史无前例的。一句话,一封信,一首诗,都会成为现行反革命,政治的可怕贯彻得淋漓尽致。但既使这样,仍然有周萍这种“仙人掌”一样的姑娘,不管经历多少委屈和痛苦,最后仍然善良温暖让人感动。一如赵曙光那封写给赵天亮封在枕头里“中国病了”那封让人做了多少恶梦的“信”,这些可贵可贵的东西,不知道在这个时代是否还有多少。那个年代,哥们是真哥们,命换的情谊。那个年代爱情真是爱情,会一辈子忠贞不渝。那个年代无法选择,却可以选择坚守人性的温暖。

同学说我不要总是看这些“怀旧”的书,容易变老。在读的时候就想,我们身边还是有的,只是我们能看到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这种“怀旧”真的能让人变老,我情愿这样怀旧的人多一些。因为那样,我们钢筋水泥森林里行走的人会多一些温暖…… 这一年又过了七个多月。而读的书并不多,这部《知青》便是近期的精神食粮。它让我在自己N种困顿的生活里,重新思想饱满一些,重新觉得幸福一些。这部书还给我留下了一个怪怪的问题,为什么我那么喜欢《知青》里的人,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里那样真诚的人太少了,这是答案吗?

篇2:知青读后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在当今各种出版物非常丰富、十分海量的情况下,这部书却吸引着广大读者争相购买。看过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的是人民领袖的书,记录了人民领袖是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成长经历。从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心系百姓的有为青年,一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努力打拼的“好后生”;一个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的“好青年”;一个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点实事的“好干部”。从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书为宝的有为青年,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栓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田地里干活,休息时间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钻研。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正是这样一个吃苦耐劳、敢想敢干、奋发有为的青年,给了读者们最强烈的感情共鸣。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想,我找到了答案。文 章来源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已经看完了,感慨良多,总结起来,可以用3个词来概括:

一、情怀

习近平同志于1969年1月13日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插队,当时他还不满16岁,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现在孩子刚上高中的年纪,想想我们的孩子,去上高中,不说车接车送,厚一点的衣服、裤子、被子都是肯定不洗的,那他下乡面临的是什么呢?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一个北京长大的孩子,骤然间来到农村,而且是知青下乡条件最艰苦的陕北农村,一待就是七年,这期间,习仲勋同志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入团入党希望渺茫,下乡一两年之内,一起来插队的知青陆续都走了,他精神上所受到的痛苦和压抑,甚于体力上和生活上的苦,但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总书记没有消沉,我认为这既得益于习近平同志的学习、思考,也得益于陕北这块神秘的革命圣地,陕北是个神奇的地方,它不仅是革命圣地,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习近平同志在最彷徨的时候,是老区人民无条件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能够发挥个人潜力的天地,帮助他最终过了“思想关”,使他下决心像他的父兄一样好好在农村干一场,1973年他对朋友雷平生说:“我1974年不上大学了”,“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说这话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在赵家河参加“整队”工作,积累了不少农村工作经验,他的考虑是回梁家河后为村里做些实事,带领老百姓把粮食产量搞上去,为这片土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想法固然是正确的,但从个人角度来说,上大学机会难得,而且当时政治形势复杂,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很难说,但是他的想法很朴实:老百姓养育、培养了自己,自己就应该有所回报,走不了就在这儿待着,这辈子就当个农民吧!

还有1982年,习近平同志担任耿飚的秘书一段时间后,决定下基层、回农村去工作,耿飚劝他去野战军,但他认为国家已经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地方上会比在军队里接触的事物更全面,更接近民生民情,对自己的全面锻炼更有利。再者觉得自己在陕北干了7年,知识和经验最丰富的积累,还是从农村来的,而且农村目前正处在改革的前沿,还是到农村去才更能发挥他的优势。他对朋友陶海栗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

不管是下乡时选择上大学,还是留北京继续做耿飚的秘书工作,以常人来看都是一条坦途,相反,留在农村甚至在好不容易离开农村后又回去,这样的抉择在我看来确实是不同寻常,伟人之所以伟大或许就是因为他们不走寻常路,总书记选择了一条艰苦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路,确实是因为他把老百姓装在了心里,他把自己称作“黄土地的儿子”,是真正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了这片黄土地,融入了中国最基层的农民群众中间,融入了与他们一起为了美好生活而进行的艰苦奋斗。理解了他密切联系群众、扎根中国大地的这份情怀,我们就能更深切地体会他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能更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这个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他的这种伟大情怀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二、担当

习近平同志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做事公道、敢于担当,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除了带领乡亲们打淤坝、修梯田、打井、办沼气、修路外,为了便于老百姓劳动、生活,还开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我第一次看见习近平同志在1974、1975年就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的描述,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一切以“粮食为纲”,他搞这些副业,担着很大的风险,很容易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尾巴”这顶帽子,一般的村干部都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过问也不搞这些事,而且,当时体制死板,办事也非常不容易,他就是凭着一股要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劲头,动员群众,敢想敢干能干,充分体现了一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硬是克服困难办成了。心系老百姓,这是总书记的担当。

讲到担当,我觉得很有必要谈谈习近平同志入党、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和上大学的事。文革期间,家庭成分对个人前途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由于父亲受到迫害,尽管工作表现突出、政治上要求进步、对党绝对忠诚,一直入不了党。一直到1972年,白兴光同志调任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他听政工干部介绍了习近平同志的情况,就对他开始关注,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处理问题,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对他另眼相待,白兴光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习近平在文安驿公社插队期间,是一名普通知青,他能够入党是因为他符合党员标准,表现好,具备入党条件;他当支部书记是因为他能力强;公社推荐他上大学是因为他贡献大。这些都是他自己奋斗的结果,不需要、也没有任何人给予特殊的关照。我们只是履行了基层党委、政府应尽的职责。”这是一个普通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到今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样需要我们保持担当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保持这样一种工作作风,强化和坚守共产党人的责任。

三、方法

前面讲到,习近平同志为了方便群众,在村子里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他为什么能够办成而且没有人找他麻烦、给他扣帽子呢?习近平同志对政策把握得很严谨,缝纫社、磨坊都是免费的,完全不盈利,代销店则由供销社赊账,把东西批发回来,原价卖给社员,一分钱不挣。铁器社为村里人打农具、修农具都免费,为县里供货则通过县农副产品公司,公对公,这些做法与当时的政策不抵触,但是既便民惠民,又让社员发挥各自长处,把群众从繁杂、繁重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了生产力。所以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敢于并且能够解决问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同志从一个懵懂迷茫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沉稳自信、奋发有为的青年,他从梁家河大队出发,从一个普通农村的党支部书记走到党的总书记,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艰苦的环境,容易使人沉沦,但是如果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一定可以走得更远。永远不要停止为梦想而努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青年榜样 知青习近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怎么样国家就怎么样。1919年,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人民饱经屈辱之时,是青年人走上街头,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呼喊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将青春的力量汇聚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动力;1921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之际,是青年人汇聚一堂,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与责任,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烦恼与忧愁。当前,我们这代青年人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正处于在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征程中实现自己个人梦想的重要机遇期,这无疑是我们的幸运与机遇;但同时,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历史潮流中找到个人价值的定位,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榜样,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吃苦与享乐、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也是我们的烦恼与困惑。纵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或许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展现了知青习近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展现了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青年时期的选择与担当,为当代青年人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吃苦与享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出了生动诠释,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忠于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品格。总书记曾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知青习近平在1969年到陕北插队的时候还不到16岁,是全国1600万知青中年龄最小的,而他所去的陕北又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曾有同期知青回忆说,“1969年1月,当我们乘车前往陕北途中,就被沿途漫无际涯的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所震撼,进入眼帘的尽是穷乡僻壤,我们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革命圣地、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竟有同车人怀疑司机是不是走错了路。”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习近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而是努力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下雨刮风我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个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 这一干就是七年,连村里的人都感叹:“近平是北京的娃娃,大城市来的,但是干活跟咱农村人一样,一点也不惜力。又有文化,又爱学习,又能吃苦,了不起呀!”

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坚强的理想信念,就能抵御住各种风险诱惑和困难考验,就能以不屈不挠、充满自信的姿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当代青年人要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在纷纷扰扰的社会中坚定自己的脚步,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与人生价值。

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忠于青春,珍惜时间学思悟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高尚品质。2013年五月四日,习近平与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指出,“青春只有一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怀念的。”知青习近平在梁家河那种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要进行高强度劳动的恶劣条件下,依旧没有忘记学习,没有忘记读书,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坐下来看书,陕北老乡曾回忆,“他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当时的煤油灯很简陋,把用完的墨水瓶里灌上煤油,瓶口插个铅筒筒,再插上灯芯,点燃了照明。近平就拿本书,凑着那点儿亮光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近平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在插队期间,面对特殊历史时期的苦难和磨砺,习近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坚持广泛阅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同时,又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将自己的学习感悟付诸实践,带领乡亲们改变村庄的面貌。从兴办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到带领群众打坝子,挖水井、从创立铁业社到办代销店、缝纫社、磨坊等,青年习近平在严谨把握当时政策的条件下办成了便民惠民的好事,给群众带来了实惠,村民武晖现在提起这些事都感慨地说,“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

总书记指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想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伟大的时代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当代青年人就要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始终坚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拜人民为师,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忠于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情怀。总书记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在七年岁月中,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知青习近平始终与群众生活在一起,一块吃、一块苦、一块干,村民接纳了习近平、帮助了习近平,村民的质朴和善良感动了习近平,“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习近平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蜕变,不仅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也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同样,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到成为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有知识、点子多”“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着乡亲们,用自己的奉献回馈着老百姓,梁家河的乡亲们至今还感念村支书习近平,“我们选近平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

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知青习近平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当代青年要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将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联系起来,自觉选择服务人民的事业,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勇往直前的智慧和力量。

篇3:江西知青美术述略

一、江西知青画家群体构成

上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启动”上山下乡”活动时段,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城镇就业困难之间的矛盾,政府先后创建北大荒北京庄、江西省共青垦殖场等生产基地。1969年3月14日,上海市首批494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从上海乘火车出发.两天后,经广东韶关抵达江西省安远县。而按照1973年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所附《1970—198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步规划(草案)》,将介12万上海知青安排到江西省插队落户。实际上,据《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到江西的跨省知青安置情况如下:1962年至1979年共有下乡知青62.25万人,其中跨省知青高达11.80万人,占全国知青比例的18.96%,来源地为上海。早期还包括一些来自北京、武汉等地的知识青年,为数不多。知青画家就产生于这些知识青年中,青少年时代接受到的良好的文化教育条件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而江西,则为知青画家们烙印上了无法抹去的“红土地”特征出自江西的知青画家人数众多,成名最早,影响也最大。这里涌现的著名知青画家有陈丹青、刘柏荣、林旭东、何佩佩、何小薇、程谷青、章德青、翁纪军、孙彤辉、邢元虎、华力、刘七一等。

另一部分江西知青是指江西属地安置,包括跨地区、县及乡镇的知识青年。因为江西省并不是中央政府指定向外跨省“输出”知青的省份,因此,诞生于此的知青画家具有天然的属地特征和家乡情缘,对江西的了解比较深刻,“文革”结束后大多成为江西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据江西省知青画家张鉴瑞教授介绍,这一批画家初、高中毕业后就下放至各地公社,期间有的曾选拔到县文化馆接受美术培训,如尹呈忠、汪晓曙、丘斌、杨广生、刘建平、李青力、徐涵(徐森根)、陈新坤、黄艾、李一新、徐东林、辜居一等

画家的共同理想和实践是形成一个区域美术团体的基础,知青画家的生成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地域环境,并没有形成所谓的“江西知青画派”或美术团体但当他们不期而遇地面对同一片蓝天、同一地生活风情之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构建了一道江西知青美术的人文景观。

二、江西知青美术的生成环境

江西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新中国成立后,富有林业资源的江西曾通过水路赣江、经鄱阳湖出长江源源不断地将木材运往上海,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江西知青美术的孕育、成长、发展与江西的社会环境、知青画家密切相关。实际上,早在1955年国家倡导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同时,就已经开始有上海青年自愿到江西来垦荒。毛泽东曾对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说:“淮北条件太差, 是不是去江西为好,那里气候和上海更接近。吃的也是米饭。江西是老区、革命战争年代。那里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需要支援。”

毛泽东钟情 于江西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红军长征前他就在江西赣南待过一段时期,对江西的情况了如指掌。此话暗示了江西橄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革命资源,是江西知青画家首先顿以生存的客观物质条件。

当然,“文革” 期间由国家统- - 的组织上山下乡运动并不能随知青个人意愿任意选择去哪儿。江西垦荒的地区多为山区或者丘陵,作为一般知青的美好理想也很快遭遇冰冷的实。但作为知青画家而言,至少面对有别于城市这样的“赖都风光”会有另一番体味。江西的红色革命资源早在“红卫兵美术”时代就被全国所传扬,井冈山就是当年红卫兵运动的大本营。刘春华的《毛主席去安源》、侯一民的《刘少奇与安源矿工》和《毛主席和安源工人在一起》、江西本地画家漆德琰的油画《毛主席农村调查》、施绍辰的《黄洋界上话当年》等人创作的革命历史画,以及大量描绘井冈山会师、南昌八一起义等军事题材的作品,都展现了江西风起去涌的革命历史。这些革命创作和历史故事无不感召着青年艺术家。

与毛泽东所预想的一样,1955年,江西早早就成立了安置垦荒临时委员会以迎接垦荒青年的到来。德安垦区的安置工作事无巨细都一一安排妥当。到1968年底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时,江西试点安置工作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了。与到黑龙江上山下乡的有些上海知青不同,到江西不仅有大致相同的饮食习惯,知青回沪探亲大抵也更加方便,而且还没有边疆那种浓烈的战争气味和恶劣的气候对知青画家而言,这样的插队生活自然要舒心许多。

江西属地知青的安置工作相对没有那么兴师动众,各地饮食、风俗以及经济水平等相当。上海知青画家到江西落户就意味着要勾销沪上户口,这种国家行为致使陈丹青、林旭东、何佩佩等人彻底成了名符其实的“江西知青画家”。就这样,知青画家像珍珠一般洒落在江西各地。知青安置落户与乡民生产生活产生了双向互动,在接受“再教育”的同时也把城市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带进了穷乡避壤。据当时一江西农民子弟回忆:“知青中还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有的会修收音机、装配钟表,有的口才出众,富有感召力,有的像潘叔叔一样能写会画、含而不露,很多人的姓名我已记不全,但他们的音容笑貌、风采举止至今还会清晰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相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艰苦的农村生活依然是新中国的普遍国情。江西三面环山,尤其赣南多为丘陵连绵、群山环抱,虽然能为知青画家提供了良好的写生环境,但在那个“一切交给党安排”的年代里,满怀豪情的艺术青年不得不面对艰难的生存压力,和当地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知青画家也只有在农闲时才有可能操持画技。17岁的陈丹青对在赣南那一段生活记忆颇为深刻,深感茫然:“那是很绝望的一个记忆,我觉得全部黑下来了。”

这种绝望的心理完全打消了知青画家下乡前的浪漫主义情怀,画家个人的农村经历为以后80年代初期伤痕美术、乡土现实主义绘画的兴起埋下了伏笔,当然,其中的原因要复杂得多。无论是“青春无悔”者还是”蹉跎岁月”者,苦难也好激情也罢,没有哪一位历经上山下乡磨难的知青画家可以否认农村生活带给自己的巨大的心理变化。江西籍知青画家张监瑞、汪晓曙也表达了与陈丹青相类似的体验和看法,他们的下乡经历与全国知青画家的插队生活大同小异,代表了那个时代集体的社会记忆,这种社会记忆展示了如保罗·康纳顿所说的文化连续性功能,然后在知青美术创作中一再被提及、被复制。

有研究者分析,农村生活建构了知青的多层次苦难——与农村生活关联的苦、他们精神上的苦与困惑、与农村隔阂以及种种乡愁等。这些知青苦难成为日后伤痕美术、乡土现实主义绘画的重要内容。不过,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许多知青美术中温情的画面粉饰了掩藏在知青内心的痛楚,与现实生活形成了极大反差。

前述提到,来自京、沪等籍的知青带来了城市先进的文化和不同的认知模式,包括知青画家、“红卫兵美术”作者、据陈丹青、孙彤辉回忆,在“文革”期间江西有关部门确有举办过各种类型的美术“学习班”。担负知青美术培训工作的主要是各地县一级文化馆(站)、革命历史博物馆,挑选各地爱好绘画的知青集中参加美术培训,以满足县、乡镇及村级的文化、政治宣传工作的需要。培训的主要内容无非是学习如何画领袖像、工农兵形象,包括如何写美术字、出黑板报,那时江西著名的导师有马宏道、施绍辰、李菊生、彭友善及上海籍知青所接触到的上海油画雕塑院的青年艺术家如陈逸飞、夏葆元等。张监瑞教授根据自己的学画经历还提到另外一些自学方法,主要是临摹一些“小人书”如连环画《智取威虎山》、《红楼梦》以及《红卫兵画报》、《美术资料》、《工农兵形象选》等小画册,对江西知青画家的成长来说或许更具有普遍性,此外,接受美术培训的知青还有另一个令人艳羡的好处,那就是能或多或少地从繁重的农村劳动中暂时减轻出来,从客观上提高了知青学习绘画的兴趣和创作欲望。实际上,无论是社会风云如何变换,学习条件有多么简陋,成就知青画家依然要靠自己的勤奋和坚守。

三、江西知青美术的创作特点

江西知青画家的群体构成与时代特点决定了江西知青美术创作特殊的地位,它既是“文革”大背景下的政治产物,又与江西省域外知青画家和属地知青画家相互交流、相互激越的结果,同时又离不开江西这片“红土地”的滋养。从知青美术创作的主题和表现形式来看,其创作类型主要是围绕“知青生活”、“红土情缘”、“红色革命”等展开的,当然也有离不开当时全国知青运动的历史背景、具有一般知青美术特征的优秀作品。

江西是江西知青画家共同生活的土地和家园,上述两个知青画家群体虽然没有形成所谓的“江西知青画派”,但在江西境内所面对的对象、生活环境和风俗人物等是一致的,其美术作品具有较为典型的地域特征林旭东在江西靖安插队时对景写生,创作了《红土地》、《江西葛源风景》、《革命后代》、《阿林一家》等一系列作品。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林旭东绘画里的“江西红土地”特征还依稀可辨。此外,描写江西知青的连环画如《草鞋的故事》(胡斌昌绘)、《井冈山上的新人》(程谷青绘)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这些作品一方面赞美了江西的秀水风光、歌颂了“文革”时期涌现出来的江西优秀知青模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绘画创作者热爱并善于发掘江西本地的创作资源。在“文革”美术大背景下,具有区域性的江西知青美术虽然无法逃离“红、光、亮”的基本创作模式,但是画家们远离政治斗争中心、直击鲜活的农村生活现场,应该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由于江西红色革命资源丰富,知青画家在创作江西革命历史题材的“命题作文”时往往顺手拈来、俯拾皆是。比如红军长征、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建立、宁都起义、南昌起义、安源工人大罢工、井冈山会师等等。这正好呼应了前述毛泽东号召知青到江西去的政治理由,同时为江西知青画家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革命创作资源宝库知青画家在创作这类主题时具有较为明显的政治意图,也可以说是对江西红色革命的“地方性知识”的挖掘。江两人民出版社老社长喻建章先生还清楚得记得,70年代初陈丹青曾画过一幅关于莲花县老红军少将甘祖昌解甲归田的宣传画《老红军当农民》,在当时影响很大。这的确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不仅锻炼了知青画家的绘画创作技能,还为宣传江西的革命事业尽了一分力量。汪晓曙坦言自己创作多年来的表现知青生活和江西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就属于这一类。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江西知青画家”只要在创作近代以来大型主题绘画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发生在江西本土的红色革命历史题材。这可能是江西知青画家不期而遇、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江西知青美术创作中呈现出来的比较典型的特征。

结语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引述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自此,来自京、沪、武汉及江西本地的知识青年“小画家”也被卷入到江西的上山下乡运动洪流中去,江西知青美术就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孕育而生,蓬勃发展。

知青美术首先是“文革”美术史当中的一种文化和政治现象,属于文化大革命历史的重要内容,江西知青美术是新中国美术史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知青画家王洪义教授所言:“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中国知青美术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发展演变轨迹与中国社会变革交织生发,前因后果错综复杂,牵连一个时代的广阔层面。”

篇4:知青与知青父亲的“风流往事”

1968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知青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这些响应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从一二十岁变成了五六十岁,成了我们《晚晴》的读者群体。他们从那个特殊的年代走来,在特殊的艰苦环境中追求着特殊的理想与奉献,因此,他们的爱情和婚姻自然也与“特殊”二字分不开。那么,他们真实的感情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像一些文艺作品及影视剧中描述的那样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在那个年代,他们是幸还是不幸的?回首往昔,历史给这一代人出了一道难解的命题,在解答这个命题时,他们有汗的辛酸,泪的苦涩,有难以掩饰的幸福,也有苦不堪言的悔恨……不论怎样,艰苦岁月里的爱宛若那深邃广袤的大海,拍打礁石时溅起的水花足以浸湿你干涸的眼眶。

妻子怀孕后不久,母亲便搬到我的新居照顾她,陪同母亲一起过来的,还有父亲。

那天,保险丝烧断了,整栋楼都停电了,一家人围着蜡烛说话。记得小时候,我听母亲说过,父亲有一个情人,借着这个气氛,我就问起父亲这件事。谁知,父亲不但没有责备我,反而当着母亲的面,乐呵呵地向我说起他的“风流往事”。

父亲的故事发生在他22岁的时候。那时,父亲在公社做饭,每天挣两个工分。父亲读过高中,由于家庭出身是“地主”,所以当时工农兵保送大学自然没有他的份儿。父亲在食堂干活,干的是最差的活:洗菜、淘米。那时干活不像现在这么轻松,整个公社有好几千人,全靠父亲的一双手,所以那个时候,父亲的双手永远都起着白色的皴皮。

后来,公社来了一位上海的女知青,也是高中毕业的。那位女知青被分到食堂,专门负责给社员打菜,一来二去,父亲就和她熟悉了。

故事说到这,我和妻子都竖起耳朵很小心地听下去,坐在一旁的母亲,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直乐呵呵的。

父亲说,那时自己的饭量大,每天的饭菜都不够,那个女知青对他可真好,竟然把自己的饭菜划一半到父亲的瓷缸里。开始的时候,父亲还觉得有点别扭,后来也就接受了。

再后来,每人的饭菜定量越来越少了,最后都不够了。这个时侯,那个女知青竟然想到多排号,通过谎报数字的方式,每天多打一份饭菜给父亲。因为女知青是负责这一块的,所以也能蒙混过关,可是不多久便被发现了。发现这个秘密的人,是公社第一生产大队队长的儿子,这小子暗恋女知青已久,全公社都知道,而且这小子对父亲一直有成见,趁这个机会,他想好好教训父亲一顿。于是,父亲就被拉出去批斗了。

批斗会上,上海女知青主动站出来说:“这饭是我给他的,他自己不知道。”

台下的人起哄:“你为什么给他?你凭什么给他?你们是什么关系?”

女知青脸红了,一声不吭。

台下的人正准备把父亲拉出去游行,这个时候,她勇敢地拦住了,当着1000多人的面,对着喇叭说了一句——“我喜欢他!他不知道这事!”

父亲说,当时他耳朵“轰”的一声巨响,甚至都不知道台下社员的反应了。父亲说:“当时听到这话,我很激动,很感动。我就想,这个女知青真是个好人,要是她真肯嫁给我,我一定都好好照顾她,疼她一辈子。”

因为这个女知青是从上海过来的,通过上面的关系,最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而父亲,真的开始和她大胆地约会,大胆地相爱了。

后来呢,你和这个情人还联系吗?我和妻子都睁大眼睛,想知道后来故事发展到哪一步。

父亲看着我笑了笑,缓慢地说:“后来,这个情人就成了你妈,生下了你这小子。”说到这里,父亲呵呵大笑。

父亲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爱妻其实是最好的情人,如果你真正懂得爱情。”

说到这,母亲的双眼早已通红。

编后语

受时代背景的影响,男女知青在下乡劳作时历经坎坷、相互扶持建立的感情是牢固的,结成的婚姻是美满的。相比较而言,知青对知青的结合是幸福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至今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收获了真真切切的爱情、和和美美的婚姻。

篇5:我看知青展观后感

近日,“知青博物馆《与共和国同命运》全国巡展天津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单位组织我参观此次展览。本次展览共分为“共赴广阔天地”、“谱写闪光青春”、“浴火凤凰”、“改革开放的中坚”、“终生不了情”五个部分。共展出图板170余幅,实物300余件。通过真人真事的讲述,再现了自上世纪50年代起,1700万知识青年相继投身广大农村,保卫边疆,为发展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做出的贡献。

天下知青,天生一家,获悉消息的全国各地知青络绎不绝汇聚天津。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知青主题展览,成为许许多多相识或不相识知青们的一次不期而遇的生命重逢,成为千千万万的赶到或为赶到知青们一次心驰神往的感情饕餮盛宴。

在展览现场,有一种久违的知青漩流冲击心灵,那股奔涌流淌的知识青年血液,那段忘却不了的上山下乡主题,那些欲讲不能说的知青故事,那些欲语不能言的命运折磨,使双眼逐渐迷离,两鬓开始斑白的知哥知姐、知叔知婶、知爷知奶们相见哽咽,相拥泪流„„观看展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青春的回忆、成长的回望,展览为此具有了挥之不去的生命回味之美。

作为知青主题画展,缺乏了遍地红海洋、满眼绿军装的时代氛围,没有了曾经习惯的红晕高烧,失去了曾经熟悉的嘶哑咆哮,似乎再牛的作品都缺乏知识青年的风骨神韵,仿佛再好的描绘都没有上山下乡的气息味道。于是有老知青暗暗抱怨:究竟是时代离我们远了还是我们远离了时代。

知识青年这个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奋斗在红旗下、日益遥远而陌生的群体,在缺乏色彩的红色洗礼中曾经创造了多彩生活,在没有传奇的红色风暴中曾经打造了平民传奇。在那个红色海洋的时代,举凡是少年无人不沸腾,只要是青年无人不燃烧,即便是成年无人不熔化,哪怕是老年无人不争先。潮水般的知识青年自觉不自觉地涌向了广袤祖国的东西南北,主动兼被动地浸漫了神州大地的田野乡村„„数以百万计的知青为建设黑龙江的战略粮库、新疆的战略棉库、内蒙古的生活奶库、海南和云南的战略胶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数以千万计的知青为改变中国农村普遍落后的面貌,燃烧了自己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代。

1979年大返城知青运动终结至今,已经三十年多年了,在这不长也不短的时代变迁中,知青最大的贡献和安慰就是成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建设者和实践者,为此,历史没有忘记。幸亏有知青书画家依靠多年艺术积累,挥笔泼墨勾勒出上山下乡的历史痕迹;幸亏有非知青书画家凭借敬畏历史的态度,精心构思表达出对知青生活的崭新理解;此项没有任何报酬的公益活动,在完全无偿奉献的前提下,书画家们承诺提笔就是心心相印、挥毫书画更是功德无量。

篇6: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笔者深深为习主席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习主席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习主席读书,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在梁家河插队7年间,没书可看了他就四处借书,哪怕要走十几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主席当年读完了所能借到的所有书籍。反观现在我们的读书条件,阅览室,窗明几净;书架上,琳琅满目。可一提读书,一些官兵却总说没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同志把大把时间都空耗在闲聊中,浪费在游戏里,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有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都应像习主席那样,抓紧大好时光,见缝插针地多读书,读好书。

习主席读书十分注重方法,“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但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习主席读书,一方面,看一本书时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同时寻找相关书籍作为佐证,从不同侧面了解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形成独到见解和观点,经过反复论证、消化吸收后归纳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读《共产党宣言》时,习主席找到著作的不同译本,分析其不尽相同的理解和各有侧重的翻译,在分析对比中真正学深悟透。我们只有像习主席那样分析对比地去读书,才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掌握知识间的关联,也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

习主席对一些重点书目,总是花功夫认真研读。比如他在读苏联军事著作时,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战役》图册摊开铺在炕上,对照文章仔细寻找一个 个文中涉及的不熟悉的地名,熟悉之后又进行“兵棋推演”复盘,力图从纷繁杂乱的战役经过中总结出两军对垒所展现的战略思维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之处。这告诉我们,“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不下功夫认真揣摩仔细研读,就不可能深入领会书中的精髓要义,不可能深刻把握精神实质,不可能深度理解精华内涵。只有定下身来读书,静下心来钻研,像习主席那样联系个人成长去读书,联系工作实际去读书,联系客观规律去读书,才能在读书中提升自我,在钻研中掌握真理,在提炼中升华认知。

篇7:习近平的7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一书。这是一本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

七年知青岁月,青年习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在此时悄然扎根。他用双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爱民为民情怀孕育了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反复强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什么要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什么勉励当代青年“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青年只有把青春植根在祖国大地,奉献于强国事业,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一个15岁的青年,突然从大城市来到小村庄,面对身体上、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他没有因为困难被打倒,没有因为苦闷而消沉,而是在真正融入梁家河的农村生活、深切了解农民生活现状后,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理想。因为有了这个“初心”,青年习近平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逐渐成长为梁家河的“好后生”。总书记后来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在黑夜中指引人生道路的是理想,这也是总书记反复告诫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原因。

习近平之所以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一是与他这7年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刻苦锻炼有关,他不甘于平淡生活,认为人活一世,要做一番事业,要在“修齐治平”方面有所作为,这是他成长的内因;二是外部因素。如党组织的培养,家庭与环境的影响,陕北老乡的关怀教育,等等。今天,总书记的“有追求”,主要体现在“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为党担当”。

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之后,人生历程中拉开的差距,除了所处的不同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青年时代的主观世界、主体努力与人格状态不同直接相关。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在今天能担任我们党的总书记,并明确为全党的核心,应当说,与他在陕北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磨炼、积极努力,以及之后的历练密切相关。

篇8:《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之后,人生历程中拉开的差距,除了所处的不同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青年时代的主观世界、主体努力与人格状态不同直接相关。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在今天能担任我们党的总书记,并明确为全党的核心,应当说,与他在陕北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磨炼、积极努力,以及之后的历练密切相关。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民王宪平一语中的:“习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曾任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1975年采访过习近平的曹谷溪说:“陕北七年是习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曾任延川县文安公社党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的白光兴也说:“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习近平奋斗的结果。”这些亲眼看见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锻炼且成长的人这样来评价习近平,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真实的知青岁月和成长历程。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出版),习近平知青岁月的整体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有追求

大部分人不同程度上都会有艰难困苦的人生历程。艰难困苦可以成就一个人,它可以锻造你的心智和心志,也可以毁害一个人,它可以成为摧毁你的借口,究竟如何,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要么在困境中崛起,要么在困境中毁灭。习近平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他有追求,志存高远。曾任延川县文安公社知青专干的刘明升说:“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在梁家河7年,习近平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这种毅力和决心,是一般人少有的。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这就是养成了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人生道路的不同。习近平后来返回北京,又有了有前途的工作,但他反而放弃了看似更平坦舒适的道路,下沉到基层,沉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有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为什么?这与他“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信念和抱负直接相关。一句话,在农村7年,习近平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7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之所以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一是与他这7年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刻苦锻炼有关,他不甘于平淡生活,认为人活一世,要做一番事业,要在“修齐治平”方面有所作为,这是他成长的内因;二是外部因素。如党组织的培养,家庭与环境的影响,陕北老乡的关怀教育,等等。今天,总书记的“有追求”,主要体现在“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为党担当”。

能吃苦

在困境中生存和生活,首先意味着要经受苦难。能吃苦者,就能经受苦难的考验,能磨其心志,苦难会成为他人生成长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怕吃苦者,会整天处在抱怨之中而不可自拔。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是说,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和担子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们经受饥饿,使他们受到贫困,通过这些来使他们内心警觉,使他们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们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把7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梁家河这个山沟里。7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延川县梁家河村民张卫庞、吕侯生、刘金莲说:“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1969年在延长县插队的知青孔丹说:“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这些朴实的话都是真实的写照。习近平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一开始要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应当说,这四关过得很艰难。就是说,要找出一条从梁家河走出的路,对那时的习近平来说,实在太难了。如果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得不到升华,就会处处怨天尤人。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反而比较坚强,能吃苦,能顶住压力,这使他度过了这四关,也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提升,认识得到了提高,这就是: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今天,总书记的“能吃苦”,主要体现在他为民族、党和人民的事业夙夜在公、竭尽心力。

爱学习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另外两个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张春富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他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政治能帮助他明确政治方向,哲学能帮助他抓住事物的矛盾、本质、问题、重点,历史能使他看到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汲取历史智慧,文学能丰富他的精神世界,了解五彩缤纷的人生。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力求知其所以然。当今,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之所以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与他注重学习、读书有关,与他“厚积薄发”的积累有关。而这,对他今日治国理政,尤为重要。今天,他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担当大任,不仅需要劳其筋骨,还要博览群书,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好比领导干部完成工作任务是过河,而过河需要船,需要桥,这里的“船”和“桥”,就是思想方法,就是工作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既从实践经验中来,也从学习、读书中来。习近平说得好:“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办实事

只有心里想着、装着群众,才会想着为群众办实事,进而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一心想着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试图改变当地落后面貌。为群众做实事,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无论是在当知青的时候,还是在当大队书记的时候,习近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要为群众办实事,就要先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一个党的工作者,只有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才能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当习近平越来越多地了解当时农村的落后与老乡生活的艰苦,就越激发他为群众做实事的激情。习近平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他认为,是陕北人民收留了他,爱护他也保护了他,他要为民办事。

习近平曾自述:“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通过调研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后,习近平就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并脚踏实地去做,去苦干实干。习近平在梁家河的7年,靠自己的苦干实干作出了一番成绩。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办沼气。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从刚到梁家河才几天就去吊唁一位老党员过世的母亲,到对智力有点缺陷的灵娃之包容、关心;从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到帮助果农提高苹果产量质量;从把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到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的真诚相待;从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给讨吃老汉,到慷慨助他人,目的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近平的为民情怀。习近平认为自己“就是个普通农民”,还经常说他是“老陕”,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这说明他已经完全把自己融入农民之中了。当今,总书记之所以三番五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把人民作为我们力量的源泉”,之所以经常到那些贫困地区体察民情,与他这7年知青经历所培养起来与人民的深情有关,与他在梁家河插队所形成的为民情怀直接相关。近几年,总书记一再强调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是因为他曾经就是一名农民,他懂农民。1969年到延川县段家疙瘩大队插队的知青陶海粟说:“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黑荫贵说:“我和近平一起到四川学习办沼气。”延川县梁河家村民石春阳说:“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梁家河村民武晖也说:“近平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这些都道出了习近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的务实精神和开拓精神。正因如此,习近平入党、当村支书、上大学,“大家都拥护他”。

重辩证

习近平所读的书,最多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辩证法。习近平认为,简单孤立地谈论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顾其他方面,是片面的。如果认为辩证法仅仅是一个“斗”字,就把整个问题简单化了。习近平强调,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习近平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各种矛盾,做各种细致的工作。他做群众工作很注意方法,也很人性化,从不采取强势、高压的做法,总是尽量做思想工作,认为把人的思想做通了,心理疙瘩解开了,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做好了。习近平看问题,习惯从多方面考虑,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式,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反复推敲,互相印证,而不是简单地只从一个方面刻板地考虑问题,更不自以为是。这使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雷平生说,习近平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较多思考。当今,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树立辩证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与他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注重学习唯物辩证法有关。

敢担当

敢担当才能办大事,敢担当才能成伟业,敢担当才能为人民。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就与他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概相关。

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习近平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一旦担起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就敢干事,敢干大事。敢于担当与具有战略定力有关。不论大事小事,习近平遇事总是沉着淡定,始终保持情绪上的冷静,因为他认为,做大事者要具备冷静的心态和自控能力,这样即使事务再紧急,也可以条分缕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当今,总书记治国理政,具有敢于担当和战略定力的品格,就与他在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所养成的担当精神和战略定力是直接相关的。

上一篇:XX管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下一篇:最新车工高级技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