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2024-05-24

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共9篇)

篇1: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哲学解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事物的永恒发展,与时俱进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发展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闪耀着时代哲学精神的光华.

作 者:任洪彦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政治系,青岛,266071刊 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年,卷(期):200320(2)分类号:B0-0关键词:小康社会 哲学解读 党的十六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2: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哲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两个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实践成为高等教育哲学原理教学改革的良好社会背景和改革发展契机,为此,哲学原理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四个加强和四方面的对策.

作 者:程波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马列部,云南,曲靖,655000刊 名:延安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AN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18(2)分类号:A8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 高等教育 哲学原理 教学改革

篇3: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

本原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原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辩证法思想, 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譬如, 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 正是运用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原理。十五大报告将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表明, 各个国家所具有的具体国情 (个性) 和社会主义的共性之间是可以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 中国社会主义这个个别不能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而存在和发展, 而科学社会社会主义这个一般也不能离开各个具体社会主义国家的个别而抽象地存在。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他国建设社会主义, 同样必然是具有他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世界上只有具体的个别的社会主义, 没有抽象的或一般的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30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科学概括。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程中, 毛泽东由提出“向苏联学习”到“以苏为戒”、走中国道路的思想,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第二次结合” (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思想,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要处理好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并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 站在时代发展的历史高度, 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进一步回答。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 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坚持理论创新, 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由此可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以认识论和实践第一的思想为指导,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强调发展生产力,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也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过去不仅没有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定为发展生产力, 反而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废弃阶级斗争为纲,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 还提出了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 我党三代领导集体都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从邓小平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1], 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再到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等, 都显示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力, 强调经济建的中心位置。毫无疑问, 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

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 提出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通过“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对我国国情做出了科学的判断, 开创了中国特色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辩证的发展观。改

革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人坚持辩证的发展观, 创立了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在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到江泽民提出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再到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理论, 这些思想都是用辩证发展观和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光辉典范。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人正是坚持辩证的发展观, 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

群众观。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他指出:“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他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 形成了一整套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人民群众、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历史经验反复证明,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也是认识的主体。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创立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实践证明,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唯物主义群众路线的基础上, 在改革开放中提出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等一系列的群众观点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4]江泽民进而提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努力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5]胡锦涛更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和人民共享。”的思想[6]。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人的这些观点和论述, 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并发展了毛泽东所倡导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必然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为此, 文章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文章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73;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 人民日报, 2007-10-16 (1) ;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031;

[4]侯水平:邓小平理论史 (第三卷) [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210;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45;

篇4: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 理论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中的一个理论热点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此做出深入而系统的理论研究。当前,诸多学者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理论分析,深化了对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认识,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大多限于对策性和操作性层面的具体分析,缺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的理论思考,因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认识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力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角度对“和谐思维”作简要分析,发掘和谐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点,引导我们对“和谐思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的探讨。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蕴涵丰富的“和谐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原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一个以内在矛盾为基础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在解决社会自身的矛盾中不断前进的。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类矛盾构成。人类社会作为矛盾统一体,它的每一个系统内部的各因素之间会通过其所在的系统而与其它系统发生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社会这个矛盾统一体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整合与分化之后形成的。

和谐不是无矛盾,而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特殊状态。我们不能把矛盾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的状态都说成和谐。矛盾双方只要还没有破裂,就共处在统一体中,即使是斗争非常激烈的对抗性矛盾也可以处在这种状态。只有矛盾双方不仅相对稳定地处在统一体中,而且一方的发展对另一方的发展有利,即“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互利双赢”的状态,才是哲学意义上的和谐。

(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原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根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整个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在绝对运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状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包含、辩证统一的。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有“静”有“动”、动静相间的社会,这种静与动的结合,主要表现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两个方面。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一个处于动乱之中没有稳定可言的社会自然不成其为和谐社会。但稳定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是包含着变化和发展的稳定。稳定为发展构筑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发展为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发展,还要实现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这一切都将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发展还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会大起大落,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稳健性和持久性。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消极地维护稳定、维持现状,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是应当积极地推动发展、改变现状,为大多数人谋取利益,才能有长治久安的和谐社会。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和谐思维”

实践既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统一关系。实践作为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是一个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要素所组成的动态发展的统一系统,并包含了目的、手段和结果的三个基本环节。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辨证运动过程,也是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和谐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主体的愿望、意图和目的反映了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的“外在尺度”,通过作为人的“身外器官”和“人工器官”的物质中介手段,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意志和要求得到改造,从而使自然对象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在这个意义上,和谐是实践的一个内在规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图必须适合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的“外在尺度”;实践活动的进行是主体和客体以及中介手段的协调统一;实践活动的结果应该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内在地包含着人与世界的和谐,即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间是相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缺少何一方,都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其中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二、社会主义和谐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是传统哲学的“翻版”,它不仅是对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贯彻和具体运用,更主要的是它对马克思主义学的理解具有了深刻的拓新意义。

(一)和谐理论结合时代特征对传统辩证法加以发展和创新

唯物辩证法虽然是在自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生成的,但它并不是凝固物,社会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特点总又主导着人们对辩证法的新认识和新理解。我们在一个相当长时期没有顺应历史情景变化构建新的辩证法观念,这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失误。历史毕竟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发展目标,是适应世界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而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这一当代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最大创新,即是由过去向斗争倾斜而转变为向对立面的同一、转化。历史地看,由于革命斗争条件下的残酷性、复杂性,当时解决矛盾的合理途径就是以“你死我活”的结局式方式为导引,通过一方克服另一方的方式而实现。然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多元化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同的文化甚至思想观念均可以同存共生。因此,矛盾及其处理过程中同一、融合就成为一种最佳选择。在辩证法的理解中,对立双方有着同一因素,对立着的每一个方面自身的内部结构及其性质,也存有彼此一致的东西而相互肯定。在当代国际形势呈现和平发展与合作、国内矛盾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要求,无论是处理国际问题,还是处理国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都要立足于不同方面的发展,通过不同方面的利益、价值取向的融合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可以说,和谐理论是由对立面的斗争和一方消灭另一方进到今天的对立面的合作、和谐,是对传统理论辩证法的校正和创新。

(二)和谐理论创新意义体现在对社会历史观的理解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实现的,这一理解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总体特点,但也存在着解释的粗略性、抽象性等弊端。和谐社会理论没有停留在哲学历史观的传统理解上,它结合当代条件的发展,在对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中对其实现了超越:其一,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理解,赋以量变质变的丰富性质。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推进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在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诸环节之后,社会内部诸因素以及因素间关系得以磨合、完善,社会矛盾及其运作过程呈现出新特点,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在目标和手段上提出了和谐要求。和谐社会的确立,相对于革命以及建设阶段,自然是一个质变,这一质变过程的发生,是以社会发展手段和目标的新的特点作为支撑的。可以说,和谐社会理论是在社会发展时空交错的复合坐标中加以总结提炼而形成的,这正是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其二,强调人的价值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的因素进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从而使得社会规律具有人情味的“温暖”。人们曾批评传统历史观存有“见物不见人”、对物的关注超过对人的关心等弊端,这一批评原则上可谓一针见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从手段上强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和谐,从过程中强调人对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目标上强调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体利益、价值的关怀提升,并最终归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在物和人的统一中展开社会逻辑的过程性认识,是和谐理论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翔德.美在和谐[N].光明日报,2005 - 04 - 26(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5: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宣传思想工作总结sO100

,在X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XX党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十X宣传思想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认真实施“11541”工作思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始终把握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始终围绕十六大这条主线,努力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十X的宣传热潮,为全X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理论工作抓主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今年,我X理论工作突出抓好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这一主线,在全X广大干部职工中继续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一是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X党委中心学习组除制定半年学习计划外,还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指导思想、基本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X、团两级中心组共组织学习300次,平均每个中心组学习12次。二是组织宣讲团赴基层开展十六大精神和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宣讲活动。X组织5个宣讲团,赴14个团场和企业进行宣讲,共有1891名党员干部直接听取了宣讲,其中副团以上干部67人参加了宣讲报告会。三是以X党校为依托,举办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团处级、科级及离退休党员干部505人。同时,各单位也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全X共有2600余人参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四是组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座谈会。X组织各单位领导撰写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4篇,其中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进行座谈交流和表彰。五是全X7883名党员订购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做到了党员人手一册。六是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的作用。全X各级广电机构,开辟专栏,制做专题,集中时段,大张旗鼓地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七是通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主题教育等形式进行宣传,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入到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去。八是结合实际,把理论学习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和抗击非典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取得新成效。

二、努力提高内外宣传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十X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年,X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为我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加大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重点是大力宣传X党委在XX城市建设和团场小城镇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帮困、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部署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宣传我X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反腐倡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新成绩、新经验、新典型,并认真开展了就业再就业工作、民族团结工作、普法和北疆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

(二)高度重视防“非典”宣传工作。20,我们把防“非典”作为全X宣传工作的重点。结合实际,X各级宣传部门投入极大的力量,大力宣传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工作措施和成效;大力宣传防“非典”科学知识;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了宣传工具在防治非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新疆XX报、XX电视台及各团场(矿)广播电视台站开设防“非典”宣传专题、专栏;广泛发放宣传单、宣传书、宣传画并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利用简报、板报、墙报、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非典”期间,全X共出板报、墙报600余期,发放传单近4万份,防非手册7500余册,张贴标语1800余条,出动宣传车辆300余车次,悬挂横幅140余条。

(三)加强典型宣传工作力度。今年,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X宣传部把典型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认真抓实抓好。经过对典型的深入挖掘整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巡回报告会、演讲会、表彰会等方式集中做好典型宣传。一是集中宣传XXX10位勤政廉洁的优秀基层领导干部和4位优秀党员;二是集中宣传在下岗再就业中涌现出的10名自主创业先进典型,激发了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三是集中宣传一批弘扬XX精神和道德规范的先进典型,使干部群众能够从身边的典型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四是通过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我XXX总畜牧X蒋佃帮同志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型事迹。一系列典型宣传,在干部职工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使典型宣传工作有了新进展。

(四)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今年,为保证各媒体的新闻报道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多反映基层干部职工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多为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新闻信息,更好的传播党和国家的声音,广泛宣传X党委制定的重大政策和做出的重大部署,根据中央和XX的精神,X制定下发了《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实施办法》。

(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外宣工作。为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制定和完善了外宣工作责任制,与全X28个单位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签定外宣责任书,严格实行奖惩。并采取措施加强和规范新闻宣传监督类报道管理力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发稿责任制度、稿件播发审查制度、图章管理制度,增强新闻宣传的社会效果。

按照X外宣工作实现五个突破的目标,我们重点抓好向一社、二台、三报等大报、大刊、大台进军的工作,特别是发挥X中心报道组、新闻中心和广大通讯员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积极,突出落实各项措施,取得了新的成效。今年,我X外发稿有了大幅度递增。省级以上报刊台刊稿1598篇;年全X在省级以上报刊台刊稿达到1918篇,其中国家级162篇、XX日报557篇、XX电视台369条,同时,XX《宣传动态》刊发十X信息20篇,居XX各X第一。

三、提高道德抓创建,扎实有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今年,X党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主体,广泛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以道德建设为重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今年,按照X党委的统一安排,全X各级党委以道德建设为重点,深入广泛地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了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部门全力抓,一级负责一级,一级推动一级的组织领导体制,使职工群众的道德风尚、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同时,我X各单位将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任务,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计划、目标及考核奖罚办法。工作中坚持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的工作方法。许多单位的安排、检查和考核严格规范,对每一个单位奖罚明确,该奖哪一个单位和个人多少,一分不少;该罚哪一个单位和个人多少,一分不差,并且每次都下发通报,促进工作,效果明显。

在方法上,各单位一方面坚持,另外一方面创新,运用了许多好的载体和形式。大部分单位坚持开展创“文明单位”、“小康连队”、“十星级文明户”、“安全文明小区”等活动,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有些单位为使精神文明建设更贴近实际、贴近经营、贴近群众,使精神文明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及单位实际,创新了许多新办法。如XX、XX开展的“素质工程、凝聚力工程、阳光工程、小康工程、文化工程”;XX开展的“科技中心户活动、生态小院活动和‘三无’小区建设”;XX宾馆开展的“青年文明号、服务明星”活动等,都是各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XX、XX、XX、XX等单位还成立社区管委会和党组织,加强对社区的管理,探索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

为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力度,十X大部分单位都配备了一支以专为主,以兼为辅的政工干部队伍,有的单位为加强政治工作力量,增加了政工人员。如XX改变了过去“一肩挑”的做法,每个连队都配备了指导员;XX大部分连队设有政工员或技术员。全X大部分单位随着经济发展,增加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如XX去年投入150万元建起了“三网合一”的区域网;XX、XX等团场去年投资20余万元为宣传科购置了摄像机等设备;许多单位投入6万元以上的经费专门用于群众文化活动等等。基本队伍和基本经费为各单位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2、积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和创建工作。一是根据X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两年一考核的要求,今年,X文明委组织三个检查考核组,分别对全X农牧团尝工交建商、行政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并按照X新修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细则》的规定和各单位实际,确定了2001---20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排名。在X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分别位居农牧团尝工交建商、行政事业单位前三名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命名XX等23个单位为2001―20度X级文明单位,XX9连等7个单位为X第三批小康连队。二是向XX申请在XXXXX建立XX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讴歌XX人屯垦戍边、艰苦创业中体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三是推荐4个单位申报XX级文明单位和小康连队。

3、认真抓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认真做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工作,使更多的贫困生受到资助。目前,我X有29名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受“西部助学工程”资助,总资助额为14.5万元,并召开仪式拨发了资助金。

四、繁荣文化抓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今年,我X文化工作以军垦文化为特色,以职工群众文化活动为主体,开展的富有成效。

1、以广场文化活动为依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今年,我X继续组织实施“XX之夏”广场文化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社火活动、迎国庆系列文艺晚会、卡拉0k大赛等活动。春节前后,在文化广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社火表演,参予人数达一万余人次,吸引观众达3万人以上,受到广大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时,各单位继续开展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性举办门球和蓝球赛、歌舞晚会、社火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活跃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职工欢迎。

2、加强兵地交流,活跃军垦群众文化。今年初,我X进行了跨区域、跨县市、大范围的文化活动表演与交流,其中我XXX、XX与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相互交流演出、X千人群众社火队赴阿勒泰市、福海县慰问表演,受到了地方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哈巴河县、吉木乃县与XX、XX联合编排的文艺节目到XX演出、地区歌舞团到XX进行慰问演出,也受到X干部职工的广泛好评。这些演出活动,节目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歌舞、彩车、秧歌等10余种表演形式。通过这次范围广泛的春节文化活动,不仅活跃了兵地双方职工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开创了兵地互学共建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营造了兵地团结、民族团结、军民团结、融合相处、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3、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XX党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我X认真做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工作。今年,我XXX、XX获中央文明办资助建设文化中心并将建成使用。争取上级批准的XX、XX宣传文化中心,将于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四个文化中心争取中央拨款300万元。同时,XX党委宣传部给XX1营1连专门赠送5000元的书籍,支持边境一线连队改善文化书籍匮乏的状况。各团场也都加大力度,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团场自筹资金建起了多功能文化广尝文化活动室、体育场所。

4、加强团场文化市场管理。今年开始,X将团场文化从业人员的经营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并组织6人参加XX文化执法证的培训班。同时,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净化文化市场,杜绝文化污染。

5、重视文艺骨干的选拨与培训工作。把培养文艺骨干作为解决基层文艺人才匮乏,提高现有文艺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为高质量参加全X性的大型活动,活跃本单位职工的文化生活,提供人才储备。今年,全X选拨12人参加XX文艺骨干培训班。

五、发展广电抓机遇,加快我X广电事业的发展

为推进广电事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X采取措施加强广电工作。一是积极消灭空白点。今年,XX、XX建成了有线光缆网络,目前,全X有6个团场和单位实现了区域网络;二是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用人、分配等制度,各单位都加强和充实了广电从业人员,并按市场化要求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目前,X新闻中心、XX、XX等团场先后进行了改革,运行情况良好;三是加强广电安全工作,坚持稿件审查、进入登记、线路巡查、设备维护等基本制度,严防FLG等组织的破坏和自然因素的损坏,重要时期实行电视台领导带班制,确保广播电视网络安全运行。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帮助,今年,利用国家“西新工程”的机遇,XX配发给我X一辆价值30余万的电影放映车。为发挥流动电影放映车的作用,在X领导支持下,我们落实了车辆管理和使用办法,对流动放映工作从人员、安全、财务、业务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安排。流动放映车共在X、XX、XX等团场单位放映电影10场,并为26观测站官兵义务放映电影一常今年,我们为各团场和XX电视台(站)争取的13套价值3.8万元/套的调频广播设备已全部到位,并争取3套总价值90万元的开路电视设备和部分检测仪器。五是加强培训。全X派出学习人员达5人次,参加国家广电总局空中课堂专业学习的有21人,广电人员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六、夯实基础抓队伍,努力培养合格的宣传思想工作者

为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着重抓好了几项工作。一是通过学习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努力提高宣传干部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二是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理解支持,建好阵地选好人。积极向党委和组织部门推荐宣传干部。今年有6名宣传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三是加强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安排5名宣传干部参加XX理论、新闻骨干培训班。四是认真做好政工职称评审工作。今年,共培训报评高级政工专业技术人员6人,XX批准6人;X评审批准中级政工专业技术人员24人,初级政工专业技术人员54人。

七、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X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不够,缺乏有效载体,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二是基层文化设施缺乏,广电硬件投入不足。十X所有团场在建团初期,都是根据边防需要选址建设,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极差,大部分单位难以拿出较多资金投入广电文化事业,缺乏文化阵地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开展和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三是宣传文化战线人才匮乏,写作能力强的人不多,各单位都急需写作人才。全X没有专业文化队伍,很难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四是个别单位的个别宣传工作者热情不高,干劲不大,缺乏勇于进娶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谈问题口若悬河,讲办法措施不多。思考不多,钻研不够,对新时代、新变化没有感觉,囿于老办法、老措施,显得很不适应。有的工作作风不深入、不扎实,许多好的活动,由于没有认真去抓,未能显示出好的效果。

篇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上的新突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上的新突破

中共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写进党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的前进的新方向,在理论上有许多新突破.

作 者:周显信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社科部,江苏,徐州,221009 刊 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E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5(3) 分类号:A849 关键词: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   执政为民   小康社会  

篇7: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09哲学 11090115 周云

摘要:本文旨在于探讨石中英《教育哲学》的哲学基础,鉴于哲学基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将从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大方向来研究此书的哲学立足点,在这之后我摘取了我认为贯穿于整本书或是书中主要提到的两个概念来具体阐述此书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存在主义、人本主义、“主体间性”、回归生活

哲学基础可以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观点等方面进行讨论,对于一本书的哲学基础来说,它不可能是单一的、独立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

现代哲学研究的问题这样在与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的概括和总结,教育的方法论基础,但是这写教育哲学问题都太过于陈旧,已经遭到了许多批判,因此石中英教授放弃运用现代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而采用了后现代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这也是当今国际上的大形势。

一、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世界观。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 人本主义成为与科学主义并列的一大思潮, 发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它的开创性流派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创立的唯意志主义哲学。人本主义思潮各个流派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哲学必须以人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哲学的任务是对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人性的解放等等人的问题以合理的说明。在他们看来, 哲学即是“人”学。而存在主义正是人本主义一个重要的流派。

存在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认为,唯一真实的、根本的存在是人的存在,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它的哲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求人的存在根源和分析人的存在状况、强调人的自我选择与道德责任、恢复人的自我与本性。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的生存问题,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而不是“本质”,“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命题,并认为真正的知识是通过人的直觉而得到的,真理不是由人们发现,而是个人选择的产物。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法国的萨特以及奥地利的布贝尔。存在主义教

育目的观极力主张个人价值,弘扬个性,重视主体自由。这种教育观的出发点、着眼点以及深层依据,就是人的自我生成及人的自我实现。这与萨特的“自我创造”、海德格尔的“自我设计”及雅斯贝尔斯的“自我超越”哲学主张不无联系。

在书中,石中英教授就明确指出“从‘认识的哲学’到‘存在的哲学’①”,关注存在成为世界哲学的共识。在书的第三章特别讲述了人生与教育的问题,其中也专门讲到人的存在与教育,在这里石中英教授肯定了存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存在先于生活。而人作为人的存在,更需要关注人本身。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话那么教育会面临存在这个课题,在书中石中英教授提到教育需要面对的关于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现代的教育归根到底是“生存的教育”而不是“存在的教育”;二是教育儿童或是其他人,不仅是要帮助他们提高生存能力,更加提高存在的智慧;三是教师需要重构自我意识,树立“作为人类的教师”的新意识;四是重构师生关系,师生要把对方作为存在意义上的“人”来看;五是要引导青少年用积极严肃的态度来看待人的存在问题;六是存在的问题作为内在于人生的问题要与青少年本身的经验结合②。

继存在主义哲学流派之后,20世纪70 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流派,其传统可以追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及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主张。人本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教育流派认为人具有高于动物的潜能,人的最高心理需要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因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着重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

二、“主体间性”和回归生活概念的重要运用。

“主体间性”最先由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现已成为后现代哲学的主要形态。它“主要与纯粹主体性的东西相对照,它意味着某种源自不同心灵之共同特征而非对象自身本质的客观性。心灵的共同性和共享性隐含着不同心灵或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传播沟通,这便是它们的主体间性③。”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深化了人们关于教育本质和教育过程的认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传统教育派将目光集中于教师的教育行为,“现代教育”派将

目光转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两者都失之偏颇。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将目光投射于师生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深刻认识师生间的交互关系,也就深刻认识了教育的本质;准确把握师生间的交互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教育的活动过程。

哲学上的主体间性理论渗透到主体教育理论之中,主体性教育必然发展到主体间性教育。从主体性教育到主体间性教育,并非哲学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主体教育思想的自然发展。从“中心论”到“主体——主导论”,从“双主体论”到“主体间性论”,主体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中,“双主体论”既是这一辩证发展过程的中介,又是这一辩证发展的关键。从“双主体”到“交互主体”,从“交互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性教育”自然发展到“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这样的理念,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中心”的概念往往会被弱化,而“教师为主导”有会变为“教师为中心”,由于“主体间性”的提出,师生之间的关系正在转变为“双主体”,这就不仅要求关注学生的需求也要关注教师的需求。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关于理性与教学一张中指出“教学的理性不仅是教学论专家或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情,而且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事情④”。并且在自由与教育一章中把自由分摊给教师和学生,他认为教学中的自由不是任何一方的,而应该是双方的。其中特别指出教师做为另一个主体也特别需要自由,“不仅意味着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一系列权利,而且还指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自主思想或行为状态,同时也是他们自觉应用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状态和结果⑤”。在这一方面,我认为石中英教授是非常认同“主体间性”这个概念的。

让教育回归生活, 正是胡塞尔的科学理想使他晚年看到了欧洲科学的危机, 并在对科学危机的诊治过程中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思想转变: 从理想的科学世界回归到前科学的生活世界。教育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是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也是教育促使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胡塞尔将世界分为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大类,生活世界有三个层次:一是日常生活世界,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三是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本文所说的教育回归生活,一方面是基于胡塞尔关于生活世界的三个层次,另一方面又是针对现今教育中工具理

性猖獗、人文关怀缺乏和精神世界迷失的现象而言的。首先,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立足个体生活,引导个体生活。这既需要我们逐渐摆脱工具理性对教育的束缚,把生活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源和终极意义,又需要我们把教育和日常生活区分开来,不能把当下的生活不加选择地照搬到学校。其次,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突出教育活动的创造性,让教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就需要舍弃那些脱离真实生活的、抽象的、僵死的、直观式的教育思维,还教育以生活的本性。再次,教育回归生活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成性和发展性。这就需要教育摆脱以往单向的知识“授—受”的模式,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使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成为可能。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接受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构成整个生命的一部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之外没有教育。教育的终极关怀应该是人的幸福,它不仅关涉人的未来,更关涉人的当下生活。杜威与胡塞尔分别从不同的视野反映了同一个主题, 他们都强调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相融合,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石中英教授在书中提到“教育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是以教育生活为基础,并且复归于教育生活的⑥。”书中写道生活经验对于教育飞反作用,希望教育哲学能带领教育回归生活。在《教育哲学》的后三张——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与教育——光时从标题的设定我们就可以看出石中英教授侧重在与生活所必须的三个部分:自由、民主、公平,分别阐述了在教育活动中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以及重视它们、回归它们的必然性。①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② 同上,第74-76页。

③埃德蒙德·胡塞尔著:《笛卡尔沉思与巴黎讲演》,张宪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④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⑤同上,第226页。

篇8: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手稿》对分工的论述主要集中在“需要、生产和分工”这个部分。虽然分工只占了内容的一小部分, 但它与作为全书核心的异化理论关系紧密。马克思正是从异化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分工理论的批判, 初步了得出了他的分工思想, 为其后来形成较为系统的分工理论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从分工与生产劳动的内在联系上对分工进行考察, 把分工看作人的活动、劳动来理解。“因为劳动不过是人的活动在外化范围内的表现, 不过是作为生命外化的生命表现, 所以分工也无非是人的活动作为真正类活动——或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活动——的异化的、外化的设定。”在他看来, 传统的分工理论忽略了它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并且把分工看成是永恒化的。而事实上, 分工就其自身与人的生产活动的内在联系上来说, 是生产活动的表现形式。所以, 马克思在研究分工问题时, 通过对分工的研究揭示出了生产活动的秘密。“分工的本质——劳动一旦被承认为私有财产的本质, 分工就自然不得不被理解为财富生产的一个主要动力——也就是关于作为类活动的人的活动这种异化的和外化的形式”。社会劳动是分工的本质内容, 分工是社会劳动的总体形式, 分工的进一步抽象就是劳动。

通过对《手稿》的进一步解读可以得出, 分工是在私有制条件下, 由于生产额积累的丰富和发展, 使人的主体活动, 即类的, 也就是社会性的生产的活动随之丰富和发展, 但这种丰富和发展对人来说是一种异化的、外化的活动。马克思指出:“分工使劳动者越来越片面化和从属化”“一方面随着这种分工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累, 劳动者日益完全依赖于劳动。”他在后面又写道:“考察分工和交换是很有意思的, 因为分工和交换是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作为类活动和本质力量——的明显外化的表现。”分工既和生产关系有联系, 又和生产力有联系。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说, 分工表现了劳动的社会化;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 分工就是异化劳动的一种表现。因为分工引起了人的片面的、畸形的发展, 使人终身束缚在某一种职业上, 变成了机器的奴隶。马克思提到:“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 增加社会的财富, 促使社会精美完善, 同时却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斯密说分工给劳动以无限的生产能力;萨伊补充说, 但它使某一单个人的能力退化。马克思说这是萨伊的一个进步。斯卡尔贝克把人的生产的本质力量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来源于个人的, 智力、体力等等, 另一部分是来源于社会的, 分工和交换。后者发展了, 前者却退化了。那么消除异化是不是要消除分工呢?答案是肯定的。马克思认为, 分工和交换是私有财产的形式, 这一情况恰恰包含着双重证明:一方面人的生命为了本身的实现曾经需要私有财产;另一方面人的生命现在需要消灭私有财产。也就是说, 私有财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分工和交换, 分工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 又要废除私有财产的社会规律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在《手稿》的写作中,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 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已经跃然纸上。“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等表述在一定意义上作为“全面发展的个人”的代称未尝不可。

从本文的第一部分可以看出, 既然分工引起了人的片面的、畸形的发展, 是人的异化的一种表现, 那么, 人的全面发展还有实现的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马克思有解决方案, 即进一步完善社会分工以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建设共产主义。

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 人们总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因此, 人的解放与发展, 只有在现实世界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取得充分供应的时候, 就谈不上人的自由与解放。因为生产力状况不同, 每一代人乃至每个人的活动空间就会不同, 人的个性发展也就有了狭隘与广阔之别。人的发展是片面还是全面, 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突出表现为人们劳动时间的减少, 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增多。劳动时间的减少, 对个人而言, 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与才能, 从事能够发挥自己个性和能力的事情, 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简单为了物, 不要被纷扰的物欲所蒙蔽, 更重要的是为了人, 为了人本身的解放和发展, 为了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私有制被废除, 主客体都将得到解放。“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即人的本质的复归。在共产主义制度下, 作为主体的人, 不再是一个异己的人, 并且互视对方为真正的人;作为客体的对象, 不再同主体的人相对立, 成为人的对象。也就是说, 主体的主体性、客体的对象性, 其位置和作用真正被摆正和发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地创造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并且把它们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全面地占有它。“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 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同样, 已经生成的社会,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正是这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创造这些财富的人, 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共产主义向人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 不是倒退, 而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前进运动过程。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得到全面的解放和发展。

三、结语

在《手稿》中, 马克思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出发, 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由分工引起的人的异化和片面性, 又通过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和对社会规律的揭示, 探讨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虽然此时马克思的分工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仍在形成阶段, 但其思想的闪光点已随处可见。这对我国当前进一步完善社会分工以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陈桂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4]陈信泰.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J].齐鲁学刊, 1985.

篇9: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诞生。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战略论、改革动力论、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作用。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自然灾害等种种考验,在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键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野,引领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透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改革开入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即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国际国内复杂原因,我国新农村建设还存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方面: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是第一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据了解,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供销体制,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此外,我国部分农业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传统农业还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村方面:社会主义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的确如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农村中也随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农村中社会稳定问题,农村建设问题,等。据调查,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范,农村中脏、乱、差现象较突出。显得“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

农民方面: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农民问题解决已否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成败。据调查得知,农民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科学文化知识浅薄,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农民之间存在矛盾,部分农民认识不足。三是“上学贵”、“看病难”“住房难”仍然是农民面临的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农村建设

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一是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二是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抓住“什么是新农村建设,怎样建设新农村“,这一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三是科学判断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勇于应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抓住各种机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交往日益密切,给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随着文化的相互渗透,思想相互交融,使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所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保障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二、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农村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物质需求。发展生产力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劳动生产力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引导农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等,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基石。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注重经济建设,更应注重文化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

最后,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同样,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要牢记这一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第三、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首先,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将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要依靠农民,尊重农民,发动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其次,建设新农村必须注重全面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的发展。再次,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据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轻重失衡,各方面不协调现象突出。故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正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2日

将和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

上一篇:第1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下一篇:关于创造力的名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