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与生态文明

2024-07-20

垃圾处理与生态文明(精选6篇)

篇1:垃圾处理与生态文明

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

高三(2)班主题班会教案

环境是人生存的空间,只有保护环境,我们才能生存在一个好的氛围中。因此,我们要从根本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

一、班级做法:

(一)、制定班级卫生公约:

为了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作为班级普通一员,我会坚持做到:

1.常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2.保持桌面无杂、脏、乱现象,并时刻注意桌椅摆放整齐。3.保持书箱内无杂物,日常应用物品摆放整齐。4.积极维护个人环境卫生,看见垃圾主动捡起。

5.放学后把抽屉里的垃圾送到纸篓里,不给值日同学增添负担。

6.放学离校时,把椅子放到课桌上,以方便值日同学清扫。7.小便入池,大便入坑。作为值日生,我会坚持做到: 1.听从组长和生活委员的指挥。

2.认真完成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协助他人。

3.随时保持黑板干净,讲台上无杂物,过道中无垃圾。4.扫地后,班级桌子摆放要整齐,组与组之间横向竖向都要对齐。垃圾倒入垃圾桶内。卫生做完后将卫生工具摆放整齐。

5.离开班级前确定窗户、电灯、电脑关闭,并锁好门。班级卫生贵在维护,我会时刻牢记以上卫生公约,为这个我所深爱的班集体贡献一分力量!

(二)设立卫生监督员 主要负责人:孙志斌 齐晓鑫

(三)长期要求,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个别区域有专人负责 讲桌卫生,黑板卫生

(五)评选环保小标兵

二、取得的成绩

室外:每天的值日生都能按时打扫各自的卫生,且干净、速度快,有部分男生抢着去打扫环境卫生。

室内:教室地面的保持有待提高,抽屉卫生比较好。

三、存在的问题:

1、早晨,值日生把校园打扫的干干净净,第二节课下后,校园里或班级后面的垃圾桶边就会有散落的食品袋,丢弃的废纸。

2、一些学生还没养成见到垃圾“弯弯腰,伸伸手”的习惯。

四、今后的打算:

1.召开“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班会

学校是我家,校园的清洁靠大家,美好环境创建需要每一位师生共同参与,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也为了使每一位队员切身体会到垃圾的危害、爱护环境重要性等,召开“无垃圾校园”为主题的班会,使每位队员感受“弯弯腰,伸伸手”带来的好处。

2.开展手抄报比赛

通过手抄报比赛进一步促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篇2:垃圾处理与生态文明

生活垃圾处理是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类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卫生填埋、焚烧、生化处理和其他资源化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任何一种垃圾处理技术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成为一种趋势。

由于环境影响等因素,传统分散布设的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如焚烧厂、填埋厂及堆肥厂等,均存在选址艰难的问题。因此,构建集约化、多元组合式的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以其资源节约、能量循环、以废治废等特点,实现污染物的集中处理,能最大程度上统筹解决工程选址涉及的系列问题。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化,具有操作性强、实施效率高的优势,体现了生态化发展理念,日益成为众多城市解决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的模式。

传统固体废物处理的生态化改进

传统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生态化改进的基本方向是从传统的末端处置发展为源头控制,处理过程形成倒金字塔的形状。传统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生态化改进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功能高效、结构合理、关系和谐、综合处理。

功能高效指固体废物设施的设置能使固体废物的循环和处理以较高效率运作,整个设施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例如有效的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完善的废物回收再循环机制和最小的最终废物处置量等。结构合理是指固体废物设施系统的完整性,各种固体废物设施应当配置合理,协调有序。关系和谐指固体废物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不能破坏周围的环境,应与环境景观、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综合处理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运用相互之间有串联关系的两种及以上处理方式,形成相对独立,满足“三化”要求的垃圾处理系统。

那么,生态化理念如何应用于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规划中呢?首先需要掌握几个原理:一是共生性原理。固体废物设施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在生态工业区中,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寻找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效削减固体废物产生量,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了固体废物的处理负荷。

二是地域性原理。固体废物设施具有区域的特殊性。不同区域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环境条件、尤其是垃圾特性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设施的配置不是千篇一律,各种设施之间的配置和顺序也不是固定的。因此,在规划和建设固体废物设施时,必须对当地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从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配置运行高效的固体废物设施。

三是环境安全原理。固体废物设施的环境安全原理是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填埋场产生的渗沥液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垃圾焚烧炉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等。

四是循环再生原理。既能有效消除污染,又能充分回收垃圾中的有用物质和能量。

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生态化内涵

垃圾综合处理按照处理对象可分为混合垃圾处理型和分类垃圾处理型。混合垃圾处理型主要处理源头混合收集的原生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型主要处理源头分类收集的垃圾。按单元处理技术重要性不同,垃圾综合处理可分为多元组合型和功能拓展型。

多元组合型是根据区域内垃圾的物流平衡而采用多种并列的单元处理技术的综合处理方式;功能拓展型则以一种单元处理技术为主体,根据工艺要求,增加其他辅助技术作为补充,地位上有主次之分。

根据填埋、堆肥、焚烧、分选回收四类主要单元处理技术的不同组合,综合处理系统可以细分出如下多种组合模式:

①分选 填埋:分选回收纸张、玻璃、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组分,其余垃圾直接填埋。②分选 生化处理 填埋:分选回收纸张、玻璃、金属、塑料等可用组分,厨余、果皮等易腐垃圾组分经好氧生化或厌氧消化处理,最终产生肥料或电力出售,其余残渣填埋。③分选 焚烧 填埋:分选回收纸张、玻璃、金属、塑料等可用组分,剩余垃圾焚烧,焚烧后的残渣填埋。④分选 生化处理 焚烧 填埋:部分可利用垃圾组分被分选回收,易腐垃圾组分进行生化处理,易燃垃圾组分焚烧处理,残渣填埋。⑤无机垃圾分选 残余物和有机垃圾填埋:分类收集后的无机垃圾进行细分选,有用组分回收,无利用价值的残余物与有机垃圾填埋。⑥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残余物和无机垃圾填埋:分类收集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好氧生化或厌氧消化处理,无机垃圾和残渣直接填埋。⑦可燃垃圾焚烧 残余物和不可燃垃圾填埋:分类收集后的可燃垃圾焚烧,不可燃垃圾和焚烧残渣填埋。⑧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无机垃圾分选 残余物填埋:分类收集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好氧生化或厌氧消化处理,无机垃圾分选出有用组分,残渣直接填埋。⑨可燃垃圾焚烧 不可燃垃圾分选 残余物填埋:分类收集后的可燃垃圾焚烧,不可燃垃圾经过分选,选出其中的有用组分,残余物最终填埋。⑩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无机垃圾分选 生化处理和分选后可燃物焚烧 残余物填埋:分类收集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好氧生化或厌氧消化处理,无机垃圾分选出有用组分,生化处理和分选后的可燃物进行焚烧,焚烧残渣以及生化和分选处理后的无机残渣进行填埋。其中⑤~⑩六种组合模式一般适用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较好的城市,①~④四种组合模式适用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地区。

综合处理基地的规划原则

基地总体布局应遵循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现以工艺流程为例(见图):

三大模块构成一条垃圾处理产业循环生态链。该生态链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在满足基地能耗水耗的前提下,多余的电能可以并网发电,处理后的中水可回用于区内绿化和道路冲洗。

根据基地总体建设构想,整个基地采用“一轴三核十区”的布局模式,即一条空间主轴、三大结构核心,十个功能分区。一轴:在基地中部以现状明渠为界,在明渠南侧构建贯穿基地东西向中央主干道,以中央主干道为空间主轴进行基地功能结构划分和物流交通组织。三核:以中央主干道为界,将基地结构功能划分为生产设施核心区、生活管理核心区、生态景观核

心区。生产设施核心区位于中央主干道北侧;生活管理区位于中央主干道南侧东部,生态景观区位于中央主干道西侧。十区:整个基地划分为十个功能分区,其中近期规划建设综合管理区、焚烧发电区、一号填埋区、污水处理区、渗沥液调节池、环卫停车场、绿化景观区,远期规划建设炉渣制砖区、生化处理区、二号填埋区。布局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满足基地总体工艺要求和防洪、给排水管线需要,并注重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协调。物流交通包括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对外的垃圾收集和原辅材料运输交通以及基地内部物流交通。

基地建设要本着三个原则:首先是自然生态原则。基地在满足主要垃圾处理功能的基础上,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充分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其次是生态效率原则。在基地布局、基础设施和生产过程中,应坚持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各处理单元及整体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最后是技术先进性原则:采用成熟先进的处理工艺,推广应用生态循环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达到生产过程低能耗和环境管理高标准。

总之,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应用生态化指标与评价体系对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的生态性进行评价,量化指导处理基地的技术路线与规划布局,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固废综合处理设施,具有十分有益的指导意义。

王艳明/文来源:中国建设报2010-12-17

垃圾及垃圾处理的典型认识错误

熊孟清尹自永

垃圾治理是一种公共事务,其服务性产品具有共用性或公益性,然而迄今为止,在垃圾与垃圾治理问题上,国内一直缺少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不能将“垃圾处理”上升到“垃圾管理”和“垃圾治理”的高度上来;导致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一直得不到社会公认,阻碍了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

淡薄垃圾是污染物,夸大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垃圾是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和视角污染,而且垃圾这类固体污染物流不走也飘不走,不及时处理处置将导致“垃圾围城”。

垃圾只是一种低品质资源,其回收利用需要财政支持和社会支持;垃圾的资源价值不能被夸大,垃圾是消费者丢弃的不宜继续使用的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是有条件的。

强调垃圾是消费的产物,忽视垃圾也是生产的产物

垃圾的产生不仅有消费者的因素,还有企业因素。一部分垃圾是不当消费所致,但相当大一部分垃圾,虽经消费者之手废弃,其实却源自产品规划与设计、制造、流通和销售环节。企业追求产品的个性、舒适性、便利性、趣味性和高利润,或因产品规划与设计不当,都会导致垃圾产生。企业对垃圾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垃圾的重要源头。

重视末端垃圾处理处置,轻视垃圾全过程管理

以往只重视垃圾出路,不问垃圾怎样产生,而且,要求“日产日清”,产生多少垃圾就拉走多少垃圾处理多少垃圾,垃圾转运负担和垃圾处理处置负担日益加重,以致设施不堪重负,直至“垃圾围城”困局出现。

要从重视垃圾处理转变到重视垃圾管理,再转变到重视集体选择和公众参与的垃圾治理,按一定优先顺序着手推动垃圾治理市场化和私有化。把垃圾治理纳入公共事务的重要内容,确保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

强调招商引资和市场化,忽视公益性和集体选择

中国垃圾处理产业化过分强调了市场、融资方式与垃圾处理工艺技术等导入这些具体细节问题,把产业化等同于市场化、私有化,甚至招商引资,没有重视新主体和新思维的导入问题等。结果是,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服务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财政负担没有丝毫减轻,“垃圾围城”迫在眉睫,不仅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处理产业化道路,而且一些城市转而开始否定产业化方向。

纠正长期以来对垃圾及垃圾治理的错误认识,把垃圾治理当做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内容,让垃圾治理既不成为“决堤的洪水”,也不成为“围堤的死水”,才可使之既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来源:羊城晚报,2010-12-21)

世博教我们怎样处理垃圾:建立精细化垃圾处理产业链

世博会从3个方面启发我们该如何治理垃圾:世博会展示了世界各地垃圾处理的发展历史,提供了一个反思垃圾处理方式的舞台,同时,世博会本身展示了垃圾处理的最新理念。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强调垃圾分类回收,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突出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2005年爱知世博会提出3R理念以“不让垃圾走出会场”,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给出了现实面前追求垃圾“零废弃”的勇气,垃圾处理需要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做出有利于“让生活更美好”地选择。

垃圾是废弃物,可垃圾中又含有可利用的资源,回收利用需要财政支持和社会支持。如何权衡个人与社会、公益与私益、发展与保护、社会化与严格监管等矛盾?只有把垃圾治理列入公共事务的重要内容,视垃圾处理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才能让垃圾处理既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确保垃圾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

跳出粗放处置模式,建立精细化的垃圾处理产业链条

垃圾治理必须跳出传统粗放型处理处置模式,强调源头减量、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并举,把作业重点放到垃圾排放控制和有用垃圾回收利用,不仅需要重视末端作业,更要从产品规划、设计、生产、分配和消费等全过程来设计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有3点必须强调:一是促进清洁生产,实现源头垃圾减量;二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资源环境;三是依法治理,确保垃圾处理产业有序推进。

垃圾是消费的产物,同时也是生产过程的产物。生产者将不能消费的物质附加到产品上,经由消费者丢弃,形成产品废弃物。应提倡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废弃物;改进规划和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推行综合利用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垃圾的产生和排放,从源头实现垃圾减量。一句话,应将垃圾减量和排放控制措施应用到产品规划、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交换、消费和报废处理等环节,节约和保护资源环节。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垃圾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台湾台北市以“资源循环、永续社会”为展览主题,获选进入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城市之一。台北市以45%的资源回收率,向国际展示台北城市美好生活。台北市利用行政强制力量和社会力量,于1996年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在短短3年内取得显著效果,为资源回收利用奠定良好基础。2003年3月至4月,台湾永续发展促进会广邀环保团体、民众和专家学者等,主持召开了6场废弃物政策高峰会,提出了“停建垃圾焚烧厂”、“废弃物清理信息公开与稽查管理”和“回收与废弃物政策规划与检讨”三大诉求及49项建议,顺势推动“零废弃”方案。

“零废弃”方案以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利用为主,搭配中间处理及最终处置为未来垃圾处理的执行方向,预定目标为:2016年整体资源回收率达60%,垃圾减量为2008年的70%(即垃圾产生与清运量为2008年的30%)。为推动“零废弃”方案,台湾推行资源回收利用法,强制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与推动垃圾费随袋征收等政策工具,完善垃圾收运体系,提升回收处理技术和垃圾焚烧技术,建设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畅通回收管道,强化厨余垃圾、大件垃圾、炉渣及其他不可燃、不适燃及资源垃圾的分选、回收与利用,逐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并建设环保科技园,逐步推动绿色设计、绿色消费及绿色采购等措施,强化源头减量。台湾资源回收方案有效减少了垃圾清运量和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并且改变了清运垃圾的组成和特性,2002年垃圾统计资源显示,清运垃圾中不可燃物质仅占9.6%,可燃物质占到90.4%,其中厨余类占23.3%,纸类30.0%,塑料类占20.2%,提高了清运垃圾的热值,有利于提高焚烧效率和焚烧设备使用寿命。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打破传统的以产品组织生产资料的正生产的模式,更多的采用逆生产模式,即根据资源或有用垃圾特性确定产品的规划、设计及生产工艺技术,使生产活动符合“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产出”特点。

政策应为垃圾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保障

垃圾处理产业具有公益性,其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企业、家庭和居民,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公平与效益平衡等问题,需要依法治理。

垃圾治理需要政府行使行政强制和财政支持等手段,引导、主导和参与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加速垃圾处理产业化,确保垃圾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章立制,完善法律法规、集体契约和个人操守体系;二是公正执法,公正而广泛地分配垃圾处理服务,降低法治成本;三是搭建政府服务平台和公众参与平台,使公众养成可持续消费习惯,自觉参与到垃圾治理立法、执法和监督过程;四是逐步形成政府监管、专业监管和社会监管的三级垃圾治理监管体系,确保有法必依、行动必果,确保社会广泛享有垃圾处理服务。

从世博审视我国很多城市的垃圾治理形势,我们面对破解垃圾危机和构建垃圾处理产业

两大任务,需要先进理念、有效政策和强大执行力,必须3条腿走路: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内部挖潜和先进成熟设施建设,同时完善垃圾治理支撑体系;制定与完善市级垃圾治理规划和委级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源头减量、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理并举的多种垃圾处理设施;在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以资源回收利用为核心、以社区为组织主体、以专业化分工协作为考核指标的垃圾处理产业。

虽然千头万绪,但只有一个原则:政府引导、社区组织、企业参与、自产自消、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因地制宜和落地实施。

总之,我们应把垃圾治理看成是一个清洁生产、废物处理、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和城市化的综合问题,看成是一个关系到经济、人文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复杂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法治化道路,优先考虑垃圾排放控制,高效有序地处理处置垃圾,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程度,并确保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处理产业。(作者:熊孟清 广州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中心)

篇3:垃圾处理与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受益者补偿,受损者受偿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大幅增加和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不断重视, 各地因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建设及运营过程中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风险源。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 缓解社会矛盾,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一)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的理论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的理论主要涉及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环境公平理论和邻避效应。其中外部性理论认为存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时, 应向企业征税;存在外部经济效应时, 应给企业以补贴, 通过征税或补贴, 就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问题”, 需要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和激励公共物品的足额供应。环境公平理论要求在处理环境问题上, 不同国家、地区、群体之间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必须公平对待, 体现了人们在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过程中, 对其权利和义务、投入和所得的一种公平评价。邻避效应是社会失灵现象的表现之一, 指的是当国家推行某些对社会整体而言是必要的政策时, 政策目标地区却强烈反对把当地作为政策目标的草根运动。政策目标地区居民或所在地单位因担心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清洁, 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现象。邻避现象展现出特定大众自我矛盾的态度:原则上赞成政府施政目标, 但该目标的预定地不能与我家“后院”毗邻。

(二)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的国内外实践

通过对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方面的研究, 并分析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先进城市已经在生活垃圾生态补偿上推出的相应规定或措施, 可供借鉴的经验总结如下:

1、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支持。

用法律法规做保障, 真正实现生态补偿的目标。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补偿而言,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生态补偿的政策法规体系框架, 在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时, 要注重现有政策之间的冲突, 注重修订一些影响生态补偿效率发挥的条款, 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办法, 通过立法程序将生态补偿的原则具体落实到政策法律体系框架中, 并使之具体化和有可操作性, 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 以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顺利实施。

2、重视建立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筹资机制。

尽管生态补偿资金的主要来源为财政资金, 而配套资金无法到位, 导致生态补偿效果受到很大限制。由于生态补偿多是区域、流域之间不同利益相关者发生的,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间横向资金筹措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因而改革现有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 加大区域间横向转移支付力度, 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

3、重视生态补偿的监测评估。

补偿数额与补偿的效果之间有一定的必然联系, 如果不考虑所补偿对象发挥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的高低, 采用一个统一标准, 补偿效果将难以如愿。因此应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常规的监测和评估以了解其对环境改善与区域发展的贡献, 依据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通过对生态补偿内容的评估与监测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

4、重视建立社会参与协商机制。

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是为了能够有效协调受损者、受益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关系。国内外较为成功的补偿案例中都注重在生态补偿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 能结合地区差异来认定补偿对象, 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 考虑了生态环境差异, 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过程尽可能充分考虑利益受损者的需求及受益者的支付能力, 考虑不同相关利益者的协调。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

(一) 总体思路

以减少垃圾处理负面影响、提高垃圾处理设施能力、倒逼垃圾产生减量化为目标, 遵循“谁受益、谁补偿, 谁受损、谁受偿”的原则,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对垃圾处理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 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有效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基本原则

受益者补偿、受损者受偿原则。生态补偿调整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实现利益均衡的前提是受益者应该付费、受损者得到补偿, 这是生态补偿遵从的第一原则。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 垃圾产生区将垃圾运送到处理设施所在地进行填埋或焚烧, 应该对垃圾处理造成的直接和衍生的各种损失进行负责, 垃圾处理区承担着因垃圾处理而产生的各种成本和损失, 应获得相应的补偿和照顾。

生态优先、发展优先原则。生活垃圾处理直接影响到垃圾处理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 同时造成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即是修复、重建因垃圾处理影响到的生态环境, 坚持发展优先即是改善、协调垃圾产生区与垃圾处理区之间的统筹发展, 有效平衡区域可持续发展、保护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体现出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的本来要义。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建立生活垃圾生态补偿机制和实施生态补偿, 主要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发挥政府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上的作用, 完善对垃圾处理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 弥补因垃圾处理的经济外部性、市场条件不完善等导致的市场失灵。同时, 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 引入并完善利益分配与调整等方面的市场运作机制, 探索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

充分补偿、现实可行原则。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原则上应对因生活垃圾处理而产生的各种成本或损失进行补偿。实际上, 因垃圾处理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加上垃圾处理区服务于多个产生区, 由此衍生的社会经济影响非常复杂, 要定量分析生态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就显得十分困难。在确定补偿标准等指标时, 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 尽量做到应补尽补, 在具备可操作性的基础上, 逐步加大补偿力度, 完善补偿措施, 使生态补偿机制体现公平与效率。

(三) 补偿机制框架

根据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和补偿的基本原则, 补偿机制框架包括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和外围的配套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见下图。

1、补偿主体

补偿主体即生态补偿活动的发出者, 解决的是“谁来补”的问题。依据“外部性理论”、“受益者补偿原则”, 生态补偿主体应该是生态服务正外部性的享受者或是生态服务负外部性的产生者, 对于受益对象明确的, 由受益的区域、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费, 对于受益对象不明确的, 应由受益者代表即政府来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责任。

2、补偿客体

补偿客体即补偿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解决的是“补给谁”的问题。依据“外部性理论”、“受损者受偿原则”, 生态补偿客体应该是生态服务负外部性的承受者或是生态服务正外部性的产生者, 也就是因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从事生态环境建设等而付出相应成本或其他利益受损, 应得到补偿的地区、组织或个人。

3、补偿方式

补偿方式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公平观念下, 补偿主体向补偿客体按事先确定的形式所提供的具体补偿手段, 解决的是“怎么补”的问题。依据“发展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 补偿主体在确定补偿方式时, 应优先考虑受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 同时, 需结合实际设立多种补偿形式, 尽可能满足补偿客体多样化的选择意愿。

4、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公平观念下, 补偿主体向补偿客体按事先确定的依据所支付的具体补偿数额, 解决的是“补多少”的问题。依据“充分补偿、现实可行”的原则, 补偿主体应对因垃圾处理而产生的各种影响或损失进行核算, 计算出总的损失价值, 并结合社会发展水平与补偿客体协商一致后确定具体数额。

5、配套保障机制

配套保障机制是确保生态补偿机制顺利运行的系列配套措施, 解决的是“怎么保证补偿”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保障机制。

组织机构。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市区之间、区区之间、单位之间、居民之间的多种利益关系和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领导作保障, 对一些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 及时协调, 解决不同利益主体间可能产生的矛盾, 加强部门、地区的密切配合, 整合生态补偿资金和资源,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保证,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将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纳入市、区“十三·五”规划, 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制度, 制定垃圾处理设施生态补偿的实施办法, 对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予以明确规定, 避免生态补偿机制的短期化、无序化, 同时明确生态补偿信息公开、利益表达协商等配套政策制度, 真正将生态补偿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

监管评估。在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 为保障补偿主体、补偿客体等利益相关者的各项权益, 引入监督管理、联合执法机制, 通过行政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 确保生态补偿活动全程、全域在阳光下运行;同时, 建立补偿机制的专家评估制度或技术咨询委员会, 定期评估补偿机制的运行状况与实施效果, 为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内容提供参考, 为相关补偿指标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宣传教育。在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 要积极推进并充分落实公众参与内容, 通过专题会议、文件书籍、新闻媒体、学生课堂及节日活动等多种途径, 加强“垃圾产生与处理”、“垃圾影响与补偿”等方面的宣传与教育, 提升公众的环保与法律意识, 增强公众对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力度, 使社会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活垃圾处理的生态补偿活动中来, 共同推动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的不断完善。

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 成立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决策协调组织机构

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是调整垃圾产生与垃圾处理范围内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 涉及到市区政府、政府部门、垃圾处置单位以及垃圾产生与处理区的单位居民等众多利益相关者。为统一规范生态补偿工作进程, 首先须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 设立相应机制或专门机构来行使生态补偿工作的决策、协调、监督等相关职责。

(二) 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费、处理、补偿相关政策法规

生活垃圾处理补偿机制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 补偿活动的运行非常复杂, 不仅要与垃圾产生、垃圾收费、垃圾处理等环节相互配合, 更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障。合理完善的政策法规是保障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运行的前提。

(三) 加大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投入, 逐步形成多元补偿方式

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资金可由相关各级政府投入, 设立专用账户, 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后续可结合垃圾产生区与处理区的实际情况, 充分应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探索多样性生态补偿方式, 如积极运用垃圾处理副产品回馈 (如电、汽、热等) 、垃圾处理费用减免、垃圾焚烧发电使用费用减免、市政基础设施配建及免费体检、购买社保、安排就业等补偿方式, 政府搭建协商平台、完善支持政策, 引导垃圾产生区与处理区通过自愿协商建立横向补偿关系, 支持采取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 结合国家有关生态补偿的政策和机制, 可拓展土地置换、移民安置、建设项目替代、生态交易、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等生态补偿方式。

(四) 强化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的监管与评价

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对补偿活动的监督管理。应由监督机构会同决策、协调和组织等机构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处罚措施, 明晰补偿主客体的权利与义务, 约束生态补偿各相关利益方的行为, 常规监督补偿主体相应的职责, 及时了解补偿客体的各种诉求, 制定能反映客观实际的考核指标, 定期考核生态补偿过程中资金分配情况, 全程监控生态补偿资金用途, 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制度与相应的奖惩机制, 对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使用情况进行定期专项审计, 健全补偿信息公开制度, 增加补偿工作透明度, 直接接受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

对生态补偿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生态补偿的效果, 进而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动态的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评价指标体系, 对生态补偿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跟踪, 时时分析补偿机制的运行状况;定期客观地评估补偿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合理调整优化生态补偿的内容, 尤其是补偿的标准、方式等, 以提高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整体效益;建立生态补偿工作绩效评价反馈制度, 及时做好评价后补偿信息的反馈, 为生态补偿措施的调整和下步补偿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五) 倡导公众参与, 提升全民生态补偿意识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离不开公众的积极主动参与, 这是补偿机制建立和真正发挥作用的社会基础。公众参与实行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面向全市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理区域的公众, 公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有关的政策、法规, 公开补偿执行、监督、评价、审计等有关信息;应当综合考虑地域、职业、专业知识背景、表达能力、受影响程度等因素, 合理选择被征求意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取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被征求意见的公众必须包括垃圾处理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 对公众意见有关部门须出具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不断吸收公众的意见或建议, 及时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的内容;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 共同应对生活垃圾处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涉及各利益群体的整体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方法[J].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编“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2]李文华.中国生态补偿与政策研究[J].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编“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3]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07.

[4]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补偿原理与应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龚高健.中国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6]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补偿的国际比较:模式与机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7]何承耕.地理学视角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M].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3.

篇4:垃圾处理与生态文明

关键词:鄱阳湖;生活垃圾;现状;农村;政策建议。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2009年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然而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堆放的农村生活垃圾在雨季被冲刷到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水质环境,实现资源化利用,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环鄱阳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进行研究,选择好适合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环鄱阳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调查选点及方法

1.1调查选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由38个县市组成。本次调查选取鄱阳湖地区的九江、新建南北两县作为样点,调查时间为2010年9月13-14日。选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首先,两县环鄱阳湖地区,且一南一北。新建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下游西岸,鄱阳湖的南面,全县区域面积2337.84km2。九江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总面积911km2,其中陆地面积占81.5%,素有江西的北大门之称。其次,两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的平均水平相适应。如:两县的人口、人均GDP、一二产业所占比重等均与鄱阳湖地区平均值相差不大(见表1)。

1.2水样采集及实验分析方法

1.2.1水样采集

九江县选取沙河河段,新建县选取邹家村河流,采样点将两地河流分别设上、中或下游段,并且在每段沿岸及中心不同点取样。采样考虑沙河上游左侧垃圾堆放较少,水质清澈,作为A点,其相对脏乱一侧选取B点,中游一段有施工现象,有建筑垃圾流入水体中,分别设为A、B点,下游地带泥沙较多,水质浑浊,同样设点,邹家村河流则选取不同三点。在不同地段设点取样,以测出不同环境下生活垃圾对水质条件的影响。

1.2.2实验内容及分析方法

①用铂钴比色法或稀释倍数法测水样的色度值;

②用酸度计测量样品的PH值;

③化学需氧量(COD),利用酸性高锰酸钾冷凝回流法进行测定,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计量:

④溶解氧(DO),采用碘量法测量样品中溶解氧的含量。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2.调查地生活垃圾水质影响分析

2.1色度、PH值及浑浊度(见表2)

三项数据结果显示,沙河上游的水质较清,呈中性,倍数均较小;中游A点水样浑浊,碱性较强,倍数偏大,B点水样较清,但碱性过大,倍数值不高;下游段A点水质浑浊,倍数值偏大,且水样显弱碱性,B点水样理想,倍数和PH值正常;邹家村A点水质较差,倍数值过高,碱性也较大,B、c两点水样透明度较高,碱性强。

2.2溶解氧及COD值(见表3)

河流水样的COD值普遍偏高,主要由于上游及下游的生活区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游一段排出的工业废水中含有油脂、染料、有机原料等。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导致水中缺氧,这同样可以解释上述溶解氧含量低的现象;同时会发生腐败发酵,使细菌滋生、恶化水质、破坏水体,散发出臭味。

实验中测得取样地河流水质状况并不理想,水样中溶解氧(DO)大部分含量不达标,原因可能是由于从上游至入湖口河道周边企业、居民区、垃圾处理厂存在等,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在河边随意堆放,这样的环境容易氧化分解,产生发酵消耗水里的氧气;另外,几条河水中几乎没有水生植物,也是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达标的一个原因。其他几个点的溶解氧含量均低于国家二类水标准值,这几个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整体而言,调查地的水环境,受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影Ⅱ向比较重,多处水体的COD和溶解氧含量并不能达到标准要求,长此以往,水质会继续恶化,生活垃圾仍然肆意堆放,只能会恶性循环,进一步影Ⅱ向农村居民饮水、浇灌、居住乃至生存问题,因此,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着实应该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切实采取行动进行合理治理和改善。

3.调查地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3.1调查地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见图1和表5)

3.1.1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现象严重

经实地考察,九江、新建两县城区一、二级主干道和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的处理相对及时,而沿护城河两岸倾倒垃圾现象突出,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仍然很差;在新建县部分乡集镇,居民随意在沿路两侧和附近沟塘中堆放垃圾,集贸市场内污水横流。调查发现:农村垃圾杂物大多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农村道路两旁,田头、路旁、水边以及干涸的河道均成了“天然垃圾箱”。个别地区也仅有一些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而生活垃圾处理也是采用简易方式填埋,处理方法单一、原始:由于受垃圾填埋场建设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配套设施建设简易,填埋场周边截排洪沟等防污基础设施几乎都未实施到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

3.1.2生活垃圾产量多,种类繁杂

据2005-2008年垃圾统计数据,鄱阳湖地区垃圾总量大(见图1),鄱阳湖地区38个县市区目前生活垃圾日产总量已经达到约0.92万T。调查统计,两县现平均日产生活垃圾约500T,年产约17.5万T,其中农村日产生活垃圾约400T,年产14.6万T,约占垃圾总量的83.4%,且垃圾量仍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

农村生活垃圾种类繁杂。调查显示,鄱阳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燃料废渣、建筑材料类、厨余物、日用品废弃物、危险废旧物、人畜排泄物等。在垃圾构成上,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约占垃圾总量的25%左右,这类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详见表5)。

3.2调查地生活垃圾处理成因剖析

3.2.1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技术存在弊端

2009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显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产0.92万T垃圾中,处理总能力仅为0.77万T/d,占83.6%。统计资料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垃圾处理能力比较高。但从实地调查情况看,整个地区垃圾产生量和设施处理能力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缺口。目前,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大多处于超负载运行状态,处理设施使用寿命降低,垃圾污染控制

难度增加。

近20年来,鄱阳湖地区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是: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裸露的垃圾堆存场臭气难闻、蚊蝇鼠害滋孽,成了疾病滋生地和传播源:垃圾发酵挥发出的气体含有致癌致畸物;废旧的灯管、废电池中的重金属,产生生物毒性和植物生长阻碍毒性等等。建垃圾焚烧处理厂虽然具有占地小、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可回收热能等优点,但投资很大,农村地区因财力不足不宜采用。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建垃圾填埋场,只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隔离问题,不产生任何经济回报,运行费用天天都要支出。

3.2.2垃圾处理方式单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偏低

经实地走访,就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鄱阳湖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大部分以填埋为主,每年平均消耗几百亩土地,而且由于居民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使得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恶劣,成为污染空气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塑料薄膜不易降解,有毒有害垃圾污染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整个鄱阳湖地区生活垃圾的日产生量为0.92万T,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仅为0.54万T/d,这远远不够。加之居民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的意识不高,想要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且因各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防漏措施等都达不到技术指标,从而对水体、土壤、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二次污染。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减量化、资源化以及无害化处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3.2.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虽是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但环境整治并没有真正引起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上,政府不论是舆论宣传,还是工作举措都缺乏必要的力度。调研中了解到,县乡两级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县城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和垃圾转运车辆偏少,机械老化,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城区保洁质量和垃圾处理效果。在农村,因经费原因,乡镇集镇保洁人员过少,且工资偏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少数乡镇集镇和大部分村至今都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3.2.4垃圾管理工作机制不灵活,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

目前,垃圾管理工作仅靠县乡环卫部门单兵团作战,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由于受长期的卫生习俗影响,城乡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政府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城乡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4.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政策建议

4.1积极进行环境宣传教育

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对群众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不仅要从正面引导,还要将垃圾的数量、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等告知群众。经有关环保部门提供资料,鹰潭市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宏伟战略,着力建设“洁净乡村”,不让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注入鄱阳湖上游水源,从而为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政府出钱修建了公厕,对群众改厕、建沼气池也予以了补贴。通过这些举措,赢得了村民们的理解与支持。

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广泛实施垃圾分类,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如较落后的农村可通过环保交流大会、环境宣传单等方式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庭,建立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家庭档案。组织村民观看垃圾与环境类展览,义务服务深入到农村宣传垃圾分类,在中小学教育中将环境保护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中通过中小学教育,让孩子带动家庭;有条件的可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组织媒体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单位、社区进行跟踪报道:解答有关垃圾分类问题的咨询,收集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2强化垃圾分类制度,落实农村垃圾收费政策

要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减轻工作量,就要在家庭垃圾收集上做好分类。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虽然大部分村民了解废旧报纸、塑料等的经济价值,但很多家庭都将可回收垃圾直接丢弃。居民抛弃的“生活垃圾’中甚至包括完好的木柜、板凳、儿童玩具等物品。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在对垃圾进行完全分类后,再针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有效的相关处理,从而最终达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从综合效益分析,以垃圾收费为手段的减量化措施主要发挥以下两个方面作用。

第一,垃圾收费的直接目标是筹措资金。

事实证明,这是缓解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资金匮乏这一现实矛盾的重要手段:

第二,垃圾收费的根本目标还是在于从源头对垃圾排放量进行控制和消减。

以完善的垃圾回收体系为前提,拓宽村民排放垃圾的选择途径,采用垃圾收费的管理政策,将能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化。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村民同意向个人征收垃圾处理费用,幅度在5~15元年。

4.3改善农村生活垃圾经济技术手段,采用综合处理技术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特性伴随存在的人力和财力不足等问题决定了很难有一种垃圾处理技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必须采取多种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处理才能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借鉴国外生活垃圾成熟的处理模式,这需要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去考虑综合处理模式中各种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目前农村地区混合收集垃圾的特点,将生物处理技术作为填埋或焚烧的预处理技术,是解决我国垃圾处理难题的一种有前途的技术组合。机械生物处理技术在欧洲作为填埋处理或焚烧处理的预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机械生物处理——卫生填埋、机械生物处理——焚烧发电等一些综合处理的趋势。

4.4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我国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也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修订)、《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等。此外,在国家制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以及有关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标准、排污收费标准、卫生标准等标准中,也对固体废物的排放控制及其污染防治作出了规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作了明确的规定,如该法第35条是关于在指定地点倾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定:第37条是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的及时清运、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的规定:第38条对清洁能源和净菜进城作出了规定。

我国现行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法规为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其中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垃圾堆。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制定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十分全面,然而关系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上,只有部分根据国家制定的现成模式套用出来的标准或是试行办法,没有权威的法律起到约束作用,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足。

乡、镇、村的固废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均非常缺乏,造成日常的固废管理脱节现象。因此要尽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篇5:垃圾处理与生态文明

——罗江县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

一、模式背景:

罗江县隶属四川省德阳市,全县幅员面积448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辖10个镇、127个村(社区),是中国金花梨之乡、贵妃枣原产地,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生态县、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罗江县农村常住人口约17万人,每人每日产生垃圾在0.8公斤左右,全县农村每天产生垃圾在136吨,全年产生垃圾约4.9万吨。

自2009年以来,罗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相结合,在农村垃圾治理上狠下功夫,通过分类减量,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围绕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容貌明显改观。

从农家堆肥作业中得到了启发:农村垃圾中约有80%的尘土灰、厨余垃圾、农作物废弃物、可降解纸张等可用于堆沤农家肥,有2-5%的砖块、石块等建筑渣土可用于直接填埋或农村耕作道路修筑,有3-5%的塑料、玻璃等物品包装废弃物可作废品回收处理,只有10-15%的废衣物、废包装物等不可回收的垃圾需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因此,80%的农村垃圾可以直接处理,“罗江模式”孕育而生。

通过两年的努力,罗江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1月,四川省在罗江召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暨建立收运机制工作现场会,要求“罗江模式”全省推广,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处理农村垃圾的“罗江模式”作为经验被介绍给全国,并获得了住建部的肯定。

二、模式内容

(一)“一套流程”规范运行处理

罗江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按照“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这一流程规范运行。

户定点:农户将自家产生的垃圾进行初分类:分出纸板、玻璃瓶、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垃圾作为可回收垃圾出售;按照垃圾“出户入池”要求,把剩余不能自行处理的垃圾定点投放至垃圾收集池。农村垃圾在这里第一次减量。

组分类:保洁人员根据垃圾量,定期将垃圾池中的垃圾清运至组分类收集池,集中进行细分类处理。按照分类操作规范分成四类处理:石块、砖块等建筑垃圾就近找适当位置填埋;纸板、玻璃、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储存,到一定量后进行出售;尘土、草木灰、农作物废弃物等可降解垃圾进行堆沤,作为农家肥回到果园林地;一般500吨的垃圾堆肥后就能产生400吨有机肥料,可以满足1000亩果树所需肥料,为农户节约肥料用钱15万元。其余垃圾如废旧衣物、织物等作为需进一步处理垃圾集中待处理。农村垃圾在这一环节第二次大减量,“组分类”既是

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环节,又是垃圾生态处理的关键。

村收集:村保洁人员定期将需进一步处理的垃圾运至镇垃圾中转站,这一过程完成了农村垃圾由村、组分散到镇中转站的统一集中。

镇转运:镇、县环卫人员每日对镇垃圾中转站进行清运,将集中的农村垃圾转运至县垃圾中转站或进入垃圾处理场。

县处理:县级生活垃圾专业处理机构按照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和流程,将农村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置。该环节完成了农村垃圾的最后处理。

这一流程中,通过“户定点”、“组分类”,针对农村垃圾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垃圾全面收集、分类减量和资源利用;通过户-组-村-镇-县五级环环相扣,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二)“五项机制”保障长效运转

1.设施全域建设机制

(1)环卫设施覆盖到户。每3-5户建1个户垃圾池,每组建1—2个生态处理池。全县共修建户垃圾池7428口,公路沿线垃圾池2058口,生态分类池1318口,总数达1.08万口,密度达4.9户/口,实现了每户农村居民都有地方投放垃圾。

(2)分类工具覆盖到组。自制出适合农村作业的“五小”环卫工具:小钳子、小铲子、小锥子、小扫帚、小三轮,作为村组保洁人员的基本工具,配发到每个村组保洁人员,实现了分类作业工具的全面配置。

(3)回收站点设置到村。县供销社依托废品回收链,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县设分拣中心,镇设回收资源收购站,村设回收点,同时增设村流动回收人员,走乡串户流动收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镇-村”可回收资源收购网络。全县已经建成回收站点116个,村流动回收人员126名,实现了可利用垃圾的资源化处置。

(4)中转设施覆盖到镇。在每个镇适度位置修建1个“地埋式”垃圾中转站,配置转运车辆。全县共建镇级垃圾中转站14座,实现了每个镇都有垃圾中转站。

2.人员无缝覆盖机制

(1)机构建设到镇。在每个镇设环境治理办,配备管理人员1-3名,集中统一监管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

(2)队伍延伸到组。配备镇、村、组环卫人员,落实保洁、清运职责,其中,组保洁人员履行垃圾清运和分类职责,村保洁人员对全村公共场所清扫保洁和转运垃圾,镇环卫人员履行镇级公共场所保洁和垃圾中转。全县建成了近800人的保洁清运队伍,实现了定人、定事,不留盲区和死角的人员全面覆盖。

镇村保洁队伍建设的经费,采取县财政补助办法保障。补助标准为:城镇人口10元/人/年;农村人口10元/人/年。补助资金按季度综合考评结果,分为多等发放,补助资金拨付至乡镇。(3)管理落实到池。户集池每3-5天清运清洁一次,组分类池每3-5天分类一次、每月清运处理一次,中转站每天清运一次,让

每个垃圾池都有人管。

3.多方经费保障机制

有较为畅通的资金筹措渠道 资金是否充足一直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瓶颈。罗江县实行了“县财政补一点,乡镇补一点,村民筹一点,企业集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方筹措渠道,具体解决方式:城镇、交通沿线、景区清运保洁人员,综合执法中队临聘人员原则上由公益性岗位解决,资金不足部分可由财政予以补助;村组保洁员由县财政、村民自筹、企业商户垃圾清运费和社会捐赠解决;环卫清运队伍纳入部门预算,财政完全保障;将垃圾回收减量纳入财政补贴,回收站点以略高于市价回收再生资源,差额部分财政补贴。

(1)设施建设县级投入。2009年以来,县财政先后整合投入2158万元进行农村环卫设施设备的建设,实现了设施全覆盖。补助农村垃圾设施建设1000万元,其中垃圾定点收集池200元/个,公路沿线垃圾房600至800元/个,垃圾生态处理池3000元/个,垃圾压缩站15万元/座;投入558万元购置环卫工具和运输设备;每年投入100万元,进行设施维护和设备添置。

(2)运行经费多方筹集。村组保洁人员基本报酬共同承担,根据月工作天数和工作量的不同,保洁人员报酬平均约600元/月,全县约800名农村保洁人员基本报酬一年560万,其中:300万元由县财政补助,160万元为农村居民每人每月一元钱,62万元由场镇清洁费收取,不足部分由镇、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解决。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互动模式”确保了正常运行。

4.考核监督运行机制

在持续治理和常态管理上,坚持依法治理,贯彻落实《条例》规定,印发了《罗江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考核办法》和《罗江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月度暗访等级评定及曝光奖惩办法》,实行考核结果与乡镇环境治理经费挂钩和曝光问责制,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推进环境治理工作。主动邀请媒体监督,市、县媒体不定期明察暗访,运用媒体的影响力提高群众知晓度。

强化一把“监督尺子” 一是将暗访监督制度化。坚持“月暗访、季通报、半年观摩评比、年终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与财政拨款、干部考察提拔挂钩,通过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增强了执行力。二是社会监督多元化。罗江县主动接受上级媒体监督,邀请县外媒体独立暗访;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和受理中心,对投诉举报属实的每次给予50元奖励;通过查处曝光、教育警示,进一步推进环境治理常态化。

5.群众多样参与机制

在发动群众参与方面,建立了全省首个“新公民”培训基地,开展“新公民”教育培训,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村、组每年开展“卫生文明户”公开评比,实行差评摘牌制度,增强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荣誉感。村组保洁人员接受群众监督评议,以群众满意度高低决定保洁人员奖励补助和是否续聘。建立群众监督有奖举报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坚持全社会参与,走群众路线 一是实施村民参与的“一元钱”

管理活动。为使群众主动关心、自觉参与环境治理,罗江县在垃圾费征收上,采取农村居民每人每月象征性收取一元钱卫生费的办法。通过“一元钱”活动,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更加关注治理效果。为此,他们还建立起了村组季度群众例会制度,对村组保洁人员进行现场评议,对满意度超过90%的保洁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对满意度低于60%的立即解聘,实现了村环卫队伍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升的管理目标。二是开展公开评比“一块牌”活动。村、组通过民主自治,每半年组织开展评比,通过自我推荐、群众推举、投票表决,产生“卫生文明户”,并授牌和给予奖励。三是各单位、企业、工商业户也每年按自身的实际情况缴纳一定数额的卫生管理费用。

三、模式成效

“三种效益”凸显运行效果

2011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以《净化我们的村庄》为题,肯定宣传报道了“罗江模式”。2014年12月中央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罗江农村垃圾治理成效。

罗江县实行“分类减量、生态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面源污染问题,实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再利用,推进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村、组、户延伸,凸显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县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带来乡村旅游和种殖业的大力发展,经济收入可观,同时增加了近千名农村群众就近就业;村民自治主动交纳“一元钱”,群众受到

了教育,素质得到提升,即交出了卫生习惯,也交出了监督习惯。

目前,罗江县正逐步深化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在运行机制上全面推行农村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促进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长效运行,切实减轻各级财政负担,提高保洁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垃圾分类处理率;在“无害化”处理上继续探索,试点废旧电池、日光灯管、农药包装物等有毒害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篇6:垃圾处理与生态文明

关键词: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目前的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城市建设,每年都有不少旧房屋被拆掉。而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筑产品废料的混合物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唯有通过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对建筑垃圾采取资源化的管理,使这些废料得到循环利用,才能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达到和谐人居环境的最终目标。建设花园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直是人们的愿望。花园城市的建设取决于城市土壤土质,一般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有较大影响。然而石块、建筑垃圾等掩埋常常会导致新生植物水分、养分流失,喜酸性园林植物生长不良。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使得园林土壤表土经常被移走或被底土掩埋,土层中常掺入底层生土及建筑垃圾等,土壤养分缺失,导致植物成活率低,景观效果难以达到要求。城市土壤检测,减少建筑垃圾掩埋处理迫在眉睫!建筑垃圾可以再利用来盖楼!青岛理工大学李秋义教授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研究及应用”项目,可以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生产出再生混凝土,用于高楼建设。并且目前在深圳、杭州、昆明、郑州、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成功使用,建筑垃圾经过中意矿机移动破碎站破碎、筛分后,可以形成再生骨料,再生细骨料添加粉煤灰、水泥等辅料,可以制成彩色砖、植草砖、广场砖等15类新型环保建材。建筑垃圾得到更合理的资源利用,避免了掩埋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污染浪费,对于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又近了一步。

上一篇:《我那遥远的清明节》阅读理解及答案下一篇:招商引资三讲三评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