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校园日记

2024-07-20

二年级校园日记(通用13篇)

篇1:二年级校园日记

花道

3月19日晴周三

今天,我要去上中华文化小学堂的课程啦!

我走在路上,心里想:今天要学中华文化的什么呢?

一到教室,就听到叶子姐姐在介绍花道。叶子姐姐说:花道分很多类,有东方式、西方式等等。在东方式里面有日式、中式、韩式。只不过还有很多我忘了。

花道还可以写下去,我想好好学下去,但是我还没有学到那儿呢!

五元钱**

3月5日星期三小雨

昨天早上,爸爸给了我五块钱,没说什么就走了。我看了看那五块钱,也不知道要买什么?就拿着那钱去上学了。

中午,我和一个同学去了小卖店,我在那儿买了三辆小车,一辆是一元,还有二元就给那个同学了。那个同学又买一辆,后来我们俩儿跑回大树下,看见高老师在和两个妈妈说话。我们俩一回去,高老师就问了……后来,妈妈说早上爸爸给我五元。高老师狠狠批评了我一顿!

从今以后,我想应该这样做:不能随便收大人的钱,不能远离群体,不能撒谎,不能乱买东西。

大雨

4月2日星期三雨

早上,突如其来的大雨伴着雷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向外面一看,就惊呆了!

外面乌云密布,对面的楼都看不见了。我心想:今天要不要上学呢?

后来,天亮了雨停了,我就开开心心的上学了。

篇2:二年级校园日记

早上,突如其来的大雨伴着雷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向外面一看,就惊呆了!

外面乌云密布,对面的楼都看不见了。我心想:“今天要不要上学呢?

篇3:谈如何指导二年级学生写日记

一、告知格式

日记有固定格式, 首行写上年月日星期, 和天气状况。学生不知如何下笔, 不少同学把一天中做的事情, 没有主次, 流水账一般记下来, 这是要纠正的。生活中有趣的、新鲜的、特别的事都可以记, 不一定都要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快乐的、烦恼的、矛盾的、担心的、期盼的、想象的、后悔的、都可以记, 甚至可以把自己做的梦记下来。从现实生活中, 从身边的小事记起, 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想都是好素材。坚持让学生写日记, 把一些最真实, 最有价值的材料积累下来, 成为习作的涓涓细流, 这股股细流定会汇成川流不息的习作源泉, 使学生觉得写日记简单!

二、课外阅读, 积累素材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每周把一节语文课变成阅读课。选择适合孩子特点, 生动有趣的读物读给孩子听。有时, 阅读课上, 找几位朗读声情并茂的学生给大家读, 读书者和倾听者一起被带入作者所描绘的动人的故事中, 那气氛如痴如醉。一年级时给大家推荐注音童话、神话, 短小有趣, 图片较多的故事。先从视觉上吸引孩子们, 生字较多, 有些学生存在畏难情绪。于是我读学生听, 抑扬顿挫地读《一年级的小豆豆》读到豆豆掉牙时, 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试卷或练习册上的短文, 凡是能让他们扩展的阅读资料, 尽最大限度让孩子读或听。

到了二年级, 随着识字量增加, 推荐《二年级的小朵朵》《亲爱的笨笨猪》, 看完整的作品。读完做作品内容的选择题, 检测孩子是否认真阅读, 并奖励优胜者。这项举措极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没有尾巴的狼》《绿野仙踪》像播讲评书一样有声有色地朗读给学生听, 不仅培养他们注意倾听的习惯, 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随着识字量的增多, 鼓励他们自己去阅读。既开阔学生视野, 又锻炼了学生思维。当我提出一周写一篇日记时, 有的孩子举例《二年级的小朵朵》中, 江明明写的5篇日记一模一样: 起床, 上学, 放学, 回家, 吃饭, 睡觉。流水账式的的日记干巴无味, 没有创意。应该像小朵朵, 写真实有趣的的事情。尤其是人心里感触最深的事。日记字数不限制, 简练最好, 不能要求数量变成孩子的负担。国庆期间, 布置了一遍日记, 有几个学生主动写了六七篇, 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字里行间既有真情实感, 又充满着童心童趣, 读来倍感亲切, 令人爱不释手。节选几篇一睹为快:

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 ( 赵易哲) 和爷爷奶奶去地里种小麦。爷爷告诉我小麦要播种、浇水、施肥、锄草、打药, 最后才能收割, 我惊讶, 要经过这么多工序才能收获。这让我想起了《悯农》这首诗,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我们要爱惜粮食, 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10月6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阿姨的生日。我 ( 谷梓硕) 高兴地来到大姨家, 兴奋地跑到屋里对大姨说: “大姨生日快乐! ”大姨微笑着说: “我们今天去饭店吃饺子! 我们一行八九个人到老饭店。等了一会, 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 香味扑鼻而来。我拿筷子夹了一个饺子, 咬了一口, 真香, 绿色的韭菜, 黄色的鸡蛋, 紫色的木耳, 又好看又好吃, 小巧的饺子又像扇贝, 挺着胸脯, 憨态可掬, 冲着我笑, 还有点不忍心吃他呢! 肚子可不管他, 咕咕叫着, 面对美食, 开口就吃, 后来又上了几道菜, 鱼香肉丝, 松子玉米……我大饱口福啊!

三、引导选材

学生能紧紧抓住身边的趣事, 动脑思考, 细心观察, 恰当地表达。我鼓励孩子向日记写得好的同学学习, 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写出声情并茂的好习作来。要特别表扬孩子们, 把课文上学到的新词, 写入他们的日记里。只要愿意写, 乐于表达, 我们就离成功进了一步。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智慧。有些学生课下跑到我身边仰着笑脸说: “老师, 我想写一篇日记”。我鼓励他们: “那好啊! 写吧, 写完交给我, 看看啊! ”学生的日记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 寓教于乐, 果然有不少习作如雨后春笋, 下面又是几位同学的习作:

10月15日晴星期二

上午第三节课, 老师讲生字, 老师说: “谁愿意领大家读生字?”我 ( 范培迪) 举了3次手, 语文老师终于最后一个让我上讲台当小老师, 我也很激动, 大家跟我读的声音太响了! 真像安了大喇叭。老师还夸奖我们这几名同学领读得响亮正确, 是合格的小老师。回到家, 我要给妈妈说: 我上讲台当小老师了!

10月16日晴星期三晴

今天我 ( 赵易哲) 读了《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 小柳树非常骄傲, 小枣树宽宏大量。我非常喜欢小枣树, 喜欢它的谦虚, 我要向它学习。这篇课文让我明白“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道理。

四、联系家长, 开展亲子活动

家长与孩子谈论一起做过的事情, 让孩子说一下过程, 家长也参与说一说, 并鼓励孩子在下笔之前先说说要写的事情, 也可以家长和孩子来选择要写的事情; 然后, 才是讲一讲事情的经过, 家长最后才稍加指点和补充。以生为本,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从中挖掘孩子们的发展潜力, 才会凭借自己想象的翅膀, 在写作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现在正是桔子丰收的季节, 家长们正好借用这个素材引导孩子仔细观察, 认真写好观察日记。看形状、颜色; 闻气味, 品味道; 加上丰富的想象力, 用几句话连起来。

12月7日星期日晴

今天妈妈买了很多桔子, 黄色的外皮, 扁圆型的, 个挺大。我 ( 赵易哲) 挑了两个大的给爷爷奶奶, 又挑了两个给爸爸妈妈, 他们高兴地笑了, 夸我真懂事。我拿了一个轻轻剥开, 闻到一股清香的味道, 桔瓣像一个个弯弯的月牙, 我掰下一瓣放进嘴里, 真甜呀! 还有点酸味, 好吃极了! 桔子不仅营养价值高, 而且它的皮还可以防晕车, 我喜欢吃桔子, 以后我要让妈妈经常买。

五、交流修改

优秀日记在班上朗读、评议, 并贴在学习园地上。既激发了日记热, 又在班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写发生在身边的趣事。写完后大声读几遍, 就会逐渐找出哪里写得不通顺, 自行修改, 使文从字顺。只要孩子肯于尝试, 最后一定会“妙笔生花”

篇4:二年级校园日记

写日记对小学生来说,是引发其习作兴趣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从低年级就入手,有利于学生思维扩展,智力开发。什么是日记?日记是生活的剪影,是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就是把自己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最难忘的和最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让学生从开始就喜欢写,再到会写、爱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是每当我在批阅学生日记时,总会发现有很多学生的日记根本没有批阅的价值,从内容上看,没有主题,从写作方法上看,千篇一律都是流水账。还有的学生写字也不规范,感觉都是在应付。那么,如何让孩子写好日记呢?本学期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因此,要让小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观察能力较低,想象力不太丰富,一提起写日记,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要么是记流水帐,要么是几句话敷衍过去,写得很平淡,无具体内容。我利用周二和周四的早读课的20分钟让他们说说当天发生了哪些事情,为他们找到了写日记的内容。现在,我又扩大了孩子的写作范围,对校园里,上学、放学路上或家里发生的事情,进行指导,这样每人有了每人的写作对象,避免千篇一律,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样,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事毫无拘束地写了出来。

二、提出写日记的要求

在学生有了写作素材后,要对写日记逐步提出几点要求:首先是要求有条件的学生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大部分同学兴趣高,日记内容写得好,但也有少数同学名义上是一篇,却两三句一笔带过。于是,我又要求篇幅的長短,并且由少逐步增至200字以上。这就逼着他们将日记写得生动、具体。对日记写得好的,我利用早读课和活动课在班上宣读,给予鼓励,对于完不成的给予个别指导,让他们把日记写得更好一些。其次,再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例如可以在自己的日记中加上一些比喻的句子、夸张的句子。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写的日记,必须及时反馈,正面激励。这样,才能既不失时机,有的放矢,又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反馈的时间太长,学生写日记的热情就会大大减弱。因此,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我都尽量当天批阅。有进步的,写的好的,我会在优美的句子、词语下画圆圈,画波浪线,并且写上富有启发性、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写作水平差一点的同学,我也在首先肯定他们点滴进步的同时,诚恳指出日记中存在的问题。每次批阅完日记,都要进行佳作赏评,让大家来欣赏、学习,共同提高。对于日记中出现的共性的、普遍性的问题,我就进行"集体会诊"。日记写的好的同学,自己的作品被欣赏、被展示,心情自然是十分激动,对写好日记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而其他同学在欣赏之余,也慢慢领悟到如何写好日记,在无形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四、开放阅读,厚实学生积累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是学生积累个性化语言的主渠道。阅读应该是开放的,能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自在地品读。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己的个性化语言,畅通由读到写的渠道,"日积月累,必有大成"。因此,要指导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拼读的基本技能,我们就让学生借助拼音阅读注音的课外读物,如《成语故事》、《学苑创造》等。另外可让学生学习摘录,鼓励学生剪贴报纸,摘抄报刊杂志中写人记事、状物、叙景的好词佳句。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逐渐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学贵有恒",写日记需要坚持。做到坚持写日记,学生就会喜欢上写日记,写作水平就会提高。坚持写日记,培养了他们的毅力,养成了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品质。并且,学生在写日记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怀,感受到了家长对自己的期望,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做人。为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生活、选择素材,我规定每周每个同学至少写一至两篇日记,同时,提倡学生天天写日记。写日记贵在坚持。怎样才能让学生把写日记的兴趣保持下去呢?我采用了星级评价,即每写够5篇,就在日记封皮上刻一个星星,写满10篇刻两个星星,依此类推。一个学期下来,谁得到的星多,谁就当选我班的"日记之星"。 这样,学生的兴趣日渐浓厚,写出了好日记,写出了自己的生活。

总之,要想写好日记,平时就得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练多写。这样,不但能够学会写日记,也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此外,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细观察、勤思考、多练笔的好习惯,为习作多积累素材,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这样持之以恒写日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写作文也就能笔下生花了。

篇5:二年级的校园日记

当我走进校园时,远远的就闻到了扑鼻的桂花香。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菊花在风中摇曳,像是对每一位同学招手。瞧,花坛边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在秋姑娘的吹拂下渐渐变黄,像“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火红的枫树仿佛被点燃的火炬,在秋风中摇摆。枝头上,小鸟正在叽叽喳喳,欢乐地唱歌,传承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

“叮铃铃”,下课了,教室里传来了一阵悦耳的音乐。操场上一片欢声笑语,有的在迷人的秋景中读书,有的在秋意盎然的校园里玩耍,还有的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感受着秋天的气息。

篇6:二年级校园生活日记

我今年上二年级了,我们的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每天都要读书和写字;每周上两节美术课;下课的时候,我们会踢球,跑步;有的时候我们参加课外劳动……

我爱我们的学校生活,我爱我的老师。

篇7:二年级校园下小雨日记

放学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慢慢的,往远处看,眼前的景色在薄雾的衬托下,像中国的那古老的水墨画,用墨浓淡分明。

在近处,有几辆车停放在路边。在雨雾中,它们像墨线勾勒了一样。道路两旁,树木刚刚抽出的嫩芽,在默默地吸吮着这从天而降的甘露。

伸出手,感受一下雨水,它是那样细腻、柔润。这就是春天的甘露,它滋润着大地,使万物在冬后复苏。

篇8:二年级校园日记

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道, 刷过学校为我们专门准备的CMIS卡, 迈过古韵十足的大门, 我们走进了北京市二十中学。校园建筑青额白壁, 釉瓦瓷砖, 掩映在苍松翠柏、白杨垂柳之间。徜徉校内, 我们能够嗅到扑面而至的数字化校园气息, 随处能够看到数字化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痕迹。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二十中将“海淀北部的一颗教育明珠”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数字化校园建设高瞻远瞩

二十中数字化校园建设从两年前开始实施。当时正值北京市实施“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二十中人从中看到了机遇, 他们高瞻远瞩地考虑到未来教育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于是借此机会, 学校将原有的五类百兆到桌面的布线结构升级为六类千兆到桌面的网络结构;完成网络骨干设备的升级;初步建成全校的数字广播系统;初步建设完成学校的数字电话系统;初步建成学校的门禁管理系统, 为数字化校园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以“极简和适用”的理念建设“高效和优质”的数字化校园

正如二十中陈恒华校长所说:“信息技术已经悄然地进入到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 现在不是我们用不用, 而是如何使用的问题。”二十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切实遵循“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 以教育教学为核心, 以教师发展为目的, 将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教学、管理、校园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二十中以“极简和适用”的设计理念, 来设计和整合各个功能和应用, 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作为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工具和助推器, 二十中数字化校园从“高效”和“优质”两方面, 建立了一套在一定标准和规范约束下的、开放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符合技术趋势的、人性化并且安全高效的综合信息化服务体系, 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的水平。

鼓励和引导教学模式、方法、资源、工具的创新

通过数字化校园, 二十中师生建立了可循环提升的、可逆向追溯的、完整流畅的教学环节衔接机制, 形成教学相长的科学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很多教学环节中是相互独立割裂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使教和学在更多环节上相互依存、影响、互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能够围绕固定的学科、知识点等持续展开, 直至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进度均被数字化校园所记录, 学生可随时随处回溯自己的学习经历, 通过数字课堂复习、预习、拓展学习等;教师则可依此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让学生循环提升知识掌握水平。数字化校园帮助教师减轻了日常事务负担, 有了更多时间通过数字化校园教研程序研究教学, 提高教学水平, 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 二十中数字化平台建立了由教学系统、排课系统、选课系统、招生系统、CMIS、分班系统等组成的课程底层应用支撑系统, 并将数据关联到上层各教学系统和评价系统, 形成教学、招生、分班、考试、评价记录等一系列支持固定分班与跑班制相结合的复合课程管理系统, 为学校自主教学和课程改革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增强现有资源的整合, 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提高校园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

提炼优质教学资源, 建立校本资源库。课堂实录、校本题库、教学学案、备课记录等, 凡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各类资料, 均会在数字化校园中自动留存。公共资源还能根据使用和评价情况形成推优。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 学校已经拥有了丰富、优质的校本资源库, 与教学相互促进, 形成良性循环。

提升德育水平,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数字化校园中, 学校开展了多种网络活动, 发布校园信息, 增加师生对校园资讯的关注和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如通过数字化校园实现电子班报制作、展示和评比;进行针对教师、学生、班级、活动的评比和投票选举, 学生和教师可在自己的个性空间“我的展台”里用图、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 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学习生活;通过校园新闻、校园热点活动、校园热点人物等, 使广大师生参与、凝聚并逐渐实现自我管理, 有效传递学校主导文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开创畅通的校内外交流空间, 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以家长、社会需求为中心, 构建了基于B/S架构的信息共享平台, 开创了畅通的校内外交流空间。家长或其他人只要通过了数字化校园的身份认证, 就能查看数字化校园里的公共资源、数据及其私人相关信息, 并在平台互动交流。校园优质教学资源可通过数字化校园传送给需要的地区和学生, 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成果共享, 建立统一高效的工作体系。数字化校园投入使用以后, 二十中所有信息化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平台对接。数字化校园通过数据交换中心解决了多个系统间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和实时同步问题,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重复数据维护工作, 让日常工作更高效。同时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交换数据规范, 完全符合北京市教委规定的普通中小学教育管理系统数据规范。

降低成本, 提高现有资源服务能力。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 二十中实现了教学计划、学案的网上收发汇总, 通过无纸化办公极大地减少了学校日常耗材的使用;通过打印系统与CMIS、卡管中心的互联, 卡管中心能对师生的每次个人打印进行计次计费, 帮助师生形成节约意识, 减少纸张浪费。数字化校园遵循“极简、适用”的设计理念, 真正从师生使用需求出发, 对各个接入的应用系统和平台进行修改简化, 让操作界面直观、易用, 将教师和管理者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做更有效、更核心的工作。

形成更加全面的、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模式

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培养。二十中一方面通过多种智能教学、教研系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自主教研的专研能力;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个性展台, 让师生全面发展、个性表达。学校的实体“健心中心”投入使用后, 数字化校园平台上推出了“数字健心中心”, 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与健心教师进行视频面谈, 缓解心理压力;学生能够在线完成心理测评, 查看测评结果等;更重要的是基于学生和教师的数据, “学生发展智能追踪预警系统”能智能评估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 当学生心理异常、表现异动、成绩波动时, 系统会自动预警, 通知班主任和家长并持续跟踪处理结果。

学生成长树和教师综合评价系统, 能够针对学生和教师各项行为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从其他系统中获取学生或教师的活动记录, 根据学校定义的分数、评价、展示机制, 自动记录、评价、汇总, 并保存至成长树和综评系统, 有效地辅助学校全方位观察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多项行为, 为综合评价、培养师生提供参考。

新一代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平台整合

只有校方掌握了标准才能真正具备话语权, 才能在长期持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掌握主动, 避免被个别软硬件提供商制约。

二十中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 所有的标准首先符合了北京市和海淀区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本校特色的标准。在平台与系统建设初期, 学校进行紧密的基础架构规划。首先, 在平台范畴内, 数据可以在任何应用之间无缝共享;其次, 支持各种主流开发语言及技术框架 (如Java、.Net、PHP等) ;再次, 支持异构环境的无缝集成 (Windows、Linux、Mac) 。

数字课堂

数字课堂系统是集录课、评课、校长评估功能为一体的应用系统。录课能够实现系统自动录制和教学教师预约录制, 支持下载、手动和自动发布录课视频。评课是一个互动平台,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录制的讲课视频, 对视频或某片段发表评论、评分。达到了促进师生交流,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校长评估则为校长提供了实时监控全校班级、办公场所的权限, 通过转动摄像头对教师或学校公共和办公场所进行全方位实时查看。数字课堂系统还为师生提供了云台控制、远距离听课、示范课现场直播、校园监控、数字化采集和远程教学等功能。

可视化指控系统

可视化指控系统通过IP地址的形式控制校园内的所有广播设备, 并能通过摄像头对校园进行监控。同时支持分组广播, 如只针对某一年级或某教学楼广播。只要有电脑和麦克风连入系统, 即可在校园内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广播和查看视频。可视化指控系统将原来的CS结构的广播客户端整合到了统一门户平台下, 并自动关联原有广播系统的权限信息, 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自助文印系统

自助文印系统, 提供用户基本的打印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 监控打印作业的信息及每一页的内容, 进行打印计费, 生成打印日志的各类统计报表;管理打印作业、用户信息、打印权限, 从而有效地控制学校打印办公的成本, 防止盗打现象的发生。可以提供什么时间、哪台打印机、哪个用户打印了什么内容、黑白打印还是彩色打印等信息, 供管理部门分析, 减少打印的浪费及必要时资料输出的追查。

目前, 二十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平台开发已经进行了80%, 大部分系统已经开始测试运行, 其他系统也在按部就班地开发中。二十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论证、总结、完善的过程。在探寻最优的建设方案的同时, 学校也在思考着未来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能从哪些角度取得突破。当在线课程、互动教学、校级联盟等系统逐步完成建设之后, 二十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将基本完成, 从而全面过渡到“智慧校园”建设阶段。

篇9:我的校园日记

是英语课我就听,是英语课WhyS就睡觉,可是我的成绩为什么还是赶不上他?

第一节 化学

门被推开,又关上。小李大步流星走进来地行进完全可以用“风风火火”四个字来形容。“咣!”往讲台上一站,昂首环视四周:

“上课!”

(噼哩咔啦一唏哩哗啦一铿一锵!)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请坐!”

(唏哩哗啦一噼哩咔啦一铿一锵一咣!)

“小李今天的发型不错呀!”坐下后Whys饶有兴致地说。“是吗?”我随口答道。抬起左眼皮瞄了一眼(注:右眼正在看《重难点》)。是呀!小李的刘海根根挺立倔强地前突着,无奈发梢不尽人意几经努力却只得软软搭拉下来,随着小李讲课情绪越来越激昂,刘海也随之忽上忽下,脑后还有一撮头发竖起,张牙舞爪地为他伴舞。

“一定是早上起来忘梳头了。”

“不对!”Whys故作深沉地说着,作出一副凝重思考状,我一看就知道他又装福尔摩斯呢。

果然,快下课时Whys很兴奋地说:“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在被问及发现什么时WhyS神秘地说:“我发现小李昨晚洗头了!”

……无话可说……

第二节 语文

上课铃声响了,老卢走了进来。我正心烦着,眼睛却被隐约的红色吸引了去。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老卢竟然穿的是红毛裤!

没错!

于是一下子这便成了全班皆知的秘密,骚动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而老卢全然不知,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着,一面还说着什么诸如大家安静之类的话,这下大家笑得更欢了。

第三节 政治

政治老师唱着独角戏,我自故自地做着物理习题。对于我们重点班的学生来说,这种小科就是一节自习。

老师突然对着班级里某个不确定的人物怒吼:“把你的英语书放起来!”

全班愕然。沉默一阵过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大家学习很紧、很累。但我希望你们能在我的课上放松一下自己,试着思考一些简单的问题,算是休息,可是……唉!”

全班默默地看着这位堂堂的五尺男儿(绝无贬意),仿佛今天才认识他。

第四节 体育

打了一节课的篮球,好累!

午休

第五节 物理

老唐的课,没人敢睡,全班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清晰地听见——当然,没有针掉到地上,相反倒是有几根笔。想必是不精通转笔技艺的初学者们正在努力练习呢。

第六节 历史

不知是不是政治老师的影响,这节历史我们听得格外认真仔细,但我们也明白,只此一节,下不为例。

第七节 自习

沉闷的空气

第八节 自习

无聊的空气

晚自习前的课间

Whys无精打采地趴在桌上,不知是精神食粮匮乏还是物质食粮短缺。虽然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我还从未见到Whys这样消沉过。

“你知道吗?”Whys突然抬起头注视着我,慢慢地说着:“我初中的时候有五个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在上晚自习之前,我不想吃任何东西。其实那一段时间我情绪特别低落,一连好几天在该吃饭的吋候不吃。可是你知道吗?当我回到班级时我简直都惊呆了,在我的桌子上堆着小山一样高的饼干,桔黄色的包装,就像跳跃的火焰,是我最爱吃的那种!是那五个好友,他们担心我的身体,每个人都买了两包我最爱吃的奶盐梳打,还有一大堆的小食品:牛奶、威化、巧克力、牛肉干……”Whys完全沉浸在欢乐的回忆之中对外界的喧闹充耳不闻,一点一点地拾起幸福的记忆碎片。

宁静的时光不会长久,温馨的时刻总会被瞬间打断。不知从什么方向抛来的矿泉水瓶当当正正地砸到了Whys的头上,把他从沉思冥想孤芳自赏的状态中拉到现实的残酷里。

“什么人?”Whys大叫着,暴跳起来,一扫刚才的低落心情!

没有人回答,只有一个桔黄色的物体从同样的方向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准确地落到Whys手中,那东西像一团桔黄色的火焰。

Whys呆住了,那是他最爱吃的奶盐梳打。“给你买的!”终大声喊到,他是 Whys的好友。我也不失时机地将早就买好的同样的一包奶盐梳打塞到WhyS的手里。“你们……”Whys似乎太感动了,张了张嘴,却又什么都未说出来。“快吃吧!一会儿还要打篮球呢!”我有些尴尬,我们都不大爱跟朋友说“谢谢”,因为有时友谊不是“谢谢”两个字就可以说清的!

WhyS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似的,用力地拍着我的背。

“好痛啊!你拍球呐!”“这是我表达感谢的方式!”“要是这样我宁愿不要你感谢!”我抗议着,却幸福地看Whys撕开包装袋,就着娃哈哈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他脸上的表情,只能用幸福来形容。朋友幸福,我就高兴。

晚自习 英语

篇10:二年级我的校园日记

我的校园很美丽,有花有草。

叮铃铃——,下课啦。同学们纷纷冲出教室,好像飞也似地来到操场,玩起游戏来。学校这个巨大的“城堡”顿时热闹起来,好像在举行大会呢。

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又像一支离弦的箭,飞也似地冲进了教室。一眨眼的时间,学校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

教室里,每一位同学都在努力学习,老师每提一个问题,同学们都完整的回答。

我最喜欢在课间玩耍,随着下课铃声,我和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下了楼。我们开心地玩起了猫抓老鼠。“小明抓”我边跑边喊。小明想到一个主意,他守在洞口,想看我们一出来就抓住我们......

篇11:二年级校园生活的日记

今天的天气似乎有些坏,到处弥漫着一种昏昏欲睡的气氛。我们被其感染,都无精打采的。突然,一声震响:英语老师张老师“拖”着略肥的身材,从门口“挤”了进来。 过分的安静,似乎把张老师吓着了,走上讲台的一瞬间,只听“嘭”的一声,张老师摔倒了。张老师这一摔,把沉闷的气氛调动的活跃起来了。张老师一边“哎呦”的喊着,一边慢慢地站起来,笑嘻嘻的走到教桌前,“刚刚吓死我了”。同学们也回过神来大笑起来。

为了缓解当时的尴尬,张老师说:“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两个脑筋急转弯。”“好!”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说,中华人民共有几个名.族?”我们齐声回答道:“五十六个”。“错,有五十八个。谁知道其余两个是什么。”我们都很奇怪,明明就是五十六个呀,怎么会有五十八个呢?我们只好纷纷摇头。“是‘啃老族’和‘月光族’。啃老族就是花父母钱的人,月光族是到月底钱就花光的人。”哦,我们这才恍然大悟。这真是一个搞笑的脑筋急转弯。我们屏息静气听着下一个脑筋急转弯,想着这次一定要答对。“三个金是鑫,三个水是淼,三个人是众,那三个鬼是什么?”我们马上交头接耳的讨论答案,最终我们以失败告终。“没有人知道,那我要宣布答案了,是‘救命’”。啊!我们竟然没有想到。见了三个鬼,当然要喊“救命”。张老师真是太“狡猾”了。这两个脑筋急转弯,可把我们乐坏了,之前沉闷、昏睡的状态早就抛之脑后。我们的笑声打破了整个校园的寂静。

篇12:二年级校园日记

冬天的学校可美丽了!好多树都变黄了,树叶落下来好像给大地铺了一层金黄色的衣裳,又好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枯叶蝶。在空中飞来飞去。

银杏树的叶子金黄金黄的,想一把把金黄的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远远望去想枫树着了火一样。可是近看又不一样了火红火红的枫树叶又想手掌。可是樟树却与众不同,它还是绿油油的。学校里还有好多花儿,红的、绿的、粉的、蓝的、紫的,可美丽了。

篇13:北方日记二篇

月亮小镇——柴河

太阳落山时,我到小镇的中街上,跳下车就看见墙根有一片格桑花。

临街的店家正在路边生火,泥糊的锅灶,乌黑的柴烟冒出来,还没升到高空就被风吹弯了。脚下的路通到山坡上,右拐就出了镇子,向右绕过墙角,看见一个小矮窗户,我挪不动脚了。那扇窗低到我胯部,和中原乡村五六十年代的窗户相像,像是那个年代缩小了的影子,木框上的油漆已经剥落,模糊不清的蓝如同上空的云看不出边界,就是这个窗上放了一盆红花,看那小窗,害怕花儿孤单似的,紧紧搂在怀里……方的窗,圆的花,我感觉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那里讲故事,这样想着时,仿佛听到她苍老的声音……

今晚就住这儿吧,就是它了。

推开虚掩的小木门,店家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妇人。

安顿好住处,走到街上。

这儿的人把他们以南的地方统称为南方、南方人,我暂且也这样称呼吧。南方的街巷是墙挤出来的,毛石也好,灰泥也罢,总给人寂寥生硬的感觉,青石尤其让人生寒。戴望舒的《雨巷》不知浸润了多少人的心,来到这儿我才知道,那条小巷是多么冷,走过他的巷子,谁不淋得浑身透湿?现在我在这儿想起它,就想打哆嗦。

这儿的房子小而且简陋,木片做的篱笆和圆木筑起的柴垛围起来就是一个院落,每个院落也不独立,一家一家连在一起就成一条街了。篱笆经年,风雨和时光的印痕已经深深渗入到木纹的肌里,黑如笔墨,但偏有紫红的牵牛花痴缠地攀在上面。那些圆木是他们寒冬取暖用的吧,砍下来没多久,在夕阳中竖起一堵堵金黄的墙。放眼望去,整个街巷都在它生命的余香里,散发着暖人的气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对着那墙跑过去,依偎着它。我想任何一个外地人来到这儿,都会如我这样朝着它扑过去吧?每个小院都有葵花,不多,也就三两棵,在暮色中格外动人。小门形同虚设,不管有人没人,一推就开,一家院里有果树,像苹果但比苹果小,那种红让人看见就忍不住流口水……

往山坡方向去时,路边堆放久了的桦树,厚皮撕裂,风在裂口打着抖,我伸手抚摸,猛然一个声音说:“看啥呢,没见过这么大的树吧?”这才看清,对着我的小窗里,一个约有三十岁的男人正朝着我笑呢!

面对我这外来人,他自豪。

晚上和店家坐着说话,她说这儿原是人迹罕至的深林,只有少数鄂伦春等族的猎户出没,七十年代设置柴河林业局之后这里才有人常住。这里很多人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住的房子是林场工人原来的宿舍。

我问她是哪里人,她迟疑了一下说“漯河!”

你是河南人,怎么跑到这儿?我,我——不能说,不能说!说完她低下头,绞着双手,嗫嚅着,似乎在回忆。

我不知她生命里经历过什么,从她的口音已经听不出一点河南味儿,但她心里有,我看得出。

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爬到窗户上朝外看,夜很静,那盆花还在,影子像一团浓墨。没有月亮,有星星,但星星也不多,远远地似乎能听见绰尔河的水流声……

绰尔河从大兴安岭深处来,一路穿山越岭,明明朝南流,到这儿突然东拐,北折,向西北回朔到北,硬是流成一个月牙环住柴河镇,在镇子西边接纳了从基尔果斯山下来的柴河,此刻它们在私语吧?

都说到这儿,可以和月亮对语。今夜天上无月,我知道这是天上那个月亮让我和地上这个月亮单独说话呢。

早晨醒来,窗外已是浓雾弥漫,顺着窗下的小路到山跟,小镇和周围的山都在雾中,烟雾腾腾。

妇女赶着牛从镇里出来,她把两头牛娃子留到山下吃草,只和那头大牛顺着依稀可辨的小路上山,牛腹趟过布满露水的草坡,留下一道白茫茫的痕迹。

牛仰着头走在前面,露出倾斜的脊背,人在后面被草掩没得只能看见头,一前一后都像飘在一片青灰的水色中。

她们一走过去,草就又合拢起来。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不是亲眼所见她们从这里走上去,根本看不出来眼前的草坡中有路,我就是在找不着路的时候看见她的。我看着她们的背影,打消了上山的念头,这时候任何融入都是多余的枝节,甚至是破坏和扰乱,只有静静凝视才是对的。在我的凝视里,太阳出来了,照在斜坡上,地温随之升高,一种看不见的动力往上涌动,把低覆的白雾催升得咝咝往上窜,阳光好像把它们解析了似的,把那些丝缕的筋骨都照得通透闪亮,一根细丝的扭动都看得清清楚楚,原来那些缭绕的云雾也是有筋骨的。整个山坡在丝缕闪光的升腾中变得清晰起来时,绰尔河也醒了。我还没到河边,就看见岸边有人,近了看清是一个穿绿色遮阳衣的少女在写生。她指指画板、指指河里,示意我们别出声,她在画鱼儿。顺着她的视线,我看见河边的水草里,两条小鱼咬着一根干草茎在水里游……

走时,那个河南老妇人把我们送到路口。

现在是八月,北国的冬天来得要早些,盯着她渐渐变小的身影,我想《林海雪原》中的夹皮沟就在这儿,大雪覆盖这片土地时,谁知道这茫茫林海雪原中还有这么一个小镇,还有一个远离故土的她?

一排排小矮房盖着厚雪,房顶上的小烟囱在她身后冒着烟,那时她也站在这儿,望着来时那条路……

告别绰尔河,我想起《追风筝的人》里的诗句:

将清晨化成钥匙,

扔到水井里去,

让朝阳忘记从东方升起,

慢慢走,我心爱的月亮,慢慢走……

(注:柴河位于内蒙古扎兰屯市,柴河是辽河支流,在镇西与南下的卓尔河交汇,柴河小镇,也叫月亮小镇。)

2014年8月18日夜,阿尔山

冰火交融的地方

翻过阿尔山朝北走,经过阿尔山市,打算在那住一晚。

地势自然降落中,周围的植被变化并不大,感觉到了平坦处时,面前一下子开阔了……

但视野中的城市,却把我的心收得紧紧的。

nlc202309091158

天近黄昏,夕阳已经坠落,灰云潮水般涌向粉红色的天边,即将到来的暗夜吞噬了地平线,残霞怒吼一声,从欺压它的黑云中突出,炸裂天空,从迸溅的断云残屑里射出,闪电般穿过苍穹……

一切欺压和反抗,都在这个城市的背后,悄然发生了。

在这个大背景里,城市的轮廓渐渐模糊,天一点点降压下来,没有见过这么低的天,好像要把大地捂住,让我感到战栗和窒息。它往下压时,残存的余光,把房顶和电线都照亮了。最东边的,不知什么建筑,还能看得清晰,风格有点怪异……

此刻在南方或者中原,这样的电线上会很诗意地立着一两只鸟,它们不歌唱,就把夜曲弹响了,大地安然进入时序,一切发生都像没有发生。有时候,几十只鸟儿站着,长长一排,把电线压弯了,在风中静候什么时刻到来似的,一动不动,那些小一点的稚鸟,眼看着掉下来了,一只爪子勾住电线,打个秋千,又站上去。

这儿的电线很长,路途太遥远,一只鸟也没有。

凭感觉应该就是阿尔山市。这个中国纬度最高、人口最少,也最小的城市,为什么以这样的情形与我相见?

它是辽阔的,它在四大草原的中心,为什么以辽阔将我束缚?

惨烈悲壮得让我不敢靠近。

师傅一个人开着车,去找住的地方了。我们满怀踌躇,一步步试探着进入。

最先经过的地方,就是前面说的那个有点怪异的建筑。知道那是什么吗?那是日本人,1937年建的火车站,至今还在使用着。太阳每天咿咿呀呀升起,照上这个城市,七十多年,接受第一缕阳光的是它?!它在中国的土地上,朝歌暮伫,已经迎来送往了两万多个日夜?

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它……

一路走来,大兴安岭使我心潮起伏,刚才的惨烈还有点悲壮的话,此刻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我是第一次来这个陌生的地方,毫无防备的一击,让我感到眩晕,说不出那种痛楚。

火车从城中经过,我们住在道轨旁边的小旅馆里。放下行李,找地方吃饭,要横穿铁路。这条线不繁忙,城里人也少的缘故吧,这里没有灯,三三两两的人推着自行车、三轮车,或者像我们一样步行着经过,年月日久,把轨铁磨得发亮,在暗中也闪着寒光。夜幕下,谁也看不见谁的脸,影影绰绰经过的身影,每一个都显得很孤单,不知怎么,我很想哭。站在道轨中间,背对东方看着蜿蜒的铁轨缓缓驶入,听着有人经过时,硬物碰撞道轨发出沉闷和尖利的叫声,猝然生出的愤怒,让我感到哭的念头是多么愚蠢和耻辱。

夜里躺在床上,从愤怒和悲哀转化来的忧郁,使我渐渐冷静,感到这个城市在呼唤,它让我理性深入和看待,要我梳理。

阿尔山,蒙语“热的圣泉”。这儿有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群,早在清朝就发现这儿的温泉,后来被俄罗斯占有,日本关东军因为北上和掠夺,修通吉林白城到阿尔山铁路后,在圣泉上修建大和宾馆,夜夜沐浴……

积雪裹压的寒冬,热气腾腾的浴场,是多大的盛况?从那里流出来的是鲜血和污血……

圣泉就在我隔壁。现在是一家疗养院,据说一度曾是有相当级别的人的疗养院,现在富人也可以来。富人来尚可说得过去,至于其他的人,他们是横着躺进去,还是竖着躺进去的,只要躺下,便是悲哀了,悲哀之至了。

白阿线上的南兴安隧道,是日本人监工、天津一对双胞胎姐妹设计的。三千多米长的隧道,从山坡两头挖,误差不到半米,那时没有仪器,真是奇才啊!可是,隧道开通后,她俩却被日军杀害了……

如果她们愚钝,或者是白痴呢?或许还有一条生路吧。

如此想着,阿尔山就像一条鲜血和污浊汇成的激流,在我身体里碰撞,许多声音从遥远中走来,狞笑、讪笑和狂笑,呼喊和怒骂,咬牙和抽打,刺刀逼近了,火车哐咚哐咚压过来,炮火吸干雪的血,把它烧成发红的焦土……

有人倒下像是站着,有人站着,已经弯下腰,准备下跪。

此起彼伏,呼啸了一夜。

清晨,我揉着发红的眼睛,穿过街道去北边的山上。

路过广场,只有两个人在做晨操,几家小店门口,刚从山上采的野菇和野果,带着露珠,装在木条篮子和筐子里,摆着等人来买。他们在林中穿梭,筐子绊住树枝,拽下的青叶,夹在缝隙中,湿漉漉的,像翠绿的簪子别在筐沿或蓝底。时候尚早,小城静悄悄的,小店的主人是个中年妇人,她从那个裹着藏青头巾的老乡手中买了一筐,坐在门里的凳子上,像我老家人用针线穿辣椒串一样,低头穿起来,穿好挂在墙上,自然晾干,有人来买,掂一串就走。这样的小店,不管经营什么,必是挂满了这种没有涂脂抹粉的山货串串,小的野蘑指肚那么大,圆鼓鼓的,风干以后挂在那里,像姑娘们脖子上的项链,再大一点的,让人联想到僧人手中的念珠,只是这些来自山间的野物,吸取露、吸取月光、吸取天地之精华,经过那些粗糙的大手,更具佛性。

我要了一串挂在脖子上,让那清香时时贴近我的灵魂,拂去那时聚时散的尘埃,和繁华的文明的污垢以及浊水。

上山的路很不分明,依稀看出曾经走过人,野草很深,零星开几朵小花。露水很重,裤子和鞋也被打湿了,天阴沉着,没到山顶就开始起雾,黑烟似的雾从地上冒出,让人沉郁。

铺天盖地的雾,不知从天而降,还是从地底涌出,周围一片混沌。我们在山顶,面对面站着,只能听见彼此的声音,谁也看不见谁。除了雾,除了声音,除了自己像是悬在空中的身体和已经脱离了肉体的呼吸,没有其他的存在。我们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了,接着他们发出怪叫,以此证明自己还存在,以此问询世界是不是还存在。我只是捧起脖子上的蘑串捻着,放到了鼻子下面。

这样续了二十几分钟,太阳出来了,灼眼的光束从东山所在的天边射出,穿透迷雾,我看见漫山遍野的花,从我们脚下延伸到山下……

花丛中,似旧日车辙的山道,顺岭通到山下。

从路中稀疏挺立的花朵看,很少没人经过。

路两边的山上,没有一棵树,和其它杂草,只有这蓝白两种野菊盛开着。这季节,即便菊花在草原,在其它地方,应是姹紫嫣红的,在这片土地却如此单纯宁静地开着。踏遍花丛,难见那么一朵嫣红或赤红。

nlc202309091158

因为这片土地,流过太多的血,见过太多的流血吗?

这时候,从上下来两个人。前面的女人,着军绿上衣,和此刻阳光的颜色差不多,胸前挂着一个长焦相机,背后的三脚架高出头顶。距她大约五十米的,是个穿天蓝色运动衣的中年男人,略微有点胖,走路的姿势比女人匍匐些,他俩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地往上走。

他们一踏上这条小路,有了参照物,生命的层次一下子活了。

我与他们之间的地带,阳光像个初生的孩子,俯在花草上,亲吻这片曾经鲜血浸染的土地,和这土地之上的每一朵花接吻,把这土地上升腾着的每一缕白雾照耀得筋骨分明,扶摇直上,而此时我也骇然看见了阳光的骨骼,花草的骨骼,和土地的灵魂,它们在我面前挺立着,绰约而且灼灼,我爱它们,我愿意和这鲜血之上的诞生亲吻……

我抚着这片土地的前生,凝视着今天的阳光,撒在七十多年后的天地间,像一条河,晃动着透明的薄绿,从山顶流到山脚,漫过花草,漫过他们的头和身体,在这青苹果般的清甜气息里,向我挪步,靠近,再靠近……

死的痛,被生的喜悦,瓦解了。

她举着相机,一会拐弯左,一会拐往右,发丝闪着果绿的光泽,而他不管她如何磨蹭,总和她保持着初上路时的距离,一步不停地跟在她后面,步伐和节奏,双臂的摆动和低头颔首的姿势都没有丝毫的变化。

他们和我一样,也想这样永远走下去吧?

她上来了,五十多岁。

“您好,是本地人吗?”

“不,我是从北京来的。”

他也上来了,一个人从山西自驾来的。他说“没想到啊,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寒暄一会,开始下山。离山脚还有三分二的地方,往北拐有台阶,顺台阶没下几步,看见一座寺庙的房顶。路从山墙下经过,两个僧人正在往墙上垛柴火。年纪大的看着也不到六十岁,穿着僧衣,一头乌发,宽阔的脸上架着眼镜。他在木梯子上站着,柴垛已到半墙高,给他往上递柴的年轻僧人,穿着常人衣服,很青春的脸,一问才十八岁。听见我问话,他左腿在上弓着,右腿在下,斜着身子在梯子上看我,镜片后那双大眼,能把人的魂魄望穿,看到五脏六腑里,厚嘴唇蠕动时,像是要启口,但终究只是直视着,没有发出声音。从他脸上完全看不到僧人的仁慈和面善,学者的沧桑和深厚,睿智和苦痛,在坚毅的表情中,隐隐有所感知。

年轻僧人说,阿尔山市四万多人,四分之三都是流动人口,出生比死亡的人少,教师不到二百人。

我的心不由一沉。

这个背靠大兴岭,东临锡林郭勒草原,西接呼伦贝尔草原,北连蒙古大草原,南通科尔沁草原的边境小城市,美得让人酸楚。

往下走时,寺庙里的钟声响了,木鱼敲击的声音让我驻足,回头对着台阶上的屋顶,与这块土地作揖告别……

上一篇:医药公司中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国信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