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简案及教学说明

2024-07-21

教学设计简案及教学说明(通用8篇)

篇1:教学设计简案及教学说明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质疑与释疑的过程中,掌握散文这一文章体式的阅读方法;

2、借助对语言的揣摩,赏析寓激情于平淡的笔法,体味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3、通过协作学习,了解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深刻认同和崇敬之情。教学重点:

通过揣摩有表现力的语句,体味作者寄寓的情感和价值观。教学难点:

理解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极度崇敬之情。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建立班级公共资源库及学习互动平台;

2、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协作性学习;

3、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阶段:

(1)在个体的原生态阅读后产生问题,随机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对问题进行初步梳理;

(2)整合学习共同体,整理问题,根据问题制定学习任务,建立班级公共资源库;(3)学习共同体由任务驱动,借助班级公共资源库,进行师生互动的协作学习。

2、课堂教学阶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照应预习中的“质疑”中共同存疑点,是释疑的过程。结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结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

主要步骤:

1、从散文阅读的方法谈起,导入课程。

2、以学生初步学习后产生的问题为线索,推进教学:(1)、坟墓的“朴素”的外观和作者的“宏伟”的感受是否矛盾?(2)、为什么要写儿时种树的往事?“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是指什么?那么原先的启示又是什么?

(3)、题目改为“世间最宏伟的坟墓”好不好?(4)、托尔斯泰为什么这样设计他的坟墓呢?(5)、茨威格对冬夏景色的描写,有一点“突兀”的感觉,他并没有亲眼见到这些景色,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6)、文章结尾说:这座“无名墓冢”“剧烈震撼着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那么,作者内心深藏着的感情是什么?

课堂上依据以上问题,逐层推进,通过师生共同质疑与释疑的活动,了解本文由状物到写人,进而表达对客体的崇敬之情,也道出了主体自身的审美追求的这一过程,即散文的“状物,记人、抒情、言志”的统一。这也是对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散文文本阅读过程的再认识。

此外,学生学习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1)、为什么用“孤零零”来形容托尔斯泰的坟墓?(2)、第二句为什么用一个副词“将”?文章结尾处有一个副词“重新”,有什么含义吗?

(3)、文中为什么用拉丁文重复一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4)、茨威格如果真正理解这个“受自己的声明所累”的老人,是否应该不写这篇纪念散文,以免打扰托尔斯泰的宁静?

对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留待课后作业环节中予以观照。

3、迁移拓展与小结:

结合本文,回顾散文阅读的方法:借助向外的由文本引发的周边作品的阅读,来完成更深刻的内向的指向文本阅读的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抒情对象与抒情主体之间联系。作业与评价反馈:

1、根据《世间最美的坟墓》,想象一下:1928年,茨威格站在托尔斯泰坟墓旁,他想对托尔斯泰说些什么呢?托尔斯泰又会怎样回应呢?

以《1928年的一次对话》为题,设想一段茨威格与托尔斯泰之间的对话。不少于200字。

2、对课堂上没有回答的问题,任选其一,进行思考。作业评价与反馈:

1、学习共同体对作业进行课后交流,共同修改完成一篇《1928年的一次对话》,代表本学习共同体进行班级交流。

2、将对课后问题的思考写成文字,由提出该问题的同学进行汇总整理,进行点评。

教学说明:

一、对教材的理解:

1、这篇散文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这是茨威格在1928 年列夫•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受邀前往苏联后写下的作品,他看到了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热闹景象,有了自己的态度和思考。这是茨威格把托尔斯泰墓作为写作对象,抒发对托尔斯泰的景仰之情的特定背景。

2、这篇散文中的写作对象托尔斯泰有着独特的生命经历。尤其是在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他的行为是一般人无法模仿甚至无法理解的,但是茨威格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这是茨威格以“最”字表达他独特的理解,以“最美”表达他的极度崇敬的情感基础。

3、文中的“美”落实于“朴素”这一特征上,“朴素”这一特点既表现在坟墓的外在形式上的,也是托尔斯泰内在的精神追求的写照。可以这样说,坟墓就是托尔斯泰的精神象征。茨威格写作本文并不只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美”的内涵,因此本文教学不能仅停留于“了解美的内涵”或者“认识‘朴素’也是一种美”这一层面。

茨威格借描写一方坟墓,想要表达的不仅是对坟墓的简单朴素外形的赞叹,而是要赞叹托尔斯泰的精神品格,表达他自己的精神追求。本文写作手法层面的特点就此就得以呈现。

4、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再往下推敲,为什么朴素也是一种美?为什么托尔斯泰钟情于“朴素”的美?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这种审美取向持何种态度 ?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确实不是通过品读文本就能全部解决的。有些涉及道家哲学对托尔斯泰的影响,有些涉及托尔斯泰的审美态度和人生理想,有些涉及作者茨威格的人生追去核审美取向。当学生能够不满足于文本的字面,而想要探讨文字背后的内涵时,他们就初步建立了有质量的思维模式,有拥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了。同时他们也就走进了伟人的精神世界,或许也能领受一次精神的洗礼

因此,随着开掘的角度和力度,对文本做多层次的解读是这篇散文教学的基本架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篇教材选自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单元主题是品味与格调。学生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对散文这种文体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散文阅读和散文写作都有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学生情况,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本人有以下的思考: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将这篇散文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巩固已有的散文阅读能力,同时对高三学生的自主阅读、深度阅读进行指导;

2、高三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已趋成熟,他们对美的认识已经由感性认识趋向理性思考,对美的外在表现及其内涵的认同是这个年龄段应有的认识水平,而在此基础上对作品中高尚审美观的理解和认同是形成学生自我审美情操的一项重要参考;

3、在教师指导下,对教材进行自主阅读和深度阅读的活动经验,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也是师生间协作、学生间协作关系的培养。

三、根据教材理解和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策略。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围绕以上三点构想,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中、后各个环节中充分预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首先,学生对散文进行自由的阅读,在不借助参考资料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原始的阅读印象,并产生问题;然后师生协作,依据问题,进一步制定学习策略,创建学习资源库,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在问题驱动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以课前预习的成果为依据,结合教师的引导,推进教学环节,达成教学目标的落实,使学生巩固已有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策略”说明

1、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有任务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并且指导学习共同体进行团队合作,达成任务目标;

2、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使学生建立一个公共的学习资源库,同时建立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3、运用既有的阅读方法和文体知识,对阅读理解的能力进行巩固和提升;

4、通过文本的研读和深入挖掘,使学生了解并理解伟大的价值观,以期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操。

五、预期目标:

1、达成教学目标;

2、建立一个有效的长期运作的语文学习资源库;

3、加强学生对协作学习的体验,形成一个班级学习共同体。

六、作业设计说明

通过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学生们“学一文,得一法”。“识一家”的目标可以深化,不仅了解和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也通过托翁,认识茨威格;同时从茨威格的精神世界反观于托尔斯泰,加深对文本中的抒情对象和抒情主体的内在感知。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丁蕾

篇2:教学设计简案及教学说明

作者:筅执教:李颖辉 点评:董一菲 史世峰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时间:2010-12-

1【教学目标】

1.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情怀。2.熟读成诵,感受文辞优美的语言特色。【教学重难点】

把握苏轼的心路历程,体会主客问答的哲理内涵。【教学方法】

1.诵读—研读、整体感知—深层评价、感性认知—理性思辨。2.辅以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3.教师引导—给出话题—学生合作研讨—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教学思路】

一、走近作者,知人论赋 1.苏轼和黄州。

苏轼一生最无用世机会的是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正是写于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被贬黄州时,简单地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欣赏作品。2.解题。

(1)介绍赤壁的有关话题。(2)赋的特点及演变。

二、倾情诵读,涵泳情致

1.欣赏录音朗诵,聆听体悟,进入境界。

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句、节奏的缓急和变化。边听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2.指导诵读,辅以《平湖秋月》古曲,营造氛围。

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抑扬顿挫,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气势,读出情感,为背诵作准备。

3.熟读成诵。

运用多种方法,如示范朗读、大声齐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找出骈句用心细读。4.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文言现象。

三、鉴赏文本,解读情感 1.整体把握情感。

作者情感变化明显,这既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苏轼在泛舟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跳读文本,找出表达情感的词或句。

提示:饮酒乐甚(乐)—→愀然(悲)—→喜而笑(喜)2.赏赤壁景,品泛舟情。

第一段情景交融,脍炙人口,以鉴赏为主,力求入境入情。

(1)鉴赏赤壁秋景图之美。

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画面。

提示:景——“美”。皓月皎皎,清风徐徐,碧波万顷,水色迷蒙,诗情画意,澄澈空灵。

(2)品味动词传情之妙。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

提示:情——“乐”。“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凌”表现出诗人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怡然之乐。如此美景使诗人心旷神怡,此一乐是山水之乐、诗酒之乐。3.闻箫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段诗人情感由乐转悲,歌声箫曲有深意,当细细辨之。探讨话题: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涵着悲意?

提示:“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是渴慕的圣主,是在水一方的美好理想,仿佛是“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故悲从中来。箫声哀怨思慕,潜龙舞,嫠妇泣,作者心情悲凉。(言之成理即可)

4.听主客问答,悟理趣。

第三、四段是背诵的难点,抓住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来理清思路,用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1)客悲从何而来?

提示:古(一世之雄)今(而今长江)无穷对照生悲(人生易逝);理想(挟飞仙,抱明月)与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超然不得)。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得出的。

(2)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苏轼如何从苦闷悲情中走出来?默读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提示:大自然是一部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何羡”“共适”之论,把苏轼的悲情从自然美景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旷达。

(3)探究活动: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学生畅谈感受,讨论作答。

提示: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苏子解决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四、探究延展

话题: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月”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学生把握这些句子,不仅把握了背诵全赋之骨,而且对苏轼心路历程也有了框架感。欣赏文中的“月”的意象,补充展示课下搜集整理的苏轼描写月亮的诗句,分析讨论、总结,教师适时引导、深化。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月”意象,有哪些?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略)

2.课文中有哪些写明月的句子?(略)3.讨论分析,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

提示:《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和;有历史的“月”,古意苍凉;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从补充诗句来看,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呈宁静、轻松之态。他的密州之月,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虽也是静的,却是孤寂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缥缈感。

五、课后拓展阅读

读一书读一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思路解说

一、牵一“情”动全身

文学即人学,诗文就是作家特定时代的心灵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若缺少对心灵的叩问,岂能是真正的阅读!让学生切实感悟到苏轼“入世不能,出世不忍”的复杂情感,就成了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经过再三斟酌,我决定以诗歌情感为抓手,将教学重心定位为情感的变化及诱因,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挖掘。“情感变化”这条线索不仅统领全文的内容,而且贯穿教学流程,轻松地化解了教学重点、难点,可谓牵一“情”而动全身。教学主题的集中,既便于开放中的约束,又利于规范后的提升,保障了课堂效率。

二、熟读深思子自知

第二个环节——倾情诵读,涵泳情致,重在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气韵,读出情感。苏子此赋情思浓郁,语言飞动,声韵和美,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既有诗的情韵,又有韵文的优美绵长,极适合浅唱低吟。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反复朗读文本,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略读等多种方式,目的在于以声传情。学生把握不好的地方,教师及时纠正指导,及时示范。多样化、立体式的诵读也许会占去教学时间的半壁江山,但“熟读深思子自知”,下再大的力气也是值得的!

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适当的延展,有助于学生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发现苏轼及其诗文的内涵,关键是选准拓展的基点,找准延伸的空间。很有趣的是,“明月”意象在一定程度上观照了苏轼的情感变化。“明月”,是苏轼写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开启抒情闸门的引子,阐述人生哲理的凭借,同时“明月”又具有隐喻性,正是文本的空白处和紧要处,是寻找苏子心灵变迁的捷径,最具拓展延伸潜质。第四环节“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与文本不即不离,又若即若离,以期立足于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课前自主独立地搜集苏轼的相关信息,在这个基础上,课上共同参与,广泛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潜力,通过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加深对作者及文章的理解,增强关注他人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明月诗句唤起对人生的感悟。第五个环节——课后拓展阅读,是发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继续,大师风韵定会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余音袅袅„„

篇3:教学设计简案及教学说明

通过文本探究, 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 培养学生在众多信息面前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并判断辨伪存真的新闻素养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 疏通全篇, 扫除文字障碍。

2. 思考如下问题:

(1) 试用一个词概括文中参观者的感受。 (2) 如果用一种颜色去勾勒奥斯维辛的外貌, 该用什么颜色比较合适?

3. 解决初读文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二) 再读文本情感揣摩

精细地品读文本 (8-13自然段) , 在品读中体悟作者的情感。

1. 读出一点沉痛的氛围。

沉痛源于生命的残酷, 奥斯维辛———“死亡工厂”的代名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恐怖”、“毛骨悚然”、“焚尸炉”、“毒气室”等词语。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

2. 读出一点希望的憧憬。

品读文本第8自然段, 提示学生把握两处细节的描写。板书:毒气室—残酷———暗示生命的消亡;雏菊花—怒放———暗示生命的力量。指导朗读:怒放的雏菊花代表着生命的力量, 给读者一种希望, 在绝望中寻找到了希望。这些语句肯定不能用沉痛的语气读, 尤其“怒放”二字应读得坚定而欣慰, 读出一点希望的憧憬。小结:作者用文学的笔触来写客观的新闻, 制造出了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残酷的强烈反差, 从而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愫。

3.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前三自然段, 抓住这三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如:“可怕”、“不该”等, 深入探究思考, 在这些词语背后作者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三) 合作探究研讨问题

思考问题1:文本前三自然段中写到:“这里阳光明媚, 到处都有孩子们的嬉戏”。面对这种欢乐的场景, 作者为什么要说“可怕”, 他怕什么?结论:残酷的历史在远离, 现今的人们缺乏对历史的反思, 把这里当作一项旅游资源, 在这里嬉戏, 从作者的用词看, 作者不仅是为了对比, 更是一种反思, 他怕人们在平静、祥和的生活面前遗忘历史, 怕悲剧重演, 怕历史重现。正如, 文章第六段所说的,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有一种不安的心情”。所以课文前三段我们就不难体会到作者那对战争的愤怒与对和平的珍惜, 以及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感。思考问题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那些细致入微的描写, 那些生动形象的修饰语, 如“可怕”、“恐怖”等, 让我们感受到了记者的情绪, 可这是一篇新闻稿, 如果去掉电讯, 你觉得它还是新闻稿吗?它与我们过去阅读的一般新闻稿有什么区别?结论:新闻作品对我们来说一般有两层意义:一方面, 新闻之所以称之为新闻, 是因为它是新近发生的, 可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给我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 在我们阅读这些新闻作品的时候, 它已经是历史了, 我们之所以要回顾历史, 是为了汲取一些对现实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所以新闻写作不仅要关注社会时事,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 它还拥有一份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而这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便突出强调了作为新闻稿的第二层意思。

(四)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例1.某地方电台在播报俄罗斯人质事件已造成多少人死亡时, 采取有奖竞猜的互动方式:A.402人B.328人C.322人D.302人。答案请听众以短信的方式回复:移动用户发送答案至……联通用户发送答案至……思考:这么严肃的人质事件新闻电台却以这样调侃、娱乐的形式报道合适吗?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例2.看摄影记者凯文·卡特的一张摄影照片, 思考:凯文·卡特为什么在获普利策新闻大奖后自杀?结论:人们指责他缺乏最起码的人道关怀, 如果当事人处在危难、不幸和极度痛苦中的时候, 记者不应该只是一名旁观的记录者。小结:这段文字对新闻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做了最好的诠释, 让人感到了无以言说的新闻的人文关怀。因此, 新闻写作不仅要关注社会时事,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 它还应拥有一份社会良知。《南方周末》的这则报道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教学反思:

1.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体现在这堂课上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 围绕问题, 合作探究, 相互启发, 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只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2. 突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 过去的杀人工厂, 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 绿树成荫”, “也许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 不要让悲剧重演, 这正是本篇新闻稿的价值所在, 这也是本堂课的重点所在, 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把握新闻的社会价值和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的那份责任感。

3. 当然, 本课教学也存有一些缺陷, 因为追赶进度,

力求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教学任务, 每个环节安排的时间仓促,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经过这节课的教学, 我发现教师要敢于放手, 将主动发现的权力交给学生, 学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的。如果总让学生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易疲惫, 易形成思维的懒惰。问题从学生中来, 学习才更符合学情。当同学不能解答时, 教师的指导才显得必要;当同学的解答欠准确时, 教师的引导纠偏才显得重要。放开手, 让学生学会探索和发现;放开手, 让学生品尝主动学习的快乐;放开手, 让教师少一些设计顾虑, 多一些即兴点评, 只有这样, 教师的价值才会显得更为可贵。课堂中学生的精彩发言, 往往是在老师的精心点拨下, 学生深入思考后, 思维火花的精彩碰撞, 教师宁可讲透一点, 也比面面俱到、蜻蜓点水来得实在, 所以教学中我们应有大胆取舍的魄力, 这便是本堂课留给我的最大的思考。

摘要: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 围绕问题, 合作探究, 相互启发, 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4:《河豚子》教学简案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字词。

2.分析小说的经过、结果,体会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

3.了解本文“底层人民生活极度痛苦”的文章主题。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小说的经过、结果,体会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

2.了解本文“底层人民生活极度痛苦”的文章主题。

学习方法

小组讨论法、问答法、启发法

课时设计

一课时

一、学习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国有句古话叫做“拼死吃河豚”,意思是河豚鱼极其鲜美,但又有毒性,所以品尝河豚的人常常要冒着死亡的危险。然而,河豚鱼肉虽然有毒,却不如河豚鱼子的毒性来得更猛烈,那么在这剧毒的河豚鱼子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个关于河豚子的故事。通读课文,标注注释中的字音与生字词,并思考以下问题:

(一)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概括一下。

本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概括故事大意,最后教师提炼和整理学生发言得到答案。

明确:本文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男主人试图用河豚子毒死妻儿来逃避饥饿,却阴差阳错地未能达成这一目的的故事。(大意对即可)

(二)小说的男主人为什么要给家人吃有剧毒的河豚子?

学生通过第三自然段可以得到答案。

明确:饥荒和租子让这个家庭难以支撑,所以主人公决定用河豚子结束全家的生命,来结束饥饿的痛苦。

(三)主人公在让家人吃下河豚子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波折?

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确小说的发展过程,重点在于男主人决定让妻儿进食河豚子到全家一起吃下河豚子这一过程的划分和概括,在小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并归纳,最终得出结论。

明确:男主人并没能够让家人在一开始就顺利地吃下河豚子。面对孩子,他毅然决定让妻儿煮食河豚子;因不忍面对妻儿惨死的景象,他借故躲了出去,然而出于对他的敬爱,妻儿并没有吃掉河豚子;他最终决定与妻儿一起吃下河豚子,共同面对死亡。

追问:

1.在面对孩子“爸爸,爸爸!什么东西啊!让我们吃哟”的渴望时,男主人低低地答一声“吃”,此时他的心情如何?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明确:是“恐怖”的,是“怒潮般压上心头,喘不过气来”的。

本题意在让学生体会小说发展时所体现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学生较有可能回答紧张、压抑、恐怖等答案。

2.然而妻儿却没有吃河豚子,而是等主人公归来,一起食用,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在明确妻儿的生命暂时得以保全后,此时的故事情节带给人短暂的轻松。

学生也有可能回答更加紧张,因为妻儿期待的是全家一起食用食物,这就意味着全家将会一起吃下带有剧毒的河豚子。

3.妻儿没有吃河豚子,而是等主人公归来后一起食用,说明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明确:这是一个充满着温情、敬重,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家庭。

4.男主人吃了河豚子,却表现得“安安稳稳”的,他在做什么?

明确:作为唯一一个知道真相的人,男主人在“静待这黑衣死神之降临”。

5.在读到全家一起吃下河豚子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在短暂的轻松之后,小说人物的生死问题再一次出现,学生可能会回答更加紧张、压抑、恐怖。

(四)男主人得偿所愿了吗?为什么?

明确:男主人的愿望是让全家人死去,但是全家人依然活着,男主人并没有得偿所愿。因为“毕竟因煮烧多时,把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全家人并没有死。

(五)阅读到此处,你的心情如何?

因为全家人死里逃生,所以此时的心情应该会轻松。

(六)但是男主人的表现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

男主人“泪绽出在他的眼上了”,并没有死里逃生的欣慰,而是意识到更加严重的问题:全家人要继续忍饥挨饿的日子。

补充问题:读到此处,你还觉得轻松吗?此时父亲的一句叹息揭示了更为严峻的问题,只会让人觉得更加沉重。

二、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一)男主人想毒死家人,是因为恨家人吗?

在完成第二环节后,学生已经确定这个家庭是一个充满着温情、敬重、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家庭,主人公希望家人死去的原因是“一连三年的灾荒,所得的谷只够作租,凭他独手支撑的一家五口,从去冬支撑到今岁二三月间,已算是困难极了。现在也只好挨饥了!但是——怎样挨得下去呢?”由此学生可以归纳出此题答案。

明确:男主人因不忍看家人因饥饿而惨死所以想毒死家人。这并非出于憎恨,反而是出于爱和对现实的无奈、痛苦。

(二)男主人在死里逃生后说“真是求死也不得吗?”说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明确:男主人一心求死,因为他知道在活下来之后,饥饿会继续折磨这个家庭,此时死亡对这个家庭而言是一种解脱,然而现在解脱不得,主人公此时痛苦不堪。

(三)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在明确以上两个问题之后,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得出结论。本题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后概括作答,教师进行引导和归纳。

明确:底层人民即使家庭和睦温馨,却依然被租子和饥饿折磨,过着欲生无路、求死无门的痛苦生活,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和底层人民的艰辛。

三、作业布置

揣测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用第一人称写一篇400字的小作文。

篇5:教学设计简案及教学说明

走进童话世界

施海萍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2.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为学生提供欣赏童话的途径。

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安徒生

1.师:同学们,你们一天一天在长大,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童话故事就是照耀童年的那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这里有很多书,如果你看过就大声说出它的名字。

2.这些书的作者又是谁呢?

(出示安徒生图片)对,他就是安徒生,世界著名的童话大王,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请6位同学分别读一句)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台湾】张晓凤

二、重温《卖火柴的小女孩》

1.安徒生有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有谁看过?说说故事的大致内容。

2.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归类:典型人物、精彩片断、创作背景、人生感悟)

3.现在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这个童话故事中,静静地读一读。(在音乐中默读作品)(在心里快速地读一遍)

4.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像人吃

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现在请你们挑选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小组讨论与交流。

4.各小组派代表交流。

5.小结: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真切地感受到读书是一种幸福,交流是一种快乐!为了留住这份幸福与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读书笔记。

三、完成读书笔记。

1. 出示读书笔记格式,做适当的说明。

(读后感言可以从刚才的四个角度来谈谈,也可以自己另辟角度来谈谈,比如字词)故事题目:

作者:其他作品:故事大意:片段摘录:读后感受:

2.交流读后感受。

四、总结延伸。

1.小结:今天,我们重温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童话世界的美,与安徒生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课后,我们可以在《安徒生童话》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用今天学的方法去细细品味,做好读书笔记,下节阅读课来与大家分享。

人生感悟:

(1)珍惜幸福的生活

———这可能是安徒生想告诉你的(2)想到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与小女孩一样过着贫穷的生活,要尽力帮助他们 ———童话故事让你学会了关心别人

(3)在困境中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童话故事让你变得坚强

(4)祖国繁荣,人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小结:如果作品能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引起心灵的震撼,那它就是一篇佳作。

精彩片断

安徒生没有因为写外貌而写外貌,而是围绕主题——塑造一个可怜美丽的小姑娘,有选择地对她的外貌进行描写。

对比描写更能突出主题。

典型人物

小女孩——弱小无助、穷苦无靠、可怜、美丽

创作背景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作者的影子,正因为他们有着与主人公相同的的经历,才能把作品写得如此惟妙惟肖。由此可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能使我们更好地欣赏作品。读后感受:

1. 我想对小女孩说

2. 精彩片断

3. 创作背景

4. 人生感悟

说课稿

本节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有3个:1.带领学生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2.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为学生提供欣赏童话的途径。

课的一开始,先出示安徒生的部分作品,对于阅读过的学生,帮助他们重温;对于没有阅读过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出示学生熟悉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指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典型人物、精彩片断、创作背景、人生感悟)来读懂作品。最后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篇6:教学设计简案及教学说明

一、设计意图: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少接触,所以孩子们对京剧脸谱不太了解,甚至对京剧脸谱不感兴趣。基于孩子的这种状态,通过观看京剧片段以及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京剧脸谱的知识,让孩子们对京剧脸谱有初步的了解。虽然京剧脸谱不是孩子们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是强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但是仅仅通过欣赏活动对孩子兴趣的激发是不够的。因此,本次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将京剧脸谱的元素和对爸爸的了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加贴近幼儿生活,既能使幼儿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萌发幼儿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也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幼儿园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孩子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在家庭生活里面,爸爸妈妈是与幼儿最亲近的人,对于家人的一些习惯爱好会有比较深的了解,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内容。以中国传统艺术 ——脸谱作为欣赏对象,在此基础上,根据对自己爸爸的了解,将爸爸的形象与特征与京剧脸谱结合起来,创作 “我的爸爸是个大花脸”,目的在于让孩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培养和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幼儿创作表现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脸谱,知道其色块和标识的意思。

2、能够联想和想象,创作自己爸爸的脸谱。

活动重难点:了解京剧脸谱的标识,能够联想和想象,创作自己爸爸的脸谱。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于自己的爸爸,幼儿是非常熟悉的,存在情感认知的基础。教师之前开展

过关于爸爸的绘本故事,以及带幼儿参观过真正的京剧脸谱等,有一定视觉经验的准备。幼儿已经会画人脸,也有涂色的经验。

2、材料准备:纸、蜡笔、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京剧脸谱的话题。(二)谈话讨论

a)——教师介绍京剧脸谱的色块和标识。b)——师幼共同讨论爸爸的色块和标识。(三)交代任务

——教师交代要求,让幼儿重点关注色块和标识。PPT会开着让幼儿观看。(四)幼儿作画

——幼儿自主作画,教师观察幼儿,可适时指导。(五)评价

——幼儿自主表达,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可以用京剧脸谱的方式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一张全家福。

说课稿

各位老师,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爸爸是个大花脸》。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等几方面进行我本次的说课。

一、设计意图: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少接触,所以孩子们对京剧脸谱不太了解,甚至对京剧脸谱不感兴趣。基于孩子的这种状态,通过观看京剧片段以及和家长一起搜集有关京剧脸谱的知识,让孩子们对京剧脸谱有初步的了解。虽然京剧脸谱不是孩子们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是强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但是仅仅通过欣赏活动对孩子兴趣的激发是不够的。因此,本次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将京剧脸谱的元素和对爸爸的了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加贴近幼儿生活,既能使幼儿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萌发幼儿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也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幼儿园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孩子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在家庭生活里面,爸爸妈妈是与幼儿最亲近的人,对于家人的一些习惯爱好会有比较深的了解,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内容。以中国传统艺术 ——脸谱作为欣赏对象,在此基础上,根据对自己爸爸的了解,将爸爸的形象与特征与京剧脸谱结合起来,创作 “我的爸爸是个大花脸”,目的在于让孩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培养和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幼儿创作表现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设计意图,我从幼儿的认知、能力及情感三方面制定如下两条目标:

1、欣赏各种脸谱,知道其色块和标识的意思。

2、能够联想和想象,创作自己爸爸的脸谱。

第二个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根据我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经验等的分析,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如下:

活动重点:能够联想和想象,创作自己爸爸的脸谱。绝大部分幼儿都应当能够画出自己爸爸的脸谱形象。

活动难点:对京剧脸谱的认知,尤其是对脸谱色块的认知。教师引导让尽可能多可以理解京剧脸谱的色块,能够与自己爸爸联系起来。

三、活动准备

为了达到我的活动目标,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1、经验准备:对于自己的爸爸,幼儿是非常熟悉的,存在情感认知的基础。教师之前开展

过关于爸爸的绘本故事,以及带幼儿参观过真正的京剧脸谱等,有一定视觉经验的准备。幼儿已经会画人脸,也有涂色的经验。

2、材料准备:纸、蜡笔、多媒体课件

如上的经验与材料准备都是基于本次活动目标与大班儿童的认知与动作发展的特点展开。

四、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为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引入话题;第二环节,谈话讨论;第三环节,交代任务;第四环节,幼儿作画;第五环节,师幼共同评价;第六环节,活动延伸。下面我来详细的说明一下各个环节设计的目标、达成目标的策略以及理由。

(一)引入话题。在这个环节的目标是引出活动内容,诱发活动兴趣,集中注意力。本环节采用的基本活动策略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显示各种京剧脸谱的图片。设计缘由是基于幼儿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

(二)谈话讨论,教师与幼儿在谈话讨论中让幼儿对京剧脸谱的色块和标识产生认知,并且与自己的爸爸联系起来。本环节采用谈话法与图片法开展活动。设计缘由是通过谈话与图片帮助幼儿理解京剧脸谱的色块和标识,在讨论中让幼儿把京剧脸谱与爸爸联系起来。

(三)交代任务。这个环节主要目标引导有任务的意识,在活动中体现为要画出爸爸的京剧脸谱。交代清楚要求,引导幼儿个性化的作画。

(四)、幼儿作画。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自主的完成脸谱。教师仔细地观察幼儿,给予幼儿适时的帮助。

(五)、评价。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自主表达,介绍自己的爸爸的脸谱,为什么要这么画。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出,让幼儿明白教师对于他们绘画作品的尊重与喜爱,从而激发他们美术创作兴趣,交流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六)、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可以用京剧脸谱的方式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一张全家福。这个环节主要是一个家园,或者说亲子活动,让幼儿能够在本次活动的基础上,有巩固和更好的发展提高。

五、结语(简要说下方法)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是直观形象法和讲解示范法,通过京剧脸谱PPT的播放、对脸谱色块和标识的讲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把京剧脸谱与自己的爸爸联系起来,整堂活动在轻松氛围下进行。

通过我的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我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篇7:《武陵春》教学简案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2、背诵本词。

(二) 能力目标:

1、训练朗读, 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对词的鉴赏能力。

(三) 德育目标:

跨越时空, 同李清照心灵交融, 理解她的情丝。

教学重点:

品味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难点:

掌握诵读法和比较鉴赏法, 提高学生对词的感悟, 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讨论——质疑——点拨法比较鉴赏法描述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宋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因为其委婉含蓄和情真意切在词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 我们就去欣赏李清照的《武陵春》。

二、初读诗词

1、大屏幕显示李清照的生平和作品。

2、教师播放范读带。

3、学生自由朗读。

4、抽生朗读本词, 老师纠正错误。

5、齐读全词。

三、精读诗词, 鉴赏品味

1、学生自由朗读词, 结合注释, 理解词意, 小组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 其余学生点评。

3、师生共同鉴赏诗歌, 追寻美点。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的画面。

5、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6、播放本词的音乐给学生欣赏。

四、背诵诗词

l、学生自由背诵。

2、抽生背诵。

五、比较鉴赏, 加深理解

1、大屏幕显示写愁的名句, 师生共同品析。

2、大屏幕显示李清照的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箪秋》。理解词人的经历——对诗词内容感情的影响。

六、总结全文

《武陵春》:感情深切, 描写细腻, 文辞清晰, 不愧为词中精品, 解读宋词, 走进李清照, 我们一起惆怅, 一起叹息……感谢这些个性飞扬的文字吧!

七、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对“愁”的理解,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愁”。

板书设计:

武陵春

李清照

篇8:教学设计简案及教学说明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归纳本诗主要内容。

3.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

【评析】《观刈麦》这首诗语言明白浅显,学生通过朗读基本能明白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实际上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能够自己或通过互助来解决。所以本环节设计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能达到整体感知诗作的程度,为以下探求作者现场心理做好阅读想象的准备。

二、细读描绘画面的诗句,想象作者情感

1.说说作者描绘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要求:能描绘出画面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人物的心理。比如第一幅画面中农人劳动的紧张、忙碌、辛苦以及他们的反常心理等,对农人的反常心理应该抓住“惜”字体会。

3.假如你看到一家人刈麦的情景,你会怎样想?

4.看到一家人刈麦的情景,作者会怎样想?

5.当看到贫妇人拾卖穗的情景,你首先会产生怎样的疑惑?

6. 当听了刈麦和拾麦人间的对话,你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评析】面对作者用文字描绘的一幅幅画面,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然后再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想象作为普通人会有什么感想,作为特殊身份的作者会怎样想。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要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和作者同呼吸共思考,经历一番观察、沉思后获得阅读思维的训练。经历一番想象思考,就会明白简单的文字、清晰的诗作结构里,其实蕴藏着无穷的生活理趣。

三、细读作者自省的诗句,猜测作者的真正意图

1.让学生说说所知道的作者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讨论:如何看待作者的自省。

【评析】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是要学生理解作者的自省。作者自我解剖反思,自然能够体现他的人文关怀的思想,但作者的反思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反思自己,而是借自己的愧疚,把矛头指向整个封建统治阶层。作者仅是一个小官吏,他无法改变农民的生活,也不能直截了当地批判当朝统治者,只能反思自己,达到言尽而意不尽的程度。这样引导学生阅读,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也能直观地理解作者这一类诗作表达思想情感的特点。

四、总结归纳讽喻诗的特点

讨论:从这首诗的语言、内容、主旨、情感上看,你觉得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评析】在真切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情感现场的基础上,进入这个教学环节的学习讨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首诗,了解这一类诗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在具体的诗作学习中获得讽喻诗这一知识概念,在头脑中有一个形象的认知。

【总体设计意图】《观刈麦》写的是农民生活,记录农民的生存状态,也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反思。无论表现哪种生存,作者都是通过描写意象表达情感。也就是说,作者在走访民间的过程中,并没有“主题先行”。而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主题先行”“先入为主”,所有的教学行为一开始都一致指向主题。这样的阅读实质就是一种“主题先行”式的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在文章中寻章摘句,寻找能够印证某个观点的内容,因而就失去了发现、思考的思维过程。

从文字角度上看,《观刈麦》没什么阅读障碍,学生似乎能直截了当地理解主题。如果是这样,就失去了阅读的理趣,就不能真正做到和文本、作者的情意交融。要知道,《观刈麦》文字虽简单,后面却站着一个情感复杂的作者,他的千愁万绪统统蕴藏在简单朴实的文字里,只有通过文字阅读,还原场景,想象作者此情此景下的生存心态,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着作者的种种情思。这样,简单朴实的诗歌文字才能鲜活起来,自然会看见其中散发着的理趣光辉。

责任编辑 黎文雯

上一篇:国学的管理智慧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