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2024-06-22

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共10篇)

篇1: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宣汉县南坝中学 陈 江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课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促进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思想品德课与之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情感和个性有效发挥,使思想道德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完美结合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不仅促进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改革,而且还能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下面我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品课教学,激发兴趣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探索课程的现实意义。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传统教学形式往往使其显得枯燥和空洞,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调动,而借助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热情,从而更好的理解这门课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有助于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如“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框,新课导入时,可以播放动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画面,唤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气氛活跃时,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美丽颜色和无限生机的图画,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视屏,学生印象深刻,从心里认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和责任。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再如,学生对“承担社会责任”缺乏认识,我就编辑“汶川大地震救援活动中”的录像资料,展示广大军民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风采画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扩充资源,提高效率

思想品德课只靠课本内容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作适当的补充,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快速度、高效率地完成这一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各种资源,传递大容量的信息,为教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以灵活的内容补充相对固定的教材,为思想品德课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教学内容”的调整组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因此,在学校具备网络资源的条件下,思想品德教师应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如运用网络音像兼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制作教学课件,使教学更加、形象化、趣味化;运用各种信拓展学生视野;运用计算机超越时空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如以《日新又新我常新》来说,在结尾部分搜集本班几位学生的照片,再加上他们对自己的文字介绍,让学生观看,然后请学生课外写一段关于自己的评价,加深学生对自己如何评价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互联网,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延伸到课堂以外,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多媒体走进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延伸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三、尊重主体,培养创新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主要是教师向学生灌输一些枯燥单调难的原理,学生机械地接受理解,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很强学生只会抄书,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要看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有效程度。然而参与意识所呈现的强弱水平和参与的主动性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学习,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课堂效率才会提高。多媒体课件教学将教师难以表述的现象、原理、以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乐学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思想品德传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要么是师生之间一对一的问答,要么是教师讲解,学生当“听筒”。学生回答问题时紧张,担心遇到答错的尴尬。引入信息技术后,课堂有了生命和活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作带有动漫效果的习题,例如插入一些声音,当学生答对时给予表扬“你真行”、“真棒”,有鼓掌声,当学生答错时给予鼓励“继续努力吧”,通过人机对话,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快乐地接受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文本、漫画或简单动画,请学生出主意,对于学生来说,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要比把这个难题设在自己身上更易于接受,而事实上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他们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培养情趣,激活思维。

美感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和启迪他们正确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中介渗透美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

美的感受是个多维体、全方位的感知过程,现代化音响系统进入思想品德课课堂无疑为教学情趣的渲染、审美情感的激发、声律美的感悟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初三思想品德“关爱集体”教学中,为了树立集体意识,营造团结向上,关爱集体的教学情境,我用VCD播放了流行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随着激昂的旋律,跃动的音符,同学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在音乐美的情境中得到陶冶,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思想品德课要有感召力必须具有感染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现代音响系统拓展了学生音乐美感的欣赏和感悟能力,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感染力,使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在道德感化中熏陶美的情趣,在美的境界里陶冶美的心灵。

现代信息技术能激发想象思维。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思维、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进行革新。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成长的目的。如教《科学造福人类》一课时,精心设计课件,让一幅幅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真实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实例中感悟到科学为人类产生巨大的力量,再引导学生从画面中看到什么,说说科学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学生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从各个方面对今天的生活状况进行创新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能激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不同方向,寻找多种解决方法的思维,要求学生能摆脱别人和传统的影响,有苟于传统的答案和模式,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设想和见解,使思维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从来不敢或不会发表一点与别人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不会有多大的独立的创造。所以教师应多方设法鼓励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善于、敢于打破常规。在具体训练方法上,则应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如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教师只靠文字的说教难以作出行为的正确判断。我设计这样一个行为辨析画面课件:双休日,小明一个人在家时,来了一个自称是“远方亲戚”的人朝着小明家敲门。小明想:不接待嘛,不对,对客人得热情有礼貌;接待嘛,自己又怕不认识他,万一是坏人,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文明而又不上当受骗?此时学生都进入了积极讨论、交流、展示。有的说,从猫眼中窥探,有的说,对不起,门被反锁了,锁匙被我妈妈带走了,请你等一下,种种的想法无不激发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明白一个道理;当一个人在家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只有这些,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更加多样化,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调整内容,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学习负担的减轻。但是,由于现在学校大多数学校设备不齐全和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还不高,制约着多媒体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够突出,还需今后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篇2: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一、激发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在人的实际活动中产生,对人的活动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老师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

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好范文版权所有

⒈多媒体运用。增效“理”“行”情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教学《爱护有益的动物》一课,先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这些叫声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后,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是哪些动物?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时,再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颜色和无限生机,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懂得有益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

⒉多媒体运用,以情境激发情感。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激发相应道德情感。如上《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引发思考: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而后,教师又播放地球上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配以激情的旁白,正当学生遨游在美丽的青山碧山之间,如痴如醉时,教师随着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被污染的小河”,鱼儿打着伞挡住人们往河里乱扔的酒瓶、鞋子、垃圾等杂物。教师讲述这条河原先是多么清澈美丽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激起强大的反思,学生在强烈的震惊中激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火花,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地球。这样变静为动,动静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情感及责任心。



二、激发兴趣

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很大,有一些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达到%左右,而厌学的学生是有方向性的,有的学生厌学这门课,但不厌学那门课。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呢?我深入思品听课中不难发现,有%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照本宣科,有%的课未使用教具上课。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实践证明,哪个老师有注意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厌学率就低。为此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顾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品课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故事开端激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诚实守信》一课的开始,教师播放故事,让学生边欣赏《狼来了》的画面,边听配乐录音,听后请学生讨论:天真的牧童在山坡上焦急地呼喊“狼来了”,为什么山坡下的人听到后不去求助?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继而提示课题。以“趣”引路,学生的学习欲望就空前高涨。在学生热烈交流中明白了道理:做人要诚实守信。

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目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出现画面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将画面分解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当你到火车站买票,有人不排队在你前面插队时;()当你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扰得无法看演出时;此时你看到、听到的情景,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道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不仅使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出来,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



三、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的“要使儿童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个人意义’(罗杰斯语),让它有助于儿童的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精神呢?教师就要力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以概括性和间接性为特点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

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思想活动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表现在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上。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力图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

⒈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思维。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进行变革,发现新问题。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的目的。例如教《科学造福人类》一课时,精心设计课件,让一幅幅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真实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实例中感悟到科学为人类产生巨大的力量后,再引导学生从画面中看到什么,说说科学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年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让学生设想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好范文版权所有,从各个方面对今天的生活状况进行创新思维。有的说,到那时,人类可以自由地生活在宇宙中;有的说,那时的人比现在健康长寿,因为医学发展到能成功克隆器官和置换器官;有的说,那时已没有废物,因为所有的排放物都是一种生产的原料,形成原料链——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研究社会,畅想美好的明天,奠定了创新未来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走近世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思想感情。

⒉多媒体课件激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许多不同方向,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它是要求学生能摆脱别人的影响,有苟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和方式,提出与众不同的多方面的设想和见解,使思维具有独立性和首创性。很难设想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从来不敢或不会发表一点与众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会有什么独立的创造。所以教师应多方设法鼓励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求异,不因循守旧。在具体训练方法上,则应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如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教师只靠文字的说教难以使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和作出行为的正确判断。教师设计这么一个行为辨析画面课件:双休日,小明一个人在家,这时,来了一个自称是他家“远方亲戚”的人朝着小明家敲门。小明想:不接待嘛,不对,对客人得热情有礼貌;接待嘛,自己又怕不认识他,万一是坏人,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文明而又不上当受骗?此时学生都进入了积极思考、辩论、交流。有的说,从猫眼中窥探,在答应开门的片刻,打电话告诉楼下邻居的阿姨;有的说,对不起,门被反锁了,锁匙被我妈妈带走了,请你等一下,我打电话告诉妈妈;种种的想法无法不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提高辨析是非的能力,而且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当一个人在家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收集学习资料,详实数据、真实背景等感知内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3: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四大特点

1. 提供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 新的教学模式, 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学生学习的空间开放了,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体。

2.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 让学生在各种任务情境中进行体验, 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突出了“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的教学宗旨。

3.讨论交流协商合作学习, 针对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 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交流的形式, 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阐释自己的观点, 又可及时借鉴他人的意见, 实现共同提高。

4.促进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 实际上是学生完整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过程。显然,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5.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效果。从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思想品德课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 (电子学习) 中, 我们可以感觉得到, 互联网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 它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来说, 有以下五种效果:

(1) 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思想品德课的应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 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这样, 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刻板和被动, 而更多地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 而是音乐、动画、阅读、交谈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都是非常重要的。

(3) 互联网的超文本特性, 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 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 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 前者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4) 而基于互联网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 (电子学习) 能为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提供协作式学习, 并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人际关系。

(5) 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 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 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 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

1. 教师创设情景引导。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 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 让学生主动学习。如, 在教学《家乡巨变》一课时, 运用网络资源提供的材料——红山农场今昔的图片以及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探索学习。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根据材料中红山农场今昔的变化制作上课课件, 帮助学生确立目标, 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正确的网络搜索。

2. 网络资源共享。

本节课是利用Internet网络和教学网络, 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 创建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学生利用Interne网络直接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自觉的学习能力。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学生发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时也掌握了如何在网站上搜集信息, 又将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思维方式也会有所改变。

3. 学生实践参与。

教师的课件具有良好的导航性, 相关搜索引擎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学生开展协作讨论, 相互交流自己的意见, 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信息内容的检索, 并让学生利用教学网络交流信息资源,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4. 学生归纳总结。

在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之后, 还可以对资源进行共享, 并加以归纳总结。学生在网上下载练习, 完成后提交, 也可在教学网、学校校园网或QQ上进行交流。

篇4: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思想品德

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激发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在人的实际活动中产生,对人的活动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老师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

l.多媒体运用,增效“理”行“情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教学《珍爱生命》一课,先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这些叫声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后,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是哪些动物?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时,再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颜色和无限生机,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懂得有益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

2.多媒体运用,以情境激发情感。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激发相应道德情感。如上《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引发思考: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而后,教师又播放地球上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配以激情的旁白,正当学生遨游在美丽的青山碧山之间,如痴如醉时,教师随着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一”被污染的小河“,鱼儿打着伞挡住人们往河里乱扔的酒瓶、鞋子、垃圾等杂物。教师讲述这条河原先是多么清澈美丽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澈起强大的反思,学生在强烈的震惊中澈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火花,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一地球。这样变静为动,动静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情感及责任心。

二、激发兴趣

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顾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品课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l.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故事开端激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诚实守信》一课的开始,教师播放故事,让学生边欣赏《狼来了》的画面,边听配乐录音,听后请学生讨论:天真的牧童在山坡上焦急地呼喊”狼来了“,为什么山坡下的人听到后不去求助?以”趣“引路,学生的学习欲望就空前高涨。在学生热烈交流中明白了道理:做人要诚实守信。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目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出现画面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课时,将画面分解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当你到火车站买票,有人不排队在你前面插队时;(2)当你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扰得无法看演出时;此时你看到、听到的情景,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提高文明程度的道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不仅使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出来,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

三、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的”要使儿童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个人意义’(罗杰斯语),让它有助于儿童的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精神呢?教师就要力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以概括性和间接性为特点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思想活动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表现在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上。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力图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

l.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思维。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的目的。例如教《科教兴国战略》一课时,精心设计课件,让一幅幅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真实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实例中感悟到科学为人类产生巨大的力量后,再引导学生从画面中看到什么,说说科学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多年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让学生设想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从各个方面对今天的生活状况进行创新思维。

篇5: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为了适应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就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也就是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对这两年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整合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世界文化之旅》一框时,首先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浏览了世界多个国家特有的文化,观看了多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使学生一饱眼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道德情感,灌输为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八年级上册《我爱我家》一框时,讲课之前,我先让同学们看了一段视频:父母在子女生命垂危时,不分日夜、不眠不休的照顾孩子,甚至恳求医生宁愿拿自己的生命来交换。看得过程中学生们大都流泪了,他们深切感受到了父母对儿女的爱,深刻了解了父母的伟大,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接着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让学生聆听表达家庭温暖的歌词,感受家庭的爱更加深刻。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时,让同学们亲身使用网络,感受网络的巨大作用,同时,让学生看到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学会正确利用网络的优势。

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到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综上所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因素,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态下,在令人信服的实事中,接受教育,明白道理,对提高思品教学实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对信息技术与思品课堂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例如,以往的思品课往往是一只粉笔、一言堂的灌输式,而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反而不如孩子们反应快,在很多方面他们远胜于我们,我们没有理由在站在讲台上发表长篇演讲,而应该更多的让孩子们发表见解。既然网络是五彩的、社会是多元的,我们也应该抛弃答案唯一,在坚持是非标准的大前提下,允许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品教育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

篇6: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也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而讲授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就不能适应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所谓整合,也就是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对这两年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整合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亮出你自己》一课时,课的伊始我请同学们看了一段2004年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录像,在这段录像中集纳了各种体育项目。本来就喜欢体育的他们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住了。看的过程中我允许他们叫出自己认识的运动员的名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动物身上,给予动物更多的关注,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又如在教学《法律是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在讲“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特点时,我利用课件进行情境教学,渲染人物形象:播放胡长清受贿案的视频,重点播放胡长清被法院审判这一重点情节,最后展示胡长清被法院宣判为死刑并立即执行这一决定。这一段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对法律的这一重要特征牢记在心。

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道德情感,灌输为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学《勿以恶小而为之》一课时,我先播放影像片段,展示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难道这些人生来就是这样糊涂吗?那么他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所明之理融入了学生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引导他们抒发心中的情感,能起到传播情感强化全体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作用。如教学《师生之间》一课时,我先回忆自己童年时代得到老师关怀和培养的事例,表露出自己对老师教诲的真诚感激之情,并以一声“谢谢您,老师!”引起全班学生的情绪共鸣。接着,播放录像《烛光里的微笑》,再出示一幅平时老师关心学生的画面,让学生从录像中赵老师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事迹联想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体会认识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最后,在课件MTV《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说说想对老师说什么,想为老师做什么。此时,学生已经很想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了。可谓情到深处,一触继发。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我在教学《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一课时,发现教学目标中强调“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尊重他人的生活态度,与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能力,懂得自尊与自耻”,而课文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相对不足,于是我找来《2004年奥运冠军录》这套光盘,节选下“刘翔勇夺奥运冠军”这一精彩片段。虽然仅有短短的三分钟,但美丽的画面、亲切的讲解,使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了中国人的自信,丰富了教材的内容。

再如我在讲《团结就是力量》一课时,在学生汇报完自己的调查资料后,我适时播放2003年上半年,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支援抗击“非典”的斗争的影片片断。这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深深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自豪的情感。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到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四、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在思品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们并不完全相信,他们总爱追着我问:老师,真有这个人吗?(是不是为了教育我们编出来的人物)他还活着吗?他长什么样?”可见,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而教材的介绍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则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例如,我在教《直面挫折》一课时,发现大家对挫折及如何面对挫折这一材料并不很熟悉。我就号召同学们去收集资料,增加对材料的了解。自己则找到展现一些人物在挫折面前的事例的视频,让同学们观看。孩子们被一些人物所深深震撼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孩子们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例子,他们信服了,也乐于向榜样学习。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强化了正面教育的效应。

综上所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因素,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态下,在令人信服的实事中,接受教育,明白道理,对提高思品教学实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对信息技术与思品课堂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例如,以往的思品课往往是一只粉笔、一言堂的灌输式,而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反而不如孩子们反应快,在很多方面他们远胜于我们,我们没有理由在站在讲台上发表长篇演讲,而应该更多的让孩子们发表见解。既然网络是五彩的、社会是多元的,我们也应该抛弃答案唯一,在坚持是非标准的大前提下,允许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传统的先分析典型事例再导行的固有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例如,我在教学《理解诚信》一课时,首先通过看图、听故事、讨论的方式,使同学们明确了诚信的重要性及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的实质。学生们当即展开了大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样的明理过程远比分析课文中的单纯事例更有意义,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所以,在思品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和思想,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品教育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促其内化导行的内驱力。如教学《公共生活中的礼仪、礼貌》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文明礼貌用语,在课堂上进行5分钟新闻发布会,学生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感受到掌握文明交往的技巧,收获很多,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而这不正是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把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吗? 总之,信息技术的到来,正吻合了思品教学改革的需要。它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同时也密切了师生关系,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知心朋友。有人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里程中最辉煌的一段。那么,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将为“辉煌的历程”增添更为神奇绚丽的一笔。潜心钻研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教学整合,必然给增强实效性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我将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陈庆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2004年

2、丁玉英 《运用多媒体 优化思品课》 2003年

篇7: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师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学生往往感到思想品德课很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打破了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创新精神。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快乐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提供的声、像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把视听等信息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学中耳闻其声、眼见其形,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教材,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为之愉悦,为之兴奋,以致产生浓浓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 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化静为动,增强动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

三、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时代性,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多媒体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能否顺利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完成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有机合,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几个视频文件的演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使用多媒体课件快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青少年学生品德修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适合课文内容的动画片,影像资料等,把课文单调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篇8: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较好地创设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发现、探索新知,尽快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书本到黑板,由理论到理论,使课堂内容显得空洞乏味,以至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激情。而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认知活动与人的情感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情境创设、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情感认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便于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就思想品德课而言,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讲清楚的重点、难点知识,大多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其变得直观而形象。而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由于受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成了课堂教学的难点。但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帮助我们化繁为简,把常规教法难以表述的重难点,变得形象化、生动化。

三、增强思想品德学科的时代气息,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本就是社会的一个小的缩影,在解决课本这个“小社会”的问题过程中,去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解决社会这个“大社会”的问题的能力,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需要适度增加有利于社会教学的信息,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与时代同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传授信息新颖、快捷、全面等特点,通过课件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当前国际和国内的最新时事动态,以鲜活生动形象的图片、影像等把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贯穿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关心时事,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脉搏,阐释和佐证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感悟美的声律,剖析美的结构,使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统一起来

现代化音响系统进入思想品德课堂无疑对教学情趣的渲染、审美情感的激发、声律美的感悟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创建新集体》一课教学中,为了营造团结向上、众志成城的教学氛围,笔者采用音乐导入的方法,播放了经典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随着激昂的旋律,跃动的音符,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得到美的陶冶。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之时,笔者也因势利导地进入正课。再如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问题时,笔者播放了一首MTV《团结就是力量》。明晰的画面、铿锵的节奏、气势磅礴的主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同时在雄浑的音乐意境中领略手手相连、心心相印的崇高美。思想品德课要有感召力必须具有感染力,为此可创设具有音乐美的教学情境。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现代音响系统拓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感悟能力,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感染力,使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在道德感化中获得美的情趣,在美的境界里陶冶美的心灵。

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以其显著的优势为素质教育拓宽了新的天地,它以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新的兴奋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它将课堂由静变动、由虚变实、由远变近、由难变易、由抽象变具体,从而帮助学生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内容,启迪学生的思维。

摘要:随着多媒体进入思想品德学科教学领域,课堂形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使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统一起来,给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篇9: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情感;兴趣;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5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思品课上始终演绎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青少年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上,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产生内化,对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激发情感

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

1.多媒体运用,增效“理”、“行”情感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

2.多媒体运用,以情境激发情感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激发相应道德情感。如上《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引发思考:“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而后,教师播放地球上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配以激情的旁白,当学生遨游在美丽的青山碧水之间如痴如醉时,教师随之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被污染的小河”,鱼儿打着伞挡住人们往河里乱扔的酒瓶等杂物。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激起强大的反差,学生在强烈的震惊中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火花,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 ——地球。这样变静为动,动静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情感及责任心。

二、激发兴趣

目前,一些学校厌学的学生的比例达到30%,而厌学的学生是有方向性的,有的学生厌学这门课,但不厌学那门课。那么,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想法呢?笔者深入思品听课中不难发现,有23.2%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照本宣科,有69.2%的课未使用教具上课。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实践证明,哪名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名教师所教的学生的厌学率就低。为此,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顾教书,不管学生的感受,必须研究学生的学,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品课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故事开端激趣

上课一开始在以趣引入情况下,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青少年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就要联系实际出现画面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将画面分解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当你到火车站买票,有人在你前面插队时,(2)当你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扰得无法看演出时,此时你看到、听到的情景,对这些行为有什么看法?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道理。

三、激活思维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不仅使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出来,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力图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

1.多媒体课件激活想象思维

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进行变革,进而发现新问题。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帮助青少年在生活中成长的目的。

2.多媒体课件激活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许多不同方向,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它是要求学生能摆脱别人的影响,不拘泥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和方式,提出与众不同的多方面的设想和见解,使思维具有独立性和首创性。很难设想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从来不敢或不会发表一点与众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会有什么独立的创造。所以教师应多方设法鼓励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求异,不因循守旧。在具体训练方法上,则应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

篇10: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小议》

姓名:

戎凤萍 性别:

工作单位; 宁夏石嘴山市第九中学、通讯地址:

宁夏石嘴山市第九中学、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小议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新课改理念下对包括我们每一个思想品德在内的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教学。本文主要阐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了四个方面的神奇作用即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三、运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课

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动用于教学中,既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对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发挥的神奇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我多年的从教经验得知,80%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所以老师在思品课教学中,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图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我在教学《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时,展示大学生宿舍的脏乱差以及大学生雇人打扫宿舍的图片,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到处为儿奔波求职,儿子在家上网的图片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深刻的认识到依赖的危害性,从而自觉树立自立意识。又如我在教学《法律是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在讲“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特点时,我利用课件进行情境教学,渲染人物形象:播放最高法原副院长黄松有涉嫌贪污受贿案开庭的视频,重点播放黄松有被法院审判这一重点情节,最后展示原最高法原副院长黄松有终审被判无期。这一段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对法律 的这一重要特征牢记在心。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我在教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我先播放影像片段《群雄》)和《海底世界》,在展示图片,《干涸的世界》,通过观看对比,启发学生思考:人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这样,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所明之理融入了学生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引导他们抒发心中的情感,能起到传播情感强化全体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作用。再如我在教学《师生之间》一课时,我播放视频《今日说法》中,老师奔波十年状告负心学生一段材料,通过媒体播放,讲解,以及律师精湛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关怀和培养的事例,表露出自己对老师教诲的真诚感激之情,引起全班学生的情绪共鸣。同时谴责那个没有良心和诚信的学生,学生更明白了做人要知恩图报的道理。

三、运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运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是所有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最明显的感受。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语言设计,个人情感的真诚投入,创造了课堂教学的最佳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就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我在教学《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时,为了落实情感目标,我特意精选了一段视频无臂青年力克、胡哲的故事,无臂青年力克、胡哲生活学习中怎样自立自强的视频,再加优美动听的音乐《我和世界不一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谈自己的感悟。我一看,连平时最不爱回答问的几个同学也高高的举起了手,所以就叫起来了他们,说的很深刻,我也趁机表扬了他们,以后主动投入到教学中。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你争我辩”、“焦点评述”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上一篇:商业街分析下一篇:秋姑娘的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