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精读》说课稿

2024-07-07

《日语精读》说课稿(通用8篇)

篇1:《日语精读》说课稿

《日语精读》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日语精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反思五个方面来对本课程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由宿久高、周异夫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日语精读》是本门课的教材。本书教材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入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内容。教材涵盖了专业日语初级阶段应该掌握的绝大部分知识。本册教材的内容分为“本文”、“文法解说”、“练习”。在单词表中出现的词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词。“练习”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每一课中的大部分新内容。另外,我使用的参考教材是周平,陈小芬编著的《新编日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实例丰富,内容新颖,极大地补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说教学大纲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其特点在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和应用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为此,我们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确定等方面都围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进行。

本课程是商务日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并为该专业其他课程奠定知识基础。内容为《日语精读》1-2册。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商务日

语专业的三年制大专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授课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日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日语基础知识,加深对日本的了解。

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同时,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阅读与听,写,说的关系,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张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为学生为中心。因此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课程讲授以讲练结合为主要方法,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并重。语言知识贯概精讲多练的原则,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结合问答,复述,角色扮演、听写、讨论等课堂练习形式,以及布置阅读文章、练习题、短文写作等课外作业的方法,训练口笔头的复用能力。

(2)听说法:读写的训练注意让学生多读多写,训练流畅的口头表述

和通顺的书面表述。提供适量练习问题,保证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练习。

(3)情境教学法:语言训练采用情景教学法,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

或设定动作和场景,使学生通过情景和形象,逐步培养直接用日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安排交际场景以及游戏等,或让学生自行编排短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活学活用。

(4)其他教学方法相辅: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播放听力,电影片段,动画片片段等音像资料,让学生讨论,对日本及日语有较全面的了解。

四、说教学过程

作为一名商务日语专业课教师,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心得。我的教学过程是采取“精讲---多练---模拟实训---总结评价”四步。从理论到实际、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开展教学做详细介绍。

1.“精讲”知识点

首选对知识点进行解说,包括新单词,语法以及功能表达。其中单词采取领读或听音频等手段学习发音。词义使用等则通过大量实例讲解。语法以及功能表达部分则通过区别,总结等方法配合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在这一过程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该部分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主动地去学习,理解老师的讲解。

2.多练

听录音,发音练习,朗读单词练习,书写练习,语言比赛,课前发表等方法都是我在课堂上使用的手段,以便让学生及时巩固。

3.模拟实训

让学生模拟交际场景,亲自进行场景交际,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表

现欲。比如在讲述《ちょっと代わってくれませんか》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自己的课后准备材料,进行课堂场景模拟的讨论。这一过程的目的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授受关系的表达。

4.总结评价

在进行了练习,讨论,模拟后领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及时提出疑问。允许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观点,引导学生朝着自己拟定的目标学习进步。例如在这一课中,通过模拟实训,让学生针对模拟课堂中哪些表达方式不和场景的,哪些交际语是汉语式的,哪些问题遗漏了等问题进行讨论总结。通过总结评价以达到理解日语并使用日语做事的目标。

五、教学效果及反思

通过和学生交流等方式观察教学效果。并及时通过课堂提问,抽查,测试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同时要联系时代和实际生活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扩展。

以上,我从这五个方面对本课程进行了说明,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篇2:《日语精读》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精读与略读》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侧重点是介绍略读。讲述了略读的意义,怎样进行略读,略读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对精读讲得较为简略,但很精当。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依据

这是一篇自渎课文,我准备用一课时教完。根据课程标准所要求完成的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

1 知识与技能

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略读和精读。

2 过程与方法

讲述略读的意义及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掌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确定的依据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略读的方法。因为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该节课的主要目标。

二、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精读与略读》是自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中还穿插运用提要法,圈点划注法。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的表达、概括、分析能力。

三、说学情、学法

本班是个总体学习水平不高,两极分化明显的班级。根据这些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找、划、分析、概括的学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调动起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使学生有所收获,我安排了如下几步: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如《读书莫放“拦路虎”》.《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文章,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们再来掌握两种读书方法。

(谈话引入主要想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提醒学生课文的类型,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

2.板书:精读与略读

说明所代表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1.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汇报交流,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精读?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段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词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2)什么是略读?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这一程序,意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着重学习“略读”部分

1.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

(“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

2.略读有什么作用?画出关键词句。

(“通过略读,可以……从而……获得……”。)

3.怎样进行略读呢?小组讨论。

4.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1)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略读?

(2)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略读。

(3)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为什么?

(4)怎样做才取得略读的最佳效果?

(设计这一步,主要让学生明白具有略读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学习略读的方法。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见解。完全把学习的主动权叫给了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四)、小结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文内容谈。

2.从好词佳句方面谈。

(通过小结交流可让学生加深对略读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摘抄能力。)

(五)、小组学习,指导读书。

1.用略读的方法阅读12课后面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

2.再用精读的方法阅读文章的重点部分,阅读时可圈圈画画。

3.相互交流。

(设计这一步,主要想检查学生是否真的读懂了课文,能否学以致用,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总结全文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最后的总结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七)、作业

用略读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课外文章或一本课外读物。

篇3:大学二年级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浅析

基础日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日语语言方面的基本功, 为学生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而高级日语则是在基础日语的基础上, 进一步巩固一、二年级所学知识, 掌握更新日语知识和技能。大学二年级的日语精读课处于基础日语向高级日语的过渡阶段,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要求日语教师也应充分注意这种过渡性的特点, 在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要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日语初学者到日语初通者再到日语精通者的过渡。

据相关调查统计, 在日语教育的过程中, 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各门课程由不同教师担任教学的模式。因此出现教学分散性的问题。大部分老师因为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使用单一教材的习惯。从而造成了以每位老师各自为战的状态。于是, 在教学过程中, 造成了不是老师以学生为中心, 而是学生去适应老师的现象。并且随着学生每年的升级, 担任各门课程的老师也是经常地发生变化。这样使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较为分散的状态下, 穷于应付。很难树立起一个统一的、贯穿于四年日语教育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环境。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学方法不当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 片面强调书面语法, 而忽略口语。

在使用日语的环境里, 根据不同场合必须交替地使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这是日语表达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而且即使表达同一内容, 书面语也是和口语差别很大。口头语言的学习不足, 必然会造成学生在口头语言方面理解和表达产生偏差。

(2) 单词的孤立性记忆。

传统教学过程, 主要是学习新单词之后, 再重点围绕课文对文法点进行授课。那么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也是建立在对课文的理解之上。这种单词的记忆方式, 不但比较枯燥也容易使单词与生活场面脱离。

(3) 归纳能力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注意归纳能力的培养。翻译是很难将说话人的原话原封不动地传达给第三者。所以在时间许可范围内, 必须在理解说话人原意的基础上, 短时间内进行归纳和整理, 然后传达给第三者。所以要求作为现场翻译工作的学生, 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发言人的原意进行取舍, 从而造成断章取义, 最终使自己所翻译的内容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问题出现和发生,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目前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为基础日语教学的实施者, 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 有的放矢、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与语言学习和运用相关的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采用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的教学形式, 把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文化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课程的效益, 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使学生在掌握外语的同时获取文化知识, 正确理解所学语言, 提高准确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总之, 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教育, 是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一专多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为此, 应把日本文化语言学作为今后研究的课题, 主动积极地研究和探索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把不断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努力培植语言文化一体化的教学机制。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教师应解放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更新观念方面, 教师应首先做到精读课教学中,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文件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 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 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其具体做法是:

首先, 在宏观方面, 教师应当按照外语学习的规律和科学的外语教学理论, 根据国家的教学大纲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需要组织好整体的教学体系。在集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以自己为主角, 把课前准备好的单词, 惯用型、句型段落、篇章结构等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 上课满堂灌, 而应以学生为中心。本校日语专业二年级的精读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主编《新编日语》第三、四册。该教材的课文是由本文、会话、应用文构成的。本文是每课的主题内容, 可供朗读练习和连贯叙述时用。会话是根据本文展开的连贯性的对话, 用于听说训练。应用文除了一部分介绍日本的自然和文化外, 大多数是与每课的主题内容相关而又独立成篇的, 题材广泛, 目的是通过阅读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师应在课前, 要求学生做好充分预习, 并指定一些相关的参考书, 让学生在预习中努力掌握自己所能掌握的, 然后再把没有弄懂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这样, 教师则可以不必花费大量时间逐一讲解每一个问题, 只要集中精力解决好学生们感到困惑的重点问题即可。这样, 教师可以把用于阅读理解上的大量时间节省下来组织学生们进行听、说、写等方面的练习。例如, 在写作方面, 可以做些造句练习、课文改写、写读后感等;在会话方面, 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口头讨论或者模拟出与课文相似的背景做些适当的情景对话等等。应当注意的是, 无论哪一种练习形式, 都应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既综合锻炼了学生们的外语各项基本功, 又巩固了其所学的知识。另外, 即使是在阅读理解上, 授课方式亦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先听磁带, 然后课上由学生直接朗读, 教师只起一个纠正、评价的作用。尤其是课文翻译时更应如此。对待一些语言上的难点, 亦不应由老师直接先讲出来, 而应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在一旁做引导、补充、归纳等工作。而只有对学生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才应做些重点的讲解。总之, 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自己, 进而提高其自身的各项能力, 而教师则应是课堂的主持人, 学生的学习顾问。这样, 学生的学习则具有主动性,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可以进行外语各项基本功的综合学习, 并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外语精读课教学中, 我们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学生本身和积极参与来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水准。

结语

在外语教学中, 对教学的研究和教材的开发是关键环节之一。尤其是精读课程, 它是外语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能起到主导作用。大学二年级日语精读课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期, 精读课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个特殊性, 采取“特殊问题特殊对待”, 才会对学生的以后外语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提高我国日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水平日语人才。

责任编辑:王宇

摘要:日语精读课是日语专业综合课程的主要科目, 大学二年级的日语精读课处于基础日语向高级日语的过渡阶段,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目前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日语初学者到日语初通者再到日语精通者的过渡。

篇4:关于大学日语精读课的思考

关键词:日语精读课;交际能力;课程联动机制

一、大学二年级日语精读课存在的问题

1.课时不够

笔者所授大二日语专业精读课所用的教材是《新编日语》(修订版)第三、第四册。教材编著的设计为“每课教学时间为10学时左右”。实际教学中,二年级上学期精读课8个学分,共128学时;下学期6个学分,共96学时。如果按照编者的设计,那么大二一学年也只能完成22篇课文的教学量,不足两本教材共计36篇的课文总量的三分之二。如果以一周一课的进度(笔者实际授课经验),最多完成32篇课文,无法完成全部课文的教学。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一般日语系都会启用高年级精读教材。所以在基础教学的《新编日语》教材中尚未完成的课文,只能不了了之了。

2.与其他专业课衔接不紧密

学生进入大二年级以后,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写作、泛读、会话等专业相关课程。这些课程本应该是是精读课的延伸,是精读课培养的“听、说、读、写、译”这五大技能的分类再强化。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笔者深感精读课与这些专业课脱轨。学生往往困惑于学到的知识用不到,想用的知识没学到。究其原因有:第一,教材不统一。以《新编日语》为例,其并没有听力、泛读、写作等配套教材,导致专业课教师不知道精读课教些什么,精读课所学知识点在专业课上得不到强化与运用。第二,教师不统一。一般而言,精读课的教师都只是负责精读课,不再担任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工作,而不同专业课则由不同教师担任。由于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对日语的认知理解皆有不同,导致各门课存在不协调的问题。第三,教学进度不统一。一般精读课作为专业主干课程有16周的课时量,而其他专业课则根据学分各有不同,但一般都少于精读课,导致学期中末期,精读课所学的知识点没有延伸强化的场所。

3.多媒体运用如同鸡肋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日本的人情风貌,加强学生對信息的感性认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体验,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但据笔者观察,日语精读课中所谓的多媒体运用一般多表现为课件的使用,其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所谓的使用课件,就是把原来板书上的内容换到电脑屏幕上显示,教师在课堂上不用板书,取而代之的是点鼠标。学生则依旧抬头看屏幕,低头抄笔记。教学方式没有得到任何改变。甚至有的时候,由于课件展示的信息量较多,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来不及做好笔记,教师又进行到下一个页面的教学,这样就会使多媒体失去了应有的特色、功能和价值。第二,课件中的插件喧宾夺主。课件中视频资料过多,运用时间过长,会混淆、转移学生掌握知识的主体视线,使学生抓不住需要重点理解的内容,削弱了教学效果,耽误了教学进度。

二、相应的对策

1.以“交际法”取代传统的“语法译读法”

这是解决日语精读课课时不够、学生学习效率低的根本手段。根据现行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交际和运用能力是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应用语言学家康纳尔(Canale)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即交际能力四分说):一是语言能力,即语音、语法、词汇的知识;二是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言功能和表达得体的能力;三是话语能力,指以言行事的能力;四是对应能力,指在言语交际中进行应酬和磋商的能力。精读课应重视培养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以完成教材的课文内容为目标。一旦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就不用拘泥于是否完成了教材内容。

2.建立日语精读课与其他专业课的联动机制

日语精读课是培养学生运用日语综合能力的课堂。要达成这个培养目标,不能仅仅依靠精读课,还需要听力、泛读、写作、会话等相关专业课的共同协作。为了避免专业课各自为战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以精读课为主导的课程联动机制。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期开始前,各专业课教师统一沟通每门课的课程内容,将关联性低的课程内容排除在课堂教学以外;第二,以精读课课程为主,安排关联课程的教学进度,如精读课学习关于如何发表的课文,那么听力课就可以听有关发表的段落,写作课可以安排学生写一篇课题发表报告,会话课可以安排一次模拟发表。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让学生“输入”知识内化后“输出”。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日语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发挥日语系全体教师的共同力量,从而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佳音.基础日语课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7).

[2]陈燕生.现代视频技术手段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8).

[3]董编.情景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6).

篇5:《饭店日语》说课稿

考试安排

本课程考核包括三部分:形成性考核、课程终结考试和口语终结考试。课程总成绩采用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30%,课程终结考试占40%。口语终结考试占30%。

六、说教学改革及其效果

1、教材的改革

国内现有的大多数日语教材都受到了应试模式的消极影响,所以尽量选用有利于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贴进酒店工作的教材,把单纯的饭店日语课变为师生互动性的语言交流平台,努力创造语言学习的愉快氛围。

2、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改革

在饭店日语课程改革前,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一成不变的。旅游日语专业的(酒店管理方向)和(旅游管理方向)虽然专业设置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可是却使用相同的日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通过改革,我们选择由任课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在每学期末共同协商,共同制定的方针,精心准备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本学期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变通,制定行之有效、目的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3、饭店日语教学的新模式

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整体目的。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校饭店日语的听力会话水平有了一定的成效:(1)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2)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日语学习由难变易,门槛更低。

篇6:日语精读第19课

临近21世纪,为了构筑一个没有难民的世界,特别指定产生难民的根本原因,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应对。虽然20年前难民的数量是250万,但在东西方冷战结束时,也就是1990年达到1500万人左右,现在是1995年5月,联合国难民高级专员事务所管辖下的难民月2300万人。作为现在世界的特色之一,差不多115人中就有1个人在不安、危险、不安定中,因为住处而工作,追逐。在靠近21世纪时,如何消除作为现在世界性的课题而被广泛讨论。

虽然解决难民问题很困难,但我想到3个解决战略。紧急事态对策的强化、促进自主返回环境额准备、然后是预防。接下来我想关于此事稍微具体的讲解一下。

首先,如何做到紧急事态对策强化。我在(1991年1月)成为难民高级专员之后,产生了库尔德难民、旧南斯拉夫难民、卢旺达布隆迪难民。经历这些之后,不管怎样为了提高紧急应对能力,必须充实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是人力,为应对紧急事态成立五人专业官员,每五人一队。然后是物力,他们外出的时候得准备一套紧急用具(有电脑、纸、无线电台等设备的四轮驱动自行车)。在钱的方面,准备2500玩美元的紧急救助金。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多国、NGO,瑞典、美国的保健省等和丹麦、挪威、瑞典的民间团体做了紧急支援的协定,一旦有事发生,72小时内会出动约100人员,而且协定出动的都是有过一定训练过的人员。第二,关于促进返回环境的准备,在和平的基础上准备能够回国的条件,然后难民就回去了。人最终还是想回到自己的家。最近作为最成功的回国的例子,37万人在经历了十四五年的难民生活后回到柬埔寨。难民回国以什么样的形式对之后的那个国家的安定做贡献呢?考,到面向21世纪的开发可能性,首先是和平协议,也就是政治上达成协议后在开始考虑难民回国的事情。然后我们开始回国的支援。首先回去的交通方式,回国的食物供给,收集回去之后重建家园的的物资。在柬埔寨,因为他们几乎都是农民,回去之后要设立再次从事农业的土地。然后进行土地测量,进行各种调查,不管怎么说地雷很多。除去地雷,然后提供土地,直到回去要花费多长时间是我所不知道的。在柬埔寨,为新国家建设的选举的时间是事先决定的,必须在期限内回去,出动只有联合国有的维和部队是不能长时间驻扎的。因此,那是要考虑的是,如果不能提供土地、那么提供现金并用于生活重建怎么样,是要土地还是钱,给难民提供这样一个选择。这样的话,惊讶的人们会选择金钱,多亏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回国。最后是预防。预防是在所有国家中,如果有能做到好的政权,通过民主的程序搞政治,经济安定,尊重人权这些条件的话,我想就不会有纷争,难民也不会出逃了。但是,期待那样的事情,最后这样的世界就像天堂一样,这无论如何都办不到。因此,用现在有的方法什么样的预防才是可能的呢?我的回答只有一个。我认为在有纷争的国家,要确保国际影响力。在国际、地域凭借某种影响力,不能只看状况,除了尝试各种形式额“软介入”还要有其他的。以预防为中心立刻想到的是前苏联各国。前苏联人们移动不规则,而且侨居海外的俄罗斯人在各共和国少数民族化,在加上保护不周,也存在蕴藏危险的地方。因此,我等设立联络事务所网,遇到危险状况时,或是面临法律上的问题,通过这些法律上的准备来应对的话会怎么样,事先要注意法律上的支援。

篇7:日语精读课翻译练习教学研究

一、对日语精读课的定位

笔者认为精读课不仅要完成学生完整语法知识体系的构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个孩子从小就喜欢把感到新奇的东西开来看,当时家长都不理解孩子的做法,这个小孩长大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他就是爱迪生。培养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够流利地与日本人交流,也不能和日本人通信,做日文翻译就更不用说了。

二、日语精读课的授课现状

精读课大家都知道就是把主要的单词、语法以及课文和课后练习这四个构成方面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刨开来讲。单词部分的讲解,一般是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的方式学习,又或者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反复朗读单词,强调语调,带领同学们快速找到语感。教师在课堂上应随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并且悉心讲解每个单词的意义及用法,也有的是主要利用学生的主动性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当然教学方式因人而异,并且因人而定,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三、高校日语精读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在课堂上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情境教学法:就是把教学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把角色和场景融合在一起,达到“仿真”得教学模式。课堂上创建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们用日语的思维在情境中进行表现。因此,在课上应当避免单调的“老师一直讲”的模式,让同学们进入到日语学习情境中来。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学生要以多种形式进行联系,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进行实际操练。

四、翻译练习方式方法

教师应告诉学生们应该增加自身的的词汇量。日语翻译要求词汇量很大,更要求译得准。要增强学生们的日语和汉语文化修养。翻译在很多时候都不是直译,这对文化素养的要求很高。平时可以多看一些名家翻译的文章或小说。一些日汉互译的小册子也会对学习翻译有所帮助。自己在学习日语时可以尝试提前翻译一下日语课文,不会的单词可以查阅字典。

五、日语精读课翻译练习

在朗读完课文之后,就到了翻译阶段。教师会让同学进行翻译,教授给学生们一些高效的翻译方法,让同学们试着翻译,把不会的词语先空着,直接翻译会的,并开展以小组为模式的讨论,采用互相帮助式学习,动脑筋猜词进行翻译。这样做的好处有:

1. 充分发挥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

这样迫使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投入到课堂当中去,如果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方式和翻译技巧就证明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关注了课堂,而不是老师一直在关注学生这样一个被动的状态。

2. 小组讨论翻译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在一个好的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学习的良好的状态。

总之,日语精读是日语专业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有着敲门砖的作用,能学好这一学科对今后的学习和深造都有相当大的帮助。精读课程的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日语学科的发展。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学的改革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日语专业学生已经达到了基本理论和实际交谈结合运用的水平。翻译的文章很通顺。英语当中的翻译分为3个等级,日语也相同,就是“信”、“达”、“雅”。目前的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也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日语翻译其实不是很难,只要你努力了,成功就站在那里等着你。

参考文献

[1]石文.谈高校日语精读课翻译练习中日汉翻译的归化[J].教育探索,2007,08

[2]伏泉.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3]陈慧.对日语精读教材的考察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0

篇8: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关键词 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111-02

1 前言

作为日语专业主干课程,日语精读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做出相应探究。

2 日本语言文化概述

语言作为人类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代表着不同国家和种族人们的思想感情。像日本这样,全国只有一个民族和使用一种语言的国家实为罕见,这种民族语言和思想统一的情况会比其他国家更具优势,人们言语交谈之间有很多心领神会的东西,而在外国人眼里是很难理解的。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在对日语进行进修时,可能不会被日语语法所困扰,但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还需从深层次的交流中感受心领神会的语言魅力。中日在语言表达上倡导不一样的表达风格,中国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行一致的民族美德,而日本则主张少说为妙、含蓄唯美、以心传心的民族美德。“体察”文化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力求把语言交流的文化降到最低,并依据听者心理研究自身举止,重点表现在人们暧昧和无言的语言交流。

3 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1)加强基础语音训练,应用多样化词汇记忆法。发音纯正与否是学生日语掌握好坏的重要评判标准,正确的发音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发挥着“润滑剂”作用,拉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亲切感,流畅语调在彼此交流中产生深入了解欲望。因此,对基础语音的阶段学习十分重要。

首先要注重语音学习阶段的字形与发音比较法,基础语音学习极为枯燥,假名辨认及促音等使其难上加难,采用合理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日语与中文有形同意同的,有形异意异的,也有形同意不同的,举例与比较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十分有效。让学生对英语、日语及汉语发音音调等进行综合对比,找出其中共性与个性发音规律,从而深刻理解发音技巧。日语假名发音与汉语拼音、英语音标发音有其相似之处,日语单词发音规律却区别于英汉语言,整体呈现平稳状态,高低起伏落差较少。在学生语音学习的初始阶段,套用汉语音调导致发音走调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要理性对待,在对假名、词汇发音上面重点进行比较练习,学生感受到本质差别才能真正掌握与牢记正确发音。

其次要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注重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词汇量大、记忆过程单调枯燥是初学者感受最深的问题,多样化教学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可提升学生继续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进行填词游戏、接龙背单词、看图说词、抢答词汇等有趣小游戏来激发兴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积极。

2)精讲语法重点,注重听说训练,要做到强化语法讲解中的例句听练,鼓励日常性主题演讲,尝试定期户外授课;导入多媒体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技能培养,要做到正确使用课件与网络工具,活用视频资料和尝试制作;注重培养逻辑归纳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都是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策略。具体表现在:在课堂讲解重要词汇或语法时,要避免学生只顾笔记积累的方式,而缺少课堂主动思考能力锻炼,可采取例句听力训练方法,例句尽可能采用口述形式表达,让学生锻炼在公众面前表达的能力,上课听讲注意力得以加强,原本枯燥的讲解可变得活跃起来,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对语法理解程度加深,听力与听写的能力也得到相应锻炼。

一个经常可以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环境十分重要。一般在课程开课两个月左右,基本词汇量或句型教学完成后,就可在课堂安排4分钟左右时间,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对话与进行演讲练习,其余学生翻译所讲内容,然后“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找出语法错误或更好表述方式,促进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自觉复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提供口语展示平台,使学生适应不同人发音特色,训练耳朵灵敏度,师生共同努力,加深对日本文化与日语语法的理解。当下日语精读课程一般都在教室进行授课,为辅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实用性,也可适当打破常规,定期开展室外授课,依据不同授课内容因地制宜,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当下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要求较高,不仅包括语言水平,而且对电脑操作与专业词汇的掌握也有很高要求。因此,在学生学习假名或词汇的基础阶段,可通过一些图片色彩或人物动作构成的课件向学生展示日本风景或背景文化,标记假名单词发音,刺激学生听觉与视觉,新奇感可加深学生课堂印象。等学生具备一定日语基础知识后,就可让学生观看相应日语对话场景等,教师发问,学生作答。依据学生不同学习水平分组讨论,并选代表公开发表观点,为熟悉计算机软件创造机会,加深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

4)很多学生在学习日语的后期会深刻体会到日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困惑与经典之处,这种语言风格不仅与语言本身有很大关系,也是对语言深处文化背景的重要彰显途径。恰到好处地对日语表达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自身日语水平,对学生将来更为深刻理解日本语言文化大有裨益。如在回避肯定事物时的暧昧表达时,公司某员工问另外一个员工是否三点开会,如果“是”,欧美国家的人一般会直接回答“YES”,中国人一般会回答“是的”,而日本对“はい、そうです”的使用则相对较少,“はい、そういうことになります”是其一般采用的回答方式,意思是指“公司三点开会是一种客观事实,无论是谁都应该按时遵守,这个决定和我个人并无关系”。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团体中,拥有浓厚的团体意识发言特征。

又如在避免直接判断表达自身观点时,日本人会转为自发句来表达自身内在情感,「ようにと思われます」或「思われます」就会比「と思います」更加含蓄。把主观判断句划为不确定的商量句,说话者的立场被委婉隐藏起来,语气更加缓和。为避免自身理念成为一种强加于人的想法,「と思う」常被加在最后,意思是“我是这么认为的”。强调个人见解,意为含蓄谦逊。

对日语精读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深刻理解日本背景文化。可营造一种柔和的会话氛围,彼此交流的摩擦减少,以和为贵。这是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点,保持了日本2000多年的有序发展,尤其是在语言交流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策略多种多样,无论是我国日语精读课程教育者还是学生,都应以熟悉和掌握日语表达为根本目标,最终通过一代又一代学生与教育者的努力,实现两国人民语言及文化层次上的深层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博.“日语精读”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23-34.

[2]王雅楠,刘硕.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学生参与型的精读教学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33-36.

[3]金锦善.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商业经济,2008(14):11-14.

上一篇:公安工作小结下一篇:建筑系馆设计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