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2024-08-05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精选6篇)

篇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述中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的手法.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教学重点: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

教学难点: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

教学步骤:

导入

一. 课前学习:

1、了解臧克家                              2.闻一多:

3、检查预习情况

⑴正音: 弥    锲    兀    沥    函    衙    赫     迥    窥     楷

多音字:     壳{  };斗{ }

(2)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3.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4.文章又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和精神?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怎样写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与第一部分的写法有何不同?好处是什么?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1)说说本文在选择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

(2)朗读课文片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四、达标检测: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衰(    )微(    )  赫(    )然       迭(    )起        高标(    )

锲(    )而不舍    兀兀(    )穷年    沥(    )尽心血

2、解释本课成语:

3.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5.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6.学完本文对自己如何做人及如何做学问有什么启示?

五、个性化备课

六、教学反思

余国福

篇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教师寄语:自己的权益自己要维护,一个崭新的中国不会由一群奴才来建设--胡适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大意,感知主旨。

2.体会文中形象描写的作用,理解成语的含义。

3.把握本文精心选材、重点突出的写法。

重(难)点预见: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流程:

一、情境导入

二、目标展示

三、自学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赫然 (    )                  心会神凝 (    )               慷慨 (    )

一反既往 (       )           迥乎不同 (     )            锲而不舍(    )

2.解词:

赫然:                                      弥高:

心会神凝:                                  锲而不舍:

一反既往:                                  迥乎不同:

四、自学指导(听课文录音,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2.从文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说说本文多用古词、文言词的作用是什么?

五、合作释疑

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3.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六、当堂训练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篇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美

1. 结构美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 言行完全一致, 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间, 用了总承上文和总启下文的句子, 使衔接紧密, 过渡自然。另外文章多次用到照应, 有首尾照应, 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 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 使文章结构谨严, 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 一种气势, 加强了感染力。

2. 剪裁美

作者所选材料, 讲究典型, 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 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 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表现了出来。对于材料的使用, 作者根据中心的需要, 有取有舍, 有繁有简。例如, 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 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 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 而是着重写他的研究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突出了闻先生对学问的研究, 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头发零乱”, “睡得很少”这些细节, 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如群蚁排衙”, 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态度。这样的剪裁, 详略得当, 能有力突出中心, 可见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3. 形象美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 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又有细节描写, 例如,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 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 具体再现了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4. 生动美

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 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 本来是叙述语言, 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 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 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 这就包含了比喻, 既形象, 含义也更丰富了,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 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 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 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 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 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 都是明显的例子, 叙述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 使文章生动, 富于感染力。

5. 含蓄美

一个“说”字很普通, 作者却赋予它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先生自述中的“说”, 是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而第5段“他并没有先‘说’, 但他‘做’”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 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 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 闻一多的“说”, 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 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实际上不仅是“言”, 也是“行”了。一个“说”字, 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 真可谓言简意丰, 含蓄凝练, 耐人寻味。

6. 情感美

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 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 哪些是抒情。例如, “仰之弥高, 越高, 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 越坚, 钻得越锲而不舍”, 叙述中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显然是描写, 但颂扬、景仰之情呼之欲出。又如, “饭, 几乎忘记了吃”, 本来是一句极平常的赞语, 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如此对比, 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 “夜间睡得很少”, 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 但跟着一个情犹未了的“惜寸阴”, 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 善于化平淡为神奇, 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 使得全文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7. 音乐美

篇4:《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是伟人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作为本单元第二课,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争做优秀人才”,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做了就说”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也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

结合单元目标,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闻一多先生。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2、品味生动形象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精神及作为革命战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

二、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等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教学媒体: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说学法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表现欲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本节课前,他们通过学习《邓稼先》已初步认识到:学习名人应通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学习他们的精神。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此资源,针对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先通过“走近闻一多”、“理解闻一多”,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四、说教与学活动设计

在整篇课文中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是重点,我对此是这样突破的:

1、朗读法贯穿全文的教学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句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方面感知。

首先我对这节课的朗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定位在:①能体会文章内容②能品析关键词句的作用③能读出人物的高尚情操。

具体来说,我在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阶段设计了听读,通过昕朗读带读。有助学生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文章的结构、主要事件及臧克家对人物的总体评价。在品读阶段,我又让学生选点精读,读后评,评后读,以读助学。例如读闻一多大骂特务的语句,让学生进入情景,模仿闻一多进行一句话的演讲,就能深刻体会其人格魅力。

2、抓住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我在备课中发现课文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上是: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思想品格上的不同点是什么7相同点是什么7如果这个问题一解决,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个问题就是从整体的角度连贯全课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3、由浅入深分析人物形象。

由浅入深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关于这一点,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第一步:从课外了解闻一多。

在导入课文时,我引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对闻一多的评价。我有两个目的,一是先让学生感受到闻一多的高尚品质,二是也积累了相关资料。

第二步:从整体的角度了解闻一多。

我在整体感知这一块,先从结构切入分析。这篇课文的思路非常清晰,前有总说,中有过渡,后有总结,可以说是学习其他类文章的典范。并且这些议论性的语句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人物形象。分析结构可以说一举两得。

紧接着,我从叙事角度引导分析人物形象。闻一多所写的三本书可以证明他是个卓越的学者,闻一多所做的三件事可以证明他是个大无畏的革命烈士。

到此,人物的大致轮廓学生已了然于心。

第三步,从文章的词句深入体会人物思想品格。

在品读课文阶段,我让学生先自主分析词句中包含的相关信息,这一步,既锻炼了学生对词句的品味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也正是语文课堂的亮点之所在。例如让学生表演闻一多演讲和参加游行示威的活动,使语文课堂上顿时活起来,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在这种氛围中活跃起来。

自主学习后的合作探究活动。能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把握其精神内核。这也正是这节课的精髓之所在。

第四步,从迁移拓展的角度深化理解。

篇5:《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

赫然而出()目不窥园()热情澎湃()仰之弥高()

漂白四壁()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

(1)诗兴不作:

(5)迥乎不同:(2)锲而不舍:

(6)一反既往:(3)群蚁排衙:(7)潜心贯注:(4)兀兀穷年:

(8)气冲斗牛:

【学法指导】

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当的抒情议论,使这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这些特点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应仔细加以揣摩。学习本文,还要注意体会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染力和音乐美的语言。

【资料链接】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县人,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曾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学习,1925年回国任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以反帝爱国为主题,1928年出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1.填空

(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诗歌《________》。(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_!2.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仿照上面的句式,选取你熟悉的一个同学来描写。要求:积极向上有新意。

3.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

(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4、简答题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答:

1、诵读积累:

①学生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②学生交流朗读感受。

2、整体感悟: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②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合作探究,人物性格

1、合作探究:

①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②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③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④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2、人物性格:

①请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来再一次表现闻一多先生的性格特点:

闻一多是一个

的人,我从

这里可以看出。

品读赏析,互动释疑

1、品读赏析: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③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④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2、互动释疑:学习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2、拓展延伸:

①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②自读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并说说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③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能力提高

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体会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

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作者选取了三个事例来表现,试分析并体会作者的详略处理? 答:

3.体会下列句中加粗的“说”的含义。(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 “说”。

【省以致善】

开放探究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用“ ”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选出正确的答案。()

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

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

篇6:《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叙述中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的手法.。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重点难点】:

重点: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难点: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学法指导】

品读重要语句,合作探究体会语言的内涵。【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文章标题醒目、新颖,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虽不是一篇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2.走近作者: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3.相关资料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4.臧克家和闻一多: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仰之弥高()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

(1)迥乎不同:

(2)锲而不舍:

编号::yw-11-02-008 班级: 学生姓名: 第 页

(3)潜心贯注:

(4)兀兀穷年:(5)气冲斗牛: 3.填空

(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 _(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

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

,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

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

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

_,气冲斗牛,_______

_!(6)他,是

的巨人。他,是

的高标。

二、合作探究

理清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以此为脉络,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4)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5)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引用原文)(6)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当堂测评】:

1.注音。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沥尽心血()2.解释词语。

迥乎不同:

锲而不舍: 3.请仿照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写出对某位著名人物的认识与评价。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第一题。【学习反思】:

主备:史军伟 校审:张梅 签审:刘成大 使用时间:2011.9.30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后期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学者方面,学习优秀品质 1.学生有感情朗读(1)—(7)段,思考:

(1)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2)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3)表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4)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 3.齐读第一部分

过渡: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那么,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二),探究革命家方面,学习爱国精神

1.这一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找同学做小老师讲授。① 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 ② 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 ③ 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的? 2.教师补充

三、选材分析

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这六件? 2.归纳本文语言特点

四、课外拓展

1.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什么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2.我们都知道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归纳小结】:

闻一多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编号::yw-11-02-008 班级: 学生姓名: 第 页

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当堂测评】:

1..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②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2.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3.文中“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4.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7.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1.①闻一多先生最初只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②这句话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2.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3.“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一面。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革命,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4.“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5..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作业

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风范。抄读全文。

上一篇:歌颂祖国的名言阅读欣赏下一篇:毕业30年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