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2024-07-17

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通用9篇)

篇1: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动静结合总相宜》是河北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第8课,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powerpoint,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并能对制作好的幻灯片进行播放和浏览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powerpoint这一教学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同时《动静结合总相宜》这一课趣味性较强,学生也较感兴趣。这节课是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powerpoint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动画幻灯片对象顺序的调整。

【教学难点】

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实践──讨论交流── 自主创造──效果评价”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进行教学。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本节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我与学生这样交流:同学们想不想做导演,为什么?这节课我就给你们这个机会让你们过一把做导演的瘾。在你们做导演之前我已经过了一把瘾,我是用幻灯片来实现的,看我是怎么做的。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小丽和聪聪是好朋友,一天是聪聪的生日,小丽打算给她过一个快乐的生日。第一次我是这样设想的`,出示幻灯片1,小丽先布置好房间,等聪聪回来之后对她说聪聪生日快乐,并且捧上了事先做好的蛋糕。第二张我是这样导演的,同样先布置好房间,聪聪进来以后肯定非常吃惊,因为房间变了呀,然后小丽拍着手出现了说“聪聪生日快乐!”然后献上蛋糕。你觉得哪一张幻灯片导得更好,为什么?要想在幻灯片里实现这种效果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选择喜欢的幻灯片。(学生会选择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因为它比较新颖、生动、更吸引人。)

在第二张幻灯片中我运用了自定义动画中的效果设置,如果我把这些布置房间用的鲜花、水果也设置成这种动画效果,你觉得怎么样?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研究的问题。(揭题:板书“动静结合总相宜”。)

请大家帮我将第一张幻灯片也设置成第二张幻灯片的效果。先打开硬盘文件夹下的“礼物幻灯片”把它变和第二张幻灯片一样吸引人。那么自定义动画从哪里找呢?(从“问题”出发,强调让学生亲历真实任务的解决过程。)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布置探索学习任务,寻找有关“自定义动画”命令。

自定义动画命令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找一找。(这里渗透自主学习的思想,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因为信息技术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相通的。需要学生学会探寻的方法。)

任务二:学习使用“预设动画”命令 找到命令后,先让学生自主尝试一下“预设动画”这个命令。

1、教师演示操作并讲解:将“生日贺卡”这几个字设置成“预设动画”中的“百 叶窗”效果。并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观看动画效果。 教师指出注意点:设置动画之前,必须先选定对象,然后才能设置动画效果。

2、学生操作练习,分别将图片“蛋糕”和“祝你生日快乐”设置成“底部飞入” 、“展开”效果。

3、学生上台演示,表扬奖励。

任务三: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小明过生日,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康康拿着一串风铃走来了。

既然你们现 在会做动画了,那老师请你们做一件事,用“预设动画”命令把“风铃”图片设 置成“渐入”效果,并且还带有“风铃声” ,试试吧。 (学生试做) 教师发现问题(用“预设动画”不能完成) ,请做出来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出使 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学生操作(以同桌两人为小组合作) ,也可以单击“操作演示”来自学。 小组汇报情况,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这时乐乐走来了,送来了瓜果。

1.练习:利用“自定义动画”将瓜果图片设置动画效果,并设置为“盒状” 。

2.学生讨论:怎样改变动画播放的顺序,把第二张幻灯片的文字先出来,图片 后出来。 学生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学生练习:改变播放顺序。 教师小结:好,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设置效果的两个命令,一个是预设动画,还 有一个是自定义动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创作一个作品吧。

二、自主实践,巩固练习

教师: (结合时事) 在刚刚结束的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夺得了 51 枚金牌, 在奖牌榜上傲视群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高兴吗? 学生:感到高兴!那就用你们的作品表现出来吧,主题就是关于北京 奥运 村方面的,要求有两张幻灯片,有动画和声音。

三、效果评价,指导激励。

教师利用广播教学,展示几幅学生作品。先请同学互评,并请制作比较优秀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然后教师集中给予肯定,指出其中还

篇2: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人机互动,自主学习,教学质量

一、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及特征

目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授都是采取讲授加辅导的方式。在课堂上, 由一名教师对全班三四十位学生进行辅导, 学生都是单人单机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中, 也会穿插一些课程内容的讲授, 然后就通过学生有问题举手, 教师进行走动辅导, 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这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 学生单人单机, 教师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学生主要是在课后依照教师所布置的实验作业以及实验指导的要求来进行练习, 课堂自主性比较缺乏;教师并没有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交给学生支配, 这虽然能够对课堂有一定的掌握, 可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 也很难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所以, 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应该要能够在网络教学的基础之上, 进行人机互动式的自主学习, 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人机互动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

1. 学习目标的确定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 学习风格也都不一样, 所以, 对于学习目标的设定也不会相同。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不偏离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要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来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 教师在讲述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时候, 对于一些编程语言的发展, 学生可能是对C+语言感兴趣, 也有可能是喜欢Java语言, 所以, 教师应该将这两种语言的相关知识都详细地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 为自己设定合适的学习的目标。觉得这些语言比较难的学生可以将目标定低一点, 觉得简单的就可以适当定高, 这样学生之间的差异就能够被充分考虑, 学生在正确的学习目标之下, 也能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

2. 学习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实践中, 虽然很多教师已经应用了多媒体课件, 可是只是把这个当作书本的文本翻本, 把课堂讲课当作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课, 这种教学过程并没有能够将多媒体的作用真正发挥, 所进行的教学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学习主动性无法发挥, 更出现了由机器控制人的现象发生, 教学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 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并以此为基础, 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的优势, 让学生能够进行良好的人机互动, 让学生亲自体验课件的操作, 以便提高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

3. 学习过程的监控

自主学习主要是强调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另外, 教师也应该对课堂进行组织和引导, 并不能够因为要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而放任学生, 任其自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是必要的, 这能够促进学生人机互动的自主学习, 可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行自我控制, 很有可能在上机操作的时候, 进行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操作, 例如浏览网页、玩游戏或者是利用聊天软件与其他学生进行私聊。所以, 为了提高学生人机互动自主学习的质量, 就应该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4. 学习结果的评价

在人机交互自主学习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全面客观而又准确的评价。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都是以考试成绩为最终标准, 这是一种常规的参照评价, 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 应该要对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 要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所取得进步来进行考查, 然后再与最后的考试成绩进行综合, 这样的评价才能够反映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真实情况, 学生对于这种评价结果也更能够接受。

总之,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教育信息化以及民主化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在借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下, 学生自主发展以及个性的培养将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鸽.创新性英语音素教学模式--多媒体人机互动式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与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 2008 (6) :52-60.

篇3: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有效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日趋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这种新型的学习环境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给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也为自主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已经走进小学课堂,学生感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飞速变化,那么,在当今的课堂中,怎样培养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呢?

第一,优化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有限的空间和现有的条件,按照经济、实用、高效的原则,将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第二,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社会的信息化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以适应新的形势下教学的发展。更新观念,就是要求教师形成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方法论以及相应的评估体系,在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紧扣信息社会对于教学的目标要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转变角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拘泥于传统的角色定位,能够根据不同环境灵活的进行角色转换。在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强化记忆者、示范表演者、组织指挥者、裁判员或监督员等多种角色转换,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不断发现和担当起新的角色。

第三,引导学生养成善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好习惯。

(一)提供学习资源,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要有可供学习的环境、资源以及相应的能力。学习资源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英特网中和教材有关的已有资源的利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利用CD-ROM光盘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大信息量,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拓展性地学习;三是利用局域网和教师自制的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式学习,可采用个体式学习方法,也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四是利用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把学习成果与他人交流。如学生利用powerpoint技术,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做成演示稿,和同学交流,共享资源,分享成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并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给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社会一个不会学习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资源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和传统学习方法有机结合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要做到五会:

1.会听。信息技术课上,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发现同学发言中存在的问题。

2.会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信息技术教材编排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大多小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

3.会想。思起于疑,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精心设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探究精神。

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说,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交流语言准确、到位。

5.会做。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例如:利用“画笔”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电子贺卡制作,利用word进行作文、班报的编排。

(四)提供交流机会,共享自主学习的成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成功,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共享自主学习的成果。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子小报的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自己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教师让他们进行成果展示,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成功感,也可以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发现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学习——成功——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激发学习动机,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积累并形成的一种良好习惯的。在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带着問题阅读思考,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多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充分空间和时间。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运用于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篇4: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一、信息技术调控小学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的可行性

(1) 它体现和贯彻了Gardner和Miller的“自主学习理论”。Gardner和Miller的“自主学习理论”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独立作业和复习的所谓“自主学习” (其实应叫做“独立学习”) 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它的全称应是Self-access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SALL) 。它主要从分析学生的需要 (Needs analysis) 出发, 介绍了教师和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以及学习者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选择和利用学习中心的资源, 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和签订学习合同, 并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学习效果,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差, 英语学习以机械记忆为主, 这就造成容易遗忘、混淆所学过的内容。而以往的英语学习, 学生都是非常被动地在识记这些易遗忘、易混淆的知识, 很少在真正意义上通过创造性地自主学习来记忆和巩固这些内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 找出行之有效、切合中国学生发展实际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热点和难点,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用“知识性教学”的方式来学习“确定的知识”这样的教学, 已很难使教育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调控课堂, 能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多媒体形式和立体的教学模式, 便于构建适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帮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突破英语学习的重难点, 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最终进行语言的自主创造性学习和运用。

二、信息技术调控小学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的保障体系

以信息技术来调控小学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既依托于课堂, 又不局限于课堂, 利用信息技术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教学的指导, 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反思, 并培养其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拓展学习语言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另外, 将使用哪些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调控策略, 以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使用这些策略, 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面对这些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调控保障体系。例如, 学校信息技术使用的硬件配备:教室投影仪、显示屏、电脑操作台等设施;信息技术在教师队伍中的个性化普及:如可供教师学习和培训的Moodle平台, PPT课件的制作 (包括深度制作) , 语音库调用, Inspiration, Kidspiration, Quiz Creator在线测试, 网页的制作, 博客的使用等, 这些信息技术均可提供给教师做自由地选择或进行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同时, 通过这些信息技术课件来调控课堂教学,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由此得到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反馈生成的反思、教学案例、论文, 课题等, 都是需要我们落实到位的, 以便为接下来更好地以信息技术来调控小学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提供一系列的后续保障。

三、信息技术调控小学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的实际运用

(1) Kidspiration课件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运用。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 利用Kidspiration课件中语音库的调用 (如图1所示) ,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语音 (当课件中出现单词和句型时, 还可通过此按钮来反复学习、掌握所学内容的语音) 。

(2) 在PPT课件深度制作中, 句型、对话的自主学习 (如图2所示) 。

(3) 在Inspiration课件中, 进行对话、语篇的练习。请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练习内容 (矩形下方的两组图片) , 将相应的图片拖进矩形中, 并进行练习 (如图3所示) 。

通过Quiz Creator生成的各类题型, 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 教师通过学生的解答反馈, 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从而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教学, 做出最及时、最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调整。

四、信息技术调控小学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的三大误区

(1) 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强加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信息技术来教学, 对于教学内容的教授方式、方法, 我们要筛选, 根据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最合适、最恰当的教学手段, 或者是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或者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2) 信息技术教学不是教师单一的教学手段, 它也是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基于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将做好的供学生巩固、复习、预习的课件置于Moodle平台或教师的Blog平台, 让学生通过这些平台共享资源。

(3) 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以一代全”。在课堂教学中, 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课件做得越复杂越好。事实则不然, 过于花哨和复杂的课件不但过多地占用了教师研究教材教法的时间, 而且影响了学生思维的专注性, 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另外, 很多教师把教学目标和教学中的重难点等本该板书到黑板上的文字也一概搬到了屏幕上, 用鼠标代替了粉笔, 并认为这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殊不知这种无意义的整合, 只能让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和可变性。

通过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来调控,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 在课堂上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同时也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 达到小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目的, 使信息技术成为调控小学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的密钥。

参考文献

篇5: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关键词】 高中 信息技术 课程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23-01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和选修两个部分。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意识到,《网络技术应用》理论性太强,学校很难提供条件组织学生实践。学生一直做模拟练习,题库式的课堂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失去兴趣。这样的结果有悖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本着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原则,将课本内容通过三个学习板块来体现,设计了三个案例:(1)虚拟现实技术/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自主学习课程;(2)网络原理以及应用之玩转局域网;(3)网页设计与制作—— “我爱扬州本土文化”。

二、 《虚拟现实技术/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自主学习课程》案例展示

(一)课程分析。1. 课程来源。(1)结合课本《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中《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及《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的相关内容整合开发了《虚拟现实技术/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自主学习课程》。(2)《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在高一必修已经详细讲解,同学们已经具备搜索信息的能力。(3)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或多或少地体验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开发自己的潜能。

2. 课程总要求。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确定完主题后,笔者及时确定本自主课题总要求,主要包括开发目标、内容确定、进度安排、评价标准几方面。

(二)《虚拟现实技术/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自主学习课程》设计与实施。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掌握常用的信息获取方法;② 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以及工作原理;③ 掌握常用的搜索技巧,能够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下载信息;④ 能够对所需的信息进行简单的评价;⑤ 学会演示文稿的整体设计;⑥ 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操作和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知识的再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作品制作、展示与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品质 。

2. 教学重点。(1)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以及工作原理;(2)能够有效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搜索技巧获得所需要的信息;(3)掌握PPT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方法(文字、图片等对象的编辑)。

3. 教学难点。(1)运用网络搜索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如何运用演示文稿准备表达主题;(3)分工合作完成整个自主学生课程。

4.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

5. 教学策略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6.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事先明确课题,让学生自由组合,6-7为一个小组,分成六组,每组选出一个学生出任组长。创设活动经费作为激励,学生自发筹集120元。

【第一课时】分组、确定主题、明确分工。第一组:让iphone也疯狂。第二组:T.SHOW(GOOGLE GLASS)。第三组:仿真游戏。第四组:新校园,新教学。第五组:虚拟建筑物的设计、展示与参观。第六组:在家开飞机了。各小组接受任务后分工,填写表1

表1:分工明细表

【第二课时】设计、搜集素材。组织学生根据主题,上网搜集素材: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特别提醒学生借助网络,理解各个主题的涵义,如何运用自己的思想表达、诠释主题,教师发放PPT设计进度表并填写此表。

表2:PPT设计进度

【第三-五课时】制作、完善作品。搜集素材的同学根据制作的新动态不断更新素材;处理文字的同学不可直接复制网络文字,需要提炼;图片处理的同学图片要吻合设计的主题;制作的同学要根据设计意图表达好作品;发挥组员的最大潜力。

【第六课时】作品展示及评价。每组同学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作品并诠释作品内涵,教师请来学校领导、班级教师、以及信息技术教师对作品评价,现场打分,根据分数高低选出优秀作品,并发放奖状和奖品。

三、 《虚拟现实技术/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自主学习课程》之学生自我评价

1. 教学模式的肯定。对于这种自主学习的课程,不仅新鲜,而且有效,学生仿佛就是一个工作者,利用网络带着目标处理团队分配的任务。

2. 团队合作的力量。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使我们的作品更加新意,这次活动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看到的作品,更多的是友情,团结、智慧的结合 。

3. 各方能力的提高。很多同学提高了各种能力,比如团队合作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四、总结

1. 教学重点与对策。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并提供更多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导航,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2. 分工协作与策略。完成此教学任务特别强调分工合作,组内各成员之间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产生摩擦,教师要让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协商,必要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达成目标。

篇6: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一、游戏引领, 提高自主课堂趣味性

这种主动学习活动是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喜欢玩的特点而设计的, 也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信息课时最常使用的一种活动形式, 可使学生乐于接受知识,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信息课, 对电脑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但对计算机操作较生疏, 对键盘等常用输入、输出设备较陌生。如何让他们尽快地掌握, 我想没有比玩效果更好的了。鼠标的五项操作容易掌握, 如果没有设计好, 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于是, 我设计了“设置桌面属性”这一教学活动。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桌面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激发他们求知欲, 使学生在此项活动中掌握“指向”“单击”和“右击”三种鼠标操作。然后, 我再将“七巧板”游戏以奖励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这样既是对学生表现的肯定与激励, 又是对鼠标操作的练习, 还能使学生学会“双击”与“拖动”两种鼠标操作, 在玩中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与独特魅力。

我们都知道,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所以游戏是他们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我尝到了运用游戏教学的甜头。因此, 我总是因地制宜地运用一些游戏教学,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慧眼发现, 提高自主课堂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 在发现中探究就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应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这种主动学习活动很适用于新课教学时采用, 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结论”, 然后阐述讲解的教学过程, 成为先给学生“材料”, 然后让学生在操作和感知中发现规律, 掌握新知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时, 我设计了“我的眼睛最亮”这项活动, 让学生观察Power Point窗口与Word操作窗口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观察、发现, 通过知识的迁移, 学生能正确说出Power Point窗口各个组成部分, 掌握了Power Point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了解到PowerPoint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软件。通过这一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 利用PowerPoint窗口和Word操作窗口自觉、主动地对比、探究,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不断发现、认识Power Point窗口的组成, 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求“变”求“新”, 提高自主课堂探究性

在求“变”求“新”中学习知识, 发展思维, 这就是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该《纲要》已明确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时刻注重引导学生在求异中探究, 引导学生说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法、提不同的问题等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设置动画效果》这一课时, 有很多的“动画效果”可以设置, 但教师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讲解。于是, 我安排了“我的效果我做主”这一活动。首先, 我出示范例, 让学生自学操作步骤, 熟悉操作流程, 学会修改选项。然后, 我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对“动画效果”里的选项进行个性设置, 并在多种效果的对比下, 选择最佳的动画效果。

在这堂课上, 我给予了学生探究的权利和机会, 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天地, 让他们求“变”求“新”, 发挥学生更大的创造才能,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创作中显示自己的才华。这是因为我深知“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四、有效设问, 提高自主课堂研讨性

作为教师, 我们都明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有效设问是开启学生心智, 促进学生思维, 提高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基本教学手段。所以, 教师要精心组织设问, 同时要抓住学生有价值的疑问, 做到“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 引导争论, 通过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式的讨论探究性学习, 使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向纵深发展。

如在学完“设置动画效果”以后, 学生都能设置出个性的动画效果。这时, 我设计了一个讨论活动:“如何让动画效果最优化?”这个探究让学生有话可说, 各抒己见, 讨论出一条条可以遵循的原则。这样把学生真正放在了主体地位,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使他们通过自主探究以及讨论、争辩, 在课堂上闪耀思维的火花。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要求广大教师要以主题活动为主线, 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 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主动愉悦地获取知识。德国著名教育家安斯多惠曾经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我们要朝着这一目标迈进,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张学鹏.浅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8 (4) .

[2]胡运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0 (2) .

[3]张晓燕.如何应对信息技术课学生常见问题.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 (11) .

[4]杨光明.如何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 (5) .

[5]丛春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6 (5) .

篇7: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情境;自主学习;拓展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活动的创建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创建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相关的反思活动。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活动的创建与反思情况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活动的创建

1.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活动的创建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学习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而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并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活动进行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具体的创建策略包括:(1)游戏情境。游戏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乐趣,例如:指导学生进行指法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玩一个游戏“金山打字通”,通过比赛来让学生感受到: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够打得又对又快。这样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就会学得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再玩这个游戏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如了。在保证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2)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经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直接关系。例如:插入图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生活情境,妈妈想把自己的照片插入个人简历之中,怎么才能做到呢?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找出有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点

信息技术知识点就是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关键点的明确,小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有这方面的查找能力,才能够实现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Word中插入图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书中的介绍,然后教师在大屏幕上具体地操作一次“Word中插入图片”,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怎样掌握这项技术的关键点。学生在结合教材、具体操作的基础上能够迅速地找出:点击“插入”—“图片”完成。这时候教师要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其他菜单中的作用。学生主动分析探索,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带动下主动地学习,自主地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

3.学生自主解决信息技术问题

小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例如:图片不动、文字错乱、存储失败等情况。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要让学生学会自主解决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创建快捷方式的过程中失败,最终原有的文件也找不到了,这时候学生很是着急,急忙向教师求救,这时候教师要告知学生自己到百度中查询一下,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尝试解决后,如果成功,会有成就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如果失败,教师则要让学生吸取教训,并让学生自己查询网络找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4.精选作业拓展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离不开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指导,离不开课堂练习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例如:“Word的综合应用”的课堂作业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在上课时学生都反映要是自己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做报纸该有多好。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内容:每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小报;为自己的小报取一个亮丽的名称,设置一个漂亮的版面;结合学校组织活动写写自己的感受,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活动图片。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到能够抓住重点,并有一定的渐进设计,层次性地展现练习内容,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精选作业内容要保证作业不是单纯重复性的计算,要有趣味性,联系生活,形成探究作业内容。

二、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活动的反思

1.自主学习走老路要不得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经历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的过程,这样一来虽然有些学生能接受,但是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是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听见。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不要走老路,必须真实地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整体过程环节不一定面面俱到,但是一定要强调学生思考、观察、操作、讨论的过程,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

2.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小学生面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也不是完全地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就无法保障课堂纪律的稳定,也不会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最优化的做法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教师进行评价,进行整个课堂内容的调控,对于一些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大的教学内容,则要考虑接受式学习来进行,适当地由教师进行直接讲解。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活动的创建要通过情境创设、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和作业布置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要走老路,也不需要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苗志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篇8: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四种成功模式

笔者经过两年的实验与研究,逐步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四种成功的学习模式:

1. 情境——激趣学习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或播放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地学习。在活动中做到以情启思、以思促情。通过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得到情感的健康发展。最后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启发,学生从意境中获得知识,领悟知识,达到情与理的完美统一。

[案例]:《夏夜》中,以“萤火虫”为线索,通过Flash、PowerPoint等软件营造夏夜的情境,学生欣赏一系列的音乐、画面,感受与体验夏夜的美丽和营火虫在夜幕下提着小灯笼忽闪忽闪飞舞的可爱形象。学生在宁静的意境中发挥想象力,在歌唱、绘画、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学会用绘画、唱歌、表演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案例透析]:情感是“艺术”教学的催化剂。运用信息技术设置美妙的情境,从感性入手,以情动情,以美感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教师不时地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学生在一系列的听赏、展示、交流、评价等活动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和自信心。此模式适用于意境较美的课例,例如:描绘自然景色的单元《春天来了》、《夏之夜》、《青山绿水》等。

2. 演示——练习学习模式

此模式以训练学生的技能技巧为主,是以操作和运用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技能技巧。在此模式中,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别于传统的技能技巧练习,在练习中给学生大量的空间,让学生自主练习,体现个体的发展水平差异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指导。

[案例]:《大熊猫》一课中,教师运用画图软件画了可爱的熊猫形象,学生通过电脑绘画、欣赏图片和观看影视作品等形式,了解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的大熊猫的形象。通过学唱歌曲《大熊猫》,了解如何运用音乐表现熊猫的形象,表达对熊猫的喜爱之情,并随着音乐创编动作和绘画熊猫面具以表现熊猫的可爱形象,产生保护大熊猫的情感。

[案例透析]:此模式教师的控制量相对减少,教师主导性体现在技能示范、个别指导、总结等环节上,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到大熊猫的形象特征,自己表演大熊猫时得心应手,兴趣浓厚。在此练习过程中,学生都投入了1 00%的热情,学习效果非常好。此模式适用于音乐形象鲜明的案例,例如:描绘各种小动物的歌曲《大鹿》、《龟兔赛跑》、《飞翔的翅膀》等。

3. 引导——探究学习模式

这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此学习模式中,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料或相关网站,进行浏览、搜索,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手脑并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获得亲自实证的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养成探究的态度,逐渐形成探索的能力。

[案例1:《京剧》一课中,首先通过对京剧视频的欣赏让学生感知京剧的魅力,然后抛出问题:为什么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学生通过上网浏览、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再提问:京剧的历史价值、人物造型特点、艺术特色是怎样的?学生再通过上网欣赏丰富精湛的表演,了解京剧的服装、脸谱、音乐的艺术特色、产生的时代背景、名家名段等。

[案例透析]:此模式的目的在于可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发现来学习,将已有的知识与需要探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抓住学习的重点。在运用此模式时,最好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所学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模式在高年级比较常用,特别适用于学生不太熟悉与了解的戏曲以及地域文化性较强的外国音乐的学习,例如:黄梅戏《打猪草》、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等。

4. 目标——评价学习模式

这是一种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让学生运用网上知识或教师提供的资源,通过自学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或相互提问相互交流学习,最后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并对自己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体验自学成功的乐趣。

[案例]:《太阳出来喜洋洋》这是一首四川山区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山歌。歌中表现了砍柴小孩迎着朝阳,拿着开山斧,挑着扁担,翻山越岭,边干边唱,乐观开朗的情景。歌词通俗纯朴,富有四川地方特色。为了使学生学好歌曲,从内心喜爱这首歌曲,并通过此歌的学习喜爱四川民歌。教师事先定好学习目标。学生课前查阅了一些资料,教师也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图片、音响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选择所学的内容,然后展示所学的内容,相互交流、提问、解答,最后分小组交流学习的成果与体会。

[案例透析]:此模式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注重创新,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了积极的整合。目的在于能有效地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学习,学会有目的地学习;学会策略地学习;学会评价学习的效果,便于改进自己学习的方法。此模式比较适用于学生熟悉的、知识浅显的内容,教师放手,学生能够根据提示自主完成学习的全过程。例如:《茉莉花》、《小白船》、《让我们荡起双桨》等。

二、四种学习模式的综合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的学习模式,往往需将多种模式综合使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功能,满足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的需要。学习模式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必须考虑到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材料的规划过程;其二,教学规划和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其三,评定教学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过程;其四,有效的课堂管理。

笔者以《丰富的表情》一课为例来具体说明如何综合运用学习模式。

《丰富的表情》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本课运用信息技术,以“情绪”这一人文主题为线索,通过欣赏不同情绪的艺术作品,感受与体验音乐、绘画、戏剧给人带来的情绪变化,再探究人物的情绪变化所产生的面部表情的相应的变化,并学习用歌声与线条表现出来。在欣赏、表演、制作面具、游戏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过程中,体会与了解艺术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1. 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对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年龄的特点、心理的素质、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特征:其一注意时间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时间大约为20分钟左右。本课创设情景导入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其二好奇心强。通过提供情绪各异的音乐经典作品和生活照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一些创编活动。最后根据此课的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2. 确立与目标相对应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就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本课中,针对每一个学习目标采用与其相对应的“多元、主体、开放”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1)感受与体验音乐情绪的差异。评价方式:音乐听辨游戏的反馈情况。

(2)学会画人物肖像。评价方式:是否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出人物表情。

(3)掌握节奏“”。评价方式:能否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节奏。

(4)学习与表演歌曲《丰富的表情》。评价方式:学生学习与表演的现状与课堂气氛活跃的程度。

(5)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评价方式: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情况。

3. 选择恰当的学习模式

首先,运用“情境——激趣学习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欣赏一本相册(Flash制作的相册:《丰富的表情》)中同学们的表情,并共同摆POSE,教师即兴画出POSE摆得最开心的小朋友的表情。创设此情景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和想象。

然后,运用“引导——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听辨音乐片段,感受音乐的情绪,通过师生交流共同探究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的变化所产生的音乐情绪的不同。播放《黄河序曲》、《江河水》、《龟兔赛跑》,听辨三首乐曲中,哪一首能表达大家快乐时的心情?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用动作或表情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线条表现音乐的情绪。

接着以“演示——练习学习模式”学习运用歌声、线条表现人物情绪的变化,在此模式中,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别于传统的技能技巧练习,在练习中给学生大量的空间,让学生自主练习,体现个体的发展水平差异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指导。此模式使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最后,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之后运用“目标——评价学习模式”进行学习拓展。课后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源,通过自学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了解与体验。

课后对目标评价的调查结果:

(1)感受与体验音乐情绪的差异。评价结果:音乐听辨游戏中,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辨音乐片段,感受音乐的情绪。在反馈听辨练习中,正确律达到100%。

(2)用线条表现人物表情。评价结果:学生100%能够绘出自己的喜好人物的表情,并能够与音乐的情绪相联系。

(3)掌握节奏“”。评价结果:学生大胆地想象与创作,用语言、歌声、动作等方式表现节奏。

(4)学习与表演歌曲《丰富的表情》。评价结果: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动脑又动手,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5)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评价结果:通过课题检测指标表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系统(自主能力、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驱动系统(兴趣、动机、意志、态度、情绪等)都有所增强。

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模式还可以有很多种,上述四种模式不仅适用于每一节课,也适用于学习的某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只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几种模式组合使用。不论运用哪种模式,教师应该明白,针对实际需要,达成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的最佳组合是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的宗旨,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课改浪潮中共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文中.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04.

[2]江苏OEH实验室.21世纪数码校园与教育形态[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1.

[3]吴永军.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篇9:小学信息技术《序渐进,自主学习》教案设计

关键词: 初中教学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学案设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懂和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人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够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案导学的形式提高他们学信息和用信息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设计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模式下学案的必要性

以往的教学活动以老师为中心,主要是老师讲授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学生在课堂往往被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接受,学习中缺少自己的想法,没有主动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样的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往往高分低能,最终是理论和实践脱节,没有创新思维。即使他们知识积累较多,也不能成为灵活运用和有效运用的人才。

新课程理念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次革命,其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形成。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而教。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能学会学,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技能,能够将所学有效运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操作提升。因此,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获得实践和运用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学生大胆地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熟悉掌握电脑和网络运用,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否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就容易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材或者改编教材,设计能够激发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的学案,引导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二、自主模式信息技术学案的实施

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情,即以生为本施教。就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而言,主要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有所认识和理解,学会在电脑使用中获得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具有对信息信息技术学习和获得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等能力。

1.以生为本,强调自主学习情感激发。

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激发,学习能力需要调动。因此,我们设计学案的时候要注意低起点切入,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学习、动手实践。如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这一节学习中,学案设计是先让学生复习计算机的信息获取和管理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使用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提出本节的学习目标。之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如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是什么?我们在计算机使用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有哪些?如何做到计算机病毒的防与治?(a.隔离来源,b.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c.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最后可以设计谈论探究题:一些青年对信息技术技艺高超的黑客无比敬佩和向往,甚至自己尝试钻研计算机中破坏性的技术,我们怎么看待这样的人呢?这样的学案设计体现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为了学生的理解而教学,在学习中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探求的兴趣和欲望;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取得最大的输入和内化。

可见,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学案要注意低起点,贴近教材;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能够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并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一些基础的知识和能力。

2.大胆取舍,突出教学重难点合作探究。

信息技术的课时较少,学生课前一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课后也没有什么时间进行复习。因此,学案设计要突出课堂有限时间的效益。在学案设计中要吃透教材,对教材的一些学习点进行准确定位,大胆取舍,甚至改组教材。如在《图表的制作》这一内容学习中,教学目标有:①让学生初步了解三种常见图表的特点,②能够熟练掌握创建图表的方法和操作步骤,③掌握图表的常用编辑方法并能对图表进行分析,④能够结合数据挖掘相关内容。其中,教学目标是相对简单的,我们在学案上可以填空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准确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图表的创建及美化,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如何有效制作生成正确且美观的图表?后一问的学案呈现上,我们以探讨的形式,组织学生对教材上的“探究学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让学生整体掌握图表的美化方法。图表分析与数据挖掘是实践题,可以设计成实践操作题,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合作解决这样的问题。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其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好学案,激起学生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主动操作和思考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另外,学案要注意学生自我总结和反思的环节,提高他们自我控制和提升的意识,逐步引导他们完善认知结构。如在《网页制作》学习中,有些同学对“超级链接”的使用不够到位,我就设计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让他们观察和归纳。

总之,在强调自主学习模式运行中,初中信息技术要强调学案设计的有效和运用的科学,切实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学技术、用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峰.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3(12).

上一篇:农村党员民主议事规则下一篇:会计就业趋势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