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知识

2024-07-27

幼儿园教师知识(精选8篇)

篇1:幼儿园教师知识

防火安全知识培训:

教师防火安全培训 2017.11 培训目的:

通过对教师进行了防火安全知识培训。组织教师学习防火识及灭火器的使用培训,观看灭火器使用的实地演练,增强了教师应对初始火灾的应急处理能力。重点突出火灾发生时如何自救,增强了教师防灾意识和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能力。

培训内容:

(1)防火灭火知识及逃生自救常识(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火灾来时迅速逃生,不贪恋财物。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2.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3.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4.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灭火常识

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3.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4.发现家中有燃气泄漏时,首先打开门口进行通风,禁止打开炉灶查找泄露口,严禁开灯,严禁使用手机,打火机,防止引起爆炸及火灾。

5.炒菜时油锅着火怎么处理?

停掉油锅下的火源,即把燃气或液化气阀门先关掉,然后再灭火。有以下方法可参考:

(1)窒息法,也可称为“隔氧法”。即用锅盖、大盆等能起到覆盖作用的东西盖到油锅上,或用能遮住锅的大块湿布遮盖,使燃烧着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此方法可直接将火“闷死”,简便易行,而且锅里的油不会被污染,人体也不会被火烧伤。

(2)冷却法。如果厨房里有切好的蔬菜或其他生冷食物,可沿着锅的边缘倒入锅内,利用蔬菜、食物与着火油品的温度差,冷却锅里燃烧着的油品温度,当油品温度降到自燃点以下时,火就自动熄灭了。

严禁: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要用水灭火,因为冷水遇到高温油会“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扩大火势。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把灭火器摇动数次,使瓶内干粉松散; 2.拔下保险销,站在上风口(或门出口位置),瞄准火焰根部压下压把喷射;

3.在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 4.灭火后防止复燃。

附幼儿防火安全教育内容:

防火知识我知道

1.教育小朋友在平时不玩火,不做危险的事。对一些容易发生火灾的物品要小心使用。(不乱仍烟头、看完电视要就要拔掉插头、电热毯要及时关掉、不玩火、经常检查电线等)。

2.着火时不要害怕,要用学过的本领使自己离开火场,如大火,首先要想办法离开,还要尽快地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学习说:“我这里是„„请你们马上来灭火!”

打电话时要说清楚什么地方着火。如果没有办法离开,就要跑到靠近窗口的地方,并要呼救。可以躲起来,躲在有水的地方,用湿毛巾将门缝捂住,防止被烟呛到。3.逃出去,怎样逃?对幼儿进行逃生教育。内容包括疏散路线、方向、用湿毛巾掩口鼻弯腰撤离;听到火警后迅速打开教室门,逃的时候要尽可能用湿布捂住鼻子、嘴巴,低下身子、靠着墙壁走,不推挤别人,假如在高处的楼层千万不能跳窗。

4.组织纪律教育:各班主任老师要求幼儿听从老师指挥,排成队伍,按顺序依次迅速撤离,不要在中途停留;在走廊上撤离时不要拥挤,不能奔跑,做到有序快步下楼,以免发生踩踏事件。严格遵守活动纪律,在活动过程中,绝不允许以个人的喜好,随意乱跑,自己选择路线。严禁说话、嬉戏、打闹,严禁奔跑抢先,特别下楼梯时严禁动手推搡,防止发生踩踏

篇2:幼儿园教师知识

通过系列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促进了教师、家长幼儿对防溺水的重视,在教育引导中,幼儿的安全知识面广了,安全意识强了,对安全的理解更深刻了。暑假是防溺水工作的重要阶段,特别需要我们家长做好防范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此时期,我们也收到了区公安分局发放的《防溺水告家长书》,希望在我们幼儿园、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为幼儿的防溺水安全筑起牢固的城池。

我们依据学期安全教育计划,有的放矢,把安全教育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在开展“小小旅行家”主题活动中,我们就会提醒幼儿外出要注意的一些安全,这次幼儿园组织的秋游,正好是给幼儿的一次锻炼,在带领幼儿外出参观前,我们都会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遵守外出规则,杜绝安全隐患。

在开展“帽子”主题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帽子的用途,不同帽子有不同的做用,幼儿也能说出冬天戴帽子能够保暖,我们也会通过一些实例提醒幼儿,骑摩托车要戴头盔,工地施工要戴安全帽等等,幼儿都会用心的记下来,回去甚至提醒父母及叔叔、阿姨注意,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篇3:幼儿园教师知识

早期幼儿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的被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常说, 整个世界现在就像一个地球村。不同国家的人们越来越频繁的进行着交往。在这个交往的过程中, 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国家的人们想要更好的交流就必须能够彼此理解, 而英语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个交往变化的过程中成为了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学好英语的一个主要原因———学习另一种语言, 学好英语, 可以使孩子拥有一种让他们终身受益的更加多样化的世界观。

随着英语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科学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父母了解到了让孩子从小学习英语的好处。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一个孩子越早接触一门外语, 就越有可能精通这门语言。1996年发表于《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曾写道:“如果一个孩子在10岁以后才开始学习一门外语的话, 他永远都不可能说的像母语一样好。”这句话得到了语言学家的支持并且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除此之外, 通过早期语言的学习, 孩子们还能得到其他益处, 包括提高其将来在学校整体的学习表现和更好的问题处理能力。因此, 尽早的让孩子学习英语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 能够在家自己教孩子英语的家长并不多, 这就使得幼儿英语教师的需求变的越来越迫切。也因此, 幼儿英语教师的培养也变的越来越重要。

二、幼儿英语学习的特点和优势

由于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有优势, 例如语音可塑性强就是一方面。对于成人来说, 掌握一门新语言的音素很困难, 因为他们已经长大, 本族语言的发音习惯很难打破。而对于幼儿来说, 学习音素却比过了青春期的人容易得多, 这是因为音素学习在生理成熟过程中存在关键期。幼儿有能力学会更多的音素, 甚至本族语中根本不存在的音素。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幼儿刚出生时能接受任何一种语言, 只是后来由于环境的限制逐渐被局限于学习本族语言的音素, 而那些母语外的音素则不被强化, 逐渐从孩子的音素库中退出。对于生下来后只学习一门语言的孩子, 声道肌肉最终由于过分练习这种语言的音素, 以至于后来他很难发出那些没有练习过的音;而学习两门语言的孩子的声带肌肉则表现出更大的柔韧性。幼儿学习语言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受母语的干扰小。成人在母语的帮助下, 很容易掌握外语的语法规则和单词。然而母语的语法结构也迫使他们被动地接受这些规则和单词。尽管他们的第二语言习得机制在提高语言能力方面已被证明非常有效, 但是这种机制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方面起到的作用却是相当可怜的。例如许多大学生尽管已经通过四六级考试, 但却无法与英美人正常地交流。与成人不同, 幼儿的第二语言习得机制更类似于他们的母语习得机制。他们用自然的方法, 即通过模仿和巩固, 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相应的语言规则, 因此他们的母语语法规则和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很少相互混淆。

鉴于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和优势, 幼儿英语教师应该具有相当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才能够在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帮助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英语教师的培养重点应为英语口语发音和表达。只有教师的发音标准才能够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才能够使幼儿更好的掌握英语的音素。只有教师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才能够使幼儿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则和单词。

三、幼儿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

首先, 在幼儿英语专业的学生入校最初纠正他们的发音。尤其要从最简单的基础会话和单词开始。因为这些基础的单词或会话, 例如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最容易发现问题也最容易纠正, 而且将来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也可能是教学的重点。就像26个英文字母, 很多人都觉得会读, 但其实他们读的有很多错误, 比如字母“z”, 很多人都错误的把它读成“zei”, 而其实它的音标是/zed/或/zi:/。为什么会有“zei”这样错误的读音呢?就是最初学的时候很多人学的就是错误的发音。因此, 为了不使幼儿受到错误发音的“污染”, 幼儿英语教师必须首先把自己的发音纠正过来。因为一旦形成错误的发音再去纠正就会相当的困难。所以, 培养幼儿英语教师的学校应该多开设一些语音课之类的课程, 纠正学生的基本音标或单词的发音。

其次, 在掌握标准发音的基础上, 在培养幼儿英语教师的过程中还应多注重日常基础生活词汇的学习。应该多掌握一些幼儿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会用到的一些词汇, 比如生活中常会遇到的吃喝拉撒睡中的“拉”。很多学了十几年英语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怎么问一个小孩子“你要拉屎吗?”这样一句英语表达。在英语词汇中有很多儿语, 也就是儿童使用的英语表达。这些词汇和表达较符合儿童的发音方式, 是某个年龄段特有的表达。就好像说汉语的幼儿说便便一样, 英语中幼儿通常会说poo。因为这个词要比fae ce s简单容易表达。所以在教小孩Poo就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因为这个词更容易记住也更容易学, 反之, 如果你交给小朋友faeces, 他们就会觉得有很大的难度从而会挫伤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除了上述两项需要特别注意的, 还应积极培养幼儿英语教师的基础英语能力。这个是对幼儿英语教师进一步的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的。社会在发展, 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才能够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Tracey Tokuhama-Espinosa, R aising Multilingual Children, Bergin&Garvey, 2001.

[2]Kathleen Marcos, Why, How, and When Should My Child Learn a SecondLanguage.

篇4:漫谈幼儿园教师的知识储备

现实生活中,常见某些幼儿园教师在临近上课时,为了教育活动中的某个知识点匆匆翻阅资料,而后在活动开展中照本宣科,孩子们当是跟着囫囵吞枣。

诚然,这亦是一种务实、求真、负责的态度,值得夸赞-较之于那些不懂也不追究、更不许孩子“瞎胡闹”着追问的态度可谓天壤之别。然而,换角度视之,我们的幼儿园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储备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捉襟见肘的窘迫却悄然显现:预设的教育活动尚有多少个不解之处,生成的教育活动又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然而,这却也并非尽是幼儿教师自身原因所致。可以说,现今活跃在幼教一线的教师大多均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她们边工作边进修虽也取得大专甚至本科学历,然而由于较早地接受职业化教育,使她们的知识结构虽显专业化,但更趋于单一性。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大社会环境背景之下,审视我们幼儿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我们不难发现:

1 历史和时事政治知识的空乏

乍看之下,似乎此类知识可有可无,且周围工作、生活的环境也的确缺少这样一个关注和交流的氛围。实际上,教育实践证明:一定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关系到所培养的教育对象的基本民族观、爱国情感、道德行为的萌发与奠定、形成--一个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积极关注时事政治的教师,其知识和态度将影响到她所组织的教育活动,并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出有民族自尊心,有祖国自豪感,有强烈自信心的中国儿童(注意:我们培养的孩子不仅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过分重视认知发展、培养艺术特长,已经导致了许多与历史、政治、时事相关的诸如“节日教育”之类的主题教育活动的流于形式和疲于开展(形式上尽管花样翻新,内容和目标上却体现不出更新、渐进,挖掘不出潜在的教育价值,结果当之如是了)。这也足够引起我们的认真的反思了。

2 自然科学知识的贫乏

孩子的每一天都在“自然”中度过。这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无限生机、能够引发孩子无数遐想和探索行为的奇妙的世界动物、植物、人类、森林、海洋、山川等等相互依存但又各自独立。可我们的孩子却过早地对这一切止住了好奇--熟视无睹,一派漠然。

引导孩子在环境中与自然对话、进行充分活动必定要求教师以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作底蕴:有丰富的积累,才有足以充分展开的教育活动中的激情发挥--兴许只是寥寥数语却已在幼儿心中投下“惊喜”“神往”的影子。谁又能预料,这种“神往”“惊喜”会不会成为日后萌发进一步探索、生成兴趣点的发源地?

3 现代科技知识的缺乏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脑只有笔记本大小、载人航天飞船上天了、汽车能水陆两用,还有远洋巨轮、克隆羊等等,常给孩子带来说不清、道不明的激动、憧憬和稀奇。也许,我们认为彼很遥远,与己无关,也就忽略了孩子的需求,无意中错过了孩子科学兴趣的萌发、科学态度培养的绝佳期。要知道,基于一般了解之上的模型小制作、科学小实验会带给孩子多少创造、探索的乐趣!而与此相关的一些实地参观访谈、专题录象播放、主题区域布置等,又会让孩子在切实的搜集、整理、观察等的活动中,积累许多科学经验、掌握属于自己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概念,最终还锻炼了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也许肤浅,或者片面,甚至还有些偏激。但相信,同行朋友们看了之后多多少少会有所启发。

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后,也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简便易行、富有成效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呢?

3.1 阅读和反思。阅读使知识得到丰富,而反思则使知识得到提升。阅读可以是网上浏览,亦可以是翻阅杂志书刊,有条件的还可根据需要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卷宗、档案,作为阅读的对象。反思则可以是读后小感——应用于教育实践——实践中对学习的知识与实践连接的再思考——再学习…….如此,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当然,亦可以是其间某一环节的自然出现或运作。

3.2 观察。“大自然大社会皆是活教材”——我们用以指导幼儿教育实践的理念同样可以适用在帮助自己的成长之中。《幼儿教育》(03年10月版)曾刊登过一篇题为《像海绵吸水一样充实自己》的文章,介绍一教师将日常所观察的一个生活技能成功运用到幼儿随机的教育引导之中的案例。可以说,只要有心,只要用心,环境中、生活中,潜藏的于幼儿教育、于自身成长有利的知识、技能、习惯、情感,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3.3 操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亲”。没有深刻的体验是不可能道尽其间所有的技巧、奥妙、诀窍的(相信老师们在指导手工制作、科学实验演示中定有同感)。有操作,才有体验;有体验,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了进步的动力、发展的可能,才会对指导教育幼儿的实践活动有了更明确的目的、更简明的指导,更有了趋向成功、对教育活动有了然在胸的把握的自信。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的操作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学习的方法之中,操作必不可少。除了众所周知一些教育所需的一些手工制作、科学实验操作,教师们有时还可尝试各种“工匠”式的活儿--编织、堆砌、拼搭等等,既填补了业余生活,增添了生活情趣,又积累了宝贵的知识经验,为日后可能的教育活动开展拓宽了自己的“内存”。

“有纳才有吐”。

时时想到学习,处处乐于学习,事事贯穿学习——让学习的态度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职业态度,让学习的意识伴随我们度过教育工作的每一天。

无论是为着教育的生活或是为着生活的教育,无论是为着孩子的发展还是自己的成长,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加快脚步,充实自己:学习,再学习!

篇5:幼儿园教师岗前安全知识培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安全工作是我园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幼儿年龄小,容易出意外。3-6岁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又无法预见,所以极易发生安全问题。比如:幼儿在奔跑时,遇到其他幼儿迎面跑来却不知躲闪,站在门边自然地把手放在门缝里却不知会被去关门的幼儿压到手,再如,下楼梯喜欢跳几个台阶而不知会摔倒,玩滑梯时互相拥挤。等等。这些都是幼儿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出现什么后果的表现。(幼儿的这些表现法律上称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此外幼儿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他们东跑西窜,样样事都想试探,触摸,但由于动作不稳,又缺少生活经验,他们不知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每一个在园幼儿的安全。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工作是每个老师必须做到的:

一、加强幼儿一日活动的安全管理。做过幼儿教师的都了解幼儿一日活动流程。我们老师的安全工作从幼儿7:50入园晨检接待开始。

1、每天都要检查幼儿的口袋,防止幼儿带来小钉子、小刀、珠子、打火机、小颗粒物等危险物品。检查到了要拿掉并妥善处理好。

2、检查幼儿是否有指甲,发现有应及时帮其剪掉,以防幼儿间抓伤事件的发生。

3、检查孩子的身体是否有异样。如:发烧、摔伤、季节性传染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现象,教师应及时通知家长将孩子带回去治疗,以防传染。

4、幼儿若带药品来园,应叫家长注明用法、用量,并写上幼儿姓名。

5、区角活动时若要使用剪刀、铅笔,一定要在用前进行安全教育,而且一定要有教师的指导,不能放任不管,以防危险现象的发生。

6、要养成清点人数的好习惯,防止幼儿走失。(早餐前后、午餐前、餐后散步、午睡前、起床后、户外活动前后、离园前)

7、关注幼儿早操、盥洗、喝水、入厕、户外活动、就餐、餐后散步、午睡、离园时的安全。强调早操时候的安全:

(1)、教师要让幼儿养成排队做操的好习惯,而且要固定排队顺序,以防幼儿因争抢位子而发生安全事故。

(2)、每天都要强调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幼儿一定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上下楼梯时,教师应面向幼儿,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进出教室时,教师都应组织好幼儿一个一个排队进出,以防应拥挤造成踩踏事件的发生。

8、带班老师和生活老师要随时沟通幼儿的基本情况。(来园人数、缺席、吃药、身体状况)两人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9、上午的带班老师中餐时要和下午接班老师交待清楚幼儿基本情况。

10、确保幼儿一日活动始终都在老师的视线里及救护、救助范围内。

11、遵守幼儿交接班制度。每天下午当班老师离园时,只能交1名幼儿给保安师傅,并填好交接班登记表。

二、要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家长早上送幼儿入园到班上从生活老师手里取走接送卡,下午放学时,家长在园大门排队向保安师傅亮卡入园,再凭接送卡到班上接走孩子。如有特殊情况,老师一定要家长在家属签名表上签名之后才能把孩子接走。老师要教育幼儿一定要牵着家长的手离园,不能独自奔跑,更加不能独自一人奔跑出园门,以防发生危险。教师千万不要嫌麻烦和麻痹大意,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如让陌生人接走了,后悔莫及。

三、坚决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关爱每一个孩子,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都是脆弱的。老师要用心去呵护,不能让孩子罚站。有时,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稍重的一句话,都有可能伤害到他们。

四、常常检查班级设施的安全,消除不安全因素。幼儿教师一定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脚勤。多观察,善发现。教室内设备(如:桌椅、地板、电器)等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政工处。若班上发生安全事故,第一时间要报告园长或当天行政值日及本班其他老师,再致电家长,安抚好幼儿。力求在最快时间内处理好。还有要善于化解孩子之间以及由孩子引起的家长之间的矛盾,教师之间团结互助,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助人也是助已。

篇6:幼儿教师基础知识

01.学前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指所有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狭义的学前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学工作

02.保教结合 我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保”就是保护幼儿的健康。”教”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这是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03.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一般幼儿园老师常说的环境创设指教室、走廊、大厅里的装饰物和自制的区角、墙面等。04.教研 即教育研究,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是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途径。

05.教学活动设计 即俗称的“教案”,指幼儿教师通过选择与规划教与学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方法等,从而提出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

06.教学计划 幼儿园对于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一般包括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阶段计划、学期计划、学年计划、总计划等。

07.五大领域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被划分为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大领域。

08.四大版块 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四大类别,分别是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

09.集体教学 指全班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具有集中性和统一性,即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并有统一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10.区角活动 又称活动区、区域活动或区域游戏,是指利用教室、走廊、室外等各种场地来设置各种区角,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以及主题活动发展进程,在各区角投放一定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的活动形式。常见的区角活动有角色表演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生活操作区、益智区和阅读区。11.个别化学习为了适合个别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中,个别化学习往往通过投放在各区角的材料实现。12.分组教学 部分幼儿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活动情况的了解和指导,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与合作。

13.主题活动 一种研究型的课程,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14.户外活动 早操外的其他户外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灵活性大、幼儿自主性强。

15.运动会 体育运动竞赛会,幼儿园的运动会常常邀请家长参与,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展开。

16.韵律活动 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17.谈话活动 培养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

18.讲述活动 以幼儿语言表述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

19.安全教育 幼儿园一切工作的基础,教师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教育活动。

20.游戏 广义的游戏指各种玩的活动;狭义的幼儿游戏指幼儿园教师设计并提供的、引导幼儿产生的或幼儿自发兴起的玩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生活、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21.角色游戏 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的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小医院、理发店等。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22.规则游戏 成人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23.表演游戏 指幼儿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

24.建构游戏 又称结构游戏,指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

25.合作行为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26.无结构材料 不经过设计的原始材料,幼儿自由决定玩法。27.低结构材料 结构松散、可变性强、玩法多样的活动材料。28.高结构材料 可变性弱,玩法单一的活动材料。

29.自制玩教具 由幼儿教师自己制作的玩教具,主要以剪、画、缝、贴等多种形式制作而成,不仅新颖有趣、各具特色,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30.儿歌 以低幼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31.前书写 幼儿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

32.前阅读 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者通过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它可以是视觉活动、听觉活动、口语活动,甚至是触觉活动,是幼儿了解社会和自然界的一种方式。

33.观察记录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设备,有目的、有佳话的对幼儿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34.学习故事 又称叙事性评价,是引进自新西兰的幼儿评价体系。以故事的形式记录幼儿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

35.成长档案 通过多种形式记录幼儿的成长历程,在幼儿园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幼儿的在园情况,更真实地纪录了幼儿的富有个性的成长历程。

36.幼小衔接 指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通过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好一系列的工作,帮助幼儿实现从学前教育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过程。幼儿园一日生活

37.病号餐 除了日常食谱外,幼儿园为体弱儿、当日患病的幼儿或有特殊体质的幼儿准备的特别的餐食。

38.体弱儿 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反复疾病困扰而使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的儿童,往往表现为体重较轻,体弱多病。幼儿园在就餐、运动等环节会对体弱儿有额外的保育工作。

39.超重儿 体重过重的儿童,幼儿园在就餐、运动环节会对超重儿有额外的保育工作。

40.过敏体质 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幼儿园会为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准备特别的餐食防止过敏。41.自闭症 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是幼儿园内常见的一种特殊儿童。42.晨检 是幼儿园、为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感染传染病的幼儿。

43.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幼儿园晨检的步骤。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44.一日生活 根据幼儿的生活特点安排幼儿一天的生活,即对幼儿主要的生活内容,如吃、睡等活动在时间和顺序上予以合理的安排与划分。主要包括入园、离园、进餐、喝水、盥洗、如厕、睡眠等常规性生活活动。

45.过渡环节 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当中,除幼儿学习与活动之外的其他衔接与转换时间。

46.班级常规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理论知识

47.亲子关系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狭义的亲子关系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互相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48.依恋 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49.安全依恋 依恋类型的一种。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50.不安全依恋 依恋类型的一种,包括回避型和反抗型。1)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幼儿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2)反抗型不安全依恋 幼儿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51.自我中心 幼儿仅依靠其自身的视角来感知世界、不能意识到他人可能具有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倾向性。

52.去自我中心 幼儿逐渐学会区分主体与客体,逐渐意识到自我,并尽可能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能够在自我与世界、自我与他人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过程。

53.敏感期 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也就是说,在某项能力对应的关键期内,该能力最容易发展。54.最近发展区 幼儿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幼儿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幼儿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育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55.大肌肉 走、跑、跳、踏、爬、投掷等动作都用到大肌肉,学前儿童大肌肉发展比较成熟。

56.小肌肉 手臂、手腕、手指的动作组合,及一些精细动作用到小肌肉,小肌肉发展较慢。

57.精细动作 指幼儿手部捏的动作、握的动作,屈的动作、旋转的动作等一系列精细动作。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与幼儿大脑发展密切相关。58.手眼协调 人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59.感统失调 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幼儿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

60.分离焦虑 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61.亲社会行为 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62.攻击性行为 一种导致人和动物身体或情感受伤害的行为,或者是导致财物损坏或毁灭的行为。家长工作

63.家访 幼儿园教师到幼儿家中访问,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是进行个别家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一般来说,老师会在开学前及一些特殊情况发生时进行家访。

64.个别约谈 幼儿园教师邀请幼儿家长来到幼儿园进行面谈的家长工作形式。一般会针对幼儿发展上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沟通,是幼儿教师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的重要途径。

65.家长会 是幼儿园对家长进行集体指导的重要形式,是将全园、全班或某一类型的家长着急在一起开会的家长工作形式。一般来说家长会会定期召开。66.亲子活动 往往在重大节假日举行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家长应邀来到幼儿园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

67.幼儿园开放日 指组织家长参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活动进行实例分析,从而增进家长对幼儿园了解的一种方法。

68.家长委员会 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作为与幼儿园沟通的桥梁,关注幼儿的教育。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家委会担负着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的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保教工作、及时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以及协助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等任务。

69.家园联系册 一种日常性的家长工作形式,教师采用书面通讯的方式与不易见面的家长进行联系,向他们报告幼儿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当然,随着科技进步,更多教师和家长间会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沟通。幼儿园中常见的教育体系

70.课程游戏化 是为了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而将幼儿园课程融入游戏的一种理念。

71.支架式教学 一种以幼儿为中心,以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幼儿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幼儿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72.多元智能理论 一种指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九种相对独立的智力的理论,这九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以及存在智力。

73.蒙台梭利教育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创立的一种学前教育思想,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自主性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对教师的作用。74.瑞吉欧教育 瑞吉欧教育是意大利城市瑞吉欧特有的学前教育体系,特点是没有预设的课程与目标,强调在互动过程中生成课程与目标。

75.方案教学 瑞吉欧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探索概念的内涵。

76.华德福教育 华德福教育是鲁道夫·史代纳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创建的一种学前教育体系。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

77.高瞻课程/高宽课程/HIGH SCOPE 美国公办学前教育机构中的一种学前教育体系,以计划、行动和反思的活动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其教育哲学核心在于主动参与式学习。

78.STEAM教育 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教育。

79.森林教育 针对3-6岁儿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早期教育,是一种每天在森林里进行活动、开展自由游戏和环境教育的日常活动。不管是什么天气,儿童总是被鼓励去玩去探索和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习。儿童是森林幼儿园学习的真正主人。

80.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强调节奏活动与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81.声势活动 奥尔夫体系独创的一种以简单而原始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声音的活动。

81.,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包括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和教法知识等。82.核心经验 基于不同领域,为教学设计提供指向。幼儿园中常用的纲领性文件

8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8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 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

86.《幼儿园工作规程》 为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87.《儿童权利公约》 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

篇7: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题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总则、、、。

2.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

3.幼儿园的活动特点是以

为基本活动形式。

4.幼儿园每班的人数一般为:小班25人,中班

人,大班

人。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普及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要求幼儿教育的工作范围从3¬—6岁扩大为

岁。

6.游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固定的公开规则的游戏,包括

、智力游戏、;一类是有隐蔽规则的游戏(创造性游戏),包括主题角色游戏、建筑游戏和表演游戏。

7.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

、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8.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

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记分)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颁布的。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01年9月 2.幼儿园工作的评价以()为主。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3.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哭。作为老师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

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尽快恢复秩序

B.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立刻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出来 C.马上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旁观

4.幼儿园应与()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A.家庭

B.社会

C.社区

D.家庭、社区

5.语言能力是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

6.《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半小时

B.一小时 C.一个半小时

D.两小时

7.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8.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9.选择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是()。A.教材顺序

B.教学计划的安排 C.幼儿园的要求

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10.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来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里的幼儿看到了“真正的猪和牛”,其主要教学方法是()。

A.直观形象法

B.实践法 C.行动操练法

D.情感体验法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对的打“√”,错的打“×”)

1.幼儿园要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

2.根据现代学习心理学的观点,从广义的学习观出发,要求保证幼儿的游戏、自由和自发的活动时间。

()3.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的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4.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

5.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

()6.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

()

7.幼儿园的教职员工不得有对幼儿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

8.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材料】 某幼儿园中班小朋友洋洋在上厕所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下额被瓷砖划了一条口子,鲜血直流,如果你是洋洋的主班老师,你会如何妥善处理此事?

2.【材料】 某幼儿园老师想尽可能地提高全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可是喜欢说的幼儿越来越会说,不喜欢说的幼儿却总不开口说话。请你根据以上情况,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将采取什么方法去有效地缩小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差距。

3.【材料】 1997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我们的幼儿园在为幼儿认识了多少字,会算多少算术题而沾沾自喜时,全国30个省市的调查结果却表明,在小学一年级儿童中就有35%左右不喜欢语文,40%左右不喜欢算术,幼儿园阶段花大量时间训练的算术技能,在小学一年级其优势却显示不到半年。”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请你谈一谈你对这个调查结果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活动设计(共2小题,第1小题5分,第 2小题15分,共20分)

1.请设计一个幼儿体育游戏活动(5分)。

2.请以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为内容写一个教学活动设计(15分)。活动设计要求: ① 要有清晰的活动设计思路;

② 教学活动设计要体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小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说明(笔试部分)

发布者:admin

时间:2011-06-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试题赋分值与答题时间

笔试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汉语知识和运用能力部分占40%;学前教育基本专业知识及运用能力部分占60%。笔试试题答题时间限定在120分钟以内,采用汉文答题。

二、笔试主要内容

汉语知识与应用能力笔试部分:

根据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对教师汉语运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应试者应在“口语交际、阅读、作文和应用学习”四个方面达到相应水平要求。为此,在汉语知识和运用能力的考试上,以教育部颁布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初、高中部分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参照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5—8级或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三级乙等以上的标准,全面考查应试者的汉语能力。

(一)选择题部分(30分)

1.词语知识及运用能力考查(10分):主要考查应试者在提供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理解和运用汉语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2.句、段和短文理解与运用能力考查(8分: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不同话题短文的阅读理解、判断、概括和归纳能力。

3.语法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考查(12分):在语境中考查应试者对汉语常用单、复句句型句式、词序和语序等方面理解、判断和应用能力。

(二)非选择题部分(10分)

4.填空、改错、造句等题型。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汉语基本知识在书面表达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汉语知识与运用能力笔试试题的命制原则为:保证汉语基本知识与运用能力在综合性与语境化结合上的基本覆盖。具体为:(1)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并尽可能在不同的情景中运用;(2)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3)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4)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的能力。学前教育基本专业知识笔试部分:

(一)学前教育基本专业知识考试,以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自治区制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考查应试者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对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学前教育基本专业知识笔试考查范围:以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自治区制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有关教材为依据,考查应试者对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及对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方面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试题的命题原则为:保证学前教育基本知识与应用层面上的基本覆盖。具体为:(1)幼儿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2)学前教育知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运用;(3)能够判断实施学前教育活动中的一些行为和方式是否正确并作分析;(4)能够根据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体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

(一)笔试试题整体的难易度控制在8:1:1。即容易题占80%,较难题占10%,难题占10%。

(二)笔试试题分为卷一和卷二两部分,其中:卷一部分为选择题,占55%;卷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占45%。

卷号 题目名称 题目数量 赋分值

合计分值

第 I 卷 阅读理解

一 单项选择题(40%考察词语知识及运用;60%考察学前教育基本知识)汉语基础知识10分;学前教育基础知识12分 22分

阅读理解

二 单项选择题(40%考察句、段、短文理解及运用;60%考察学前教育相关常识)

书面表达 考察语法结构基本知识与运用能力

12分

12分

第 II 卷 25

汉语基础知小 题 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 填空、简答、判断、改错、造句等题型(40%考察汉语基础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60%考察学前教育知识)非选择题

20分

20分

汉语基础知识10分;学前教育常识15分

25分

第二部分 学前教育案例分析、教学活动设计等 合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2011年6月22日

100分

100分

2012教师《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思维是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主要原因。

2.B【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前运算阶段指2~7岁的阶段。

3.D【解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判断,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推理。

4.C【解析】出现喃喃语声的阶段是4~8个月。

5.B【解析】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辅音。

6.C【解析】4~5岁是词汇增长的活跃期,实词增长最快。

7.A【解析】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约在3个月时,婴儿的情绪分化为一般性的消极反应和一般性的积极反应,即痛苦和快乐。

8.C【解析】3.5~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

9.B【解析】略。

10.B【解析】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11.D【解析】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12.A【解析】5~6岁儿童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13.A【解析】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行为,一般认为是从出生后的第6个月开始的。

14.D【解析】从3、4岁起,儿童获得性别角色,对不同性别有较固定的看法。因此,5岁儿童可能的看法是D项。

15.A【解析】气质类型差异的稳定性证明,遗传因素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16.A【解析】我国在1990~1994年期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该研究指出“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17.B【解析】教师在与家长谈话时切忌使用专业术语,要采用家长听得懂的日常普通语言与家长交谈。

18.A【解析】托儿所、幼儿园的开放日制度是目前我国家园合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家访是进行家长工作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电话联系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

19.A【解析】教师难免会有烦恼和痛苦,但作为幼儿教师,如果将一些消极的影响带到幼儿园,带到工作中,就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和敏感的,易受消极情绪的影响。

20.A【解析】独立自主性原则就是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让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2i.D【解析】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儿童活动即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2.D【解析】运用讨论法教学要为孩子们提供充分自由的氛围,设法让孩子感觉到轻松愉快,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当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切忌立刻制止。

23.C【解析】环境体验法是首先对儿童提出一定的教育要求,并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然后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和感受去获得体验,加深他们对坚持性行为的体会和理解,激发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认识经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4.B【解析】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挫折、压抑或是失败等心理能量时,应该帮助儿童发泄出来,否则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失常行为,哭泣可以将内心的恐惧或委屈发泄出来。

25.C【解析】在广义的教育中,受教育的对象非常广泛,不分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背景,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都成为受教育者。

26.C【解析】儿童的发展指的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密不可分并且相互作用。

27.A【解析】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从中间到四周。

28.D【解析】随着大脑的成熟及与他人交往的不断扩展,儿童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到3岁左右时就已经基本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了。

29.B【解析】卢梭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最大特点和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看做儿童,把儿童看做教育的主体和教育中最积极的因素。

30.A【解析】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福禄贝尔是近代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

二、简答题

1.(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2)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3)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4)开始认生。

2.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在指导儿童学习时,对他们学过的东西,要及时地安排复习,早复习效果比晚复习效果好。同时应根据记忆的内容和儿童遗忘的程度合理地分配时间,一般认为,经常性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要好。另外,复习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多感官结合的复习方法也对儿童的学习有利。

3.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1)判断形式间接化;(2)判断内容深入化;(3)判断根据客观化;

(4)判断论据明确化。

4.现代教育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2)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3)教育手段越来越先进;(4)教育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5)教育功能增强和扩展;(6)理论自觉性越来越提高。

5.(1)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学前儿童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又具有表浅性、片面性和情绪性,容易受精神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由人的因素构成的。精神环境是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关键。

(2)精神环境有健康的精神信息也有不健康的精神信息。健康的精神环境对儿童起着积极的影响。反之,不健康的精神环境则会对儿童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幼儿园教育中,园长的观念和管理水平,教师的观念、专业素质、人格品质等都是影响幼儿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因素,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健康的精神环境可以弥补幼儿园物质条件的不足,使幼儿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篇8:幼儿园教师知识

19世纪以前, 人们一直以为只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就能当好一名教师, 学科知识是教师知识基础的全部。到了19世纪, 随着教育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诞生, 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不仅应当知道他们所要传授的科目的知识, 也要知道他们进行教学的艺术”[1]。教育学知识就成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但教育学知识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始终与学科专业知识处于平行的分离状态。比如20世纪初期美国的教师教育, 学生先在文理学院学习学科知识, 然后在教育学院学习教育专业知识。这种平行的分离状态, 使得教师在掌握大量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后, 其教学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 教师与学科专家、科学家等其他知识分子并无实质性区别。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 (Shulman)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都不足以支撑具体的教学, 提出了一个新的知识概念, 即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简称PCK) 。

舒尔曼认为, PCK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的差别。[2]学科教学知识 (PCK) 具有以下内涵:了解学科的中心主题, 并能使用适当的方式教给特定年级的学生, 能对每一主题提出下列问题:什么是学生需要的主要概念、技能和态度?此主题中哪一部分是学生较难懂的?什么是学生最大的内在动机 (兴趣)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前概念或知识背景的学生, 有哪些模拟、譬喻、举例、明喻、示范、仿真、操作等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关于此主题的正确的观念或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哪些原有概念?综上所述, 学科教学知识, 是教师对学科内容和教育学进行特殊整合的一种知识体系, 是教师特有的专业知识。

在舒尔曼研究的基础上, Cochran, De Rtuer&King从建构主义教与学的观点出发, 对学科教学知识 (PCK) 概念进行了修正。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 知识不是通过传授或移植获得的, 而是认知个体在一定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通过积极的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换言之, 知识是认知个体与外在情景交互作用而建构出的产物。[3]Cochran, De Rtuer&King在PCK的基础上, 融合 (integrated) 、合成 (synthesize) 了另外两种知识成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这样提出了一个更为综合性的概念, 即学科教学认知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简称PCKg) 。如下图:

如图所示, PCKg包含了这样四种知识成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教育情境知识。其中, 有关学生的知识包含如学生的能力、学习策略、年龄、发展水平、态度、动机和知识基础等。教育情景的知识是指有关社会、政治、文化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知识。[4]在该图中, 四个圆圈的箭头分别指向外面, 意在表明这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 教师这四种知识成分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每两个圆圈的交叉部分揭示了每一种知识成分不是孤立游离的, 而是相互交融 (integrated) 、有机结合 (synthesize) 的, 并始终指向处于核心地位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图中心圆圈的箭头分别指向外圈所示的四种知识成分, 说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就是在不断与这四种知识成分综合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 由少积多, 由生疏到娴熟, 并伴随四种知识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此图不仅表明了一个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究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它指明了教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习得这些知识的, 即他们的知识是怎样建构的。总之, 学科教学知识 (PCK) 的内涵与本质不断深化与演变, 从静态的描述走向了动态的建构。

二、学科教学知识 (PCK) 的特性

1.专业性

学科教学知识 (PCK) 是区别教师与学科专家、教学专家的一种知识类型。正如Cochran等人所言:“教师区别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和教育研究者不在于他们掌握专业知识的质量和数量, 而在于他们如何组织和使用知识上。例如有经验的教师的知识是从教学的角度组织起来的, 并成为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概念的基础。而一位科学家的知识则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组织的, 是作为建构本领域新知识的基础”。[3]学科教学知识 (PCK) 是一种教师特有的专业知识类型。

2.建构性

如前所述, 学科教学知识 (PCK) 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它并不是随着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知识的获得而自然获得, 也无一最佳方式可直接教授给教师, 而是教师个人在自己所任学科和所在班级的特定范围内, 在与真实的教学情境的相互作用中由教师自主建构的。

3.情境性

学科教学知识 (PCK) 是关于教学的知识, 而教学是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的, 情境是整个教学与学习中有重要意义的组成成分, 教学与学习不可避免地受到具体情境特征的影响。学科教学知识 (PCK) 正是这样一种反映教师所处教学现场的特点、与学科内容紧密相关的、“视情形而定”的知识。

4.综合性

虽然研究者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 (PCK) 的组成成分意见不完全一致, 但他们普遍认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 (PCK) 内部是一个综合体, 这个综合体内元素与元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每一元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综合体的变化。各元素内容从少到多不断变化, 综合程度也由低到高不断变化。

三、学科教学知识 (PCK) 对幼儿教师教育的启示

在当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形势下, 幼儿教师教育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PCK作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先进理念之一, 对我国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有如下启示:

(一) 重新认识幼儿教师的知识基础

目前, 承担我国幼儿教师培养任务的机构, 无论是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还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课程一般都是由学科专业类课程、幼儿教育类课程和普通文化类课程组成, 幼儿教师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这三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各自按照本学科的逻辑组织知识体系、进行教学, 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其结果是学生的知识结构零碎、抽象、孤立、狭窄、杂乱, 缺乏系统性, 不能有效运用。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主要是遗漏了关于幼儿的知识、幼儿学习的知识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情景的知识。而学科教学知识 (PCK) 正是弥补了这种遗漏的缺陷。学科教学知识 (PCK) 扩充了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宽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二) 推进幼儿教师教育实践的深化和改革

1. 增加幼儿教育类课程门类和时数、改革其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

舒尔曼指出:学科教学知识 (PCK) 是教师专业领域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幼儿教育领域的“教育学”, 是指幼儿教育类课程。目前, 此类课程明显弱化, 表现在课程结构单一, 分量少, 仅局限于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和“五大领域教法”等科目, 且科目间缺乏合作。另外, 此类课程以各种概括化的定义、规则、理论等为课程起点, 学生无法感知到这些知识的“实用性”, 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 为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幼儿教育学科知识, 充分发挥此类课程在学生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素质培养和发展中的“整合”作用。首先, 要增加幼儿教育类课程门类和时数, 如增设与课程、课堂、教学、幼儿密切联系的课程;其次, 改革幼儿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体系, 对幼儿教育理论的阐释从幼儿教育现象的描述开始,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起点, 进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 激发探究的兴趣,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 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促使学生的一般教学知识向特定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转变。

2. 加强实践课程

学科教学知识 (PCK) , 是关于如何教的知识, 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环境中获得的实践形态的知识, 同时也是一种能指导教师实践、教学决策、教育行为的知识, 它是在实践中建构的 (in practice) , 又是关于实践的 (on practice) , 还是指向实践的 (for practice) 。因此, 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践课程, 如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增加实践课程的时间,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等,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情境性和体验性。

3. 改革分科教学传统, 加强科际整合

现行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分科设立, 独自教学, 由于缺乏系统性, 所以无法保证学生的知识素养以一定的结构储存在大脑中, 也严重制约了学科教学知识 (PCK) 的生成。因此, 课程应朝整合的、综合的方向发展, 可采取共同开课、协同教学、科际整合等方式实施课程, 以此促使学生学科教学知识 (PCK) 的形成与发展。

4. 引导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 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学科教学知识 (PCK) 倡导者指出, 教师对自身和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 (PCK) 的重要来源。学生在对他人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过程中, 能积累并获得一定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 如哪些是重要和该强调的, 哪种方式与方法可行, 哪些不可行, 哪些对幼儿来讲是容易的, 哪些是困难的, 哪些会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认识, 哪些能避免犯错误等等。所以, 我们要创造条件, 提供学生与幼儿园教师、本校教师、同学和幼儿家长进行交流的机会, 在广泛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 通过对话与讨论, 使学生受到启发, 或者彼此达成一种对幼儿教育教学的相对一致的看法, 这将对他们自己原有的思路是一种激励;或者通过对话发现彼此存在差异, 但却强化了自己原有的看法。总之通过反思与交流, 能有效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与发展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

(三) 改变幼儿教师教育研究范式, 创新科研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受分离式的教师教育体制的影响, “基本上学科专家不研究学科知识的教学, 而专心于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教育研究专家基本上是探索普通教育规律, 无意、无暇或无法顾及具体学科、内容、学段教学的研究。”[1]幼儿教师教育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学科教学知识 (PCK) 的理念要求我们要改变当前学科知识研究与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分离的幼儿教师教育研究范式。首先, 应搭建一个平台 (或者设立有效的管理机构) 专门负责协调参与幼儿教师教育的各种学术力量 (学科教师、幼儿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和领域教学论教师) , 对各类学术人员的力量加以引导、整合、资助, 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并使各领域的智慧共同服务于学科教学知识、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而不是各自为政, 互不理睬。其次, 鼓励加大实证研究、行动研究等在幼儿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 改变就理论论理论, 重思辨轻实证、重一般轻具体的传统研究范式;再次, 改革当前的科研管理体制, 重视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研究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引导幼儿教师教育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何齐宗等.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Shulman L 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87, 57 (1) .

[3]Cochran Kanhryn F, DeRuiter Janer A, King Richard A,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An r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93, 44 (4) .

上一篇:农村经济与发展的调研报告下一篇:小学生八字励志名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