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

2024-07-09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共8篇)

篇1: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

[作者]  沈亚萍

[内容]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发美的情趣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比如教学说明文《核舟记》,在充分梳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聪明博识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件新奇的珍品面前,将其部件的精细,机关的巧妙及前后关联一一化解展示于众,而学生种种巧语妙思随导游手指足引次第而来,将木舟诸多妙处逐一接受。一篇平实无华的文言说明文就这样把学生引入了意趣盎然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木舟”。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开掘。

2.树立美的意识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发现美,感受美。

3.增强美的感受

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发美感。比如课文《春》,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坚韧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再如《回忆我的母亲》,教师通过平和温情的朗读,使学生从平实的叙述,诚恳的报答,深情的思念之中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美好形象。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来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住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再如《背影》中的父子情,《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七根火柴》中的战友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3.抓住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然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强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

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也进一步鉴赏到词句的意境美。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俗话说,言为心声。说话文明,举止礼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的素质水平。因此,训练的第一步骤是“说”,要加强对学生的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指导,做到音质悦耳,诵咏清晰,韵律和谐,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第二步骤是“写”,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以说促写,以读促写。在讲读课后,安排同类体裁、题材的训练,引导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进而达到独创的层次。

如学完《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后,即布置同题作文,要求学生按照范文仿写。同学们饱蘸情感的笔触,描述了全国劳模,特级教师李庚南严父慈母般的形象,赞美了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关怀备至的高尚情怀,表达了学生对李老师的一片挚爱之情。

再如《最后一课》中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得知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思想感情的急剧变化,他回答问题时的复杂心理活动以及决心学好自己祖国语言的誓言等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法国人民在即将失去自己祖国时的悲痛心情。当强烈的艺术效果深深地感染每个学生时,随即提供两篇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依材料作文时侧重于心理描写来表达和刻划人物形象。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的习作都有独创之处。中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收稿日期:―09―21

篇2: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

楚雄州双柏县第一中学

周楚怡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论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产生的原因以及艺术语言所具有的特点,探讨了艺术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同时对艺术语言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结合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如何才能从自身的语言运用而达到对学生艺术语言的培养和提高的方式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艺术语言

语文教学

作用

一、语文教材——审美的对象

从文艺理论角度看,文学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即文学作品必须通过生动的美的形象,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并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水平,要想在语文学习中真切地感受美、获得美,从而产生创造美的冲动,那就离不开语文教材这个审美对象。语文教材的审美主体主要体现在语言美、形象美和结构美这三个方面。

1、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或凝练或形象、或优雅或豪迈、或直率或含蓄、或讽刺或幽默,声情并茂,变化万千。作者就是用这些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作者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绘了西湖的艳丽,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出了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用“光和影有着的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表现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此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这样生动优美的语言,不但能向学生展开作品所描绘的生动画面,而且能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

2、语文教材中的形象美

形象美,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和精神品格美。首先,在教材中,如诗如画般的自然景观随处可见,这些异彩纷呈,景象万千的自然画面,对于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晋祠的典雅庄重,沙漠驼铃的妩媚庄严,还有洞庭湖碧波荡漾的风光;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湖光山色;以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的壮丽画面;桃花源里幽幽的祥和气氛等等。作者对这些自然景观或描写或抒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富于情感艺术的自然画,学生或默读、或朗读,徜徉在这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之中,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荡涤了浮躁不安的心灵。其次,雄壮坚固的赵州桥和卢沟桥,富有现代化气息的背景铁路新客站,发明制作的活版等等。读了这类关于人文景观方面的课文后,学生的心理定会油然而生对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的赞颂和钦佩之情,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另外,语文教学中塑造的无数个生动的美的形象,他们的精神和品格的魅力,远远胜于我们平时对学生的理论说教。这些品格净胜,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花木兰代父从军卫国的壮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会制作小桔灯的小姑娘的勇敢乐观„无不给学生以深深地震撼。可以这样说,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形象,每个主题都可以带给学生一种审美的启示。

3、语文教材的文章结构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结构精巧的,我们的学生可以从中领略文章构思的精巧完美,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训练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极有帮助。如《晋祠》全文由总到分,再总,主体部分又按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介绍,重点突出,首尾呼应,构思精巧。全文在结构上所具有的完美性,让学生既感受到晋祠的山水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同时又体会到作品结构的严谨之美,在写作说话时就会注意到有条不紊、有头有尾,就会逐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二、教师——审美的中介

中学语文的内容五彩斑斓,包含着激情、灵性,由浓郁的人文特点,因此,我想,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理智、有技巧而又有激情的、有灵性的艺术家,能赋予学生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与清新美感,能以饱满的情绪营造出活跃的教学气氛,从而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能以幽默、智慧和创见,使学生在有限教学内容中得到无穷的知识源泉,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诱导学生去探索、去创造。教师是审美的中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教师的语言美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传播人类经验和启智益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教师的口头语言是学生审美的媒介,教师要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道理、谈心疏导,排疑解惑;学生要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理解、接受知识,所以教师要出色地发挥审美中介的作用,富有美感地将课文世界中各种美揭示并传递给学生,就应当运用富于强烈艺术美和诗意美的教学语言。

首先,语言美应做到情感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统一。于漪老师曾说过“教师的语言要深于传情,语言不是无情物,情感教育的根”。语文作品都具有以情感人的特征,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情;或激情似火,或温婉感人。所以教学语言的感情型性要求教师必须把感情融合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中。如翦伯赞的《一段最古的长城》,我在教学中,抓住“长城”作为文化古城这一特点入手,让学生寻找能够表达作者对故乡、对古文化的情感的句子,再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把古城与自己的生活、灵魂融合在一起的。使学生似乎也沉浸在那浓浓的古文化气氛中,似乎与作者一起聆听着古城砖块下蟋蟀的吟唱了。让学生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样就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可见,教学语言的传情要对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使之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一条情感曲线,时高时低,波澜起伏,以此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语言美应该做到绘声绘色、抑扬顿挫,许多课文都有令人顿生如临其境之感的描绘,或浓墨重彩,或轻笔勾勒,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情境性特点,使抽象、概括的语言意义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生动、更富有感情特色的情景,通过朗读、描述、点拨,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如教学《故乡》讲析闰土的形象,讲师可用丰富的情感,试样的语言,给学生勾画出两幅神异的图画。

画面一:天空深蓝,圆月金黄,在海边碧绿的西瓜地里,项带银圈的少年闰土手捏钢叉,轻轻向猹逼近,奋力刺去„

画面二:成年的闰土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圈肿的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薄棉衣,粗糙而开裂的手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嗫嚅后终于叫道:“老爷!„”

这样,教师从性感出发,用诉之于感官的形象语言概括描述出闰土从一个活泼、勇敢地乡村美少年到早衰、凄惨农夫的前后变化,虽没大讲特讲时代背景,但同学们心领神会了“变”的巨大和深刻,以至于多少年后仍有清晰地记忆。另外,教学语言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控制节奏,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节奏美感。

总而言之,教师的语言美就如李燕杰教授教授说的药具有“相声的幽默,小说的形象,喜剧的冲突,诗朗诵的激情”。

2、教师的体态美

课堂教学中传输教学信息的,除了有声语言之外,还有一种作用于学生视觉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它能强化有声语言的形象,使描述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从而能使学生比较愉快地接受信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它主要包括手势、表情、目光、服饰等,这些体态语言的恰当运用,能赋予有声语言以立体感,使课堂更富感染力。如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的成功,很大的功劳在结尾,他呆在那,头戴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这个手势,这个体态语,在此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3、教师的板书美

美的板书图形是精要的文字和简明线条的结合体,是一种美的造型。他充分挖掘、浓缩了课文的内容美、结构美和语言美等多种美的因素,利用形象化的手法设计而成,通过教师这一审美中介的提示、诱导,使审美主体的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产生审美的情趣,并萌发美的创造意识。例如教学《爱莲说》,把全文主要内容设计成一朵莲花模样,直观、生动,再配以彩色粉笔的利用和教师的讲解,把视觉美和听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文的讲解过程成为犹如带学生看画展、观名胜、赏风景,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领略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语文教师这个审美中介,应善于千方百计地创造“悦目”的对象,“中听”的形象;不仅字迹要端正、美观,而且内容设计也要精当、合理,再加上娓娓动听、和谐优雅的讲述,就能在审美教学实践中,使审美主体的学生的全部生命机能渐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学生的官能性的浅层情绪得以跃升、质变为整个心理的深层次体验。最后达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学生——审美的主体

创设一种愉快地创造性的教学气氛,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在作为审美中介的教师的主导下,注意力集中,思维专注,情绪稳定,产生学习上的“高峰体验”,即处于最欢喜、最幸福、最完善的时刻,那么学习的效率自然不在话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励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一支的伟大感到骄傲”。如讨论《一段最古的长城》里德最后一个问题,假如你有机会游玩长城,你会怎么准备以及如何游玩?同学们学了整篇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都能谈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简要点评,使学生们受到启发:要学会领略古城文化的魅力,应尽量从平常角度去挖掘体会;应联系实际去寻找和感受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和为五千年悠久文化感到骄傲的民族自豪感。这样,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整节课就是一曲抑扬顿挫。悠然和谐的爱国主义审美进行曲,老师和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升华理念感情。

还有,入选教材的文学作品中难度文学形象也能唤起学生各种心理机制的积极活动,共同参与。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拳打”这一情节,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随着打的部位的不同,运用了不同的比喻,有声、有色、有味、有情,这就诱发学生的各种心理功能,从嗅觉、视觉、听觉以及运动感觉上重建感性的形象,在各种感觉器官的积极参与中,学生的联想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情感之线被连接。正是在各种心理机制的共同参与与积极活动中,审美主体的身心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获得精神的享受,这种体验是一般阅读活动无法获得的。

篇3: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中学语文又是一个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不少人认为, 美只有在舞蹈, 美术, 音乐等艺术中才能显示出来, 其实不然,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优美学科, 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美的艺术。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还要进行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 要开拓学生的视野,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可见, 要完成培养博学, 广智, 多能,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学校教育任务, 作为基础教育主体学科的语文, 不能不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通过美育教育, 引导学生辨别美与丑, 文明与腐朽, 高尚与邪恶, 促进学生性格优化,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一、审美教育的实践可行性

实施审美教育, 需要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客观上需要特定的审美对象存在, 主观上需要具备相应的审美条件的审美主体。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对象, 主要是语文教材里文学因素强的作品蕴涵的美的因素。审美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是教师通过教学, 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 让学生感知这些审美对象, 按照教学规律, 逐渐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语文课本中大量文质精美的文章, 有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 感受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从对社会生活中的描写中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美;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感受到独具魅力的艺术美。

二、创设美的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实质性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动之以情, 唤起学生心灵的反映, 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感, 逐渐积累和提高审美能力。正如刘勰说:“夫缀美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语文教学中, 教师怎么用“情感”这把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呢?首先, 教师除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外, 还应有火一样的激情。其次, 教师教学应正确把握每篇文章的基本格调, 灵活多变地采取不同的情感投入, 以“情”创设课堂教学氛围, 以“情”再现课文中美的意境, 以“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这样, 有助于学生领悟美的真谛。

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 一开始, 我便激情满怀地说:“自古以来, 不少文人极力赞美春天。”的确, 那春光明媚, 姹紫嫣红, 鸟语花香, 草长莺飞的美景无不令人赏心悦目。谁能背一句赞美春的诗句?一个学生接口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我马上说:“对, 这是古人赞美春到人间的佳句, 现在, 我们看今人又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呢?请翻开课文《春》。”当学生们翻开课文时, 我按下录音机的放音键, 《春》的朗读开始。朗读者那富有魅力的情感,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娓娓动听的声音,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文中意境, 一个个如醉如痴, 享受美的熏陶。接着, 我让学生朗读描绘“春草图”的诗句, 抓住“嫩嫩的”, “绿绿的”, “软绵绵的”等形容词作用的分析, 使学生感受春天的新鲜美, 再让学生朗读描绘“春花图”的文段。抓住“开满了花赶趟儿”, “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等词句的分析, 使学生享受春的乐趣, 最后让学生朗读描绘“迎春图”的部分, 抓住“老老小小”, “赶趟儿似的”, “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等短语分析, 使学生体验春天充满生机的活力美。

三、挖掘典型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魅力。这些典型艺术形象都是来自社会生活, 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反应。在教学中, 挖掘出这些审美对象, 训练学生感受自然美, 社会美的能力, 点燃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祖国山川的心灵之火,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助人为乐, 热爱科学等健康的审美观点, 使学生情感得到陶冶, 心灵得到净化。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形成有音乐感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在教毛泽东《沁园春·雪》中, 我抓住了诗人描绘雄伟的“江山多娇”图和谈话古今, 品评历代杰出君主的豪放不羁气势, 引导学生感受慷慨而豪壮之美, 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我抓住鲁提辖嫉恶如仇, 刚烈火爆, 扶贫济危, 伸张正义等性格特征的分析, 让学生体验人物形象的阳刚之幽美, 教《荔枝蜜》, 又抓住作者把蜜蜂不辞辛劳的酿蜜与歌颂赞美劳动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的写法分析, 让学生感受体验构思美, 总之, 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不胜枚举, 关键在于能发掘出来。

综上所述,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长期在教学中坚持不懈, 特别是语文课堂, 应该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 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无论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还是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有它特定的教育任务, 这个任务只能通过审美教育去完成, 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必须把美育放到应有的地位, 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梅, 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 .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钟启泉, 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审美思想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中学美术 教学方法 审美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71-02

只要用心,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期间,提高学生审美思维能力的方式非常的多。而教师应该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情感动因的方式来逐步的加强学生的审美思想,从而全面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相关的话题。

一 、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加强审美思想,可以在不经意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不过这一切都要用心去感受。而对于中学生来讲,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层面,都还处于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对求知的渴望。然而通过美术审美思想的教育,在教学期间告诉他们如何去发现美,能够很好的加强他们的审美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境界

对中学生加强美术审美思维的培养,可以让他们充分的了解善与美的差别,从而能够很好的加强他们的辨别力,并指引学生构成良好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会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拥有良好的言谈举止,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加强。

二、 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绘画教学是过去的美术课程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师也主要把绘画的技能当作衡量学生美术水平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审美想象力的提高。另外在教学期间,教师总是将范围局限于课本的内容,丝毫没有创新可言,这同样也是制约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原因,而且由于教学方式太过的枯燥,导致学生无法对美术课产生兴趣,从而严重的影响了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美术成绩,这与国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完全的背道而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要极力的改变这种局面。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课改内容中对美术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将来能否成为艺术人才的关键一步。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期间,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从中发现事物所存在的规律,这样才能够合理的想象出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物,从而加强了学生美术审美思维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发现美的存在,并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并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去体会对于新鲜事物的美好感受,而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将美术审美思想教学与实际生活完美的融合到一起,从而很好的实现了课改中所提倡的教学目的。最后,教师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激励学生,以便让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始终充满信心。在中学美术审美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想象力,从而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动因

拥有丰富的情感对于美术创作至关重要,可以说它是美术创造的原动力。而在中学美术的教学期间,要将情感渗透到理论教育和道德教育当中。增设美术鉴赏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力以及情感意识非常的有帮助,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客观冷静的分析,然后根据心灵的感受,来获得最为生动的情感体验。同时,这也是学生对抽象事物到具体事物的把握过程,进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步步的加强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在实践教学期间,想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动因,则一定要建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这主要是由于所有的艺术创作,不但需要足够的激情,更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教师在上美术欣赏课的时候,可以采用网络这种新颖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将一些有关美术创作的中外经典作品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教师对这些作品的流派、风格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他们的思想潜能。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理论进行细致的讲解,而学生在吸取了优秀作品的创作精髓之后,就会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审美思想,从而为他们将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经过欣赏课的熏陶之后,学生在这种美好的情境中,会把自身的情感融入进美术欣赏的过程中,从而让他们的情感能够升华到一定的境界,并最终可以实现情感教学的目标。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若想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学生的情感动因,同时还要遵循课改的教学理念,将实践与审美意识充分的结合到一起,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将来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相关工作者要不但努力,认真探索,争取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方案,从而让中学美术的审美思想教学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馮彩梅.审美教育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的促进作用[J].考试周刊,2015,23:171.

[2]宋海波.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160+162.

[3]祖文婷.对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4:67-68.

篇5: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首先,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地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薰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其次,美育也是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语文固然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但语文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念以及负载人类文明成果也是显示了其鲜明的人文性。“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堂更应是涌动着真情,充溢着美感,焕发着生命活力的磁场。课文一旦离开了美,必将显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应有的魅力。第三,课堂美育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不仅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同样包括美的素质,即正确感知、判断、理解美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师更有必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通过美育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要接触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增强区别社会生活中的真伪、善恶与美丑的能力。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优秀的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的,而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加以选择、概括和再创造,塑出优美、生动的艺术形象。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对其中的艺术形象必然会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反应,引起优美的或丑恶的、崇高的或卑劣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等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快和陶冶。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着天然的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审美教育这一神圣使命。

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文学作品的内涵极其丰富,能引起人们美感的方面很多,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1、指导学生“朗读”,显示作品的语言美。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春》一文中“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耳畔似

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仿佛感觉到春天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更能表现作品的美。如鲁彦《听潮》,通过对大海潮落、潮起、潮涨三个阶段不同潮声的朗读,体现作者对大海的溺爱的感情,体现大海的雄壮美和伟大的力量;又如冰心的《纸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设身处地与作品的脉搏一起跳动,与作者的感情进行沟通,从而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2、指导学生“析文”,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如《爱莲说》一文,可指导学生抓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句子进行赏析,启引学生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志行仪态等方面去感知形象,使学生意会到莲高洁可爱的品格,由此对莲所象征的有坚贞气节的君子产生敬仰。又如《春》一文中“春花图”的描写,抓住“不让”、“赶趟儿”、“像火”、“像霞”、“像雪”等词语的描写,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像那春花争芳吐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等词展开联想,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硕果累累,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天图充分展现出来。对事物的形象进行分析,在审美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达到“意美以感

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感受。

3、指导学生“感悟”,体味文学作品中的思想美。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创作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在对作品体验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如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通过对无名战士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这位负了伤并遭受饥饿折磨的战士跟痛苦与死亡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接着通过卢进勇送他吃青稞面时的“呆滞”的神情和“不,不„„没用了”的语言描写,通过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时的“抖抖索索地打开”、“小心翼翼地数着”的动作描写和数完后“脸色舒展开”、“发出一种喜悦的光”的内心描写,进一步写出了无名战士的伤势过重和生命的垂危,又体现了他对火柴的极度珍惜,从而刻画了一个对党无限忠诚的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这样指导学生抓住语感的“感悟”,就使学生感知到小说刻划的红军战士的高火形象,理解到红军战士的精神美,受到红军战士长征精神的感染。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此美育效果的作品非常多。《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以松骨峰战斗、战士马玉祥救朝鲜小孩、作者与一位战士的谈话三个典型事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杜甫灼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文中,杜甫高唱“安得广大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由个艰辛的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类似的处境,这种灼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拨动

着千百万读者的心灵,激发起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愿望。《驿路梨花》展示了边疆青少年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这些闪耀着美的火花的思想情感,对学生的道德情操的涵育、思想境界的陶冶、人格结构的美化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正如中国传统典籍中对于乐教思想的认识一样:“乐于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亦”,“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亦速”。学生通过对作品思想美的体味,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顿悟,增强自身思想与道德的涵养,从而实现人自身的美化。

以上是从课堂教学重点中,从教材处理方面阐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当然,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还有许多,如进行丰富多彩、生动健康的课外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美育效果。此外,教师除了处理好教材,潜心发掘美育资源外,也要注意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做义章,力图使方法科学、实用、审美化。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以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较高的审美能力以及美好的形象去熏陶感染学生。

篇6: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

浅谈农村中学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 兰永媛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事件和年代的教学,还应该在历史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本文试图从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历史审美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审美教育 必要性 可行性

初中历史的教学向来注重历史事件的教学,与之相关的是事件发生的年代,然后是一些事件的历史意义,这样的教学思路固然能抓住考试的脉搏,然而,却把历史之美忽略了。这于学生未免是很大的损失,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让学生既能学到历史知识,又能体会到历史的美。

史学专家柳诒徵在《国史要义》中谈了“史统”“史权”“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等十个问题,其中的“史德”“史义”就透露出历史并非是板着面孔说教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内在美;明朝遗民万斯同参编《明史》,是怀着对故国的一种浓浓的爱,这也是一种美的表现;钱穆、傅斯年等老一辈史学专家对历史无一不是出于一种对国家的深沉的爱来研究的,只有了解历史,才能了解我们先人的伟大之处,才能让我们的民族记住历史,开拓向前。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的实施。那么,对于一般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是否有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呢?笔者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原因如下:

一、能增强农村中学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农村中学,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不如城市学生丰富,城市学生有条件享受的爱好,农村中学的学生因为条件的限制都不能实现,因之有许多学生虽然志向远大,但因条件的限制仅仅能心向往之而不能付诸实际。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从城镇中学高中招生的情况我们也能看出――从农村中学来的学生,虽然在分数上与城镇学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还好于城镇中学的学生,但是,在一些方面,比如审美情趣方面,却比城镇中学的学生要差得多。

而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可以增强农村中学学生的审美情趣。历来,农村中学美育的任务都交给了音乐和美术,可是,在一些学校,美术和音乐的设施并不十分完备,这就让本来审美教育就缺乏的农村中学的美育雪上加霜,而在历史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恰恰是为农村中学的美育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既能提高学生的情商,又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二、能拓宽农村学生的知识面

据统计,城镇中学学生个人图书的占有量大大高于农村学生图书的占有量,这也使农村中学的学生在知识面上远远比城市学生狭窄。当他们进入城市高中学习后,会在很多知识上都觉得比城市学生差,特别是知识的迁移上,这很容易让农村中学来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严重的甚至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历史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爱好,而兴趣爱好则是最好的老师,有助于他们在课外对历史知识进行拓宽学习。笔者在读高中的时候,对历史非常感兴趣,这兴趣不仅仅让我对教材上的历史知识钟爱,也让我对本地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回到家后,都要向村里的老人询问关于本地的一些传说故事,对与历史有关的书籍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就我个人来看,这种兴趣不仅仅让我对历史更加喜爱,还直接影响了我对语文的兴趣,因为,有些历史资料,必须得有一定的语文基础才能看懂,这个问题就不用我多说了,学历史的同志都清楚,对史料的理解正确与否常常能产生不同的历史观点。

具体说来,譬如在讲到宋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宋词之美,介绍不同风格的宋词的特征,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去背人名。甚至可以举几首宋词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枯燥的历史知识,还能体会到宋词的文学之美,既能比较轻松地掌握历史知识,又能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

在讲到龙山文化时,我们不是光注重那几个年代,而是找出龙山文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物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龙山文化,让学生既能了解龙山文化的特质,又能领略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陶器和玉器之美,让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文化上的自豪感。这样的教育,较之用生硬的方式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效果当然要好得多。

三、可以运用创造美的环境的方式

这样的方式对设施的要求并不高,优美清新的教育环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但初中学生很难体会。在他们眼里,只有原始的野蛮、贫穷、落后,遗址是乱草丛生的废墟,文物是灰色,无光彩的。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美的实际的意境可发掘。

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可把平时收集的古代文物遗址的彩图展示给学生,那棱角分明的石器充满智慧;那精工雕琢的玉器光亮剔透;那光彩耀眼的银器气度不凡;那古朴典雅的瓷器如冰如玉;那紫里透红的铜器折射着韧气;那红砖金瓦的建筑神圣壮观。美的光环在这里闪烁,美的意境由此产生。

教师还可将自己到古代遗址旅游参观时拍摄的彩色照片给学生观赏,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看看原始本色美,观察地理地势,体验生态环境自然美,动手敲敲打打感觉劳动创造美。学生从这拓开的广阔空间里,增加了学习的信息量,开阔了视野,学科浸透贯穿其中,能力得到培养。

或者从网上寻找有关的图片打印出来给学生鉴赏,网络也是一座无穷的宝藏。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龙山文化中的玉文化,如果去买画册的话可能比较昂贵,但我们却可以在网络上轻松地找到。再比如,很多历史事件到了历史教材中都成了孤立的事件,而如果我们能够把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也告诉学生的话,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但对于大部分历史教师来说,也不大可能都备有合适的历史资料,网络资源就成为历史教师的`好帮手了,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中的美。

四、使用美的语言

优美的语言是初中历史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任务大多要用语言的描述来完成,优美的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新鲜有趣的导入,发人深思的提问,天衣无缝的衔接,动静交错的起伏,耐人寻味的结束语,是教学水平高低的试金石,是历史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在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教师可用富有激情的语言,一步步诱导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可选有代表性,优美的古诗词让学生合着音乐吟诵。有准备地精编一些有趣的寓言神话故事讲给学生听,讲述中不时留下悬念,让学生思考,让学生用美的语言来完善故事,看谁回答得最精彩。教师语言生动得体,就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跃学生思维能力,激起学生表现欲望,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授课中教师还可以用些精彩的录音片段。例如:《长征的胜利》一课,用录音机播放长征主歌,那发自肺腑、开启心扉、优美动听的解说词让学生感动,长征的经过历历在目,铭刻在学生心里。教师用美的语言开启智慧,学生在美的语言中激发情绪接受熏陶,领悟爱憎,培养能力,创造美感。

而这样的方式则只须历史教师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就能做到,也不必要高、精、尖的教学设备。

五、萌发美的创意

据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当代青少年喜欢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虽然少年儿童对书本仍然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许多青少年儿童已不满足,他们接受了经常为他们安排的学习内容和采用的学习方式,但他们更有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做实验,用电脑和读课外书籍,使用现代电子读物,所以现在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教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要有美的创意。学生喜欢什么就讲什么,学生爱玩什么就用什么,学生感到美在哪里,就从哪里下手导学。现在青年人非常喜欢谈论“星”,教师教学就应从现代青年崇拜的青春偶像、形象大使中提炼出美的素材,纳入教学。在设计课件时尽量留有机会让学生上台习作练习。同时,还可从生活实践、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宣染、表演体验、语言描绘等入手,创设教材美感情境,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去具体感受人格美、感情美、形象美,去享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去领悟浸透在学习中的美味,去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美的创意糅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它使学生思想、品德、情趣都得到陶冶和感悟,课堂上让学生能较客观辨证地对历史人物做出评价,对著名的中外名画也能进行简单点评。美真正成为一种内在动力,驱使学生去追求、去创造、去实践。

只要历史教师去接近、了解学生,我们就总能找到课程的突破口,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爱学、乐学,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篇7: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

沭阳县龙庙中学孙巧英

摘要:本文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的提出、理论的发展、教育的策略、模式的探讨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力求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有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使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得以改变,在教学行为上得以改进,在教学效果上得以提高的同时创新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环境教育、策略、模式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教师不仅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具备创造的品格和创造的能力,以此来影响,带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最后,不容忽视的是家庭成员也要提高自我意识,思想决定意识,影响力不可小趋。

二、数学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

何谓“数学素质”?笔者认为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基本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②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③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课程改革日渐深入的大背景下,课堂如何更好地成为学生的“用武之地”,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以“培养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让学生始终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为此,我们可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它体现了以下三个过程:

1、学生的学习过程。

2、教师的指导过程。

3、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过程。

三、如何实施数学创新教育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

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

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

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

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

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

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

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第三、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美国学者阿瑞提

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

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

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

四、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素质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可以使学生学的非常轻松,减轻负担,跳出题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阅读习惯。阅读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根据调查表明,一些卓

有成就的科学家的知识有75%—80%是他们离校后通过自学和科研来获得。根据

心理规律,中学生已经具备阅读能力。但由于小学直观模仿习惯的干扰,使众多

学生误把数学课本当作习题集,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观点,并教会他们阅读方法,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并及时检查预习情况,防止学生阅读不认真、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第二、笔记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学生必须重视培养做读书笔

记和课堂笔记的习惯,把课本中最精华的东西和听课中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初

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动,随意性强,做笔记可使学生约束精力分散,教师还可以

通过检查笔记,组织笔记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笔记的重视和质量保证。

第三、语言习惯。数学语言是由许多数学术语组成,而数学术语是描述数

学现象和过程的专用词语。同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培养规范的语言习惯

是开发思维,增进智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数学知识,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先就要

经过大脑的加工进行整理。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及思

维的整理。作为教师必须身先垂范,在讲课时努力做到语言规范化,对一些容易

混淆的问题要反复比较、强调,通过提问、学生讲解等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语言习

惯。

第四、质疑习惯。不肯或不会提问题的学生是学不好数学的。学生不是接

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

自由思考、自主探究、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的理念,倡导学生“敢想、敢问”。对提出有深度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

扬、奖励,努力创造培养学生质疑习惯,发展更高层次思维和个性化思维的最佳

氛围。

第五、交流讨论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而交流

讨论,就是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往往能自己寻找到解决问

题的思路和途径,从而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

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

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始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熟知教材中的每个环节,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而形成创新技能。总之,任何创造发明,都来源于大胆的想象猜测和验证,而创新教育

是培养创新能力之根本,数学中的创新教育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维忠《国外问题解决数学课程述评》

[2]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

[3]《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大出版社

篇8: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1〕

一、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 亦称“立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其特点是通过各种美的形象和美的元素等去触动人的情感, 使人的性情在情感的愉悦中受到美的陶冶。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的人文素养教育, 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基础工具学科。同时也是渗透审美教育的平台、手段和工具。特别是在审美教育中所激发出来的浓厚志趣是促进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生成的良好动因;在长期审美浸润中所养成的形象思维能力;在长期的审美熏陶中所塑造起的爱真忌伪、爱善疾恶、爱美恨丑的心理结构和高尚的健全人格, 驱使学生追求真理, 奋发向上。

同时,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 自身包蕴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就美的存在形存而论, 它涉及大干世界的各个领域, 诸如人类社会美、伟大祖国美、劳动创造美、高尚的人格美、健康的人性美以及自然风光美等;就美的形态而论, 它含盖美的各个范畴, 诸如优美、壮美、崇高美, 悲剧、喜剧、滑稽剧;就美的风格而论, 也是百态千姿、各放异彩, 诸如柔和、婉约、淡雅、华丽、古朴、隽永、雄浑、豪放等, 应美皆美。因此, 语文文本中融进的大量的美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开发、拓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二、充分挖掘深化语文课程中基本美学因素

中学语文新课程, 几乎都是名人佳品, 是美的荟萃, 五光十色, 璀璨夺目。出自古今中外优秀作家之手的这些文本, 塑造了一个个令人过目难忘的生动形象;创造出一种种叫人遐思远举的意境氛围;那优美的语言, 巧妙的结构无不闪耀着美的华彩。或许, 你认为文学性文本故然是语言艺术, 自身就是一种艺术美。然而, 课程中选入的那些非文学性作品——知识性、议论性文章, 其义理中不乏文彩, 推论中仍妙趣横生, 其科学知识和逻辑义理本身就是科学美。

文学性文本之美, 是一种艺术之美。这种艺术美是由再现性因素之美、表现性因素之美和传达性因素之美综合构成的。

第一、就文本与现实的关系而言, 它颇具再现性因素之美。再现性因素:指文学类作品通过形象和形象体系真实地冉现出来的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画面, 是客观存着的人情、事态、物貌、景观等。它既保留着生活本身有如呼吸运动, 晨露朝阳般的新鲜感和逼真性, 又显示着生活本身的发展趋势和本质规律。给人如睹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亲切感受, 使读者从中认识社会面目, 体会人生真谛。文学类叙事性作品 (叙事诗、叙事散文、小说、剧本) , 尤其侧重再现性因素之美。以小说为例:在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中, 人物是核心,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基础, 情节是人物成长的历史。在教学小说类课文的过程中, 虽不专搞文学作品赏析, 但却不能游离小说自身的特点去讲析。即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 再现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画面, 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的美的本质。再现性因素是文学类作品基本美学要素之一。

第二、就文本与作者的关系而言, 它具有表现性因素之美。表现性因素是指作者渗透在形象和形象体系中的那种感受、情绪、理解、评判, 是作者心灵美在课文中的体现, 它决定着文章的倾向性, 升华为作品的主题思想, 是用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主要因素。课文中表现性因素之美, 一般 (除直抒胸臆的抒情诗) 是通过景物、场面、情节, 自然流露出来的。如杜甫的《望春》中抒发出的那种深沉的忧国思家之情, 就是他凭借所见的“山河"、“草木"、“花"、“鸟"等景物表现出来的。

表现性因素的美, 是文学性作品的一种正面素质。作者的进步思想、高尚道德、健康情感, 集于笔端流露出来。语文教师恰当地把作者主张的人格、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 感染学生, 陶冶其性情, 自然能净化其的心灵, 树立高尚的道德和积极的人生观。

第三、就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言, 具有传达性因素之美。传达性因素:指文学性作品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技巧、风格传达出内容之美, 即形式美、技巧美、风格美。它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中学课程汇集古今中外名流大家, 自成格调、各领风骚;各种题材、体裁的作品, 各具传达美的艺术技巧, 仅仅就作品形式上所传达出的美学因素, 都包含着外在形式 (版式、装祯、色彩等) 美、外部形式 (形象外观, 也就是通过语言呈现于感观面前的样式) 美, 内部形式 (内容要素之关系, 如人物关系、情节之间关系等) 美三大要素。

三、恰当把握语文教学的审美教学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 倘要激起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语文课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还要努力挖掘、发挥和深化语文课程中美学因素, 要把握渗透审美教育的特殊性教学原则。

第一、从课程、教师、学生三者关系而论必须以教师为“桥梁”, 把三者统领起来的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身而二任焉。他既是原课文的欣赏者即审美主体, 又是学生的欣赏对象即审美对象。作为审美主体, 他必须在欣赏原课文基础上, 根据知识阅历, 生活实践和接受对象的状况进行必要的再创造, 寻求一种恰当、和谐的方式, 准确、生动、形象地传授课文的有关知识, 方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又转化为学生的审美对象。既要善于传授知识, 又要善于创设“情景", 把他与学生的关系同时也在无形中变为一种能引起知识、情绪和情感交流的“审美关系, 以他的讲叙、分析、朗读、板书及语言、手势、表情等, 复活课文中那些形容“再造”课文中那些“意境”, 表现课文中那些思想感情, 从而使学生能感受、能进入、能交融、能理解、积极思维, 乐于形象思维, 潜移默化进入美的艺术境界。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效应, 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最佳情景。

第二、从文学欣赏的规律看:必以情感为“纽带”, 言情理三者统一的原则。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如果这里的“文”理解为用语言描绘的艺术形象, 那么这段话揭示出文学创作与欣赏的规律。从作家创作说:乃是以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塑造逼真的艺术形象, 抒发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那种求真、向善、爱美的真挚情感, 借以表达深邃的道理。从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说:则是通过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出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中学语文课本 (尤其文学性课文) 的语言文学、深刻道理与丰富的情感是高度统一的, 并且那文与道的统一是以情为“纽带"的, 我们应把文道统一原则扩充为“文道情”统一原则。如是使学生随审美知识的积累, 文学欣赏力的提高, 逐步形成求真、向善、爱美的心理结构。

从宏观上说:整个中学课程都要坚持这一原则。就微观上看:每教一文也不可忽视“纽带"的作用。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情感在课堂的运用。以情感的情景性作为开篇 (创设情景、激起情趣) , 诱发学生最佳思维活动;以情感的理智性为课中击澜 (开拓视野、启发联想) 推进学生连续思维进程;以情感的倾向性为课后留余韵 (增强感受、促进升华) , 散发学生思维活动。

第三、从语文教学过程看, 中学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必须坚持以意境为“主线"的语感教学、意境教学、思路教学三连贯原则。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甚解岂难致, 潜心会本文, 作者有思路, 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匆, 语语悟其神, 惟文道彼此, 譬如梁与津”。这就明显告诉我们:要潜心体会课文, 学会语语悟其神的语感教学, 入境始与亲的意境教学, 遵路识真谛的思路教学。即从语感教学 (美述、美读、美诵等, 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 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入手, “披文入精"领会文章语言美;继从语言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进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布局谋篇的方法, 领会文章的结构美。

四、主体诱导, 强化审美效应, 完成语文审美教育

的任务

爱美, 是人的一种天性。在审美中, 学生作为审美者不是被动的, 而应是主动的。他们欣欣然地在教师引导下趋向美、浸润美、拥抱美, 在物我交融之中感受愉悦, 在情感徜徉之中获得启迪。因此, 语文审美教育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教育, 而是审美者十分乐意地主动去接受的教育。长期来, 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习惯于外在地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 进行并非学生乐意接受的思想教育。虽然教师费了不少劲, 然收效甚微。这里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客体, 而没有把学生当成攫取知识的主体,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那么, 怎样将学生的客体地位转化成主体地位呢?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主体诱导。首先将学生转化成审美的主体, 将受教育的活动转化成审美的活动, 然后再让学生成为接受的主体, 在审美中获得知识, 获得提高。在这里, 教师的审美诱导作用显得特别重要。这种诱导作用应该落实在学生审美效应的全部进程中。

第一环节。诱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阅读是进入审美情境的重要手法, 学生自己阅读比听老师阅读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因为它比听老师阅读可以更多地加以品味, 更能体现他们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首先要求学生在细读之中着重品味作品的情感基调, 并力求将自己的情感移进去, 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交流, 实现共鸣。其次, 还要求学生在品味情感时能够感受其情感形象的特征。学生在反复朗读、默读之中, 进入了作品的情感领域, 并为作品中的情感深深打动, 让情感形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第二环节。在点拨式的讲解中让学生顿悟。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品味虽说一般能较好地进入作品情境, 但对作品的深层意蕴却缺少理解。这时, 老师的另一审美诱导的作用体现出来了。教师须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一语点破作品的难点、重点、关键, 使学生从审美的最初层次一一情感形象的感染之中进入对深层意蕴的把握。

第三环节。在想象中升华。想象是审美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是审美效应中审美感受向超越审美感受过度的中介环节。在学生对情感形象有一定体察的基础上, 需要诱导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向高空腾飞。

第四环节。在思维中超越。想象翅膀的展开, 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思维, 这个思维的天地就广阔了。他们不仅就课文内容思考作品的思想意义, 也不只是单就一个方面、一条线索进行思维, 而是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去进行思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性思维。

中学语文美育是一种渗透的、浸润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中学语文美育是“慢”的教育, 不希求毕其功于一役, 而重在锲而不舍, 点滴积累, 渗透滋润。它的审美效应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 却因为它功在净化、陶冶人的灵魂, 它的影响力和支撑力更为内在、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持久。

摘要:审美教育即美育, 它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富含多元而丰富的审美元素,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并创造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天职。中学语文美育是“慢”的教育, 它是一种渗透性的、浸润性的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由于它功在净化、陶冶人的灵魂, 其影响力和支撑力更为内在、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持久。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内涵,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出版社.

[3]叶昌奎等.《审美教育模式论》, 广东教育出版社.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5]邱明正.《审美心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诚信国外名人名言下一篇:物理国家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