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2024-09-06

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共11篇)

篇1: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201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第三节 财务管理环节

一、计划与预算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

(二)财务计划

确定财务计划指标的方法一般有平衡法、因素法、比例法和定额法等。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根据财务战略、财务计划和各种预测信息,确定预算期内各种预算指标的过程。它是财务战略的具体化,是财务计划的分解和落实。

财务预算的方法通常包括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

二、决策与控制

(一)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验判断法(定性);另一类是定量分析方法。

(二)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指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的过程。

财务控制的方法通常有前馈控制(事前)、过程控制(事中)、反馈控制(事后)几种。财务控制措施一般包括: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三、分析与考核

成功在于执着,鲤鱼网祝大家成功!

(一)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方法通常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综合分析等。

(二)财务考核

财务考核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用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完成百分比考核,也可采用多种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四、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它通过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的规范,要求企业在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需指出的是,内部控制中的控制与上述的财务控制中的控制并非同一个概念,二者在范围与内容上都存在本质区别。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全面落实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

成功在于执着,鲤鱼网祝大家成功!

篇2: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2013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讲义:公司财务、会计

好学教育武汉导读:为了广大考生有效地备考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好学教育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频道特别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3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讲义,供广大学员学习参考!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七节 公司财务、会计

一、公司财务、会计的作用

二、公司财务、会计的基本要求

(一)公司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

(二)公司应当依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及附注。

(三)公司应当依法披露有关财务、会计资料

(1)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各股东。

(2)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

【考题·单选题】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一定期间以前置备于公司,供股东查阅。该期间为()。(2004年)

A.10日

B.15日

C.20日

D.25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

(四)公司应当依法建立账簿开立账户

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簿外,不得另立会计账簿。对公司资产,不得以任何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五)公司应当依法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会计报告审查验证

三、利润分配

(一)公司利润分配顺序

1.弥补以前的亏损,但不得超过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

2.缴纳所得税。

3.弥补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之后仍存在的亏损。

4.提取法定公积金。

5.提取任意公积金。

6.向股东分配利润。

好学教育武汉学习中心

(1)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分配,但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分配的除外。

(2)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相关考点】合营企业以前的亏损未弥补前不得分配利润。

(二)公积金

公积金是公司在资本之外所保留的资金金额,又称为附加资本或准备金。

1.公积金的种类

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类。

(1)盈余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是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两种。

法定公积金按照公司税后利润的10%提取,当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亏损的,在依照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任意公积金按照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提取。

(2)资本公积金。资本公积金是直接由资本原因等形成的公积金,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

2.公积金的用途

(1)弥补公司亏损。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2)扩大公司生产经营。

(3)转增公司资本。对用任意公积金转增资本的,法律没有限制,但用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时,《公司法》规定,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考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定公积金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2012年)

A.法定公积金按照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提取

B.法定公积金按照公司税后利润的10%提取,当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C.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应当列为公司法定公积金

D.对用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的,法律没有限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公积金。

(1)法定公积金依法强制提取,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无权决定是否提取,故A选项错误;

(2)法定公积金按照公司税后利润的10%提取,当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故B选项正确;

(3)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故C选项错误;

(4)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故D选项错误。

【考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公司利润分配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的有()。(2010年)

A.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B.公司发生重大亏损,税后利润不足弥补的,可用公司的资本公积金弥补

好学教育武汉学习中心

C.公司的任意公积金可转增为公司资本

D.公司章程可以规定股东对公司可分配利润的分配比例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因此选项B错误。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累计提取法定公积金余额5000万元。2006税后利润为3000万元,该公司当年应当提取的法定公积金数额是()。

A.150万元

B.200万元

C.300万元

D.500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公积金提取的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法定公积金按照公司税后利润的10%提取,当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甲公司2006年利润3000万,按10%提取即300万元,加上原累计的法定公积金5000万元,提取后累计总额5300万元,未超过注册资本的50%。

【例题·单选题】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800万元。公司现有法定公积金1800万元,任意公积金800万元。公司拟转增注册资本,进行增资派股。以下的方案中,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A.将法定公积金1800万元、任意公积金800万元转为公司资本

B.将法定公积金1200万元、任意公积金600万元转为公司资本

C.将法定公积金800万元、任意公积金400万元转为公司资本

D.将法定公积金600万元、任意公积金200万元转为公司资本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公积金用途。公司可以将公积金的一部分转为资本,但用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时,转增后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本题选项D中,(1800-600)÷4800=25%,符合规定。任意公积金的投资没有法定的限额。

篇3: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财务管理》是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相对独立:即财务管理与会计、经济法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 会计和经济法的掌握程度并不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考试成绩;理论抽象:即财务管理的许多内容, 理论特色突出, 假设条件较多, 与实践有较大的差距;计算复杂:即财务管理公式多, 内容之间逻辑性强, 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重实务性, 兼顾理论:即财务管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务为重、结合理论, 侧重于能力的考查。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课程有一个重大区别, 就是绝大部分内容不存在准则、法律规定, 许多决策和分析都要依靠决策者自己的职业判断, 因此, 对于综合性强的试题, 教材上往往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积极的思考, 有意培养思路, 方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可用图1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 《财务管理》教材共八章, 分为三大部分。其知识体系的脉络是非常清楚的, 下面的命题要点既是2012年《财务管理》教材的基本框架以及学习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2012年应试命题的主要内容, 掌握下述内容对于通过今年的考试是十分重要。具体命题点分析如下:

命题点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 (关注客观题) , 见表1。

【考点归纳】, 见表2。

命题点二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类型 (关注客观题) , 见表3。

【考点归纳1】, 见表4。

【考点归纳2】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三大因素:资本关系、业务关系、成本与效益)

【考点归纳3】, 见图2。

命题点三预算编制方法 (关注客观题) , 见图3。

命题点四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关注主、客观题) , 见表5。

命题点五现金预算的编制 (关注主观题)

现金预算是以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依据编制的、专门反映预算期内预计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 以及为满足理想现金余额而进行现金投融资的预算。现金预算由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

【提示】

(1) 财务预算的核心是现金预算, 几乎所有的预算都会涉及到现金收支。

其中: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现金余缺+现金筹措 (现金不足时) =期末现金余额

或:现金余缺-现金投放 (现金多余时) =期末现金余额

(2) 应把握各项预算的编制程序, 重点掌握各项预算与现金预算的衔接关键点, 弄清每一项预算的数据来源及各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

(3) 借款利息的计算是一个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

(1) “借款在期初, 还款在期末”, 即借款发生在借款期的期初, 还款发生在还款期的期末。如4月的短期借款10000元在4月初借入, 6月份归还短期借款时在月末归还;还款期为3个月。

(2) “长期借款利息支付的次数”, 关注题中有没有涉及到长期借款, 并根据题中的条件判断是否考虑;如中长期借款是每季度支付一次利息, 则题中在每季末要考虑长期借款利息;

(3) “短期借款利息是还本时支付即采用利随本清法;还是按月支付利息或按季支付利息”, 考试时题中通常指明。如采用利随本清法, 其意思是在归还短期借款本金的时候, 计算归还的本金应支付的利息, 没有归还的部分不计算利息。其利息=当期还款额×利率×已计利息的月份数/12, 如采用按月支付利息, 则利息=未还款 (包括本期归还款) ×利率×未计利息的月份数/12。不管采用何种方式, 就针对某一笔借款的支付的利息总额是不变的, 变化的只是利息额的各月支付额不同。

命题点六各种权益筹资方式特点比较 (关注客观题)

(1) 各种权益筹资方式特点比较, 见表6。

(2) 各种债务筹资方式特点比较, 见表7。

命题点七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关注主观题)

(1) 销售百分比法

式中:A为随销售而变化的基期敏感性资产 (一般指经营资产) ;B为随销售而变化的基期敏感性负债 (一般指经营负债) ;S1为基期销售额;S2为预测期销售额;ΔS为销售变动额;P为销售净利率;E为利润存留率;A/S1为敏感资产与销售额的关系百分比;B/S1为敏感负债与销售额的关系百分比。

【提示】如有非敏感性资产增加, 应作为资金需求增长额的一部分。

(2) 资金习性预测的方法

方法一:根据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的关系预测———回归直线分析法y=a+bx

方法二:采用逐项分析法预测———高低法y=a+bx

【提示】运用高低点法预测资金需要量时, 需要特别注意高低点的选择问题。高低点是指业务量的高低点, 与高点业务量对应的资金占用量并不一定是资金占用量的最大值;而与低点业务量对应的资金占用量也不一定是最小值。

命题点八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关注主观题) , 见表8。

【提示】对于个别资本成本, 是用来比较个别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的, 个别资本成本的从低到高排序:长期借款<债券<留存收益<普通股。

命题点九杠杆系数的计算 (关注主观题)

(1) 三个杠杆系数基本公式关系

(2) 三个杠杆系数基期公式关系

【提示】 (1) 杠杆系数是预测模型, 即依据“本期”数据计算得出的是“下期”的杠杆系数;利用杠杆的原理可知:预测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 (1+预测期经营杠杆系数×产销量变动百分比) ;息税前利润变动后的EPS=变动前的EPS (1+DFL×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 ;息税前利润变动后的EPS=变动前的EPS× (1+预测期总杠杆系数×产销量变动百分比) ;

(2) 杠杆效应是一种“放大”变动率的效应, 当杠杆作用不存在时, 杠杆系数=1, 即不产生“放大”效应, 两个相关因素等比例变动;

(3) 在EBIT>0的条件下, 经营杠杆系数衡大于1, 表明经营杠杆作用恒定存在, 但会随着EBIT的提高而减弱;在利润总额>0的条件下, 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衡大于1, 表明财务杠杆作用和总杠杆作用恒定存在, 但会随着利润总额的提高而下降。

篇4: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本章试题的分数为3分,题目的类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核的内容包括资本公积的核算和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业务。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1)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

(2)掌握资本公积的核算

(3)掌握留存收益的核算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p216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被称为留存收益。

第二节 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的概念 p216

股份有限公司设置“股本”科目;其他企业设置“实收资本”科目。

二、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 p217

(一)企业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对于实际收到或者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由a和b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a和b分别投入资本50万,全部形成实收资本,经过一段时间经营后,形成了留存收益100万。此时c加入该公司要占新成立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1/3,c投入了120万,则由于c加入,增加的实收资本为50万元,另外的20万元形成资本公积。

(二)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对于投资各方确认的资产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三)企业接受外币资本投资

外商投资企业接受外币投资时,采用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对于实收资本的入账,有两种情况:

①在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汇率进行折算,以折算金额作为实收资本的金额入账;外币资本按约定汇率折算的金额与按收到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②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没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按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

涉及的分录:

①有合同约定汇率的

借:银行存款(按收款当日汇率折算)

资本公积(借方)

贷:实收资本(按合同约定汇率折算)

资本公积(贷方)

②无合同约定汇率的

借:银行存款(按收款当日汇率折算)

贷:实收资本 (无合同约定汇率,按收款当日汇率折算)

【例题1】某贸易公司与一外商签订的投资合同中规定,该外商应投入的资本总额500000美元,分两次投入。该公司第一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00美元,当时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第二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300000美元,当时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30元人民币。假定投资合同中未约定资本折算汇率。则外商投资后,公司实收资本账户的金额为( )元人民币。

a.4125000

b.4140000

c.4150000

d.4135000

【答案】b

篇5: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预算会计概述

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

事业单位净资产

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本章试题的分数为1分,题目的类型为判断题,考核的内容是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核算。

(1)掌握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的核算

(2)掌握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内容

(3)掌握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的构成

第一节 预算会计概述

一、预算会计的构成 p462

预算会计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组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单位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是指各类事业单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二、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差异

(一)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 p463

(二)会计要素构成不同 p463

(三)会计等式不同 p464

(四)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 p464

第二节 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

一、事业单位资产

(一)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特点 p465

(二)货币资金的核算 p465

(三)应收款项的核算 p455

(四)存货的核算 p466

事业单位的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发生盘盈、盘亏等情况,属于正常的溢余或损耗,按照实际成本,作增加或减少材料处理;同时,属于经营用材料相应冲减或增加“经营支出”,属于事业用材料相应冲减或增加“事业支出”。

【例题1】事业单位在财产清查时,对盘盈的事业用材料应进行的账务处理是( )。

a.增加事业收入

b.增加其他收入

c.增加一般基金

d.冲减事业支出

【答案】d

(五)对外投资的核算

“对外投资”科目金额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金额相等。

p468【例17-1】

某事业单位用银行存款购入五年期、年利率8%、面值为6000元的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6000元。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对外投资6000

贷:银行存款6000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6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6000

若将债券转让,收到款项6050元,则该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6050

贷:对外投资6000

其他收入50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60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6000

【例题2】某事业单位以一批材料对外投资,该批材料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双方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为100万元,该批材料的计税价格为100万元,该单位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借:对外投资 117

贷:材料 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20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97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97

以材料对外投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被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和应交的增值税额,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材料账面价值,贷记“材料”科目,按应交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账面价值和应交的增值税额,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若将上述投资对外转让,实得款项120万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20

贷:对外投资 117

其他收入 3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117

篇6: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调整事项

非调整事项

利润分配方案中的股利

持续经营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本章20试题的分数为15分,题目类型是综合题,考核的内容是资产负债表的调整事项与会计差错的结合。

(1)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2)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3)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的内容及处理方法

(4)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非调整事项的内容及处理方法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p38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为准确地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按照《会计法》规定,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12月31日。

(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所有有利和不利的事项。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是在这个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全部事项,而是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有关的事项,或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对企业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所指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应当包括:

1.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日或报告期间下一期至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的日期。

2.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日与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董事会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

第二节 调整事项

一、调整事项的概念 p386

调整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有助于对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有关的金额做出重新估计的事项。

调整事项的特点是:

①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

②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例如:一个企业在年12月1日向客户赊销一批商品,确认应收账款500万元。该客户在05年底经营情况良好,具有还款能力;但是由于其他原因,款项没有归还。1月20日客户突然发生火灾,资不抵债导致破产。款项无法归还。判断属于日后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

解析:该事项属于非调整事项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出披露。

篇7: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1)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需要注意的问题:确定的是增量税后净现金流量 (△N CF) ;需要考虑在建设起点旧设可能发生的变价净收入;项目计算期不取决于新设备的使用年限, 而是由旧设备可继续使用的年限决定。更新改造项目净现金流量计算, 见图4和图5。ÁÁ

【提示】 (1) 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旧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在没有建设期时发生在第一年年末, 有建设期时, 发生在建设期期末。 (2) 差量折旧= (差量原始投资-差量回收残值) ÷尚可使用年限。

决策, 见表10。

(2) 进口设备购买或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决策

进口设备购置费的估算, 见图6。

决策方法:如果企业所需用的固定资产既可以购买, 也可以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取得, 就需要按照一定方法对这两种取得方式进行决策。有两种决策方法可以考虑, 见表11。

【归纳】, 见图7。

命题点十二流动资产的融资战略 (关注客观题) , 见表12。

说明:任何一种方法在特定的时间都可能是合适的, 这取决于收益曲线的形状、利率的移动、未来利率的预测, 尤其是管理者的风险承受力。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命题点十三经济订货模型 (关注计算题) , 见表13和表14。

【提示】 (1) D是存货的全年需要量, 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是月份或季度的需要量, 需要换算为年度需要量; (2) K c是单位存货全年的储存成本, 而不是月份或季度的储存成本, 注意K c与D的实物计量单位应当一致。

命题点十四短期借款利息的计算 (关注客观题) , 见表15。

命题点十五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 (关注计算题) , 见表16。

命题点十六利润中心 (见表17) 和投资中心及其考核指标 (见表18、表19) (关注客观、计算题)

投资中心:投资中心, 是指既能控制成本、收入和利润, 又能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的责任中心。其考核指标见表18、表19。

命题点十七股利理论及股利政策 (关注客观、计算题) , 见表20、表21。

命题点十八税务管理 (关注客观、计算题)

(1) 销售的税务管理, 见表22。

【归纳】促销方式选择、兼营与混合销售的税收筹划, 见图8。

注意:计算所得额:主商品成本可以扣除、赠送的商品成本或现金 (企业承担的个税视同赠送的现金) 均不能扣除;如计算利润:均扣除。

(2) 企业所得税税务管理, 见表23、表24。

命题点十九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 (关注客观题)

上市公司特殊财务指标通常是由两个特殊的财务数据, 一是股数, 二是市价。它们是一般企业所没有的。股数、市价与净收益、净资产等进行比较, 可以提供有特殊意义的信息。

具体见图9。

【提示】

在计算指标时, 要注意分子分母的可比性:分子为时期指标时, 分母也应为时期指标;分子为时点指标时, 分母也应为时点指标。如果分子分母不匹配, 应将时点指标加以平均, 用平均数计算更为合理, 通常简化为 (期初数+期末数) /2来表示。如“总资产”的计量有三种选择:

(1) 使用年末总资产, 其缺点是年内变化大时不具有代表性, 好处简单;

(2) 使用年末与年初平均数, 代表性增强, 但也增加了工作量;

(3) 使用12个月末的平均数, 代表性更强, 但外部分析人的数据来源有问题, 也比较麻烦。

注意, 凡是财务比率的分子和分母, 一个是期间流量数据, 另一个是期末存量数据, 在确定存量数据时都会遇到类似问题。记住, 在进行财务比率比较分析时, 比较的双方指标分子分母口径要保持一致。

命题点二十杜邦分析法 (关注主、客观题)

(1) 净资产收益率分解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总资产平均额) × (总资产平均额/平均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 (净利/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额) × (总资产平均额/平均所有者权益)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提示】

这里的资产和权益一般应该采用平均值进行计算, 但是在题目条件不足或者明确说明采用本期末的数据进行计算的时候, 采用本期末的值进行计算也是可以的。权益乘数是资产权益率的倒数, 表示企业负债程度, 权益乘数越大, 企业负债程度越高。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成同方向变化, 并且二者是可以相互推算的, 其公式演化如下:

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 (资产-负债) =1÷ (1-资产负债率) =1+产权比率

=平均资产总额÷平均净资产总额权益乘数

(2) 杜邦分析图示说明, 见图10。

【分解详细图】, 见图11。

(3) 分析思路, 见表25。

广大考生除熟练掌握笔者要求重点掌握的的2012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教材的二十大命题点外, 还应做到: (1) 全面掌握, 认真通读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财务管理》是以考办指定的辅导教材的内容为命题范围。因此, 考生要通读并熟悉教材内容, 教材至少看三遍, 记住基本概念, 理解基本理论, 熟练掌握公式及计算, 弄懂弄通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如果不把教材真正弄懂弄通, 就忙于阅读其他参考资料, 做模拟试题, 死记硬背, 必然事倍功半。 (2) 加强平时练习和考前应试测试。《财务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特别是计算量较大。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要求能够熟练应用, 并要有综合和分析能力。因此, 在通读教材的前提下, 要多做一些练习题, 把教材中计算公式、计算表格、有关数据的来龙去脉弄懂, 并能熟练、灵活运用。考前应在规定时间内练习五到八套模拟试卷, 使自己进入到临考状态, 以提高自身的应试能力。 (3) 学习时着重突破重点和难点。教材的重点内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时, 对重点内容要多看、多做练习, 力求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往往是复习备考过程中的绊脚石, 要花功夫突破难点。难点内容有些是共同性的, 有些内容则因人而异。突破难点的方法是, 认真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 理解教材的思路, 同时, 对教材的例题反复阅读、体会。另外, 考前通过多套模拟试卷的练习, 也有利于用较短的时间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4) 复习时注意归类掌握教材的体系内容。尽管教材的内容很多, 但《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许多章节之间所应用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如投资管理和证券评价中, 都大量用到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原理。教材中, 用相同的原理说明不同问题的地方很多, 如果能够适当归纳, 对于用较少的时间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很有帮助。 (5) 考前要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对教材内容是否掌握, 最终是否能顺利通过考试, 关键是能否用所掌握的知识顺利回答各项考题。如果平时熟悉答题技巧, 不仅有助于检测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而且也有助于考试时能够顺利回答考题。

篇8: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本章2005年试题的分数为1分,题目的类型为单项选择题,考核的内容是其他应付款包含的内容。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1)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

(2)掌握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3)掌握应交消费税和应交营业税的核算。

第一节 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账户核算的是短期借款本金的增减变动情况,短期借款的利息不通过短期借款核算。计提短期借款的利息时通过预提费用或财务费用科目核算。

【例题1】短期借款利息核算不会涉及下列哪个账户( )。

a.短期借款

b.预提费用

c.财务费用

d.银行存款



【答案】a

第二【例题2】企业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到期时,如无力支付票款,应进行的账务处理是( )。

a.转作短期借款

b.转作应付账款

c.不进行账务处理

【答案】b

第三节 应付和预收款项

一、应付账款的核算

企业将应付账款划转出去,或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直接转入资本公积。

【例题3】某一般纳税企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从其他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货款为200000元,增值税为3400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6000元,该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该购买业务所发生的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为( )元。

a.240000

b.234000

c.206000

d.200000

【答 案】a

二、预收账款的核算 p173

企业预收账款业务不多时,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能将其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因为“应付账款”科目核算的是企业的购货业务。

三、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是指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等。

【例题4】下列各项中,不应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其他应付款”项目中的是( )。(2005年考题)

a.预收购货单位的货款

b.收到出租包装物的押金

c.应付租入包装物的租金

d.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

【答案】a

★ 会计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12

★ 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43

★ 中级考试会计科目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57

★ 会计中级考试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4

★ 会计中级考试考前培训基础班讲义5

★ 会计基础考试题库

★ 培训讲义范文

★ 会计基础考试易错知识点

★ 会计职称考试会计科目变化大盘点

篇9: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一)考试情况

05年中级会计实务的题目相对较为简单,及格率也是比较高的,全国估计在30%-40%左右,网校的及格率达到了83%。05年题型题量为:单项选择题15题共15分;多项选择题10题20分;判断题10题10分;计算题2题22分;综合题2题33分;从考题内容看,客观题基本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计算题和综合题虽然有一定的综合性,但仍然主要考查了基础知识以及本科目的重要知识点。

(二)命题规律

通过对近年考题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全面考核

2.重点突出

非常重要:4、11、14、15、16(一般会达到50分左右)

比较重要:5、8、9、12、13

一般重要:2、3、6、7

非重点:1、10、17(一般为少量客观题)

3.注重实务和职业判断

考核考生的准则制度的理解和运用。

4.综合性强

计算和综合题均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应注意融汇贯通。

二、教材的结构

教材共17章内容,基本可划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 总论(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十一章(从应收——收入和利润的核算)

第三部分:第十二章——第十五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政策变更、日后事项)

第四部分:第十六章 财务会计报表

第五部分:预算会计

三、复习要求

1.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握要点

2.注意融汇贯通

篇10: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经常与会计差错的更正结合考查综合题。一旦考查大题,所占分数也相对较高。就考查了15分的综合题。考生既要以客观题的形式掌握好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基本知识,还要注意日后事项与其他知识的融汇贯通。根据大纲的要求,考生应注意以下内容:

(一)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二)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三)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的内容及处理方法

(四)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非调整事项的内容及处理方法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它分为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两类。

注意:

第一,年度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公历年度;

第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第三,包括有利和不利事项;

第四,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或理解报表有关。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

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与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

例题:

下列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有( )。

a.销售商品活动

b.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汇汇率大幅度变动

c.出售重要的子公司

d.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答疑编号15110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d

第二节 调 整 事 项

一、调整事项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有关的金额作出重新估计的事项,应作为调整事项。

注意:第一,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事项;

第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内又取得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

第三,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事项的金额重估。

以下是调整事项的例子:

(1)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减值,或为该资产已确认的减值损失需要调整;

(2)表明应将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某项现时义务予以确认,或已对某项义务确认的负债需要调整;

(3)表明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4)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

例题:

某上市公司 20×4年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5年4月10日。公司在20×5年1月1日至4月10日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a.公司在一起历时半年的诉讼中败诉,支付赔偿金50万元,公司在上年末已确认预计负债30万元

b.因遭受水灾上年购入的存货发生毁损100万元

c.公司董事会提出20×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3股股票股利

d.公司支付 20×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费40万元

【答疑编号15210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

篇11:202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一) 近三年考试分值表如表1所示:

(二) 考试分值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财务管理》考题中近三年总题量保持在51题, 且题型保持相对的稳定;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55%和45%, 主观题的题量虽只有6道题, 但分数比重较大;而且对考生的计算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

二、2010年《财务管理》教材变化情况与基本结构

(一) 教材变化情况

2010年教材与2009年相比较, 内容变化很大。由原来十二章的内容改为八章的内容:删除了原教材的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将原教材的第七章、第八章合并成新教材的第三章 (筹资管理) , 将原第九章、第十一章的部分内容合并成新教材的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新增了一章税务管理, 为新教材的第七章;原教材的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第十章 (财务预算) 、第四章 (项目投资) 、第六章 (营运资金)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 改为新教材的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四章 (投资管理) 、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八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

(二) 基本结构本课程的知识结构可用图1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 《财务管理》教材共八章, 分为三大部分。其知识体系的脉络是非常清楚的, 具体的命题要点分析如下:

一是基础知识.本部分为第一章总论, 主要出客观题。第一章, 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体制以及财务管理环境, 为以后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本章一般会出四、五道客观题, 要求考生根据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阅读教材、熟悉基本内容。第一节重点掌握四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第二节重点注意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第三节重点注意分权与集权的选择;第四节重点注意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二是财务管理的主体内容。本部分包括筹资管理 (第三章) 、投资管理 (第四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五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六章) 、税务管理 (第七章) 共五部分内容, 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 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第三章, 第一节注意资本金制度;第二节注意股权筹资中有关普通股筹资和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缺点, 掌握股权筹资的特点;第三节注意融资租赁的租金构成和租金的计算, 掌握各种长期负债筹资的特点;第四节掌握可转换债券筹资和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第五节注意掌握销售百分比法及高低点法;第六节注意掌握个别成本及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掌握三个杠杆的计算与分析, 掌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第四章, 第一节注意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第二节注意净现金流量的内容和估算, 掌握净现金流量的计算;第三节着重掌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第四节掌握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 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 (尤其是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的应用) 以及特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第五章, 第一节注意营运资金管理战略;第二节注意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以及现金管理模式;第三节着重掌握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的决策问题;第四节注意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型及再订货点的确定;第五节掌握与银行借款有关的信用条件的规定,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及其运用, 短期融资券的优缺点和应收账款保理。第六章, 第一节注意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第二节注意掌握指数平滑法以及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第三节注意掌握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掌握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的计算;第四节注意股利理论, 掌握确定收益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掌握剩余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运用 (与其他章结合出计算题或综合题) , 掌握股票股利、股票分割、股票回购的特点;第七章, 第一节注意税务管理的各内容构成;第二节注意掌握债务筹资、股权筹资的税收筹划;第三节注意掌握研发税收筹划及直接投资税收筹划;第四节注意掌握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税收筹划;第五节注意掌握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及亏损弥补的税务管理;第六节注意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三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本部分包括第二章、第八章共两章内容, 为全书次重点。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 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第二章, 第二节掌握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的优缺点;第三节注意目标利润的测算方法, 销售预算的编制, 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的编制以及现金预算的编制。第八章, 第一节掌握因素分析法的应用;第二节注意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三节着重掌握杜邦分析法, 注意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

三、近三年《财务管理》命题规律

(一) 严格命题范围:考试大纲与指定考试用书

考试大纲是考核时的纲领性资料,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全面性, 包括了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框架;指定用书是大纲的具体化和细化, 是考生最应该认真掌握的内容。考试大纲和指定用书既是考生复习的范围, 也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从这些年考试的试题来看, 基本上没有超过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的试题。因此, 考生应当以书为本, 吃透教材, 全面掌握考试用书的基本内容。

(二) 考试命题重实务性, 兼顾理论性且侧重于能力的考查

《财务管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务为重、结合理论。因为会计资格考试的对象主要是从事实务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 考核目标是检验考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水平。因此, 考试的重点在于对实务方法的掌握, 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尤其是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不过近几年考试中, 涉及到理论方面的试题多围绕基本理论, 难题、偏题、怪题较少。因此, 考生在准备理论部分时, 关键是要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中多会出现理论性问题, 其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与原理。而实务操作技能主要集中在计算题和综合题, 这类题目综合性强, 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 考生要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 积极思考, 特别是结合平时实务经验, 仔细体会、理解基本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 最好尝试用基本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思路。思考不仅仅有利于通过考试, 也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课程有一个重大区别, 就是绝大部分内容不存在准则、法律规定, 许多决策和分析都要依靠决策者自己的职业判断, 因此, 对于综合性强的试题, 教材上往往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积极的思考, 有意培养思路, 才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 考试涉及面广, 题量大、综合性强, 重点难点突出

总体看来, 各年的题量都在50道左右, 题量较大。仔细看来, 各年试题考点覆盖面很广, 考题的综合性强。特别在多选题、计算题和综合题中, 涉及到多个考点, 因此, 考生不仅要熟悉教材, 而且要对教材各章内容融会贯通, 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近几年命题中, 虽然各章的内容或多或少均有涉及, 但重点比较明确, 难点也较突出, 如第三章资金需求量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与其他章节的结合,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与第四章净现金流量、净现值以及内部收益率的结合, 每股收益分析法与第七章权益筹资、债务筹资的税务管理的结合, 杠杆的计算与第六章投资中心的评价指标的计算以及第八章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结合等。

四、2010年《财务管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 题型、题量预测

题型、题量将保持稳定, 题型仍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及综合题五种。题量将在51题左右。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别占55%和45%左右, 其中, 计算题应在4题左右, 综合题在2题左右。

(二) 试题难度预测

由于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使得难度大大下降, 所以, 估计2010年的试题难度比2009年还要有所下降。但是必须注意2010年的试题可能更偏重与实际结合。

(三) 考点预测

财务管理的五大核心内容 (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与分配管理、税务管理) 和财务分析与评价仍是2010年考核的重点。尤其是第3、4、5、7四章, 考生要重点关注其中的计算和综合分析题。

五、《财务管理》学习方法

(一) 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制定一个详细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 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考生也可以根据辅导课程的进度, 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笔者建议采用“有所侧重”的原则来分配宝贵的学习时间, “有所侧重”有两层含义:前期侧重理解性章节, 如第3章、第4章, 后期侧重记忆章节, 如第1章、第8章等;侧重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 因为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一般要考到, 如第7章。

(二) 细读教材三遍

第一遍粗读, 不求甚解, 只要求了解《财务管理》一书的大概知识体系, 对主要的内容快速浏览, 做适当的标记;第二遍精读, 仔细阅读教材各章节, 适当选择习题加以练习和巩固主要知识点;第三遍, 融会贯通, 这一阶段, 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应快速看书, 寻找自己还未记牢的知识点, 对其进行重点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知识点, 反复演练习题, 熟练掌握其原理和计算方法, 才能真正掌握。具体时间可按排如下:第一轮 (12、1月份) :教材看完第一遍, 要求看完就好, 坚持到底, 不半途而废, 不做题目;第二轮 (2、3月份) :开始做题, 同时教材看第二遍。要求做如经科版《精选题库》, 每门课程一本, 此外看根据做题进度精读教材;第三轮 (4月份) :融会贯通, 教材第三遍。要求开始做综合专题, 精做研做, 彻底搞懂, 举一反三;第四轮 (5月-考试前) :补缺拾差, 教材第四。要求做模拟题, 回顾自己的专题总结, 回顾历年真题, 完成全部教材学习。

(三) 选择典型的例题练习

做练习既可检验看书的效果, 又可增强看书的效果, 对于应试非常既必要又重要。在看教材第二遍的同时, 可就各章的内容做一些典型习题, 力求掌握该章的重要知识点;在看教材第三遍的同时, 要选择一些跨章节综合题 (历年考题) 演练, 力求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考前应做5-6套左右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 两天一套, 最好安排和《财务管理》的考试时间保持一致 (即上午做) , 一直持续到考前, 做完试题后, 可针对做题的情况, 再将教材浏览一遍, 做最后一次补缺。这既可以检验自己综合应试能力, 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已进入考试状态。值得注意的是, 千万不要放弃书本, 一味做题。只有弄懂教材, 掌握了主要知识点, 系统地掌握全书的内容, 才能真正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 提高一次性计算准确的能力

《财务管理》考试题量大、难度深, 考的是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只给自己一次计算的机会, 不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克服粗心的毛病, 提高计算精确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考生可以在平时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 多动手计算。

六、《财务管理》应试技巧

(一) 客观题答题技巧

客观题比重占整个试卷分值的55%, 它是全面考核的具体体现, 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及分析判断能力。客观题的得分是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如果客观题失分太多, 即使主观题答得较好也很难过关。因此建议考生一定要熟悉教材, 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考生在解题时, 要仔细看清楚题意和所有备选答案, 解题时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直接挑选法, 这类试题一般是“应知应会”内容, 或者计算性的试题, 考生只要掌握教材中知识的考查点, 就能直接做出正确的选择, 或者通过计算, 选择正确的答案;排除法, 即将备选答案中不正确或不符题意的选项删除, 从剩余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猜测法, 遇有确实不会的题目可选用猜测法, 单选和多选题, 选错并不扣分, 其选择结果与不选是一样的, 故可采用猜测法。但对于判断题, 因其评分标准为判断正确的得1分, 不选不得分也不扣分, 判断错误则倒扣0.5分, 则不宜采用猜测法。

(二) 主观题答题技巧

主观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但由于主观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较大 (45%) , 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试题得分不多, 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所幸的是, 在一门课程中, 可作为主观题考核点的出题点范围较窄, 易于把握 (一般来说, 成功的考生可以在考前做出预测, 并且预测的准确率在80%以上) , 考生可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观题答题的一般技巧如下: (1) 先看要求, 再阅读试题。对于主观题, 建议先看要求。经验表明, 这样做是值得的。一方面可以根据要求判断此题属于哪章或哪几章的考核点, 另一方面, 还可能边阅读题边答题, 从而加快做题的速度。 (2) 不要答非所问。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 计算多了, 难免出错。如果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扣分不划算。有些考生, 把不要求计算的也写在答卷上, 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 寄希望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 大多数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答题方式, 反而还会影响答题时间。 (3) 注意解题步骤。主观题每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 判卷时, 题目是按步骤给分的 (比如:计算题要有计算过程、决策题要有决策理由等) 。而有些考生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致虽然会做但得分不全, 这就是有些考生以为考得很好, 但成绩公布后却分数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尽量写出计算公式。在评分标准中, 是否写出计算公式是很不一样的。有时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 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 但有一点可以理解:如果算式正确, 结果无误, 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如果算式正确, 只是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 是否有计算公式就变得重要。

附:2010年《财务管理》教材内容修订与勘误

第二章

1. 第31页, 续表倒数第2行将“144912”改为“96608”。依据:此行只有4季度有购料付现金额, 所以全年合计数应该等于4季度购料付现金额。

2. 第34页, 表2-10将“0.4×30600”改为“0.4×60600”。依据:根据表2-7可知全年工时总额为60600。

3. 第35页, 倒数第10行, “现金预算由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投放与筹措四部分构成。”改为“现金预算由期初现金余缺、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投放与筹措五部分构成。”

4. 第35页, “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改为“期初现金余缺+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5. 第35页, “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筹措 (现金不足时) =期末现金余额”改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 (现金不足时) =期末现金余额”。

6. 第35页, “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投放 (现金多余时) =期末现金余额”改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 (现金多余时) =期末现金余额”。依据:根据表2-12可知:现金余缺=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7.第37页, 表2-13更正如下:

依据:销售成本=单位生产成本 (见表2-9续表) ×各季度预计销量 (见表2-4) 。

第三章

1.第54页, 倒数第11行和倒数第12行的两处“税后利润”都改为“税前利润”。依据:税前利润属于纳税申报时计算的利润, 包含纳税调整因素, 而税后利润就是净利润。

2.第74页, 第一行, 将公式中的“Yi2”改为“Yi”。

3.第85页, 倒数第6行, “财务杠杆系数”改为“总杠杆”。

4.第89页, 例3-19解析最后一行, 将0.274与0.256位置互换。

5.第91页, 第8行, 将“40万元”改为“50万元”。

第四章

1.第101页, 例4-4, 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12.2856”改为“10.2856”。

2.第105页, 在存货需用额上方插入以下内容:“某年流动资产需用额=该年存货需用额+该年应收账款需用额+该年预付账款需用额+该年现金需用额。

3.第108页, 例4-12答案倒数第一行, 将3.57改为35.7。

4.第108页, 例4-12下面插入“2.调整所得税的估算”。

依据:此处明显漏掉了, 根据后面讲述内容补充上的。

5.P108[例4-13]最后一行应改为“投产后6—20年……”。

6.第109页顺数第十二行“1880件”改为“1800件”。第109页倒第十三行“在运营期内, 因更新改造而提前收回的固定资产余值于其折余价值与预计可变现净收入之差”其中“固定资产余值”为“固定资产净损失”。依据:例4-12题意。固定资产余值=固定产折余价值-预计可变现净收入。

7.第119页, 表4-4最后一列“合计”中的“3290”改为“1000”。

8. 第123页第四行IRR公式等号右边分子应该是I。

9. 第127页第五行应该是PP'>P/2。

10.第136页, 例4-42第3行将“含税”改为“不含税”。依据:答案中购买固定资产的投资直接使用“77000”, 但是根据规定, 固定资产投资为不含税的购买价, 所以此处的购买价应改为“不含税”。

11.137页“ (2) 折现总费用比较法”下面, 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中不应该包括折旧额现值的合计。具体修订如下:购买设备的投资现值=77000 (元) 。购买设备每年增加折旧额而抵减所得税额的现值合计=7000×25%× (P/A, 10%, 10) =1750×6.1446=10753.05 (元) 。购买设备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现值=7000× (P/F, 10%, 10) =7000×0.3855=2698.5 (元) 。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77000-10753.05-2698.5=63548.45 (元) 。

计算租入设备的折现总费用:租赁设备每年增加租金的现值合计=9764× (P/A, 10%, 10) =9764×6.1446≈59995.87 (元) 。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租金而抵减所得税额的现值合计=9764×25%× (P/A, 10%, 10) =2441×6.1446≈14998.97 (元) 。租入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59995.87-14998.97=44996.90 (元) 。

作出决策:

∵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63548.45元>租入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44996.90元

∴不应该购买设备, 应该租入设备。

依据:在计算设备自购的总费用现值的时候, 要么只能考虑购买设备的初始投资 (77000) , 要么考虑以后每年折旧的现值总和, 不能两者都考虑。

12.138页, 第二行“购买设备每年增加租金的现值合计”改为“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租金的现值合计”。依据:此处是计算租入设备的折现总费用

第五章

1.第172页, 将“流动负债主要有三种主要来源:短期借款、商业信用和应付帐项”改为“流动负债主要有三种主要来源: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和商业信用”。依据:与后面标题不对应。

2.第158页, 例5-4倒数第9行将“30000”改为“3000”。依据:表5-1的已知数据。

第六章

1.第190页第三行“主要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和需求函数定价法等”其中“需求函数定价法”改为“边际分析定价法”。依据:与后面标题“ (2) 边际分析定价法”不符。

2.第211页, 倒数第三行“3%”改为“0.3%”。依据:14%-13.7%=0.3%。

3.第216页, 例6-23“鼓励分配”改为“股利分配”。

4.第220页, 例6-25“20×8”改为“20×9”。依据:应该是2009年4月9日召开股东大会, 2009年4月10日公告, 派发的是2008年的股息, 所以应该在2009年召开股东会和做出公告。

第七章

1.第234页“4.结算方式的税务管理”下第3行“也会导致纳税增加”令人费解。依据:假设此处的“税”为所得税, 则赊购价格高, 会导致成本增加, 则利润总额减少, 所得税减少;假设此处的“税”为增值税, 则当期取得发票时即可计入当期进项税, 赊购价格高, 则进项税额变大, 而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所以增值税减少, 因此个人认为此处有误。

2.第242页, 例7-16“应纳税所得额100000万”改为“不考虑捐赠支出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0万”。依据:由于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所得税的基础, 一旦给出了应纳税所得额, 则企业应纳所得税额也就确定了, 无法再进行税收筹划, 所以这里应该说明是不考虑捐赠支出的应纳税所得额。

3.第243页, 例7-17中所有的“应纳税所得额”改为“利润总额”。

第八章

1.第253页, 表8-1下第一行中的“600”改为“620”。依据:题干已知条件, 参见本例题干第二行“实际比计划增加620元”。

上一篇: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下一篇:学校美丽的小竹林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