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的复习知识点

2024-07-09

高一历史必修二的复习知识点(精选9篇)

篇1:高一历史必修二的复习知识点

开辟新航路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A、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5)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B、可能性(条件):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15世纪中叶之前的长时期内,垄断传统商路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3、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4、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开辟了由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发现了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到达南美洲,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①引起了“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和“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

它有力地加强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

②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③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2)对欧洲:

①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

9、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西欧开始崛起;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美洲的传统社会覆灭,但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篇2:高一历史必修二的复习知识点

一、汉朝 1.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2.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

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3.汉光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令的权利,使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二、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

三、隋朝 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四、唐朝 1.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具体分工为: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作用: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2.隋唐时期,在尚书省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史朝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五、宋朝: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的军政机构,长官是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两个机构和称为“二府”。为制约宰相,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作用:削弱宰相的职权,以总揽皇权。

六、元朝 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意义: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汉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唐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置:吏、户、礼、兵、工 称为六部 宋 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 元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3.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 1.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设刺史(秦朝的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3.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添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4.东汉末年,州逐渐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二、隋朝 1.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三、唐朝 1.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逐渐变为州之上的行政实体。2.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四、宋朝 1.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消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2.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县之上。

五、元朝 1.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汉初 郡国二制并行 东汉末年 州、郡、县 隋初 州、县 唐 道、州、县 宋 州、郡、路 元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评价:(1-5积极作用,6局限性)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郡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4.1宰相制度的废除 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内容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影响: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4.2内阁的创立 内容: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事务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深感处理全国事务的疲惫,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作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又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成立(明成祖)。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万历初

年,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但是内阁只是顾问,票拟的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意义:内阁时郡主专制的强化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4.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内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由八国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极为后,为销弱旗主的 力,增加议政的人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将原来的旗主全部封王,议政会议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时还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由于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会议决定的事,皇帝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上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写成文,经过皇帝审批后,传达中央各部的地方官员执行。于是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相继撤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四大侵略时间、名称、条约、影响)1、1840年至1842年鸦片战争 迫使中国签定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2、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迫使中国签定第二批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3、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4、1900年6月1901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二、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1、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广州禁烟运动。

2、广州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1859年6月守卫大沽口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直隶提督史荣椿等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4、甲午战争后,台湾军民进行反割台斗争,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

5、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短战肉搏中炮牺牲,大量爱国官兵英勇战斗献身疆场见P24。

6、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中国爱国军民不屈不挠地坚持反抗外国侵略,付出了巨大牺牲,表现出坚强的民族气节,留下了爱国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二课 抗日战争(课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7年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月12月,南京大屠杀30万人以上;1941年在河北潘家峪制造惨案屠杀1200多人;在中国成立细菌战部队,如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试验。

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宝山战役、上海四行仓库坚守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缅甸远征军。共产党:敌后抗战,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新四军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三、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从国内来说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从国际来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理论准备:创拜上帝教 ②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革命的准备 ③理论特点: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组织准备:形成六人领导核心。4建立基地:冯云山等深入广西紫金山区活动建立革命基地。5胜利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6定都天京后的措

施:政治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军事上组织了北伐、东征、西征。7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8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后期防御战:(1856——1861):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失败标志:天京沦陷(1864)

二、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民主革命作用:几千年来农民革命战争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2、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第二课 辛亥革命 ① 历史背景:民族、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末新政、宪政失败,民族资本发展及保路运动的促进 ② 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创立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③ 创立中国同盟会,(领袖、纲领、组织)④ 发动武装起义,积累军事经验 ⑤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 ⑥ 各省独立,南北和谈 ⑦ 创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⑧ 袁世凯强迫清帝退位,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二、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①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②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③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⑤ 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⑦ 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① 五四运动背景: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② 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6月5日后:运动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③ 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①中共诞生的条件:经济基础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② 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主要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③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时间:中共二大(1922年7月);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④ 诞生的意义: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诞生的影响:中共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

新了。第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中共诞生后,确立了中国革命首先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然后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革命战略。1924年,中共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吸取失败教训,走上武装革命道路,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

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1、政协会议筹备会议: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

2、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选举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主席)、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通过《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元法、宣布国家领导人就职。

3、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4、开国大典: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封建专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统一、独立,进入新时期、是十月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世界历史大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建国后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成为迫切需要,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一个具体形式;

2、过程:一届人大召开(1954):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二届人大召开(1959):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三届人大召开(1964):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三、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多党合作政协制度:原因: ①在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最后选择了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能:1949年至1954前代行人代会作用,1954年后起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1956年):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目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特点:我国民主政治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确立完善:(1)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2)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4、意义: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的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深远的影响。第2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动背景: ①左倾错误发展 ②毛泽东错误判断 ③野心家利用

2、民主法制破坏 ①文革初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冲击、批斗、抄家)②刘少奇冤案 ③民主法制的空前践踏(夺权武斗)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1、历史条件: ①党和人民接受文革教训是社会基础 ②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提供政治基础;

2、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a.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平反全国各种冤假错案 ③1979年通过《刑法》 ④1982年修订《宪法》形成法律体系。b.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加强《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完善“1982年中共与民主党派方针”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4年民族域自治法”

3、以宪法为核心形成体系:我国立法特点:体现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原则;

4、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确立与实施: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法治建设里程碑;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近年来我国依法治国新进展: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观念形成法制共识;依法打击犯罪查处腐败打击伪劣产品加强执法监督。依法治国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第3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1979年)

2、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解决提出“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初)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英国:主权换治权;中国:主权不容谈判。1982年谈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收回主权。

2、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1987年中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背景:历史发展的大一统趋势,人民的意愿;

2.表现: ①七九停炮(1979年,三十年来真正停火); ②八七开放(中央政府提出“三通”台湾政府允许探亲、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性变化); ③两会成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④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⑤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 ⑥八项主张;

篇3:高一物理必修2总复习测试题

1.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实现“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假设一体操运动员的质量为m,那么,他在完成“单臂大回环”的过程中,他的单臂承受的力至少为()

(A) mg (B) 2mg

(C) 3mg (D) 5mg

2.平抛一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取地面为参考平面,则物体被抛出时,其重力势能和动能之比为()

(A) tanθ(B) cotθ

(C) cot2θ(D) tan2θ

3.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在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1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4.如图2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着一只小球,另一端悬于O点,将小球由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当摆到O点正下方时,绳被小钉挡住.当钉子分别处于图中A、B、C三个不同位置时,小球继续摆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h3,则()

(A) h1>h2>h3 (B) h1=h2=h3

(C) h1>h2=h3 (D) h1=h2>h3

5.全国铁路实施大面积提速,京哈、京沪、京广等干线区段可达到时速250公里,对于缓解铁路“瓶颈”制约、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适应提速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车的功率可保持不变

(B)机车的功率必须增大

(C)铁路转弯处的路基坡度应加大

(D)铁路转弯半径应增大

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进入闹市区时,司机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面如图3的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7.在2009年12月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重点商讨防止全球气温再上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海南可利用的风能蕴量巨大,若某地风速约为v=20 m/s,设该地区空气密度ρ=1.4 kg/m3,若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20 m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该处风力发电站的发电功率为()

(A) 1.12×103 W

(B) 1.12×104 W

(C) 1.12×105 W

(D) 1.12×106 W

8.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581c,这颗围绕红矮星Mgliese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Mgliese运行的周期约为19天,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G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G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 km/s

(C)人在G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 G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9.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前轮装有的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就可以通过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某人骑车以500 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4中的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A) 300 J (B) 250 J

(C) 200 J (D) 500 J

10.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提高,如图5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

(B)人对皮带不做功

(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

(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

二、填空题(共4题,共30分)

11.(6分)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 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为1.5×104 Pa,心跳约每分钟70次,据此估测心脏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W.

12.(6分)钱学森是中国弹道导弹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60年6月10日,在钱学森的领导下,用工程控制论作为指导,用国产燃料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近程弹道导弹,高准确度地命中目标,当时研制的导弹射程最大射程可达250 km,该导弹在地面附近发射的速度至少为______m/s;此时导弹发射速度与地面的夹角为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13.(8分)如图6所示,水平桌面上有斜面体A和小铁块B,斜面体的斜面是曲面,曲线下端切线是水平的.现提供的实验测量工具只有:天平、直尺,其他的实验器材可根据实验需要自选.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出小铁块B自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要求:

(1)简要说明实验中要测的物理量:______;

(2)简要说明实验步骤:______;

(3)写出实验结果的表达式:______.(重力加速度g已知)

14.(8分)在大操场跑道上,先用力蹬自行车,使之具有一定的速度,待自行车进入直跑道后停止用力,在道路阻力作用下,自行车逐渐停止运动.

(1)要测定自行车所受的平均阻力,需测定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仪器?______.

(2)测定平均阻力运用的物理原理是______,其表达式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是______.

(3)怎样减少实验的误差?—______.

三、计算题(共5题,共50分)

15.(8分)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成功发射升空,“东方红1号”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公里,远地点高度2384公里,卫星重173公斤,已知地球半径R=6400 km,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4.2×107 m,求“东方红1号”在这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16.(10分)汽车质量为2.0 t,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 kW,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08 km/h.

(1)汽车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5m/s2起动,能持续多长时间?

(2)若接着是以额定功率运动,再经15 s达到最大速度,那么汽车起动过程中发动机共做了多少功?

17.(10分)2008年1月26日,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星-22号”同步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定点在赤道上空3.6×107 m的同步轨道上.9月25日在酒泉卫星中心又成功发射“神舟七号”飞船,如图7所示是“中星-22号”同步卫星某一时刻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运行轨迹图,它记录了该卫星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该卫皇绕地球在同一平面内的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如:在轨迹①通过赤道时的经度为西经135°,绕行一圈后轨迹②再次经过赤道时经度为180°),地球半径R=6.4×106 m.根据提供的信息计算:

(1)此时“中星-22号”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

(2)此时“中星-22号”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18.(10分)小红在旅游时乘缆车上山,缆车的起点和终点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40 m和840 m,两地水平距离为1200 m,小红所乘缆车运载15个人上山的同时,有另一辆同样的缆车与它共用同一个滑轮组,运载8个人下山(设每个人的质量是60 kg),缆车质量600 kg,测得缆车从山下到山上所用的时间为7 min.管理人员说,钢缆对两缆车做功的总功率只等于电动机实际输出功率的30%.请你估算钢缆对小红所乘缆车做功的功率,以及电动机的输出功率.(g=10 m/s2)

19.(12分)如图8所示,AB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轨道在竖直平面内,BCD是光滑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参考答案

1.(D) 2.(D) 3.(A)、(D) 4.(D)5.(B)、(C)、(D) 6.(C) 7.(C) 8.(B)、(C)9.(C) 10.(A)、(D)

11.1.4 W 12.1.6×103 45°

13.(1)斜面高度H,桌面到地面高度h,O到P距离s,见图9.

(2)a.用天平测出B的质量

b.如图9所示安装实验器材,地面铺复写纸、白纸并用胶带粘牢;

c.用手按住斜面体A,让B由静止滑下,记录落地点P;

d.重复c步骤五次,找到平均落地位置P;

e.用直尺测量图中标明的H、h、s.

(3),其中所以

14.(1)自行车和人的质量m、停止用力后自行车速度v、滑行距离s;磅秤、秒表、皮尺;

(2)动能定理;;f为平均阻力,s为滑行总位移,v为停止蹬力时自行车的速度,m为自行车及人的总质量;

(3)减少误差的关键为v的测定,因为s1较小,因此计时的开始和结束一定要及时,以减小误差.

15.“东方红”1号卫星的轨道半长轴:

设这个轨道的周期为Tn;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长轴就是轨道半径r=4.2×107 m,周期T=24 h·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由此解出周期为:

16.(1)v=108 km/h=30 m/s,由于是最大速度,

有:

对匀加速阶段,F1-f=ma1,所以F1=5000 N

由P=Fv,达额定功率时,速度:

运动时间:

(2)运动距离牵引力做的功对恒定P阶段:

所以发动机一共做功

17.(1)如图所示是以地球为参考系,将“中星-22号”卫星运动位置垂直投影到地球上形成的运行轨迹展开图.在飞船绕地球转动的一周时间内,地球自转了180°-135°=45°.

可算出“中星-22号”卫星的周期为:

(2)设地球、卫星质量分别为M、m,卫星运行半径

为r,则

由以上两式得:

此时“中星-22号”卫星离地面高度h=r-R=1.06×107 m-6.4×10s m=4.2×106 m=4.2×103 km.

18.设小红所乘缆车做功为W,缆车做功的功率为P,则

钢缆对两缆车做功的总功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9.物体从P点出发,在AB轨道上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在圆弧轨道上机械能守恒,由于摩擦损耗,最终物体到达B点速度为零,随后只能在光滑圆弧轨道底部来回做往复运动.

(1)物体每做一次往复运动,摩擦力总对它做负功,使其机械能减少,物体在AB段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都减小一些,直到它B点速度为零.考虑物体从P点出发,到最终在B点速度为零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

而且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

摩擦阻力做功:

联立可得:

(2)最终物体以B (还有B关于OE的对称点)为最高点,在圆弧轨道底部做往返运动.设物体从B运动到E,速度达到vE.

根据动能定理:

在E点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以上二式联立,得:

篇4:如何提高高一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

一、校情学情分析:

1、校情:泉州十一中地处洛江区万安街道、是名副其实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生源存在困难:每年有二、三百号成绩比较好的初中毕业生前往泉州五中、一中、七中就读高中,剩余的几百名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还有三所学校(马甲中学、奕聪中学、南少林)在竞争。分到我们学校的学生少之又少,素质可想而知。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习习惯差,对历史知识了解不多。

2、学情:初中历史是开卷考、很多刚上高一的学生总认为高中历史也是开卷考、学习方法没有转变、认为考试就是抄一抄、平时没去记忆。上课也不认真听!笔记也不做!加上高一有九门学科、学生负担很重、一下子适应不了,不知道如何去有效合理安排时间!晚自习时间都在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学科基本上没花时间!

3、历史学科特点: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给我们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学习历史可以带给学生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胸怀、聪明的头脑。“读史使人明智”。但在高考指挥棒下、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及社会上某些人对历史的偏见,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问题在于学生认为历史学科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老师上课枯燥无味,学好历史不能给他们带来相应的利益等。

二、结合校情学情、提高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重点抓落实、提高复习效率!结合校情学情、复习课上我转变教学方法、重点抓落实、提高复习效率。措施如下:上课前五分钟小测前一节课复习过的知识、可以是提问也可以是默写、教师课后及时批改、没过关的同学可以找小组长背诵、也可以帮老师批改其它同学的作业;教师带领同学复习教材内容20分钟、主要是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直观、形象,使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缩短教学时间、增强教学效果;同学自主学习知识点15分钟;剩下5分钟做练习、课堂测试,检验效果!历史课堂训练的作用,它不仅是为了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应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基本史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在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精选试题,限时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课堂测试应该有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比较喜欢做选择题,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课堂上利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解决选择题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规范答题意识和提高学生书写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观题的审题、答题,老师要不断进行点拨,增强学生的信心。题量应控制在学生可以完成的范围内!

2、紧扣课标、明确考点、适当减负!既然是复习课,就不能单单是知识点的重复讲解,炒旧饭,一来时间不够,二来学生也不感兴趣。作为老师就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把握考纲,深刻钻研教材,对教材知识点加以整合,作到有的放矢,保证复习的针对性、减轻学生的负担。以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为例: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课标要求是“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标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是“概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014年福建省《考试说明》对这一单元的要求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普遍干预经济;社会福利制度”,结合课标和考试说明所以得出这一单元的重点是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少讲,特别是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不讲、一句话带过!

3、问题导学、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问题导学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课标和考点为依据提出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就实现了学生是历史复习课的主人、教师不再是复习课中的“专制者”、“讲学者”,而是复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与促进者,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的伙伴与朋友、从而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还是以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为例,依据课标和考点、本单元我提出六大问题、①自十月革命到30年代中期,苏俄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苏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②归纳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结果等方面的异同??③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表现、特点、影响??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特点、实质、影响??成功的原因??⑤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三种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原因、特点、实质、影响??⑥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异同?? 比较点:背景、目的、措施、特点、影响。学生带着这六大问题进行整理复习、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复习效率!

篇5: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注重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三要形成一个观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于古希腊和罗马。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无论是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结构: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3

(三)城邦时代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 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 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结构:

1. 发展历程

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 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

3. 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 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知识结构:

一、政制发展

1. 共和制

(1)贵族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2)保民官的设置: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 帝制

(1)元 首 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2)君主统治: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铜表法》

背景: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了贵族利益。

评价: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会》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篇6: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

1.新中国建立后确立起了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9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共同纲领》首先提出,1954年宪法中正式确认)

2.1954年人大召开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1956年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政协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4.1947年,建立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65年,建立了最后一个民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7.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8.,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9.第一次提出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10.“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在香港。“一国两制”实施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11.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2.“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篇7: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知识总结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 在实践的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 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 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革命。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 发展了自身。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斗争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权的性质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结构: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结果、性质)

2.四月提纲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

1.开始

2.结果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历史意义

第21课 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线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篇8: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复习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1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1)根本原因: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完成工业革命),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重要原因:中国地大物博,闭关自守,政府腐败。(3)直接原因:禁烟运动(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4)导火线:1839年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结果: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内容:A、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B、割香港岛C、协定关税(最能反映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D、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1)政治: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列强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本质上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同,所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过程: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3、结果:1858签订《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开放11个通商口岸;赔款;割九龙司;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允许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4、影响: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一、背景:A、阶级矛盾尖锐:鸦片战争后,列强倾销商品,冲击传统经济结构,手工业者破产;鸦片输入增加,白银大量外流;战费分摊,官吏搜刮,人民困苦。

B、自然灾害严重,激化矛盾。

二、过程:

1、1856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评价:积极——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剥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将农民运动推向了高峰;局限——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只是一个空想,无法实施。

2、《资政新篇》 洪仁玕

(1)内容:象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2)评价:近代中国第一次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未能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实施条件,没有真正实行。

三、意义:A、动摇清政府统治;B、第一次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C、拉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归纳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

(2)过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概况

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2.组成: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为首相

3.职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4.特点

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意义: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议会改革

1.概念:使-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3.过程: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4.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避免-统治。

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3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2.独立之初,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二、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1.主要内容

(1)联邦制

①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三权分立

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

③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掌握司法权

(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防止-的出现)

2.特点:分权与制衡;联邦制;-制

3.意义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②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局限性

①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为美国内战爆发埋下伏笔

②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5.建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三、两党制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与共和党两大政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实质

两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4.作用

两大政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两党相互监督,可以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

两党轮流执政,一定程度上可促使其不断调整政策,满足民众的某些要求,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篇9:高一历史必修二的复习知识点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4.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7.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力(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R串=R1+R2+R3+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压表示数:U=UR+UA电流表示数:I=IR+IV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RA[或Rx>(RARV)1/2]选用电路条件Rx<

12.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短接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上一篇:市机关党建工作情况报告下一篇:深化教育改革创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