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设施

2024-07-27

公共基础设施(通用6篇)

篇1:公共基础设施

学校公共基础设施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感谢您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同学们对本校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意见。此问卷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信息,希望您能认真填写以下问卷,感谢您的合作!

1、您经常在哪些教学楼上课?()【多选】

A、一教B、三教C、五教D、八教

2、您认为哪幢教学楼的基础教学设施比较齐全和完善?()

A、一教B、三教C、五教D、八教

3、您认为不同的基础教学设施对您的学习有影响吗?()

A、影响很大B、有点,但无所谓C、完全没影响

4、您认为校园公共基础设施对一个学校意味着什么?()【多选】

A、学校形象B、学生学习条件C、校园文化

5、学校多媒体出现故障的频率()

A、经常B、偶尔C没有

6、你认为自习场地是否够用?

A、是B、没感觉C、否

7、本校ATM自助取款机的服务情况是()

A、种类多、存取方便B、种类少、存取难、手续费贵C、其它

8、您认为校医院的服务情况如何()

A、服务态度差、医疗设备不齐全B、服务态度好、医疗设备齐全C、不知道

9、您认为校园绿化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缺乏亭廊、游园、休闲椅、庭荫凳

B、观赏性绿地多,缺乏学习、交流、休憩的实用性空间

C、日常维护管理方法不科学

E、管理方不允许学生在草坪上休息或学习等

10、您对本校宿舍条件满意吗?()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1、认为校园中生活设施的便利程度?()

A、高B、中C、一般D、低

12、你认为学校现在拥有的设施能满足你的各方面需求吗?()

A、能,设施建设齐全B、不能,只有一部分能满足C、完全不能

13、您对校园公共设施有哪些期望呢?()【多选】

A更加简单舒适的使用方式

B更加优美和谐的外观设计

C更加清晰明确的使用信息

14、你认为学校需要改善或添加的设施有哪些:

篇2: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有其必要性。这是经济发展的奠基石,必由之路。有付出才有回报,同样,在经济学上,属于一种“社会先行资本”(Social Overhead Capital—SOC),在合理正常的情况下,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的多少息息相关。就好比风行多年的地方招商引资,在招商之前那大量的准备活动大多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以达到吸引资金的目的。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在此,按区域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二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一项利民利国的好政策。它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刺激农村发展,打破农村闭塞的状态,对于改造传统农业,把现代文明引入农村,改变农民的生存状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增强农民的幸福感。为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繁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此外,它还具有多方面的经济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会降低农民的投资风险,使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极大地刺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并会实现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技术的引入。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由温饱迈入小康。有利于正确消费观的宣传,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刺激农民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成本与技术含量都相对较高。一般都是聚集的工业园区或大学城之类的。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是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此外,还有文化意义。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最能体现的是城市内部资源的分配,市中心一般会从政治中心演化为政治商业中心。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市中心都会迁移,并在新市中心周围改善公共设施,吸引资金发展开发该地区。从而使得发展较为平衡。不仅如此,它还便利市民的生活,营造出幸福感,并一定程度上减少市民的支出,增加收入,拉动内需,促进城市的正常运转。

它的经济意义则在工业的集聚地,高新技术的集聚地,巨大的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能够增加城市运转速度,刺激一座城市的发展。信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巨大的商业价值。集聚,基础设施的公用,成本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

文化意义则在于,大学城的建立易产生思想的火花,教学资源的共享,便于教师的共同交流,以及教育资源的流通。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文化上可能会形成竞争的良好氛围,“百花齐放”的思想盛况也是可能的。

篇3: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OT融资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短缺一直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长期不足, 加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本身所具有的投资周期长、投资强度高等特性, 使公共基础设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中国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就需要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利用 BOT融资方式吸引私人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就成为加快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

2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OT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OT模式, 近几年在我国引起广泛重视, 并且在各地的许多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得到了运用, 获得了相当的成绩, 但是,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项目运作程序不规范

其具体表现为:BOT项目特许权的授予普遍采用协商方式, 仅一部分项目采用招标方式;BOT项目洽谈的主体不明确或重叠, 有的项目省级政府出面洽谈, 市级政府也出面洽谈, 造成一定的混乱和资源的浪费。

2.2 项目的确定缺乏系统的科学规划

其具体表现为:项目是否应该采用BOT模式或对项目采用BOT模式运作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缺乏科学的判断。如果盲目地建设, 由于BOT项目一般都带有政府承诺收入补偿有限担保, 将会使当地政府增加财政负担。BOT项目的建设范围界定不科学。

由于许多基础设施的BOT项目是基础设施大系统中的一部分, 有些BOT项目由于项目建设范围界定不科学, 使项目系统配套不完善, 影响其效率的发挥。

2.3 缺乏标准的文本合同指导BOT项目特许权协议的签订

BOT项目特许权协议是政府与项目发起人签订的关于BOT项目的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的约定, 政府在授予特许权的同时, 也将体现政府关于项目的意图和意志, 是项目采用BOT方式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采用BOT模式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的经验不足, 许多BOT项目特许权协议的内容过于简单, 造成了很多遗留问题, 因而急需有关部门颁布标准的文本合同规范指导BOT项目特许权协议的签订。

2.4 BOT项目的担保, 目前尚无可依据的法律法规

BOT项目的实施涉及政府担保的问题, 但在我国无论是利用民营资本, 还是利用外资方面都没有政府如何对BOT项目进行担保的法规文件。尤其是在利用外资的工作中, 境内机构对外提供担保一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其原因是对外担保作为一种债务, 其风险性是很大的关于政府担保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都曾明文规定, 禁止政府部门对外担保应该承认BOT项目的政府担保同一般意义上的政府担保有所不同, 但是, BOT项目的政府担保能否实施、如何实施, 毕竟没有可供依据的法律条文。

2.5 对BOT项目发起人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

由于缺少相关的管理法规, 政府对BOT项目发起人的入资方式和项目资本金比例、建设过程、运营、移交等方面缺乏监管, 而且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出现了一些相应问题。

3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OT融资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上述这些问题, 究其根源是政府对于BOT项目的管理职责缺失造成的, 而导致政府对于BOT项目的管理职责缺失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3.1 认识方面存在偏差

一种认识是认为基础设施采用BOT模式会对国家主权产生影响, BOT项目的投资者从政府和公众方面获取利益, 因而对BOT项目的投资者要求收益担保和政策上提供优惠不太理解;另一种认识是将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绝对化, 许多地方政府认为BOT模式是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灵丹妙药, 是体制改革的标志。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尽管BOT融资方式可以作为弥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一种融资方式, 它并不能代替政府投资, 更不能喧宾夺主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方式, 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融资方式, 这两种认识对于BOT模式在我国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推广发展都是不利的, 要予以纠正。

3.2 人才准备不足

BOT模式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 在许多方面都有一套独特的运行规则和方法, 需要专业人员来实施, 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而我国引入BOT的时间不长, BOT的专业人员也比较匮乏。

3.3 BOT项目管理的法规和政策不健全

采用BOT方式融资, 涉及许多具体问题, 如国家的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投资政策、监管政策及其相应的法律文件等。而目前我国既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对BOT融资项目进行管理, 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和指导BOT项目的实施。

4 BOT融资方式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的建议和对策

4.1 政府要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OT项目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政府要从以前对项目全包全管的总管家角色转变为项目的发起者和监督者, 为BOT融资方式的应用和推广建立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首先, 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来配合推进BOT融资方式在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从我国当前国情来看, 相关法律主要有以下几点亟待解决:

(1) 建立适当的担保立法

BOT项目的担保安排通常在项目协定和信贷协定中加以谈判。这种担保安排可能包括境外收入和留存账户、政府对公共机构履行项目协议义务的履约保证、向贷款人转让各种合同和在违约情况下贷款人接管BOT项目的权力等。通常情况下, 通过适当的担保立法对于保障BOT项目的成功实施往往至关重要。例如, 国家的现有立法框架中应设置防止其他债权人从中争夺利益的强制补救办法和立法的规定。

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如果缺少关于对担保安排的规定, 会使得银行不愿意向BOT项目贷款。因此, 一个支持BOT项目的法律框架应该规定起码的、可实施的担保安排。

(2) 促进外国投资的立法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经颁布了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外国投资促进法。虽然各国外国投资法的目的、范围和做法有很大不同, 但所有外国投资法均给予外国投资者广泛的鼓励和优惠。政府应该使外国投资法适用于对BOT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

(3) 一般性商业立法

一个国家的一般性商业立法虽然与BOT基础设施项目没有直接关系, 但对BOT项目的执行却可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产权不明确, 实施合同权利无保障, 没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并存在着对商业活动和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的其他法律障碍, 没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并存在着对商业活动和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的其他法律障碍, BOT项目将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4) 税收奖励和退让

政府的税收制度对BOT项目的融资有着巨大的影响, 虽然税收减让并非直接注入资本, 但通过减少运营费用所需要的现金流量, 税收减让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4.2 提高政府对BOT项目的管理水平

政府对BOT项目的管理中有可能存在的复杂的官僚主义程序和缺乏行政决定权, 会严重阻碍BOT项目的运作。因此政府对BOT项目的有效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私营部门对BOT项目的投资。政府为促进BOT项目融资所建立的行政框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规划和协调

因为BOT融资方式多运用于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 比其他一般项目政府在其中更应发挥宏观管理的作用。而且BOT融资涉及国家的产业政策、外资政策和投资政策, 对于BOT项目的采用条件和审批程序、指导原则等更需要加强管理。不同政府机构之间执行政策的不统一可能给BOT项目的实施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和延误。政府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政策和责任, 形成一个行政规划和协调框架, 以简化BOT项目的审批环节和缩短审批时间, 为BOT项目融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机构方面, 政府通常指定一个内部主管机构负责制定和协调政府的BOT政策。

在行政方面, 最有效的方法是政府采用“一个窗口制度”来克服项目在行政上的延误。政府指定一个专门的部门或机构来处理项目公司办理其建设和运营BOT项目所必要的审批程序, 这个部门通常拥有确保迅速办理项目公司申请的决定权。

(2) 行政人员BOT培训

政府通过对行政人员的BOT培训, 建立起一个处理BOT项目融资和私营部门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行政程序。

在BOT谈判的实践中, 由于公务人员缺乏经验或由于公务人员对BOT的极端立场会对BOT项目的实施造成极大的障碍。因此, 凡在决定采用BOT做法进行基础设施项目的国家, 政府往往实施一项教育方案, 通过培训使其行政人员了解和评估BOT项目安排, 并有效地谈判符合政府目标的项目条件。

在选择发起人和在同潜在私人发起人谈判中, 政府通常聘请富有经验的金融、法律和技术顾问对政府谈判代表予以协助。政府通过培训提高谈判人员素质, 聘请外部顾问的必要性将会减少。

(3) 谈判人员的挑选

许多BOT项目的特点是开发和谈判阶段的时间长, 并且谈判工作是复杂而艰难的, 因此, 谈判团人员的谈判水平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在协议中的利益和谈判工作的成败。政府通常指定一名项目管理人或一个项目工作组, 明确授权其谈判并执行BOT项目以及办理核准和许可事宜。同时政府应确保谈判团或项目工作组人员留在项目中, 直到融资结束, 以确保政府的立场前后一致。有些东道国政府定期向同一项目指派不同的谈判人员, 而前任又未充分介绍情况, 这显然不利于项目的实施。实践证明, 谈判团中途换人不利于双方建立起充分相互信任的关系, 会给一些BOT项目的实施造成一定的损害。

5 结 论

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BOT方式是一种较理想的基础设施融资方式。BOT方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较其他方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公共基础设施体制改革, BOT方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会越来越多, 在建设外资BOT项目的同时, 内资BOT项目和中外合资BOT项目都会有较快发展。

摘要:本文对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BOT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然后指出认识方面存在偏差、人才准备不足、BOT项目管理的法规和政策不健全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最后给出BOT融资方式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公共基础设施,BOT融资,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罗云毅.逆向BOT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J].宏观经济管理, 2001.

篇4: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的成功对于城市规划、社会稳定以及国家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基础设施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性高,且由于其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风险因素多且影响关系错综复杂,形成了基础设施不可操作性风险在系统内部的传递效应。本研究旨在将这一复杂的风险形成过程加以描述,并对其传递效应进行结构化分析。首先,基于风险形成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基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关联性的风险传递现象,其次基于Leontief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性风险传递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性。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于管理者在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性风险联动防范措施的制定方面有借鉴意义,同时对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可操作性改善也可以起决策性辅助作用。

关键词: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风险;传递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5006406

2012年7月北京大暴雨,为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城区多处积水严重,路面交通中断,部分地铁停运,500多架次航班取消或延误。这说明中国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道路、交通、排涝应急等公共设施方面,存在很大的短板,同时也说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性是造成某种自然风险因素扩散性传递的重要载体。作为不可抗力的风险因素,管理者并不能改变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但是如果能很好地预知这类风险带给公共基础设施的损失及其扩大路径,对于风险发生之后的损失控制方案制定有很大意义。因此,准确把握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性与风险形成、传递规律,应当作为城市公共工程风险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性的研究集中于内部关联性特征和基于关联性的外界互动研究两个方面。研究方法则以数学模型和复杂网络方法为主。基于数学以及模拟仿真技术针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状况进行模拟的研究,基本上统一于对内部关联性存在的认可,并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描述,如Nozick 等利用马尔可夫特性描述了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的关联关系[1],刘健等则采用系统动力学和MultiAgents混合建模方法模拟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的关联关系[2];另一类则基于这种关联性考虑系统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时的效应分析,这方面研究以Haimes 等将Leontief 经济学模型应用其中,提出失效输入/输出模型为主要标志,提供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与外界因素交互作用研究的新模式[3]。后续学者基于此模式具体分析了在特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的关联性变化规律,如Garg等利用最小费用流算法模拟城市基础设施网络部分系统失效情况下的运行和恢复情况[4];吴之立等在肯定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存在复杂关联的前提下,建立了供需关系网络模型以应对紧急状态下备用资源的分配问题[5];胡爱军等以极端天气这一自然风险因素为例说明了基础设施在风险影响下的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问题[6];除此之外,还包括了部分学者对公共基础设施风险的定性分析[7]。总体而言,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性的认识是统一的,但缺乏针对这一系统面临风险因素的影响时基于设施关联性发生的传递效应的分析,尤其是各设施本身具有的抗风险能力这一能动性要素未被考虑。因此,本文基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风险传递机理构建其不可操作性风险的传递模型,以说明基础设施系统中风险的形成和扩散过程。

一、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及其特点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公众设置,公众可以共享,不允许某个人独占或排他的一些基础性设施,包括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交通、能源、通信等服务于社会公众,与群众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关系城市或者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通常具有重要使用功能和重大社会意义的标志性工程。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还具有公共性、服务性、社会关注度高、配套设施条件、安全性与关联性要求高等特点[8]。

公共性是指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根源以及委托方都是公众,项目成果应当为公众共同享用。

服务性是指公共基础设施具有为公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功能,是实现公共服务的载体。

社会关注度高。一般来说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多、建设规模大、公共资源消耗多,涉及社会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对区域经济文化具有战略意义,因此一般会受到较高的社会关注。endprint

摘要:

公共基础设施的成功对于城市规划、社会稳定以及国家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基础设施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性高,且由于其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风险因素多且影响关系错综复杂,形成了基础设施不可操作性风险在系统内部的传递效应。本研究旨在将这一复杂的风险形成过程加以描述,并对其传递效应进行结构化分析。首先,基于风险形成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基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关联性的风险传递现象,其次基于Leontief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性风险传递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性。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于管理者在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性风险联动防范措施的制定方面有借鉴意义,同时对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可操作性改善也可以起决策性辅助作用。

关键词: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风险;传递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5006406

2012年7月北京大暴雨,为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城区多处积水严重,路面交通中断,部分地铁停运,500多架次航班取消或延误。这说明中国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道路、交通、排涝应急等公共设施方面,存在很大的短板,同时也说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性是造成某种自然风险因素扩散性传递的重要载体。作为不可抗力的风险因素,管理者并不能改变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但是如果能很好地预知这类风险带给公共基础设施的损失及其扩大路径,对于风险发生之后的损失控制方案制定有很大意义。因此,准确把握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性与风险形成、传递规律,应当作为城市公共工程风险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性的研究集中于内部关联性特征和基于关联性的外界互动研究两个方面。研究方法则以数学模型和复杂网络方法为主。基于数学以及模拟仿真技术针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状况进行模拟的研究,基本上统一于对内部关联性存在的认可,并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描述,如Nozick 等利用马尔可夫特性描述了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的关联关系[1],刘健等则采用系统动力学和MultiAgents混合建模方法模拟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的关联关系[2];另一类则基于这种关联性考虑系统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时的效应分析,这方面研究以Haimes 等将Leontief 经济学模型应用其中,提出失效输入/输出模型为主要标志,提供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与外界因素交互作用研究的新模式[3]。后续学者基于此模式具体分析了在特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的关联性变化规律,如Garg等利用最小费用流算法模拟城市基础设施网络部分系统失效情况下的运行和恢复情况[4];吴之立等在肯定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存在复杂关联的前提下,建立了供需关系网络模型以应对紧急状态下备用资源的分配问题[5];胡爱军等以极端天气这一自然风险因素为例说明了基础设施在风险影响下的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问题[6];除此之外,还包括了部分学者对公共基础设施风险的定性分析[7]。总体而言,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性的认识是统一的,但缺乏针对这一系统面临风险因素的影响时基于设施关联性发生的传递效应的分析,尤其是各设施本身具有的抗风险能力这一能动性要素未被考虑。因此,本文基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风险传递机理构建其不可操作性风险的传递模型,以说明基础设施系统中风险的形成和扩散过程。

一、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及其特点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公众设置,公众可以共享,不允许某个人独占或排他的一些基础性设施,包括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交通、能源、通信等服务于社会公众,与群众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关系城市或者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通常具有重要使用功能和重大社会意义的标志性工程。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还具有公共性、服务性、社会关注度高、配套设施条件、安全性与关联性要求高等特点[8]。

公共性是指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根源以及委托方都是公众,项目成果应当为公众共同享用。

服务性是指公共基础设施具有为公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功能,是实现公共服务的载体。

社会关注度高。一般来说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多、建设规模大、公共资源消耗多,涉及社会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对区域经济文化具有战略意义,因此一般会受到较高的社会关注。endprint

摘要:

公共基础设施的成功对于城市规划、社会稳定以及国家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基础设施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性高,且由于其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风险因素多且影响关系错综复杂,形成了基础设施不可操作性风险在系统内部的传递效应。本研究旨在将这一复杂的风险形成过程加以描述,并对其传递效应进行结构化分析。首先,基于风险形成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基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关联性的风险传递现象,其次基于Leontief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性风险传递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性。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于管理者在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性风险联动防范措施的制定方面有借鉴意义,同时对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可操作性改善也可以起决策性辅助作用。

关键词:公共基础设施;不可操作风险;传递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5006406

2012年7月北京大暴雨,为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城区多处积水严重,路面交通中断,部分地铁停运,500多架次航班取消或延误。这说明中国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道路、交通、排涝应急等公共设施方面,存在很大的短板,同时也说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性是造成某种自然风险因素扩散性传递的重要载体。作为不可抗力的风险因素,管理者并不能改变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但是如果能很好地预知这类风险带给公共基础设施的损失及其扩大路径,对于风险发生之后的损失控制方案制定有很大意义。因此,准确把握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性与风险形成、传递规律,应当作为城市公共工程风险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性的研究集中于内部关联性特征和基于关联性的外界互动研究两个方面。研究方法则以数学模型和复杂网络方法为主。基于数学以及模拟仿真技术针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状况进行模拟的研究,基本上统一于对内部关联性存在的认可,并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描述,如Nozick 等利用马尔可夫特性描述了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的关联关系[1],刘健等则采用系统动力学和MultiAgents混合建模方法模拟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的关联关系[2];另一类则基于这种关联性考虑系统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时的效应分析,这方面研究以Haimes 等将Leontief 经济学模型应用其中,提出失效输入/输出模型为主要标志,提供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与外界因素交互作用研究的新模式[3]。后续学者基于此模式具体分析了在特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的关联性变化规律,如Garg等利用最小费用流算法模拟城市基础设施网络部分系统失效情况下的运行和恢复情况[4];吴之立等在肯定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存在复杂关联的前提下,建立了供需关系网络模型以应对紧急状态下备用资源的分配问题[5];胡爱军等以极端天气这一自然风险因素为例说明了基础设施在风险影响下的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问题[6];除此之外,还包括了部分学者对公共基础设施风险的定性分析[7]。总体而言,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关联性的认识是统一的,但缺乏针对这一系统面临风险因素的影响时基于设施关联性发生的传递效应的分析,尤其是各设施本身具有的抗风险能力这一能动性要素未被考虑。因此,本文基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风险传递机理构建其不可操作性风险的传递模型,以说明基础设施系统中风险的形成和扩散过程。

一、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及其特点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公众设置,公众可以共享,不允许某个人独占或排他的一些基础性设施,包括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交通、能源、通信等服务于社会公众,与群众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关系城市或者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通常具有重要使用功能和重大社会意义的标志性工程。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还具有公共性、服务性、社会关注度高、配套设施条件、安全性与关联性要求高等特点[8]。

公共性是指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根源以及委托方都是公众,项目成果应当为公众共同享用。

服务性是指公共基础设施具有为公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功能,是实现公共服务的载体。

篇5:公共基础设施

共建管护新模式

——东辽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经验材料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辽河发源于境内,因河而得名,面积2186平方千米,辖13个乡镇,23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7万,先后被评为全国“四好公路”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县、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县,2018年和2019年获得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2021年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老百姓看得见、享受得着的实惠,是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环节、基础任务,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近年来,一批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在东辽大地上相继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充分发挥其最大功能。为确保全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能够得到有效管护,东辽县多级多部门联动,结合实际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有效形式,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三个有”: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突出“五个明确”: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创新“三个模式”: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全民参与的维护管理模式。

一、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管护力度

2021年,东辽县共筹措资金4121万元,配备专职管护人员3122人,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领域中。涉及农村卫生厕所、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路管护等资金支出。一是农村卫生厕所现有管护人员261人,配备6台吸污车,管护经费53.9万元,农村户厕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是配备专职环卫人员1072人,配备27台专业化垃圾清运车,管护经费2276万元,农村生活垃圾及时转运处理。三是7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并良性运行,管护人员30人,管护经费350万元,实现农村污水达标排放。四是现有公路管护人员1345人,配备专用管护设备337套,钩机、铲车等40余台,管护经费901万元,为百姓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五是村庄绿化亮化美化镇、村两级管护人员390人,管护经费540万元,真正做到村庄“三化”全覆盖、无死角。

二、开展改革试点,推进先行先试

为保证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工作及时收运处置,通过多方细致研究论证,在总结2017年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全县13个乡镇启动试点工作,东辽县金展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中标,服务范围涵盖13个乡镇

235个行政村1464个自然屯,配备人员1072人,清运车27台,铲车3台,翻斗车2台,240L分类垃圾桶2.35万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工作向精细化管理阶段稳步迈进,探索出符合东辽实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模式。

三、打造服务团队,明晰管理范围

一是积极探索村民组织支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营管护。

以金州乡双福村为先行试点并全县运行,设立农民自主服务团队,成立“8大员”服务团队,即政策法规宣讲员、环境保护巡查员、村务管理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保护巡查员、乡风文明宣传员、产业致富帮带员、志愿服务组织员。其中环境保护巡查员和环境保护巡查员承担着农村基础设施监督管理职责,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将各类农村户厕、垃圾污水处理、村组道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权属明确到村组,将日常管护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制定村规民约,全员参与日常管护。以行政村小组为单位,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台账,创建“民用、民管”的管护责任体系,泉太镇老营村创办“道德积分超市”,村民日常自发管护可以兑换道德分,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引导村民自行管护行为,形成人人监督的管护机制。

三是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细则。

确村集体经济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督促村集体加大管护投入力度。

四、切实转变观念,牢固建管意识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做好项目工程管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广大干群的管护意识,应切实摒弃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把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与建设摆上同等重要位置,建管并重,确保公共设施建完有人管、坏了有人修。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条幅、张贴标语等方式,让农户自觉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让农户从垃圾乱丢乱倒发展到自觉投入到垃圾箱,自觉清扫院落、收拾室内外卫生的良好习惯。

篇6:公共基础设施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法律之维

一、公共管理同法律之间的关系

(一)公共权力与法律

公共权力具有推动公共利益实现的强制性和强大力量,但也有被滥用和侵害公民权益的可能性,这种双重性就引发了公共权力如何约束的问题。将公共权力列入法律裁判的范畴,强调法律对政府行政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特点。这有赖于在宪法上明确划定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各自的界限,确定公共权力的运行边界,并把其目的限定于实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二)公共利益与法律

现代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如何保障公共管理者不偏离其根本目标、以权谋私,而是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这需要法律加以保障。

(三)公共管理与法治

公共管理走向法治化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深刻革命。建设法治国家,首先要建立法治政府,把公共管理纳入法制化的渠道,通过预先制定的规则来划分政府和个人的权利范围,建立决策和解决纠纷的程序。

二、公共行政学的三种主要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者罗森布鲁姆)

1、管理途径:从组织结构和功能、组织程序和技术,以及组织效率和产出的角度来理解公共行政。

2、政治途径:强调公共部门的政治特性,如参与、责任、权力和公共利益等。

3、法律途径:将公共行政视为法律在具体环境中的应用和实施,赋予公共行政法治和裁决的主题。

三、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 A、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核心价值:

公共管理的法律途径强调法治,重视对个体权利的保护,而不是保护这些权利的社会成本。它包含着以下核心价值:①正当法律程序。②个人应享有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③维护社会公平,主要体现在授权法官对那些权利遭受行政官员侵害的人进行救济。

B、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

①强调宪法层面的公正、程序、权利和平等价值;

②把公共组织视为一种能够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

③注重建立明确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

④把公共管理的对象看作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关心个人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保障;

⑤重视公共管理结果的合理性,不仅要求公共管理毛糙的主体和程序合法,还要求有利于保护公共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公共管理同宪法、行政法和行政组织法的关系

1、宪法的作用主要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定政权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共管理是宪法的具体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宪法所确立的价值。

宪法与公共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关于政府的“多数决定”的权力如何进行自我约束,以及近现代法治主义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适用,公共治理以何种结构和方式维护公民权利和公共权益的问题

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干部,必须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由它的常务委员会任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2、行政法是宪法精神如何具体化到行政管理运作过程中的问题,是关于法治主义在行政领域中应该如何适用以及以什么方式来实现的问题。行政法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在公共管理行为的有效和有限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既保障政府的积极协调和干预功能,又限制政府的越权或滥权行为,最终达成行政的法治化。

①无法律即无行政: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出于对经济自由的渴求和对封建暴政的反思,人们认为政府应该扮演有限和基本上是消极的角色。这时行政法的存在目的在于限制政府权力,最大化地保护公民免受政府行为的侵害。

②行政国家与行政法:近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来市声经济和社会秩序,导致了行政国家的出现以及行政裁量权的扩张。这时的行政法其存在的目的从消极限制政府权力转变到承认行政权扩张,寻求新的方式和途径积极控制行政权。

③行政法治与行政法:行政法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在公共管理行为的有效和有限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既保障政府的积极协调和干预功能,又限制政府的越权或滥权行为,最终达成行政的法治化。

3、行政组织法是规范行政组织、控制行政组织的法。行政组织法主要涉及行政机关的设置、性质、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工作原则以及职务设置等内容。

行政组织法的内容:①行政的基本组织制度②行政权的设置和分配③中央行政组织的设置④地方行政组织的设置⑤其他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等。

四、公共管理与私法关系的融合

1、公共管理与私法关系的融合:私法机制的大量引入,使得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出现了新的主题和趋向。

2、私法:以抑制和解决社会成员相互冲突为已任的规则,即社会生活的正当行为规则。

公法:促使公共管理组织恰当、有效履行其职能,防止政府把权力用于排他主义目的的规则。

3、私法引入公共管理的意义:使得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出现了新的主题和趋向。

①把平等对立、谈判协商、等价有偿、恢复补偿等私法手段引入公共管理领域中;

②对于需要行政控制的领域,由逐项行政许可和收费变为控制总量之后的许可证交易;

③公营事业的民营化。

4、合约型政府:

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公共管理运动,通过对合约的综合运用,设计并形成一种“合约型政府”的现代公共治理模式。

它是通过签约外包和政府内部合约制的有机结合或综合运用,而形成的现代公共治理模式。它意味着政府的主要协调机制从公法机制向私法机制变迁,治理方式由以权威为基础向以合约为基础转变。第二节 行政立法、执法和司法

一、行政立法的内涵、特征和原则,及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方式 行政立法的含义: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1、特征:①行政立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②行政立法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定的权限范围之内;③行政立法的对象具有普遍性;④行政立法行为具有不可诉性。

2、行政立法的种类:

依据行政立法权力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

(1)一般授权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2)特别授权立法。是指依据特定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据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通过专门决议的委托,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

依据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在我国拥有行政立法权的机关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省会城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和经济特区的人民政府,当然也包括特别行政区政府。

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不同,可将行政立法分为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自主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

3、行政立法的原则

(1)依法立法原则。包括依据法定的权限、程序、范围等立法。(2)程序和民主原则。(3)实事求是原则。(4)加强管理和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4、行政立法的监督(1)监督的内容:选举、决定上、罢免政府机关的主要领导人等。

(2)监督方式: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通过的行政法规或规章。

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主要是国务院或上级人民政府有权改变和撤销各部或下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命令。

司法机关的监督。

(3)立法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在我国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对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监督。

5、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的区别

①立法主体不同。权力机关立法的主体是一定级别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政立法的主体是有权的行政机关。

②立法规范的内容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与行政立法有其各自的调整范围。权力机关立法所调整的,通常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基本制度和重大问题,而行政立法的内容通常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中的具体管理问题。

③立法的效力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效力高于行政立法。④立法的程序不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要遵循宪法规定的严格立法程序,比行政立法更为正规、严格,更注重民主。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行为遵循特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程序,一般较简便、灵活,更注重效率。

二、行政执法

1、行政执法的内涵

行政执法是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执行法律、法规活动的统称。广义的行政执法:相对于立法和司法而言,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对法律的执行与实施。

狭义的行政执法:对于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而言,行政执法是指特定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相对人权利的行使和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察的具体行政行为。

2、特征

行政执法主要有以单方命令为特征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以及以双方协商为特征的行政契约(合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系统性。行政执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和干预。

②职权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履行行政职责并具有法律单方的行政管理行为,是政府实施职能,发挥干预作用的体现。

③应时性。行政执法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乃至日常突发行为来有效行使,它强调及时性,对瞬息万变的局面进行掌控。

④外部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对外实行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对象是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执法行为。

3行政执法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指行政执法权的存在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②合理性原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在行使行政执法权时,要按照法律精神和公共利益理念进行执法,即在法律明示授权或消极默许的范围内,基于公平、合理和政议的行政目的而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③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和行政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行政执法过程必须加以贯彻的重要原则。④责任原则。行政执法是一项具有法律单方的政府职责行为,不得随意更改、选择或放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其职责和权限,来有效回应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复杂形势。

⑤公开原则。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时,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应当把执法的依据、过程和决定一律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开。

4、、行政执法责任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了促使执法主体权责统一、责任明晰,依据法定职责和执法标准,对其实施评议考核与责任追究的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政府机关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

(1)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①界定行政执法职责; ②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③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 ④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2)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①可以促进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②规范政府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③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建立和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3)如何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①清理行政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依据和执法权限,切实减少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②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行标 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执法岗位不清、职责不明、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的现象;

③架构执法考评体系,突出执法效能评估,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将行政职权的行使与执法人员的年度考核奖惩紧密挂钩。

三、行政司法

1、行政司法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特殊具体行政行为。

特征:

①享有行政司法权的主体只能是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

②行政司法是法定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对已经发生的行政争议或特定的民事纠纷做出裁决的行为;

③行政司法行为调整的对象是一定范围和行政争议,以及与行政管理职权相关的特定民事纠纷;

④行政司法应当遵循特定的程序,不能照搬人民法院的司法程序,应兼顾行政效率与司法公正两方面的要求;

⑤表面上看行政司法行为具有司法性,但究其实质,它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司法的主要内容

①行政复议制度 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制制度。

②行政听证制度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前,通过准司法程序(提出要求、受理、回避、辩论、质证、最后作出决定)来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性法律制度。

③行政裁决制度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明确授权,以消极第三者的身份充当纠纷裁决人,对平等主体之间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裁断的法律制度。

3、行政司法的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司法的主体、权限、程序和形式符合法律的规范和要求。

②公平、公正原则:要求行政司法行为要以公平、公正为其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

③效率原则:能够高效、快速地解决纠纷。

④程序适度原则:设定比普通行政程序更为严格、合理的程序。⑤司法终局原则:当事人对行政司法裁决结果仍不服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寻求司法为最终裁判。第三节 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一、法治政府的含义、以及建立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1、法治政府的含义

法治政府 是具有“法律性”的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的政府。这个定义提示了法律对政府的影响,以及政府同法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政府的权力运行要接受法律规则的制约,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依照法律来进行社会的管理和规范

2、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①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②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石; ③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

3、法治政府的体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

二、法治政府的目标和构建途径

1、建设法治政府的五个基本目标:

①就依法行政体制而言,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

②就依法行政主体而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得到巩固,形成一种尊重法律、崇尚法律和遵守法律的法治氛围。

③就行政法律制度建设而言,政府提出法律方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能够符合宪法与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能够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就法律实施和行政决策而言,法律、法规、规章能够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

⑤就权力监督和纠纷化解而言,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 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完善,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有力,行政监督效能很高。

2、建立法治政府的方法、途径

①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包括法律至上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②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要求行政组织的设立、职权范围、行政编制、管理幅度、管理方式、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等,都要有明确的法律根据和规范。

③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做到职权立法、执行管理和行政监督。

④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要求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的法制化。

三、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历程和成果

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进程实际上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程和成果主要有:

①建设法治政府,确立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立法,要求各级政府都要严格依法办事。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依法行政的原则,迈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第一步。

②建设责任政府,制定《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使政府不再拥有独立于法律之外的特权,而必须向法律负责。此外,《国家赔偿法》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③建设有限政府,制定《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较好地解决了对行政行为的程序制约问题,体现了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行政许可法》对许可设置的条件、原则和程序做出了统一规定,促进政府管制领域的缩减和法制化。

④建设廉洁政府,制定行政监察法和公务员法。行政监察制度和国家审计制度,对行政行为和公共财政资源进行监督,防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公务员法》的颁布和实施,保障和维护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并促使公务员正确行使职权。

⑤建立高效政府,改革行政方式,引入私法机制。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从单一的控制和命令方式,逐渐向柔性、弹性和协调方向发展。此外,不少属于私法范畴的管理方式,如合同承包、代理、绩效合同、聘任制等,已经在政府采购、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效能等公共领域进行尝试和运用。

上一篇: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汇报下一篇:如何教孩子从小学会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