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

2024-08-28

浅析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共8篇)

篇1:浅析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

浅析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

【摘 要】在经济和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发展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大学生而言,常接触和消费的电子产品有诸如电脑、智能手机、U盘、相机等常见的产品。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很大的电子产品消费群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愈发严重。本文将从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的现象及趋势、网购的特点、品牌消费情况、独生子女消费特点及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对比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产品;广告;购买中低端、国产化的电子产品消费现状和有两极化消费趋势

当前,大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手机、笔记本电脑、U盘/移动硬盘、等产品中,在这些电子产品的品牌选择中,大多数大学生会选则中低端的品牌,如手机中的OPPO、VIVO、ZTE(中兴)、HUAWEI(华为)、Lenovo(联想)、小米、MEIZU(魅族)等产品、笔记本电脑的选则更加偏向中高端,但主体还是中端品牌,其它的电子产品基本上集中在中低端范围。就其原因来讲,主要是大学生在电子产品消费时,对价格因素的考量较多,加上这一群体本身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所以中低端电子产品以其低廉的价格优势占据了广大的市场。其次,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和大学生求新动机的合力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促成两极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少量大学生的高端电子产品品牌消费较多,这部分人多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父母对其电子产品消费给予积极的经济支持。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独身子女的中高端电子产品消费大于非独生子女。这些中高端电子产品多位平板电脑、电纸书等且表现为国外的品牌。电子产品的网购在大学生群体中尚待开发

大学生电子产品的购买方式大多为实体店购买,通过网络购买的情况很少且多集中在U盘等小物件或小金额的产品中。实体店因为其“可触摸性”的特质,用户体验和大额电子产品购买的保障要优于网络方式。原因在于,大学生消费者担心网上购买到的电子产品很难保证是正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网店的售后不能及时的解决,这样会给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但是实体店和网上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也开始慢慢吸引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关注和尝试,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支付和信息收集优势对电子产品的评估和选择提供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实体店现场感受产品性能和优化用户体验来保证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心理预期和消费权益。品牌营销和广告宣传对大学生群体电子产品消费的影响

各种符合大学生审美需求的广告以及现场推广活动,尤其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电子产品品牌校园推广活动也受到大学生欢迎。大学生实施消费时大多数情况下是依照自己的计划来进行的,而且他们受到各种媒介广告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购买商品时会不知不觉地衡量广告商品与非广告商品的区别。[1]高校学生的活动场所相对集中,电子产品品牌在针对高校群体的广告宣传中各种形式的校园推广活动屡见不鲜。就目前电子产品品牌的校园推广行为,探索大学生对其的态度是什么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对于电子产品进行的校园推广行为总体上持支持态度,这一过程表现为:商家通过有奖竞猜或互动参与给予大学生参与者奖励――吸大学生引消费者参与――因为群体效应和奖品诱惑参与其中――对该产品影响加深或开始了解该产品。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群体对于这样的品牌商业性质的推广还是很欢迎的。校园实体的活动推广和营销此外,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生活习惯和大学生普遍有“便宜没好货”的既定思维模式,一款电子产品的定价太低反而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认可,相反,他们反而会觉得是这款产品的质量或技术不值钱。所以,商家如何在这两个因素中取舍和制定营销方式意义重大。大学生对于电子产品消费基本上趋于理性消费和购买。在消费结构常规化、品牌消费中低端化、更新换代谨慎化,这些都是大学生在电子产品消费上表现出的特点。独生子女在电子产品消费方面特点突出

独生子女群体在在校大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独生子女在电子产品的消费方面也具有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较非独生子女拥有的电子产品种类更多,品牌档次较高,价格较高等特点。尤其表现为拥有平板电脑和单反相机这两大类电子产品上的差距。此外,家庭收入等因素与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有密切的联系。家庭收入较高的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的电子产品消层次更高、拥有的平板电脑和单反等高档电子产品普遍比较高,拥有的国外电子产品或名牌电子产品品牌更多。大学生对于国产电子产品品牌和国外电子产品品牌的态度

对国产电子产品品牌和国外电子产品品牌的态度差异显著是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的特点之一。表现在对于国产电子产品品牌和国外电子产品品牌的态度既暧昧又矛盾。首先,大部分大学生使用的是国产的电子产品品牌,原因是国产品牌的价格较低廉、可以迎合自己的消费能力和经济能力、大学生群体对于国产品牌的支持也是一个因素。其次,国产品牌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市场空间很广阔,因为大学生群体没有自己的固定收入,选择的电子产品一般为价格比较低廉的国产品牌。例如排名前十的手机品牌中,六家品牌均为中国本土品牌。[1]加上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很多大学生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更换周期基本上维持在一年以内,所以价格更高的国外品牌对于大学生的频繁更换来说略显奢侈。最后,大学生潜在的电子产品消费心理和倾向表明他们在未来经济实力达到的情况下会购买高端化和国际化品牌。这也表明了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现状和消费预期上矛盾的现象。此外,大学生对于在电子产品品牌知名度下降后的购买行为,大学生对于该品牌整体上悲观态度,购买欲望和购买概率会大幅下降。即使商家推出了系列的优惠和促销手段也不能挽回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失望。就当前大学生群体比较普遍的电子产品消费情况来看,在校大学生整体上呈现理性消费的现状。但也因个人成长环境、家庭因素、消费观念的不同的而有所差异。总之,大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消费因该以理性消费的原则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按需消费。

【参考文献】

[1]广告传播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J].2015(3).[2]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R].2014(6)

[责任编辑:汤静].

篇2:浅析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心理;现代企业

电子商务具有Internet 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 已被各行业广泛运用。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 以Internet 为基础的贸易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2003 年, 可达工业化国家贸易总额的2 %。由于网上“钱”景无限, 众多现代企业都把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商务模式加以开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是企业制定经营策略特别是制定营销策略的起点和基础。面对电子商务这种特殊的消费形式,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表现得更加复杂和微妙, 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经营效果和发展空间。深入研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具有重要意义。



一、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和特征

营销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随着市场由卖方垄断向买方垄断转化, 消费者主导的时代已经来临, 面对更为丰富的商品选择, 消费者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这些特点和趋势在电子商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消费动机的形成受制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传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产品。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纳斯比特夫妇在《2000 年大趋势》一书中认为, 人们将来用的是瑞典的伊基(IKEA)家具, 吃的是美国的麦当劳、汉堡包和日本的寿司, 喝的是意大利卡普契诺咖啡, 穿的是美国的贝纳通, 听的是英国和美国的摇滚乐, 开的是韩国的现代牌汽车。尽管这些描写或许一时还不能为所有的人理解和接受, 但无疑在互联网时代, 文化的全球性和地方性并存, 文化的多样性带来消费品位的强烈融合, 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尤其青年人对以文化为导向的产品有着强烈的购买动机, 而电子商务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

(二)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 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极为丰富, 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现代消费者往往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所选择的已不再单是商品的实用价值, 更要与众不同, 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 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可见,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消费的主流。

(三)追求自主、独立的消费心理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 消费者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 而且对传统的单项的“填鸭式”“病毒式”营销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在对大件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消费者往往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他们从中可以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 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和心理满意度。

(四)追求表现自我的消费心理

网上购物是出自个人消费意向的积极的行动, 统称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网上的虚拟商店浏览、比较和选择。独特的购物环境和与传统交易过程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会引起消费者的好奇、超脱和个人情感变化。这样, 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挑战, 以自我为中心, 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事, 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五)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

对于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 在购物中即时、便利、随手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 长则几小时, 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 消耗了消费者大量的时间、精力, 而网上购物弥补了这个缺陷。2001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 基于节省时间进行网络购物的人数占网上消费总人数的49.29 %。

(六)追求躲避干扰的消费心理

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的需要满足, 希望在购物中能随便看、随便选, 保持心理状态的轻松、自由, 最大程度的得到自尊心理的满足。但店铺式购物中商家提供的销售服务却常常对消费者构成干扰和妨碍, 有时过于热情的服务甚至吓跑了消费者。

(七)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即使营销人员倾向于以其它营销差别来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但价格始终是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网上商店比起传统商店来说, 能使消费者更为直接和直观的了解商品, 能够精心挑选和货比三家。针对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电商网(.com)率先在全国开通了“特价热卖”栏目, 汇总了知名网站新浪、8848、网猎、所有、酷必得等30 多个热卖信息。消费者只要进入电商网的“特价热卖”专栏, 就可以轻松获得各个热销产品的信息以及价格, 进而通过链接快速进入消费者认为适合的网站, 完成购物活动。这种网上购物满足了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

(八)追求时尚商品的消费心理

现代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涌现, 消费心理受这种趋势带动, 稳定性降低, 在心理转换速度上与社会同步, 在消费行为上表现为需要及时了解和购买到最新商品, 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消费者的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传统购物方式已不能满足这种心理需求。



二、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分析

虽然网上购物具有形式方便、信息快捷、节省时间等诸多优势, 但是目前消费者对网上消费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担忧, 使之对这种新的购物方式敬而远之,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购物观念受到束缚

长期以来消费者形成的“眼看、手摸、耳听”的传统购物习惯在网上受到束缚;网上消费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些特定心理, 网上购物很难满足消费者的个人社交动机。

(二)价格预期心理得不到满足

据统计, 消费者对网上商品的预期心理比商场的价格便宜20 % —30 % , 而目前网上商品仅比商场便宜4 % —10 % , 加上配送费用, 消费者所享受到的价格优惠是有限的。另外, 由于电信行业的长期垄断,我国的电信费和网络使用费较高, 高额的交易使消费者对网上购物可望而不可及。

(三)个人隐私权受到威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商家不仅要抢夺已有的客户, 还要挖掘潜在的客户, 而现有技术不能保障网上购物的安全性、保密性。隐私权不能得到保障, 使许多消费者不愿参与网上购物。

(四)对网上支付机制缺乏信任感

现阶段, 电子商务缺乏网上有效的支付手段和信用体系, 在支付过程中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和信用卡密码可能会被窃取盗用, 有时还会遇到虚假订单, 没有订货却被要求支付货款或返还货款, 使消费者望而生畏。

(五)对虚拟的购物环境缺乏安全感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所有的企业在网上均表现为网址和虚拟环境, 网络商店很容易建立, 也容易作假, 使消费者心存疑虑。另外,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系统, 目前仍缺乏适当的法律和其它规范手段, 如果发生网上纠纷, 消费者的权益不能获得足够的保障。

(六)对低效配送缺乏保障感

我国现在还缺乏一个高效成熟的社会配送体系,商品配送周期长、费用高、准确率低。我国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30% , 而差错率几乎是发达国家的3 倍。低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离顾客的实际要求相距甚远, 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

三、电子商务中现代企业的应对策略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特殊心理给企业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 商家必须摆脱以往传统的经营思维局限, 在营销策略、方式、手段上有所突破, 建立一套适合电子商务的运作机制。

(一)产品定制化

现代消费者对商品普遍求新、求美、求奇, 渴望个性化消费。现代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时, 要充分发挥Internet 的优势, 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特征划分不同的目标市场, 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提供定制化服务。海尔在我国率先推出的B2B2C 全球定制模式,可以按照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消费特点, 进行个性化的产品生产, 目前可以提供9 000 多个基本型号和20 000 多个功能模块供消费者选择。用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话说就是“如果你要一个三角型的冰箱,我们也可以满足您的需求”。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海尔就拿到100 多万台定制冰箱的订单, 说明产品定制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价格柔性化

只有实现价格优惠、价格公开, 才能促使网络客户进行网上购物的尝试并做出购买决定。随着市场垄断性的弱化, 价格垄断已被打破, 这就要求企业选择定价策略时必须加强灵活性, 建立柔性价格体系。一是自动调价体系, 即根据季节、市场需求变化和同类商品价格等因素进行价格的灵活调整;二是智慧型议价系统, 即允许消费者在网上直接与商家协商价格。

(三)营销互动化

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网络的互动性, 满足消费者自主、独立的购物心理。网络上的互动式营销, 至少要做到两点: 一是对消费者信息需求的即时反馈。如果在几分钟内得不到答复, 商家可能就会失去这个客户。二是在顾客阅读了在线信息后, 企业必须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的方式, 以便与之建立联系。而且允许顾客选择其感兴趣的信息, 并且可以修改上面的内容。

(四)配送社会化

对于企业来说, 进行网络营销就要保证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由最近的分销网点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必须要靠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来完成。像海尔已建成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 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海尔现在完成客户化定制订单只需10 天时间, 而一般企业至少需要36 天。海尔在国内已建成42 个配送中心, 每天可将50 000 多台定制产品配送到1 550 个海尔专卖店和9 000多个营销点。在中心城市实现8 小时配送到位, 辐射区域内24 小时, 全国4 天以内到位。

(五)服务人性化

网络商场经营的重点不在于吸引人潮, 而是如何挖掘那些想要在网上购物的人, 这就要求企业提供人性化服务。如热情地招呼好每一位在线顾客;适时提供良好的产品建议;创建24 ×7 服务模式(每周7天、每天24 小时为顾客服务);注重培养顾客的安全感与信任感;以含蓄的方式建立网上社团并在社团内建立情感纽带等。

(六)交易安全化

对虚拟的购物环境心存戒备是网上消费者的普遍心理。他们大多数人都遭遇过诸如信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不可靠等问题。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通过良好的信誉取信于顾客是满足消费者安全需要的根本措施, 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另外, 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 提供公平规范的法律环境, 搭建优越的技术平台, 健全相应的网络配套体系也是网上交易安全化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篇3:浅析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

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 已被各行业广泛运用。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 以网络为基础的贸易金额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因此, 众多现代企业都把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商务模式加以开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是企业制定经营策略特别是制定营销策略的起点和基础, 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经营效果和发展空间。深入研究电子商务模式下个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除了互联网的膨胀式发展构成的平台以外, 还由以下特性决定:

(一) 营销成本低

传统的商业模式需要店铺和仓库的支持。而在电子商务中, 可以忽略店面的因素, 从而减少了租金的支出。存货状态、单价可以在网上查询, 也可以进行网上促销, 降低了传统促销的人力成本支出。

(二) 经营规模可大可小

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把企业与全世界联系起来。结合现代化的物流, 企业规模的大小已经不再是影响与世界市场的对接的因素, 小企业可以通过这些便利条件, 把产品和服务推向国际和国内市场, 实现跨区域、跨国界经营。

(三) 支付手段高度电子化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购物, 可以通过电子支付完成交易, 通常可以是电子银行, 第三方支付机构, 以及储蓄卡和信用卡等。金融服务机构引入CA认证体系, 使支付手段在高度电子化的同时, 也可以保障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

(四) 便于收集和管理客户信息

在电子商务下, 客户购物时都要使用统一格式的订单。收到订单以后, 服务器可以将客户信息汇总到数据库中, 这样方便了商家对订单和顾客意见进行分析。从而寻找新的突破点, 引导新产品的出现。

(五) 特别适合信息商品的销售

对于电子信息商品而言, 如计算机软件、电子报刊、电子图书等, 凭借电子商务购买和销售是最佳选择, 用户可以网上付款, 可在网上下载所购商品, 减少了商品物流所占用的时间

由于具有以上各种鲜明的特性,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这些从最近发生的电商大战中可略见端倪。比如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作为传统的实体电器销售商, 由于意识到了在竞争中面临着京东等新兴电子商务网站带来的冲击, 开始努力发展自己的在线购物商店, 并参与到了价格大战中。这种传统营销方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是消费者。随着市场由卖方垄断向买方垄断转化, 消费者主导的时代已经来临, 面对更为丰富的商品选择, 消费者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这些特点和趋势在电子商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 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消费动机的形成受制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传统,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产品。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纳斯比特夫妇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认为, 人们将来用的是瑞典的伊基 (IKEA) 家具, 吃的是美国的麦当劳、汉堡包和日本的寿司, 喝的是意大利卡普契诺咖啡, 穿的是美国的贝纳通, 听的是英国和美国的摇滚乐, 开的是韩国的现代牌汽车。尽管这些描写或许一时还不能为所有的人理解和接受, 但无疑在互联网时代, 文化的全球性和地方性并存, 文化的多样性带来消费品位的强烈融合, 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尤其青年人对以文化为导向的产品有着强烈的购买动机, 而电子商务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

(二) 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 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极为丰富, 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现代消费者往往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所选择的已不再单是商品的实用价值, 更要与众不同, 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 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可见, 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消费的主流。

(三) 追求自主、独立的消费心理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 消费者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 而且对传统的单项的“填鸭式”“病毒式”营销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在对大件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消费者往往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他们从中可以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 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和心理满意度。

(四) 追求表现自我的消费心理

网上购物是出自个人消费意向的积极的行动, 统称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网上的虚拟商店浏览、比较和选择。独特的购物环境和与传统交易过程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会引起消费者的好奇、超脱和个人情感变化。这样, 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挑战, 以自我为中心, 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事, 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五) 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

对于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 在购物中即时、便利、随手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 长则几小时, 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 消耗了消费者大量的时间、精力, 而网上购物弥补了这个缺陷。

(六) 追求躲避干扰的消费心理

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的需要满足, 希望在购物中能随便看、随便选, 保持心理状态的轻松、自由, 最大程度地得到自尊心理的满足。但店铺式购物中商家提供的销售服务却常常对消费者构成干扰和妨碍, 有时过于热情的服务甚至吓跑了消费者。

(七) 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即使营销人员倾向于以其他营销差别来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但价格始终是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网上商店比起传统商店来说, 能使消费者更为直接和直观地了解商品, 能够精心挑选和货比三家。针对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很多网站或者公司相应的推出了比价工具等等, 可供消费者消费者只要进入电商网的“特价热卖”专栏, 就可以轻松获得各个热销产品的信息以及价格, 进而通过链接快速进入消费者认为适合的网站, 完成购物活动。这种网上购物满足了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

(八) 追求时尚商品的消费心理

现代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涌现, 消费心理受这种趋势带动, 稳定性降低, 在心理转换速度上与社会同步, 在消费行为上表现为需要及时了解和购买到最新商品, 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反过来又会促使消费者的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传统购物方式已不能满足这种心理需求。

篇4:浅析面向消费者的产品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在目标市场上以当地市场销售方式销售专为当地生产的产品将越来越行不通,有些产品不经改进,根本卖不出去,如果根据目标市场需要进行适当改进,会大受欢迎,所以,以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目标市场需求,应该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

【关键词】

消费者;产品;目标市场;文化;竞争;质量

今天生产消费品的企业面临者巨大多样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西方国家更成熟市场,新的消费者不断涌现,消费者的口味变得更加成熟复杂,而且购买力的加强,也能满足他们新的需求,然而,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今天,绝大多数消费品以进入微利时代,产品市场周期越来越短,这种形势下,出售何种产品与服务,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这是因为一个企业市场消费活动效益如何,取决于它所提供的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取决于产品的核心技术(服务)是否掌握在企业。所以在市场竞争中,以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的需求,应该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本就面向消费者的产品相关主要问题进行探析。

1 按整体产品层次改进产品

产品是指向市场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利益的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的总体。具体包括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企业根据这三个层次,针对消费者需求变化进行增减,开发新的产品。

1.1核心产品与形式产品

核心产品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为消费者提供的最基本的效用和利益。形式产品是指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具体产品形式。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体积、重量、式样、商标、包装等产品的外观形式。

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对原有产品在品质、性能、结构、材料、花色、造型或包装等方面做出改进而开发的新产品。这种新产品的质量在原有产品平台基础上进行部分改造,不需要大规模投资,特别在产品成长期投入市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扩大市场占有率。

1.2附加产品部分

附加产品是指产品售前、售中、售后为顾客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产品知识介绍、使用、安装、技术指导、送货、上门、免费、培训、保修、修理服务,提供零配件以及融资等。很多企业本来可以成功的项目,因为不重视附加产品部分,最终导致失败。如日本东芝笔记本事件,在中国市场没有真诚对待消费者,引起广大中国民众的不满,最终葬送中国市场。在发达国家,消费者不仅可以享受企业的服务,还有众多竞争性的维修、保养、服务企业,随时可以维修从汽车到家电的各种东西,发展中国家,维修和保养时尤其困难,定期维护或保护性维护的概念,尚未成为文化的部分。因此产品必须改进以减少维护要求。企业必须针对一个国家的文盲率、教育程度以及东道国政府要求来确定产品说明。

2 产品质量

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竞争加剧,使产品生命同期越来越短,强调产品质量、竞争性价格和产品革新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产品市场已经形成买方市场。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企业追求产品质量。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如今的消费者知道什么东西最多,价格最低,质量最好。质量并不是由企业吹出来的,而是由消费者来定义的。质量和价格是购买产品的最重要的标准。

2.1质量维护

质量包含两层意识:市场感知的质量和性能质量。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感知往往和市场感知的质量,而不是性能质量有关。性能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类似于高铁公司提供的质量。高速列车安全运行就满足了性能质量的要求。但是乘客视性能质量为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对乘客来说价格、及时服务、列车次数、舒适的座椅,以及铁路职工的表现是乘客赖以判断质量优劣的因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消费者都期待获得理应的性能质量。如果产品不到标准,自然要被抛弃。如:三鹿奶粉,如果不同的产品都达到性能质量标准,被大多数消费者选定的产品一定是具备市场感知质量特性产品。

在许多行业里质量由第三方检测。在中国主要由各级政府的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如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销售过期肉食品问题,就是上海质量监督部门深入该企业检查发现的。该企业诚信缺失,置广大消费者生命而不顾,丧尽天良。

必然受到政府严惩,所以企业必须从这一件事中吸取教训,维护本企业产品性能质量和感知质量。

2.2绿色营销和产品开发

如今,一个日益重要的质量问题就是绿色营销。在中国很多企业见利忘义,向江河、湖海、空气和地下排放化学有毒物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使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政府必须加强环境治理,对严重排放污染企业严惩。企业要自律,增加环保投入,降低污染,达到国家排污标准。欧洲一直走在“绿色运动”的前列,绿色营销这一术语表示对形形色色的营销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后果的关注。影响产品开发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控制包装成分的固体垃圾和消费者对环境友善产品的需求。评估产品对环境的重大影响要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产一直到被当成垃圾处理掉。如能生物降解,不造成污染的洗衣粉与一旦排放就会对环境有害的洗衣粉相比被认为更友善些。另外,销售渠道中的各环节都有责任返回包装,装运和其他废料。最大问题是消费者带回家的包装,政府应出台法律,使零售者必须收回消费者手中所有的包装装材料(如果附近没有垃圾处理站)。

3 产品与文化

社会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和社会实践和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审美观,以及世代相传下来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不同的社会与文化,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同一产品可能持有不同的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的设计、包装、信息的传递方法、产品被接受的程度、分销和推广措施等。社会文化因素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来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价值观、风俗习惯和亚文化群。

3.1产品与受教育水平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受教育水平高,其收入也高,对产品的内在质量、功能、外观形象品牌以及服务要求也高。而受教育水平低的消费者,其收入也低,往往要求更多的实物样品和通俗易懂的产品介绍,对产品品牌要求不高。

3.2产品与价值观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购买行为往往受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不同价值观念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其购买行为也不一样。追求时尚的消费者,对时尚新产品感兴趣,往往他们是新产品第一使用者。所以企业开发新产品要迎合这类消费者,重点强调新产品新颖、奇特,科技含量高。而对于那些注重传统、喜欢按传统消费方式的消费者,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突出性价比。

3.3风俗习惯

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投放目标市场的产品,一定要研究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风俗习惯,注意目标市场消费者的禁忌、习俗、避讳、信仰、伦理等。如爱尔兰人不食咸牛肉和土豆,回族人不吃猪肉,企业针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风俗习惯开发出合适产品。如:日本资生堂化妆品企业,想把在日本销售的产品原封不动地搬到美国销售,打开美国化妆品市场。公司把产品引进800多家美国商店后,才意识到美国人对化妆品的偏好和日本人有很大不同。问题在于使用资生堂化妆品要经过很多步骤,很费时,这对日本妇女来说不成问题。重新设计后,新产品系列和美国产品一样方便,于是获得了成功。

篇5:浅析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

论文摘要:我国电子商务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发展,不断普及,现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时候,也给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一些新挑战。本文在简述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保护面临的困境之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立法建议。期望通过建立合理的预防网络欺诈体系,规范网络消费中的格式合同和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责任这三大措施,使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受侵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越来越普及。由于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商务的种.种特征,网上购物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了一些新问题。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权益就是公平交易权。

一、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概念

传统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的核心是消费者以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换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者服务。这一点是实际衡量消费者的利益是否得到保护的重要标志。此外,衡量是否是一种公平交易,还包括:在交易过程中,当事人是否出于自愿,有无强制性交易或者歧视性交易的行为;消费者是否得到实际上的满足或者心理的满足等等。在交易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消费者总是处于弱者的地位,甚至是被动的地位。经营者和消费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两者的行为构成了交易的行为。一方要赚钱,一方怕花冤枉钱,讨价还价。最终总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满足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交易也就完成了。这个平衡点就是公平交易权的支撑点,也是实现消费者公平交易的关键所在。

当然,网络消费者也具有这种公平交易权。从权利内容上来说,网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与传统消费者没有质的区别,但由于网络消费的特点,网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更易受到侵害,更需要特殊的保护。

二、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保护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网络消费欺诈问题

网络消费欺诈是指经营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网络上实施的利用虚构的商品和服务信息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消费者财物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下,销售者对其身份信息披露不全或虚假,购买者很难认证或无法判断销售者的真实身份。而且,在销售商品(服务)时,销售者对购买者无告知销售动机的义务,购买者只是凭借经验和习惯对销售者的销售动机进行主观判断,购买者很难断定销售者是真实销售商品还是借销售商品之名实施欺诈。另外,网络环境下的交易,消费者只能凭借经营者提供的产品图片和介绍等对所购商品做出鉴别,在消费者收到货物之后,发现实物与电子产品中的介绍相差甚远,也就是说消费者没有拿到与所付金钱对等的商品。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也带有欺诈之嫌,进行的是一种明显的不公平交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侵害。

(二)格式合同问题

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网上商店往往采取格式合同以节约消费者的时间,大兴所谓“捆绑”条款。消费者只能点击“接受”或“拒绝”,而没有商量和讨价还价的余地。在网上商店制定的格式条款中,有许多是违背消费者意愿的。例如:“单方权利条款”如规定网上商店对商品或服务运输延迟不承担相应的责任等。对于网上消费者权益的条款在一般情况下文字较小,内容很多,消费者往往没有在认真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表示接受。事后,发生纠纷不能很好地解决,消费者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

(三)合同条款的不适当履行

网络合同条款的不适当履行包括迟延履行和瑕疵履行两方面。所谓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却未履行债务的现象。所谓瑕疵履行是指债务人虽然履行,但其履行有瑕疵,即履行不符合规定或约定的条件,网络消费者在认购商品并发出货款后,经常会发现所收到的商品的数量、种类、质量等与产品介绍不一致的情况,这就是一种瑕疵履行现象。另外,合同履行后的售后服务也常无法保证,因为网络交易打破了地域限制,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虽然规定经营者承担“包修、包换、包退”的义务,但可能经营者在产品介绍中说“无包修”,可能即使经营者承诺了“三包”,也由于地域限制,经营者的身份难以认定,消费者很难实现其售后服务的权利。这些情况都使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了侵害。

三、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我国关于网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保护,规范严重缺失。为保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合理的预防网络欺诈体系。网络消费相关立法应当对网络交易中的假冒、欺诈和虚假宣传的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在此基础上,从立法上明确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审查义务。大部分网络交易都是通过交易平台进行,平台提供商对在其平台上开设“店铺”的企业和个人应尽到身份审查义务,以确保交易纠纷产生后,给消费者提供经营者真实的信息。还可以考虑在涉及网络消费合同时,法律作这样的规定: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付款应先做预付款处理,交易过程完成之前,预付款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同时,应该建立一个权威的中立的网上商誉评价机构,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跟踪监控,把经营者的信誉状况公示给消费者,为消费者选择可靠的商家做指导。

其次,规范网络消费中的格式合同。格式合同的存在是网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格式合同因为其便捷性(如缔约形式简化、谈判时间节省、交易成本降低)和高效率又不可能被取消,那么就应当对网络中的格式合同进行严格规范。格式合同可以由网络经营者预先拟定,但与商品有关的详细明了的信息应该规定在格式合同中。格式条款应该由网络经营者明示。例如,对一些可能影响消费者利益的条款或影响消费者作出是否购买的条款应以特殊符号加以提示;对某些专业性强的术语应进行有利于普通消费者理解的解释。网络经营者还应该给予消费者足够的时间去考虑是否接受该格式条款。

最后,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当建立成熟的法律体系,来作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法律责任,在立法上应该有具体规定。对网络服务商、网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更应重点规定。如对于网络交易系统隐患和系统漏洞,网络服务商应及时发现,并做好技术支持,防范黑客入侵;为保障消费者交易安全和消费权益,网络服务商也应采用一定的加密技术和措施。与此同时,违反合同义务和有欺诈行为的经营者的赔偿责任应明确规定在相关法律法规上,以确保网络消费者的损失求偿权。

结语

加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关键是国家加强立法,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此外,还应加强政府监管,提高商家的行业自律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并引导消费者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等。只有这样,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李双元、王海浪.电子商务法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吴弘.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版.

篇6:浅析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

“眼下的校园生活太丰富多彩了,花销也大。上网要钱,逛街要钱,同学生日聚会要钱,考计算机证也要花钱……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只要喜欢,钱倒不是问题。”上周,在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同学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做了如上描述。

●75%以上每月日常消费在千元左右

●电子产品消费不亚于白领

●爱买书的大学生越来越少

●品牌成为女生消费第一考虑因素

●恋爱中男生消费占七成

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究竟到了一个怎样的层次?据浙江工商大学对全校学生做的一次调查显示:75%以上的学生每月日常消费在1000元左右,部分爬上了元,超过普通白领消费水平。

大学生是如何支配这笔费用的?此次的调查告诉我们,恋爱、人际交往、考证以及出国筹备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项目。恋爱、人际交往费用是日常消费的大头。考证以及筹备出国的费用,成为让大学生消费水涨船高的新增长点。

“温饱”消费只占三成

吃饭穿衣每月花费不大

本次调查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共发放了5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30份。

调查发现,有98.1%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大部分月消费在1000元左右,消费额度属适中。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学生日常消费的30%而已。书籍消费在5%以下爱买书的大学生不多现在大学生越来越不爱买书了。64.2%的同学用于购买书籍的费用仅占总消费5%以下。即便这5%,还有很大一部分购买的是服饰、化妆、漫画等方面书籍。“学校发的书还看不过来,谁还买专业书,再说什么文学书、工具书学校图书馆都有。”其中一名被访者回答说。

手机、电脑、MP3电子产品消费

大学生不亚于白领

调查发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同学中的拥有率都超过半数。77.36%的同学已拥有手机,其中超过七成的同学使用中高档手机。

56.6%的同学拥有电脑。特别是对新生来说,电脑已经成为入学的必备“家当”之一。但在这些拥有电脑的同学中,58.5%的同学是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26.4%的同学用电脑来学习。

服饰、化妆品成女生消费大头

品牌成为第一考虑因素

对于绝大多女生来说,各种服饰、化妆品消费是日常消费的一个大头。有将近一半的女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艾格”、“ONLY”、“兰蔻”、“倩碧”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为了爱情可以不要“面包”

恋爱消费成男生消费的“主战场”

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战场”,尤其是男生,有时候为了谈恋爱,不得不饿肚子。

“如果说一个月父母给1000元的话,每个月的‘恋爱经费’怎么样也要保证700元吧。”正在念大三的田锦生说,“大学生恋爱还是以男生出钱居多,每个月从父母那里拿的基本都花在这上面了,剩下的就只能保证日常饮食了。如果不够,就只能不吃早饭了!”

据了解,在大学中像田锦生这样的还是属于“普遍现象”,更有甚者,花费数千元买花,只为博得女生一笑。

交际、应酬、请客大学生消费大大升级

“寝室同学聚餐100元;请社团干部吃饭200元……”还在上大二的李旭正在算他上个月的开销,用他的话说,这种交际应酬的费用是不能少的。

记者对下沙高教园区做了粗略调查,发现学校边饮食店明显比其他店多,大多是中档消费,一般一顿下来也要100多元,同学请客多数选在这些地方。据说,现在大学校园的交际应酬与外面社会没什么两样,许多学生抱着“不得不应酬”的想法,反而给自己造成了负担。“其实我也不太愿意请客,这的确很费钱,但人情欠不得啊。”浙江工商大学的周丹抱怨道。

考证、出国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随着大学生对今后出路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考证、出国就成为两大重要砝码,大学生花在这两方面的钱也一年比一年多,这成为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大三的王闽粗粗数了一下:除了以往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省二级证书,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认证,像注册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秘书资格证等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但事实上,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的,很多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像秘书资格证对理科学生找工作来说就根本起不到作用。”

除了考证成风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毕业出国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家庭就将一大笔钱投在了各种出国培训班里。正在等待签证的王惠算了一笔账:“出国必须考GRE,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东方考G班,学费9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连带生活费,光半个月就花了3000元;我还考了托福;之后要申请学校,每所学校的申请费都不同,例如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怎么都将近一万元,加上后面的签证、护照、存档的钱,仅前期准备就要好几万。”

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

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

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意识陷入了误区,许多消费行为都体现了他们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很多学生是进了大学后才开始自主消费的,对于支配手中的钱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商学院经济系老师解释道,“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很可能出现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的情况。而且,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适应社会,消费的模仿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学着社会人一样去酒吧、茶馆参加社交活动,学习白领穿着等等,随之而来的就是攀比心理,家境好的可能越来越追逐名牌,而家境相对较差的就可能产生自卑心理。”

篇7:浅析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

一、大学生拥有的电子产品种类及购买方式。据调查数据显示,100%的大学生都拥有手机.电子词典作为学习用品,并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的学习,由于其体积小,携带方便,内容丰富,对于学生学习英语语法,查阅英语词汇更是有很大的帮助,颇受学生的青睐,在调查中,35%的大学生拥有电子词典.而高达85%的大学生表示购买过MP3、MP4,19%的被调查者拥有相机,有12%的大学生表示拥有游戏机,51%的大学生拥有电脑。同样,购买电子产品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其中以专卖店为主,随后是通信市场,百货商场和网上购买。

二、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的动机,考虑因素及电子产品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的动机。大 学生电子产品购买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大学生在购买电子产品时,有着不同的购买动机。从得到的数据中,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有利于学习。大学生作为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购买电子产品时,往往有出于学习的动机;2.有16%的人为追 求时尚新潮。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还没有完全稳定,消费经验不够丰富,加之求新、求美的个性;3.提高生活质量。有大约31%人为了追求生活品质,满足自己的物质、精神需求而购买;此外,还有14%的大学生出于其他的目的购买了相关的电子产品。

(二)大学生购买电子产品时考虑的因素及电子产品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特殊群体,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普通工薪家庭,很多人的生活费用来源于父母、兼职、奖学金等,因而没有太多的消费资金。经调查,有60%的人会考虑价格因素。因而价格中低档、薄利多销应该是企业最佳的选择,电子产品企业可以针对大学生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69%的人在购买电子产品时会考虑到质量因素和有47%的会考虑其功能因素因此,企业应该把产品营销与大学生的相应需求结合起来,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注重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具有62%品牌因素影响和较小的其他因素中,分别有62%和33%的人认为在品牌上和外观应有所改进。

篇8:浅析个性消费需求与个性产品设计

一、需求与消费需求

(一) 需求与消费需求

前苏联心理学界认为:尽管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但仍可以概括为两大类。第一, 保证人的生存的自然需要, 即本能的机体需要。如呼吸、饥渴、睡眠、安全、种族保存等均属这种需要。第二, 文化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在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际过程中, 在机体自然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所独有的需要, 如交际、劳动、学习、娱乐的需要等等。这种需要的满足过程带动社会的发展[1]。

在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所描绘的丰裕社会中, 消费者开始变得餍足, 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已得到了广泛满足, 从而进入商家创造需求的时代。生产商不仅需要制造产品, 还需要创造欲望。广告和各种促销举措使人们产生了某些兴趣和偏好, 这样的兴趣和偏好是通过唤起人们最低级的本能、欲望和不安定感而蓄意制造的。

(二) 从物质消费需求到精神需求

在物质产品匮乏的年代, 人们往往为了物质的需要而奋斗。而在我们已经拥有了比较充裕的物质资源后, 便开始产生精神需要。李砚祖教授认为, “从生理需求而言, 人的需要是有限的, 但文化的、精神的需求则往往是无限的”。而设计创造的需求, 更多是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随着需求层次的升高, 设计的难度和精神因素也不断加大和提升。”[2]这也必将激发更多的优秀设计作品产生。当前, 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对精神需求的满足, 而拥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的设计, 有责任为人们带去可以使他们获得愉悦和感动的产品。

二、个性化消费需求

(一) 个性的概述

在瑞士分析心理学家C·G·荣格看来:个性化是人的意识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通过个性化, 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中的某些内容被心灵不自觉地吸收并得到强化, 从而使个人意识从集体的意识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在心灵上不可分的、独立的整体[3]。本文所探讨的“个性”, 不是指个体成员带有倾向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 不涉及如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等具体的心理特征, 而主要指的是与他人的区别和差异, 与“独特”的定义较为相似, 指独有的、特别的、与众不同的特征。个性化被包含在当前后现代消费社会文化的特征之中, 也是消费社会中设计文化的特征之一。

(二) 个性化时代的到来

日本物学研究会会长黑川雅之先生认为:“标准化的思考方式已终结, 平凡的个性遭到否定, 个性化人才的时代已经到来。”他还预测:由于个人自主性的增强, 将来将是一个“由个人自主管理主导的时代。个人, 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宰及发展要素。”[4]

早期的工业技术需要许多机械式的劳工来从事重复性的工作, 而这些工作在未来都可以由自动化系统来操作, 而人类所从事的将是判断、人际交往、创新等具有弹性的工作。超级工业化社会所需要及其所塑造的, 不是同性质的“大众人”, 而是具有特质的个人[5]。科学技术越进步, 人们也就越能主动积极地从事思维性强的劳动, 脑力被解放出来, 能够进行更多自主性的思考。思维有了自由扩展的空间, 促使人们进一步发现自我个性, 对个性发掘的潜力由此爆发出来。

另外, 由于电脑和网络的普及, “每个人都能够直接和整个世界进行各种信息的往返交换。所以, 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依靠传统社会树状结构的阶层式组织就能加以控制的了。人们都享有高度的独立空间。在这样的网络社会里, 个人并不属于组织的一部分。这是一种以个人构成为基本单位, 并且是以个人优于整体的松散型组织形态出现的。”[6]由此可见, 网络世界里个人可以独立于组织之外, 个体独立和自主的意识被逐步强化了, 个体对自身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个体产生了, 人的个性得以张扬。

(三) 消费者对独特性的需要

独特性需要反映了不同个体消费者通过获取、利用和处置消费品而呈现出的与他人不同倾向的差异。个体是有差异的, 消费心理也随之具有差异性。人都有追求个性的心理, 也就是希望与其他人有区别, 以表现自己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人们会尽力避免从外貌或是所拥有物品上符合别人的期望或是标准。一项消费者独特性需要 (NFU) 的研究表明, 当消费者被要求解释选择的原因而不担心被他人批判时, 会明显倾向于做出独特性选择。”[7]

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应用于研究消费者个性的学者认为:“消费者购买和消费情景是消费者个性的反映和延伸”。从消费者的外貌和所有物, 如他们的穿着打扮、选择使用的产品, 即可判断出他们的个性大体是怎样的。“通常, 消费者选择那些适合他们个性的产品, 例如, 一个羞怯的消费者可能会放弃一辆华丽的汽车, 因为‘它不像我’。另外, 消费者也会购买那些使自己的某些个性弱点得到弥补的产品, 例如, 一个想要使自己感觉更加果断的消费者会选择一辆强劲、华丽的运动型汽车。显然, 产品和品牌有助于消费者表达他们的个性。”[8]

这些消费者寻求与他人的差异, 对独特性、个性非常看重, 在消费需求上也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化倾向。

三、消费需求与产品设计

(一) 产品设计与消费心理

在工业化时代, 产品都是由标准化生产, 产品设计多受现代设计思想“形式服从功能”的影响。而后工业化时代, 造型不再受到功能的限制。由于电子技术的介入, 产品的功能通过电子元件就能得到实现, 如何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了。所有的生活形态或商品的存在意义, 已经转变为取悦社会大众心态了。设计取向由功能取向转为心理需求取向, 其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系逐渐由生产者导向走向消费者导向。这意味着产品的消费已经从对产品功能的满足, 延伸到对消费者心理的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差异使得产品设计呈现更加多元、个性的面貌。

(二) 需求与设计的关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砚祖教授在《设计的消费文化学视点》一文中谈到:“需要是发明之母, 需要亦是设计之母”, “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也是设计发展和变革的动力”, “新的需求产生新的设计”, 可见, 需求影响着设计、决定着设计;而反过来,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 “设计是在人类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性行为和活动”, 设计的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进入流通和消费环节, “设计之物产品在使用者、消费者手中, 是使用和消费的对象。”[9]这些都说明了设计与需求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设计师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要满足消费者需求,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 要担当起“引导需求”甚至“创造需求”的重任。

(三) 创新设计带动消费需求

商品的设计不能满足于对消费者需求的迎合, 设计师也必须学会利用设计语言, 激发消费者的拥有欲。不仅要去了解消费者, 而且也要能够有效地刺激消费者, 即不断对消费者提出新的创意并引发他们的占有欲望。

产品设计需要创新, “创新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 是设计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利用人类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 进行创新构思, 应用新技术、新原理、新方法进行产品分析和设计的过程。”[10]大胆独到的创意往往能为人们带去意想不到的惊喜, 能够满足个性消费者追求独特的心理需求。创新元素是个性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个性设计灵感与思维的源泉。创新设计与个性设计不仅能够满足消费需求, 更能够引导甚至创造消费需求。今后的设计师们, 应该以创新运动的领导者角色, 积极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四、消费者参与的个性产品设计

对创新设计的个性需求促使大量个性化产品涌现, 一些设计师设法让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商品每一件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意大利杰出的设计师盖当诺·佩西设计的“543Broadway”椅子坐垫和靠背使用了树脂材料 (如图1) , 色彩透明而亮丽, 但每一把的颜色和纹路图案都略有不同。这是因为当树脂放进制造坐垫和靠背的模子中时, 设计师鼓励工人在加入颜料时数量和色彩可以随意, 结果, 生产出来的每一把椅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师使批量化生产也具有了个性的特征, 为那些不希望和别人使用同样产品的挑剔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的可能[11]。

设计因成为表现区别与显示个性的差异化因素, 而倍受个性消费者的关注。近年来, 消费者参与商品开发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参与设计甚至自己亲自动手设计的热情不断高涨。“消费者, 不再把消费视为一种对商品或劳务的纯耗费活动, 也不再安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经营者单方面的诱导, 从生产厂商设计提供的有限种类、式样中选购商品, 也不再满足于只是给企业提提建议, 促使改进商品造型和功能, 而是要求作为参与者, 与企业一起按照消费者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 开发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个性化商品。”[12]

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 Luhan) 指出:在今天, 美国大部分的汽车已经是订制的了, 汽车公司先将顾客所要求的颜色、样式及个别要求估计好, 然后将这些特点进行各种组合, 这样就会制造出不同的产品;除此以外, 服装、家具甚至电器等产品都可以进行定制, 定制成为消费者个性选择的设计模式之一。

另外,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自助和自制的方式, 真正参与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兰德公司信息服务部主管安德森 (Robert H.Anderson) , 在电脑化生产方面是一位专家。他说:“一个人在未来20年内所能做的最富有创造力的事, 就是做个非常有创造力的消费者。你可能会坐在这里, 为自己设计一套衣服, 或是修改一个标准设计, 让电脑用激光枪为你裁剪, 再用各种控制机器缝起来。”“你可以借重电脑的帮助, 设计自己的规格, 制作一辆汽车。”[13]例如哈雷摩托车 (如图2) 通过提供样本的方式提供多样化的零部件, 让消费者可以自由选购并且改装出自己所喜爱的车款。该车专门为消费者准备了一本厚厚的零部件说明书, 以便让他们可以尝试多种的改装方案, 借此可以方便地组装出一辆专属的、与别人完全不一样的哈雷车。又如光冈汽车 (Mitsuoka) 是一家利用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底盘, 经过改装和加工后向具有特殊需要的消费者提供少量的, 用于个性化组装车型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该公司首创的DIY组装汽车 (Kit Car) 概念, 就是将半成品的汽车以及零部件出售给消费者, 并指导他们自己动手组装的一种销售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动手欲望, 使他们有机会创造出自己所喜爱的专属物品, 并从中获得自我满足感[14]。

消费者作为拥有独立意识的个体, 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积极主动地参与商品的设计、制作和再加工, 通过自制或定制产品来展示独特的个性, 体现自身价值, 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摘要: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扩展了人们的脑力,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促进了个体个性的发展和强化。设计与需求之间关系紧密, 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成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性因素。设计不仅要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还要引导甚至创造消费需求。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差异使产品设计呈现出更加多元、个性的面貌。主动性增强的消费者甚至积极地参与商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通过自制或定制产品来展示独特的个性, 体现自身价值, 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71-172页

[2][9]李砚祖.设计的消费文化学视点[J[.设计艺术, 2006 (4) :11-12页

[3]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世界诗学大辞典[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3.173页

[4][6][14][日]黑川雅之等著.王超鹰译.世纪设计提案[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183页、192页、190页、189页

[5][美]阿尔文·托夫勒著.蔡伸章译.未来的冲击[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162页

[7][美]利昂·G·希夫曼、莱斯利·L·卡纽克著.江林译.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15页

[8][美]德尔·I·霍金斯、戴维·L·马瑟斯博、罗杰·J·贝斯特著.符国群译.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321-322页

[10]张永伟.创新设计的研究与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3) :31页

[11]梁梅.信息时代的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155页

[12]林宁.个性消费热起来[N].人民日报, 2000-09-22 (0009)

上一篇:青春在奉献中闪光演讲稿下一篇:楼盘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