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

2024-07-03

浅析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共8篇)

篇1:浅析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运营现状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34个专业少儿频道,另外,还开办了两个少儿付费频道,分别是山东电视台欢乐童年频道和上海电视台动漫秀场频道。同时,少儿栏目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国100%的地市级以上的电视台都开办了少儿栏目。

在全国所有频道的少儿节目中,动画片的播出和收视比重都是最大的,播出比重为64.02%、收视比重为76.14%,远远高于其他几类节目。在收视排名前10位的节目中,动画片收视位于前列,当之无愧成为儿童最喜爱的节目类型。

目前,我国4-14岁的人口约有2.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9%,占18岁以下人口总数的近60%。从全国范围来看,4-14岁少儿观众是少儿频道的核心收视群。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表明,其集中度已经达到434.74%,是忠实程度最高的收视群体。

切合自身特点的运营模式是电视频道成熟的标志。当前,全国少儿频道的运营模式基本以部门制和频道制为主,以企业制为辅。所谓部门制,即电视台是少儿频道的运营主体,台内各相关部门分别负责少儿频道节目制作、播出、采购和广告经营。在全国29个少儿频道中,采用部门制的占45%,如辽宁少儿频道、河北少儿频道等。所谓频道制,即频道是相对独立的运营主体,承担筹集资金、节目采制、广告和节目经营等任务,并按协议完成创收和上缴任务。采用频道制的占49%,如天津少儿频道、上海东方少儿频道、南方少儿频道等。企业制是指频道的节目策划、交换、购买以及组织活动等经营事宜由电视台派生的独资或控股的公司承担,公司按规定每年向台里上缴包干利润。采用企业制运营模式的占3%,如广州少儿频道和内蒙古少儿频道。这些运营模式目前还在探索过程中,正逐步向切合少儿频道特点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少儿频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少儿频道承担着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它的建设和发展符合时代需要,面临难得的机遇,但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问题一:从经济实力来看,部分省区电视台尚不具备开办条件。开办少儿频道需要一定的条件,既包括启动和运营资金,也包括专业人才和节目供给。广电总局广发编字[2004]477号文要求47座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尚未开办的原因不尽相同,东部、中部地区的电视台主要是人才和节目匮乏及担心市场前景不好,而西部地区的电视台最主要的原因是资金困难,没钱投入。

问题二:从资源配置来看,少儿频道建设发展资源严重短缺。一年之内少儿频道猛增,这种高速增长导致节目、人才、广告等相关资源供给压力骤然增大,各种相关资源严重短缺。

第一,节目资源严重短缺。节目需求量骤增和节目生产供给量小的矛盾非常突出。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少儿频道的自制节目能力偏弱,在每周首播节目时长中,各台少儿频道自制节目不到12%,而88%的时段需要购买节目;二是除动画片外,社会制作公司几乎不生产少儿节目。三是少儿节目市场交易组织缺位。目前,国内还没有少儿节目的交换、交易与展销市场,频道超多与内容稀缺的矛盾因此更加突出。

第二,专业人才匮乏。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少儿频道都处于人才短缺状态。一是专业人才稀少,优秀的专业人才尤其难觅。新设少儿频道的创编人员大都来自其他节目部门,普遍缺乏儿童心理、儿童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少儿节目创编经验,难以满足低幼观众的欣赏趣味。

第三,广告资源奇缺。

少儿频道刚刚起步,收视份额低,据调查,少儿频道70%的时段都缺乏竞争优势,广告创收艰难。同一城市多套少儿频道的竞争,使原本偏少的少儿节目广告资源再次被分割,收入呈下降趋势。

第四,政策扶持不到位。少儿频道是特殊的公益频道,属于国家公共文化建设范围,应由公共财政提供财政资助。然面,在少儿频道的实际运营中,政府财政支持缺位,少儿频道被迫选择了以广告创收为支撑的商业性经营方式,形成了公益性目标和商业性运作的矛盾。

问题三:从供求关系来看,少儿频道内容服务工序错位。

少儿频道每天播出15个小时以上,但它提供的电视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少儿的需求,有效供给不足。目前各地的少儿频道都以播出动画片为主,辅之以电视剧和少量的自制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少儿节目普遍存在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根据国家广电总局2005年6月对广州、深圳、贵阳三地少儿抽样调查结果,在认为电视有效供给不足的受访学生中,24.1%认为当前少儿频道的节目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22.4%认为节目内容重复,16.1%认为少儿节目成人化现象严重,14.4%认为节目形式雷同。

促进我国少儿频道及少儿节目健康发展的对策

少儿频道是特殊的公益性频道,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责任所在。为保障、促进其健康发展,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少儿广播影视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一、完善扶持政策,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1.需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扶持政策。建立少儿频道(节目)发展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少儿频道(节目)建设发展和少儿节目人才队伍的培养;对少儿频道的节目销售和广告创收实行免税政策,减轻少儿频道收支难以平衡的压力,增强少儿频道自我发展能力。

2.需要制定少儿频道的内容规制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少儿频道播放内容的规制,并将这一基本原则扩展到其他频道,明确规定在少年儿童集中收看的黄金时段内,各级电视台的所有频道都不能播放可能对少年儿童产生不良影响的节目与广告。

3.完善和实行无偿传输覆盖制度。各级广播电视传输机构应无偿传输中央、本省以及广电行政部门规定必须传输的少儿频道。覆盖的范围要进一步扩大,特别是要尽快覆盖到广大农村以及老少边穷地区。

二、调整有关政策,解决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少儿频道的建设与发展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和“大跃进”的推进方法,而应根据各电视台的经济实力、节目源、自制节目能力和人才、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逐步发展。

1.适当控制少儿频道数量。在推进少儿频道的建设和发展时,既要考虑开办少儿频道的必要经济能力,也要考虑东、中、西三类地区的合理分布。广电行政部门要鼓励和支持有关电视台探索新的运作方式,比如可尝试联合开办区域性少儿频道,可探索开办跨区域的公共少儿频道,也可考虑在全国重点发展若干个卫星少儿频道,促进地方电视台的少儿频道突破地区限制开展适度竞争。

2.建立频道退出机制。应对少儿频道的总量进行控制,尽快制定少儿频道开办条件标准,对监测评估中连续多次不达标的少儿频道实

行关停和退出政策,不允许将少儿频道改换为其他专业频道等等。

3.调整有关规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省级电视台尚不具备开办少儿频道的条件,可以暂缓或不办少儿频道。

三、努力提高少儿节目生产能力和制作水平

1.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少儿节目交流交易平台,构建少儿节目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对节目资源配置的作用,优化少儿节目发展的市场环境。

2.以少儿频道对少儿节目的巨大需求为动力,加大对重点少儿节目生产的投入,不断提高质量,满足少年儿童的收视需求。

3.积极鼓励、支持优秀的少儿节目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加快人才培养。

篇2: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探讨

少儿电视节目是专门为儿童量身打造的一类电视节目, 是儿童开始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并且儿童在看电视节目时, 可以获取大量的课外知识, 是儿童从课堂之外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另外, 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成长的引导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本文以下以《大风车》、《小心00后》、《饭没了秀》为例, 主要谈谈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节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1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经几个阶段, 先是从1981年—1991年的初步探索阶段, 在该阶段里逐渐形成少儿节目栏目化的雏形;之后是从1991年—2001年少儿电视节目逐渐成型的阶段, 栏目变得更加类型化、规范化;再然后是从2001年至今, 少儿频道诞生并开始播放少儿电视节目, 少儿电视节目开始走上频道化、专业化的道路。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中困难与挑战并存, 充满艰辛, 但是又勇于探索, 发展历史悠久。

1.1 初步探索阶段

在初步探索阶段时, 针对儿童的电视节目有很多, 其中, 以中央台的《七巧板》最受欢迎。《七巧板》是在1985年成立的, 栏目主要分为日常版、周末版两个部分。日常版是2到6岁学龄前儿童的节目, 以学龄前儿童为受众目标, 使孩子能够在快乐真实的生活中启智、认知。周末版则是2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节目, 以孩子、家长为受众目标, 使孩子、家长在《七巧板》这一快乐、温馨的大家庭中, 同娱共乐, 逐渐增进情感, 为家长提供了新鲜科学的育儿服务。《七巧板》节目已经开始具有电视节目栏目化的初型。

1.2 少儿电视节目成型的阶段

少儿电视节目的成型阶段是从1991年—2001年, 在这一阶段种, 我国的少儿电视节目获得了长足发展, 节目种类以及形式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 节目变得更加类型化、规范化。中央电视台的儿童节目栏目化进程迅速展开, 少儿电视频道受到极大欢迎, 其中影响最大的则属《大风车》了。

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创建于1995年6月1日, 节目秉持着“支持儿童、尊重儿童、引导儿童、快乐儿童”的信念, 同全国亿万名儿童相伴成长, 将欢乐播种于每个孩子的心中。现在的《大风车》不仅是众多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伙伴, 也是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少儿节目。《大风车》是陪伴着我们90后这一代长大的, 也是我们童年时最爱最期待的电视节目。其中, 鞠萍姐姐、董浩叔叔、“金龟子”——刘纯燕这三个主持人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 也是陪伴着我们90后成长, 带给我们90后乐趣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印象早已深深种植在我们90后这一代人的心目中。另外, 深深留在我们90后记忆中的, 还有大风车这首通俗易唱的儿歌: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 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 天好看, 地好看, 还有一起快乐的小伙伴, 大风车转啊转悠悠, 牵着你的手, 牵着我的手, 今天的小伙伴, 明天的好朋友, 好朋友……随着《大风车》不断改版, 《七巧板》已经成为其中的一个栏。虽然随着电视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丰富, 《大风车》已不再是如今小朋友唯一的选择了, 但《大风车》确确实实是陪伴着90后长大的。

1.3 少儿电视节目走上专业化、频道化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播于2003年, 是中央电视台拥有的一条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的, 以少年儿童为对象而开设的电视频道。它的核心理念为引导、尊重、支持、快乐, 引导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尊重少年儿童的权益;支持少年儿童去发掘自身的潜能;使每个孩子都能有个好的的人生开端和欢乐的生活空间。其主要节目有:《动画大放映》、《动画乐翻天》、《银河剧场》、《大风车》等, 对青少年儿童具有极大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2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发展迅速, 但是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目前我国的少儿电视节目存在偏向于城市儿童, 针对城里的孩子多一些的现象。例如, 央视少儿频道的节目《快乐体验》, 是使中学生以亲身体验及自身的视角进入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行业和角色互换体验的方式, 节目旨在使体验者对生活能够有更为深层的认识, 并且可以在快乐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但是, 参与者只是城市孩子去农村体验生活。所以, 少儿电视节目要秉持公平性, 要面向中国所有的儿童。另外, 有的少儿竞技比赛类的电视节目, 思维太过成人化, 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各种特长, 本来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全面发展, 有一技之长。可是家长让孩子去参加这类节目, 没有问过孩子的意愿, 就为孩子报名。本来这类节目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 可是, 当孩子因太过紧张或其他原因, 发挥失常时, 家长如果不能及时鼓励孩子, 则会起到恰得其反的负面作用, 使孩子产生逆反厌烦心理, 甚至会产生恐惧。所以, 少儿电视节目就要以孩子为中心, 为出发点, 节目的制作人应该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创办真正适合他们的少儿电视节目。

3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少儿节目不只是一味强调引导辅助或者教育作用, 而是逐步走向多元化, 通过节目多元素来吸引儿童观看。其中, 由主持人史强主持的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节目受到了广大小朋友的青睐。

《饭没了秀》是深圳卫视的金牌娱乐栏目。2003年首播, 八年来以丰富的内容和独有的形式傲立于中国的儿童娱乐节目之中。“童言无忌, 另类思维及天真个性”是《饭没了秀》长期以来不变的宗旨, 以和父母交流为契机共同探讨了宝宝的成长秘笈, 也突出了“真人秀、语言秀、家庭秀”这一积极向上、励志、阳光的节目理念。另外, 《饭没了秀》节目增加了娱乐性。而《小心00后》则是《饭没了秀》的“升级版”, 也是由原深圳卫视饭没了秀团队全新打造, 是一档以00年代后儿童为主体的才艺真人秀节目。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市场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繁荣, 节目中不断融入大明星、娱乐和真人秀表演等元素, 使观看节目的群众越来越广泛, 不在仅仅局限在儿童,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也越来越喜欢观看该类型的节目。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在艺术中融入科学, 让艺术与科学紧紧陪伴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从小接触艺术, 接触科学, 逐渐开发孩子的思考力, 增加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力。另外, 要提高从事少儿电视节目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 增强责任意识, 要为儿童负责, 对家长负责, 全力打造娱乐教化于一体的专业化少儿电视节目, 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

4 结论

少儿电视节目是儿童从课堂之外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成长的引导、性格的塑造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也是青少年和儿童在放松娱乐时的大多数选择, 电视节目对儿童的影响不可估量, 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我国少儿电视节目要精益求精, 吸取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部分,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我国少儿电视节目不断发展, 逐步成为家长放心、孩子喜欢观看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孟洁, 田甜.浅谈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从《大风车》到《饭没了秀》[J].新闻世界, 2012 (08) .

[2]潘雪.我国少儿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篇3:浅析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 电视媒介;网络传播;生存现状;发展趋势

在全球数字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向网络传播靠拢、实现网络化的时间并不长,而作为传统媒体的“霸主”——电视媒体,其进行网络传播的转型也才短短的十数年时间。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从一出现就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后,电视媒体也开始尝试进行网络化传播改革,以稳定市场占有率。然而,由于新媒体的巨大优势,电视媒体的网络化进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对于我国电视媒体而言,在网络与新媒体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最重要的便是做出正确、科学的抉择,网络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全球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一点上,电视媒介经营人就必须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判断,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实现自身的二次飞跃。

一、电视媒介网络传播的生存现状

电视媒介选择网络传播方式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受益者,电视媒介在更便捷、更普世的大众化平台上完全可以延续自身的优势。在国际上,多媒体融合运作转型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从技术融合到业务融合,再到终端融合,在网络传播的平台上,多媒介融合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就目前来看,阻挡电视媒介数字化频道转化的技术已成为历史,数字化电视在我国正逐步普及,除此之外,融入互联网信息管道也正成为时下电视媒介转型最重要的领域,世界范围内电视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现代受众尤其是年轻人,其信息接收方式相比几年前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网络电视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包括移动手机电视,网页、网站视频服务等的发展都以进入了正轨。目前,我国电视媒介的网络传播主要依靠两种方式:其一,为在互联网上兴建自己的主业站点,并提供电视直播、点播等服务;其二,与第三方网络平台影音视频平台合作,为其提供视频服务。而电视媒体自建网站几乎是眼下我国电视媒介走网络传播渠道的主流,不过其生存发展现状却并不乐观。

1.电视媒介自营网站信息量有限,其新闻竞争力不强,受众单一。目前,除了一些大型电视台以外,地方电视媒体网站的内容大多只局限于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关的信息,其更多的则是一种信息通告平台,如节目预告、节目表等,其并不能做到即时更新新闻动态。同时,由于其内容的重复性、单调性,导致受众较为单一。

2.电视媒体网络传播缺乏长远规划。电视媒体网站能够利用自身电视资源的优势开展视频直播、点播、重播等,其作为电视媒体的附属,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建立成为独立的、符合网络传播特性的媒体还是仍定义为电视媒介的附属物,而对于电视网站来讲,在移动端口的介入却并不太成功。并且,网站疏于管理,交互性太差,它更多地还是体现为电视平台的下属部门,仍按照电视媒体的发展道路与特性来运营,根本无法体现出网络传播的规律。

3.电视媒介网络传播的盈利模式单一。由于我国网络视频收费服务制度与标准建设滞后,加之市场的无序竞争,一般性的视频网站为了聚集“人气”大多免费提供视频服务。而网站的盈利模式本身就非常少,除了广告收入以外,大部分电视媒体自营网站都缺乏有效的盈利渠道,即使是大型门户视频网站也是经历了长期的摸索才扭亏为盈的,电视媒体网络传播的盈利模式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彻底改变。

二、电视媒介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

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电视媒介的消亡,正如电视媒介并未使广播、报纸等媒介消亡一样,新媒体的强势是建立在网络传播新途径的平台之上的,只要电视媒介充分、合理地利用好网络传播平台,那么电视媒介也必将能够实现资源与商业的跨媒体联合经营,使电视媒介走上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从网络发展的趋势来看,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了市场选择的必然之路,但这个过程也充满了艰辛与复杂。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信息资源的整合将会成为联系二者的纽带,在内容上的汇合与信息加工,能够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的效益。并且,在商业经营中,跨媒体联合经营也将会成为电视媒介网络化转型的重要方向,通过实现媒体之间的联合或者并购,新型联合媒体平台将会体现出规模效益。另外,资源的互通也能有效降低网站的信息成本,提高每一条新闻、每一个新闻视频信息的利用率,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建伟.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网络化生存[J].新闻爱好者,2008

2 杨继红.新媒体格局下我国数字电视的机遇[J].国际新闻界,2007

3 许颖.浅谈电视与网站的媒介融合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

篇4:浅析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

当今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和探索阶段 , 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对电视体育节目都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和要求,立足于这一背景,本文以足球和篮球两大体育节目为例,从各个层面剖析当下我国电视体育节目收视率的提升以及市场化的提升。

我国电视体育类节目的播出所带来的经济化效益与市场化

1. 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所带来的收视率的提升

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体育节目类型一般为直播赛事、新闻快讯和访谈类节目。按受欢迎程度依次为直播赛事94%,其次为新闻快讯,达62%,访谈类节目的需求为47%。看数据一目了然,直播赛事最能够吸引观众们的眼球,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什么体育节目最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呢?毫无疑问,当然非世界杯莫属。

根据调查获悉,在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上,ESPN、ESPN2、ABC前32场比赛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430万,同比上一届世界杯上涨了近50% 的比例。这些数据说明,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每届世界杯的收视率较比上一届都有着明显的提升,每个国家的球迷都会在自己国家队的比赛直播上进行加油和助威,但是相比于网络直播,电视直播更流畅,不容易卡,在这种大型而又充满紧张刺激悬念和变数的世界杯的舞台上,绝大多数的球迷都会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电视观看世界杯,这就形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观看世界杯的直播,从而也就形成了收视率的大幅提升。而我国电视工作者在世界杯的举办期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报道和进行节目的制作,包括赛前赛后的采访,用最先进的录像机、投影和等等相关先进技术产品进行当地报道、以及与球迷之间的互动等等,为广大球迷提供了更宽广、更轻松的观看平台,也让更多的球迷参与其中,收视率的提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必然结果。

2. 体育节目的播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当体育节目有着可观的收视率,有着广阔的市场,经济效益的提升就是必然的结果。举个例子,观众们通过看比赛,每个球迷都有自己喜欢的球队,也都有自己喜欢的球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海外联赛如NBA、欧洲足球联盟也在我国拓展合作伙伴。现在的NBA天猫旗舰店,里面就卖着各种NBA球队的球衣、明星球衣、明星签名球鞋、明星巨幅海报、明星背包等各种运动装备,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因为体育赛事及其相关产品的经营,本身就是一类特殊的经济活动。而这一经济活动是有规模的、系统的和专业的。这些体育经济活动包括各项体育运动、体育商业活动、体育广告、体育节目转播、体育商品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这些体育经济活动的背后都有各大赞助商的支持,所以,体育节目的播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也是必然的。

篇5: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拓展

近年来,法制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高度关注的一类电视节目,其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更能够为广大关注普及各类法律知识,形成一些必要的法律意识。群众从中受益颇多。然而,目前的法制类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参考性建议。

法制类电视节目现状

据调查,法制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节目,其中近90%的观众比较喜欢收看法制类电视节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等。随着电视频道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多地方台纷纷推出了“政法频道”,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法制频道已经有十多家,并且,数量呈上升趋势。然而,在这些频道中,存在很多节目类型重复、资源缺乏等问题,以至于很多法制频道常常被影视剧填充。其中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法制知识含量匮乏,过分注重节目的可视性

目前,法制类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抢劫、凶手或者贩毒等重大的刑事案件,这些案件的报道如果适度的话,可以有效地起到警示的作用,并且,可以吸引观众。但是,很多法制节目,为了提升节目的竞争力,借助各类写实描述,给予关注视觉冲击,反而是的节目的品质有所下降。甚至有些法制节目粗制滥造,与事实不符,对案件的当事人或司法执行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在这些节目中,过分地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法理的宣传工作,普法效果不理想。

(二)节目选题雷同,未能细化受众定位

近年来,随着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快速兴起,大量的法制节目纷纷呈现,但是,其中很少对观众的实际需求以及收视范围进行分析,而只是本着“先占了再说”的想法进行操作。这样情况下产生的法制类节目,往往新颖性不足,题材、定位选择重复,很多节目出现雷同,进而造成成本与收益比例增加。同时,随着关注的法制认识不断提升,已经对法制节目的质量有了清楚的判断,很多只是“热闹”的法制节目已经逐渐失去的市场竞争力。

(三)受众的认知水平降低,并产生负面效应

电视媒体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其不仅能够弘扬“真、善、美”,还能够带给人们很多负面效应。例如:法制节目中的“三色”内容常常没有适当控制,反而,激起了很多青少年的暴力倾向,致使社会治安问题增多。

(四) 被访者的隐私权受到侵犯,缺乏人文关怀

隐性采访固然能够揭露社会的不良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合理使用,致使肆意使用的话,很容易对被访者的隐私进行侵犯。目前,这类问题已经提升到法律层面。另外,被采访者往往因为这些采访和曝光,而受到心理上的伤害,但是,很少获得人文关怀。

(五) 媒体有待进一步自律

媒体在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使人们错误的认为,媒体曝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了法律的存在。这是有悖于常理的。目前,媒体的监督功能已经超出了法律的权限,影响到正常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以及独立性。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一)法制类节目的选材方向更加明确

法制类电视节目有时要适当剪裁一些真实但内容不良的画面,保证节目内容的健康,不能将法制类电视节目做成“案例汇总、罪恶展示”,在“量”上要有限制。此外,还要把握好“度”,报道时,必须考虑社会效果,要从维护大局、维护稳定出发,从百姓的利益出发, 从普法教育的需要出发,对素材进行准确深入的分析。从长远看,一味追求刺激的法制节目不但失去了节目的品味和追求,最终也会失去受众。要立足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宗旨,杜绝以视觉刺激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运作方式,树立精品意识,才能不断提高法制类电视节目的 质量,拥有真正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加强节目创新,准确定位受众

创新是节目发展的动力,这也是当前法制类节目制作非常需要的,在未来的制作过程中,制作人要对自身的发展节目以及同类节目进行分析,打破“一尘不变”的固有模式,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将节目进行准确定位。例如:北京电视台的午间法制栏目《法治进行时》在开 播之际,对该时段的受众特点进行详细调查,结合受众收视特点,将节目定位在“平民大众”,关注民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 理性对待隐性采访,注重媒体自律

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理性应对,保证新闻媒体正当的新闻采访和评论的权利。法制节目的从业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技能和个人的综合素质并学习专业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 法律观,媒体应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法律知识培训,清洁新闻队伍,使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媒体也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法学界应该尽快完成新闻立法,使舆 论监督有法可依。

结论

法制类电视节目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了解到各省市的各类法律案件,并从中学到很多法律相关的知识。而且,随着目前法制类节目的不断增加,其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也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很多法制类节目开通了咨询、互动热点,可以更好地帮助观众解决其自身面临的法律问题。因此,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然而,由于法制类节目的激烈市场竞争,很多节目为了更好的吸引观众,将一些负面画面搬上银屏,以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进而获得更多的收视率。尽管近期效果明显,但是,对其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法制类电视节目质量。因此,加强法制类电视节目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篇6:浅析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

一、体育赛事的推广手段

1. 有线电视与赛事广告的联系。

电视转播体育赛事在许多国家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历史了, 也出现过许多有线电视台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报道奥运会, 亚运会那样的成功经验。为满足群众的收视要求, 近年来各国广电管理部门更为积极地推进当地有线电视台的建设, 所以有线电视台的收视用户的数量发展极为迅速, 作为广电局的下属事业机构, 在大量国家投入的基础上, 各国的有线电视台逐步实施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 市场机制的引进, 促进了有线电视台的良性运行发展。

2. 我国有线电视体育节目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

(1) 体育频道的产生。据调查, 目前每个有线电视台一般拥有60多个电视频道资料, 除接收各地卫星节目, 还可开设20多个频道。由于体育具有竞技、健身、娱乐等多种特性, 决定了追求电视节目个性化和发展节目频道中, 体育成了我国开发有线电视资料的一个重要内容, 许多有线电视台在建立之初就相继设立了体育栏目和体育频道。

(2) 体育频道的发展。目前, 体育频道从频道设置、转播设备以及节目播出时间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初步具备了独立播出电视节目和转播体育赛事的必备条件和能力。

(3) 美国电视体育节目以及广告的成功经验。以美国有线电视台为例, 美国今年上半年电视体育节目广告收入为24.1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32个百分点, 若把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的广告收入也好计算在内的话, 这一数据则为31.8亿美元, 比去年增长0.349个百分点, 。再例如上海拥有用户3 0 0万每天1 8 h的体育频道节目平均收视率达1 5%, 其广告价格为每3 0秒10000元, 年创收金额高达3000万元, 雄厚的经济实力, 使其能够斥资75万元购买9 9甲A足球联赛电视转播权

3. 体育赛事与广告。

(1) 有线电视体育频道缺乏国内体育电视节目。各有线台体育频道自己摄制的体育节目平均仅占1 6.5%, 交流编辑其它国内台节目平均只有1 1%。可选择播出的国内体育节目则较少, 国内精品体育节目更少, 全国各有线电视体育频道普遍缺乏内容丰富而量大的国内体育电视节目。

(2) 有线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市场经济能力较弱。由于建设时间短, 有线电视台的市场经济能力还较为稚嫩, 表现为: (1) 对9 9甲A足球联赛电视转播权的购买力低; (2) 体育频道节目收视率低; (3) 体育节目价格低。

(3) E S P N电视节目网对我国的影响。ESPN的全称是“美国娱乐体育节目网”, 它是美国迪斯尼公司、A B C电视网等多个集团拥有股份的美国独立有线电视机构, 1979年在美国本土开播, 1992年开始在亚洲发展, 1993年进入中国, 其主要业务是购买各种赛事的电视转播权、制作体育精品节目, 以有线接收的方式, 面向全世界推广、销售其体育电视产品。

二、赛事与广告对电视的影响的对策与建议

1. 有关赛事的作用。

充分认识我国众多有线电视机构对体育精品电视节目的大量需求, 发挥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资源优势, 改革赛制、积极与各种电视制作和播放机构配合, 协助组织生产精品体育节目, 占领体育电视节目市场。目前, 我们的策略就是以制作或联合制作精品体育节目为主, 节目的传播主要由电视机构。

2. 对赛事与电视和谐发展的建议。

建议以国家体育总局的名义, 制定相关管理文件;对拥有赛事转权销售权利的各运动项目协会提出“销售”指导性建议;考虑建立规范的“营销赛事电视转播权”合同范本, 避免因合同遗漏而产生的纠纷。各单项运动协会应在其《章程》中, 对本项目电视转播权的销售、分配等作出明文规定, 以便各会员单位能够积极支持与配合。

3. 实施体育体制改革, 适应电视发展需求。

国家体育总局内部整合、集约建设自有的体育电视节目录编机构。新成立的体育报刊总社拥有大量优秀的文字记者和编辑、体育信息研究所和训练局拥有整套的电视录编、制作和卫星接收设备。以上部门都进行了机构重组, 使自身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通过合作, 可向其学习先进的管理、制作与体育电视市场营销技术, 为我国今后在体育电视节目的制作与运营方面的发展做好人才、管理、技术准备。

4. 尽快发展体育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 发挥其中介作用。

联络各运动协会, 发现、发布体育新闻, 策划有卖点的体育赛事;协助电视制作部门包装、制作体育专题和体育赛事节目, 提高其可视性;联络电视台, 实现体育新闻、体育专题、体育赛事节目的播出;开展节目收视情况调查, 联络以主要收视者为销售对象的相关产品企业;协助电视台, 销售体育新闻、体育专题、体育赛事节目的广告时间等。

摘要:以体育频道为主的国内外有线电视体育节目传播委员会已成为初步具备了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电视组织机构;目前, 有线电视体育频道发展中存在缺乏体育电视节目, 市场经济能力较弱等问题。建议各级体育组织要统一对开发体育电视市场的思想认识, 加强体育组织相关权益及其市场开发的规范管理, 尽快发展体育经纪公司等。

关键词:体育经纪,体育信息,有线电视

参考文献

[1]雷跃捷:略论运动市场营销[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 12~14

[2]李强:简论体育新闻的特征、现代传播[M], 2000 (2) .37

篇7:我国政务网站现状和发展方向浅析

关键词:政务网站;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试先行,加强社会管理和政府职能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加快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创造了必要的环境。2006年1月1日,国家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的正式开通对我国政府政务网站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政务网站迅速发展,进一步深化落实了“服务为先”的发展理念,为加快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政务网站建设的根本宗旨

政务网站不同于其他门户网站的根本点在于:其它的门户网站以盈利为根本目的,所以界面更加艳丽、特效更加出彩,以此来达到吸引访问者的眼球,提高广告收益等目的。而政务网站的根本宗旨是服务于民,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其具有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通过电子化服务,实现提高办事效率、多渠道解决问题、多媒体沟通的长效服务机制。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在全球信息化迅猛發展大背景下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政务网站建设的主要建站形态

(一)根本点:形式服务于内容,清晰友好的栏目内容、明朗的内容分区、简洁流畅的界面达到网站浏览的便捷性。其不仅是一种政府发布信息资源和提供服务的工具,也是政府在网络上精心打造的视觉形象,并着力反应政府的执政理念、发展策略和远景规划等深层次内容。

(二)政务网站的主体内容(以从化出入境检验检疫局http://www.ch.gdciq.gov.cn为例)

信息公开: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规定、信息公开指南、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机构、信息公开意见箱、信息公开监督信箱

基本信息:本单位机构概况、领导信息、内设机构等基本信息

新闻报道:包括要闻报道、图片新闻、通知公告

业务动态信息:业务动态、情况通报、各部门业务信息、专项活动等

当然,除了以上基本栏目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宣传本单位的特别栏目,如风采展现,突出展示本单位人员参加社会活动、执法活动、亚运会等各项活动的图片。举办了独具特色的行风建设网上面对面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行风座谈会形式,创新行风监督方式,辖区的各家企业直接在网上参与了行风测评、满意度调查、意见反馈等项目内容。国务院多次提出精简会议及文件,加快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此举正是对中央要求的贯彻落实,减少会议,节约成本,务实高效,政企双赢。我们还实施了业务人员的网上测试,参与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在政务网站上进行知识技能答题测试,网上公布测试的成绩,合格者领取资格证,方可办理相关业务,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我国政务网站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各级政府政务网站呈现出起点低、水平低、发展快的整体态势。《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规划、整体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各级地方政府拥有的网站数量就已高达20349个,网站拥有率达到了73.5%。截止目前,我国76个国家局部委、28个省级政府及各地市级政府已全部拥有部门政务网站,网站的拥有率达到了100%。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现行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政务公开指数高,公共服务升温快。

从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情况来看,其功能定位设计都在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公众参与的三项基本功能上。信息公开公示是政务网站内容的基础,有助于大幅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网上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种通知公告、政策法规、政府机构设置、办事指南等信息。与往年相比,政务公开的内容更趋丰富、发布也更加及时。政务网站内容的核心是在线服务,与广播电视一样,不仅是政府宣传播报的阵地,更是有效服务企业单位和社会大众办事需求的良好平台,精心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贴身服务。广东省政府网站当前能够提供“在线申请”服务54个,链接在线查询系统87个,提供表格下载服务200多项,而且都是按照用户对象和应用主题进行分类,及时提供“人性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履行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崇尚理念;而公众参与充分体现了民主机制,“网上信箱”、“在线调查”以及“市民论坛”等栏目普及率较高,有效推动政府和公众的互动,保障了公民的参与权、监督权,提升了政治文明程度。此举俨然成为当下我国政府政务网站建设的一大特征和亮点所在。

四、我国政务网站的发展方向

从当前我国政务网站的发现现状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务网站的发展方向大致呈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级政府政务网站建设将进一步优化、整合,逐步形成政府网站群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将在统一的战略规划之下实现政务系统模式的统一,内外网一体化程度将稳步加强,实现重点领域的跨部门协同,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相互兼容,加快实现互通互联,逐步实现无缝化连接,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

(二)网站的功能应用将进一步清晰明了,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公众参与的主体架构将成为所有政务网站的基本性功能。以网上办事为核心的深层应用是政府网站保持生命力的保障,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深入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为政府网站更好实现公众参与、网上办事创造良好条件。

(三)当前我国政务网站发展十分迅速,标准化和精细化将成为一大发展趋势。随着实践的深入以及国家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宏观指引,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在功能定位、内容设计、网站风格等方面将逐步达成共识,内容与栏目设置方面将进一步规范并逐步趋于标准化。统一标准是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作业的基础,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功能的优化能够保障网站建设的高效率和系统的安全可靠。

(四)政务网站建设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易用性,关注用户感受。以在线服务为核心的深层应用是政府政务网站建设的基础,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深入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将大大增强,伴随着网站建设标准化和精准化的逐步提高,届时方便、快捷的服务型政务网站将为大众所称颂。

五、结语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政务网站建设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而政府职能转变及加强社会建设为政务网站建设提供了根本性需求。基于这种需求,政府政务网站建设已成为加强公众参与力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一种基本形式,通过政务网站建设改进政府工作模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更好地为公众和企业服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政府政务网站建设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鉴于体制及技术性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切实抓好为民服务这条主线,加强标准化与精细化建设,始终结合我国的国情需要,相信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并取得可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国信办委托CCID发布的《2005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

[2]毕莹.服务型电子政务系统构建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3]宓翠.基于门户网站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平台研究[D].燕山大学,2007

篇8:浅析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养老保险;老龄化;保值增值;劳动就业

一、我国的养老保险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我国统计局13年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已接近13.7%,其中65岁以上人口接近9.1%。这一切都显示我国已开始步入老年型国家。所以为了更适应我国现有人口经济实际结构,就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当然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也一直在增加,其中包括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城镇企业职工以及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尤其是新农保、城居保制度的整合力度的增加都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进步。但是毕竟我国现阶段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都给我国现有的保险制度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分析。

(1)收支矛盾大,基金资源来源单一

当前保险费的收入、财政补贴、利息收入是我国养老保险的主要基金来源。其一,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加上很多地区出现了收不抵支的现象,这就直接加剧了我国保费欠缴的不良情况,而且原有的保费积累也在逐渐减少。其二,再加上现阶段我国投入基金的保值增值幅度又不明显,而且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重,弹性收缴与刚性支出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养老金的收缴和支出的矛盾日益突出也直接反映了我国现阶段要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问题之一。

(2)基金管理效率低,公共养老金替代率高

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公共养老金的高低,它们之间有着正比例的关系。即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和公共养老的支出比例是相辅相成,同向增高或减少的。再加上我国规定养老金在提前留够2个月支出以外的基金应该全部用于购买企业债券、国债、投资股市、银行储蓄等等。不能投入到营业性机构和金融机构,这就导致了基金收益甚小,无法真正满足现阶段我国实情对养老金的需求量。没有很好的建立有效增值机制和在投资经营上比较差。其次还有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大量贪腐现象。

(3)养老金“双轨制”监管力度不够,空账现象严重

我国养老金有着我国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即企业职工实行“缴费型”,机关和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我国在这种“双轨制”养老保险制度下,而间接造成了企业与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上存在明显差距就成了广大企业职工不满的导火索。由于转制等原因,制度最初的历史债务问题、双轨制的公平问题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我国广大非国有企业的缴费积极性。所以现实就要我们必须在制度设计上作进一步的完善。

二、我国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

(一)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基金监管体系

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结构上,要保证收支分开,专款专用。同时要建立省级及以上的监管系统,对其做到统一管理。对于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政府应该成立独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于企业以及其他保险也应该由政府直属机构进行监管,实行统一集中的监管模式。

(二)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体系

由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劳动市场的发育状况等是决定这一个社会保险应该能否覆盖哪些人群。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就会逐渐的覆盖所有与工业化、市场化的领域,然而农民工一直是这一过程中被忽略的强大群体。所以立即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体系就十分必要。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农村老龄化危机,更能提高养老金的基金来源。只有农民工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内,他们才能更好的尽孝,提高父母辈养老福利。

(三)借助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特性调整保值增值

只有建构新的养老保险基金模式框架,才能真正解决养老金中人们最关心的保值增值问题,即通过政府强制个人账户储蓄计划的同时在基金的投资运营方式下企业和个人有权选择入资本市场或保险市场投资,这种方式从理论上可以较好的解决问题。当然如果要真正的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还需要金融市场和投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企业阶段性延迟退休年龄,机关单位降低工资替代率

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普遍偏低(世界上大多数男65岁,女60岁),我国当前男60、女55(工人50岁),并且工资替代率一直较高。在我国生活水平一直提高和医疗技术进步的下人们的寿命也普遍延长,这一切就使得我国将承受巨大的养老保险压力。如果一些企业采用弹性退休年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当前一些事业机关单位实行100%的替代率,我个人建议应该降低这些事业机关单位的工资替代率。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要有效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的三大功能,同时应该联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时时保持与其他制度的协调性,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最初目的功能,覆盖全部人群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积极养老"的全方位探索》,华宏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年9月

上一篇:管理二站应急处置程序下一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