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复习教案

2024-06-26

湘教版地理复习教案(精选8篇)

篇1:湘教版地理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讲授】板书与讨论

【板书】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 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活动2【讲授】地轴和两极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活动3【讲授】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 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

(5)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活动4【讲授】经度和纬度

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 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 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教师讲解】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活动5【活动】学生活动

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 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 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篇2:湘教版地理复习教案

1、会观察地球仪。

2、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 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活动2【活动】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活动3【导入】引导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活动4【活动】引导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活动5【活动】学生讨论学习

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活动6【讲授】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活动7【活动】提问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活动8【讲授】讲解

a.可能出现的事例1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活动9【活动】提问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活动10【讲授】总结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活动11【活动】讨论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活动12【讲授】板书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活动13【活动】展示和讲解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活动14【讲授】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15【讲授】展示和提问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活动16【讲授】讲述

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活动17【讲授】板书

板书 三、制作简易地球仪

活动18【练习】学生活动

篇3: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研究

一、教材分析

让学生对四本教材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做到有的放矢。在复习刚刚开始的时候, 教师应该将四本教材让学生进行解剖式的认识, 这样就能使学生有一个总体认识, 对复习会起到一个总领作用。

纵观四本教材, 可以概括为总分关系。七年级上册主要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及概括的认识世界地理, 为下册的学习做铺垫, 没有具体到某一地理区域;而七年级下册, 是挑出区域中的典型代表, 分开认识世界, 具体讲解某一区域 (大洲、地区) 或某一国家的人文、自然地理。八年级的上册也是概括地认识中国的人文、自然地理, 而下册则具体到某一区域或某一省级行政单位来具体认识该区域的人文、自然地理特点。所以, 四本教材都是总分关系。学生在复习时, 对教材应该有一种总体的认识, 从而有效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 利于复习的具体时间和步骤的安排。

二、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穿插进行

由于复习时间较为紧张, 很难做到先进行章节复习, 再进行专题复习。所以在复习中可以两者穿插进行, 这样做的好处, 不仅节约一定的时间, 而且相对单独进行专题复习来说更为有效。

例如, “气候”这一知识点, 在四本教材中均有涉及, 七年级上册是对气候的概括认识, 下册是具体某一地区的气候, 八年级上册则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类型, 到八年级下册介绍各个区域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等。那么, 何时进行这一专题复习呢?我认为可以在复习完七年级下册时进行, 因为此时学生对七年级内容刚复习完印象较深, 而八年级地理学完时间还不长, 印象更为深刻, 所以此时对气候进行复习, 是很有利于承前启后的, 而且效果显著。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答题技巧的掌握

分析往年的地理考试, 可以看出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基础知识至少占了70%的内容, 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适度训练, 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尤其在八年级夯实知识的基础上, 可以大胆做减法, 把很多内容大刀阔斧地删除。重视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不要热衷于题海战术。

四、以地图为载体, 综合章节之间的内容, 提高学生空间判断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 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理读图能力的差异, 直接影响到地理学习的效果。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学习地理过程中, 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比如, 在复习完七年级地理时, 我们只需要在前面摆一幅世界地图, 就可以将七年级全部内容让学生在地图上进行回顾总结, 而且有助于使学生将图文结合在一起, 更加牢固的掌握内容。

首先, 要做好图文转化工作, 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有两种主要方式, 一是正确、有效地从图像资料中获取信息, 能将图像及图表中的内容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二是学会运用地理图像表现地理事物和现象, 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 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

其次, 搭框架, 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应督促、鼓励学生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以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线索, 搭建知识框架, 绘制知识网络, 形成知识体系, 也就是“知识树”。对于一节知识来说, 学生勾勒出的可能只是一两个小树杈, 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 节与节、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会使一棵棵知识树逐渐变得枝繁叶茂。学生也会在归纳、整理过程中, 使所学知识体系化、条理化, 增强学习效果。

五、更新观念, 改进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课程的实施, 地理教学面临新的实践和考验, 要求教师、学生更新教和学的观念, 改进教学与学习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选择一些生活化、乡土化的情景案例 (要接地气) , 开放、延伸、拓展课堂, 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实施开放式教学, 强调开放、互动、探究,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 增强地理问题意识, 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复习教学中, 要立足于考察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 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 选择典型的试题进行案例分析, 指导学生构建学科的学习模式, 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夯实基础, 突出能力。

篇4: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研究

关键词:教材分析;复习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3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11

初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共有四册,新授课大约到八年级第二学期才能完成。会考时,由于教材章节多,授课及复习进度快,往往导致学生的会考成绩合格率不高。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谈一下初中地理会考的复习方法。

一、教材分析

让学生对四本教材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在复习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四本教材让学生进行解剖式的认识,这样就能使学生有一个总体认识,对复习会起到一个总领作用。

纵观四本教材,可以概括为总分关系。七年级上册主要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及概括的认识世界地理,为下册的学习做铺垫,没有具体到某一地理区域;而七年级下册,是挑出区域中的典型代表,分开认识世界,具体讲解某一区域(大洲、地区)或某一国家的人文、自然地理。八年级的上册也是概括地认识中国的人文、自然地理,而下册则具体到某一区域或某一省级行政单位来具体认识该区域的人文、自然地理特点。所以,四本教材都是总分关系。学生在复习时,对教材应该有一种总体的认识,从而有效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利于复习的具体时间和步骤的安排。

二、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穿插进行

由于复习时间较为紧张,很难做到先进行章节复习,再进行专题复习。所以在复习中可以两者穿插进行,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节约一定的时间,而且相对单独进行专题复习来说更为有效。

例如,“气候”这一知识点,在四本教材中均有涉及,七年级上册是对气候的概括认识,下册是具体某一地区的气候,八年级上册则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类型,到八年级下册介绍各个区域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等。那么,何时进行这一专题复习呢?我认为可以在复习完七年级下册时进行,因为此时学生对七年级内容刚复习完印象较深,而八年级地理学完时间还不长,印象更为深刻,所以此时对气候进行复习,是很有利于承前启后的,而且效果显著。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答题技巧的掌握

分析往年的地理考试,可以看出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基础知识至少占了70%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适度训练,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尤其在八年级夯实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做减法,把很多内容大刀阔斧地删除。重视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不要热衷于题海战术。

四、以地图为载体,综合章节之间的内容,提高学生空间判断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理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地理学习的效果。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比如,在复习完七年级地理时,我们只需要在前面摆一幅世界地图,就可以将七年级全部内容让学生在地图上进行回顾总结,而且有助于使学生将图文结合在一起,更加牢固的掌握内容。

首先,要做好图文转化工作,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正确、有效地从图像资料中获取信息,能将图像及图表中的内容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二是学会运用地理图像表现地理事物和现象,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

其次,搭框架,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应督促、鼓励学生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线索,搭建知识框架,绘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也就是 “知识树”。对于一节知识来说,学生勾勒出的可能只是一两个小树杈,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节与节、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会使一棵棵知识树逐渐变得枝繁叶茂。学生也会在归纳、整理过程中,使所学知识体系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五、更新观念,改进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实施,地理教学面临新的实践和考验,要求教师、学生更新教和学的观念,改进教学与学习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选择一些生活化、乡土化的情景案例(要接地气),开放、延伸、拓展课堂,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实施开放式教学,强调开放、互动、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增强地理问题意识,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立足于考察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典型的试题进行案例分析,指导学生构建学科的学习模式,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夯实基础,突出能力。

篇5:湘教版地理复习教案

江华东田中学政史地组岑生林

2013年中考地理复习教学,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地理复习,难度是非常大的。为此,特结合近年来永州市中考地理试题的变化趋势及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的教学要求,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复习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考,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标准,认真研读《课标》,把握中考命题方向。以解决地理知识理解应用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地理毕业会考成绩为根本目的。通过三轮复习,整合学生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从地理概念、原理、地图入手,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最终完成中考复习任务,切实提高学生地理毕业会考成绩。

二、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时间从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

考试题型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何科目的试题都离不开基本知识,地理也不例外。因此本轮复习以书本为主,紧扣《课标》,狠抓地理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要注意地图的复习,要求学生把教材中重要的地图、地理图片装进大脑,记在心中。考虑到现在中考地图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抓好地理概念、地理要素、地理现象的记忆,还要将这些知识点与地图充分结合起来,形成理解记忆,做到地图与知识点两者之间的转化非常娴熟,切实提高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时间从五月上旬至五月下旬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地理概念记忆更清晰,地理现象理解更透彻,阅图填图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轮复习。本轮复习主要以分析、理解、综合、提高为根本目的。通过精选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地理试题中出现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训练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用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存联系。

第三轮复习:时间从六月上旬至中考前夕

本轮复习主要是组织模拟考试,进行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模拟考试对学生进行考前培训,向学生传授中考临场作答技巧和作答注意事项,并进行迎考心理辅导,使学生尽快适应中考气氛,进行中考状态,避免在中考作答时出乱子。

三、注意事项

1、在第一轮复习中,首先要抓好学生背书、背图、背知识点。其次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整合地理基础知识为主,并穿插相关的考试试题加以巩固提高。示例和练习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切中《课标》要求,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符合《课标》命题方向和要求。注重课后对学生的检查督促,提高复习的效率。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课标》中的练习题,对其中少部分综合性比较强的习题集中进行分析解答,力求透彻。

2、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要加强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作答的准确性。在本轮复习中,主要是通过收集大量的近年各地中考中出现的重点知识、热门考点和开放性试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增加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能力。精选的示例主要以近三年来黄冈市中考试题为主,练习题则精选2009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特别是要注重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开放性题型的训练。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做到及时检查,对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后个别辅导,对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则要精心讲解。

3、在第三轮复习中,除了注重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和进行临场指导外,更要注意指导学生作答的技巧,特别是要随时提醒学生仔细阅读试题,考虑问题要周到全面,养成好的作答习惯,注重学生书写工整,杜绝因书写错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四、备课准备

认真阅读《课标》,领悟《课标》的精神,把握中考命题趋势。精心设计复习教学计划,做到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注重资料收集,精选课后练习,同类型的习题要注意变换题型,以便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复习备课不仅要备好书本知识,准备好必须的教学用具,同时要备好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加化理解,最终实现灵活运用的目的。

五、资料准备

篇6: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82. 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83.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84.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的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85. 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

86.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87. 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88. 对流雨是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是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89. 世界降水的分布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90. 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

91.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有表格、坐标图、等值线。

9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表的起伏等。

93. 春分在3月21日前后;夏至在6月22日前后;秋分在9月23日前后;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

94.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的固定倾角。

95. 春分、秋分:太阳与赤道(0°)成垂直角;夏至:太阳与北回归线(23.5°N)成垂直角;冬至:太阳与南回归线(23.5°S)成垂直角。

96. 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则相反;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97.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是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洲。

98.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99.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100.地球上的五带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01.一般情况下,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102.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103.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恶化,即全球气候变暖。

104.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105.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106.热带季风气候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107.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108.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是指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09.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 111.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112.温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113.世界上除以上的气候类型外还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篇7: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53. 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54. 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自然增

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55. 世界上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

更为集中,如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56.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种人。

57. 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处于负增长。

58.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9.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60.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61.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62. 混血人种是三大人种通婚产生的。

6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

64. 现在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等。

65.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

66. 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亿。

67. 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当今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已经超过4亿。

68. 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教徒。

69. ____、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70. ____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堂是高高耸立的,信徒总数超过10亿,

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相对集中。

71. ____起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

72. 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清真寺是祭祀场所,特点是星月照应,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东南部和非洲的北部,全世界有教徒(伊斯兰教徒也叫穆斯林)7亿多人。

73.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

74.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庙宇是祭祀场所,特点是金碧辉煌,分布在亚洲,佛教徒现有2亿多人。

75.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76. 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77.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78.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79. 村庄是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篇8:湘教版地理复习教案

一、用词不恰当

1.P8, “2006年8月24日,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 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这段内容中的“包括”一词用法不当, 建议修改为“分为”。这是因为,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 规定的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增加了谁、减少了谁, 谁是、谁不是, 而是把“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重新进行了分类, 由原先的分类方法变成了现在的三分法。

同时, 这段表述在“小天体”前加定语“其他太阳系”, 作为对“小天体”范围的一种界定, 显得罗嗦, 语言表达不简洁。建议把“其他太阳系”删除。

2.P14, “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 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这一表述中的“高峰年”、“低峰年”用词过于口语化, 不严谨。建议修改为:“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 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3.P26, “除了氧之外, 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大些, 密度相对小些, 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 镁和铁的比重则相对增加, 密度也比硅铝层大, 称为硅镁层。”这段内容中的“比重”一词易让人产生歧义。因为“比重”可解释为: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也可解释为:物质的重量同它的体积的比值。如果以后一种解释来理解, 则会造成表达语意上的矛盾和混乱。这是因为, 人们日常对“比重”和“密度”的理解是相近的, 甚至是相同的。再者, 从上下文语意看, “除了氧之外”的表述可有可无。因此, 建议将这段内容修改为:“地壳上层硅和铝的含量多些, 密度相对小些, 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 镁和铁的含量则相对增加, 密度也比硅铝层大, 称为硅镁层。”

4.P32,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受到多种因素 (温度、水、大气、生物等) 的破坏作用, 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如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等, 这个过程称为风化作用。”这段内容中“破坏”一词使用不当。这是因为, 一般来讲, “破坏”是贬义词, 是指对组织、事物的损害、损坏。而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不能单纯说成是破坏。事实上是, 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 促进了土壤的发育,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为生成有机质、新岩石提供了可能。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 孕育的过程, 建设的过程, 创造的过程。因此, 建议将“破坏”删除。

5.P36,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如上一条所述, 这里用“破坏”一词并不恰如其分。根据上下文内容, 建议把“破坏”改为“风化”。

6.P45, “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 一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其中的“射到”一词不太恰当。这是因为, 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 一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称为大气逆辐射。但是, 大气逆辐射并不能全部到达地面。因此, 建议把“射到”改为“射向”。

二、语法不规范

1.P16, “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称为恒星日。”这段表述中的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尤其后一句, 因过分的省略, 造成语言跳跃性大, 缺少应有的过度, 让人理解起来有难度。建议修改为:“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恒星日。”

2.P44, “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 同时又持续向外 (主要是向大气层) 释放辐射能量, 形成地面辐射。”这段内容中的“释放”和“辐射”同为动词, 皆为谓语, 造成谓语重叠。因此, 建议将“释放”删除。

3.P60, “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 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这段表述由于主语模糊, 谓语缺失, 造成语句不通顺, 语意不清晰。根据下文语意, 建议修改为:“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 伴随着水循环, 能量在地理环境中作大规模的转化和交换。”

4.P61, “去河流实地勘查应注意安全, 避免掉进河里。”这一表述动宾搭配不尽合理, 读起来拗口。如修改为:“去实地勘查河流时应注意安全, 避免掉进河里。”会更清晰、容易理解。

三、定义不确切

1.P12,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太阳辐射不仅是指能量, 还指能量传递的方式和过程。建议将原表述中“能量”前的“的”删除。

2.P31, “岩石是岩石圈 (地壳) 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这一定义易让人产生多处歧义。 (1) “岩石圈”后加“ (地壳) ”易让人认为“岩石圈”就是“地壳”, 两者为同一概念。而事实上“岩石圈”和“地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岩石圈”是从物质组成上讲的, “地壳”是从地球内部分层上讲的, 虽然两者都是由岩石组成, 但是“岩石圈”厚于“地壳”, “地壳”包含在“岩石圈”之内。 (2) “体积较大的”是“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不明确, 但不管是作为“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作为“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都不恰当。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才是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集合体”不是岩石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因此, 建议将这段表述修改为:“岩石是固态矿物的集合体,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3.P40, “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地垒。”这一定义表述不清楚。“断层中”怎么会“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让人不知所云。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 两边岩块相对下降, 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

同页, “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 形成地堑构造。”这一定义表述存在着与上述内容同样的问题。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 两边岩块相对上升, 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

4.P59,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这一“水循环”的定义宽泛, 没有揭示出水循环的本质, 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建议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往返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周而复始的变化。”或者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四、概念不明确

1.P10~11, “阅读”内容的标题是“探索宇宙中的生命”, “阅读”的内容中出现了“智慧生命”、“高级生命”、“生命”三个内涵和外延都有些交叉的概念。概念的混乱, 造成了语意表达的模糊、不清晰。建议将“智慧”、“高级”删除。

2.P47, “每年早春季节, ……由于受寒潮、倒春寒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 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一般来讲, “倒春寒”是由寒潮和连续性降水造成。因此, 表达时, “倒春寒”与“寒潮”并列不妥。再者, “倒春寒”也是一种低温天气, 是春天气温回暖过程中出现的低温现象。因此, 把“倒春寒”说成是“低温”的原因不妥。建议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 ……由于受寒潮、连续性降水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 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或者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 ……由于倒春寒的影响, 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

3.P59,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一表述有误。2006年8月24日,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经通过决议, 规定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分为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三类;以后不再有“大行星”的称谓;太阳系的行星有八颗;冥王星不属行星系列, 而是划入了矮行星的类别。因此, 建议原表述修改为:“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

4.P70,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主体,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的客体, 把“人类”纳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明显主、客体不分。建议删除“人类圈”。

此外, 该处正文下面还配有“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和“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在大尺度范围示意图中标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地下水”和“风化壳”等7种“自然地理要素”;在小尺度范围的示意图中标有“大气要素”、“地形要素”、“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水文要素”、“地质要素”等6个“自然地理要素”。

同一页三处表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各不相同, 就是同一要素的名称也各有差异。各处表述的不同, 造成概念外延的模糊, 内涵的不统一, 让学生眼花缭乱, 难以理解。建议应有所调整, 统一起来。

5.P83~86, 课文中多次出现“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带”等概念。“森林”、“草原”和“荒漠”本是自然之物, 其后缀“自然”一词, 语意重复。因此, 建议将“自然”二字删除。

6.P83~84, “森林自然带”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带”等, “草原自然带”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同为自然带名称, 有的加“自然”一词, 有的不加, 造成同类概念前后表达形式不统一。建议将这些概念中的“自然”一词删除。

7.P99, “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 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农业”是一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概念, 广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这段内容中的“农业”应指狭义“农业”, 即“种植业”, 但是, 人们也可能会以广义“农业”来理解。如果以广义“农业”来理解, 则会造成“农业”概念与“林业”、“牧业”、“渔业”等概念外延的交叉, 内涵的重叠, 引起语意表达的混乱。因此, 这段内容中的“农业”一词调整为“种植业”更好。

五、论证不充分

1.P44, “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部分地面辐射, 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 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这段内容为一个论证, 第一个“。”前为论据, 后为论题。第一个“。”前的论据不足以证明其后的论题。这一论证存在明显的论据不充分的问题。建议修改为:“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地面辐射, 吸收率高达75~95﹪, 其中, 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 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2.P60, “水循环在总体上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所以说,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这段表述中“所以说”前为因, “所以说”后为果, 因与果没有必然联系, 犯了“理由虚假”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的物质, 并不都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建议原表述修改为:“水循环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状态, 所以说, 水是可再生资源。”

六、插图有问题

1.P8, 图1-3“太阳系示意”中没有画出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没有画出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内的天体。图中内容显得不够丰富多样, 不利于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

2.P10, 图1-5“总星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中, 各级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并不清晰, 尤其是太阳系与银河系之间、银河系与总星系之间。

3.P12, 图1-7坐标系中, 水平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波长, 垂直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能力。根据水平数轴和垂直数轴所表示的内容判断, 这幅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应是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但是, 这幅图的标题却是“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 ”, 标题与图中表达内容不相符。再者, 标题“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 ”是指所占的谁的比例并不清楚;在图中也确实看不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 ”。因此, 建议将图的标题修改为:“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

4.P13, 图1-9“太阳外部结构示意”不清晰, 从图上看不出光球、色球和日冕的空间层次关系。建议把现在的太阳俯视图修改为太阳外部结构的剖面图。

5.P45, 图2-2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中, 画出了“太阳”。这是视觉感觉上的太阳。这种画法在强调图上内容形象性的同时, 却失去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而在这幅图上, 显然没有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当然, 日常使用的一般图纸也难以表达出地球与太阳的这种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这种以视觉感觉来表示事物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做法, 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所以, 建议把图中“太阳”删除, 把太阳光线画成平行关系, 在太阳光线的上方标注上“太阳辐射”一词, 然后再绘上相应的其他内容。

参考文献

[1]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2]倪鼎夫, 张家龙, 刘培育.学点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上一篇:中班国庆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