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能源下属公司

2024-09-06

昆仑能源下属公司(精选5篇)

篇1:昆仑能源下属公司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能源”或“公司”)总部设于香港,是在(英属)百慕达注册成立,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国际性能源公司为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分股之一。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涵盖油气田勘探开发、天然气终端销售和综合利用等,其中油气田勘探开发业务分布在中国大陆、哈萨克斯坦、阿曼、秘鲁、泰国、阿塞拜疆及印尼等7个国家;天然气终端销售和综合利用业务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

昆仑能源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从事天然气终端销售业务的企业。公司坚持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业务,在保持原有的油气田勘探开发业务平稳运行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天然气终端销售和综合利用业务的快速壮大,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LNG)业务,实施“以气代油”的战略,努力开拓天然气利用的高端市场。公司于2010年3月22日正式从“中国(香港)石油有限公司”更名为“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以更好地体现公司秉持的“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更加宽广的业务发展内涵。

昆仑能源的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中国石油将其天然气业务作为战略性、历史性和成长性的业务来发展。天然气下游的终端销售业务,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实现环节,将由昆仑能源作为投资主体来发展。因此,公司将会在人才、技术和资源等诸多方面得到中国石油的大力支持,以期形成两公司在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与市场销售协同发展的局面。

昆仑能源将秉承中国石油“诚信、创新”的核心经营理念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充分发挥红筹股公司的优势,依托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握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以天然气终端销售、天然气综合利用及新能源开发为核心业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性能源公司,为股东创造更大的效益。

篇2:昆仑能源下属公司

昆仑能源[2011-06-07]

2011年6月2日上午,保定市人民政府与昆仑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三位一体、气化保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保定市市长李谦,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主席李华林出席了此次签字仪式。保定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誉峰,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总裁张博闻代表双方签字。

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中国石油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在保定市推进以管道天然气为主、压缩天然气(CNG)为辅、液化天然气(LNG)为亮点的“三位一体、气化保定”的战略构想。充分利用霸州至保定天然气输气管道气源,在2015年前加快提高保定区域天然气气化率及大型工业企业、公福用户的基本气化工作;完成霸州至保定天然气输气管道及沿线各支线管道建设;按照河北省政府关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的要求,将新能源公交车数量提高至规定车辆比例以上,完成LNG城际客运车体验,适时开通城际客运和市区公交LNG专线。

篇3:昆仑能源下属公司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成立时, 旗下有九大品牌, 但市场份额都集中在中档油品市场, 在高档油市场占有率还不到3%。, 品牌分散, 品牌知名度低, 品牌价值不高。因此对于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 要在高档油市场有所作为, 必须整合现有品牌, 集中力量推广一个品牌, 即“昆仑”品牌, 在高档油市场确立“昆仑”的主流品牌地位。

品牌整合是营销战略的前提, 从整个营销的角度看, 更是营销战略的第一步重大举措。所以, 对于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来说, 营销战略首先要做的就是实施品牌整合, 即统一品牌, 打造品牌。只有先做好品牌的整合, 才能做好营销战略的推进。

一、整合品牌, 实现“五统一”

将现有各品牌全部统一为“昆仑”, 统一标识, 统一价格, 统一包装, 统一生产标准, 统一宣传。通过“五统一”, 建立形象鲜明的VI形象。

二、加大昆仑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 打造国际品牌

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的价值含量是高档油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条件。所以, 配合品牌整合, 及在品牌整合后, 加大“昆仑”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 是当务之急。润滑油公司采取以下策略:

1. 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昆仑”品牌广告。

润滑油产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工业品, 而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 私家车的井喷式增长, 润滑油已经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民用产品, 其竞争日益激烈。2003年, “昆仑”成功中标中央电视第一选择权。在每天的黄金时段, “昆仑”润滑油准时走进千家万户, 使更多地人记住了“昆仑”润滑油。而“昆仑”润滑油销量也在广告的拉动下, 当年增长了12000吨。

2. 抓住焦点, 开展事件营销和体育营销。

政治军事事件和体育事件, 以其更集中的时间段, 更高的关注度, 更强烈的冲击力, 更深远的影响力而成为营销的契机, 事件营销和体育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营销的黄金战略。 (1) 2003年9月的“神五”发射, 2004年的雅典奥运, “昆仑”润滑油抓住了机遇, 以“昆仑润滑油, 与神州共腾飞”, “昆仑润滑油与您共赏雅典风云”的广告, 成为当时最为关注的品牌焦点。在雅典奥运会期间, 随着中国一枚枚金牌的诞生, “昆仑”润滑油的知名度一路狂飚。2004年, 在福布斯车用润滑油品牌排名中, “昆仑”已上升到了第五位。 (2) 2008年奥运会, 是中华民族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体育盛会, 亿万观众注目北京。润滑油公司获得2008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机会, 展示形象, 宣传产品, 提升品牌价值, 充分利用人们对2008奥运的亲近和关注, 成为“昆仑”油新的卖点;同时迎合2008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 率先推出高分散性、高清净性的节能环保润滑油, 在北京市场投放。环保润滑油的推出, 对国产润滑油产生引领作用, 同时在高档油市场显示“昆仑”的品质实力和技术含量。实现了“昆仑”在高档油领域的迅速扩张。

3. 将“昆仑”润滑油的产品标识作为中国石油的企业标识, 以

中石油遍布全国的加油站和企事业单位为载体, 加强对“昆仑”品牌的宣传。

三、集中各品牌的竞争优势, 打造“昆仑”核心竞争力

中国石油原各品牌, 都有自己的一些竞争优势, 如资源优势、某种产品优势, 或销售渠道优势, 这些都是“昆仑”润滑油的宝贵资源。这些优势资源, 随着品牌统一有效整合, 形成了1+1>2的整体效果, 提高了“昆仑”的竞争力。

四、实施组合营销策略

广告宣传的轰炸, 重在加深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而有效的组合营销策略则是将潜在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所以, 要树立“昆仑”在高档油市场的主流品牌地位还要加强对营销策略的应用, 包括产品定位、包装形象、价格定位、销售方式、促销手段等。

1. 产品定位。

在产品定位上, 采取差异化战略, 针对不同用油环境和目标群体, 开发满足个性化消费的产品。这样, 有效地避免与其他品牌的正面竞争, 在细分市场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这种产品的差异化, 树立了“昆仑”的鲜明个性, 从而形成独特的品牌吸引力。

2. 包装形象。

包装形象是产品品位的直观表述, 是最形象的产品广告。与昆仑的产品定位相呼应, 包装形象应突出明显的层次感, 包装桶上的标识醒目, 画面简洁, 桶的材质质地坚固, 表面光泽鲜亮。

3. 价格定位。

对高档油及自己独特的产品, 必须采取优质优价策略保持领导价位, 在其他品牌已占据优势的高档产品, 采取跟进价位, 即低一个段位, 这个段位能保持对其他品牌消费者的吸引力。

4. 销售方式。

通过新开发的销售渠道--快速换油中心, 实现优质优价, 既保持“昆仑”的高端形象, 又突出销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5. 促销方式。

昆仑高档油的促销, 不采用降价方式, 主要采取提供额外服务, 赠送精美小礼品的方式。中低档油品按照市场行情调节。

以上营销策略根据每个时期市场目标的不同, 动态的调整、组合, 以达到最佳的组合效应。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实施昆仑品牌战略后, 达到了令人满意效果:

篇4:昆仑公司这样诠释好与快

突出体现在6个主要经济指标上:一是3年共实现销售收入7.9亿元,其中2006年为3.4亿元,较2003年的1.69亿元增长了103.2%,翻了一番。二是3年共实现利润2884万元,其中2006年为1416万元,较2003年的212万元增长了567.9%,翻了两番多。三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2%,增值12个百分点。四是3年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24亿元,其中2006年为1.38亿元,较2003年的8239万元增长了67.39%。五是3年共完成新产品产值2.11亿元,其中2006年为9480万元,较2003年的6291万元增长了50.69%。六是企业的综合效益指数2006年为76.73%,较2004年的45.97%增长了66.91%。

2007年公司实现了“622”战略第二步目标的首战告捷。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0%;利润1680万元,同比增长18.6%;完成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3%。民品销售收入达1.2亿,首次突破亿元,为到2009年销售收入较2006年再翻一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概括为“七个坚持”。

坚持战略导向

战略实施取得新成绩

公司制定并实施了“1234”的发展战略,2004年9月在学习领会“622”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司“1234”的发展战略,即坚持“622”战略一个目标,抓住思想解放和军品发展两个机遇,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管理创新三个战略,落实发展新战略、打造核心竞争力、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文化四项措施,并经一届四次职代会讨论通过,成为指导实现第一番目标的行动纲领。在总体发展战略指引下,先后制定了“四个三”、“五个一”的军民品发展战略,并将军民品发展战略贯穿于产品科研开发全过程之中,得到了有效落实,战略实施取得新成绩。

坚持科技兴企

军品科研“四个三”工程取得新突破

3年来,持续创新研发定位、研发原则、研发技术、研发机制、研发手段、试制组织形式,发展了三大系列的核心产品,形成了四大核心竞争力,授权、受理国防专利达20项,几个产品性能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新产品增加值年均在38%以上,军品外贸成效显著。

“四个三”工程成绩突出。12个项目研发均取得了重大进展,项目带动战略呈现加速发展的可喜局面,新产品相继投产,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抓总优势正在形成。公司的科研生产基本实现了由跟踪研仿向自主研发、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单机配套向系统抓总的转变。

国内国际市场开发成绩突出。军品市场开发呈现出5个特点,即军品市场跟踪到位、研发产品需求对路、科研产品转化较快、每年均有新产品实现销售、每年均有产品进入新的市场,3年来,军品年均增幅达30%以上。共实现军品外贸8000余万元。

坚持内涵发展

民品开发“五个一”工程取得新进展

公司坚持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二级单位的积极性,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走出了一条依靠自身优势、内涵式发展民品的道路。2006年实现民品销售收入9562万元,较2003年的4479万元增长了113.49%,翻了一番,赢利278万元。民品在公司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首次达到29%,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

扩大一个规模,昆仑汽车电子公司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800万元,较2003年增长了90%,全年实现外贸收入74万元,进入了世界著名企业博世公司的供应商序列。做强一个品牌,昆仑液压传动机械制造公司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较2003年增长了105.5%。进入一个领域,昆仑装备制造公司先后开发出了军用学习桌、行军床、塑料弹箱等系列产品,完成了经营转型。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较2003年增长了31%。

坚持人才强企

三支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人才是企业强盛之本。3年来,公司以建设一流的员工队伍为目标,实施了“三个一”工程,即每年招收大中专毕业生100人、技校生100人、培训经费投入100万元,实现了招聘人才由低学历到高学历、由一般院校到重点院校、由专业基本对口到更加符合要求的转变,突出抓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培养人才三个重点环节,初步建立了一支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

大力引进人才。2003年至2006年,公司共引进各类人才500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80余人。2005年公司引进高级专家3人;2006年,引进高级专家4人。建立了科技带头人和技能带头人制度。于2006年开展了科技带头人、技能带头人评选工作,评出公司级科技带头人11名,技能带头人12名。

加大培训力度。公司建立了外委培训、内部培训、基层单位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3年来,共有9000多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其中基层办班130个,培训员工近5000人次,连续3年被评为兵器行业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坚持管理创新

基础管理取得新成效

质量管理。每年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先后通过了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5次监督检查;通过了总装备部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以及国防科工委和空装西安军代局对公司质量整顿专项工作的检查验收。

技术管理。2006年12月召开了公司历史上的首次科技表彰大会,发放奖金50多万元。2004年至今,有81个“讲比”项目、63个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在型号科研和生产中获得较好应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共获授权、受理国家专利25项。公司被认定为国防科技工业技术中心。

投资管理。2004年到2006年完成投资1.12亿元,均顺利实施并通过竣工验收。

财务管理。3年来,建立内控制度30项;成本控制逐步加强,2005年成本降低5%,2006年成本降低额达700多万元。

审计管理。3年来,完成财务审计项目59个,核减工程,造价460万元。

“6S”与保密管理。“6S”管理达到了兵装集团公司优秀级标准。公司于2005年以476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认证。

坚持融入中心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业绩

3年来狠抓了六项工作。一是创造性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二是深入开展了“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提升了两级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三是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工作。四是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五是以建立惩防体系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创新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四项措施。六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效能监察工作,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坚持强企富民

员工利益实现新提高

员工收入与保障水平稳步提升。2003年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2004年、2005年人均增资达10%以上,2006年又提高了岗位工资基数,增大了绩效工资比例,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32万元以上,较2003年的1.3万元增长了78.4%。同时,为在岗员工增加了住房公积金,把企业承担部分的比例由原来的5%提高到15%。全员参加了西安市医疗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参保过渡费990万元。

大力开展“送温暖”交友帮扶活动,公司级困难员工人数由2004年的200人减少到目前的30余人。实施民生“一号工程”,3年来已建住房面积近4.2万平方米。2005年制定了街坊整体拆迁改造3年计划并通过审批,计划到2008年再建员工住宅1355套,再建面积共15万平方米。通过2006年到2008年建房计划的实施,住宅成套率将由68%提高到84%。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兵装集团公司2008年工作目标同时,昆仑公司提出实施战略转型、推进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经济模式由计划向市场转型,建立市场导向的生产、经营、科研新秩序,形成快速反应机制。二是产品结构由以军为主向以军为本、以民为主转型。调整军品结构,实现由单机配套向系统集成转变。调整民品结构,大力开发支柱民品,使军、民品在公司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以军为主向军民大体相当、以民为主逐步转变,最终形成军民互动、以民养军的良性格局。三是生产方式由多品种小批量向规模化转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四是市场定位由以国内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转型。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贸产品系列。力争到“十一五”末和“十二五”初期,军、民品外贸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3以上。五是企业管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流程再造工程,完善信息化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新军事变革需求、灵活高效、管理科学的企业新机制。奋力打造创新昆仑、活力昆仑、和谐昆仑、国际昆仑,努力把公司建成国际一流的某类产品科研生产中心和规模化发展的军民结合型企业,进入同类企业第一阵营。

篇5:昆仑钢铁有限公司安全文化

今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冶金行业发展迅速,给经济注入了强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冶金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害因素较多,加之,自身安全管理的弱化,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2006年11月8号、无锡永强钢水外撒事故及2007年4月18号辽宁清河钢水包倾翻事故、2013年7月30号制氧厂爆炸、2013年8月上海一家冷库压力容器氨泄漏、就充分暴露了部分冶金企业存在责任不到位、措施跟不上、制度不落实、管理不严格等突出问题,因此当前构建冶金业安全文化,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显得十分迫切。

一、正确理解安全文化的本质内涵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它是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目标、安全行为等的复合体。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现代型的安全生产、就必须要有先进安全文化作根基,没有先进安全文化基础、没有先进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没有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方向。构建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的安全。因而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为宗旨。安全文化建设,重要的是转变“要我安全、为要我安全”,做到四不伤害一保护、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被机械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让(我要安全)的思想运输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和脑海里。充分体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努力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风气,逐步使每个人时时处处事事把安全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

二、积极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昆钢企业安全文化是大环境大背景下的大文化,是构建昆钢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保障、构建昆钢企业安全文化离不开社会安全文化的渲染和支撑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公司各部室、各生产厂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培训、安全教育专栏、加强对安全知识、安全常识、安全文化等的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短信、手机、安全视频等高科技平台辐射功能,让一句安全警示提醒人如“上班注意安全、小心路滑”的安全小常识等、使一个安全栏目教育人:深入展开“安全活动生产月”的宣传活动,让安全宣传走向各分厂、各部室、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形成全公司“人人知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加强加大监管力度。公司分管安全领导要最终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安全设施完好情况、安全措施防范制定情况、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强化日常检查,重点突出危险程度高、易引发事故的生产工艺环节、重点部位、重要岗位、特种设备的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抓住不放,一查到底,找原因、讲危害、追责任、抓整改,变隐患为明患,变明患为无患。尤其是倾向性问题苗头和易发、频发事故、要进行专项整治,做到不彻底根除不罢休,整改不到位的要采取强硬的措施和手段,坚决依照公司有关规定予以考核。确保在检查落实中增强安全意识。

三是要加大走访现场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更改制度、要求各生产厂、部室做到特事特办的要求、做到一不推、二不拖、三部回避,四不上交隐患整改矛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调处、力求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时效和工作质量,努力做到隐患项目、项项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三、努力构建昆钢企业安全文化

由于昆钢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专项整治工作相对滞后,企业因刚起步自身管理松懈,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意识淡化、作业条件相对较差、安全管理不严格、劳保用品发放不到位、特种设备未定期检测、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三违现象普遍等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昆钢企业安全文化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企业某些领导安全理念滞后、在昆钢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安全组织机构部健全、各分厂部室无安全规章制度、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基础台账未建立、安全责任书未签,个别领导只重视(口头安全)、只满足于偶尔在班前提醒个别岗位,说两句注意事项、讲几条安全常识。在检查中,还有些领导安全借口颇多、你说他不重视安全,他强调说我们每天讲安全、可厂区到处出现违规违纪和设备的隐患、说他存在不安全隐患

他说没事、我自己的厂区我不知道哪地方安全哪地方有隐患、我自己会评、还要别人评什么?等等。由此可见个别领导安全观念滞后直接影响了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影响企业的本质安全度。因此,抓好公司领导人安全思想理念的转变,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二是职工自我防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弱化。夏季不少员工、工作时穿拖鞋,穿短裤、防护服、防护鞋、防尘口罩置之身外。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比较严重、有的职工甚至还错上加错、认为自己是老电工、老焊工、老行车工、还要什么证?有的职工明知自己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一点专业知识都不具备,非主动去修理电路、焊接个接头,焊接时竟然把氧气瓶和燃气瓶捆放。有的行车工起吊时不警告下面人员离开、直接起吊、知道是15吨行车却去掉20吨的重物、有的员工高处作业平台无护栏很危险、但是不在乎任然作业、有的员工在煤气区域停留、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弱化的问题日益严重突出。

三是厂区安全文化氛围不浓、环境决定心情。职工安全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厂区安全文化氛围的渲染、现在各分厂安全文化氛围淡化、厂区安全标示牌悬挂的不到位、无宣传标语、五消防器材、安全组织未建立、操作规程未上墙、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的厂安全宣传栏成了公告栏、上面写的不是安全常识二是公告通知,员工缺乏安全感等等。

2、努力提高监管水平、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安环部要不断改进监管方式、树立与时俱进的安全观念、进一步提高昆钢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强昆钢安全监管机制体制建设,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真正弄清昆钢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突出问题和根源问题、找出问题的切实措施、选准切入点,积极推进昆钢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如环保设备脱硫脱硝工程。

安环部要从以往重点要求各厂对具体安全隐患的排查、转变为对公司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为主、找出各厂的管理薄弱环节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体系完善、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以往重点以告知形式的检查、转变为随机抽查、暗访以及巡查为主、强化公司的安全机构建设、促进公司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针对当前公司安全生产现状、公司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管理机构是公司的安全领导的核心、是公司安全生产的保障。安全管理机构成员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形势分析制度,建立奖罚制度、要定期查找安全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各类事故隐患苗头,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安全规章制度是公司内部法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外加的强制性和将诱发略的智能、要健全完善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公司内部安全规章制度、级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和每一个员工。

二是搞好安全培训、抓好安全教育、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坚决做到不培训你不上岗、一要抓好新员工的三级教育培训工作、又要落实好特殊岗位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还要抓好新工艺、新技术人员的培训、及时做好待岗复岗工、转岗人员的培训工作、搞好安全生产教育、是增强安全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要 突出对国务院新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学习教育、让公司主要领导和全体员工了解条例相关内容、知道发生一起事故意味着什么、既要突出常见事故预防知识的引导、又要抓好突发性事故的教育、主重深化安全警示教育、公司要运用事故案例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生产差一点就不行、一点不能差的标准意识、真正第让警示入心入脑。教育职工按操作规程办事、不要盲目操作违章操作。

三是优化工作环境、增强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安全发展、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它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和职工身心健康。优化环境是安全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昆钢要在改善作业环境、增强职工防范意识和能力上下功夫。加强公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进落后的生产工艺、及时发放劳保防护用品、增大生产车间的光线强度、涉及到高温高压设备的场所要配备消防器材和防烧伤、防烫伤、防扭伤、防砸伤的必备药品器材、在认真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预案的演练禁止使用未检测的特种设备和自制装置进一步规范转炉、高炉、连铸、烧结主控配电室、防止因温度过高起火引发火灾、发生伤亡事故、加强职工的日常学习、要注重(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加强公司的安全监管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实施)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职工的法律观念。可以是大家懂得专业要求、知道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遇到问题该怎么处理、碰到隐患如何排查。认真学习相关的设备操作规程、熟悉设备技术性能、使用注意事项这样可以有效地规范职工行为、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四是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公司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员工的精神和道德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对全体员工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导向、约束和凝聚作用。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每一名员工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价值观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符合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使企业尽快走出事故导向的操作和思维、管理模式,实施超前创新,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文化制度约束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使每一名员工自觉地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以及应具有的安全道德,从而能自觉地遵章守纪,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做到三不伤害,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良好的安全氛围和系统的安全文化熏陶人,对员工潜移默化,最终形成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开拓前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信赖感、可靠感、依靠感和归属感。

五是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安全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凡是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都会被它拉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水平同时也标志着企业现代化的水平,标志着企业文明管理的水平。

安全文化不单是指员工安全知识的提高,更是指人们对待安全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单是指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产生的成果,还包括造成那种管理方式的原因和所体现出来的安全行为准则;不单指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更是指产生这种环境的文化基础;不单指企业领导做出的安全决策,更是指这种决策折射出的领导者信仰的安全哲学;不单指事故的下降值,更是指对待这种下降的心理态势......。总之,企业安全文化是渗透在安全管理一切活动中的灵魂所在。安全管理主要是管人,管人最好的方法不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监控,而是运用文化的微妙影响。安全文化能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在自觉自律中舒畅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规范和控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安全行为。

四、公司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培育途径

建设和培育公司安全文化,必须遵循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树立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基础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本功抓起,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文化的灵魂,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作为安全文化的精髓,把以人为本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把先进的设备,标准的作业环境作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用“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坚决杜绝电网稳定破坏事故、大面积停电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全面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目前,尽管公司系统各单位在培育自己的安全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建设先进一流的安全文化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当前各单位要在研究基础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要求,从“设备、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1、按照“健康无损、维护及时、运用规范”的要求,保证设备健康无损,构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

设备是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也是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形象。设备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本质上是人的认识和观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认识能力和观念水平,就会有相应的设备质量标准和设备形象标准。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必须首先对设备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设备管理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外形内质俱佳的设备、科学严格的管理、及时细致的维修保养、正确规范的操作运用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要求。通过设备管理这个环节打牢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要完善电网设备管理,严格执行设备技术标准、运行规范、检修规范、监督规定、反事故措施等,从设计、招标、安装、调试、运行、技术监督和检修维护的全过程,加强安全质量管理,保证设备的健康水平。要确保对设备维护、更新、大修的资金投入,做到应修必修、该换则换,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按照“因地制宜、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要求,保证制度有效执行,构建安全文化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形象和水平,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少因单位而异、因岗位而异、简洁实用的规章制度,缺少对制度的执行力。刘振亚总经理在国家电网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加强科学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的根本手段。有制度不严格执行,比没有制度的问题更加严重。”

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理顺生产各专业的管理体制和机构、岗位设置,建立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运作机制,仔细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站、所和班组,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建立一套比较实用、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奖惩分明,严格考核,保证规章制度执行到位。要大力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加强对工作现场的安全监督,对违章行为,必须认真纠正,严肃处理,做到违章必究。对于因为工作懈怠,导致事故和严重失误的,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也要体现人性化管理,让员工感受到执行这个制度是对自己的关爱,对别人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规章制度的落实重在明确责任界面,提高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实现人人都是安全点的要求。

3、按照“提高素质、体现价值、保障安全”的要求,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构建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

人的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因素。提高员工素质,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提高员工素质要从电网企业的每一个岗位做起,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重在抓好一线员工(运行操作、维护、检修人员)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着手建立安全知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等各方面必要的考试题库。让大家通过学习培训进行过关考试。过关上岗,过不了关就再学习。通过这个办法,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岗位技能。通过考试考评,形成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机制;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增强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心;通过创造安全文化氛围,转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观念。通过员工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4、按照“规范有序、展示特色、享受环境”的要求,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构建安全文化的外部条件。

环境状况体现管理水平和审美境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作用。环境包括设备环境、工作场所的环境、生活环境和外部景观环境。要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营造一个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环境,就是使员工所处环境既具有约束作用,又具有展示作用。约束作用体现在规范有序上,指示、提示、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比较完备,体现对生命的关爱,有利于安全生产。展示作用体现在各自的环境特色和审美情趣上,让职工身处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享受到工作的快乐,体现快乐工作的境界。

五、准确把握安全文化建设起步阶段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加强领导,提高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领导者好比种子,通过他们把安全价值观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进而通过细致的工作和努力的实践不断进行培育,就能最有效地加快安全文化建设速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第二,紧紧围绕企业实际,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文化推进过程中,各单位要注重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一般说来,专家学者总是喜欢把企业文化分为精神层、行为层、物质层三个层面加以研究和分析,而省公司从四个方面制定安全文化总体思路和框架,更结合实际和具有操作性。各单位要在总体框架下,结合工作实际,具体组织实施,使安全文化建设总体框架的四个部分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各自的特色。体现省公司和各单位管理层面的不同,管理方式的不同;体现企业文化分层管理、分层建设的原则。各单位可以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启动后完善、先见效后提高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切实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第三,不断创新安全管理的机制和安全文化的培育手段和方式。在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情况,根据员工的思想状况,及时地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吸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思想,有针对性地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人的文化行为一定要靠文化来影响,安全文化也是这样。我们要利用一切的宣传和教育形式传播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的目的。

第四,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要把对安全的宣传摆在与生产管理同等甚至比其更重要的位置来宣传。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但一旦形成,则具有变化人、陶冶人的功能。

总之,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培育安全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公司长治久安的安全局面一定会到来。

上一篇:生本提高课堂效率下一篇:看图写话:小鸟和蘑菇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