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激起千层浪--从一则案例看课堂生成

2024-04-13

一词激起千层浪--从一则案例看课堂生成(精选2篇)

篇1:一词激起千层浪--从一则案例看课堂生成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黄丽娟

[案例]

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又掀起了议论高潮。

同学甲:“我在登黄山时遇到的挑山工。”

“他长得什么样子呢?”我饶有兴趣地问。

“这位挑山工大约五十来岁,脸黑黝黝的,皮肤特别粗糙,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也许是长年累月在山上来回跑的缘故,两条腿特粗壮。”

“你有一双慧眼,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饱经风霜的含义了。还有谁也想说说的?”

同学乙:“我家对门有个修车铺,修车的是个老爷爷。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都会在那儿。老爷爷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地突起,额头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会裂开几个口子。每次见到我,总会微笑着和我打招呼。”

“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我赞许地朝他点点头。

也许受到刚才两个同学的启发,其他同学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

一个同学说:“我的伯父工作特别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由于长期在海上捕鱼,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又黑又粗糙,像没有上釉的陶器。一双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睛透露出坚定的目光。”

另一个同学说:“每次到我家来送气的那个老爷爷,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眼角旁爬满鱼尾纹,眼圈黑黑的,背有点驮,但一双大手很有力,换起气瓶来特别利索。”

又一个同学说:“我的奶奶是个农民,头发全白了,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一般,青筋暴绽的手上布满了老茧。”

……

同学们的话匣子一打开,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源源不断啊!我欣喜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棒,刚才的讨论就是对‘饱经风霜’最好的诠释。你们想要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吗?”同学们兴致盎然,欣然提笔,埋头写了起来……

[反思]

一个成语引起了学生们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最后引发了一组组精彩的人物外貌片断描写,可谓一“词”激起千层浪。

在这堂课上,如果当时老师只是一味地把“饱经风霜”的含义直白地解释给学生听,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但能否深刻领悟到它的含义,进而灵活运用它呢?再说,平时作文,学生一是常为没有写作材料发愁,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写出来的文章假话、空话、套话比较多,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面对此情此景,我随机应变,巧妙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一个成语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这样做,不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让学生通过听、想、说、议的过程,把直观感受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兴趣,真正达到了“言之有物”的目的,所以课堂上便呈现了一群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心灵飞扬的孩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我们应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的目标和程序。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都应该是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

我们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主体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由此可见,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为课堂生成制造空间,从而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性在“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痒”般的想象中自由飞扬。

作者邮箱: hlj0070@sina.com

[一词激起千层浪--从一则案例看课堂生成(网友来稿)]

篇2:一词激起千层浪--从一则案例看课堂生成

每一次听课,都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良多,也会激起无限思考和反思。下面,就此次同课异构的两节课例,我将从教学组织环节的“自学提示”这一方面来侧重分析,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从“自学提示”的设计与实施,看教师处理的教材,把控课堂的能力:

王巧玲老师设计的学习目标

1、与同桌互助,找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把它们读准确;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大声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两个多音字和比喻句;

张利老师设计的自学提示

(一) 自读课文

要求: 借助工具书的同时,把标注拼音的字词在课文中圈出来。

(二)再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要求在文中用笔画出依据)

1、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____的身段和____的鹿角,抱怨着____的腿,而当凶猛的狮子扑过来时,却是它的腿救了它的命。

2、填表。说说在不同的时候,鹿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脚和腿的?

身体部位 照镜子时 遇到危险时

优点:

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符合本课教学目标,并逐步达成目标。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度、容量基本适当,适合第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学内容组织基本得当,训练配套,都有拓展。主要环节安排合理,衔接、过渡自然流畅.

总的来说,两位老师的教学课例,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即:一种是强调教师引导式的以读促悟,另一种是以学生为主体式的自主学习。 两人在对教材的把握、教学方法设计上不谋而合地体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都重视了学生的读,王老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与积极性;张老师则放手让孩子根据自学提示,层次分明地通过小组活动的三读来总结主旨。对于28课《狮子和鹿》的内容,她们有不同的理解与处理方法,运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即王老师在课中侧重了句型变换、中心句等知识点的渗透,整个课堂引导的多,学习氛围活跃;张老师把字词、探究对比鹿不同时候对待自己角与脚的态度作重点,整个课堂把学生放在首位,活动多,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

缺点:

王老师混淆了“学习目标”与“自学提示”的概念,把“自学提示”打成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本课的总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活动的方向和归宿;而“自学提示”则是对具体学习任务的安排,并给予一定学习方法的指导;其次,她设计的“大声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没有明显的层次分别,学生可能会理解不清,产生重复性或无效阅读,起不到阶梯式推进教学活动进程的良好效果;另外、第2个概括文章大意,和第3个找多音字这两个任务顺序颠倒,应先解决生字词,再整体感知课文。最后,拓展环节的小练笔,老师没有吃准学情,当堂没有完成,没有反馈。

张老师在设计默读课文这个环节中的第1个任务设计上,直接给出了让补空的一段话,没有明确的任务提示语,不如给出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汇报环节,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示并可让他们参考补空的思路来说,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又照顾了部分概括能力差的学生。第二点,张老师由于粗心,在让孩子填表格的任务中,把“角”打成了“脚”,缺失严谨认真的态度。第三,“当堂检测”较难,题量多。

上一篇:语言文字工作报告下一篇:【发】基层反映:农村广告贴涂乱象及治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