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家访手记

2024-07-28

暑期家访手记(精选7篇)

篇1:暑期家访手记

暑期家访手记

—-真诚沟通,建起家校桥梁

根据市教育局“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方案及相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师生形象。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我利用暑期登门走访和微信交流等形式对班上20位学生进行了家访。

在这次的家访”的活动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吴熙晨同学的家长。来到他家,嘘寒了几句以后,就坐下交谈起来。

吴熙晨父亲说:“孩子在家有时太贪玩,不听话,总是不做作业。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游戏,我和他妈妈平时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都是他外婆带他,外婆也管不住他。你们老师要多帮我管管,老师说一句顶我们家长十句。”

我接过话茬:“孩子贪玩是天性,关键在于怎样引导。我看他在学校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善良、热情,关心同学,热爱劳动,集体荣誉感很强,学习虽然一般但课堂作业每天都能按时完成。”

孩子的父亲说,孩子虽然贪玩、好动,但还是挺懂事的,每天能帮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就是不愿做课外作业,经常要人催,有时还犟嘴,真让人心烦。希望老师多教育,帮助他改正缺点。接着我就和他交流以下几个观点: 1.父母平时要多亲近孩子,尽量抽时间和孩子共享一段美好的时光。平时可通过电话等方式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及时疏导帮助,把孩子的错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2.孩子不愿做作业可能是基础不够扎实,独立做作业对他来讲比较困难;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是因为孩子感觉到孤独,精神上较为空虚。游戏的吸引力太大,孩子玩上瘾就不能自拔。可是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的使用基本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不让孩子玩电脑不是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老师和家庭教育的引导,再说现在网络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孩子需要上网搜集资料。关键是需要我们去引导和加以限制,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网络上看书。孩子上网的时间和浏览的网站要在家长或老师的监控之下,不要让孩子无人管理漫无目的地上网浏览。我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遏制玩网络游戏。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既要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在谈话中家长很赞同我的说法,表示大力配合教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对张心怡同学的家访,张心怡同学成绩一直不理想,总是落在班级的最后面,对她的家访是我最牵挂的一件事。一放暑假,我便来到她的家,她妈妈热情接待了我。据她妈妈介绍,她爸爸在外面做工地,很少回来,张心怡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幼儿园。平时就是妈妈管姐弟俩的生活和学习,为了补贴家用,妈妈还做起了微商。说起张心怡,妈妈一脸的无奈,说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家里的主坟没埋好,怎么教成绩都上不去,不如他弟弟聪明。通过一番交谈,我了解到她们一家有着很重的重男轻女思想,自从有了弟弟之后,张心怡同学总是受到批评,孩子的自信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批评中消失殆尽。对学习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怎么努力成绩也上不去,干脆破罐子破摔。我认为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从家长入手,于是我和张心怡妈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交谈,告诉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引导她多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多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不要以成绩这个单一的目标来评价孩子,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她成绩差的原因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只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她的成绩才会逐渐提高。孩子的妈妈若有所悟,说自己确实对孩子关心太少,批评过多了,以后会改变自己的做法。说到这里,正好有客户打电话来要求送货。张心怡妈妈向我表示歉意后,赶紧带着张心怡给客户送货。看着孩子小小的身影提着大包小包跟在妈妈身后,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觉得在家访中,教师与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我认为多交流一些教育方法,多谈一些孩子的成绩,切忌一味地指责学生。谈到指责学生不禁想起以前家访时遇到的一位经常因不写作业而逃学的学生,家访时首先听到的是家长指责孩子的话“这个孩子死没有出息,我对他失去了信心。”特别是对顽皮的孩子家访时,家长总是首先指责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是找出孩子的优点,哪怕一点点,目的是唤起家长来配合老师教育自己孩子的信心。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其实每个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庄稼别人家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们的心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通过这次家访,我觉得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顽皮的学生,都可以先让家长谈谈孩子在校外的表现,而后教师再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肯定主流,肯定孩子的进步,肯定成绩,实时地指出孩子的缺点。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力避与家长的交谈中由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而产生教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障碍”,导致家访时关系搞僵。所以我们教师在家访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家长听后觉得是肺腑之言,感到老师家访的目的和任务是在共同教育孩子,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师家访的目的。

时间过得真快,家访结束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是思绪万千。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却各有各的原因,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通过此次家访,我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教师不仅仅要与孩子多沟通,更要与家长多沟通,获得更多的家校互教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的家访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实效。

篇2:暑期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泰东实验学校赵霞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爱是教育唯一的秘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对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而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不单单是体贴照顾他们,还是对他们心灵潜移默化的熏陶。老师的爱包含着对学生的了解、尊重信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力争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在师爱的光辉中。今年我教的这个班,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好,这些学生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天生聪明,学习成绩都是优良。也有个别特殊学生如缪忠健等,他在校喜欢和老师接触,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向上的积极性,但同时缺乏自我约束力。上课时不能按铃声进课堂,不能安静地坐在位上,要么用橡皮砸前面的同学,要么向同学吐唾沫,扰乱了全班同学的正常学习,老师的话听不进去,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时常静下来观察这些孩子的举动,看着看着,便有些心酸,这是个可怜的孩子。他经常大喊大叫或大打出手,为此总是感到很头疼,但也在思考,为什么他会这样。我觉得主要是孩子的心理问题,他在潜意识中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渴望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当这些得不到时,对于一个这样的孩子又不知道如何来表达这种情绪,于是便以一种叛逆的方式宣泄出来,以此来引起别人的关注。表面看似他没有烦恼,其实他也没有真正的快乐。他人的排斥使他倍

感孤独,作为老师,我能为他做点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让他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告诉她怎样是对,怎样是错,怎样和别人交往,怎样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孩子的路还很长很长,他将来该怎么办,暑期我与家长仔细沟通,真心希望家长能腾出一些时间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聊聊天,让该生做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我觉得家长应该多考虑考虑,而不是放任自流,从平时的一些表现看,他有一颗向上的心,比如他喜欢参加活动,或做手工制品,动作的协调程度也不亚于其他孩子,只是一些习惯不好,希望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

学生朱梦颖,父母常常打架闹离婚,孩子心灵上受到打击,整天闷闷不乐,独来独往,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他,影响了学习,成绩很差,我了解情况后,暑期常常到他家家访,并让徐妍等班干部带着他一起活动。父母不在家时,把他领到自己家吃饭。晚上为他辅导功课。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个孩子在学习上有了一定的进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还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她的父母看到这一情况后,流着泪对我说:“老师,真是太谢谢你了,我们作家长的真是惭愧。我们以后一定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情感是学生心田渴望的雨露,是学生心中期待的春风,我相信教师在学生心中播下情感的种子,总会有收获的。

篇3:施与温情伴生成长——家访手记

我带的九(4)班学生家庭情况复杂,有留守生、有单亲家庭、有父母离异重新组合的、还有父母在外打工寄宿在亲戚家的。造成学生之间性格差异较大,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而且起伏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我首先对问题较大的一些学生进行家访。

分班不久我就注意到了我班的王远达同学。这是一名性格怪异的男生,从不见他与任何同学有过过密的交往,成绩也是中等水平,并且总是郁郁寡欢,好像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语文老师反映,这个孩子好像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很少关注到生活中的美好。但据数学老师观察,他是一个聪敏的孩子,思维敏捷,只是不太关注学习而已。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个花样年华的孩子对周边的一切失去了热情呢?10月15日我带着疑问来到他的家里。通过他奶奶的介绍,我了解到,他在家能积极完成家庭作业,也能帮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爸妈的婚姻是名存实亡,他妈妈近三年没有回家,对其不闻不问。爸爸长期在外打工,每年也是年关才回家,偶尔打打电话。在其奶奶的诱导下对他母亲有着深深的怨恨,造成该生性格孤僻、心理包袱较大,成绩起伏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对其奶奶的辛苦照顾孙子的行为表示了钦佩,但对其教育方式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不应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使他背负太多的心理压力,学生现在主要是努力学习,有能力再来改变家庭现状。接着,我和王远达进行了单独交流,如我所料,他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对父母的怨恨,尤其是母亲,他认为母亲不爱他,狠心抛弃了他。我告诉他,父母永远对孩子有着世间最纯粹的爱,只是迫于种种压力,表现的方式不尽相同而已。无论父母在什么地方,他们心里最牵挂的都是孩子。其实,人世间有多种美好的东西,只要认真去关注,一定能找到世间的许多美好。比如,奶奶的爱,同学、老师的关怀。听到我的话,王远达似乎有所触动,眼睛里明显有了鲜亮的东西。回到学校后,我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和王远达交流,并且暗暗叮嘱班干部多和他交流,多注意他的动向。逐渐地,在王远达的脸上有了笑容,性格也开朗了很多。现在,王远达已深深地融入到了班集体中,有了许多朋友,作文中也有了鲜亮的色彩。看到他恢复了少年应有的本性,我深深地为他的改变而高兴。

在许多家长心里,老师家访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干了“坏事”,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所以,许多家长都比较厌烦老师的家访,因为在每个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而我个人认为,每个学生包括所谓的“后进生”都有他优秀的地方,只要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才能更好地与家长交流,最终达到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的目的。

我班有一位叫余想的同学,这是一位学习上有较大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导致他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纪律也比较涣散,随时有辍学的危险。而且,据七、八年级的老师反映,余想在七、八年级还经常通宵上网,心思根本没有放到学习上。但据我观察,这是一个集体观念非常强的学生,对于班级的一切事情他非常关心。开学初我即对其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该生在家是独生子,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并照看小孩,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得非常精心。看得出来,母亲十分溺爱孩子。我首先在其母亲面前肯定了余想近段时间的表现,待人热情,有礼貌,热爱劳动,能够在教室坐下来,晚上也没有外出上网。该生在旁边听了也高兴起来,还主动给我倒茶。此时,我又适时表扬了他懂事、热爱集体,等等。听到我对孩子的称赞,家长也诚恳地对我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他们也希望小孩能学好,可以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即使不能成才也要成人。但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母亲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一味地溺爱,现在孩子大了,想管但根本管不住了。而父亲在家少,遇到事情只会一味地打骂,根本不知道孩子的需求,反而使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倔强。针对家长的期望和家庭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向家长建议,现在余想在校应该安心学习,争取多学一点知识,中考后去汪集职高学习一门技能,并且列举了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汪集职高成功的例子。学生的眼睛马上亮了起来,当即表示在校要认真学习,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家长也倍感欣慰,因为孩子的表现又让她看到了希望。后来,我又多次找余想谈心,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到目前为止,该同学没有发生一起违纪事件,能规规矩矩的在校学习,并且对学习也有了很大的热情。

篇4: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为了积极响应石家庄市教育局倡导的“干部进学校,教师访万家”的思想,自学期伊始,我校就开始开展家访活动。作为一名专职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也跟随几位班主任走访了一部分学生。作为一名新老师,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家访,第一次近距离的贴近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激动之余,也感触颇多。

我第一次走访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闫某,闫某是一名成绩中等、平时表现不很突出的女孩,性格内向,上课很少发言,即使发言声音也很小,课下也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写写作业,很少与其他同学玩闹,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去了她家,我才了解到这是一个外来务工家庭,家长整日忙于工作,文化知识水平也不高,家长虽然也很想关心孩子的学习,可是有心无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经常教育孩子不要攀比,诚实做人等等。郭某深知家中生活不易,非常懂事,知道体恤父母,课余时间都会主动去帮家长洗衣服、做饭等家务。然而,也正是由于家境贫寒,闫某也养成了自卑,不善表达,不善争斗的性格。家访结束后,反思自己以前的工作觉得是多么的不称职,总以为自己是英语教师不是班主任,把知识教给学生就够了,在不知不觉中缩小了教育教学的内涵,对学生关注不够多,了解不够多„„以后,我一定要弥补工作中的不足,通过这次访万家活动拉近我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我和学生家长的距离,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篇5:教师家访手记3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是今年才12岁的六年级学生贵贵与我一次谈心时,说出的一句与年龄极不相称,感人肺腑的话。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能够说出这样有哲理的话,我感到特别意外和惊讶!

贵贵家住三合古墩子六组,最贫穷的小组之一。几经周转,在熟人的引导下,终于找到了贵贵家。贵贵与母亲对我的到来感到特别意外,懂事的贵贵连忙告诉母亲:这是我们的班主任杜老师。头发花白的母亲见到我:哎哟!我早就听贵贵说,她的班主任对她特别关怀,您是好老师!今天下这么大的雨,怎么来到我们这个贫穷家庭的哟„„我忙阻止其母亲别这样说。并当着贵贵的面,向其母亲汇报了贵贵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习和生活情况,真诚、客观、实在地评价了贵贵是一个比同龄人更懂事的好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自我能力特别强,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经过交谈才知道,贵贵的爸爸与妈妈结婚15年才怀上贵贵,一家人非常高兴。天有不测风云,贵贵还没有出生,父亲因一次意外事故去世。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刚刚蒙受灾难的家庭既带来了喜悦,又增加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难怪贵贵在学校省吃俭用;衣服虽然穿的很干净,难怪很少看到她换新衣服的;难怪贵贵那次对我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我镇定很久后告诉其母女: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有的亲人瞬间消失,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坚强地活下来了。贵贵每学期都享受到了“住宿贫困生生活补助费”的。有些灾难是无法预测的,也是无法抗拒的,你们母女这些年来,受了不少苦,战胜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了不起呀!你们要继续坚强起来,贵贵特别懂事,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战胜困难的动力,根据贵贵的表现,只要继续努力,我充分相信你们以后会幸福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你以后肯定会享贵贵的福呀„„ 其母亲舒了一口长长地气说:“贵贵从4岁起就很懂事,知道妈妈劳动的艰辛,挣一分钱的艰难,她从不挑吃穿,特别是上学读书回家后,不需要我吩咐,就主动帮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洗衣服,做饭等等„„我的贵贵的确很懂事!‘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哟!’没有办法,从小磨练了贵贵的习性。”有贵贵的支持,母亲看到了希望,也会心地笑了!

通过多人次的家访,让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家访,教师才能够更真实,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及背景,更好地把握学生个性特征和学习动态地培养,能及时地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或者监护人;只有家访,学校教育才算完整;只有家访才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下,顺利健康地成长。

篇6:家访手记

家访是盏灯,他点亮了老师和家长的心。

家访是座桥,他架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心,心心相通。

家访是天上的北极星,他帮老师和家长的心,指明了方向。

——《家访》

临时接到了一个同事的电话,说要写一篇2011年到2012年的家访手记,在明天中午之前就上交。一时有点措手不及,抵挡不住的感觉。一大早的,我就坐在电脑面前,思绪开始飞扬。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和缘分。大家都开学了,我才临时被分配到瓯北一所幼儿园工作一年。很清楚地记得我和家长们初次见面的尴尬。有的人看了我,只是一笑而过;有的人一听说换老师,则一脸的埋怨:“怎么又换老师了”;有的人直接问我:“老师,你来了就不走的吧?”我只是笑笑。是呀,谁也不想遇到这样的事。

为了让我和孩子家长能尽快的了解和彼此的熟悉,为了避免大家心理的疙瘩越发的陌生,同时也为了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的良好环境,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我开始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家访。《纲要》中明确地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因此我的家访重点首先是让家长对我产生一种信任,让他们放心的将孩子交在我的手中。让今后我开展的活动中,他们也能积极的配合。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是大教育观的要求。家园配合,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事先1+1〉2的教育效果。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事先从配班老师那大概的了解这些孩子,家长的性格等情况。好让自己也做好一个相对的心理准备。纲要中说只有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家庭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去家访时,打好电话预约好,大概几点到。在敲门之前,我重新确认自己将家访的这家孩子的名字,以免发生低级的错误,产生不必要的尴尬。见面的时候,绝对的是笑脸迎上,特真诚的说:“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家了。”记得我们家访的第一家是小楚家,当时我这么一说,原本开门一脸茫然的小楚奶奶,一下子就笑起来,边让我们进门边说:“不会不会,老师来了,我们很高兴的。快进来快进来。”当晚去小喻家家访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喻全家人都在门口迎接,当时就很感动。我马上对小喻说:“小喻,我感到真幸福,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你一起迎接老师呢!”随之,全家人都哈哈大笑。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虽然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家庭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不可忽视。在两个星期的家访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在小棋家,一个是妞妞家。这俩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都很宠爱自己的孩子。

小棋妈妈一直在跟我强调:家里人除了她不怎么宠,其他人都很宠他。所以郑棋的自理能力很差,你不叫他去上厕所,他就不会去。裤子衣服鞋子也不会自己穿脱。有了鼻涕,他也是在那哭叫着:“我有鼻涕,我有鼻涕。”叫他去拿纸巾,他也不去拿,就是要等着你拿给他。他爸爸因为他是第一个孩子,每次我教

育孩子时,他爸爸就说孩子还小。现在郑棋在幼儿园就比同龄的其他孩子就弱很多,怎么教育也没用···

我耐心地听着小棋妈妈将一堆的苦水涌出来,从她的诉苦中,我可以听出她其实也很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让老师不喜欢。担心孩子会跟不上其他的孩子的进度。后来我对她说:虽然我接触郑棋只有那么一个星期,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也特喜欢他。小家伙长的很可爱,很单纯也很善良,对其他的小朋友也特友善。虽然自己不肯动手吃饭,但喂他吃饭的时候,不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一口要含很久才肯咽下。现在,我们也不能急着要他一下子将所以的东西都会了,首先我们对他要有信心,相信他一定能改进。其次就是要多鼓励他,多表扬他。尽量不管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多给他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不要担心他会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最后就是跟家里的人好好沟通,大家一致的教育观念才会培养好孩子。不要因好事办坏事,破坏了大家的和气。其实大家都是为了孩子能更健康的成长。我也在幼儿园多多观察孩子的情况,大家平时也相互交流交流,有问题一起探讨。郑棋妈妈听了,连连点头说:是的,我们以后真的要多多交流沟通。让他爸爸也跟你谈谈,老师跟他说,他也会听进去一点!

平时在阿姨的口中就有所耳闻,妞妞回家的时候老说,我有打她。虽然我也就听听而过,但心里到底不是个滋味。如此,想想,妞妞家里的人听了会不会也很伤心。这次家访,我就主动地跟她妈妈爸爸聊起了这件事。我是刚接手这个班级,对孩子们还是相互沟通的阶段。对于妞妞为什么回家老说我有打她,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在幼儿园,妞妞不管是什么事,她都是头一个来找我。有事没事就来我身边叫叫我粘着我。按理说,她应该是很喜欢我才是的。妞妞妈妈就说,这小丫头就是这样。妞妞小的时候都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妞妞的一些行为确实也比同龄的孩子要发展的要快。爷爷奶奶就认为自家的小孙女就很能干,宠的也不行。使的妞妞就听不进一点不好的话,你如果有一点不和她的意,她就开始跟爷爷奶奶告状,撒点慌。后来问她,她又说是跟你开玩笑。

当时,我听了笑了笑,说:原来这小丫头还这样的那。我倍感惊讶,同时陷入了沉思:幼儿园的孩子,由于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因此,作为教育者,对于妞妞的这种行为,我们不能仅仅凭主观判断就把它简单地定位撒谎,乱说话。孩子正经历着成长的逆反期,有时表现得很浮躁。虽然她常常出现在我面前,但我并不是每次都有跟她好好的交流。让她在主观上产生了想法,认为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于是,我跟妞妞妈妈商量好,一方面给予她正面的引导,告诉妞妞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想要别人注意到你,喜欢你,可以告诉老师,爸爸妈妈。我们是你的好朋友,我们会忙你!

经过两个星期的家访,我与班里家长和孩子感情的明显的好了很好,对孩子的了解也简短了很多的时间。

篇7:沟通从心开始——家访手记

关键词:家访,沟通,用心,用爱,“塑造人”

心灵的距离有时等同于脚下的距离, 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在学生家里坐一坐, 聊一聊, 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 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 胜过许多天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家访使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 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 流进学生的心田, 必然激起学生心灵温情的浪花。

在和家长的接触中, 我发现家长和学生一样, 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也存在着种种不同的态度:有的家长希望老师和他们多联系, 对于教师家访很支持, 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有的家长则认为和老师交流可有可无, 作用不大, 对于教师家访表示理解, 持配合的态度;有的家长觉得没有必要, 在心理上比较反感, 认为教师家访肯定是孩子犯了错, 自己没有面子, 于是家访演变成了家长训孩子的过程。

虽然人有不同, 可是在和学生家长接触的过程中, 我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只要主动、真诚地和家长交流商讨, 将心比心, 试着站在家长的位置看问题, 不管他们原来持哪一种态度, 慢慢地都会理解和配合学校, 共同教育好孩子, 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责任:教育好我们共同的孩子。

家访中, 令我甚为感动的是家长们表现出的那种对学校、对老师真诚理解的平和心境, 特别是源自家长的那份信任, 那份发自内心的渴求和敬意。一个学生能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需要家校双方的积极配合。而家校双方的交流又以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最为频繁, 因此,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校外情况的主要途径。

十一月二日下午

今天准备去班上最调皮、最捣蛋的学生小杰家。赶到他家时, 已经六点多了, 他父亲还没回家, 只有他母亲在家。他母亲一看见我, 马上放下手头的事情和我打招呼, 并充满歉意地说:“是不是我家孩子又闯祸了, 真是给您添麻烦了。”说着, 就把小杰喊过来, 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 小杰一直低着头一声不吭,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我一见, 忙制止他母亲, 说:“其实, 骂孩子起不了什么作用。我这次来只是想了解一下小杰在家的一些情况。”他母亲愣了一下, 说:“老师, 我家孩子不是闯了祸吗?”此时, 小杰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 见此情景, 我灵机一动, 突然改变了家访的初衷。于是, 我摇摇头, 说:“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当着小杰的面, 我开始向他母亲夸他的优点, 如:勤快, 有礼貌, 脑子聪明, 等等。他母亲听得有点疑惑了, 小杰却在一旁低着头, 不好意思地脸红了。我趁热打铁地说:“对啊, 虽然他的行为习惯不太好, 但他也有他的优点。而且, 我相信他那些不好的习惯以后也能一一改过来, 我相信他。小杰, 你说是吗?”小杰一听, 连连点头保证。我又说:“其实你们家长在管孩子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责备、打骂, 这样反而会引起孩子的不满, 而且你们打骂过后, 可能会让孩子有样学样地去打骂同学。”他母亲一听, 也不好意思起来, 表示以后管教孩子不再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临走的时候, 我特意交代小杰, 让他记住今天对我的保证, 我等着看他表现。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那坚定的眼神让我看到了希望。

家访结束, 我反思, “告状”式的家访是一种粗浅的教育手段, 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 加之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认识不同, 也许还会碍于面子, 采取极端方式, 这样, 只会让孩子多受一次父母的责骂, 甚至会引发孩子的叛逆情绪, 造成师生间的隔阂, 不利于教育的开展。这次家访留给小杰的印象应该是十分深刻的, 相信以后他会逐渐改掉那些不良的习惯。

十一月十日星期天

今天我准备去两位特殊学生———小A、小B家进行家访。说他们特殊, 是因为两个孩子外表看来天真活泼、虎头虎脑, 但一提到学习, 总是为之头疼, 表现慵懒, 而且隔三岔五落作业, 书写特别潦草, 没让家长和老师少费心血。

小A, 在老师眼中, 他是典型的问题学生。上课时像一架永不停息的小马达, 一刻不停地动:不是随便翻几页书, 就是玩橡皮大战;不是交头接耳说几句话, 就是一眨眼的时间钻到了桌子下, 可以说是无一刻安宁。经常不能完成作业, 今天要求他补, 他当时答应得非常干脆, 但放学找人时却没了踪影。这样的学生以前也碰到过不少, 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 就时不时地朝孩子发泄, 见好言相劝不成便施加皮肉之苦。好在小A的父母亲性格并不暴躁, 因为自己平时在外面工作, 很少顾及孩子的学习, 出于心中有愧, 他们很多时候只是苦口婆心地进行“话疗” (谈话教育) , 并不会给孩子“动手术”。时间一长, 孩子就产生了“免疫力”, 家长的教育不再奏效, 就只能指望老师了。

当我们敲开小A家的门时, 小A害羞地躲在父亲身后, 眯着眼瞄我们一眼, 冲我们微微一笑, 俨然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然而不出一两分钟, 他便猴子似的上蹿下跳, 喜不自禁。我们让他拿作业来看看, 他便高兴地拿来一大堆, 一看, 数量倒是基本保证, 但质量却不尽人意。语文作业错别字连篇, 遇到复杂的题目便空在那儿了;至于数学作业, 简单的题目信笔涂鸦, 难的就置之不理。但是, 当我拿到小A的作文本时, 却被其中的一篇深深吸引了。习作字迹较为工整, 内容充实, 字数大约在五六百。我激动地拍拍小家伙的肩膀, 极力称赞:“作文写得不错, 真了不起!”他似乎特别高兴, 说:“那当然喽, 我花了不少时间!”我趁热打铁说:“要是以后上课、做作业也像写作文这么认真就好了。”

这时, 小A的爸爸妈妈面露难色地告诉我们, 自己的孩子看起来就是比别的孩子幼稚, 从幼儿园开始明显表现得比别人好动。一年级刚入学, 其他小朋友全神贯注地学习拼音, 而他却愣愣地坐在那里整整哭了一星期。这可是至关重要的一星期啊。从一年级开始, 小A学习就显得特别不专心, 加上大人无暇顾及, 因此学习习惯就这样渐渐被忽视了。看着小A父母内疚而担忧的样子, 我与之分析, 一起商量对策。首先建议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要求孩子每天能自己整理好书包, 准备第二天学习的必备用品, 从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开始, 从小事中培养责任心;其次, 要求他每天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并让家长过目、签字, 当天晚上有条理地、分门别类地装进书包, 第二天早上及时上交。我还重点提醒了小A的父母, 现在要特别盯紧, 期中前后要尤为关注, 因为这段时间往往是孩子学习疲倦的“极点”, 容易懈怠, 建议家长多督促、勤鼓励。末了, 我对小A再次强调了几点关于课堂纪律和作业的建议, 他都爽快地答应了, 让我着实高兴了一回。家访就在老师和家长的期待中告一段落。

小B, 因常发“牛脾气”而在班上名声显赫。小B的家境不错, 父亲是设计师, 母亲是华联商厦的营业员。据妈妈介绍, 小B从小就爱发脾气, 而且样子特别吓人, 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 鼻涕眼泪一大把, 有一次居然还用小刀划自己的手心。就因这种脾气, 他在班上很少有朋友, 常常独来独往。当谢老师讲起那次大扫除小B因没带抹布又无处可借导致无法擦桌子时, 小B的眼睛有点湿润。我万万没有想到外表看来活泼刚硬的小B, 内心深处却因没有好友而万分孤寂, 不由得心生几分同情。是啊, 别看有的孩子表面上强硬如“火山爆发”, 其实他的内心却是“冰山一片”。缺少关爱, 缺乏被爱的感觉, 这样的孩子怎能健康成长呢?教育这样的孩子, 老师是不是该从“心”开始呢?不去家访, 这些事我们老师是难以知晓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也难以一眼洞穿。

我一家一家地走, 我看到了在家里和在学校一样乖巧懂事的曾才敏, 在家也不太爱说话的樊刚一, 腼腆的胡涛, 每个孩子看到老师出现在自己家里的时候都是感到惊喜的眼前一亮, 都会很主动地去给我们倒水端茶, 然后乖乖地坐在我们旁边。摸着他们的小脑袋, 我的心里好温暖。我和家长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宝贝, 不知道家长能否体会到, 孩子同样是我们老师心中的宝贝, 我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如此热切地期盼着学生的进步, 即使再辛苦心里也是甜的。

上一篇:我们需要学会放弃的哲理散文下一篇:规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保障农村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