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学数学的方法

2024-07-08

学习小学数学的方法(精选8篇)

篇1:学习小学数学的方法

小学数学学习总结的方法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①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②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为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①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②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③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④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⑤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这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①多思、勤思,随听随思;②深思,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③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④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高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①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②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③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完善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三、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高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①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②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老师带着复习总结。笔者认为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起来,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分享

1.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 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 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2.动手试一试: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培养创造精神: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 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 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内课外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 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 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 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

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

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

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

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 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 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三、复习、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 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 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四、提高。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只这几种,各人都有自己的绝招,只要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成绩一定会提高的。我们青少年担负着祖国的重任,人民的希望。同学们,让我们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乘着快艇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吧!

篇2:学习小学数学的方法

教师是落实数学思想方法的实施者,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小学阶段所涉及的各种思想方法的内涵。

教师深刻理解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在课前预设时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小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前提。

二、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体系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蕴含在教材中的暗线。《数学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上,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所学内容的特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采取逐步渗透编排的,以便逐步实现学习目标,为此,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根据不同年级蕴含着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渗透“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精确中认识近似,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极限思想。四年级教材中“直线、射线和角”的知识点,就蕴含极限的思想: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由无数点组成,但没有端点,可以两端无限延伸;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总是隐含在各知识版块中,体现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不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也没有游离于知识之外的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研究教材,遵照《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编写要求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意见,认真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按章节及知识板块考虑应渗透哪些,怎样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并列为教学目标,使渗透成为有意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受到思维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生掌握了思想方法将终身受益。

三、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一)提高渗透的自觉性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 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教师讲不讲,讲多讲少,随意性较大,常常因教学时间紧而将它作为一个“软任务”挤掉。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领会多少算多少。因此,作为教师首先 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 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 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 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计,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

(二)把握渗透的可行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實现。因此,必须把握好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的契机——概念形成的过程,结论推导的过程,方法思考的过程,思路探索的过程,规律揭示的过程等。 同时,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注意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 知识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适得其反的做法。

(三)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启发学生思维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特别强调解决问题以 后的“反思”,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来说才是易于体会、易于接受的。如通过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有规律的对比板演,指导学生小结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找到具体数量的对应分率,从 而使学生自己体验到对应思想和化归思想。其次要注意渗透的长期性,应该看到,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而是有一个过程。数学思想方法必须经过循序渐进和反复训练, 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有所领悟。

篇3:小学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探讨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 究竟什么是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呢?很多老师对此备感陌生.数学思想是数学研究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 是对数学内在规律的认识, 也是在数学知识和方法作进一步认识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性观点;数学方法是在数学研究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 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程序, 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要解决问题就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途径和手段, 这就是策略.可以说,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是创造能力的源泉.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可使学生终身受益.“数学思想方法大众化, 并使其在数学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 将是设计21世纪数学课程的突破口.”那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到底要渗透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呢?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 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作示意图, 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 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 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例如, 我们常用画图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 这些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二、函数的思想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 运动进入了数学, 有了变数, 辩证法进入了数学, 有了变数, 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我们知道, 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 注意渗透函数思想.函数思想在新世纪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渗透.如让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发现加数的变化引起和的变化规律等, 都较好地渗透了函数的思想,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函数观念.三、极限的思想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 从近似中认识精确, 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 了解它有重要意义.新世纪版教材中有许多处注意了极限思想的渗透.在自然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的教学时,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自然数是数不完的, 奇数、偶数的个数有无限多个, 让学生初步体会“无限”思想;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中, 1÷3=0.333…是一个循环小数, 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写不完的, 是无限的;在直线、平行线的教学中, 可让学生体会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四、化归的思想方法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化归, 是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转化过程, 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 以求得解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数学中充满了矛盾, 如已知和未知、复杂和简单、熟悉和陌生、困难和容易等, 实现这些矛盾的转化, 化未知为已知, 化复杂为简单, 化陌生为熟悉, 化困难为容易, 都是化归的思想实质.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都是一个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 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时也经常用到它, 如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例如, 小数除法通过“商不变性质”化归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化归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通过“通分”化归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等.在教学平面图形求积公式中, 就以化归思想、转化思想等为理论武器, 实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同化和顺应, 从而构建和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研究一般性问题之前, 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 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 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归纳思想的应用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归纳思想, 既可以由此发现给定问题的解题规律, 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客观规律, 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题.因此, 归纳是探索问题、发现数学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 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例如, 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时, 先由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度数, 再用猜测、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 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这就运用了归纳的思想方法.六、统计的思想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 人们通常需要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问题, 就要把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数据加以归类整理, 从而推测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 这就是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例如, 求平均数是一种理想化的统计方法.我们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情况, 以班级学生的平均数作为该班成绩的标志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这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方便的统计方法.苏教版小学数学除渗透运用了上述数学思想方法外, 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假设的思想方法、比较的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方法、类比的思想方法等.在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突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智能.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要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 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 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篇4:小学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二、集合的思想方法

把一组对象放在一起,作为讨论的范围,这是人类早期就有的思想方法,继而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维对象,如数学上的点、数、式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思想就是集合思想。集合思想作为一种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就有所体现。在小学数学中,集合概念是通过画集合图的办法来渗透的。

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利用图形间的关系则可向学生渗透集合之间的关系,如长方形集合包含正方形集合,平行四边形集合包含长方形集合,四边形集合又包含平行四边行集合等。

三、对应的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的思维对两个集合间问题联系的把握,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计数器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渗透对应思想。

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分别将小兔和砖头、小猪和木头、小白兔和萝卜、苹果和梨一一对应后,进行多少的比较学习,向学生渗透了事物间的对应关系,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

四、函数的思想方法

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我们知道,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函数思想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就有渗透。如让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表》,发现加数的变化引起的和的变化的规律等,都较好的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函数概念。

五、极限的思想方法

极限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了解它有重要意义。

现行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处注意了极限思想的渗透。 在“自然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体会自然数是数不完的,奇数、偶数的个数有无限多个,让学生初步体会“无限”思想;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中,1 ÷ 3 = 0.333…是一循环小数,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写不完的,是无限的;在直线、射线、平行线的教学时,可让学生体会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六、化归的思想方法

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化归,是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以求得解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已知和未知、复杂和简单、熟悉和陌生、困难和容易等,实现这些矛盾的转化,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化困难为容易,都是化归的思想实质。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一个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我们实施教学时,也是经常用到它,如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

七、归纳的思想方法

在研究一般性性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归纳思想的应用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归纳思想,既可认由此发现给定问题的解题规律,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客观规律,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题。因此,归纳是探索问题、发现数学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由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度数,再用猜测、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就运用归纳的思想方法。

八、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离不开符号,数学处处要用到符号。怀特海曾说:“只要细细分析,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的极大方便,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符号除了用来表述外,它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符号化思想的渗透。

九、统计的思想方法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人们通常需要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问题,就要把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数据加以归类整理,从而推理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这就是统计的思想和方法。例如,求平均数是一种理想化的统计方法。我们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情况,以班级学生的平均数作为该班成绩的标志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这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方便的统计方法

篇5: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小朋友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乘法口诀表,到了四五年级理应不成问题。实际情况是,仍有小朋友在复杂计算当中用错——当然,比例不大。如果有此类问题,那么基础就是第一步。

02丰富巧算知识

抱着艺多不压身的心态,积极学习11、15、37、101、10101,25等数的巧算、凑整法、“头同尾合十”、等差数列公式、平方差公式等技巧。只要技巧正确、掌握准确,它们能够在简化计算、提高准确率。

特别指出一点:不少小朋友只是单纯记忆、套用运算技巧,巧算时依赖纸面过程,运用中不能灵活变化——这样半生不熟的技巧就不太靠谱了。比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当中,大量高年级同学不能够理解“平均数×项数”,一定要使用“(首项+末项)×项数÷2”。

03启发数学意识

这里的数学意识包含两个方面:理解运算法则、理解数学算式。

运算法则运算法则体现了数学规范,它是整个数学体系的基石,也是最与生活贴近的部分。各种符号、运算律不是简单的对纸面上数字和式子的处理手段,而应该被理解为数量的处理。如果不能够从鲜活的数量关系理解运算法则,那么孩子很难运用灵活。

数学算式理解数字算式是指学生看到式子要能够明确自己所要处理的数量关系,而不是呆板的算式。这一点很容易培养——让孩子在做题之前表述整体的数量关系,训练一段时间即可。

04培养草稿习惯

针对学生常见的表现,需要提醒这么几条:

(1)草稿纸足够大、足够多、本身的花纹少(如果与您节俭的初衷不符,请酌情取舍);

(2)草稿纸上演算过程,分区分块、先后顺序明确;

(3)字迹要清晰可辨识,但是不需工整、不需要美观;

(4)一开始打草稿要不厌其烦,大胆将步骤写细致,长大点回顾总结时再做简化。

05增强验算能力

绝大部分小朋友一开始是不会验算的。即使五六年级拔尖的小朋友在被要求检验的时候,他们常常只是拿着题目重新做、或者对着草稿发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小朋友们的解题思维还没有明确分步分块,不论过程多么复杂,他们的脑袋中都只是“拍拍脑袋”的过程。

篇6:学好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作者|十一

首先就要抓住课堂,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都要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讲到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时要多听多记,不要局限在某个思维里,思想方法往往比解出某道题的答案更重要。

其次就是完成作业,在写作业时,每做一道题都要有深层的思考,比如说解题的规律、技巧等等,有意识的去了解速度和准确率,这样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要轻易放弃,做题也是需要灵感的,所以有空的时候就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

篇7: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算术是比较复杂的,而对孩子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学习较难的算术,很难让他们接受。家长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例如去超市买苹果,让孩子自己挑选,并数出数量,等到回到家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洗两个苹果,一人一个吃掉后,问孩子还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接触数学并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运用分解技巧

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大数记心里,小数上下加减

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 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之后得出结果4+2=6

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 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之后得出结果6-3=3

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需要孩子掌握的一些识记的东西

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2 2+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这样记住了以后,进行20以外的加减法运算,对孩子来说,就不会很难学;

巩固成果

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出题目,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提问,而且问的时候语速要快,要给孩子一种紧迫感,这样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效率,而且多次练习能够让孩子的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提高算术能力。如果家长在问的时候孩子能够快速的答出来,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表扬,例如“真棒!”,“真厉害!”这些话语,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对数学算术产生兴趣,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辅导技巧

要想提高孩子数学加减法能力,一定要让孩子对十以内的加减法熟练,要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能心急,要告诉孩子加减法是一个互补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对于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需要建立在孩子熟练掌握十以内加减法之上才行,家长可以找一个横格的本子,在十页纸上随机为孩子出题,将20以内的数字的任何一个组合都顾及到,帮助孩子更深刻记忆。

篇8:探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方法

一、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产生与学习方法

(一)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产生的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 为从根本上实现创新, 教育改革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新课程改革后, 教育者愈发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以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为例, 其产生是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在教育改革中, 对小学生的教育是基础性教育, 需要给予重视。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一门学科, 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然深受重视。由此引发了教育者对其方法的研究与学习。

(二)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方法

第一, 学生由教师设计的情境进行探索。数学课的情境设置, 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求知心理对课堂创设的固定情境, 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欲、实践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在课堂上, 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利用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与内在美, 为学生创设出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 让学生通过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主动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通过设定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与思考, 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学习活动, 通过与学生的探讨与交流, 倾听学生的看法, 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想办法解决。

第二,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对于小学生而言, 培养其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这就需求教师在研究数学教材的同时, 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并在了解的基础上, 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素材,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另外, 针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疑问、看法提出具有探索性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教师可通过点拨,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发现数学规律。

第三, 教师组织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合作与交流。合作与交流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前提下, 是指以班级或集体为单位对问题进行交流, 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把学生分成小组, 对数学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学生通过交流学习与合作, 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科学性和学习效率。最后,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重点、疑难点的交流与研究, 使学生广泛参与到数学的自主学习中。

第四, 教师通过检测反馈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当堂消化。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做一定量的基础训练, 教师可通过对训练结果的批改与反馈, 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的成因, 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把存在问题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指出, 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改正学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 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重新学习与系统消化。在此过程中, 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完成相关的检测题目。同时, 学生还要通过教师的反馈, 对自己及他人的学习动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确定学习目标。

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意义

(一) 通过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事物。在遇到困难时, 他们会想办法去解决。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情景设置等教学手段, 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利用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质疑”

在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 包括学习方法、习题解答等。作为教师, 要善于利用这些问题, 帮助学生建立个体思维, 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数学问题, 提出质疑。因为有质疑才有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 通过自主学习,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主学习有利于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舒缓其精神压力, 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求知欲望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 并总结规律, 学生不再被动,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语

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提高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这种做法也是教育创新的体现。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使得教师与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互相配合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对教学进程的一种促进。

参考文献

[1]蔡金香.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田德超.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J].学周刊, 2013 (3) .

上一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攻略下一篇: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