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儿歌教案

2024-09-06

幼儿儿歌教案(通用14篇)

篇1:幼儿儿歌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让幼儿体会儿歌的意境,有表情地朗诵。学习正确发出“南”、“老”、“奶”的音。

3、激发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活动准备:

1、南瓜若干个,小拉车一个。

2、幼儿情景表演一组。

3、PPT背景图一张,老奶奶、小娃娃、以及指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PPT 出示一个南瓜,请幼儿猜一猜南瓜哪来的?

2、观看情境表演,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记住儿歌。

(1) 教师有表情地将儿歌朗诵一遍,再让幼儿一边看手偶表演,一边轻声地朗诵。

(2)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重点练习:老、奶、南的发音。)

4、练习有表情地朗诵。

5、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讨论:小娃娃拉着小车笑哈哈,他为什么这么高兴?教育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儿歌: 大南瓜

老奶奶,收南瓜,

南瓜甜,南瓜多,

拿不了,抱不动,

来了一个小娃娃,

拉着小车笑哈哈,

帮助奶奶送南瓜。

篇2:幼儿儿歌教案

魔术师这一名称是幼儿熟悉而且非常感兴趣的,为了让幼儿在一节课中不觉得枯燥无

味,我从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了本次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即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现《纲要》倡导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展示的画面,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情感脉络和作品的表现手法。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仿编诗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认识汉字:魔术师,红、黄、蓝、绿。

三、活动准备

魔术帽一顶,教师事先学会一个小魔术,制作电脑课件“魔术师”,有关红、黄、蓝、绿颜色的物品若干件。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戴着魔术帽走出来,让幼儿猜猜是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认读魔术帽上的三个字:魔术师

幼A:你是魔术师,因为你戴了那顶帽子。

幼B:变戏法的叔叔出来了。

3、魔术师变魔术,巩固幼儿对魔术师三个字的掌握。

评析:通过魔术师变魔术,大大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想看个究竟,课堂气氛 一下子被老师调动起来了。

4、基本部分,学习儿歌“魔术师”。

(1)师:魔术师还会变。〔演示电脑课件“红黄蓝绿铅笔跳来跳去”〕

A、有些什么颜色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相应颜色的旁边出示相应的汉字:红、黄、蓝、绿。〕

B、你喜欢哪个字宝宝?

幼1:我喜欢红色,因为看上去很鲜艳。

幼2:我喜欢蓝蓝的大海,所以我最喜欢蓝这个宝宝。

幼3:黄色很像弯弯的香蕉,我喜欢黄字宝宝。

评析:通过这种“你最喜欢哪个字宝宝”的问题巩固了幼儿对四个汉字的掌握,幼儿学得很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这四个汉字。

C、红的会变成什么?黄的会变成什么?蓝的会变成什么?绿的会变成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物品)

幼1:红的会变小花、红旗、大苹果。

幼2:黄的可以变梨、香蕉、菠萝、

幼3:绿的会变小树、菊花、虞美人、青菜。

幼4:蓝色可以变大海、兰花、牵牛花。

评析:这一环节为下面的仿编诗歌做了铺垫,培养了幼儿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2)教师继续演示课件。〔红的会变太阳,黄的会变小鸡,绿的会变草地,蓝的会变天空。〕

A、师:魔术师会变什么呢?学念:红的会变太阳,黄的会变小鸡,绿的会变草地,蓝的会变天空。

评析:通过课件演示,幼儿一下子就掌握了这四句话,学得很轻松。

B、继续演示课件,将儿歌内容显示在大屏幕上,四个颜色汉字用相应的颜色点缀一下。

师:老师把这些编成一首很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跟着老师来念好吗?

评析: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幼儿对颜色汉字掌握得很快,课堂气氛活跃。

5、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很多红颜色、黄颜色、绿颜色、蓝颜色的东西,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编到儿歌里去。老师先来编给大家听,你们仔细听,等会儿请小朋友自己上来编好吗?

评析:有了刚开始的铺垫,幼儿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积极性很高,而且编得也很好,大大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6、结束部分:送魔术师回家。

师:魔术师出来好久了,也该回家了,我们一起送魔术师回家好吗?〔跟着音乐出活动室〕

附儿歌:魔术师

篇3:让幼儿在儿歌中快乐成长

一、配合表演, 挖掘儿歌中礼仪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 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不应将儿歌中的道理直接告诉给幼儿, 应在儿歌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习礼仪。

教学儿歌《向春天敬礼》时, 我是这样安排课文的:小朋友们, 美丽的春天到了, 春天的使者来了, 现在, 请你们看看这些懂礼貌的小使者, 她们向春天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出示挂图:“冬雪、小麦苗——鞠躬礼;大杨树——举手礼;布谷鸟——问候礼”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对春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此时, 我开始教孩子们一起唱儿歌“小麦苗掀开身上的水晶被, 从冬梦中醒来了, 向着美丽的春天, 敬一个鞠躬礼”, 歌声中我问孩子“这里的水晶被是指什么?鞠躬礼像什么样子?”在孩子们的猜测中, 我打开课件, 用动画演示:冬去春来, 白雪褪尽, 小麦苗随着春风舞动……这时孩子们明白了“鞠躬礼”的动作;接着, 我教育孩子在见到师长、长辈时要向小麦苗一样做出“鞠躬礼”。当孩子看到排队整齐的大杨树, 他们伸出了自己的手臂举出头顶学着大杨树做了一个举手礼的动作, 课堂上我及时伸出大拇指给予了表扬, 引导他们说“平时, 小朋友们如果向老师提问时, 或要什么玩具时, 可以学习大杨树做出举手的动作啊”;在学习“布谷鸟在绿色的田野上, 一边飞一边欢唱着, 向着美丽的春天, 敬一个问候礼”时, 我班上的个别幼儿举手提问了“老师, 这个礼节动作如何做啊?”我说“孩子们, 请再细心观察图片, 图片中的布谷鸟是只有声音的”, 当孩子们明白过来后, 我的教室已经春暖花开, 此起彼伏地响起了“春天, 你好”的声音。

通过边朗读边表演儿歌的方式, 幼儿对儿歌产生很大的兴趣, 在学儿歌的过程中, 他们发现了如何做一位很有礼貌、尊敬师长的好孩子, 这样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压力的儿歌学习中学习了礼仪。

二、结合游戏, 在儿歌中认识大自然

幼儿教育, 教师应保持幼儿良好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尽量创造条件为幼儿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个性化的、富有激励性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儿歌《清水塘边真热闹》时, 由于我们的幼儿大都出生并成长在高原上, 有不少小朋友们根本没有去过内地, 不熟悉内地的风景, 于是我根据他们的生活及年龄特点, 重新制订教学目标, 为孩子制造到“内地参观旅游”的场景。课堂上我先借助教学课件引入课题, 孩子们则根据我出示的课件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池塘边, 此时课件中的喇叭响起来了:“欢迎小朋友来到我们旅游区!参与我们旅游区获奖游戏, 游戏规则是:根据图片内容, 为小动物们配音或表演, 凡模仿逼真的均可获得所佩戴的头饰奖!”, 由于是获奖比赛, 这时孩子们纷纷在教室里找来头饰, 进行各式各样的表演:小青蛙敲起了自己的小肚皮, 小鸭子们用扁嘴吹响了呱呱的小调, 小鱼们高兴地摇动着尾巴, 咕噜咕噜吐着泡泡。当孩子们理解认识了各种小动物后, 理解了儿歌的内容, 通过了他们的表演, 自然很顺利的学会了儿歌:“风儿吹, 柳儿摇, 清水塘边真热闹。青蛙敲起小皮鼓, 鸭子吹响扁嘴号, 白鹅戴顶小红帽, 唧嘎唧嘎唱小调。乐得小鱼摇尾巴, 咕噜咕噜吐泡泡。”在这首儿歌教学中, 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 让他们亲自参与创编表演动作, 通过孩子的观察想象、表演和讲述, 自己去发现世界、体验生活。

三、编辑故事, 让孩子体验儿歌的快乐

在幼儿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到位不能越位”, 不能将幼儿所要掌握的知识硬“喂”到孩子的大脑中, 多引导孩子“品尝”学习的甜头, 体会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儿歌《蝴蝶找花》时, 我和幼儿们边唱边通过以下活动对他们进行这样的教学:

提问 (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 你们见过彩色蝴蝶吗?今天, 有三只美丽的蝴蝶要到花园来了, 它们会干什么呢?”

故事 (引进课题) :哦, 三只美丽的蝴蝶, 分别是红蝴蝶、黄蝴蝶、绿蝴蝶, 它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高兴的来到花园里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花, 最后这三只蝴蝶都找到了和自己颜色一样的花宝宝。

课件 (演示课题) :幻灯片演示让孩子觉得新鲜, 有趣, 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知道三只蝴蝶要找什么颜色的花。

模仿 (表演课题) :课堂中让幼儿分别扮演三种颜色的蝴蝶, 边飞边去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花, 然后站在花的后面;课堂上, 我一一检查幼儿找的位置是否正确, 让孩子知道蝴蝶的同时还认识了蝴蝶身上的红、黄、蓝三种颜色。最后, 我看到三只蝴蝶 (幼儿) 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花, 我为他们高兴。

篇4:如何教幼儿儿歌

关键词:儿歌教学;早期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19-01

儿歌语言简洁明了,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幼儿可以在生动的韵律中感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幼儿园儿歌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儿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等。学习儿歌并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教好幼儿园儿歌是我们幼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儿歌教学于生活、游戏活动之中,深入探讨儿歌教学方法,提高儿歌教学实效,奠定幼儿早期教育基础。

一、朗读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指导要点”中强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的韵律,朗朗上口,深受幼儿喜爱。儿歌朗读,就是把书面上的儿歌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活语言。在儿歌的教学中,运用朗读法,教授幼儿学习儿歌,也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的环境,从而丰富幼儿的语言,增长幼儿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对幼儿的语音和语感训练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朗读儿歌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首先是加深了记忆,且在朗读中自然加深记忆。幼儿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吸取语言表现力营养的过程,随着语言的丰富、技巧的提高,口头语言也随之提高。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幼儿园儿歌朗读教育的独特魅力,巧妙利用朗读法,提高儿歌教学实效,达到促进幼儿语言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图画法:

儿歌教学的图画法,即为儿歌配画。它是以儿歌内容,画出符合儿歌的图画,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也可结合绘本活动,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启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如开展小班主题活动——春来了之活动九:彩色蘑菇。在教授儿歌:“小小花雨伞,落入树林中;要是撑开来,再也收不拢。”后,可以指导幼儿学画彩色蘑菇。先画出半圆形的蘑菇盖,再画出长短、粗细不同的蘑菇柄,然后指导幼儿用简单的线条装饰蘑菇盖,并为每个蘑菇涂上喜欢的彩色。注意蘑菇要画得有大有小,不要排列得很整齐。先学儿歌再画蘑菇,加深了幼儿感性认识和对歌词的理解、记忆,并很快的记住儿歌。

三、歌唱法:

据最新研究发现,一个人的音乐才能始自儿时歌谣的熏陶,因此,让充满儿童情趣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伴随着幼儿成长,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幼儿园儿歌教学的歌唱法,是儿歌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儿音乐的启蒙教育。通过演唱儿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愿意参加儿歌咏唱,初步感受歌唱儿歌所表达的音乐之美和对儿歌的进一步理解。儿歌歌词浅显易懂,节奏简单,旋律朗朗上口,结构短小,音域不宽,适合幼儿演唱。儿歌教学歌唱法可以采取齐唱、独唱、重唱、合唱,培养幼儿掌握歌唱的不同方法,感受不同的效果。通过学儿歌,唱儿歌,既培养了幼儿语言能力,又培养了幼儿演唱儿歌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儿歌教学。

四、游戏法:

游戏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中的一种形式,儿歌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游戏活动中教授儿歌,它伴随着幼儿的活动游戏而吟唱,能够激发和加强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愉悦感。幼儿边玩边唱,使整个游戏富有节奏感,从而提高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

如丢手帕游戏:让十余个幼儿席地围圈而坐,多媒体播放丢手帕儿歌:“丢手帕,丢手帕,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幼儿一边做游戏,一边唱儿歌。在游戏活动中加入儿歌因素,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儿歌,在唱儿歌中开展游戏,极大的丰富了游戏内容,调动了幼儿学习儿歌兴趣,激发了幼儿学习儿歌潜能,促进了幼儿园儿歌教学。

五、表演法:

表演法就是根据儿歌内容,用表演形式表达儿歌的主题。通过表演,从而培养幼儿的肢体语言,丰富学习儿歌内容,加深幼儿对儿歌印象和记忆。如小班主题活动——春来了之活动十六:小小蛋儿把门开。幼师可先教授儿歌:“小小蛋儿把门开。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鸡来,毛茸茸啊胖乎乎,叽叽叽叽唱起来。”然后,幼师讲解、示范小鸡出壳动作,组织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鼓励幼儿自由创编各种小鸡出壳和跳舞的动作,在乐曲伴奏下,幼儿扮演小鸡边唱边走出活动室,从而,加深了幼儿对儿歌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了儿歌教学效果。

篇5:幼儿园儿歌教案

1、喜欢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节奏美。

2、了解秋天来了树叶都落下来,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

活动准备:红、黄、绿颜色的树叶若干,树叶飘落的幻灯片

活动流程:

一、律动《小手拍拍》

二、出示红、黄、绿树叶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今天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这是什么?(树叶)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红颜色的,红树叶),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颜色的,绿树叶),这是什么颜色的?一片一片黄树叶。秋天到了,树叶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秋风婆婆一吹,他们就飘下来。

三、观察幻灯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

四、学习儿歌《落叶》

小落叶啊,还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玩的儿歌,让我们来学习好不好?

1、教师朗读儿歌,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有感情有动作朗读儿歌,请幼儿跟读。

3、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读儿歌。

五、游戏

1、现在请小朋友扮小树叶,我来扮风婆婆好不好?教师说:“大风来了,小朋友就大声说儿歌,边说儿歌边做树叶飞舞的样子。”教师说:“刮小风了,幼儿就慢慢的走,小声说儿歌。”教师说:“风停了,幼儿就蹲下来,不说儿歌。

篇6:幼儿园儿歌教案

1、了解小兔子乖乖故事情节。

2、学会唱小兔子乖乖歌曲。

3、体会分角色演唱歌曲的乐趣。

活动准备:琴,大兔子图画,大灰狼图画,小兔子和房子图画。

活动重难点:记住歌词,唱出歌曲。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们见过的动物为话题导入。

1,小朋友们都见过哪些动物啊?小猫、小狗、小鸟……

哦,还有小兔子啊?小兔子什么样子的?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这只小动物,是什么呀?

它都有些什么特点?

二,看着黑板上大兔子和大灰狼小兔子的图画,声情并茂讲述小兔子乖乖的故事。

三,把重心转移到小兔子乖乖歌曲。

1,哎呀,大灰狼是不是好狡猾呀?它穿上了兔妈妈的衣服,带上了跟兔妈妈一样的假耳朵,还模仿兔妈妈的声音。小兔子差点就被抓住了。

可惜,还是兔妈妈更加聪明。小朋友们说说,兔妈妈是怎么教小兔子们分辨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呀?

哦,最主要的,是唱歌!

那么,还记得兔妈妈唱的歌吗?跟着老师来唱一遍吧。

四,重复歌曲教学。清唱和跟着琴声唱交错,让小朋友学会歌曲。

五,分角色演唱小兔子乖乖。

1,小朋友们唱的真棒!现在,我们来演一演。有谁演大灰狼?谁当小兔子呀?哦,还有兔妈妈!

恩,记住你们要唱的部分了吗?来,老师带大家唱一遍,然后小朋友们就自己来唱啰。

篇7:幼儿园儿歌音乐教案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活动目标

1.能讲述长山早点名称,学习词语:“圆圆的、长长的、细细的”。

2.引导幼儿能熟练的朗诵儿歌,并会创编儿歌。

3.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重点难点

1.能讲述长山早点名称、学习词语:“圆圆的、长长的细细的”

2.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活动准备

1.早点PPT

2.超轻黏土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你们早上都吃了些什么?味道怎么样?好吃吗?你早上还喜欢吃什么早点?引导幼儿大胆的讲述长山早点的名称等。

2.观看PPT《好吃的早点》师有表情的.朗诵儿歌《好吃的早点》小朋友,瞧一瞧,长山的早点真不少。金黄的麻团圆又圆,细细的油条长又长;弯弯的饺子像月亮,脆脆的烧饼满口香;美味小吃营养好,健康饮食身体棒!

3.师提问:儿歌里都有哪些早点?自由讲述,并学习儿歌,一句一句的朗诵。

4.仿编儿歌:你还吃过什么早点,把你喜欢吃的早点编进儿歌里,我们一起朗诵。小朋友们,瞧一瞧,长山的早点味道好。汤圆圆又圆,馄饨味儿鲜,灌汤包儿香,再来一碗老鸭汤,小朋友身体长的壮。

5.情境游戏:好吃的早点,请小朋友用橡皮泥制作各种早点,招待客人。

活动反思

篇8:幼儿儿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幼儿课程,儿歌教育,问题

1 幼儿园课程中儿歌教育存在的问题

儿歌是人一生中接触最早的文学样式。几个月大的婴儿虽然不能说话, 但能分辨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刚刚咿呀学语的幼儿, 仅仅会几个词, 但也能跟着成人开始学习简单的儿歌。儿歌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进入幼儿园后, 儿歌便成为一种交流方式。由此可见, 儿歌在幼儿的童年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 在当今的社会, 儿歌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

1.1 儿歌的“断代”

在3月22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有这样一则消息:“给杂志写一首儿童歌曲, 稿费是30元;给企业写歌大约是500元到1万元;给电视节目酬劳至少要1万元, 多则10多万元。3月21日, 是第38个世界儿歌日。儿歌作为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承载着每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但近年来, 儿歌市场却呈现‘无人创作、无人出版、无人买单’的窘境。”

儿歌是永恒的, 但这种永恒是基于顺应幼儿自然天性的发展之上, 基于符合当下的时代主流之上, 基于顺应时代的发展之上。上个世纪的儿歌, 我们都耳熟能详, 它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更传递给我们一种温馨、幸福的感受。如今, 几十年过去了, 幼儿园里依然传授的是“拉大锯, 扯大锯, 姥姥门前看大戏”这种久远的儿歌, 虽然朗朗上口, 但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幼儿, 有的儿歌甚至已经与时代严重脱节了。一个真正有益于幼儿的儿歌是需要跟上时代脚步的, 然而这种儿歌相比剧本、流行歌曲来说简直少之又少。

1.2“灰色”儿歌

现如今, 许多幼儿的成长都受多媒体的影响, 不仅在多媒体上开拓了视野, 同时也接触到许多不良信息。甚至有些幼儿张口就是《爱情买卖》, 还有许多恶搞台词。这些“灰色”儿歌深受幼儿的喜爱, 许多无知的家长也不知所以地对幼儿这些表现表示称赞, 许多电视节目也支持幼儿唱成人歌曲。这严重导致了幼儿不爱儿歌, 而是经常哼唱成人歌曲。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符合当今时代潮流的优秀儿歌传唱率低, 幼儿教师也只是在幼儿园的课堂里照本宣科, 并没有更深地挖掘幼儿的天性, 从而创造属于他们的儿歌, 也没有更深层次地对幼儿生活进行关注。儿童是自然的存在, 而成人歌曲使儿童较早地接触到了成人的世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存在的价值, 都是人整个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而剥夺了幼儿的天性, 过早进入到成人的社会, 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这不仅不尊重儿童, 也不尊重自然, 更不尊重天性。这种试图跨越童年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这是对自然天性的扭曲, 是对自然规律的践踏。

1.3 幼儿教师的“怠慢”

幼儿教师是在幼儿与社会之间传递知识、爱的使者, 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是幼儿园活的灵魂。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 幼儿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是启蒙教育的先行者, 更是儿童文学的传播者。然而, 在当今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 许多幼儿教师并不看重儿歌对幼儿的重要作用, 甚至并没有自主意识来对幼儿进行儿歌教育。

儿歌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 并伴随着幼儿的成长, 许多习惯、素养还有语言的练习等方面都是在儿歌教育中逐渐形成, 它是幼儿的精神食粮。但是, 儿歌却没有成为幼儿教师关注的对象, 还有许多幼儿教师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儿歌教育。这些都为儿童文学的传播带来一定困难。

2 解决儿歌教育问题的对策

2.1 培养儿童作家, 创作新时代儿歌

儿童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50年前的儿童和当今的儿童自然会有很大差别, 他们的童年也毫无疑问会不大一样, 所以儿歌也要随着儿童的发展不断进步。而儿歌的进步需要更多的儿童作家、学者、儿童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完成。通过研究大量的儿歌我们可以感受到, 有些儿歌已经明显的“断代”, 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动、仿写, 甚至创编。我们可以不断地对当下的儿歌进行补充, 使其符合社会的发展、儿童的成长, 符合儿童童年的美好特点。

当然, 眼下有很多的儿童作家, 但他们几乎都在忙于创写“大作”。往往一个童话上万字, 一个故事一本书, 这样的著作对幼儿是很难发挥大作用的。但是为了赚取更多的稿费, 为了更多的利益, 他们不得不这样选择。这就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 需要有关部门能给出更多的鼓励措施。从而培养出更多乐于创作儿歌的儿童作家, 写出更多短小精悍, 朗朗上口, 符合时代潮流的儿歌作品。不断地为儿歌补充新鲜的血液, 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 并带动儿歌产业的发展。

2.2 尊重儿童童年, 成人适宜指导

童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部分, 是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进步的必然要求。所以, 童年必然是存在着的, 更是不可逾越的。尊重童年是成人的必然选择, 面对着幼儿的童年, 只能进行适宜的指导而不能强加干预。成人过多不合理的行为只会让童年加速, 而这种行为更是忽视了童年自身的价值。这不仅会对幼儿产生巨大的危害, 而且也是对儿童生命权利的剥夺。

儿童具有独立的人格, 在一定程度上, 是与成人平等的。儿童的童年生活应当享受到幸福和快乐, 成人有责任给儿童提供这样一个适合儿童成长、生活的环境, 从而使儿童的身心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有其自身力量的, 他们有其独特的规则, 独特的行为, 独特看待事物的眼光和独特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人不能按照成人社会所有的标准来制订和规划儿童的生活、束缚他们的思想。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 是一种压抑, 甚至是磨灭儿童成长力量的行为。这会导致“少年老成”和“未老先衰”等现象。

就儿歌的创作来说, 成人应俯下身来, 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 创造出能让幼儿感到心情愉悦的儿童文学作品。曹文轩说:“儿童文学只能根据生活, 塑造出一具具活着的艺术形象来, 而不能强行使它成为教育的工具, 借一个影子般的形象, 拨动它的唇舌。”儿歌应该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目的, 教育幼儿以阳光、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对待他人, 传递正能量, 不断地解放儿童的思想, 满足儿童的兴趣。而不是一味迎合社会的要求, 满足成人的低级趣味。

2.3 发挥幼儿教师在儿歌选择中的作用

儿童的发展是与幼儿园、幼儿教师密不可分的。如果说, 幼儿园是帮助幼儿成长的场所, 那么幼儿教师则是协助幼儿生活的指路人。所以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幼儿园的努力, 也需要幼儿教师的配合, 去帮助幼儿的发展与成长。

在儿歌的选择中, 首先需要幼儿教师选择适宜的儿童文学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容。这不仅要满足幼儿当下的语言水平, 也需要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更让儿歌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生活性。这有助于儿童对儿歌的理解与掌握, 使幼儿能在笑声中轻松地学会儿歌。其次, 幼儿教师应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儿歌教育。儿歌绝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念, 幼儿读, 而是一种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是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变换的教育。我们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儿歌, 也可以在情境中进行儿歌的学习。游戏是幼儿自主的实践活动, 在游戏中的学习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这不仅丰富了游戏, 更能让幼儿掌握所学的儿歌。而情境的创设也是学习儿歌的良好途径。这更符合儿童活泼、好动、富于想象的特点。他们能在情境的基础上自主的创编, 这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教学必须合理的利用周围的各种环境、条件, 而不是被动的选择。重视幼儿对生活的体验, 让幼儿更好发展, 是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总结和实践的。

3 结语

儿歌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它一面承载着幼儿各科能力的发展, 一面又肩负着幼儿的童年。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各界人士, 都应对儿歌教育给予重视。对儿童来说, 儿歌是一种游戏, 不仅能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更重要的是活跃在思维上的想象。在某种意义上讲, 成人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 所以在儿歌的创编中, 不仅需要成人俯下身来, 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 用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 也需要成人对儿童进行鼓励, 让幼儿自己来对周围环境进行酣畅淋漓的表达。对幼儿来说, 这不仅是一个游戏, 也是使精神、个性获得解放的实现。成人只需要静静的等待着儿童的成长, 让儿童享受着童年的生活。这才不会留下遗憾。儿歌也是有生命的, 它应该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发展。有些儿歌历久弥新, 而有些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 这需要更多从事儿童教育的研究者、工作者一起努力, 让儿歌教育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解放儿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2]曹文轩.追随永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泰戈尔.泰戈尔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4]顾静.儿歌教学——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舵手[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3) :16.

[5]李丽华.儿童文学的言说方式及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 2011, (4) :25.

[6]姚伟.儿童是自然的存在[J].理论建设, 2005, (7) :58.

[7]孙文杰.乘着歌声的翅膀——儿歌与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J].教育科学, 2014, (3) :35.

篇9:巧用儿歌育幼儿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感到愉悦。幼儿唱儿歌,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如《小板凳》: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益处。

当前,独生子女被视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依赖性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做事无主张,遇到困难就怕。若选用儿歌《小熊过桥》故事、《龟兔赛跑》等能增加幼儿的自信心,能帮助教育幼儿勇于吃苦,不怕困难,做事有始有终,决不半途而废,并能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

我们幼儿园有个小朋友叫凡凡,刚入园时睡觉总要我陪她,不然就不睡。后来,我就想了办法,在给丫头脱小褂褂之前,我就抱着她念不久前自己编的睡觉歌:“好宝宝,睡觉了。不用拍不用抱,闭上眼睛自己睡,不哭不闹不揉眼,真是一个乖宝宝。”念了一遍又一遍,凡凡的神态也越来越安详。我将凡凡放到小褥子上,她居然不像往常一样睁开眼睛,而是真的翻了个侧身,然后使劲往后仰仰头,就自己睡起来了。还有,凡凡平时有些怯生,出门看见陌生人有时候会哭,我又编了个勇气歌:“我是一个小英雄,不爱哭不爱闹,不怕老虎不怕黑,机智勇敢人人夸。”我要凡凡背诵,结果几遍下来她的胆量真的就变大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胆怯了。

篇10:幼儿园教育儿歌教案

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幼儿园教育儿歌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育儿歌教案

1、看指挥初步学会用自制的乐器演奏。

2、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与同伴保持一致。

3、演奏第7、8、9小节时能做到不乱,轻快的演奏。

自制乐器、大鼓、音乐磁带、录音机、小铃。

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

2、我们现在一起来把歌曲《蚂蚁搬豆》复习一下,小朋友们听好音乐,做动作。

3、上节课丁老师刚教了一首什么歌曲呢?那它是一首什么样的音乐呢?

现在我们小朋友来跟随音乐做动作,看看你们是如何把这首劳动性质的音乐表现出来的。

4、刚才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拍的非常的好,但是刚才有一段非常快的音乐,我们小朋友拍手的时候,应该轻快点,这样才能好听。

5、师:刚才小朋友们徒手练习的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好自制的乐器来演奏吧,请小朋友们把乐器拿在手里时,不要发出声音,看好老师的指挥,听好音乐来演奏吧,待演奏完,师:刚才小朋友们演奏的真不错,现在我请两组小朋友调换一下乐器来演奏把。

篇11:幼儿园中班儿歌教案

“对对歌”属于语言活动中的听说游戏,它除了具有普通儿歌的语音押韵,朗朗上口,寓教于乐等特点外,还有一种整齐、呼应的节奏韵律在里面。同时一问一答的表现形式,能让幼儿在感受歌谣乐趣的同时,丰富知识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

活动目标:

1、联想弯弯的事物,感受对对歌一问一答的韵律美。

2、尝试将更多“弯”的物体编入对对歌, 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感受对对歌一问一答的韵律美,尝试将更多“弯”的物体编入对对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玩过“你问我答”的对歌游戏,在生活中寻找过弯弯的东西。

2、课件、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出话题。

1、出示图片――弯弯的小河。

教师:小朋友们,图中的小河是什么样子的?(引出“弯弯的”)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弯弯的?(幼儿相互讨论)

2、教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叫《对对歌》,里面也有许多弯弯的东西,请你听一听。

二、欣赏儿歌。

1、听儿歌CD第一遍,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说儿歌的内容――月亮、牛角、眉毛、杨柳。)

2、教师朗诵儿歌第二遍,提问:为什么这首儿歌叫《对对歌》呢?(引导幼儿感受儿歌问答式的特点。)

三、学念儿歌。

1、教师念问句,幼儿答答句。

2、互换朗诵。(提醒幼儿注意儿歌的前一句是提问,后一句是回答,问句与答句说法不同。)

3、幼儿自由结伴,学念儿歌。(利用课件形象帮助记忆)

四、尝试仿编儿歌。

1、教师:这首儿歌讲的都是弯弯的东西,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弯弯的东西也编到儿歌里吗?让我们一起来编一编吧!(要求:要把话说完整,就像儿歌里的句子一样。)

2、学习创编: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男女分组问答。(如:什么弯弯在头上?辫子弯弯在头上。什么弯弯在水里?鱼儿弯弯在水里。什么弯弯在河上?小桥弯弯在河上。什么弯弯在后面?尾巴弯弯在后面。)

活动延伸:

篇12:幼儿园儿歌活动教案

1、通过儿歌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绪。

3、了解儿歌内容,能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课件:小熊

2、儿歌挂图。

重难点分析

重点:与大家一起愉快的朗诵儿歌。

难点:激发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指导语:今天小熊要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你们听…、、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

1、课件演示:小熊。讲述故事《我上幼儿园》

(1)小熊长大了,要去什么地方?

(2)离开家之前它是怎样做的?

(3)小熊在幼儿园里做了哪些事情?

(4)小朋友喜欢在幼儿园做些什么?

2、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我上幼儿园》

3、学习儿歌。

(1)结合挂图,逐句学儿歌。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完整的学说儿歌。

三、结束

鼓励幼儿回家后将儿歌说给爸爸妈妈听,并学做儿歌里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附】

我上幼儿园(儿歌)

亲亲爸爸,

亲亲妈妈,

高高兴兴离开家,

做做游戏,

听听童话,

篇13:浅谈幼儿园儿歌教学结构的改革

一、儿歌教学结构的回顾与思考

传统的儿歌教学在教学结构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 即老师示范, 幼儿跟读、记住、背诵。记诵之学由来已久, 但与其俱来的是被动的听和念。由于采用了这种注入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显得单调、枯燥, 且因过多的机械记忆而阻碍了幼儿智能的发展。随着现代化教学水平的发展和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 传统的儿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改革传统的儿歌课堂教学结构势在必行。我认为儿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应使幼儿的主要精力不仅用在机械记忆及单纯的背诵上, 而是更多地用在思考上, 以达到幼儿在获取知识, 接受口语训练的同时, 发展智能, 陶冶情操, 从而达到让每个幼儿变得越来越聪明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几方面的要求经常是在同一过程内完成的, 必需使它们有机结合, 才可以收到综合教育的效果。

二、儿歌教学结构改革的实践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改变传统的儿歌课堂教学结构。

1.看。每节课开始时可以先引导幼儿看, 看什么?看教师运用画面做情境表演、木偶戏、幻灯片、投影等等, 让幼儿认识儿歌中的角色、了解儿歌的情节、主题。如教《小白兔过桥》时, 我第一步就是通过木偶戏表演, 让幼儿认识山羊公公和小白兔, 知道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师不出声地用木偶戏演示了整个儿歌的内容) 为什么要让幼儿看呢?因为通过眼睛看和脑子想可以丰富幼儿头脑中的表象, 这是幼儿认识现实的起点, 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因此幼儿学习儿歌也必须从观察开始。

2.说。谁说?小朋友说。说什么?按照老师的指点, 以较为准确的词语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指点是老师根据不同教材, 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为训练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智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提问。如教《小熊过桥》, 我就让幼儿说说小熊走过摇摇摆摆的小竹桥时, 心里是怎么想的?小鲤鱼帮助小熊时说了些什么话?等等。这些问题提出了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及其因果关系, 增强了幼儿逻辑思维的能力, 增强了幼儿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这种启发幼儿把观察、思考的东西迅速地转换成语言信息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听。在看和说的基础上, 让幼儿欣赏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或者配乐。幼儿通过眼、耳、脑的活动去感知,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引起兴趣, 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不断在头脑中显示出儿歌所描绘的形象和色彩, 并加以想象。幼儿在学习时经历了感觉—思维—知识—智慧 (包括运用) 及感受—情绪—意志—性格 (包括行为) 两个心理过程, 智能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同时产生着情感和智慧, 因而、知识、智慧和情感三者是截然不可分的, 它们都同属于我们教学的培养目标。听是儿歌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必须动之以情, 以感人的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 打动幼儿的心, 不失时机地把幼儿带到儿歌特定的意境之中。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也有利于幼儿体会祖国语言的优美, 还可以为下一步幼儿学念儿歌扫清词汇、发音方面的障碍。

4.念。念是建立在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的基础上的综合活动, 对幼儿进行朗诵的初步信念, 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配乐让幼儿随着音乐来朗诵, 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5.动。这是看、说、听、念后的综合强化过程。动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来朗诵。如《原来是你》中扮演角色妈妈、小朋友, 或欣赏诗歌《小鸡与小鸭》后演一个《迷路的小花鸭》, 再让全体幼儿做小鸡走的律动离开教室。学习《小熊过桥》的诗歌后, 最后教给幼儿做熊跳舞及熊走路的律动结束作业。二是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具。为什么要动手呢?如我在教《小熊过桥》的时候, 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套教具, 包括一条鲤鱼、一只小熊、一座小竹桥。活动过程中, 先让幼儿边听朗读边操作教具, 让幼儿耳、手、脑建立起简单的联系。在熟悉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手口一致地表达出儿歌语言中特定的节奏, 使幼儿在听听、玩玩、动动、念念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眼、耳、手、口、脑都动起来, 调动所有的感官进行思维, 进行意义识记, 这种做法能收到学的紧凑, 记得活泼, 用的自然之效。

三、儿歌教学结构改革的效果

我通过多年的语言教学改革尝试后发现, 幼儿的智力、语言表达能力、感情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例如有一次我带到幼儿去参观超市, 告诉大家回来后我们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刚回到活动室马艳小朋友马上就说“有的是百货, 有的是蔬菜, 还有的是生活用品”。李莹莹小朋友说:“有饮料, 有糖, 还有面包”等等。

篇14:浅析幼儿园儿歌教学

关键词:幼儿园;儿歌;教学

儿歌作为一种教育途径和手段,更容易被幼儿接受。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当有效利用儿歌教学,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早期教育。本文从儿歌的特点、儿歌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和儿歌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儿歌的特点

儿歌是我国民间歌谣的一种,被人们广为传诵,因为儿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点。

1.语言浅显、形象

儿歌一般采用白话文的形式,将日常生活的内容以简短明快、节奏轻快、韵律和谐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由于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另外,儿歌还具有形象性。儿歌中对事物或人的描绘上,具有形态感、色彩感和动作感等。通过儿歌的描绘,幼儿经过条件反射能够在脑海中立刻想到事物的样子。如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关于《西瓜》的儿歌:西瓜大,西瓜甜,吃得肚皮滚滚圆。幼儿学完后就会想到西瓜的形状、味道,吃西瓜的快乐感受。

2.内容丰富

儿歌中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天文地理、鸟兽虫鱼、日常生活、数字学习、行为习惯等。如关于科学的《星星》;关于小动物的《小鸭子》;还有关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儿歌。这些知识都是通过形象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的,浅显易懂,幼儿学习起来更易于接受,并且对其产生兴趣。

3.形式多样化

有的儿歌可以让幼儿用朗读、朗诵的形式进行学习,有的儿歌也可以用唱的形式来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可以根据内容加上适当的动作。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唱的形式让幼儿学习的;《数字歌》是以朗诵的形式让幼儿学习知识的;而《丢手绢》之类的游戏儿歌可以让幼儿在学习时加上相应的动作。

二、儿歌教学的意义

儿歌教学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1.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儿歌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儿歌教学,幼儿能够学习汉字发音,感受儿歌这种语言形式的韵律美,并且对语言的描绘作用形成初步认识,同时语言的积累量也会增加。如儿歌中的新鲜词语会对幼儿头脑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且有意识地识记。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会用新鲜词了,这离不开儿歌的教育功劳。

2.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由于儿歌中包含内容的丰富多样,幼儿在学习中眼界和知识都会得到扩充。如学习了关于讲卫生的儿歌后,幼儿懂得了讲卫生的重要性和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学习了关于天文地理和小动物的儿歌后,幼儿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认识了更多小动物的特点。

3.影响幼儿的情感态度

在幼儿园中进行儿歌教学,还能让幼儿联系和周围人的感情,并且让幼儿自身的感情得到抒发。如,在学习了《找朋友》之后,幼儿之间产生了友好的感情;在学习了《妈妈我要亲亲你》之后,幼儿对妈妈的爱在儿歌中表达出来。

三、儿歌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儿歌教学要结合幼儿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1.配图朗读法

儿歌教学离不开动口,但由于幼儿识字很少,让他们看着书念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配图或者动画的设计,带领幼儿读,以此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说的环境,通过展示和儿歌内容一致的图片,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幼儿的语言,从而达到训练幼儿语音、语感的目标。配图朗读儿歌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为幼儿创造一个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并且让幼儿在说的过程中丰富语言、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表演法

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爱模仿他人,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将儿歌赋予动作,让幼儿通过表演加深对儿歌的印象和记忆。如在学习关于遵守交通法规的儿歌时:“交叉路口红绿灯,指挥交通显神通;绿灯亮了放心走,红灯亮了别抢行;黄灯亮了要注意,人人遵守红绿灯。”

第一步,教师带领幼儿模仿交警指挥交通的简单手势,并一起读“交叉路口红绿灯,指挥交通显神通”。

第二步,教师出示画有绿灯、红灯的卡片,引导幼儿,看到绿灯做出手转方向盘开车的动作,看到红灯做出停的动作。

第三步,根据儿歌的最后一句话,“人人遵守红绿灯”让幼儿做出敬礼等姿势。

3.故事法

有的儿歌内容比较适合编成有趣的故事,此类儿歌有大致的情节,教师可以在教幼儿儿歌时,将其编成有意思的小故事讲出来,这样有助于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且记起来也容易。比如,教幼儿学《一只哈巴狗》:“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一只哈巴狗,吃完肉骨头,尾巴摇一摇,向我点点头。”教师可以将儿歌续编为一只馋嘴的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它转着黑黑的眼珠到处张望,因为它想吃肉骨头了。我扔给了它块骨头,哈巴狗吃完后乐得直摇尾巴,还冲我点头笑呢。通过改编的形式,儿歌的趣味性增强了,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加深了,想象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总之,幼儿园儿歌易于被幼儿接受和学习,教师要有效利用儿歌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闻君丽.关于幼儿园儿歌教学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20).

上一篇: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努力构建和谐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