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的读后感心得

2024-05-14

小妇人的读后感心得(精选10篇)

篇1:小妇人的读后感心得

洞察平凡生活里的星光

夏日炎炎,我打开了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所著的《小妇人》,它让我明白:原来,善良与爱才是一个女孩最值得骄傲的资本。

《小妇人》讲述的是美国内战期间马奇太太和四个女儿在马奇先生远赴战场后过着清苦却坚强乐观的生活。她们虽然贫穷,但却善良乐观,且乐意帮助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邻居赫梅尔一家。

马奇家的四姐妹都有着各自的理想与追求,也一直在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大女儿梅格生性爱美,对恋爱充满憧憬,她不屑于上流社会的虚伪,为了追求真爱宁愿选择清贫的生活;二女儿乔坚强乐观、自立自强,她热爱写作,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作家;三女儿贝思则是传统的“乖乖女”,柔弱而惹人怜爱,她不求回报地爱着自己的家人、穷人和弱者,并且坦然接受死亡毫不畏惧;小女儿艾米则钟爱绘画,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并为此不断努力,即使遇到挫折和嘲笑也依然相信自己的能力。

她们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生生不息的希望让我为之动容,而在这背后引导鼓励她们的是马奇太太。作为一个母亲,马奇太太无疑是一个典范,她慷慨无私、乐于助人,不轻易动怒,感恩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她不仅是一个好妈妈,还是她们的知心朋友。她们喜欢向马奇太太吐露心声,马奇太太也会认真聆听并给予恰到好处的建议和帮助。马奇太太的观念与当时社会崇尚的拜金主义不同,她常常对女儿们说:“我宁愿你们成为拥有爱情、幸福美满的穷人家的妻子,也不愿你们做没有自尊、没有安宁的皇后。”正是因为马奇太太另辟蹊径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独树一帜的教育观念,四姐妹才能获得幸福,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妇人”在困境中相互安慰、相互取暖,看到她们对周围的人的善意和慷慨,看到她们不断寻找平凡生活中隐藏的无数个小小惊喜,看到她们一步步走向成熟、奔向理想。“热爱生活的人是发着光的。”而她们就像一束明媚而炙热的光,温暖着每一个挑灯夜读的夜晚,照亮我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教我学会洞察身边的点滴美好、发现被坏情绪遮挡住的人间宝藏。

而我也将像小妇人一样,积极地发掘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星光,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坚定地奔赴属于自己的前程似锦。

篇2:小妇人的读后感心得

在这本书里,我读懂了女性的尊严和独立。书中四姐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老大梅格去金斯家做家庭教师,尽管金斯家的孩子比较难对付;老二乔不仅悉心照顾马奇姑妈,还偷偷写小说,勤奋使得她最终成为了作家;老三贝丝主动为家庭默默奉献,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老四埃米也努力照顾别人,我们也应该学着成为坚强懂事的小妇人。

不仅如此,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梅格和乔尤为可贵。梅格宁愿放弃马奇姑妈的遗产,选择清贫的布鲁克先生,二人同甘共苦,生活快乐自在。乔则努力写作,是自己完成了成为作家的梦想。她们自主地选择了自己的路,尽管归宿不同,但她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却是我们值得借鉴的。

马奇家的四姐妹具有善良仁爱的高贵品格,乔与贝丝尤其有这种令人可敬的牺牲精神。乔为了给父亲筹钱看病,毅然剪掉了身上唯一漂亮的东西——一头秀发。她喜欢劳里,那种感情是那么单纯,为了挽留姐姐,她甚至希望姐姐与劳里在一起。而她以为贝丝喜欢劳里时,又忙着为贝丝张罗。她总是关心别人而不为自己考虑,那么单纯,那么善良。

贝丝呢,她总是默默为大家做着各种事情,为了帮助赫梅尔一家而染上猩红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她爱惜一切生物,对小猫细心照顾,对小鸟非常关心,对破布娃娃也毫不嫌弃,处处闪烁着善良天性的光辉。我们也要成为一个想乔与贝丝一样单纯善良的少女。

温馨的家庭氛围曾一度被打破,源于埃米出于报复心理,烧掉了乔唯一自创的童话手稿,乔感到受伤与不公平,但当埃米掉进冰窟窿后,乔深深懊悔并原谅了埃米的行为,和谐的家庭氛围重新恢复,正是因为乔宽容了埃米,才使得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又向前迈了一步。

我们都曾经真正或将要从一个少女走向成熟,在自己快乐而艰难的成长路上,书中所提倡的善良、尊严、宽容、勇敢、无私、忠诚、坚韧、慷慨等品质,是我们永远尊崇和追求的美德和信仰,我们要做到以上几点,努力克服自身缺点,完成自己心中梦想,勇敢战胜超越敌人,成为一个美丽、独立、坚强、自尊、让所有人感到自豪的女孩!

篇3:《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比较分析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女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出版了一部震惊文坛的著作《小妇人》, 这部作品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欢迎, 而且为广大的外国阅读者所喜爱。这部经典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妇人》是大众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这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小说, 作者用娟秀、细腻的文笔以一个家庭中的留守家园的女性为故事主轴, 生动地刻画了马奇家的父亲因战事未歇而持续驻外, 全家在母亲带领下乐观坚毅生活的故事。四个女儿虽然性格各异, 但是在母亲坚毅性格的影响下她们自尊、自强、自立、自爱, 靠着善良和勤劳, 不卑不亢勇于追求, 最终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在小说受到广大欢迎的同时, 剧本还被拍成了戏剧和电影, 在世界各地广泛上映, 足见这部小说魅力之大。

小说传到国内之后, 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翻译, 其中比较畅销的有两个译本:1999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刘春英和陈玉立的译本 (以下简称刘译本) ;1977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宋丽军和宋颖军的译本 (以下简称宋译本) 。现结合原著选段对这两个汉译本进行比较, 通过对小说具体选段的翻译文本的分析与评估, 能使中国的读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奥尔科特的这部代表作品。下面将从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及直译与意译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个汉译本的各自特点。值得注意的是, 汉译本的不同是这三者及一些其他因素综合的结果, 其中并没有主要与次要之分。

二、关注不同的读者群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也就是说每一个读者对相同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解读。译者在做具体的翻译工作之前也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普遍性问题, 他们要十分明确所翻译的作品适用于哪一类人群观赏与品读, 是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等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 还是知识分子、人民大众等不同知识水平的人群, 甚至是翻译偏向通俗还是高雅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刘译本的《小妇人》选择的阅读对象是具有一定英语知识基础的读者群,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太注重交代书中一些情景的相关背景, 在表达形式和语言组织上也比较符合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说话和思维习惯。而宋译本的《小妇人》所选择对应的读者群是儿童和青少年, 因此他的译文中所加的批注较多, 语言比较符合我国儿童与青少年的思维与理解习惯, 同时也比较注重给一些事件或细节添加恰当而精准的背景。

下面举例说明:

“l don’t think it’s fair for some girls to have plenty of pretty things, and other girls nothing at all.”added little Amy, with an injured sniff.

刘译本:“有些女孩子拥有荣华富贵, 有些却一无所有, 我认为这不公平。”艾美鼻子轻轻一哼, 三分出于轻蔑, 七分出于嫉妒。

宋译本:“我想世上那么多娃娃都有漂亮东西, 咱们却没有, 这太不公平。”艾米愤愤地说, 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宋之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加上“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这一补充, 一方面是为了说明文中四个姐妹每一个人都有其各自的特色, 另一方面则暗示了最小的孩子因其经历的事情不足而对世界有更多的新奇和疑惑。相对其他三个姐姐, 艾米会给人一种更加天真而可爱的感觉。像刘译本的“三分出于轻蔑, 七分出于嫉妒”这种翻译对儿童读者来说彻底地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也就是因为不同的读者群体导致不同汉译本中的语言表达的不同。

三、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尤金·A·奈达提出的, Nida强调“意义为主, 形式为次”的理念。他指出, 翻译首先要翻译意义:“用接受语言复制出语原语最切近的自然对等, 首先是意义对等, 其次是文体对等。”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要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 但是在转出语与转入语之间要达成功能上的对等。此外, 还要注重两种语言之间的平衡与契合。要让读者在阅读译作的时候感受到原文的精髓, 体会到原著的意境, 可见功能对等更加注重的是原著韵味的传递和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形式对等的翻译基本上的面向原文, 尽量翻译原文的形式和内容, 注重的是“原文的形式特征被一成不变地复制到目的语文本”。很多人认为只要把内容翻出来了, 形式就可以忽略不管了。这在形式对等支持者的眼中是一个大忌。世界上没有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两种语言之间就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形式对等不仅仅是内容的翻译更要求原文形式的呈现, 这对两种语言研究大有裨益。

功能对等在原文内容翻译基础上更加注重的是读者的接受程度, 形式对等注重的是原文内容和形式的表达, 两者各有侧重但并不是绝对的矛盾, 以下举例说明:

“I don’t believe any of you suffer as I do.”cried Amy;“for you don’t have to go to school with impertinent girls, who plague you if you don’t know your lessons, and laugh at your dresses, and label your father if he isn’t rich, and insult you when your nose isn’t nice.”

刘译本:“我不相信有谁比我更痛苦, ”艾美嚷道, “因为你们都不用去上学。那些女孩子粗俗无礼, 如果你不懂功课, 她们就让你下不了台, 她们笑话你的衣着, 爸爸没有钱要被她们标价, 鼻子长得不漂亮也要被她们侮辱。”

宋译本:“你们受的苦比起我来差得远呢?”艾米喊道, “你们用不着上学, 和那些不懂礼貌的姑娘们在一起, 当你功课疏忽时, 她们会难为你;当你衣服破旧时, 她们会嘲笑你;当你父亲是穷人时, 她们会肥胖你的父亲;要是你鼻子不好看, 她们就会取笑你……”

功能对等原则译出的句子更加符合译出语整体行文的习惯与思维模式, 不会让读者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死板的、晦涩的翻译腔调, 读者读起来更加容易接受。如上例中, 宋译本在行文过程中就是依照了功能对等的原则, 用一个孩子的口吻行文, 读来朗朗上口。同时译者诙谐地将“诽谤”译成了“肥胖”, 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孩子生气时的童言口误, 这就真切地融入了孩子的语气当中, 也使儿童读者在阅读时感觉到有些好笑的笑感, 这样就精炼传神地翻译出原文表达的意思。同时我们注意到刘译本也不是死板的形式对应, 也做了适当的调整, 使行文更加整齐, 既尊重了原著又使行文更加雅致。因此, 译者只需随机应变, 对一些特殊情况作一些特殊的处理, 并且有机结合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 相信就会使翻译作品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四、直译与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按原文的形式和结构进行翻译, 直译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直译更能准确表达出源语的文化信息和表达习惯。“意译”, 则是不拘泥于原文语言形式和结构, 按译文的习惯将原文意思表达出来。这两种翻译方法没有很明确的孰优孰劣的分别, 只是译者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判断该选择适合什么样的翻译方法, 或者是译者更加偏爱于或更擅长于哪一种翻译方法。下面举例对刘译和宋译所选择的不同做出阐释:

“You said, the other day, you thought we were a deal happier than the king children, for they were fighting and fretting all the time.ln spite of their money.”

刘译本:“但前几天你说我们比起王孙公子来要幸福多了, 因为他们虽然有钱, 却一天到晚明争暗斗, 烦恼不休。”

宋译本:“前天, 你不是还说我们要比金家的孩子快活的多吗?他们虽然有钱, 却整天吵闹不休。”贝思反问大姐姐。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宋译更倾向于直译, 比如例句中的“金家的孩子”;刘译更加注重于意译, 如例句中的“王孙公子”。在行文表达中刘译本尊重了原文的陈述表达, 宋译本则运用了反问, 虽然两者表达的意思相同, 但是后者更倾向于意译, 更贴近儿童语言的表达。当然这也是整个译本更加受儿童欢迎的重要原因。

五、导致两个汉译本不同的其他因素

除了上面所述的比较专业的影响翻译者翻译的因素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导致汉译本的大相径庭。首先, 翻译者的知识水平与阅历的不同对翻译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小妇人》的不同汉译本的译者也是一样的, 他们在这方面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其次, 他们都拥有自身独特的兴趣与看待事物的视角。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不同会直接导致他们对读者群的不同选择, 而翻译活动则是需要一直紧紧地围绕着特定读者群展开的活动。此外, 他们对《小妇人》主旨的把握和对生活状态的熟悉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翻译。

结语

不管是从关注的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 还是在选择意译与直译的翻译方法来说, 刘译本与宋译本的《小妇人》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因为翻译者所持的观点不同, 所做的选择不同, 所以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不同的翻译版本。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版本, 从来都没有评价译本的固定标准, 更多的翻译版本, 在一定程度上更能适应广大读者的不同需求, 也会形成对比, 使读者能够有更清晰明确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 读者也需要怀有一颗包容之心去看待不同的汉译本, 或许有些翻译版本不太适合某些读者的口味, 若要对某译本做一个评判, 则应该在充分了解各个版本之后再做出评论。当然, 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翻译宗旨, 不可混乱使用各种翻译原则和方法, 最后导致“四不像”的尴尬局面。

《小妇人》这部文学巨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到现在仍受到不同年龄段读者朋友的喜爱, 希望大家在欣赏品评各种译本的同时, 加强对原著的诵读, 体会原汁原味英语的魅力, 也希望原著里面那些人物坚毅乐观的品格能够鼓舞大家不断进步。

摘要:本文从读者群、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及直译与意译等三个方面分析《小妇人》两个汉译本的各自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翻译的其他因素做简要的介绍, 以期能够对其他翻译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同时希望不同的读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充分理解这两个汉译本的不同之处的前提下做出理性选择。

关键词:《小妇人》,汉译本,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著.刘春英, 陈玉立, 译.小妇人[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2][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著.宋丽军, 宋颖军, 译.小妇人[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1977.

[3]王莲生.《小妇人》两个汉译本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 (2) .

[4]何瑛.奈达翻译理论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 .

篇4:一个小妇人的幸福秘诀

别人问我,你怎么这么有福?我说,我有秘诀。

1

刚结婚那几年,我老公也不是这样的。

我和老公是大学同班同学,刚开学时,因我和他都来晚了,别人都在教室找到了位置,女生和女生一桌,男生和男生一桌,我俩只好凑了一桌,这一凑就是四年。他是因料理父亲的后事才迟到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沉浸在对父亲的思念中,不知不觉地掉眼泪。看到一米八几的男人哭泣,我开始时不知所措,后来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似乎要用一腔柔情化解他所有的痛苦。约他散步,帮他打饭,一起到图书馆自习。大二的时候,我们已公开了恋人关系。

毕业后,我在机关工作,他则留校任教。因他家在外地,工作后没地方住,所以我们很快领了结婚证,在母亲为我们准备的一室单元房里结了婚。婚后不久,老公得了肝炎,不得不住进医院。回家后,仍是面黄肌瘦,吃不下东西,干活儿没力气。我找熟人咨询了好几位中医大夫,又去图书馆查了许多资料,知道他身体康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必须注意饮食和休息。为了增加营养,我变着法儿给他做好吃的,并承担了全部家务,不让他干一点活儿。

人说,结婚时养成啥习惯以后就是啥习惯。老公被侍候惯了,病好了也习以为常了。孩子小那几年,他不坐班,晚上喜欢熬夜。每天,我早早起来,做好早饭,喂完孩子,自己匆忙吃一口,就赶紧走,骑车送孩子上幼儿园然后上班。他呢,一直睡到九点多才起床。晚上,我接了孩子回到家,衣服都来不及换就得直奔厨房,把饭焖上,然后换衣服、收拾菜,他往往笑容可掬地从屋里出来,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饭好了,他和孩子先吃,我得喂孩子,轮到我时,饭菜都凉了,我把所有残羹剩饭一扫而光,然后,收拾厨房,打扫房间,洗衣服……由于年轻有力气,也觉不出什么。

孩子上初中那年,我们在大学城边上买了一套半越层的大房子,一楼的,窗前还有一块园子。老公很喜欢他的园子,从老家要来桃树、梨树、枣树栽上,还从早市买来好几棵玫瑰香葡萄,搭起架子,其他地方则种了芹菜、小葱、西红柿等蔬菜。侍弄园子花费了他很多时间,只要不备课,在家时他就呆在园子里。

儿子有了自己宽敞明亮的大房间,也很高兴,放了学就钻进去,把门一关,做作业,玩电脑,很忙的样子。

只有我,或呆在厨房里,或拿着抹布、拖把满屋团团转着干活儿,每天的活儿似乎越干越多,总也干不完。进口的原木地板上,有一点灰就很明显,所以天天得擦;老公和儿子都是汗脚,得逼着他们洗脚,然后洗袜子;做完这顿饭得想着下顿吃啥,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去早市。老公出门时皮鞋肯定是亮亮的,衬衫天天换,手帕是洁净的。我认为老公的形象是我的脸面。

婆婆每次来小住,都对我赞赏有加,在她的“宣传”下,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知道我老公娶了个贤惠能干的老婆,我很为自己自豪,老公也是。

2

那一天我也不知道自己火气为何那么大,可能是生理周期,也可能是单位那几天特别忙,累着了。天热得很,我像往常一样骑车回到家,大汗淋漓的,进门后发现老公和儿子一个楼上一个楼下正在联机玩游戏,儿子的房间一片狼藉,厨房里堆着中午用过的碗筷……我的火腾地一下就蹿上来了,我连衣服也没有换,站在门口,向他们喊:我是你们的保姆吗?其余的话我没有说出来:你们都有休闲的时候,为什么我没有;我这么累为什么你们不心疼我?我的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他们俩都愣住了,也许觉得我莫名其妙吧。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每天像陀螺一样工作,加上做家务的时间,每天工作都在18小时左右,我活着的乐趣在哪儿呢?

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是一个美国人写的,说女人要懂得在男人面前示弱,女人太能干了,就容易把男人惯坏。说好丈夫是培养出来的。我反思了一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做一棵大树,为亲人遮风挡雨,想让他们觉得,有我在,他们就能过上安逸的生活。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可我“这棵大树”却日渐枯萎。现在,老公和儿子都认为,我拼命干活是一种乐趣,不需要帮忙;我吃什么都香,所以吃他们剩的东西理所当然;他们舒舒服服的就是我的追求,所以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安理得地看着我干活……我想,这都是因为我太强了,太能干了,没给老公表现的机会。想来想去,我决定偷懒。

第二天,老公下午有课。六点多,他回来了。我正在卧室看书,听到门锁一响,我立即关了灯,把被子一蒙。老公在厅里和厨房走了一圈,以往这时候我正在厨房忙着,饭菜早做好了。老公见清锅冷灶的,感到很奇怪。进屋找我,见我躺在床上,忙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有气无力”地说,头疼,浑身没劲儿。我从来没病,这下老公吓坏了,要送我去医院,我说,我已吃了药了,估计睡一宿觉就会好的。说完又翻身睡去。

那是我几年来最开心的一天。老公做了米饭,用冰箱里剩的酱牛肉加上土豆和西红柿做成了牛肉汤,还炒了一盘青菜。儿子边吃边说香,老公一脸的得意。吃了饭,老公又把厨房收拾一遍,虽然不太干净,碗上有油渍,灶台也没有擦,但我还是很开心。

3

初战告捷,我信心大增,决心实施全方位打造老公的行动。

我家用的是全自动洗衣机,为了省水,我总是把洗完第一遍的衣服先拧出来,再洗一些,然后再脱水甩干。普通衣服还行,遇到洗牛仔装、大床罩之类,我往外拖就很吃力,赶上每月特殊的那几天,水冰凉的,非常难受。但我从来没让老公帮过忙,觉得一点小困难,自己一克服就过去了,有喊他那功夫,自己早做完了。

一个周末,我正在洗衣服,老公则守在电脑前下围棋。我灵机一动,对老公说,这几天我肚子疼,医生说不能着凉,你帮我把床单拧出来吧。老公一拧,说,这么大的东西,你怎么能拧动!这水真够凉的,以后你别拧了。我心中窃喜。床单甩干了,最后一遍清洗的水被我接到桶里,准备擦地。我小心翼翼地走到老公身边说,实在对不起,又该拧拖布了,我擦地,你帮我洗拖布行不。老公二话没说就出来了。他把拖布用肥皂洗了,拧得干干的,不用控水就能用。我夸了他,他很高兴的样子,还肉麻地说,女人的手很重要,你得保护好我们的小手才行。

老公不但自己做,还带动儿子做。有一次吃完晚饭,他对儿子说,你妈怕凉,不能用凉水,我收拾屋子你洗碗,洗一次碗给你五块钱劳务费。儿子欣然同意。当时我心里高兴极了,强忍住才没笑出声。

以前,只要老公专心致志地备课或看书,我干活时,不管有什么事我从不打扰他。现在我认为这样也不好。有一天,门铃响,说是查电表的。老公正在书房看书,听见门铃响没有任何反应。我急忙跑过去,说,老公,最近报纸说有坏人以查表的名义敲门,见屋里只有老人妇女孩子,就入室抢劫。我不敢开门了,还是你去吧。老公当然痛快地答应了。这种事还有许多,像哪儿需要钉个钉子了、水管松动了、房子漏水了什么的,以前都是我的事,现在我也如法推给了他。我还以见了数字就糊涂为借口把工资也交给了他,自然,交各种费用,也成了他的事。

我管他叫家长,他显得很受用。

不知不觉间,我和他在家中的角色倒过来了。有一次,他要到外地讲课一周,临走前,他絮絮叨叨地告诉我,咸鸭蛋放在阳台拉门后边了;天凉了别忘了穿长袖衣服;遇到不认识的人按门铃千万别给开……絮叨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那晚,我偎在他的怀里,难舍难分,像他要出多远的门似的。老公逗我说:你不是希望我出差吗,说我出去多长时间你都不想我。我说,那个时候你是我的累赘,可现在,你是我的家长,你不在家,有什么事可怎么办……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这不是“鳄鱼的眼泪”,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以前,我认为自己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强,只有在无人的时候才可以自己梳理心中的柔弱,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我知道自己不够强大,我要让老公知道,我需要他的支撑和关爱。所以在他面前,我想哭就哭。

老公风流倜傥的,讲课又好,所以难免有女孩子崇拜。老公桌上经常出现一串风铃、一条丝巾之类的,他很得意。我相信老公的定力,可有时也会觉得酸酸的,很羡慕女孩子们的浪漫情怀,叹自己韶华不再。有一次闲聊时,我问他,我成了黄脸婆了,比不得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孩,不定哪天你就变心了,可怎么办呢?老公不假思索地说,离婚是件高成本的事,我做不起,再说了,即使我想变心,可一想到没有我,你的天就会蹋下来,我还能走得了吗……

一直以为,女人只有处处独立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现在我才知道,女人用柔弱唤起男人的责任心和怜香惜玉的情感,夫妻琴瑟合鸣,照样创造幸福家庭。当然,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爱。

篇5:《小妇人》心得

这本书从开始,一直到故事的结束,没有浓烈的悲喜离合。贝思离开人世可以说是本书最催人泪下的一个情节。

善良的,如水晶般透明的贝思,远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坚强。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贝思除了不舍外,没有过多的埋怨和忧伤。

面对死亡,贝思异常平静,平静到让初次阅读到此的我,有一种过多脆弱的不忍心。那朵在青春里,过早凋谢的白色的花,携带着太多的晶莹,泪水,与执着,永远开放在小妇人里。

乔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形象。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刻画出一个热情,开朗,有着男孩性格的典型人物。

迷恋着写作的乔,第一次隐瞒着姐妹们,独立向报社投稿并最终得以发表。初尝胜利果实的乔得到了劳理和姐妹们的夸奖,并从此一心写作。

最终乔成功的当上作家,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最后乔与一名大学教授结婚,并和她收养的孩子们一同住在马奇婶婶留下的大房子里面,过着幸福,无忧,美满的日子。

如果把乔比喻成向日葵,那么写作就是太阳。向日葵的生命注定向着阳光绽放。乔是幸运的,她不仅完成了梦寐以求的作家梦,还与那么多如朝阳般正在冉冉升起的孩童们住在一起。我想乔即便错过了劳理,人生也不会遗憾和缺失了。因为没有什么比家庭和事业双重成功,更让人觉得满足。

篇6:《小妇人》读书心得

幸福是亲情、友情、健康、劳动、心灵的宁静。当它存在的时候,人们只觉得正常,但如果失去了,可能会发现它是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平凡,伟大!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想读一读,躺在床上,拿在手里直到睡着……醒来的时候,书还在身边。这就是我想要的。这是我第一部这么喜欢看的书。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在书中,我可以忘记烦恼,像个孩子一样把一切都抛在脑后。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一个家庭的传记,但不是关于成年人的挣扎,而是关于孩子的成长,以及他们如何从天真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韧,从渴望走向耐心,从自我走向他人。这本书充满了活泼泼溅,天真无邪,纯洁,勇气和对年轻人未来的理想。他们真的很感人。

他们的四种性格截然不同。梅格16岁,乔15岁,贝丝14岁,艾米12岁。梅格,发育良好,美丽,迷人,羡慕华丽的服装,并担任教师。乔,长着一头漂亮的头发,总是匆匆忙忙的,大大咧咧的,很真诚,但是个性很强,脾气也不好,经常把事情搞得更糟,像个小男孩,爱写作,爱做护理。贝丝,很可爱,很害羞,最讨喜。安静安静,永远不要生气。难怪有人叫她“小乖乖”。她喜欢蜷缩在自己的快乐世界里。只有遇到喜欢信任的人,她才会勇敢的走出来。她同情那些娃娃,像带婴儿一样,给他们买衣服。同时,她热爱音乐和弹钢琴。她很容易满足。最小的艾米看起来总是像一位矜持的女士。她喜欢绿松石戒指。她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在罗马画画,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师。劳伦斯,一个16岁的男孩,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他的祖父抚养他长大。在他再次遇到三月女孩之前,他很难过,很不开心,他和爷爷的关系也不好,因为爷爷为了挽留他,很多想做的事都不让他做。他很富有,但他不炫耀。他也很热情。后来,他成了一个阳光男孩。马奇夫人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母亲,让孩子一个个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真实的体验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照搬上一代的历史。她希望自己的女儿美丽、能干、善良、受人爱戴、受人尊敬,青春快乐,过上有用的幸福生活,无忧无虑,无忧无虑。她经常鼓励孩子,这是任何钱都换不来的。同时,她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在诸多压力下,她鼓励丈夫参战,从不后悔。她一直在学习,学习如何为孩子树立榜样。

起初,每个小女孩都有自己的虚荣心,但经过许多事件后,她们逐渐长大。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中楼阁和自己的小心愿。在他们看来,家是他们成长的地方,是神圣的避难所。他们会认真聆听母亲的教诲,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发明一个又一个游戏,既有创意,又能美化心灵。

有人说四姐妹的成长似乎是首富的一首有趣的教育诗。作者用既不华丽也不乏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人类情感、友谊和爱情。似乎在四姐妹眼里,和亲人以及永远爱他们的人生活在一起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的确,在我看来,这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他们很努力,想尽办法通过做各种事情来帮助家人补贴家用。他们很忙,但生活中不乏光彩。他们每个人都有过迷茫和遗憾,但无论如何都长大了。他们天真,一点都不做作,也没有心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你将何去何从之后,他们在母亲的带领下,逐渐告别了稚气和成熟。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成为了一群可以肩负生活重担的“小女人”。

篇7:《小妇人》读书心得

四姐妹虽然家里贫寒,但她们却对任何事都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小说强调了她们的个性与尊严,也表现出她们的自我约束,而独立自强是这四个女孩的共同特点。在她们看来,家是她们的生长之地,又是神圣的避难场所。她们会仔细聆听母亲的教诲,会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聪慧的大脑学习生活。四姐妹的成长历程仿佛是一首富有趣味的教育诗。

其中,马奇太太在回答大女儿梅格是否有“盘算”时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希望我的女儿美丽、能干、善良,受人爱慕和尊重,青春时代很幸福,有一桩理想的婚姻,过上有益而快乐的生活。对女人来说,最美满的事情莫过于一个好男人的爱和选择。钱是个有用的和稀罕的东西,用得恰当,也是个高贵的东西。但我绝不希望你们认为,它才是最当紧的或唯一值得追求的东西……”以上也是我想对女儿说的话。还有一个情节就是孩子们想放任自己不按规矩办事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想玩多久就玩多久。这次马奇太太并没有干涉她们而是给她们一个星期的试验期,让孩子们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结果四姐妹过得很狼狈,过得手忙脚乱,主动要求提前结束试验期。这时马奇太太才对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明白,每个人的舒适其实都离不开他人,人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互相帮助令人快乐,每天做了该做的事,闲暇才是美好的。”这种教育方法让我很受启发。它很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让她们在亲身经历中受到教育而不是家长简单的说教,使孩子们心服口服。

篇8:“小妇人”父女的美国梦

1799年,阿莫森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山区小镇上,父母都为农民,家境贫寒。他用粉笔在客厅的地板上练习写英文字母,徒步去方圆几里之内的邻居家借阅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十三岁那年,阿莫森被身为柴郡主教学院院长的舅舅送到了主教学院接受正式教育。阿莫森认为学院里的风气过于浮夸,自己无法适应,一个月后就离开了。之后,他做过农民,修过钟表,卖过宗教宣传册,也当过小商贩,始终没有找到可以让他满意的工作。二十四岁那年,阿莫森成为柴郡小学的校长,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对教育这一行业的热情,并发出“教育孩子是最好的工作”这样的感慨。他在学习一些教育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教育理念并把它们付诸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但这些教育理念也引起了许多保守势力的抨击。二十八岁时,阿莫森在拜访神学家塞缪尔·梅的时候遇上了塞缪尔的妹妹艾比盖尔·梅,一个即将与他共度五十年岁月的女人,两人相谈甚欢。三年后,阿莫森与艾比盖尔结婚,不久就有了大女儿安娜。为了能够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阿莫森来到了波士顿,在许多上层人士的支持下建立了坦普尔学校。他主张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反对体罚学生,学校因此也吸引了大量学生。后来,阿莫森将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整理记录,写出了《与儿童谈福音书》一书。该书对身体与心灵的阐述被误解为对生理知识的传授,引起了轩然大波,触犯了当时社会的禁忌,学生纷纷退学,学校被迫关闭,这也就是让阿莫森遭致事业“滑铁卢”的坦普尔学校丑闻。这十年里,二女儿路易莎,三女儿伊丽莎白,四女儿乔相继出世了。

父亲从路易莎幼年起就觉得她“意志力强,善于控制自己的脾气,对戏剧有天分,有高超的语言能力”,鼓励她每天坚持写日记。发生坦普尔学校丑闻之时,路易莎才只有七岁,阿莫森举家搬到了康拉德,一个聚集着爱默生、梭罗、霍桑的小镇。很快,爱默生、梭罗就都注意到了这个与众不同、天资聪颖、特立独行的小姑娘,并十分乐意和她交谈。路易莎早上到爱默生家去,晚上和梭罗外出散步,三个人成为了“忘年之交”。而当时只有二十几岁的梭罗,更是喜欢这个小姑娘,他曾邀请路易莎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湖上泛舟,兴起时还会吹起长笛。《小妇人》中的那个邻居爷爷身上就有着爱默生的影子,而《心情》中的沃维克先生正是梭罗的真实写照。路易莎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却在这样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成长环境中度过了一个异于常人的童年。

在康拉德,阿莫森受到爱默生资助去英国观摩教育改革模式。三个月后,阿莫森与英国人查尔斯·雷恩一起回到美国,筹划建立伊甸园,伊甸园实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场,人们在这里耕种劳作,按需分配,人人平等自由,享受着形似“共产主义”社会带来的温暖。爱默生与梭罗都曾被邀请加入这个农场,但在目睹了雷恩的傲慢无礼之后,他们都觉得这个想法过于滑稽,难以成行,并竭力反对阿莫森建立农场。尽管阻力重重,伊甸园还是建起来了,并吸引了包括爱默生在内的大量好奇的人前来参观。出于宗教偏见,雷恩从一开始就认为这个农庄是不该有女人存在的,也因此与阿莫森产生了分歧,这为农场的衰败埋下了伏笔。旱涝灾害使得农场情况一直不乐观,加之阿莫森对雇员要求过于严厉,人心尽失,两人又不懂经营,农场情况每况愈下,雇员们纷纷离开,农场最终以失败收场。雷恩将矛头直指阿莫森妻女,并怂恿阿莫森抛家弃女,参加附近的一个严格限制男女交往的震教徒农场。经再三思考,阿莫森回绝了雷恩的建议,却也因为农场的失败而备受打击。几经辗转,阿莫森一家又回到了康科德一处园中有很多苹果树的宅子中,阿莫森给新家起名“果园屋”。“果园屋”与爱默生家更近了,与霍桑家更是仅有一墙之隔。

回到康拉德后,阿莫森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社会理念及教育理念之中,不断地写东西、做演讲。安娜结婚并离开了,路易莎参加战时护理差点死掉,伊丽莎白因病去世了,乔赴波士顿寻求生计。家庭变故、生活贫困、冷嘲热讽,无一不折磨着阿莫森的灵魂。在生活对他撕破脸后,他用一如既往的勇气、希望、平和去面对,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在碰撞、跌倒、失望中一次次站起,继续前行。最终,他被称为著名作家、演讲家、“小妇人之父”,他的《桌边闲谈》《牌匾》和《在康拉德的日子里》至今仍是研究超验主义时期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父亲潜心于社会理想、致力于道德完善,母亲身体不好无法外出工作,养家糊口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路易莎的身上。伊丽莎白病逝了,安娜结婚了,已经二十六岁的路易莎孤身一人到波士顿找工作。举目无亲,加之没有学历,路易莎处处碰壁,她一度想到了要跳入查尔斯河中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她觉得奥尔科特家反正已经失去两个女儿了,再失去一个也无所谓。朋友在得知路易莎的情况后,劝她“不要把自己的身段放太高,先接受一份工作,再去寻找自己想要的工作”。这样的话在现在看来还闪烁着光芒,路易莎这样做了,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当她把这一切都告诉父亲之后,阿莫森赶到了波士顿,陪女儿听讲座、吃晚饭、旅游,并劝女儿为报纸写稿子,帮助女儿度过了这段迷茫的岁月。父亲走后,路易莎感到勇敢多了,也更积极了。她开始着手创作,写出了《爱与自爱》《马克·菲德的错误》《成功》《心情》等作品。

nlc202309031049

紧接着,内战打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路易莎来到了战地医院,成为战地护理人员。路易莎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生死的无常,一天天马不停蹄的劳作,一个个垂死挣扎的生命,呻吟、腐烂、死亡弥漫着的空间,血腥、断肢、尸体充斥着的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撕扯着路易莎的心。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超额的工作量使路易莎病倒了。等到父亲将路易莎接回家时,路易莎已经是不成人形,霍桑都觉得她挺不过来了。经过两个月的休养,路易莎逐渐恢复了健康,但是战地医院对她的治疗却让她体内残留了大量的汞,这也最终导致了她的早逝。病愈后,根据自己在医院的经历,路易莎开始着手写《医院札记》。札记获得了成功,受到了读者热烈的回应。在这之后,路易莎受到一位富商的邀请去陪他病中的女儿一起游历欧洲。在伦敦,三十三岁的路易莎遇上了二十一岁的波兰青年拉迪斯拉斯·斯维尼斯基,两人一见倾心。拉迪斯拉斯是波兰大学生,热爱诗歌,精通音乐,曾在反沙皇统治的游行中被捕入狱,患有肺结核,生命危在旦夕。这个阳光少年的乐观顽强深深吸引了路易莎,拉迪斯拉斯也深深喜欢上了这位大自己十二岁的才女。正值路易莎过生日,拉迪斯拉斯用自己的一场音乐会向路易莎送上祝福,祝她永远安好。在伦敦分手后,拉迪斯拉斯又特意到巴黎去见路易莎,两人在一块儿散步、看风景、听音乐,共同分享生命的美好。面对着生命即将走向终结的拉迪斯拉斯,路易莎只是静静地陪着他,称他“亲爱的”,一起度过了短暂的十六天时间。四个月后,在巴黎火车站,两个人又见了一面,也是最后一面,拉迪斯拉斯送路易莎离开,送给她一个古龙水瓶子以做留念,两人从此以后再没有见过面。但就两人的书信来往显示,拉迪斯拉斯最终摆脱了死神,回到波兰并结婚生子,生活很是平静。而路易莎,终身未婚。

回到美国后,路易莎决定写一本关于女孩子的书,这就是《小妇人》。仅仅两个半月后,《小妇人》就问世了。《小妇人》一书以路易莎一家为原型,塑造了马奇一家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儿的形象,讲述了她们的成长故事,充满了令人向往的美好情感。《小妇人》获得了巨大成功,路易莎也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作家。版权费滚滚而来,路易莎再也不用担心债务的问题了,她和立志成为画家的妹妹乔游历了欧洲。在这之后,她又写出了《小妻子》《传统的女儿》《小绅士》等作品,成为享誉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女作家。在这同时,她提倡女权,拥护女性积极参加投票,并成为康科德第一位登记投票的女性。但是,一天十四个小时的工作量很快摧毁了路易莎本就比较虚弱的身体。加之妹妹病逝后将女儿露露托付给路易莎抚养,更是耗费了路易莎大量的精力。路易莎,这个生活的女勇士,在父亲逝去四十个小时之后,也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六岁。而其经典之作《小妇人》则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路易莎父女的生平,被美国著名作家约翰·马提森(John Matteson, 1961— )写成传记,这部双人传记作品一经问世便荣获2008年普利策传记奖,激励着无数青年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勇敢前行。

篇9:《小妇人》读书心得

《小妇人》这本书描述了美国战争期间的一个普通家庭。四姐妹的父亲马奇老师参军时生病了,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女儿们和她们的母亲都很难过。母亲会照顾父亲,把四个女儿留在家里。女儿们在家里都很焦虑难过。他们比以前勤奋多了。勤劳的贝丝每天都去赫梅尔家,我在那里生了个孩子。有一天,宝宝生病了,hummel太太出去打工,他们的大女儿罗珊照顾宝宝,病情加重。贝想让姐姐们去找她,但后来都忘了。于是贝丝亲自去了,Hemel宝宝死在了贝丝的怀里。贝丝受到刺激,医生说贝丝也会得这种病。是猩红热。结果贝丝真的得了猩红热,病情相当严重,一直发高烧。有一次烧得很厉害,认不出身边的亲人,就叫乔“妈”。这时,华盛顿来信说,马奇小姐的病情又恶化了,病情更严重了!

晚上,贝丝还在昏迷中,她那红润的小脸现在已经没有了一丝血色。最后贝丝的烧退了,她在出汗,真的让她出汗了。最后,他们的家人又团聚了。

在四姐妹中,我最喜欢贝丝,因为她热爱音乐,非常喜欢弹钢琴。她非常害羞。有一次她去邻居家做客,老老师招呼她,她害羞的跑回家。她充满了爱。离他们家不远有一户人家。他们家很穷。充满爱心的贝丝每天都会给孩子送几件零碎的礼物。

篇10:阅读心得小妇人

《小妇人》讲的是马奇一家由于家道中落而过着贫穷的生活,而她们的父亲也因为自己的爱国之心去参加了战争,父亲的离去而使她们的生活更加困难,但她们并未因现实生活的贫困而放弃自己努力的机会,反而是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努力去换取少许的生活费用来贴补家用,更难得之处是她们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贫穷而不去帮助比她们更穷的人,她们在母亲的带领下、帮助下和引导下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穷人,而自己也活在快乐之中。她们的父亲虽然在遥远的前方与敌人作战,但她们正因为有一个这样热爱祖国的父亲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更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让自己更努力地做到一个完美的自己。

大女儿梅格的虚荣之心并没有使其丧失心志也没有使之一直困扰着自己,她能够时时克制着自己的虚荣之心,也能够在家里起到做姐姐的作用,不时的关心和提醒着自己的妹妹们把身上的缺点改掉;二女儿乔的脾气虽然暴躁有时候会让人对她的脾气而生厌,但她在时不时地尽量克制着自己,不让自己发脾气,她同时也借助着母亲的力量来管住自己的脾气,可她是家里的快乐的来源与姐妹们的支柱,她具有男孩子的性格,也正是她这男孩子的性格而给姐妹带来了快乐的;三女儿贝丝是一个懂得关心别人对自己没有所求的一个乖巧的女孩,大家都叫她“小安宁”,她对所有的人都用心去对待,但她生性害羞不愿与人打交道,对自己的姐妹更是倾尽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她也是最能够坚持每天都按时完成母亲安排的任务的更是家中和事佬,正因为有了她的纤指抚琴家里才有了动听的歌声;小女儿爱美是一个漂亮而淘气的小姑娘,也许是因为她的年纪最小都受大家的爱护所以才会如此的,但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年纪小而为所欲为,她同样会和大家一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因为自己犯的错误而道歉;而她们的妈妈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的丈夫虽然远在战场上与敌人斗争,但她没有因此而整天忧郁把不悦或担忧挂在脸上,而是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的她在更好地保护着、爱护着自己的小家,在帮助更多的穷人,有时她虽然会为自己的丈夫参加战争而有些不悦,但更多的时候会用心去帮助其他的穷人而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力,而几个孩子的教育更是落在了这位母亲的身上。

虽然这本书中并没有太多的描写马太太,但这位母亲是伟大的,是一位成功的母亲,虽然自己并没有什么更大的作为,但她教育出了几位有人性至美的“小妇人”这也是她最伟大的成功了。虽然自己的家境贫寒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境而抛弃任何一个女儿,也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对待自己的子女,每个人都有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不公平的抱怨,但她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抱怨什么,反而是用自己这个鲜活的例子在教育着自己女儿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女儿们的一些错误而去责骂她们,而是让她们自己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找出自己的缺点与问题;她没有因为自己是母亲是长辈而在自己的女儿们面前摆出一副不可抗拒的威严,而她却是能够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和女儿们谈天说地说出自己的快乐与不快乐之事,更是能够认真地听着女儿们的快乐与不快乐之事,与她们一起分享着快乐与悲伤。

上一篇:《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下一篇:联想台式机扬天系列设置双屏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