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试题

2024-06-20

《角的初步认识》试题(通用12篇)

篇1:《角的初步认识》试题

一下面的图形那些是角,在角的下面画“√”。

()()()()

二、标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

()

()()()

三、画一画。

(1)以下面的点为顶点,画一个角。

·

(2)以下面的线为角的一边,画一个角。

·

四、想一想。

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它们哪些有角?有多少个角呢?

()个()个()个

篇2:《角的初步认识》试题

1. 长方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2. 三角板上有(     )个角,有(     )个直角。

3.填出下面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       )

(      )

(        )

4、角是由(       )顶点(      )条边组成。

5、红领巾上有(      )个锐角,(     )个钝角。

6、           是(     )角,比它小的角是(      )角,比它大的

角是   (     )角。

7、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      )。

8、共有(     )个角。其中锐角有(     )个,

直角有(     )个,钝角有(     )个。

9、所有的直角大小都(           )。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4分)

1.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角。                     (     )

2.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有关,边越长,角越大。       (     )

3.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     )

4.锐角>直角>钝角。                                    (     )

5.判断下面是不是角,如果是角,在括号里打“√”。

(    )  (    ) (    ) (    )  (    )  (    )(    )

6、判断图中时钟上时针与分针是不是钝角,是的画“√”错的.画“×”

三、对号入座(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下面图形中,两个角相比(      )。

A.左边的角小     B.右边的角大    C.同样大

2.下面的角中,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B                   C

A. B>C>A      B. A

四、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是直角的标上直角符号,并在括号内填上直角的个数(12分)

(      )个     (      )个       (      )个      (      )个

五、认角(把角的序号,按要求填入○里)(9分)

钝角                 锐角               直角

六、按要求画一画(12分)

1.在三角形中画         2.用给出的点画          3.利用给出的一条边,

出一条线段,使三角形         画一个钝角              画一个直角

增加2个直角

七、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12分)

(      )        (      )     (      )       (      )

八、聪明屋,开心数一数(13分)

1、上图中有(     )个直角,有(     )个锐角,有(    )个钝角(9分)

篇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一、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想说就说

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课堂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教学角的画法和角各部分名称时,我没有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他们通过平时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教学。果然不出我所料有些孩子不仅能说,而且说得很好。再如辨角练习让学生判断谁是直角并发生争议;我在课堂中及时把握生成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系生活,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角;让孩子想说就说,提供给他的空间越大,他就会表现得越好。

二、解放孩子的小手,让孩子体验学习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事实上确实如此,我让学生通过摸角亲身体验角的特点,说感受强化角的认识,学生对角的认识便非常深刻了,在后面的练习中,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了,真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还通过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如:让学生在画面中找角;让学生摸角初步感受角的特征;让学生描角将实物中的角抽象成数学中的角;让学生创造出角等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悟角的特点,理解角的含义,亲历角的形成过程,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三、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思维创新

学生学习知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应是一个被发现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发现,思索,才能真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领悟,内化为自己所有。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思维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认识,自由选择篮子里的材料做角(如:小棒、硬纸条、图钉、吸管、不规则纸等),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其它方式做角(如:用身体语言做一个角)。通过物质化教学手段与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的巧妙结合,将趣味性、创作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

本课的三个教学亮点构建了一个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感受、心理体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经历了数学的亲历、体验、探索过程,充分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提高,在探索中升华的教学理念。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总是教然后才知不足。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学生的个性,生活经验不同,怎样求大同存小异?

(2)现在的课堂提倡各抒己见,鼓励标新立异,在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元的,有时是意料之外的内容,这时教师该如何面对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思考呢?对此,又如何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呢?

[教学点评]

1.以游戏活动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课伊始,教师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活动导入,让学生根据对生活中带角物体的认识摸一摸并猜出是什么物品,从而自然引出新课。这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感觉到能用自己对角的经验玩游戏,所以学生兴趣盎然,也为学生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提供了学习动力,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2.以现代媒体为纽带,营造教学情境课堂。本节课教师选择了学生最熟悉和喜爱的福娃作为整节课“串”的主线,制作了“福娃各项体育运动的展示“这一动画录像作为整节课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此画面中找角,认识角,学直角,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课堂中学习数学,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个欣赏“生活中的角“教学录像。如:红绿灯指示箭头中的角、校园里篮球架及楼梯的设计都与角密不可分;还介绍了几处著名风景区建筑的设计都体现了角的美。让学生发现角在生活中的美,体验到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美,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营造有意义的情境课堂。

3.以学具操作为载体,促进学生体验学习。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本节课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准备可使用的学具,而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学具材料,如:小棒、硬纸条、图钉、吸管、不规则纸等等,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一动、摆一摆、拼一拼、做一做,自由选择篮子里的材料创造出角,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学生的体验学习。实践证明:学具操作比教具演示的教学效果确实更胜一筹!

4.以物质化与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一个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完美结合。教师充分利用物质化与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师讲解,学生动手操作,突出教学手段的实效性,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让学生创造角环节,老师提问:你们能选择篮子里的材料或者自己喜欢的其它方式创造出一个角吗?学生的思维此时不仅仅只限于这些学具材料,他们还想到了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创造角,如:一个胜利的手势、一个大力士的弯臂动作等等。通过物质化教学手段与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的巧妙结合,将趣味性、创作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除此之外,课上教师的形体、动作、语言、表情、板书和略带微笑的点头、信任的目光,节制有度的表扬、中肯的鼓励等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将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篇4: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性思维。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直观的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到数学的图形王国里走一走。复习平面图形。

1.三角形有几条边?用小棒摆出三角形。

2.请你在摆好的图形里任意拿走一根小棒,再观察桌面上的图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认识生活中的角

找一找我们身边物体表面的角。

1.学生汇报。

2.老师在三角板上也找到了角,那角到底是物体表面的哪一部分呢?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3.像老师这样把这本书封面上的角指出来。

三、数学中的角

1.现在老师把在三角板上找到的角描下来。猜!当三角板移开时,留在黑板上的会是什么样子的图形。嘘!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数学家们把像这样的图形称为数学中的角。

2.课件欣赏剪刀、闹钟、红领巾上的角。

3.折角:

请你想办法把桌面上的这张纸折成角的形状?说一说你是怎样折的?

四、角的特点

1.结合课件摸一摸手中的角,有什么感觉?

认识角的顶点和边以及特点。

2.练习:找出角的家族成员。

(1)做练习卡上的第一题。

(2)说出你的答案,为什么是角?说说理由?

(3)为角爷爷庆祝生日。(烟花图片)

这美丽的图案其实是从同一点射出的无数光线组成的。观察每两条光线组成了什么图形?

五、画角

1.猜画角时,除了纸和笔,还需要什么工具?

2.画角时,应该把几个部分画出来?

3.画角有一个步骤,仔细瞧,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4.在练习卡上,试着画出你心目中的角?

5.解说一下你画角的过程。

把画角的方法用洪亮的声音读出来。用你的2个手指指出不同的方向。

6.拿起笔和尺与老师一起画出心目中最美的角。

7.哪位小画家想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展示你的作品,有几个地方可向大家介绍的。

六、话剧

1.红角和蓝角为什么事而争吵?红角最初的想法是什么?结果如何呢?

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七、巧手魔术

听老师的口令,五指伸直、并拢。双手合拢。两手分开一点。

1.观察,两手组成了什么图形?指出点、边。能把角变大一点吗?你是怎样做到的?

2.那能再变小吗?和老师一起接着做。

3.连起来喊口令做4个8拍。思考一下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

4.通过刚才的巧手魔术,你能说说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吗?

八、角的应用:(滑梯)

观察滑梯的形状,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这3个角代表3个滑梯,你想上那个滑梯?

九、剪角

1.数一数桌面上的正方形纸上有几个角?利用你手中的学具大胆地剪一剪。

2.说出你的答案。

3.揭晓答案,哪一种是你没想到的?

十、小结

1.此时,你能说一说你对角的了解吗?

在离开之前,角爷爷送给我们一份礼物。

2.在返回的路上,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角的美丽世界。

3.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走出角的世界,课下找一找并摆一摆、画一画生活中的角。

篇5: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沙区某小学 罗衍艳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P43页―44页上的内容学情简况及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平面图形,是由整体图形细化出来的初步的基本图形,角是组成正方形式、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本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让学生看、找、画、折摆等形式,知道角的组成和画法。教学过程中,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一下子就觉得感兴趣,仔细观察,回答,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1.找角,通过看红领巾、钟面、折扇等实物图形找角,再让学生找身边的角与自己身体上的角。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找角的情况,相互指出身体上的角,学生兴致更高。2.折角,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体验数学知识,摸摸自己的角,对角的形状有直观的感知,并获得成功的体验。3.认识图形,抽象图形从直观到抽象,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认识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正确辨别角。4.画角,有了直观的认识,折角的感受,抽象的认知,学生画角虽难,但也是势如破竹,自己试画角,调动大脑,手脑并用,观察老师范画,得到体验,再自己画角,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5.制作活动角这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靠教师抽象的讲是行不通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深明白角的大小是与边的长短无关的,只是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6.拓展练习,用两根小棒能摆几个角?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寓教于乐,可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数学实践课。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4.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两根硬纸条、图钉、白纸、小棒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森林里草地上,小白兔在嬉戏,旁边一座小屋)谈话激趣:小朋友们,森林里的小白兔邀请我们去玩,你们想去吗?兔妈妈请我们参加他们的新家,请小朋友找一找,兔妈妈的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学生回答) (屏幕显示:从小屋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然后分别闪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小朋友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认识它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这种图形――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评:开头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二、实物操作,探索新知(一)找角1、(屏幕显示例1的图:闹钟、三角尺、剪刀、折扇、红领巾)学生观察),问:孩子们,上面的几种物体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面哪里有角,请你们找一找。(分组在书上例1的图中分别找出,找到以后指名到展示台上,分别指出)2、师拿出一条红领巾,让学生找角,问: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国旗,爱护红领巾。(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学生找找周围,身边和生活中的角,(分学习小组找角,说一说,指一指)指名回答。4.师小结(叉开手指,让学生观察),这是角吗?)又指衣领的角)这是角吗?(又弯曲肘关节)这又是角吗?我们的身体、身边、周围,角处处可见。(评: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 (二)折角1.请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张纸,折出一个角(先分阶段 小组折,组内学生互相帮助,老师个别指导)2.请孩子们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同时师示范,先摸角的顶点,再摸两条边);问:你发现什么了吗?指名回答,得出:有一个尖尖的地方,有点刺手,两边平平的,直直的。3.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更小的角,怎么办呢?(再对折一下)、(指名一人到讲台折给大家看)(评:让学生动手操作,人人有事可做,手、脑并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三)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屏幕上的角,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学生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电脑逐步闪现:每个角的顶点,再让学生说出角还有两条直线。得出:角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角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2.师边讲角的概念,边画出一个角,由一个顶点(点出一点,写上“顶点”),引出两条直线(板书:边)就构成了一个角。 边 顶点 边 3.看书P43的图,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并让学生在书上勾出这一句话。(评: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突破本节课难点。) (四)练一练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图形,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答对的小朋友给予鼓励)。(评: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2.指出下边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完成书上练习十第1题)。(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再把书拿到展示台上,指给全班同学看,集体讲评)。(评:形式多样,灵活,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 (五)课间活动,制作活动角1.师首先示范:拿出两根长短一样的`硬纸条,一端钉上图钉,制作成一个活动的角。2.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制作,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条制作活动角,做不好的,可以请学习小组的同学帮忙;师巡视,遇到困难的学生随时帮助。3.学生展示活动角,比一比,看谁的活动角做得最好。师根据情况,表扬全体小朋友都很能干,会动作制作角。4.思考:想一想,要让角大一点,应该怎么办?多媒体显示一个已做好的活动角图形,学生思考,实践,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角试一试,再指名学生到展示台演示。问:如果要让角小一些,又该怎么办?(把角的边收拢一些),刚才的学生又演示把角变小,多媒体再完整演示同一个活动角,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过程。得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评: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做数学”中学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本节课难点。)三、拓展思维 1.说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同桌互相指一指,然后在展示台上指出。 2.你能自己画一个角吗?各组学生在白纸上画出。多媒体显示:先画顶点,再画两条直边。请你用两根小棒摆出不同的角3.学生动手操作:再指名到展示台上演示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边 顶点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边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纵观本节课,在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知、新课的引入、练习的设计、思想品德的教育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给人以启迪。1.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教学活动。 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和培养了能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观察生活中的角,用纸折大小不同的角,用硬纸来做活动的角,画角,用小摆摆角等活动。教师不作任何演示和提示,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尤其是画角,这是一个难点。开始,教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学生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画法,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有比着三角尺描绘,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想办法,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精神,最后,在总结同学们画法的基础上,归纳出画角的正确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这种把学生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2.构思新颖巧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教师用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新课,创设了富有童趣的“兔妈妈在森林公园建造了一幢漂亮房子,找一找这幢房子里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引导学生找出已学过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再通过图形的变化,引出新课的内容一角,体现了“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新旧知识联系紧密,过渡自然。3.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达到熟练的目的,在围绕角的有关知识练习时,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如:用两根小棒摆几种不同的角,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4.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当教师拿出红领巾的时候,问学生“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是“三角形”,教师又问“红领巾还是什么呀”,学生答:是红旗的一角。教师紧紧抓住红旗的一角引申更深刻的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寥寥数语,把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内容中,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篇6: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习。(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其次,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三、总结提升:

篇7:《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信息窗解读: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教师故意停顿)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活动二

师: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吗?

师讲解什么是角。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命名。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独立做角。

活动三 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在哪里见过直角?

活动四 全课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教后小记:

在教学角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结合具体情境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一、导入

师提出问题:看情境图,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生发表看法。

……

二、教学新课

师:你能不能证明你的猜想呢?请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小组交流、探索)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请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讲解一下。

生展示。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谁估计对了呢?想想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发言。

师:用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方法完成一个任务:在三角板的帮助下把角分类。

(小组活动)

找一组上来用实物投影演示分类情况。

师: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三、全课总结。

教后小记:

篇8:“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有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2.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对对碰)

对碰一:联系实际,找角。

1.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情境图,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

2.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3.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引导正确指角。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

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5.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6.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二:小组合作,折角。

1.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很多的角。现在拿出老师课前交给你们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2.学生动手折角。

3.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4.说一说折的角各部分的名称。

对碰三:玩角,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的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2)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3)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1)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2)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3)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4)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4.课件出示对碰主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对碰四:体验感悟,画角。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

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名上台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欣赏生活中的角

篇9: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在操作、交流中体会角是有大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与态度: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2个图形宝宝(长方形和三角形),但是它们很害羞,用手帕挡住了自己的脸,谁能猜一猜老师带来的是哪两位图形宝宝?

師:你能告诉大家是怎么猜的吗?

生:第一个图形宝宝露出了3个角,所以我猜它是三角形。

师:真厉害!还有哪些同学也是这样想的?

生:第二个图形宝宝露出了4个角,所以我猜它是长方形。

师:大家都关注到了图形上的角,那么到底什么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认识“角”。(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从常见的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的特征。

师:为了方便研究,老师把这些角从图形上取下来。

2.观察归纳,总结角的基本特征

师:同学们看,这么多角!它们长得都一模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开口大,有的开口小,开口方向也都不一样。

师:但是它们都是角,说明它们肯定有相同的地方。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

生:我发现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点。

师:这个尖尖的点我们就把它叫做顶点。

生:我发现还有两条线。

师:这两条线就叫做边。(逐一出示顶点和边,并用手指一指)

师:看着这些图形,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角?

生:每一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

3.判断角,完善角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下面来判断一下,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课件出示:

师:1、3、5为什么是角?请你指一指它的顶点和边。2为什么不是角?4和6呢?

(学生判断后补充板书:每一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

4.画角,巩固角的特征

师:现在我们来画一个角,行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边画不直怎么办?请尺子来帮忙。师指导画角,画好之后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和尺子,按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不一样的角。看谁画得又对又快!

三、动手操作、拓展延伸

1.活动一

师:请每位同学准备好2支铅笔,在自己的桌面上摆出一个角。

师:谁能摆一个和老师黑板上画得一样大的角?怎么比较?

生:把其中的一支铅笔和老师画得角的顶点与一条边重合,另一只铅笔和老师画得另一条边重合,这样两个角的大小就是一样的(重合法)。

师:那老师把黑板上这个角的一条边画长一点,现在谁的角大?

生:一样大

师:可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增加难度,让这个角变大,行不行?这样一来,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如果变小呢?(学生操作、观察、交流)

小结:要想角变大,就把两条边张开;想角变小,就把两条边合回来。(板书:张开变大,合拢变小)

2.活动二

师:再提高难度,还是用2支铅笔,要摆出2个角,行不行?4个角呢?

师:为了看得清楚,我们可以分别给它们做上记号,并逐一标注1、2、3、4,现在我们可以分别把它们叫做角1、角2、角3、角4,现在让这两只铅笔动起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4个角的大小分别是怎么变化的?

四、总结质疑

1.找角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

师:看来大家真的掌握了怎样的图形叫做角,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在生活周围的物体上找找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

2.欣赏角(课件出示)

3.拍拍手唱儿歌《角中秘密记心中》

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想知我的大与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篇10: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计划学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有大有小。

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正确的画角方法。

【教学难点】:

1、会正确画角。

2、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小棒、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设计思路】

一、引入

(课前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师:孩子们,刚才从屏幕上欣赏了咱们的校园,它美吗?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题图)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出示园丁在剪草的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角。(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唤起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一)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说)学生说到一个,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本环节: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

(2)师再指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两生)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本环节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称。此课之前,学生对角的认识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是模糊的、非数学意义的。教师在学生找主题图的角的基础上设计了闭眼想、用手比划,观看动态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比较,实现了对角的正确认识。】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

5、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书第42页第2题,指给同桌看看,再抽生上来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师参与。)

(2)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本环节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1)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2)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3)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本环节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2、做活动角。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2)展示两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可以把这两个角叠在一起。

师:你来试试。

生把两个角放到展示台上比:把它们叠在一起,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设计意图:角的大小比较,顺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所认识之后安排,以学生组装的活动角为学具,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群体互动与教师引导有效整合,并相机指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强化了对角的认识。】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

(5)抽一组生说。

(6)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例3: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抽一生说)

(2)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演示角的画法)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3)师:应该怎样画角呢?抽生说说。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本环节通过观察、叙述、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画角的技能。】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一个角)师:如果在这个角里添上一条线,这时变成几个角了?再添上一条线呢?

三、全课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四、布置作业,知识延伸。

1.请你用角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篇1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学生小组合作,在主题图中指出角。

2.汇报交流时课件呈现有色线标示出角。

(二)描一描,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 从主题图中提取教学素材,课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红线):

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别找出角并在图上描画出来。

3.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4.比较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5.交流归纳: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文结合板书)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重叠)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 动手做一个活动角。

2. 用活动角做“变大变小”游戏。

3. 引导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五)画一画(例2),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1.小组合作,尝试画角。

2. 师生交流,完善画法。

3. 教师范画,小结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设计意图:创设“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和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深对角的直观体验,进一步认识角,进而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一)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2题

1. 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3. 在图上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二)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判断这些平面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三)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

1.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 把你找到的角画出来。

(四)用角组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动,又让数学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美。】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篇12:《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引出课题。

出示: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提问:你认识这几个图形吗?

指三角形,问:为什么把这个图形叫做三角形?请同学指一指三角形的角。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有角吗?指出来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红领巾、手绢、三角板等,它们都有角吗?

教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题。

二、新课

1、出示课本主题图。

提问:这是一幅什么图?

从校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做操学生伸开的两臂、足球场的边线、三角板的两边、老爷爷拿的剪刀都组成了什么?(角)

提问: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你从图上还能看出什么地方有角吗?

2、认识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称。

(1) 课件出示实物。

提问:从张开的剪刀,吸管,自来水的水龙头,你能看出哪些地方有角吗?

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作出肯定,并在课件中抽象出角。

(2)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活动角,并把它拉成不同的角。

提问:这里面有角吗?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征?(角的各部分名称)

范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边组成的。(板书:画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指出其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告诉学生:指角时,必须从顶点开始向斜线方向指。

(3) 教师演示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边的长短有没有变化?

小结:角的大小发生变化,边的长短没变,说明角的大小与边长没关系。

(4) 折一折。

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师生共同动手折角,对照自己折的角指出顶点和两条边。鼓励同学你能折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角吗?

可折大小不同的角,再一次证实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 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表面上有角。

3、学画角。

(1) 看书本例2,你知道怎样画角吗?

(2) 讨论怎样画角?

教师说明:画角的过程(边说边演示)。

第一步:先点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

第二步: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实际上应叫射线)

第三步:再从这个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再画一条直线。然后标明角的各部分名称。

(3) 学生动手画角,画完后标明角的各部分明称。

三、练习

1、P42练习八N1

教师说明:一个角必须有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边,第2图有一条边,另一是弯曲的线;第三幅图两条相连的地方不是一个“点”而是弯曲的线,所以它们不是角。

2、N2

范 教师说明:数角时,指角的动作要准确,最好标出角的符号。

3、N3 可以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

上一篇:品保部2015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酒店员工个人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