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2024-07-12

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共14篇)

篇1: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内容摘要:正确运用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以及两者相互转换的规律,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注意于教学活动中,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与无意注意的转换

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理解,记不牢,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完成各项作业时有错误,常常是由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而引起的。为了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注意力涣散的现象,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注意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注意于教学活动中,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学生的注意力

无意注意通常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所引起的,它既可成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也可成为造成学生学习上“分心”的不利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它有益的一面。

首先,要尽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学生离开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如教室内的布置和周围环境,教师讲课的声音,教具的使用等,都可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因此教师要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如保持教室周围的安静,室内布置要简朴等。另一方面要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注意去听课。如教师讲到重点、难点时要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巧妙地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把学生注意力维持到课堂活动中去。

其次,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注意力。经验表明,凡是和学生已有的爱好和知识有关的事物,凡是能给学生增加新知识经验的事物,都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爱好。有的学生由于对前面学过的材料没掌握,越学越不理解,对学习没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把新知识的讲解与学生已有知识结合起来,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也有这样的学生,他确实已掌握了甚至超过了现在教师要讲授的东西,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不愿听讲,教师应适时地给其制定新目标,补充新知识,使他们在新层次中激发注意力。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活动。学习中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靠发展有意注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教师在授课之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任务,当然,教师交待的任务不同,学生的注意就有不同的表现。在一个新单元开始时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材较难的地方预先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也利用了间接兴趣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注意。为了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的目的,要求,其效果会更好,这样就会使学生自己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

三、运用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过分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易引疲劳和注意力的涣散,但如果只让学生依靠无意注意来学习,就会不利于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在一堂课中,使不同注意有节奏地进行相互交替,转换,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关心的问题上,教师应通过组织教学,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从课前的纷扰中解脱出来,将注意迅速纳入课堂学习上来,接着就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唤起直接兴趣,这时,有意注意就转换成了无意注意,讲到教材重点、难点、关键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智力兴趣支持和加强有意注意,这个阶段,必然消耗学生很多的精力,在这之后,教师再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如各种方式的练习)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转化成无意注意。当然,一堂课中,也会遇到某种意外情况,如在课堂上,突然外面有吵闹声,将学生的有意注意转化成无意注意,这时教师不要急着讲课,要稍微停顿一下,然后向学生发问“刚才我讲到哪儿了?”这样学生的无意注意又转化成了有意注意,临下课时,学生的注意最易涣散,教师可通过本课的小结或提出课后的要求引起有意注意。这样一堂课,有张有弛,有松有紧,始终保持稳定集中的注意,又不至于使学生感到疲劳。

总之,课堂上组织好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固定呆板的模式,这需要教师围绕教学中心任务,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根据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水平与表现情况巧于安排,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方法,都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2: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答:

首先,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和人的主体状态所引起的。刺激物的特点和主体状态既可以引起个体注意力的分散,也能激发好奇心,导致探索行为的出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无关因素的出现,同时紧紧把握住那些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注意的因素,有效地搞好教学活动。

篇3: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一、巧妙设疑,唤醒学生注意力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有效形式,但是传统教学一般采取“满堂问”的形式,教师的提问中包含着太多的无效性提问,致使学生对教师的设疑产生厌倦情绪,引不起学生的注意,更达不到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置提问,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例如,在学习《狼和小羊》时,课文的故事情节本身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当学生即将学完一篇课文,学生了解了其中的故事情节时,往往好奇心就会消失,注意力自然就分散了。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教师提出问题:“课文的最后一句是‘狼向小羊扑去……’,狼向小羊扑去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调动起来,想象出各种结果,如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一闪身,狼闪到山崖下面了;狼用力过猛,撞到了小羊身后的大树上了;狼被隐蔽在树林后的猎户用枪击倒了……可见,教师巧妙的提问,不仅能唤醒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二、创新教法,集中学生注意力

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使枯燥的课堂教学趣味化,使僵化的教学模式生动化,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地投入到学习。例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小游戏、比赛、猜字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注意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突出其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司马光》一文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后,由学生扮演司马光及司马光的小伙伴,通过角色扮演来表现课文内容,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对各个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都进行了设计,在表演中走近角色,走进文本,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直至本堂课结束还意犹未尽。再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辩论组,形成了辩论的正方与反方,开展辩论比赛。正方的观点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要保护环境,反方观点是:当地球环境恶劣到不适合人类居住时,人类可以到新的星球去生存。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辩题事实依据。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擅长文字的学生,负责组织文字资料,擅长动画制作的同学,负责PPT的制作与合成,并且通过选举,选出本组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辩手”,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有趣的活动所吸引,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可见,采取新颖的教法,是提升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

三、引入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集音频与视频于一体,其声像效果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说教为主的枯燥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枯燥的语文学习更直观、形象。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在阅读中展示图画,插入音乐,学生更易于进入文本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地与文本情感达成共鸣。再如,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展示相关事件片断,让学生写出感悟与体会。在写作《美丽的校园》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优美的景点,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要遵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作。多媒体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展示校园不同季节的图景,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强烈吸引,激发了写作兴趣。

四、评价激励,强化学生注意力

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即考试分数的评价,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佳而积极性受挫,情绪低落,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的评价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注意力的评价,例如,对于课堂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好的学生进行鼓励,树立榜样,使全体学生认识到注意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课堂学习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伴学习过程的注意力进行评价,让学生之间通过评价,对课堂注意力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评价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重视。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篇4: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做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它一般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所以这就可以用来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但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因此我们在上课时,要善于利用它的有力的方面,防止它的不好影响。

首先,我们要尽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学生离开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如:教室靠近大街、周围嘈杂的音响,教室与操场或音乐教室邻接,教室里贴过多的图片,教师的新装艳服、新发型及口头语,讲课时的怪声怪调,过多的表情,或一上课就把直观教具摆在讲桌上,或挂在黑板上等等,都容易分散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室内外布置一个安静简朴的环境,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上课时的各种干扰,是很重要的。如:自己的发型变了,或换件衣服,哪怕是过去穿过,这次洗干净了又穿上时,也要先到教室,在学生中转一转、走一走,给学生充分议论或适应的时间,以免上课后老师的这种变化,成为学生的刺激物而分散他们听课的注意力。

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如:我们讲课的声调要抑扬顿挫、高低适度,教态自然、活泼,教具要直观、鲜明、生动等,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看到教室中学生秩序不好时,可采取立即停止讲课、注视学生的办法。这忽然的停讲,也可给学生带来新的刺激,而引起注意,不过这种方法是暂时有效的,是消极的。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要防止单调、呆板,这就要求自己对教材非常熟悉,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讲课生动具体、方法灵活多样。还要注意在教学中,从讲述的内容方面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根据政治课教学内容可设计不同形式的导入,可以故事,歌曲,诗词,谜语等等,以引起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可布置不同类型的课业。高一时可以是小论文手抄报,高二组织专题性的调查报告,小品剧,高三组织辩论会等等,千方百计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上的努力地注意。中学生的无意注意还是起相当大的作用的,年龄越小,无意注意的作用就越大,学生也不能单凭兴趣学习,所以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我们在讲授一门新课时,要说明这一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学习每章时也要讲清目的,对学习目的越明确,就越能培養学生的注意。另外,为了使学生有意注意的保持和集中,还必须教育学生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如:客观条件暂时不允许有安静的学习环境时,那就得教育学生靠主观上的努力,不断提醒自己去注意应该注意的事物,并向学生宣传列宁、毛泽东等伟人,为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注意力故意到闹市去看书学习的故事。为了保持注意,有时还需要把认识活动与动作结合起来。如:给学生看投影、挂图时,重要的部分用教鞭指着,板书上的重要内容用红笔标出,这些都容易把注意集中在它上面。

篇5: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就要看每一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果,而每一堂课的教学是否有质量就要看教师是否能成功地利用自己设计的课堂吸引注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学习。常听同行们谈及: “我们班的学生,无论你讲得多费劲,他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在下面各显神通。如果你说给他们讲个故事,哟,都不约而同地聚精会神起来了。”我听了这句话颇受启发。的确,一节课仅有的40分钟,教师的教学是否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这节课能否产生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此,我根据工作实际,对小学一节语文课应该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谈些浅显的认识:

一、引入新课题要趣味十足引入新课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如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就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受年龄特点影响的,对他们来说好玩的、有趣的东西他们接受起来较快,也乐于接受。反之就不同了。所以,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上来,教师对新课对教学的引入就必须趣味十足,要比课间活动还要有趣,要让学生觉得这是在课间“玩”不到的。如《鲸》这一课,可抓住鲸长在脑袋顶上的鼻孔,用生动语言进行引入;《月光曲》、《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课文可用优美感人的乐曲引入课题;各类看图学文可用美丽漂亮的图片进行引入等等。只有在这一阶段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教学才不会事倍功 半。

二、教学方法要五花八门 顿顿吃一道菜,就算是美味佳肴,也觉得无味,学生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教师这节课用这种方法,下节课还用这种方法;今天这样讲明天还是这样讲,学生就会觉得没趣,注意会分散,自然就在下面各显神通了,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变通方法,让学生随时有新鲜感。这样才能时时刻刻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整个教学过程才能产生效果。每篇课文内容是不一样的。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也应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较为感人的文章或段落,我首先感动得要流泪;讲解描写祖国壮丽河山,优美胜地的文章时,我满脸自豪热情扬溢;出现古人诗句时,我摇头晃脑,一付书呆子样;讲到英雄烈士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文章时,我昂首挺胸,充满正气,说话铿锵有力;欣赏各种动作描写的段落时,我手舞足蹈,拳打脚踢;分析人物语言描写时,我又当妈又扮爹,一会儿是凶猛的老虎,一下子又成了狡猾的狐狸„„这样变化多端的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水平,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演主角教学是一项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是不可互代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导演,是引路人;学生是主角,是主体。导演的活动要适而可止,千万不可占据主角的时间,否则主角就会产生不 满。如果导演变成了主角,主角变成了观众,这时,观众可以看戏,也可以不看戏,自然注意力就会分散了。只有让学生演主角,真正地去感受、去设计整个过程,他们才能自始至终地参与整个活动。从教学大纲的改革到《课程标准》的建立就证实了这一点。

四、小结课文要节约口水 在教学过程中,小结这一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小结也就代表着讲授内容的结束,也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教师再花太多的时间把讲授的内容重述一遍,学生绝对听不进去,就算你讲得再多,也是徒劳无功。所以,要稳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小结时要抓住重点,语言要短而精,要节约口水。

篇6: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极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控制,低年级学生的注意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成败的重要一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我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由小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说起,导入新课。小学生课堂前5分钟左右,是学生的注意力由比较分散到集中的一个阶段。如果以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看表演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导入新课,就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由分散状态集中起来,进而转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教《时分的认识》时,我首先请同学们猜一个有趣的谜语,“兄弟俩来赛跑,哥哥走一步,弟弟跑一圈”,你们猜这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出“钟表”。尽管同学们对钟表还未有深刻认识,但从谜语中,同学们已感受到时针、分针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了。有趣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如在教一年级图形认识时,我先出示有色彩鲜明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组成的房屋,然后让学生一一拆开,并让他们再拼出汽车,蝴蝶,轮船等等。这种新鲜而富有游戏性的开场,很快感染了学生们的情绪,使他们越学越想学。

二、创设问题的情境,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积极的思考无疑是个很好的方法,一节课既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过程,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地思考和发言时,你会发现他们一脸的灿烂和兴奋。这样的一堂课无疑是成功的。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很多学生反映数学的单调和枯燥,实际上,问题创设的好,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他们会体会到数学的美和趣味。围绕开课,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

三、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吸引注意力。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具体形象,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实物教具、直观模型等展开直观教学,不仅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知识。如在让学生“认识10以内数”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认识。我让学生拨计数器珠子,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摆小棒练习数数,摆学具圆片比较数的大小;分红花学习数的组成,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数。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单靠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篇7: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因为我们培养的是祖国的未来。孩子们在学校里接受我们的教育。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要为孩子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打好基础,这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让他们积极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1. 使用符合孩子们特点的语言

1.1 使用充满童趣的口语;“无论学生来自什么

样的语言背景,所有教师都与语言直接且密切相关。无论他们讲授哪个科目,无论他们的教学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教师都要在所有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运用语言。教师借助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授知识,强调重点,带动讨论,展开表扬,启发更准确的答案,做出解释,有时还要训斥。”

前年,我成为一年级某班语文教师,面对这些刚上学的孩子,我很担心,他们年纪这么小,能专心听我讲课吗?结果我发现,我的担心是正确的,孩子对于我上的课并不是很积极参与,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习特别棒的学生,而其他的孩子一般不怎么发言,漠不关心。这好像在专门给那几个孩子上课。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记得有一次,我发现孩子们有乱折书的现象,于是我说不能把书乱折,这样书很快就会损坏,有个小女孩举手,我就让她发言,结果我听到她说:“如果我们乱折书,书会疼的。”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有点吃惊,她平时表现很乖,遵守纪律,上课不随便说话,从她的表现,我总以为她很早熟,看来我的看法太片面了。于是从这个事情我发现,孩子们的感受能力特别强,他们是纯真的,充满着童趣的,而我的课堂语言太死板,太成人化,所以课堂上我说的话,孩子们不感兴趣,或者说没有引起孩子们的共鸣。那么应该怎么样使自己的语言更加贴近孩子们的世界呢?我发现一些孩子喜欢带儿童杂志如《小聪仔》、《儿童画刊》来看,我灵机一动,是不是这里面就有我想要的东西呢?我从他们手中借来这些书一翻,果然如此。于是,我一有机会就看这类书,从中吸收我所需要的“营养”并把它们应用到课堂中去,就把自己也想象成一个孩子,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多用孩子们喜欢听的、生动的、有趣的语言,慢慢地我发现,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孩子们上课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接受知识比以前快了。比如我在上《画》这一课时,在讲到“人来鸟不惊”引导孩子们思考时,我用这样的语言描绘:“小朋友,你们看,大树爷爷的枝头上站着一只毛茸茸的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们好!’”于是学生和小鸟打招呼,可是小鸟没有回应。于是我又说:“哎呀,小鸟不理我们,我很难过,这是怎么回事呢?”当一提出这个问题,孩子们的手纷纷举了起来,抢着说:“我来说,我来说!”

1.2 使用恰当的体态语;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捕捉时机,用满怀希望的目光、眼神,学生喜爱的动作进行引导也非常重要。在课堂的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通过不断的读来理解课文,怎样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呢?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也许由于她入学年龄小了一些,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能很好地集中,字也写得比较差,可她在文艺方面有特长,感受能力特别强。一天上课,在请同学读课文某一段落的时候,不怎么举手发言的她举手要求读书,为了鼓励她我特地叫她读这个段落,可是我没有想到,她声音那么清脆,吐字那么清晰,表情那么丰富,感情那么强烈,她读得那么棒,我情不自禁地朝她微笑并伸出大拇指,说:“你读得真好,小朋友们,让我们用掌声向她表示祝贺,希望大家读书都能像她这样。”她当时可高兴了,高兴得脸都红了。从那天我上课就有意识地在要求朗读课文时给她一些鼓励性的目光,她也经常用微笑回应我,她上课更专心听讲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我经常这样告诉孩子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当有小朋友上课开小差的时候,老师会用眼睛看着他,用眼神告诉他,老师已经看见你在干什么了,赶快坐好,认真听课,老师会原谅你的;当有小朋友学习特别专心时,老师也会用眼睛看着他,用眼睛、用微笑告诉他你真棒!”所以当孩子们不自觉时,我会用眼睛看着他,而孩子们也会及时地改正错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用语言调节儿童的学习活动,那么学生就难以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就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和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能否主动地投入,就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在教学当中,要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并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无论在什么时候,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当教授的是学生想要知道和学习的内容,他们就更有可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在课堂上构造我们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创造这种氛围。我们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孩子们因好奇而要学;或描绘学习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因爱美而要学;或提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因探究而要学;或联系儿童已有经验,产生亲切感,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促使孩子们形成一种迫切想了解,迫切想知道,迫切想学习的心理,孩子们在这种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感受,这种学习、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种孩子们在接触新知识时,就能带着热烈的求知情绪,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我所教的孩子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阅历很浅,而他们主要的学习任务是汉字。作为一种局面符号,汉字的学习需要调动人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例如观察的次序性,对被观察物诸多特征的取舍以及记忆的策略等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往往是囫囵吞枣,观察的方面任意性较大,有时就不容易看到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另外,他们对客观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或各个侧面辨认或抽取特征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对准确、快速的再认识往往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学习汉字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就要很注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我了解到视觉和和运动觉是形成空间知觉的基础,它们在汉字的认知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是形状知觉。由于儿童不熟悉抽象的图形,所以倾向于把这样的图形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去感知和理解,这样更加便于儿童的理解。所以,我在识字之初用画图的办法来教象形的独体字,如在教学“日月山川”等字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这些字的图画,引导学生学习这些生字,通过看这些图画来学习,汉字表意的特点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孩子们对这些字为什么是这样写,识字的难度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减少了,理解就变得容易了。同时,孩子们看到字的最初的形状还很像图画,而孩子们又特别喜欢画画,他们觉得很有趣,学习起来就更高兴了。而他们在汉字的学习中,不断地体验到快乐,他们就会觉得想学,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他们的一种需要。

教师在引导孩子们进行学习的时候,不能扼杀孩子们对精彩的学习世界的向往,应该尊重孩子们,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孩子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琳达达林―哈蒙德;琼巴拉茨―斯诺顿著。葛雪蕾;王军译《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篇8: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一、引入新课题要趣味十足

引入新课是一节课的起始阶段, 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如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也就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 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受年龄特点影响的, 对他们来说好玩的、有趣的东西他们接受起来较快, 也乐于接受。反之就不同了。所以, 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上来, 教师对新课对教学的引入就必须趣味十足, 要比课间活动还要有趣, 要让学生觉得这是在课间“玩”不到的。如《鲸》这一课, 可抓住鲸长在脑袋顶上的鼻孔, 用生动语言进行引入;《月光曲》、《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课文可用优美感人的乐曲引入课题;各类看图学文可用美丽漂亮的图片进行引入等等。只有在这一阶段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教学才不会事倍功半。

二、教学方法要五花八门

顿顿吃一道菜, 就算是美味佳肴, 也觉得无味, 学生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教师这节课用这种方法, 下节课还用这种方法;今天这样讲明天还是这样讲, 学生就会觉得没趣, 注意会分散, 自然就在下面各显神通了, 所以,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变通方法, 让学生随时有新鲜感。这样才能时时刻刻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整个教学过程才能产生效果。

每篇课文内容是不一样的。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也应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 遇到较为感人的文章或段落, 我首先感动得要流泪;讲解描写祖国壮丽河山, 优美胜地的文章时, 我满脸自豪热情扬溢;出现古人诗句时, 我摇头晃脑, 一付书呆子样;讲到英雄烈士不怕牺牲, 英勇顽强的文章时, 我昂首挺胸, 充满正气, 说话铿锵有力;欣赏各种动作描写的段落时, 我手舞足蹈, 拳打脚踢;分析人物语言描写时, 我又当妈又扮爹, 一会儿是凶猛的老虎, 一下子又成了狡猾的狐狸……这样变化多端的教学, 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演主角

教学是一项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 是不可互代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这个活动中, 教师是导演, 是引路人;学生是主角, 是主体。导演的活动要适而可止, 千万不可占据主角的时间, 否则主角就会产生不满。如果导演变成了主角, 主角变成了观众, 这时, 观众可以看戏, 也可以不看戏, 自然注意力就会分散了。只有让学生演主角, 真正地去感受、去设计整个过程, 他们才能自始至终地参与整个活动。从教学大纲的改革到《课程标准》的建立就证实了这一点。

四、小结课文要节约口水

在教学过程中, 小结这一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小结也就代表着讲授内容的结束, 也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教师再花太多的时间把讲授的内容重述一遍, 学生绝对听不进去, 就算你讲得再多, 也是徒劳无功。所以, 要稳住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小结时要抓住重点, 语言要短而精, 要节约口水。

五、课堂练习要一目了然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是有限的, 一节下来, 学生接受了一定量的新知识, 大脑已开始疲倦。此时如果教师出示的练习题太难, 学生第一个感觉就是累, 更不说去认真思考了。注意力也就随之分散了。所以教师出示的练习不但要有针对性, 而且要简单, 让学生看后能找到准确答案。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9: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关键词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组织教学

注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经过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能增加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初中一,二级的学生,嬉闹,爱动,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优势。要把这些具有这些性格特征的孩子组织起来,用心听讲,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同时吸引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

注意是客观刺激物反映到人们脑中的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在课前接受的刺激物是多方面的。如上节课有些问题没弄清,这些都会影响本节课的注意,这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学以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如字词听写,背诵课文有趣的解题,优美的课件等。使之注意转移本节课上来,如在讲《渔夫的故事》一文之前,教师首先讲了《一千零一夜》书名的由来:古代东方革国的国王鲁亚尔生性嫉妒残暴。他每天要娶一个王后,第二天早上杀掉另娶,许多女子惨遭杀害。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挽救其他女子,自愿嫁给国王,他很会讲故事,国王听的入了迷。每当故事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天就亮了,国王急于上朝,只好留下她把故事讲完。这样夜复一夜,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了,与山鲁佐德作了长久夫妻。学生感觉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自然的就把注意的对象转移到本节课上来,教师进而提示学生《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既富有传奇色彩,也不乏生活气息,今天学习《渔夫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要了解本文的内容,这样就把全部精力贯注到这节课的内容上。这就是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收益。

在教学中仅仅运用无意注意组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以新颖生动的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认真钻研教材,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和诵读,再现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画面,引人入胜。如讲朱自清的《春》一课时,可以抓住春花竟放的特点在学生面前描绘渲染蜂飞蝶舞的画面。把学生引入那万紫千红、芬芳四溢的百花丛,再由花的甜香联想到果实累累的景象,以虚衬实。这样学生完全陶醉在优美的环境之中,自觉的诵读课文,提高了学生学习自觉性。

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千篇一律的,多次单调重复的公式化的形式,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变换教学方法,擅于启发趣味性提问,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做到既动脑、动口又动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皇帝、大臣、骗子的对话,教师提出问题“皇帝、大臣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赞布料好极了!”这样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可以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从而达到“愉快教学”的效果。

教师的教学态度热情亲切,语言优美,也能引起学生注意,心理学表明青少年对有感情的人和事容易引起注意。善于用语言的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注意。因为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讲课时没有感情、语言贫乏,没有手势配合, 不但引不起正面的刺激,反而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只有用清晰准确流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蔼可亲的教态,才会使学生产生亲切的愉悦之感,不会改变注意的指向。有时在一定情况下,教师的语言突然加重,以示讲课的注意;突然停止,以示教室的安静,或用提示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使注意力集中。可见教师的语言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正确的教育思想要通过美好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对你产生敬重感,上课时注意力就集中。反之,教学态度冷淡生硬,不能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起学生注意力。

篇10: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学习专心致志,从不受任何干扰;然而有些学生常随便说话、做小动作;有的上课看似认真,实际上心已飞出教室,以至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才如梦初醒;有的学生做作业、看书总是静不下心来;还有的学生做功课时,总要弄一些“玩”的小插曲,作业漫不经心,边做边玩,结果作业时间长,差错不少。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对学业和事业的专注。那么,我们如何敲开这个“心灵的门户”,进行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呢?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1.“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引到“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可结合数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在课前三分钟进行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课堂学习的活动。例如,七年级新生,他们的各方面习惯比较差,并且还没有适应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唱一些有关学习习惯或者是一些增强自信的歌曲,如《我相信》。当学生习惯了课堂学习后,可以进行课前预习。把预习的知识写在本子上,这时学生一定要全神贯注地预习。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预先做好课前准备,又可以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新课的到来。

2.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周围同学交头接耳说些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来自教室外的噪音;抽屉里的一张小纸条或者美术课、科学课等科目留下来的学习用品以及桌面上的学具,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课前准备要求尽量简单,上课用不到的东西不要拿出来。例如,数学课可以要求学生只准备一本数学书、一个练习本、一支笔。学具盒哪节课需要,哪节课要求准备,其他的东西全部放在书包里,抽屉不准放零散的学习用品,以防不必要的干扰。

二、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内容时,出示课件: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吗?如何说明?有的同学说相等,有的说不相等。于是同学们之间争执起来。我接着说:“同学们学了今天这节课就全明白了。”于是,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整堂课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学习效率非常高。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面积教学蕴涵在生动的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这样设置悬念,一方面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性质的实际意义,同时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低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比较低,受到年龄的限制,直观的东西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我们要按学生年龄特点组织教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变难为易,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倡导“自主合作,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我在教学“有理数减法”时,当我出示信息和问题,学生说出算式后,就让小组讨论算法,并要求各组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接着组织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各组的算法),讨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统一认识,得出一致的方法。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法,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计算。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部分内容如果按照前面的教学方法扶着学生走,容易骄傲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就不集中,这样班级学生的听课效率就差。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不但经历了探索的过程,体会到合作成功的欢乐,而且集中了注意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科学设计,引导学生。学生有了注意力,是否持久,关键是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因为学习过程本身是一项复杂、艰苦的脑力劳动,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很可能遭受到挫折和失败,感到苦恼,因而降低课堂注意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

三、通过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注意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信心。例如,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课后,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练习题,并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他自己集中注意力听课的结果。对于那些有进步的学生,老师可以加上激励性的语言。例如:“这次作业全对,真棒!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的结果,继续努力!你会学得更出色的。”并且每月以上课的表现和作业得红花的朵数,开展“认真听课星”和“进步星”的评比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集中注意力听课的信心。

篇11: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还处于培养与不断提高的阶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刚刚跨入小学大门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程度低、持续时间短。很容易出现大脑阶段性疲劳。如果采用单一的教与听的过程,就会出现课堂很安静,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和兴趣降低。疲劳是大脑皮层的一种保护性抑制,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2、优化教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学生的注意力能否保持长久与注意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注意对象是有趣的、变化的、生动的,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稳定。人处在注意状态时,他的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一定对象,并使认识在一定时间内始终集中在该对象上,而抑制与此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注意的指向性的集中性的特点。在对儿童的研究中发现:7─10岁的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20分钟,10─12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25分钟。因此,我汇集学生连续注意最佳时间,讲解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黄金时间”解决主要问题。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内容上,我在教学中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图文并茂、书本与现实生活联想,多方位地回归内容,提高课堂质量效果。课堂教学中游戏和比赛简单易行,是培养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小学生的欢迎。在游戏、比赛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较快,处于主动学习状态。这样每个学生不但能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还训练了思维,增强了团队精神和荣誉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器械,通过图象、声音等,充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发挥课堂的“黄金时间”。

3、张弛有度,强化个别训练

一节课的质量和学生的注意力及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时掌握课堂的节奏,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强化个别训练是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也是真正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满怀信心地去学习。同时,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数学故事,调节思维,作到“张弛有度”。既活跃罗勒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将会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课。有利于感染全体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树立自信,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对待学生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不能盲目地说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等话语。要多鼓励,采取上课提问、答疑方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我行的概念。让每个学生都明白我们不怕干扰、我们能够排除干扰,努力就一定能把注意力集中。

5、明确目的,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篇12: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法”是我们常用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被称之为“助产术”。1919年英国教授俄斯凯恩明确提出了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杜威的“活动课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问世以来,人们进一步从课程论、心理学等理论以及课堂实践方面,为讨论法的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例证。他们认为对概念的思考及对技能和习惯的领悟性学习优于根据重复练习原则对技能、习惯和记忆关系的学习,而讨论是促进思考和领悟最有效的途径。根据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模式”,大脑不应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应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得出推论。“讨论法”不但能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获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组织好学生有效的谈论,那你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新课标倡导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讨论是要有实效而不是形式,现在有的公开课讨论是搞“花架子”,实效性不强。要么讨论的问题过浅,要么讨论时间不足,要么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中来,让讨论流于形式„„。这样就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益。那么我们如何组织好有效的课堂讨论呢? 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该体现延怎样的主体作用呢?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表达、交流、协作等能力的目的呢?我认为这是个教学难点,结合自己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浅谈组织有效的语文课堂讨论的几点体会: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立讨论小组,引导讨论

怎样设立讨论小组呢,我是按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而有的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针对这些清况,我在课前就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精心组合讨论组的成员,性格开朗的与内向的组合,勤于动手动脑的和不善于思考问题的组合,这样优差合作,大手拉小手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其中的一个讨论问题是看图写话,有的孩子一看就夸夸其谈了,而有的不知从何处下口,可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会张口说了。学生们通过讨论,互相补充就成为一段完整的话了。

根据教学的需要也可分不同人数的组,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8人一组都行,学生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讨论。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我一般将学生分成6人或8人一组,因为口语交际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和资料。如教学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夸家乡》,那就需要多人组合,有的学生来自同一个地方,有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各人认为自己家乡美的地方不同,张海说:“我的家乡的物产丰富,有苹果、栗子、香蕉„„”李小说:“我的家乡风光秀丽,水清得可以照出影子,山像穿上绿衣„„”王兰说:“我家乡变化可大呢,和城市差不多了,最近建了许多高楼,家家通电话,村村通公路„„”大家都议论纷纷的夸自己的家乡.这样学生能收到的信息就会更多,再经过自己的语言加工、组织,就会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家乡图画。

二、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把握讨论时机.讨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如一看就知道答案那就失去讨论的意义,但讨论问题过难,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束手无策,无法问津,那样讨论也没结果的,所以我在备课时就精心设计好讨论的问题。

如第四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讨论的问题:

1、用什么方法自学课文?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课文中每一段围绕哪些景物来写?

4、为什么说海底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呢?

学生就围绕这些问题来讨论,经过讨论后学生得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学生理解这篇文章内容和脉络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提出的问题较难,学生通过讨论不能得出合理的答案怎么办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学时机,适时给予学生点拨。如第二个讨论的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生讨论起就有点困难,此时我就提醒学生美丽主要是风景,富饶是物质方面,经这一点拨学生就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思考了。

三、提出讨论要求,提供讨论时间

讨论有要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讨论前就要让学生明白讨论的要求。讨论前我首先口述或用小黑板展示内容,说明讨论要求。然后是讨论形式,讨论前先分配任务:一人当组长;一人负责纪律;让发言的学生说清楚,其他学生听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打断,需补充等他说完才能补充。要做好记录。讨论完小组要进行总结讨论结果,发生争执的地方要向老师求助。

讨论的时间也要把握好,时间太短学生的思维还没启开,考虑答案不全面,组内也不能各抒己见,讨论效果不佳。可是时间过长,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要恰当好处。

四、深入讨论,调控讨论

讨论时贪玩的学生借此机会说与讨论无关的话题,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的办法是巡视每组,参与他们的讨论中去。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讨论问题:为什么岩石是最大的“书”?有的学生说:因为岩石是一页一页。有的学生说岩石上有字的痕迹。这些问题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我及时引导学生从岩石的形成过程进行讨论,引入到中心问题,这样学生就明白通过对岩石中的化石的研究,它能告诉我们许多远古的知识。

五、总结讨论结果,评价讨论情况

讨论结束后,进行汇报交流结果,对正确的我给予肯定和表扬,错误的也不能打消其积极性,也鼓励不让他们失去信心。评价每组的讨论情况,用打分形式评出优胜小组,然后用小礼品颁奖。

篇13: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一、学生是夸出来的

如果想让学生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 那么仔细观察学生在进行活动练习时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吧, 及时予以鼓励。比如说, 学生过去立定跳远只能跳1.2米, 而现在他能跳1.25米了, 那就是这个学生的进步, 就要及时表扬。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好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不过, 老师在此方面的引导非常重要。因为在学校里学生都学习在一起, 现在的很多学生在家里都是“小皇帝”, 在学校里, 他还是希望别人喜欢他的, 那么, 就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吧, 想让别人喜欢你, 那么让他知道,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 首先你要把这件事做好, 大家才会喜欢你。

三、抓住课堂上的黄金听课时间, 做事讲究效率

每节体育课教师都会有讲解、示范, 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掌握, 同时老师能教导学生当堂课的动作技能, 当时就弄明白, 或者课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及时弄通弄懂, 不要积攒问题。课中要多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 回家后再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反复复习一下, 学会问为什么, 那么就能将学习的知识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很深的印象, 从而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四、设计每节课的“亮点”

幽默让人轻松, 人在轻松的环境下最容易理解知识, 所以善加幽默吧。如果能让学生对每次来上课老师都有所期待, 那是最好的。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 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 所以,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 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尤为重要。

通过查找资料及观察, 我分析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 必要时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自觉性的, 比如说突然有人大声叫了一下, 大家都会朝叫声方向张望, 此时的注意便是无意注意。

篇14: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运用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注意力;师生情感;语言魅力;问题情境;变换形式;有奖问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78-01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关注培养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对教师来说,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固然是至关重要;而重视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因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本身的努力以及与教师的配合来实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搜集,加上自己的思考,拟订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进行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有两个基本标准:

一是专注性,即是否把精力完全集中到正在注意的对象上;

二是持久性,即保持注意的时间长短。告诉学生在课堂上要提高注意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暗示自己这堂课很重要,以此引起我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就能专心听讲。

2、要自觉意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性,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同时还要认识到,没有老师的授课和指导,我学习的困难就会增大,甚至学不下去。要常提醒自己听好老师的讲课,不要错过学习的好机会。

3、排除内外影响和干扰。当发现自己有轻视讲课内容的苗头,或老师讲课方式不合口味,或思想不自觉开小差的时候,当出现不安静时,就要排除干扰,保持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状态。

4、有意追踪课堂内容和老师讲课理解,要一边听讲,一边很快地思考,弄懂所讲的意思,主动地记住它们,则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也就能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讲解的内容上。

5、要善于分配注意。课堂不仅要听、看、记忆,而且还要记笔记。会听课的学生善于转移和分配注意,在听讲时还要快速地思考、去记,当听到重点的内容或老师补充教科书上没有的材料时就简要地记一下笔记。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兼顾各方面,结果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还培养了注意的转移和合理的分配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不是什么与人截然分开的东西,它是同人的情感世界溶合在一起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与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和谐的、合作的、互动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第二、善于运用教学语言魅力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1、导入语。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2、评价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答题、讨论发言,对学生完成的某个任务,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评价。教师高明的评价,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激起对某一事物的兴趣。

第三、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兴趣。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使学生越听越想聽,就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设疑、激疑、解疑的过程。这样提问的主要目的是由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入手,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意向,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下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了铺垫。

第四、以变换的形式,生动的知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要想充分利用脑功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不能使人脑过于疲劳。有效的办法是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避免单调地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提高。语文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文图对照地读,可由图复述课文,也可由文字想象图画,或更高层次地让学生依照文章内容作画。当然,教师适当拓展课外知识,以兴趣激发孩子的注意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五、用正确、新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学得有趣,教师首先要教得有趣。高年级学生应该更多希望讲述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启发性以及表达的准确、语言的深刻、幽默风趣等。

第六、在课堂中,还可采用积极回答问题有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本期中,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即在课堂中,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积极争取来回答,然后记下各小组回答的次数(当然要回答正确才能记,不正确就不能记),到了一定时间,教师给予统计并发奖。这样评比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听课的注意力自然也集中了,达到了极好的效果

上一篇:两个“新同学”作文800字下一篇:数学小故事《数字十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