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视角观照

2024-07-30

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视角观照(精选11篇)

篇1: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视角观照

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视角观照

[内容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大众传播已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文学与传播媒介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代文学时空关系场。文学的生态环境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从传播学立场出发,一种新的文学关系“作家(文本生产者)——传播者(媒介传播)——受众(文本消费者)”,为我们考察当代文学提供了具有操作意义的理论方法。本文据此分析了当代文学中的商品属性、多元化、多样性、娱乐性和平民化等四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媒介的非理性也给文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经过磨合,文学将进一步向前推进。

[关键词]当代文学;传播;观照;媒介;受众;文本

当今时代,大众传播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身处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文学的存在现状和发展趋向受其制约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并构成了当代“文学场”,在如此时空关系里,文学的生态环境和价值取向都具有其新的特点。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特点、多元并存的新的文学格局正在构建之中。

传播是“人类关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且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1)就传播学的核心概念而言,它是人们一种信息的交流和分享。那么,从文学传播的角度着眼,什么样的信息拿出来让大家分享?是谁拿出来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渠道或载体?谁在分享?信息制造者是谁?为什么在这样的时刻和场合以这种方式显示出来?能产生什么效果?等等。对这些从传播学原理出发所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使我们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文学传播语境上。人们常常用“后现代”或“后新时期”等概念来为当今社会转型命名。这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一体化的时代,伴随着资本的流通以及商业广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鼓噪,人们的消费欲望被点燃起来,在市场流通过程中逐渐衍生成一种“消费主义文化”。那些以守护灵魂家园为文化使命的文人敏锐地意识到“今天时代的热点不在精神而在物质,不在追求完善而在追求舒适。形而上的道远水救不了近火。形而下的器则有益于生存……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世俗的、浅表的、消费文化繁荣的时期”。(2)这正是当代文学生存的处境和传播语境,一切都在消费当中,物质的欲求、观念的更新、信息的分享等,最终都可以视为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消费现象。大众传播媒介多声道、立体声的传播,不仅刺激起消费的欲望,而且正是通过媒体消费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与这种“后现代”的消费主义与文化相联系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消解一切。在消费过程中,同时也在进行着消解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消解着传统的中心意识。社会的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当今中国文学已从结构的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滑落。身处这样一个消费与消解的时代,正如马尔库塞所洞察的那样,它们“限制着升华的领域,同时也降低了对升华的需要”。(3)受制于时代的语境的变迁,文学的价值被重新定位,现今中国文学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文稿竞卖、作家签约、媒体炒作、自由撰稿人、快餐读物、小说百强等等,一一映证了这种文学生态环境和价值趋向正在发生改变。

既然有新的要素注入文学领域,对文学的认识把握就需要有新的视角、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与之相适应。现代社会是传播业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文学不仅不可能置身于传播环境之外,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在规定性还促使其积极参与其中,文学要满足社会对它的需要首先得表明自己的存在,需要有媒介来负载它们,使其能往来穿梭于社会大众之间。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文学与大众媒介传播之间有着精神文化和物质利益双重密切联系。进入市场后的文学,同样也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操纵着。其实只要我们掌握媒介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对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种种文学现象是能够把握其脉络并加以解读的。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市场化背景下的运作,一种新的文学关系出现了,即“作家——传播者——受众”,以及与之对应耦合的“文本生产——媒介传播——文本消费”这样一种结构功能关系。

篇2: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视角观照

当代建筑的人文观照

当代中国的建筑活动中,开发商的纯商业动机和行政长官的政治目的`及大众文化带来的“重实践,轻理论”倾向使得建筑忽略和遗忘了人,偏离了其目标.只有建立建筑活动的人文尺度,蓬勃兴起的建筑业才能真正体现其性质和功能.

作 者:张今杰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年,卷(期):“”(2)分类号:N031关键词:建筑 利润 政绩 人文尺度

篇3:传播螺旋的系统动力视角观照

一、传播螺旋问题的提出

1973年, 伊莉莎白·内尔-纽曼 (Elisabeth Noelle-Neumann) 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 并在之后做了多次修正。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能产生强大的效果, 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意识的累积性、普遍性及共鸣性, 不同的报纸、杂志、电视和其他媒介的报道对一个事件或一个议题的一致反映能发展出一致性, 使大部分人看待议题的方式与媒介表现议题的方式一样。“这样, 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 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该理论问世后, 不断引起人们的讨论兴趣。伊莱休·卡茨表示不愿意接受她的论调, 认为她的说法是更新版的大众社会理论;卡罗尔·格林和杰克·麦克劳德批评了沉默的螺旋理论, 认为毛病出在该理论低估了社区、组织和参照集团对减轻媒介对大社会的影响力的作用;查尔斯·萨蒙和F·杰拉尔德·克兰呼吁理论对个体间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做进一步考察。

近年来,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纽曼“沉默的螺旋”的条件限制问题。刘建明提出了“反沉默螺旋”的舆论背反模式, 认为“面对媒介意见的倾泻, 受众并非毫无主见。受众一旦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体, 对利益认定非常执著, 媒介特有的议程很难对其产生感化作用。”他并指出, “中外媒介传播的大量经验表明, 沉默螺旋不仅不是普遍规律, 而且在意识形态冲突的社会完全失效, 代替沉默螺旋的则是舆论背反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影响日益扩大, 一些人还注意到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的作用问题。姚珺分析了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 认为在网络中沉默的螺旋不再一统天下, 取而代之的将是反沉默螺旋现象;周宏刚也认为在网络时代, 由于互联网的特点, 舆论场里的沉默将不再扩散。魏锦文则试图给出针对沉默螺旋效应的反旋上升策略。

二、舆论场的系统认识

舆论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在舆论范畴里, 公众是舆论的前台主体, 大众传媒是最重要的承载和影响公众意见的载体, 而各种政治、经济与伦理道德则是大众媒介背后的推手。它们形成了舆论场系统的三层结构。他们之间的力量通常是不平衡的, 不同层次力量反映了不同组分在舆论场系统内不同影响力的话语权。

纽曼认为媒介影响大众观念至少需要六类信息:1.持主要观点的人分布于何处;2.对民意状况的估计大多数人是怎么想的;3.对未来是否成功的预测;4.公开捍卫自己立场发表见解的勇气;5.话题含有多少感情和道德的因素;6.在议程设置中媒介讨论话题的主旨和强度被其他媒介引用其内容, 并引起政治家们注意的媒介。这六个方面可以分别归结为舆论场系统的上述三个结构层次。

舆论场系统的公众个体数量极其庞大, 但往往话语权并不在握。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尔·塔尔德认为, 公众最好是被看成“纯精神的集体, 由身体分离且分散的个体组成, 其结合完全是精神的纽结”, “他们之间的纽带在于同步的信念或热情, 在于和许多人共享同样的思想或意愿。” (1) 公众身体的分离分散, 意味着他们意见传播的场所也是分散的, 他们的“信念或热情”、“思想或意愿”也是分散的。根据约舒亚·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 在现代社会里, 大众传媒合并了原本分散的公众, 使他们共用一个“场所”, 处于一个相同的“情境”之中。公众的“信念或热情”、“思想或意愿”, 主要地就在大众媒介里流淌。

在舆论场中的群体与组织也一定程度在舆论场发声或依附于大众传媒。大众媒介是现代社会里最重要的凝结公众的纽带与载体。作为社会公众意见的主要窗口, 大众传媒的传播放大效应使其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形成阵地。由于公众认知的选择性等作用, 大众传媒上刊播的意见被普遍认为是群体性的意见。因此, 尽管舆论场系统的大众传媒数量相对少得多, 但其话语力量最大, 影响面非常广大, 以至于在现代社会中没有被凝结为公众的个体几乎没有了。所以, 在舆论场系统, 大众媒介是系统慢弛豫变量, 对舆论场系统的变化走向起主导作用。

在舆论场系统中, 作为舆论前台主体的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发表和接收意见;大众媒介刊播反映公众意见, 同时受到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道德伦理势力的直接与间接支配;政治、经济和伦理道德力量以大众传媒作为手段和载体影响和左右社会公众认知, 以实现其势力集团利益。所以, 社会舆情是公众、大众传媒和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共同作用的产物, 是“我们社会的皮肤”。

三、传播螺旋的系统动力表述

传播螺旋是在舆论场内形成的。根据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理论, 可以把舆论场看成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该理论认为系统在远离平衡态后, 如果与边界外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系统就可能形成新的结构, 或形成有序结构, 也即耗散结构具有自组织性。社会舆论场中各种意见的不断运动, 最终将形成主流观点, 即其有序化, 同样具有一定自组织性。

传播螺旋的产生首先是因为舆论场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其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社会话题出现之初通常处于混沌无序状态。与舆论场紧密相连的政治与经济势力对其进行话语影响, 作用于传媒与公众, 打破舆论场系统公众原有的混沌无序平衡状态。通过舆论场系统微涨落的耦合作用与群体压力, 舆论场系统内优势组合的力量得到彰显和进一步积聚, 并可能进一步形成宏观效应。此时, 舆论场内意见开始分流成数个主要方向, 彼此抗争, 舆论系统处于不平衡动荡状态阶段。这意味着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力量或者社会公众中的舆论领袖作用于大众传媒, 使其以不完全性的内容与形式作用于社会公众自身的有限理性 (公众的选择性认知和群体压力) , 形成了大众传媒对社会公众的判断与认知的很大影响, 这也就意味着传播螺旋的形成。抗争可能会呈现出此起彼伏和此伏彼起的若干个阶段。期间, 公众、大众传媒和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势力不断进行博弈斗争。随之, 系统开始进入远离平衡状态, 优势意见在群体压力作用下对舆论场内个体效用进一步放大, 而微小扰动很可能在系统内形成巨涨落, 使得舆论场宏观倾向性加剧呈现。这些微小扰动因素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舆论的起灭, 展现了舆论场系统一定程度的自组织性。

舆论场系统运动经由意见纷呈无定的初始混沌无序状态, 至数种流派形成彼此分庭抗礼的远离平衡态, 归于主导意见形成一统舆论场的新结构。

四、小结

舆论是社会的镜子, 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精神, 同时也是社会大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的发展受到母系统的限制与引导。传播螺旋是舆论场系统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是舆论场系统演进的基本形式。传播螺旋表明社会公众所确定的舆论意见是社会公众、大众媒介和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系统作用的产物, 并不单纯是公众理性判断或者大众传媒的强势宣传的结果。其结果也并非是公众的真正认同, 而只是表面一致, 或者说舆论是不完全理性与智慧的。

参考文献

[1]华汝国, 顾淑臻.浅论“虎照事件”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昌吉学院学报, 2008 (2)

[2]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 2002 (2)

[3]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0

[4]魏锦文.试论沉默的螺旋反旋上升——通过议程设置重掌新闻话语主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11

[5]周宏刚.沉默不再扩散——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变迁[J].东南传播, 2006 (5)

[6]姚珺.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篇4: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视角观照

[关键词]儿童文学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果

鲁迅先生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中国有3.67亿儿童,发展和繁荣中国儿童文学,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打上丰富、亮丽的人生底色,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儿童文学影响、培养和塑造着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但目前其影响力却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一是原创力有所欠缺;二是传播力有待提高。本文根据传播学“五要素”原理,从“谁传播”(Who)、“传播什么内容”(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传播”(In Which Channel)、“传播给什么人”(To Whom)、“传播达到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五个方面,着力分析中国儿童文学推广与传播的症结所在。这将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理清思路,寻找突破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升和繁荣中国儿童文学。

一、谁传播(Who)

谁来传播中国儿童文学?或者说谁有兴趣、谁有动力、谁有能力来传播中国儿童文学?

这是传播与推广中国儿童文学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弄清谁来传播、谁能传播、谁在传播,有利于我们确定传播主体,更好地挖掘传播潜力,提升传播实力。

谁传播?——政府(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作者、研究者、读者)。其中,最有兴趣和动力传播中国儿童文学的是企业(出版商)和作者。

企业(出版商)是中国儿童文学载体(产品,比如图书、杂志、动漫)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传播意味着能扩大影响、树立品牌、促进销售、获得利润。企业的生存之道(逐利性)决定了企业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去宣传、推广、营销自己的产品。如果不这样做,企业就难以获利,难以生存与发展。因而企业是最有兴趣和动力去作儿童文学推广的。同时,企业也有能力作推广,企业可以组织专业人员、专门人员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去作各种推广。所以,企业,包括出版社、出版公司、书店(包括网上书店)、书城、少儿图书发行公司、少儿音像发行公司、少儿影视公司、少儿动画公司等,以及所有相关联的各类批发商、零售商,他们是中国儿童文学传播与推广的最活跃主体。

作者传播自己的作品,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树立品牌;有利于协助出版商销售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多版税;有利于体现和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与价值。因而作者也是最有兴趣和动力去作推广的,但作者的推广能力有大有小,著名作者由于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品牌,其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自然要比普通作者大得多。作者作为个体,其直接推广能力是有限的,作者较多是配合出版商来作推广,或借助自身的品牌与优势,由其他主体通过大众传播来作推广。就作者而言,这是一种间接推广。

政府一般是用宏观手段,比如教材的编写与教学、舆论的引导与强化等策略与途径来传播与推广中国儿童文学。

组织,除企业这样的赢利组织以外,社会各类公益组织或者社会团体组织,都有可能把推广中国儿童文学作为它们的部分或者重要功能与职责,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研究者多是专家或学者,他们的观点、意见、研究成果有可能影响到政府、组织(包括企业)、个人。他们最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从而影响和促进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与推广。

读者本是受众,是被传播的对象,但读者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成为传播者。

二、传播什么内容

(Says What)

传播什么内容?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当然是传播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的载体最常见的是图书和杂志,此外还有电影、电视、磁带、录像、光盘、网站(网页)等。

传播有整体传播与部分传播,比如,我们传播某部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把所有信息传播给家长、老师和孩子,这就是整体传播;而把部分章节或者精彩片段、内容概要传播给家长、老师和孩子,这是部分传播。部分传播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关注、引导读者阅读,从而促成更多的部分传播乃至整体传播。

传播中国儿童文学的目的在于用作品(内容)去影响读者,使作品的文化价值最大化——影响更多的人向良性方向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传播行为的发生也导致作品(内容)的载体(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得以实现。通俗地讲,就是传播使得图书、杂志、光碟等儿童文学产品得以销售,经销商或者传播者获得物质利益(利润)。因此,传播的信息量越多,传播的范围越广,传播的时间越久,就越能使作品(内容)深入人心,影响读者,也越能销售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利润,也越能让更多的相关人员以不同的形式满足各自的需求,获得各自的利益。

在传播中,还存在一种情况,即传播的内容读者不一定感兴趣,不一定喜欢并接受。这就要求传播主体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传播内容(选择兴奋点)和不同的传播渠道(选择最便捷的通道)作为传播突破口,以期事半功倍,取得真正的传播实效。这也是日益引起传播主体重视的传播技巧与策略。

三、通过什么渠道传播

(In Which Channel)

传播主体通过什么渠道与途径把传播内容(中国儿童文学)传播给读者(需求者)?这关系到传播的效率与效果。不同的传播主体会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

篇5: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由央视拍摄的《森林之歌》便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纪录片作品中的优秀代表。该系列纪录片通过高品质的视听效果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叙事方式,较好地传播了生态思想。本片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对生态思想的完美表达

《森林之歌》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和西方近现代生态美学思想的共通点,即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做为创作主线,将生命体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生命体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关怀一一呈现,达到一种蕴含着生命体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

中国的传统智慧中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即人类与宇宙统一的世界观)、道家思想中“万物齐一”等都在《森林之歌》中得到了体现。该片通过中对森林之中各种动植物的和谐相处的真实记录,暗示人们应该从超越天、地、人的立场,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众在审美的同时认识到人只是世界万物的一支,而不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应该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本身拥有的价值,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久以来,人类认为自己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是价值的来源、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惟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一切存在实体。“人类中心主义”使得贪婪的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无限掠夺自然。《森林之歌》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头黑熊在冬眠的季节到采松塔人曾住过的窝棚边刨垃圾堆,试图找到一点食物。而黑熊爱吃的红松种子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人采摘干净了。夜晚黑熊因饥饿而发出哀号,令人心酸。

篇6:从不同的视角观照文学作品的意蕴

当然, 从社会历史视角对作品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因为文学在本源上就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它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 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的情貌和精神。文学作品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 作品中反映的政治、经济、伦理、心理等都属于社会的范畴, 都在社会历史的审视范围之内。

然而, 一种视角就是一种感受和分析作品意蕴的方法, 同时也是一种规范和局限。因此不能满足于一种视角、一种方法的运用, 而应该多侧面、多维度地分析出作品的更丰富的意蕴来。除了社会历史视角, 还可以从文化视角、心理视角、形式视角、人类学视角等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把握。

从文化视角看鲁迅, 鲁迅的作品就不仅表现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意蕴, 而且表现了对整个封建文化的批判意蕴。不仅批判了旧文化, 而且具有新文化的启蒙意义。茅盾作为当年新文化动的主要弄潮人之一, 他对《孔乙己》发表时的思想文化背景有着特别铭心的体验, 这便导致了他从当时时代文化背景上对这篇小说的意蕴做出了独到的理解。他说这篇作品是“借孔乙己的生活片段来隐喻反对新思想的旧派的必然没落”。“鲁迅写此文时, 文化上的反动势力极为猖狂, 但鲁迅不取那时当权有势的文化反动派作为典型, 这又表现了鲁迅对于当时反动派的蔑视———预知其必无前途, 并为他们的前途勾画出一张嘴脸, 即孔乙己”。叶圣陶作为一个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向旧式教育勇敢挑战的教育改革家, 他自然地以其职业的敏感认识到了这篇小说抨击旧式教育的意蕴。他说, 《孔乙己》是在“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失意和姿态”。而作者鲁迅则以其人道主义启蒙思想家的特有内涵观照小说《孔乙己》, 从中见出了呼唤人间温暖的意蕴。他说, 《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人的凉薄”。

又如《百合花》一文, 如果变换一下观照作品的角度, 是否还可以领略到另一种意蕴。在《百合花》特有的描绘人生的氛围中, 随着“借被”冲突的巧妙淡化, 随着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如姐弟般的相知, 除了军民关系,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还感到这是人生两个相近的阶段在靠拢和衔接。“借被”成了一个契机, 而纯净、挚爱、憧憬、甜美是它们共同的特点, 不妨将之合称为人生的早期阶段。小说后半部分面对小通讯员的死, 新媳妇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在惊愕、悲痛、压抑、悔疚、愤恨这一系列有层次的情绪发展背后, 我们看见了新媳妇的心路历程。当小说最后新媳妇一反常态, 近似粗暴地“劈手夺过被子”给小通讯员盖上的时候, 不得不承认正是经过这一层层的变化发展, 新媳妇不再是那个尽咬着嘴唇笑的沉浸在爱情之中的美神了。战争给了她磨难, 她在磨难中成长了, 进入了人生的成熟阶段。小说就这样, 通过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性格相近的人物的互补, 使我们感到人生的成长, 人从竹林走向爱情, 走向战火, 在愈来愈不轻松的生活中, 在欢笑和眼泪、希望和憾悔、挚爱和忿恨中, 由早期阶段向成熟阶段成长。据此, 又有理由认为, 《百合花》除了“时政习俗”意蕴和超越“时政习俗”意蕴之上的歌颂人与人之间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情谊, 还存在另一层次的意蕴即人生的成长。

文学本来就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艺术形象也经过了心灵的折射。作品往往蕴含着某些心理内容。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 我们完全可以从心理视角进行分析。别里科夫的所作所为, 实际上反映了他的变态心理。他的荒谬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通过社会文化的投影而造成的心理上的变形。作品通过他的变态心理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如果能揭示别里科夫性格形成的心理依据, 便可以深化对这篇作品的认识。

篇7:博客传播的价值观照

关键词:博客 传播 价值

博客传播是以博客为渠道和平台,在网络虚拟环境下所进行的一种虚拟实践活动。博客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其本身并无所谓价值,但当博客成为人们一个新的交往、交流平台,一种新的生活、生存空间时,便充分显现出其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博客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媒介于一身,集信息与共享、自主与创新、自由与平等、开放与兼容等伦理精神和价值观念于一体的多元化系统。博客传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性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媒介价值等四个方面。

一、博客传播的人性价值

自由和平等是博客传播的初衷,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理想与追求。较之传统媒介,博客是一个开放、互动的数字化网络,任何一位博客使用者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博客主页发送或接收信息,并形成主体间的互动与反馈。在马克思看来“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的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具体而言,博客自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交往的自由

博客社区提供了比以往任何一种交往方式都广袤的对话界面,为现代人搭设了一个倾吐心声、平等对话的平台。博客传播主体提倡资源共享、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通过按顺序记录的日志,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书写出来与他人分享。同时每个博客传播主体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主页链接到其他的博客主页,他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或多个知识博客圈,从而在博客空间形成不同的知识群落的交叉。博客群体的这种自组织行为建构了有机化组合的博客生态形式——博客圈,它既是自组织、自协调的结合,更是非正式制度下各种亚文化的融合,因为每个群落都具有一定的为群落成员所接受的特定的亚文化。

(二)言论的自由

博客无“把关人”和“零进入门槛”的技术特点,为博客使用者创设了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平台。博客传播独有的符号性、虚拟性、多元性等特征,消除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等无法回避的自然及社会特征,使人们可以不受现实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及外在因素的制约,不必顾虑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冲突。博客传播主体匿名性的身份特征,容易弱化社会及责任意识,个体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言论、自由表达,对现实事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目的不在于影响或劝服他人,而主要是信息、态度和情感的交流与分享,从而在网络中真正建立起普遍交往的关系。同时作为自媒体的博客,为个人自由地进行作品出版和信息发布提供了可能,个人的学术观点、新闻信息、文学作品、生活体悟可以绕过传统印刷类媒介把门人而自由发表,使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源匮乏的普通大众有了让自己的作品面世的机会;生活中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人可以在博客中找到自己的同伴并进行持续的交往与互动,形成一个个跨越国家、跨地区的博客社区。

(三)信息加工和选择的自由

博客传播主体作为互联网中独特的信息加工者和知识发现者,信息和知识价值的提升者,将众多的信息进行提炼、加工,使信息以一种系统知识的形式出现,使信息获取者在汲取新知识并最终将其融合到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中,形成更新、更完善的知识结构。通过这种信息的甄别、加工、提纯和挖掘的过程,信息的单位价值得以提升,信息和时间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作为既生产信息又使用信息博客主体,在个人生产信息的速度被极大提高的同时,个人的信息生产能力被空前地解放出来,而且这些信息被更加有效地传递、使用和收藏。同时博客技术超链接的特性,使得博客传播主体不但可以直接留言或发表评论,而且作者在张贴博客文章中,可以直接加入引用的其他文章的链接,上网浏览的读者只要点选就可在弹出的新窗口中看到引述的文章内容,就能从一篇文章延伸出更多角度的资讯。博客技术广泛运用可以大大提升网络文本的互动属性,提高读者与发表者的对等地位,进而扩充网络互动的双向度和多向度管道。

二、博客传播的文化价值

“博客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它是博客使用者基于博客技术而创造的思想、知识、价值观和精神财富,是个体生理及精神需要得以满足的生存方式。

(一)博客文化的价值标准

博客技术的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便捷性等技术特征,决定了博客文化所倡导的核心精神为自由、开放、共享。

1、自由——博客文化的核心

博客秉承了网络的自由精神,但更注重在网络世界尊重个人的存在,张扬个人的社会价值,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建立属于个人自己的交流沟通的群体[2]。博客将互联网的自由精神加以延伸,是网络技术和人的自由的新体现,同时也包容了内容与个人的自由。博客使个人第一次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读者,实现了编辑与作者的完美统一。同时博客的写作动机更多源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写作就是自我存在的表现方式,带有个人观点、个人感情的文字背后就是真实的自我,自由精神造就的个性张扬是创造性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博客由此激发了创造力的新模式。

2、开放——博客文化的关键

博客要求开放源代码,在理念上与当代人的精神追求颇为相似,希望消除文化垄断,重在人人参与,体现共享共建的思想。“一批开放源代码领域的程序员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博客软件或者类似博客形式的简易出版软件。这些软件不但免费,而且开放源代码。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可以让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人,方便、快捷而低成本地构建自己的交互网站。”[3]博客的开放性意味着博客是真正意义的公共领域,个人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和机制完全消散于无形。

3、共享——博客文化的实质

利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资料库,博客文本将大部分背景材料、别人的观点和思想通过链接解决,精练地写出自己的东西,把冗余的无用的内容降到最低限度。这种写作通过持续不断的思考表达而出,其精髓不是主要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

总之,博客的自由性尊重每个人的存在价值,这是博客文化的核心;博客具有的开放性提倡个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是博客文化的关键;博客的共享性注重网络资源的挖掘与共享,这是博客文化的实质。博客的文化内涵既继承和发扬了互联网的价值追求,同时又通过个人化信息、自组织知识交流综合平台的搭建,为推进互联网向个人化、社会化的新的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客文化即新的互联网文化。

(二)博客传播的文化价值

具体而言,博客传播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博客传播促进了文化的民主性

博客文化是一种多元的社会文化,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使博客文化具有鲜明的平民性与民主性,体现了多元化的思想交流。博客技术提供的个人空间使人们在互联网世界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逐渐过渡到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博客技术构建的空间成为一个开放、多元、集成的领域,使哈贝马斯所主张无曲解沟通所需的“理想说话情境”得以展开。[5]博客在技术上向所有的社会成员开放的特点,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了文化的创造过程中来,促进了文化的民主性,减少了文化专制、文化独裁的可能。普通大众的参与,拓展了公共领域的空间,也为政治民主建设提供了支持。

2、博客传播提供了新的文化创新机制

博客为广大民众提供了零门槛的传播交流的平台,受众不再作为被动倾听和单向的文化消费者,而是拥有了强烈的博客传播话语诉求,传受双方的创造性参与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可能。博客把编辑、写作的权利完全赋予了公众,普通公众开始进入了出版传播的领域。这种新的出版模式消解了传统出版传播中传、授的关系,出版意味着拥有权利,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精华,从文化角度来说,博客是个人思想、观念、见解的归属。博客的文章大多是“原创的”,蕴藏着诸多有吸引力的文化和价值分享。博客打破了传统的有把关人严格控制的出版体系,为文化的创造与创新提供了平台。

3、博客传播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

博客主体按时间进行的流水记录,可以把所有个人的思考集中存放,以一种共同认可的存放标准进行加工,更加有利于信息的发表和浏览。其发布的内容往往集中在个人领域,从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因而能够较为完整的呈现一个人的具体特征和基本面貌。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技术手段,博客者可以将自己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及时告知亲朋好友,也能通过博客进行交互和知识管理。博客的生活方式使得网民脱离“用户”、“访客”的名称,成为真正的网络“公民”,这种归属感强调感性的社会特质,特别适合现代人的需要。

三、博客传播的政治价值

博客传播“所有人面对所有人传播”的大集市传播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使普通大众进入了网络的公共话语平台,每个人都可以运用自己的博客话语权成为历史的记录者、民主的协商者、舆论的监督者,在发挥其政治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最典型的代表是政治博客的兴起。政治博客的核心特征在于传播主体的精英化与草根化的统合,传播内容政治性与公共性的融合,传播机制的自由个性与民主平整合等。博客传播对政治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

从个体层面而言:首先,博客传播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资讯,使其知情权得到保障。过去只能由新闻机构经过政府授权发布的信息,现在可以在博客社区中经由个人媒体而自由流通。这就意味着信息的垄断格局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信息传输通道,普通民众和政府官员之间的信息鸿沟将日渐弥合;其次,博客社区为公众拓宽了政治事务参与的渠道,使其表达权得以行使。博客社区构筑了不受审查、隐匿身份的话语空间,使普通公众政治参与的流程进一步到位。

从社会层面而言:首先,政治博客影响着传统媒介的新闻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Drezner和Farrell通过研究指出,编辑、出版商、记者和评论家等媒体领袖越来越多地受政治博客的影响,并依赖这些博客判断某个事件的报道量。而且,博客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舆论风向,影响着传统媒体对事件的解读和评价。[5]其次,政治博客影响着社会舆论。政治博客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功能于一体的特性,使其更容易形成并左右公共舆论。一方面,政治博客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特性使分散的个体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的见解;另一方面,政治博客将这些分散的见解汇聚起来,形成公共舆论,并进一步影响着现实生活。第三,政治博客影响着国家政治生活。从普通公众的角度看,他们通过“草根革命”和“精英革命”,不断地传播政治信息,进而更广泛地影响受众的政治态度、信念或行为;从官员的角度看,他们通过政治博客了解民意,与民互动,也将直接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四、博客传播的媒介价值

博客技术打破了专业传媒机构对信息发布和交换的垄断地位,普通公民充当业余记者承担起了新闻报道的任务,缓解了专业媒体囿于信息消费者共性和个性的抉择而导致的顾此失彼,为保证专业媒体信息报道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监督。博客技术的媒介价值主要体现在博客技术丰富了出版方式,呈现了多元话语形态,成为传统传媒的必要补充和有力竞争者。

首先,博客传播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传媒的话语霸权。博客作为独立于传统媒体之外的“自媒体”,以其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及传播过程的开放化,打破了专业传媒机构对信息发布和交换的垄断地位,为保证专业媒体信息报道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监督。

其次,博客传播补充与延伸了传统媒体的不足。首先在内容上,博客由于言论的自由性和内容、形式的开放性,可以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补充出口,深化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内容,使新闻事件的报道视角更加多元化、全面化。同时博客还充当着“信息过滤者”的角色,他们按照白己的需要遴选、翻译、编辑各类资讯,而后发布在自己的主页上供他人阅读。过滤型报道往往是对资讯的再发现、再组织和再传播,它延长了信息的生命链,改变了传统新闻循环的短暂性。其次在机制上:博客是传统媒体的监督者。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庞大的博客队伍,在进行个人观点呈现的同时,也无形中充当着传统媒体的监视者,促使专业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更加客观、公正。

总之,博客技术的特性使人类互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为人类的自由精神营造了理想的环境。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出入、自由地建立主页、自由地浏览信息、自由地发表观点、自由地交往,在最大限度上体现了每一个体的自由意志。但是,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博客的自由也必须以奉行理性、平等、宽容等人类共处和交流的基本准则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为前提,否则自由也最终会带来人类生活的异化,成为人类精神的枷锁。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李红艳. 复活网络精神——浅析博客现象.实践与创新,2004(5).

[3] 方兴东.博客媒体的开放源代码.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9505.html.

[4]王冰.自媒体的“歧路花园”——博客现象的深层解读.学术论坛 2005(1).

[5] Drezner,Daniel,Henry Farrell.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Blogs[EB/OL].http://www.utsc.utoronto.ca/farrell/blogpaperfinal.pdf,2004/7.

作者单位: 山西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

篇8: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视角观照

一、跨文化传播与英译

文化的传播是文化随着人们的交际活动而进行传播、交流和互相学习的过程, 当代小说作为我国社会现状的写照, 在全球范围内流通, 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当代小说的英译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当代小说的英译是一种发展趋势, 有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韵味, 从而使得我国文化更好的向外传播, 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中国当代优秀小说的作者来自全国各地, 由于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 当代小说的英译一方面代表我国文化与外国的文化进行碰撞交流, 一方面又减少了由于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使得两种文化能够更加简单地进行交流、了解、学习。对于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的英译, 译者所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除了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考虑、更应该从两国的文化角度进行研究翻译。

二、汉英当代小说的特点

中西方的小说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 配合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常见文学体裁之一。中外小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渊源上来讲, 西方小说主要是以希腊神话和史诗为源头, 而中国是神话和历史文学为源头;从主题上来讲, 中国关注客观现实, 而西方关注自我;就创作动机来讲, 中国小说主要是表达自我情感、用于教化或者娱乐的目的进行创作, 而西方小说主要是追求自我和世界, 是由外部事物的刺激产生灵感而进行创作, 但二者都是作者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情感的双重作用。同时, 中西方塑造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都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都给当代小说的英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 语言本身的差异也是目前英译一块巨大的绊脚石。由于东西方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着诸多差异。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 形意结合, 是声调语言的一种, 语法表现隐含。而英语主要用于地球的另一端, 也正是因为它相对较为简单, 应用较为广泛, 是一种语调语言, 语法表现外显。这些因素极大地制约着跨文化传播交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当代小说依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对于诗词歌赋的引用和借鉴较多, 利用华丽的词藻、优美的文采和各种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展现意境, 追求和谐统一和相当的感染力。而英语对于事物的描述较为直接、客观, 注重简约准确。因此中国当代小说英译之时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小说的丰富的内涵和传神的特征, 又要考虑西方国家的思维习惯, 帮助受众更好的理解我国文化和其中的内涵。

三、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中国当代小说的英译

1.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对于部分词句的翻译

我国当代小说中所采用的人、物和事件的名字有一部分是与人、物或者事件本身以及历史文化、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不乏一些名词包含深刻的内涵和特殊的含义, 有的名词单单是音译或者简单的进行字词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 应当尽可能的将跨文化的意识努力应用于小说的英译中, 直译和意译有机结合进行合理的翻译, 更好的传达出小说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中国当代小说结合时代背景不乏采用极富时代感的词汇, 如“人艰不拆”“洪荒之力”“主要看气质”这之类的词汇, 译者在英译时就需要在进行合理准确的翻译的同时, 充分表达出这类词汇在中文中所表达的含义而不被误解。

2.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对于多种手法的翻译

我国当代小说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依旧十分广泛, 其中对于古代诗词歌赋的引用十分常见, 这类词句常常讲究对仗、押韵等手法。而现代文学中常用的比喻、排比、顶针等手法在当代小说中也十分常见。爱德华霍尔曾站在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将文化分为高情境文化和敌情景文华两类。中国文化含蓄, 注重意境, 采用多种手法和表达方式迂回地展开故事情节, 表达情感, 属于典型的高情境文化;而英语文化直接简洁, 属于低情景文化这, 就造成了中英文化之间显著的区别。在进行当代小说中所运用的多种手法的翻译时, 一方面要让读者能够充分的了解小说中的内涵, 又要使译文能够为他们所接受。

总的来说, 中国当代小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广泛传播, 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因子也在进行着跨文化的传播, 展现我国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当代小说的英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 需要译者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环境, 同时要求译者能够从语言和跨文化的角度充分进行研究, 才能将当代小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

参考文献

[1]王琳.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13.

[2]吴莎.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的《孙子兵法》英译研究[D].中南大学, 2012.

[3]林文艺.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D].福建师范大学, 2014.

篇9: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刘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生态文化逐渐传播开来,引起了官方和民间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民的生态意识也得到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生态传播起步较晚以及受其他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中国的环保事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还尚处于初级阶段,公众对生态的关切程度还不够高,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更低。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意识、思考品质和责任感的传媒形式,纪录片理所当然应当肩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

由央视拍摄的《森林之歌》便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纪录片作品中的优秀代表。该系列纪录片通过高品质的视听效果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叙事方式,较好地传播了生态思想。本片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对生态思想的完美表达

《森林之歌》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和西方近现代生态美学思想的共通点,即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做为创作主线,将生命体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生命体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关怀一一呈现,达到一种蕴含着生命体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

中国的传统智慧中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即人类与宇宙统一的世界观)、道家思想中“万物齐一”等都在《森林之歌》中得到了体现。该片通过中对森林之中各种动植物的和谐相处的真实记录,暗示人们应该从超越天、地、人的立场,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众在审美的同时认识到人只是世界万物的一支,而不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应该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本身拥有的价值,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久以来,人类认为自己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是价值的来源、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惟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一切存在实体。“人类中心主义”使得贪婪的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无限掠夺自然。《森林之歌》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头黑熊在冬眠的季节到采松塔人曾住过的窝棚边刨垃圾堆,试图找到一点食物。而黑熊爱吃的红松种子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人采摘干净了。夜晚黑熊因饥饿而发出哀号,令人心酸。

该片还纪录了许多中国的环保现状:有许多貌似保护生态的植树造林活动实际上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有些修葺了防护林的地方本身不适合植树;有些植树造林所选用的植物品种太过单一,无法形成天然的生态循环,结果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这些细节都体现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批判,发人深思。

二、视听品质的飞跃

镜像语言的丰富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为了能使该片的视觉效果与以往相比能有质的飞跃,摄制组专门聘请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两位资深摄影师尼尔和鲍勃,他们传授给剧组的拍摄经验在《森林之歌》的拍摄中派上了大用场。《森林之歌》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吸收国外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经验,加入了许多电影的拍摄技法,给观众以极大的信息含量和丰富的画面信息。微距拍摄和间距拍摄让各种细节在镜头中纤毫毕现,美轮美奂,为观众展现了平常不易看到的奇观,如红松果成熟坠地、白蚁飞舞、胡杨传播种子等;而特写镜头呈现的过程又使观众形成紧张的观影期待,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本片对自然声响的记录和运用是本片音响效果上的另一大突破在过去的影视制作中,由于设备的限制和缺乏专业指导,自然声响多采用录音室后期拟音制作。而《森林之歌》中,自然声响全部原音重现。雪后融水的潺潺声,松果落地声,无处觅食的黑熊发出的失望的咕哝声……都能深深撞击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三、叙事层面

细致入微的故事化叙事,是《森林之歌》的又一大亮点。该片严格按照Discovery、BBC等国外媒体的商业模式来制作,注重故事化的叙事。其实《故宫》、《大国崛起》等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在叙事方式故事化的改革上已经做了有益的实践。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运用到自然生态纪录片中,在国内尚属首次。

《云横秦岭》是《森林之歌》里故事最完整的一集,这个故事被定义为“一个金丝猴家族的王朝政变”,而且故事的角度不是从猴王“甲板”入手而是选择了“王后”圆圆,这样的调整后这个故事就具有完整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犹如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大片。

四、结语

纪录片是大众传媒中特殊的一员。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传媒品类的文化意识、思考品质和责任感,所以它应该肩负起传播生态文明的使命。以《森林之歌》为代表的作品,也的确为传播生态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不过,我国的媒体应该继续思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以更深层次的生态学观点去观察、思考和解决人类的生态问题,并以此来教育、引领和提升人们生态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所需的舆论环境。

[1]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炘.生态电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熊家学.论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3).

篇10: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视角观照

(一) 研究背景

新媒体作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诸多影响。为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使其更加合理使用新媒体,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创新素质, 笔者开展了本次调查活动。

(二) 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5年3月-4月,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对安徽新华学院不同院系的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了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学年阶段、使用新媒体频率、新媒体社交软件使用状况等诸多方面。问卷发放选择了教学楼、图书馆、食堂、校园商业区等学生聚集场所, 力求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三) 数据研究

样本构成如下,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 收回285份, 有效问卷280份。除调查问卷外, 还对数十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结果能够客观反映新媒体对安徽新华学院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调查样本中男生占52%, 女生占48%;文科生占46%, 理科生占54%;大一占23.2%, 大二占28.6%, 大三占34.5%, 大四占13.6%。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新媒体环境对创新素质提高的有利因素

1. 为大学生搭建了解社会的平台

问卷结果显示, 31.10%的学生频繁使用各类通讯软件进行通讯;23.30%的学生经常登录各论坛交流与互动;频繁使用手机进行交流的占22.70%。 (见表1) 随着新媒体越来越广泛的占据当代人的生活, 人们使用新媒体的频率日趋增强。当代大学生每天至少会使用一种新媒体交流平台进行沟通交流以此加强对社会的了解、获取有效信息资源。与此同时, 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多种多样, 其中涵盖交流沟通、获得信息、网上交易和休闲娱乐等等。

2.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新媒体环境的高覆盖率和新媒体技术的高运用率使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拓宽了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数据显示, 76.90%的学生比较认同新媒体能学到平时通过传统媒体无法学到的知识, (见表2) 近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有利于新知识和新论点的获取, 在新媒体环境的高覆盖率和新媒体技术的高运用率下, 大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开阔自己视野、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

3.“匿名性”打破了“沉默的螺旋”

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时, 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广泛欢迎, 会积极参与使这类观点越加广泛的发表和传播, 而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时, 即使自己赞同, 也会保持沉默, 这是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 它发生的原因归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群体压力的影响。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媒介之一, 它为公众信息传递、意见表达提供了广阔而开放的平台, 其隐匿受众真实信息的特点保护了广大人群的隐私安全, 受众可以随心所欲表达自己观点而不必担心受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的约束。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2) 》蓝皮书统计, 我国微博用户数从2010年的6311万增至2012年6月的2.74亿, 使用率增近300%。问卷显示, 针对使用新媒体用途这一项调查结果, 有高达53.30%的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用途是浏览网络互动区, (见表3)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互动的情况在群体中比重颇大。网络互动区内的讨论版块之所以深受广大大学生青睐, 归其根本, 是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匿名性”让“不敢说的大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 在互动交流的同时增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

(二) 新媒体环境限制创新素质提升的不利因素

1. 信息的海量性和共享性降低了自主思考和行动能力

新媒体环境的海量性和共享性让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产生依赖性。调查结果显示, 60.84%的大学生遇到问题会首选选择网上搜索引擎, 只有6.10%的学生首选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主动找老师询问问题的学生比例更少。 (见表4) 新媒体环境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自主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同质化、趋同化、固化式思维现象在大学生人群中比较普遍。不仅如此, 网络爆炸式信息传播方式导致信息良莠不齐, 低速虚假;信息泛滥, 隐私难以维护等让部分喜欢依赖于网络的当代大学生往往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导致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迷失了自我意识, 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造成一定影响。

2.“麻醉功能”降低了洞察力和注意力

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认为:“大众媒介以低廉的价格大量占用人们的时间, 使人们沉浸在虚幻的自我满足中, 从而丧失社会行动能力;所传递的浅俗、煽情化的内容, 使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退化。”新媒体信息具有新异性与刺激性, 在吸引大学生去点击阅读的同时也侵占了其思考与学习的时间, 大学生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在零碎肤浅的八卦娱乐之中, 加之网络上缺乏深度的评论对人们的误导, 很容易使其沉溺在虚拟信息中难以自拔, 失去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数据表明, 73.20%的大学生利用新媒体的聊天上网时间在1-5小时之间, 花费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在新媒体上。14.30%的学生上网使用时间在5-10小时的, 很少有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少于一小时。 (见表5)

总结

新媒体容纳海量信息, 涵盖丰富资源, 本身具有颇高的互动优势以及高度的参与感, 但同时也存在弊端, 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创新素质。虽然新媒体存在信息泛滥等弊端, 但倘若大学生能提高自身洞察力和注意力, 有意识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训练以抵御对网络的依赖, 倘若高校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参与度高、寓教于乐等活动方面加以改进, 确保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鼓励创新的天地, 坚信在不久的未来, 新媒体将会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方面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淑春.创新素质的内涵、结构及特征[D].本溪:辽宁科技学院, 2007.

[2]肖学斌, 朱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反对[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70 (7) :54-55.

篇11:多视角观照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观照例谈;目标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是常看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类的文章的,艾布拉姆斯教授就有四要素的提法——社会、作者、作品、读者。如果以作品为中心,向社会、作者、读者三方发散,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当然,社会、作者、读者与作品的交流常常是双向的。下面笔者就以《看蒙娜丽莎看》来例证高中语文教学多视角观照吧。

一、我看学生,学生看我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看学生,曾经认为现在的学生是享乐的一代,指望他们主动地去求学,还不如我们自己去找好答案,找出重点来让他们深入地记忆模仿。以这样的观点去看学生,结果学生是省事了,他们就等着教师去剖析,你讲了,他们也就懂了,你讲到的,他们会了,你没讲到的,或者讲到的但变化了,他们就一头雾水了。为了让所讲的部分,保证一点儿分数也扣不到,教师不得不强迫自己:“我讲的一定要百分之一百的正确,不然的话,一失全失——全班都等着我的标准答案呢!”有了这样的心态,就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每遇到问题一定要去教参找答案,教参上找不的,第一反应是打开手机网搜一下,看了一家不敢肯定的,再搜几家,有时同一问题出现了不同的或相反的答案,常去请同行去帮忙定位,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

学生看我每次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也是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百度”,上课时学生经常拿出手机来上网找。有的不知不觉地就被手机上的特别画面钩去了注意力,发现了这一问题之后,班主任就反对学生带手机到班级,不让学生带这些工具上课堂,教师就要做出榜样,这就逼着教师和学生多做一些课前的功夫,但真的在课上出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是要认真地去思考、去推断。

最近笔者在上《看蒙娜丽莎看》这篇课文时,学生看到课题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题目什么意思啊?按我们的语言习惯应是“看蒙娜丽莎”或者是“蒙娜丽莎看我们”,熊秉明写的“看蒙娜丽莎看”这样的用法是不是一种修辞手法?如在过去,笔者会毫不犹豫地将答案全盘托出的。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充满依赖的学生,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个人才思考,从而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学生只有让他们去自己思索答案,他们才能找到一种成就感,他们才会有一种体验,有一种责任感,有一种主人的感觉。学生在阅读中、在思索中、在讨论中发现《看蒙娜丽莎看》两个“看”形成了无穷的循环,观赏者看蒙娜丽莎,蒙娜丽莎也在看观赏者。进一步地探究,有的学生说这幅画不单只包含肖像画,还包含了男性对女性的一种爱慕与想象,画中的少妇神秘地勾起嘴角,也勾起世人结于他有了众说纷纭的猜想……文章中像这样的句式还有很多:如“她诱惑你的诱惑”“她的注视要诱导出你的注视” “他在这可怕的眼光中一点一点塑造这眼光的可怕”,有的同学由此提出了个人的语言习惯问题——是不是作者熊秉明对这类的句式有一种特别的爱,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继续去寻找论证,发现还真的如此,有的学生说,熊秉明在临“老”之前,就写过这种句式的诗。

二、我看作品,作品看我

笔者初次看《看蒙娜丽莎看》心里是有点抗拒的,文章看是好看,只是太深奥,看了全文勉强知道,题目中的前一个“看”是我们读者也是熊秉明先生的动作,后一个“看”是蒙娜丽莎的动作。如果我来写这一篇文章就只能写出“我”的“看”法,而蒙娜丽莎的看法我是不会去写的——因为蒙娜丽莎的看法我怎么知道——岂不是闹玄乎。然而再读文章,我们会发现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她眼角射过来的光,比我们这些欣赏者更专注、更锋锐、更持久、更具密度、更蕴深意。”何以为证?——蒙娜丽莎有少女的诱惑和少妇的诱惑,“如果那眼光里有秘密可寻,那就正是我们的彷徨、惶悚、紧张、狼狈。”文章写到这里,按常人的思维此文写到这里已经是大功告成了,而作者熊秉明写到这里,他还有思考,常人是用眼睛来看的,他是用“心”去解读的,他不仅分析“诱惑”,而且要分析这两个“看”之后的“蛊惑”,独特的艺术、另类的解读、意味深长的结尾,我仿佛看到两个名人:一个是达·芬奇,他创造了名画《蒙娜丽莎》;一个是熊秉明,他创造了名著《看蒙娜丽莎看》。名画名著相得益彰。

我看作品,由不解到敬佩,作品看我,它知我心,解我疑,释我怀,更提升我们审美的情趣。

三、我看作者,作者看我

看完了作品,忍不住猜想起作者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白发、长须、一个很睿智的老人?要不他的文章写得没这么深沉。是一个帅小伙子?要不,他哪有那么多的激情“春意”?还有可能就是作者看过达芬奇的真迹,蒙娜丽莎真的有一种颠覆的能量,然而去看过这幅画的很多,有这一份艺术赏鉴的功力和缘分的人却没有几人了吧?

看蒙娜丽莎没有多少黄金的装饰,看熊秉明先生的文字没有多少华丽的语言,但那一份心灵的震撼却是永恒的。作者看我,他也知道我们对这微笑的顾盼是永远达不到的极限。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如《看蒙娜丽莎看》的蒙娜丽莎,我们在看她,她也在看我们,我们在看画家,画家也在看我们,我们在读《看蒙娜丽莎看》,作品《看蒙娜丽莎看》又何尝不是在解读我们的内心情结呢?作为教师,我们有更多的观照,我们师生的观照、师生对文本的观照等等,在多重的观照中,我们有时不必纠结于纷扰。如手表走时,大的认时,中的认分,小到读秒。盯住一个目标,认准一个方向,“稳坐中军帐,可捉飞来将”。

上一篇: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下一篇: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