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2024-07-12

交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精选9篇)

篇1:交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焦作绿盾征信中标温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

《关于加快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共享工作的通知》(焦信用办[2017]11号)要求:“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和共享是形成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各县(市)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要加强组织领导,责任到人,倒排工期,确保年底前建成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上线运行,实现辖区内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全覆盖。”

受温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河南省城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就温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采购项目与多家供应商进行了竞争性谈判,并于近日发布了《温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成交公告》,焦作绿盾征信为成交供应商。

按照项目内容及参数要求,焦作绿盾征信承建的温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实现信用信息采集、信用数据处理、部门信息管理、数据交换、信用信息应用与服务等功能,可以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和失信对象,出具、管理信用报告,为政府部门在各类专项管理、项目基金申报、政府招标、评优评奖工作中考察征信主体,提供重要参考。

健全、归集及共享社会成员信用信息记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的前提。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豫政〔2016〕65号)即明确指出:“通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

建立温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共享全市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推进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行政管理事项中的应用,建立信用结果部门间互认机制和协同工作机制,联合开展失信对象公示、限制消费、限制市场准入等联合惩戒措施,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部门联动机制,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良性机制作用。

焦作绿盾征信充分依托、发挥绿盾全国企业征信系统成熟的数据库建设技术和征信建模技术优势,积极输出“法人库”、“个人库”的建设成果,承建温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于推进温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篇2:交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平台部署使用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此次培训会的目的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27号)精神,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反腐倡廉建设,通过这一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确保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信用信息的公开、透明,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及交流。就今天的会议,我想再作几个方面的强调:

一、要充分认识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保证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意义。•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将专项治理工作分解为8个方面,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其中-1-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要解决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公开透明,逐步建立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推进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与专项治理其他7个方面的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必须在工程建设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现专项治理的成果,促进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推动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举措。•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就是需要重点公开的内容之一。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的特点,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指导下,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积极探索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的特点和规律,加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接受监督,促进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合规运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提出要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工程建设领域投资数额巨大,涉及主体众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对于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的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具有积极意义,也必将对促进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和谐信任的社会环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建设领域的诚信体系建设既要把握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主体行为、管理方式的特点,又要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下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二、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配合。各参与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会后要及时向部门主要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开展工作。要深刻认识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各部门要成立机构,明确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常抓此项工作。电子政务中心要加强业务指导,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加强统筹协调。推进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密切

配合,共同协作。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发布”的原则,项目主管部门要根据•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试行)‣、•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基本指导目录(试行)‣、•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规范(试行)‣3个规范要求,对照本部门职能职责,对本部门所涉及的项目信息进行认真梳理(2011年1月1日至今的项目),尽快在专栏对应窗口公布相关信息。如:项目审批信息,由区发展和改革局履行审批职能的,就由发展和改革局公开;项目建设管理信息,涉及招投标、重大设计变更、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等信息,凡涉及建设主管部门办理的所有业务手续的项目信息,均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开;土地方面的信息,由国土部门公开;交通、水利、扶贫、财政、工业和信息化等主管部门所涉及的所有项目信息均由各主管部门负责公开;环保、安监等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公开项目相关信息。信用信息由各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发布公开。总之,要牢牢把握“谁主管,谁发布”这一原则。

(三)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要按照职责范围,明确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整理并确定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目录和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由部门领导审核后发布公开,并报区专治办备案。今天会后,各部门要尽快组织实施,*月*日前,各部门的专栏上必须有项目信息公开的内容,区纪委将进行专项督查,无公开内容的部门,我们将进行通报。

篇3:交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关键词:信用信息平台,信息交换,信息采集,信用信息应用服务

1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目标

建立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公平、开放和透明的信用信息共享渠道, 解决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整的问题, 提高企业的失信成本, 提高守信企业的回报, 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促进信用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 就是要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在政府部门之间的归集整合以及开放共享, 使得市场主体的真实信用状况可以被社会公众所获知, 并在此基础上, 根据不同用户多层次的实际需要, 开发相应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信用信息服务, 有效推动我省社会信用体系的快速发展。

2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指标构成

依据《企业信用数据项规范》国家标准 (GB/T22120—2008) 和《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 制定了全省公共信用信息 (企业) 数据项规范, 是一套适用于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的建立, 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处理与交换, 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与提供的具体指标体系。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为主索引, 以工商部门登记的企业基本信息为基础, 归集整合相关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 实现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共享。

我省企业信用指标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和提示信息两大类。

(1) 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信息、股权结构信息、董事、监理、经理及其他主要经营者信息、分支机构信息、进出口信息、资产负债和损益信息、专项许可和资质信息、认证认可和商标注册信息等。

(2) 提示信息主要包括法院判决、裁定、调解和执行信息、欠税信息、欠费信息、劳动和社保信息、行政处罚信息、行政强制信息、荣誉信息、主要经营者受到刑罚和行业禁入的信息等。

3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设计原则

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原则是:信息分散采集、数据集中处理、查询统一回复。

3.1 信息分散采集

根据各个数据源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 采取部署前置机或登录虚拟终端的方式, 征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

3.2 数据集中处理

将征集到的分布在各个单位的企业信用数据统一汇入到数据处理中心, 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比对、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整理工作, 并且提供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数据管理、指标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系统的安全性。

3.3 查询统一回复

信用信息平台通过统一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所有的信用查询请求进行回复, 提供“一站式”服务。

4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设计方案

4.1 系统总体概述

省级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省级节点的网络环境, 建设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综合服务统一平台。总体构架是:以涵盖省、市两级的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平台为主体, 以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系统为支撑, 以信用信息发布网站为窗口, 逐步构建覆盖全省所有信用主体的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以企业为切入点, 按照“两库一网一平台”的基本架构建设省市两级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 逐步将范围扩大至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应用。“两库”即“企业信用数据库”、“个人信用数据库”;“一网”即“信用信息发布网站”;“一平台”即“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

4.2 系统总体框架

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基础设施层是构建整个系统框架和平台的硬件基础, 包括现有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服务器、存储器等设备, 支撑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正常运行。

(2) 信息资源层是构建于基础设施层硬件之上的逻辑结构, 并为应用服务层的各项应用提供信息资源。

(3) 应用支撑层是应用服务层和信息资源层的中间媒介, 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该层主要由公共信用信息采集平台以及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共同构成, 主要负责数据源单位数据的采集、加工、传输、清洗、比对、存储、交换等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以及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4) 应用服务层主要是指信用应用服务系统, 包括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企业信用状况公示服务、数据比对服务、信用统计分析服务、失信投诉服务、信用评估服务等基本应用功能。

(5) 门户层主要是把分立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 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公开发布和查询等相关服务的入口。

(6) 标准规范体系包括业务规范、指标规范、技术规范、实施规范、管理规范等, 是平台各系统能够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行的保障体系。

(7) 安全保障体系是通过对业务系统安全防护的建模, 从安全防护、安全监控、安全运维三个维度, 融人员、流程、平台于一体, 贯穿于平台的各个层面, 构建立体化的安全保障体系, 以保障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以及所支撑的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服务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4.3 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包含信用信息采集平台、信用信息交换平台以及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三个主要的功能模块。

信用信息采集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按照制定的指标体系, 通过前置机数据采集或虚拟终端数据采集的方式, 从各数据源单位采集相关信用信息, 并支持各数据源单位对交换数据进行管理。

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主要功能是衔接政府部门、其他组织机构、商业银行等信用数据归集来源, 通过接口定义、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比对、数据传输、交换管理等关键模块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传输、清洗、加载、汇总、分析。

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分析、信用公示、失信投诉等信用信息相关服务。

4.4 信用信息采集平台功能

信用信息采集主要包括前置机数据采集、虚拟终端数据采集两种模式。需根据数据源单位的不同情况, 选择不同的接入模式。

对于已建业务数据库的数据源单位或数据提供量大、更新频繁的数据源单位, 在单位部署前置服务器, 通过网闸与数据源单位业务数据库链接, 实时或定时提取相关信息。前置机数据采集主要是利用中间件技术, 通过数据建模和数据映射, 实现前置机方式的数据采集。

对于数据提供量小, 更新时间间隔较长的数据源单位, 可以在数据源单位部署终端设备和虚拟录入系统, 通过手工录入或批量导入数据的方式, 实现虚拟终端方式的数据采集, 实现数据源单位不定期报送相关信息。

4.5 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功能

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数据的交换处理, 并在数据传输、数据交换的过程中进行监控管理, 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安全性。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包括数据源单位前置库与数据中心前置库交换、数据中心前置库与公共信用库交换、交换过程监控、数据处理这4个功能模块。

通过采用中间件技术, 数据源单位前置库与数据中心前置库交换模块将数据从数据源单位前置库交换和传输到数据中心前置库中去。数据中心前置库模块与公共信用库交换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比对处理之后的正确数据, 从数据中心前置库交换和传输到公共信用数据库中去,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分开存储在企业信用数据库和个人信用数据库中。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完成对交换数据的清洗比对处理。

4.6 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功能

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企业信用状况公示服务、数据比对服务、失信投诉服务、信用评估服务等。政府部门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查询信息, 获取相关服务;社会公众及其他相关组织机构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 获取相关服务。

篇4:交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有序推进。今年4月,湖北发展改革委成立了委推进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截至目前,该领导小组已召开四次会议,针对项目建设内容予以审议,对项目分包招标文件、合同及项目实施重大变更事项进行把关。目前,已完成了机房加固及恢复工程、平台项目总监理、行业信用数据汇集系统通用软件开发、项目总集成、基础应用与服务、机房装修工程等分项的招投标工作,各分项工程进度与计划要求基本一致。

二是编制地方标准,统一信用代码。8月17日,由省信用办组织省信用信息中心、省公安厅、省质监局、省标准化研究院编制的《湖北信用主体编码规范》(DB42/T 1053-2015)通过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地方标准备案(备案号46326-2015),予以正式发布实施,这是国内第一个同类地方标准。这套编码规范同时覆盖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两类信用主体,与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注册登记号码等业务码关联对应,实现一码覆盖多码,保障信用信息基于共享交换平台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有序归集和共享应用。

三是建设汇集系统,加强数据保障。省直54家行业主管部门的初始数据整理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45家,总共收集了420万个法人和其他组织、7200万个自然人基本信息,共计整理出近4000万条信用记录。已经安排启动的11家省直单位行业信用信息汇集系统落地部署实施工作也正在同步开展进行,争取年底实现与省平台的数据联动传输。

四是推进试点示范,探索市县信用建设。9月14日,省信用办组织召开了湖北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市、县(区)建设示范工作会,启动了宜昌、黄石、咸宁、宜都、西陵等9市县区信用示范建设。目前,示范市县基本完成了本级公共事务领域信用目录梳理和行业目录补充工作,正在按照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信用数据规范要求,对应整理信用数据。

篇5:起交通部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20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李小鹏指出,明年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网上办理。修改完善部权责清单并适时向社会公布。

李小鹏指出,推进交通运输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投融资新机制。督促落实出租汽车、汽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等领域改革,推进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提高机动车维修、汽车驾驶员培训服务品质。

李小鹏说,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做好铁路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民用航空法以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快递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组织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促进法立法研究。加快制修订一批行业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管理急需的规章。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多式联运、节能环保、信息化、安全应急、农村公路等领域标准制修订。

为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交通运输部明年将严格实施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组建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完善健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三基三化”建设标准和制度体系,加快推动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

篇6:交通部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指导意见

交公路发[2006]6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

现将部制定的《关于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辖区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并报部公路司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

二○○六年十二月五日

关于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

为加强公路建设市场管理,规范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行为,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公路法》、《招标投标法》和《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现就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提出以下意见:

一、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要求,结合公路建设行业实际和特点,以信用管理为手段,以规范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和人员行为为目的,通过加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

(二)建设目标。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使我国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和建设市场的规范化程度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规范管理方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征信制度、信用评价制度、发布制度和奖惩制度,使公路建设信用体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信息共享方面,加快建立全国共享的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不断提高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基本满足信息需求者的查询和使用需求。

——在信用活动方面,通过宣传教育、褒奖诚信、惩戒失信,全面提高广大从业单位和人员的信用意识,营造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公路建设市场氛围。

(三)建设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

交通部负责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设计,制定和完善信用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全国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

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按照交通部的统一要求,负责本辖区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对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和人员信用的征集、评价和发布,并按交通部要求上报相关信息。

2.坚持政府推动、各方参与的原则

当前,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环境尚不成熟,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规则,采取行政措施,推动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注重发挥质监机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利用司法机关、金融机构、政府监督部门的相关信息,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3.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目前,信用评价对象应以施工、监理、勘察设计企业为重点,兼顾咨询、代理、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其它单位和从业人员,条件成熟时项目法人亦应列为信用评价对象。在实施步骤上,应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首先公布公路建设市场基本信息,包括从业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往业绩和有关信用记录,再开展信用评价工作。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依法执政和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加强行政监管,提高工作透明度,发挥建设单位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不得将信用作为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的工具,不得泄漏相关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资料。各从业单位和人员要信守承诺,依法从业,并按照相关规定如实填报、更新相关信用信息,不得弄虚作假。

二、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信用信息征集。

部负责制定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和人员信用信息征集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发布相关从业单位和人员奖惩信息,以及部审查、审批资质企业的基本信息、列入部建设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信息等。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在部需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本辖区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做好本辖区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确保信用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并按要求将有关信息及时报部。

(二)信用评价。

信用评价主要包括评价内容和主体、评价等级划分、评价标准和方法等。

1.评价主体和主要内容。现阶段,守法评价的主体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履约考核信用评价的主体是建设单位(项目业主);质量评价的主体是交通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质量监督机构。评价主体对信用评价的结果负责,从业单位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随着信用市场的逐步完善,应当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信用评价方面的作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做好相关评价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妥善处理评价双方的争议,确保评价工作规范有序。

2.评价等级划分。全国公路建设从业单位信用等级从高到低统一划分五个级别,即:信用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分别用AA、A、B、C、D表示,不再对同一等级进行细分。施工企业的信用等级解释如下:

AA:考核期内企业信用好,招投标行为规范,严格履行合同承诺,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健全并全部得到落实。

A:考核期内企业信用较好,招投标行为规范,履行合同承诺,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健全并基本得到落实。

B:考核期内企业信用一般,招投标行为基本规范,履行合同承诺一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基本得到保证。

C:考核期内企业信用较差,招投标行为不规范,履行合同承诺情况较差,工程进度滞后,或发生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的。

D:考核期内企业信用差,招投标中有违法行为,不履行合同承诺,工程质量和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直接列入信用D级,全国通报。

1)出借、借用资质证书进行投标或承接工程的;

2)存在围标、串标行为的;

3)以弄虚作假、行贿或其他违法形式骗取中标资格的;

4)将承包的工程非法转包的;

5)被司法部门认定有行贿行为,并构成犯罪的;

6)在建项目发生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或社会公共事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瞒报、虚报事故情况的;

7)其他被限制投标,并在限制期内的;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从业人员的信用等级参照从业单位划分,但考虑到目前基础条件和考核标准尚不成熟,可以个人信用档案形式记录不良信用行为、良好信用行为,以掌握主要从业人员的信用状况。从业单位及主要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在信用档案中永久保存。

3.评价标准。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根据上述信用等级划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按照“公开、公平、量化、便于操作”的原则制定信用评价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信用评价,保证评价结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随着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交通部将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

各地应客观、公正对待新进入本辖区公路建设市场的从业单位,不得以没有本地信用记录为由设置市场准入限制和地方保护。若该从业单位在其他省份无不良信用记录,可按A级信用对待;若有不良信用记录,但不良信用性质不严重,可按B级对待,若不良信用性质严重,可参照本辖区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按B级以下对待。

信用等级为C及以上的施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每发生一次,信用等级降低一级,直至降至D级。

1)在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投标文件中伪造材料的;

2)将承包的工程违规分包的;

3)被确定中标后,放弃中标的;

4)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或由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5)交通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企业自主填报并向社会公开的重要信用信息,如主要从业人员、身份识别代码、业绩、施工能力等,经查实,存在弄虚作假的;

6)其他违法法律、法规的行为。

4.评价周期。从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和履约考核原则上每年评定1-2次。若从业单位受到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或存在信用等级D级所

列情形及降低信用等级行为的,应立即对其信用进行重新评级并公布,强化信用行为的动态管理。

(三)建立信用信息平台。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平台按部、省二级建立,各有侧重,互联互通。部负责建立“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系统”,发布相关从业单位和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同时,研究制订统一的信用信息分类及编码、信用信息格式、信用报告文本和征信数据库建设规范等,为实现全国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创造条件。

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平台建设要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平台要与省级交通主管部门门户网站建立链接。同时,要逐步通过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招投标信息的发布,投标单位基本信息的获取,逐步实现网上招标,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平台的作用。

网上公开的信息应注意保守企业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必需的资料,如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主要业绩和经营状况、施工能力、主要人员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从业单位不得以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

(四)信用奖惩机制。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信用信息平台,加强对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和人员的动态管理。对长期评定为AA、A级的守法诚信单位要给予宣传和表彰,可在招投标、履约保证金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通过各种奖励措施,逐步建立对诚信单位的长效激励机制,使之真正获得诚信效益;对存在违法、违规、违约等行为的从业单位,要依法查处、重点监管,并按有关规定降低信用等级。

三、加快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当前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等必需的工作经费,明确具体的职能部门和工作职责,做到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推动本辖区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有序进行。

(二)完善规章制度,严格依法行政。

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建立法制政府和信用政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加强对公路建设

从业单位和人员的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行政保障。

(三)强化舆论引导,倡导信用理念。

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在公路建设领域广泛开展诚实守信教育,使信用观念、信用意识、信用道德深入人心。特别是注重引导和培养广大从业单位和人员的诚信经营意识,维护自身诚信品牌,使建设廉政工程、打造精品公路、树立诚信企业成为公路建设市场的主旋律。

(四)典型引路,稳步推进。

篇7:交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精神,推进《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交政研发〔2015〕75号)实施,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以重点工作的率先突破为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示范,以重点工作的建设成效营造全行业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深入推动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6年1月至12月,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按照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把加强基础工作作为当前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信用信息平台、信用法规制度、信用标准规范、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第三方评估六项工作中取得积极进展,引导企业与从业人员信用自律,树立行业诚信风尚,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加快构建面向社会的统一信用信息平台,促进行业现有各类信用信息系统的升级完善与对接融合,平台建设与维护纳入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做好信用信息平台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与国家共享交换平台对接的准备工作,健全信用信息归集机制,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数据接口实现由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向国家共享交换平台推送信用信息,完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信用信息网上公示渠道。推动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网络建设,先期实现部级平台与10个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动水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网络建设,先期实现部级平台与8个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动全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安全生产和试验检测机构及人员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安全生产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中国籍船舶综合质量管理系统,向社会公开船舶、船公司的分类分级信息,为货主、代理、船公司、港航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查询服务。完善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 1 系建设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的相关工作。

(二)加强信用法规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信用立法的安排部署,密切跟踪国家《信用法》立法进程,在交通运输法规立改废时体现信用体系建设要求。组织起草《公路建设管理单位信用评价办法》。在《国际海运条例》修订研究过程中体现建立国际海运业信用制度的思路。研究制定道路运输诚信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办法》。制定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公开工作管理制度及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公开工作规则,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及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公开平台。建立统一的海事行政执法信用体系。推动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和实施信用规章制度。

(三)加快完善信用标准规范。

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编制交通运输部信用信息目录和信用信息共享需求目录。启动行业信用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将信用信息相关标准纳入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数据标准。制定水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数据标准。制定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评价标准。研究制定《船员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要求》《船员职业健康和安全保护及事故预防》等行业标准。对照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交通运输关键职业,开展道路客货运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工、公路养护工、船舶引航员、轨道交通列车司机等职业标准编制工作。

(四)加强信用评价工作。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不断拓展信用评价对象范围,将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纳入信用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公路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推进水运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建立船舶、船员、船公司、船检机构的综合质量评价机 2 制,实现分类分级管理,研究建立海事行政执法信用体系部分事项评价指标,实现科学评价。

(五)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惩戒工作,研究探索守信激励政策措施。根据公路信用评价结果,集中通报一批存在严重不良行为企业,加强信用信息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等环节的应用。加强水运工程建设领域信用评价应用,加大不良行为曝光力度。制定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信用“黑名单”制度,建立“黑名单”的具体判定条件和监管措施。继续严格落实安全诚信船舶和诚信船公司制度,同时加大对失信船舶安全的跟踪检查力度。

(六)加强第三方评估工作。

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并逐步拓宽评估范围,重点对交通运输部制定的涉及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文件及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组织第三方评估。充分运用国办组织的政府网站普查及第三方评估成果,督促普查评估中反馈问题的整改,加强交通运输系统政府网站内容建设,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5年12月)。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及相关进度安排,部署推进重点工作。

(二)重点推进(2016年1月-12月)。交通运输部机关相关单位根据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切实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落实,全面推进六项重点任务,确保取得积极成效。

(三)督查落实(2016年6月-10月)。交通运输部根据各地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建立相应的督查和考核机制,进行督查指导和抽查通报。各地交 3 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结合日常业务和专项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交通运输企业与从业人员守法诚信情况,及时发现、制止和惩戒各类违法失信行为。

(四)总结巩固(2016年11月-12月)。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于2016年11月30日前报部政策研究室。交通运输部全面总结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评估工作成效,根据各地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制度,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信用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交通运输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协调小组统一领导,部政策研究室负责组织推进,部机关相关单位依职责分头负责,跟踪了解、督促检查,确保该项工作有效落实。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专门处室,细化职责分工,严格落实执行。

(二)强化示范带动。围绕六项重点任务,率先探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务求实效,不断总结经验,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重点工作重点突破,为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带动。

篇8:交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发展的同时, 我国建筑业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信用缺失问题就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建筑施工单位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 同时又是建筑材料设备、劳务工人需求者, 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具有买方与卖方的双重角色, 施工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而且影响到整个建筑市场的收益甚至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信用建设迫在眉睫。

目前, 建筑业缺乏一个集中式存储和管理建筑市场中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的系统, 招标方及其他相关单位很难获得交易对方的信用信息, 造成建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是目前建筑市场秩序混乱、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信息平台的构建, 可以为建设单位或业主提供获得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的途径, 改善建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从而有助于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信用交易数量与效率的提高。

1 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目标

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是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和商业化的手段, 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 收集、处理、整合分散在各省市工商、税务、银行等社会有关方面的施工企业信用记录,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施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帮助业主、银行等客户提供施工企业信用报告, 为授信人作出是否提供信用服务的参考;同时向社会开放不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 使不守信建筑施工企业在整个社会无立足之地。

2 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要求

(1) 统一广泛性。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应尽量涵盖全国所有建筑施工企业, 提供的信息具有统一标准。 (2) 可靠安全性。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需具有保密性强和抗入侵性高的安全电子计算机技术作保障, 以提供真实、可靠、准确的信息。 (3) 易管理维护性。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在日常维护 (如数据更新) 和定期升级方面需具有易操作性, 并且尽量控制维护升级成本。 (4) 数据异构性。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应多样化;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文本、图形、声频格式相结合;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相结。时间序列数据、空间序列数据相结合。

3 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功能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是连接施工企业信用信息供给和需求, 保证信用信息可以在建筑市场内充分流通, 起到信用中介的作用。信用信息平台的应具备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4 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架构

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是采集分散在社会各有关方面的企业信用信息, 并汇总、加工、储存, 形成建筑施工企业信用数据库, 向社会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服务的过程。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5 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施

目前人们都认识到要解决建筑施工企业信用危机问题, 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企业诚信体系, 构建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信息平台势在必行, 而选择什么样的运行模式, 则是争论的焦点, 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现状的信用评价信息平台实施模式,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建设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施模式时, 不仅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更要贴合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用发展现状。目前采用完全市场化运行模式的条件尚不成熟, 所以,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施模式建设可以分两步走。

在目前数据开放程度不高、信用市场尚未形成的情况下, 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管理中的信息优势,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 以保障建筑施工企业信用信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覆盖建筑市场主体, 并保证信用信息的全面、准确、可靠。这是第一阶段, 可以称其为“政府主导”模式。

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官方组建模式下会存在独立性、科学性以及高效性方面的问题, 而市场化模式才是大势所趋。建设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机构,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推动征信机构和资信评估机构的发展, 让充分市场化的信用中介机构成为信用信息平台中的主角。而政府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制定政策和规定来维护和管理信用中介市场上面, 最终建成“市场运作, 政府规范”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施工企业信用市场。这是第二阶段, 可以称其为“市场主导”模式。

6 结束语

信息平台的实施和应用, 不单单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还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的支持, 更需要各参与方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上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林健.从外国企业征信模式的利弊看我国征信模式的选择[J].经济纵横, 2003 (7) :40-42.

[2]邵丽芳.浙江省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浙江.浙江大学, 2006.

篇9:交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基于大数据的

社会信用信息体系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形成真正统一的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推动大数据征信产业发展,建议如下: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步建设全国统一的综合信用信息平台

我国政府各相关部门通过多年的业务积累,均获有大量企业、个人的资信信息,积累了各自成型的业务数据库,但因受到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现状以及技术条件制约,形成了数据孤岛和多重技术标准,依靠传统的技术手段无法实现信用数据的跨系统整合,信用平台建设缺乏统一、全面的信用数据基础,信用体系的建设面临数据源瓶颈。建议分步骤建设全国统一的综合信用信息平台。

二、采集应用互联网数据,建设信用数据第二轨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海量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感知数据,形成了多元化的数据源。信用数据的来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信贷、保险、信用历史等金融领域,也不限于线下交易数据、公共事业、商业信用、社会信用等社会机构的组织内数据,更扩展到电子商务、社交数据、网络行为等领域。一方面这些数据的加以利用,大幅拓展了信用数据源,为信用评价的完整性、准确性提供了数据支撑;另一方面,海量、非结构化、动态增长的互联网数据大幅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大数据技术可从海量且价值密度低的互联网数据中提炼、转化高价值的互联网信用数据,并通过组织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比对,挖掘信用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描绘信用主体信用全貌,通过更全面的数据来综合评判信用主体,实现数据的全面性和数据保真。

建议在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中,运用大数据技术采集电子商务、社交数据、媒体信息、网络行为、互动评价等互联网公开信息,建设信用数据第二轨。将互联网数据纳入综合信用信息平台中,实现政务组织数据、社会组织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数据融合,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

三、政府积极培育大数据征信产业

首先,建立政府授权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数据采集机制。

企业与社会组织、互联网平台掌握着大量信用信息数据,因为数据权属关系不清,国家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导致大数据征信产业在数据采集中遇到障碍。要通过政府授权和市场化手段来规范数据的采集,对于纳入政府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由政府依据有关法规、参照信用信息采集目录,授权大数据采集机构予以采集。对于超出此范围的行,由数据采集机构与数据权所有者、数据拥有者要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

其次,要建立大数据采集机构准入机制。

数据事关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公民隐私,国家要建立数据采集机构的准入机制,建立许可证制度,许可国资或者具有国资背景的可信机构负责数据采集。

第三,国家要支持、鼓励大数据征信技术创新,推进产业链发展。

国家要通过政府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大数据征信技术发展,加快发展涵盖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服务、数据交易、数据应用的产业链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并答复:

积极回应代表关切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一、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是连接各地区、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开展信用信息共享、整合和服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

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正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建立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研究制定统一的信用指标目录和建设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各部门现有的、成型的业务数据库,降低系统新建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并通过互联网数据技术打破条块分割、数据割裂,促使各部门内部、跨部门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及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批复了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一期)及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试点工程项目建议书,研究提出了《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委托江苏省、浙江省、辽宁省分别负责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信用信息分类、地方政务信用信息目录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共建共享工作机制,梳理形成了第一批信用信息共享目录,成立了专题研究和规章建设、标准化、需求协调、共享技术、联合惩戒机制协调等5个专门工作小组,分别由证监会、质检总局、环境保护部、国家信息中心和工商总局牵头。同时,先期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了部际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网站,推动实施部委间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目前已接入了36个部委,组织力量建设了“信用中国”网站,为社会各成员了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动态、相关政策法规及信用知识,使用和查询信用信息等提供便利。

二、关于互联网数据采集

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数据主要来自各级行政、司法机关及经依法授权或者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并按照有关规定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征信机构提供基本的信息服务。

关于将互联网数据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议,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将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认真研究,并结合实际工作考虑其可行性。

三、关于大数据征信业发展

人民银行积极履行征信业管理职责,引导具有征信经营业务资格的征信机构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依法采集、加工、制作、应用来自电子商务、社交、网络行为等领域的信息,支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征信产品和服务,鼓励拥有大数据的机构进入征信业,批准阿里、腾讯、拉卡拉等互联网公司和平安等金融集团公司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征信业抓住大数据所带来的机遇,推动征信业与大数据深度结合,进而丰富征信产品供给,满足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需求。

四、关于国家要支持大数据征信技术创新与推进产业链发展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大数据战略及行动纲要,推进各行业对大数据的研究和利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社会治理价值。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上报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并经国务院第9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并正式印发。这为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推进“智能”监管,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不断提升监管效能,提供更有效服务指明了方向。

上一篇:上海音乐学院c级乐理下一篇:坚定信心打牢基础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