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大棚经验介绍

2024-05-10

简易大棚经验介绍(精选4篇)

篇1:简易大棚经验介绍

村发展大拱棚蔬菜种植经验介绍

我叫,今年45岁,是村村民,我们全家4口人,共有9亩土地。其中口粮地4亩、承包地5亩。我们庄户人主要是靠种地生活,可是这些年来,土地、化肥、农药价格一再上涨,种地成本不断上升,连续土豆、大葱、大姜重茬种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不理想,加上大田蔬菜价格忽高忽低,收入很不稳定。前年,我看到镇的崖头村种植大棚效益不错,起初想建冬暖式大棚,人家说冬暖式大棚虽然投资大点但收入稳定,由于我的地里建不开,所以就在2010年的11份,我在村西头承包的3亩地, 投资24000元建了一个竹木结构大棚,长150米,宽12.6米,实际可种面积2.8亩。到2011年的元旦我就种上了土豆,因技术管理问题造成轻微冻害,收获土豆9000来斤,平均每亩3200斤,每斤批发价1.8-1.9元,一个棚才收入15000多元,如果管理不出问题,收入应该在20000元以上。“五一”收获土豆以后我栽植了2亩西红柿,种了8分大姜。共收获西红柿33000多斤,平均一斤一元,收入33000多元;8月下旬我又栽植上了黄瓜,收获黄瓜16000多斤,收入16000多元。这样,不包括那8分大姜,整个大棚全年总共收入了64000多元。

我种土豆投入4200元,平均每亩1500元左右;西红柿投入7000元,平均每亩3500元左右;其中:苗子每棵0.6元,用了3600棵总计2160元;底肥用化肥、鸡粪投入2300元,冲施肥料、打药投入2500元,黄瓜成本比较低,投入了能有2000元;我大体算了一下种植投入有13000元,算上建大棚的投入24000元,总共投入37000元,当年收回建棚成本后还净收入了27000元,净赚大棚以后大约十年的使用期,大棚膜可用2年。管理大棚蔬菜和种植大田蔬菜相比主要是费心思和用工比较多一些,但没有太累的活,主要靠俺老婆和俺爹干,忙上来了我就去帮帮。今年我家种植的土豆长势比去年好多了,估计亩产会在5000斤左右,整个大棚可产14000多斤,按每斤1.6元批发,光土豆一项即可收入2万元以上。

篇2:简易大棚经验介绍

一、简易养鹅大棚使用范围

1、资金比较紧张而且稍有规模的投资者,因为大棚的建造比较便宜。

2、饲养场地不固定,有可能一年或两年更换场地的,比如放养等等!这类鹅苗棚也可以使用大棚,毕竟移动方便。

二、简易养鹅大棚养殖弊端

1、大棚往往采用塑料纸封闭,因此透气性差,棚内的湿度往往难以控制,湿度大是养鹅苗的大忌。

2、不少养殖户往往是因为图便宜和省事而使用大棚养鹅苗的,所以大都地面都是泥地,问题就在这里,泥地再加上大棚的透气性差共同导致大棚内地面往往比较潮湿,甚至雨天会比较烂,这些是养鹅苗的最大隐患。

3、大棚的保温性能差,而且牢固性不够。

三、简易养鹅大棚材料选择

1、大棚骨架:大棚架一般都是采用钢结构的,这个当地的应该都有卖,和蔬菜大棚的结构一样,高度上要有所要求,至少人能正常进出管理。

2、封闭材料:比如塑料膜(这个采用得比较多)、稻草帘(保温用)、压膜线(加固塑料膜和草帘用)、大棚内的承重木或柱、木头或毛竹(搭栖架用)。

四、简易养鹅大棚建造注意

1、面积大小:每个大棚的建造面积不宜过大,建议每棚容纳不超过4000只为好(个人建议),容量过大很容易造成突发事件到时候追悔莫及。如果是4000只鹅苗的规模建议建造面积为250平方米。

2、地面要求:地面最好铺设砖结构或用网,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地面的干燥,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在管理上一定要多下功夫确保鹅苗舍内尽量干燥。

篇3:大棚早春黄瓜简易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要求选择前期耐低温, 后期耐高温, 抗病强, 不易出杈, 瓜码密, 株型中等, 下瓜早, 优质高产, 且化控效果好的品种;经过多次试验, 发现驰誉58、强大88可以达到此要求。

2 场地要求及时间安排

在日光温室中育苗, 在塑料大棚中栽培。1月1日开始育苗, 2月20日大棚定植, 3月20日黄瓜开始上市。

3 育苗

3.1 物资准备

杨树木屑若干加热水拌匀 (以手握滴水为宜) 、木制的育苗箱 (需15.0~22.5 m3/hm2) 、电热线、温控器、32穴基质盘、育苗基质加少量细土加适量水装入育苗盘中、塑料薄膜、草苫。

3.2 种子处理

用55℃恒温热水烫种15 min后搅拌, 使水温下降至25℃左右, 浸种6 h后捞出, 搓干杨树木屑后备用[1,2]。将准备好的湿木屑加入到木制的育苗箱中3~4 cm厚, 将用干木屑搓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其上再盖上1 cm厚的湿木屑, 然后按1层白色薄膜1层草苫1层白色薄膜的顺序盖好, 放在电热线上加热, 恒温30℃左右。3 d后芽长1 cm去掉草苫拱起薄膜, 白天控温25℃左右, 晚上不低于12℃。

5 d后芽长到2~3 cm倒栽到32穴的育苗盘中, 以后不使用人工加温。在日光温室中白天气温保持在20~25℃, 夜间气温10~12℃, 忌出现大水和高温现象, 主要保持其营养生长;40~50 d完成定植。

4 定植

定植前15~20 d, 整好地、扣好棚、浇足水, 闷棚增温, 定植前1 d通风排湿。

4.1 整地施肥

一般施腐熟的有机肥60 m3/hm2、尿素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 深翻地30~40 cm;要求土肥均匀, 做好畦 (畦宽80 cm、沟宽40 cm) 。

4.2 扣棚膜挂天幕

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 即1层大棚膜、1层天幕、小拱棚和地膜;周围是3层围裙, 这样就可以满足黄瓜生长的需求;当大棚内10 cm地温连续3 d稳定在12℃时, 即可定植[3,4]。

4.3 定植

定植前1 d棚内大水浇1次, 用与基质块一样粗细的木棒在畦边开穴, 边开穴边植苗, 栽4.80万~5.25万株/hm2。定植时要求基质2/3在土平下, 1/3在土平上, 不盖土, 定植完要求高温管理, 保证地温和气温, 促进缓苗。

5 棚内管理

定植后2 d喷杀菌剂防治病害, 再过2 d喷杀虫剂防治虫害, 然后扣小拱棚。整个生育期不切须、不打杈、不除老叶、不蘸花、不落秧。温度管理:前期注意保持12℃以上的地温、注意防病, 棚内温度以近苗温度为准;注意通风拉大温差, 要求初花期气温一般白天25~27℃, 夜晚13~16℃;结瓜期白天气温29~30℃, 夜晚16~20℃;当温度超过32℃时必须通风。湿度:相对湿度85%以下, 尽量要使叶不结露、无滴水, 通风要缓慢打开风口。通过通风调节温度, 促进结瓜控病。15~20 d后去除小拱棚, 喷杀菌剂防病, 30 d后撤除天幕开始吊绳。当瓜蔓超过铁丝时把蔓摱过铁丝;在施肥管理上, 一般是随着黄瓜产量的不断提高, 逐渐加大施肥量, 如果地温低于12℃不施化肥, 天气晴朗时采取叶面喷肥;黄瓜对营养的要求是, 每产出1 000 kg黄瓜需要施黄瓜专用肥20 kg;根据情况进行目标管理和科学施肥;摘瓜时要求蔓上至少有1个瓜, 必须保证有瓜坠秧。

6 化控

苗在定植前3 d喷缩节胺1次 (缩节胺7 g+水15 kg) 。黄瓜生长至50 cm左右、100 cm左右高时分别喷缩节胺1次 (缩节胺7 g+水15 kg) ;黄瓜生长至150 cm左右高时, 喷1次缩节胺 (缩节胺14 g+水15 kg) , 然后间隔2 d再喷1次缩节胺 (缩节胺14 g+水15 kg) 。以后看情况喷缩节胺 (缩节胺14 g+水15 kg) , 主要是控制黄瓜蔓的生长, 促进瓜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叶节间超过4~5 cm就是旺长;缩节胺喷洒的部位是黄瓜蔓的顶端, 当蔓超过铁丝时不再用缩节胺[5]。

7 闷棚防病

黄瓜的整个生长期主要是闷棚防病;浇水后第2天闷棚, 要求棚温保持38~40℃, 持续2 h后放小风, 再慢慢放大风, 温度不高于32℃;这样棚内黄瓜很少生病, 对黄瓜非常安全, 且可大大减少农药使用量。

8 保花保瓜

开始结瓜时喷洒埃施硼+黄瓜顶花带刺顺直长 (水15 kg+黄瓜顶花带刺顺直长30 g+埃施硼15 g) ;10 d左右喷1次;这样黄瓜不用蘸花即可顺利接瓜。

摘要:从品种选择、场地要求、育苗、定植、化控、闷棚防病、保花保瓜等方面总结了大棚早春黄瓜简易栽培技术, 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黄瓜,大棚,早春,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姚芳.露地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 2014 (14) :46.

[2]姜伟, 王建国, 王勇, 等.赤峰地区越冬茬黄瓜、番茄、辣椒抗连作障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 (2) :103, 115.

[3]李文向.试论塑料大棚黄瓜的栽培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 2014 (6) :54, 49.

[4]李玉红.北方地区早春温室黄瓜套种叶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9) :112, 115.

篇4:塑料大棚简易滴灌技术浅析

关键词:塑料大棚;简易滴灌;滴管管;过滤器

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25-2

0 前言

利用塑料大棚进行春早熟、秋延后生产技术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温室大棚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俗话说“一亩园、十亩地”,蔬菜大棚种植效益高,但是对水肥的消耗量也很大,相当大田作物的8-10倍。膜下滴灌是温室大棚蔬菜灌水最理想的技术,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0%,肥效提高一倍以上。棚内采用简易的滴灌设施不仅投资较少,而且可以大大的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

1 灌溉设备的选择

大棚滴灌要求安装容易,配套性好,移动方便,出水均匀,寿命长,故障少,价格低。

1.1 供水管道的选择

应选择合适压力的供水管径和管长,以达到较高的出水均匀度;供水管道要选择具有抗老化性能强的管材。在不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可采用薄壁PE管降低成本。

1.2 灌水器的选择

选择出水均匀、抗堵塞能力强、安装方便的灌水器。

1.3 过滤器的选择

选择具有耐腐蚀、易冲洗的过滤器。

2 简易滴灌系统的设备安装

简易滴灌系统主要包括塑料灌管、滴灌管、施肥器、过滤器、阀门、活接、弯头等部件组成。对温室大棚来说输水管一般是二级式,即干管和支管。滴灌系统设备安装要就平直整齐,开孔距离跟作物行距或畦距保持一致成一条直线,保证滴灌系统水流通畅。安装程序如下:

2.1 主管位置的选择

选择大棚内合适位置的已经安装好的有压出水口作为主管位置,管头安装阀门、水表、过滤器和分支接口。

2.2 施肥器

施肥器要安装在主管道与干管相接位置,以便与分支管道连接。施肥器是标明容量与刻度的,应配有方便装卸部件。

2.3 分支管

在畦边沿棚长安装一条连接主管道的分支送水管,按照作物行距或畦距在输水管上打孔,开孔要成一条直线,在每一个开孔处加旁通连接滴灌带。分支管直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4 滴灌管

畦内布置滴灌管,每條畦内按照作物株距铺设滴头。滴灌管与支管道连接并且安装可调控阀门,灌溉时方便控制各个畦内的浇水量。

3 滴灌设备的使用

3.1 控制阀门

滴灌设备系统使用前要先小量开启阀门让水流充满整个系统排出管内的空气后再完全打开阀门,这样可以避免压力过大。如果看滴灌管绷得过紧或过松,应调整阀门大小。

3.2 控制灌水量

灌水时打开全部阀门即可进行灌水。滴灌系统的供水量可用水表进行计量,灌水次数及灌水量大小应根据作物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生育期需水量而定,叶菜类需水量较大应适量多灌;作物在苗期需水量不多时可少灌,作物生长旺期应多灌。不同作物的生长关键时期应及时灌关键水,既节水又可保证作物丰产。

3.3 注意清洁

灌溉用水要注意清洁,以防阻塞供水器。在施肥灌溉时,应把可溶性肥料溶于施肥器中。最好在灌溉完成前30分钟结束施肥,再滴灌30分钟清水冲洗整个滴灌带的农药残留。

4 滴灌设备的维护

4.1 过滤装置的清理

为防止滴孔堵塞,应定期清理过滤装置,若发现滤网破损,要及时更换。

4.2 灌水器的维护

灌水器易损坏,铺放时应小心,若发现有杂物进入,应及时打开堵塞头冲洗干净。

4.3 滴灌袋及施肥器的清洁

施肥后,应冲洗滴灌带及施肥器。防止肥料积聚阻塞、腐蚀滴灌设备。

4.4 采取防寒措施

冬季棚内温度过低时,要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防止供水管及灌水器等塑料件冻裂。

4.5 管道及滴灌管的维护

耕作时要注意维护管道和滴灌管等设备,正确操作。作物收获后,要先将滴灌管拆除妥善保管,切忌踩踏。

5 塑料大棚使用简易滴灌系统的优点

与地面灌溉相比滴灌技术具有显著的效益。它比大水漫灌节约水、节约肥、节约地、节约农药和节省工时,有要的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并且具有改善土壤及微生态环境等优点。

5.1 经济效益显著

简易滴灌能适时、适量地向植物根区供水供肥,使植物根部土壤保持适宜的水分、氧气和养分,更适宜植物生长。滴灌系统减少了棚内挖沟筑渠有效利用棚内土地,并且大大节约了劳动力。

5.2 节约用水

滴灌系统的供水原理是滴头均匀缓慢的将水供到土壤中再扩散到植物根部供植物根毛区吸收,缓慢供水减少了水向土壤深层的渗漏。据测试,简易滴灌水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比喷灌节水45%,比地面灌节水60%。

5.3 节省肥料

塑料大棚所追施的化肥全部放入水中随水滴施于作物根部的土层中, 避免肥料的流失、渗漏和挥发。

5.4 防止土壤板结

作物行间土壤保持松软干燥.有效防止土壤板结,便于进行田间农事操作和清除杂草。

5.5 减少发病

简易滴灌的出水毛管放在地膜下, 减轻了大棚内的空气湿度,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程度,可有效地抑制蔬菜叶黑斑和灰霉。

5.6 造价便宜

简易滴灌投资为每亩地500元左右,比蔬菜微喷投资省66%,比滴灌投资省75%。

参考文献

[1] 高飞,陕建伟,仪小强.温室大棚简易滴灌技术好处多[J].当代蔬菜,2004(7).

[2] 张瑞莲,李真龙.怎样安装滴灌系统[J].山西农业, 2003,(10).

[3] 徐敏杰.西瓜滴灌系统的使用方法及栽培技术要点[J].长江蔬菜,2010,(7).

[4] 张铁成.浅析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博览,2010,(8).

[5] 刘霞.日光温室滴灌系统的设计和安装[J].新疆农机化, 2009,(6).

上一篇:关注“名著导读”,提高语文素养下一篇:保持生态环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