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爱国电影观后感

2024-07-24

初中生爱国电影观后感(精选8篇)

篇1:初中生爱国电影观后感

我在这些电影中,感受到了人们在危险的处境中,仍有着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毅力。并靠着这精神和毅力,征服了困难与挫折。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欢迎查阅。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1

对于《叶问》我想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这部影片没有太多韵味。平淡的令人窒息。一代武术宗师的传奇人生。一段家仇国恨的精神青史。这就是《叶问》。相比同期上映的《梅兰芳》他的《叶问》几乎没有任何的现世精神。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我对许多影片的理解上可能有许多形而上的认识。但在这个娱乐时代,关注更多的是对现代人存在的思考。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浮浅的几乎没有影响。比如《叶问》最后一部分,我淡化了爱国意识。怎么说呢,甄子丹上演这样的文戏,使得这部电影没有功夫精神的内力,而是把这种精神淡化为少年时期简单的文艺腔,可以看作是纪录片一样的文艺电影。

现代电影几乎都有一种审美意识上的提升。就是在淡化一切外在的表象,通过种种电影手段,层层的放慢速度,动作戏不在是一种暴力文化的体现。更多了一层人文关怀。樊少皇在佛山踢武馆让我想到了《杀破狼》里洪金宝的形象。其实是托词,洪金宝我十分喜欢。表面上常常是一幅老大哥的样子,谋略和胆实在内心里,你完全看不到,所以我想反面人物让他来当,更有意思。作为这部电影的动作指导洪金宝十分合适。叶伟信是个喜欢表达个性正义人物身上的优点,来挖掘英雄的导演。我看过他许多电影,更多的都是动作片。在观众心中叶伟信的电影还是有种别样的风格。

林家栋演得我想几乎比甄子丹演得都出色。他的形象在这部电影中显得很突出。他给日本人当翻译,还要背上走狗汉奸的称号。其实在那个时代,给日本人当翻译不一定就是买国。在后来,不是林家栋在生活上照顾叶问,也许叶问早死在日本人的枪口上了。养家糊口人之本能,但爱国情不能没有。林家栋的配角地位,因此更突显爱国精神。

任达华在里面演得是一个只懂经商的商人。其实我感觉这种文戏,不适合叶伟信的风格。有着文艺腔的调调。难怪许多人说,《叶问》看上去像一部人物传记。也不清楚《叶问》在功夫电影之中有多高的地位。但想来想去,没有让人感觉到丝毫的动情部分,不过在叶问大师身上,叶伟信还是让叶问表现出低调人格与功夫境界,比《梅兰芳》更正面一点。

总的一点,这是部爱国的文艺电影,在演着一个时代。一个人物。一段传奇。这就是《叶问》,这就是一部电影。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2

置身于人潮汹涌的大街,聆听着人世间妙曼的生灵之歌,我的心充满了一种从所未有的感动与冲动。我闭上眼睛,想感同身受地体会在聋哑人群体中那万籁寂静的世界,体验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痛苦,却发现,泪水已经悄悄涌满了我的眼睛。身为一个耳聪目灵的健全之人,原来本身就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影片《无声的河》生动地记述了一个梦想当歌手的即将毕业的师范大学生文治,由于声带长了息肉,不得不到一个聋哑学校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从未接触过聋哑学生群体的他,被这一群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生活充满着憧憬与执着追求的孩子们所深深打动,由此也结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由最初的心灰意冷到带着深深的眷恋,重燃雄心壮志而离开……

看完影片,我被这群身残志坚的学生们所深深震撼。面对生活中不同程度的挫折,他们没有选择逃避,没有在自怨自艾中磨光自己苟且的生命。而是以一种无畏的生活态度勇敢地面对着。为了实现胸中燃烧的理想,他们披荆斩棘,在无声的世界里艰难地摸索着,执着无悔地追求着。他们冲破了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的种种阻力与磨难,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对生活的质朴而强烈的爱与追求。把青少年生涯演绎得异彩纷呈、跌宕起伏。他们本身就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赞歌。

拿破仑曾说:“不可能,只有在愚人的字典里找到。”是的,只有执着,只要执着,美好的愿望都有实现的可能。片中中国第一聋探徐则明以自身的经历阐释了这一道理,“别人用了十小时,医药,我就用十八小时补回来。”不是吗?正是由于执着,这一群聋哑学生以正常人的身份参加新人舞蹈大赛而夺得一等奖!正是由于执着,声带里长着息肉的文治依然出版了畅销唱片!荀子云:“契而不舍,金石可镂;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当患严重眼疾的真人扮演者薛天南微笑着迎接城市里的第一缕阳光,“聆听”花开的声音,在巨幅白墙上潜心描绘自己的画家蓝图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他们的执着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韶逝,青春难再。人生岂能闲置?

无声的河,就像一股悄无声息的清流,荡涤了同学们的心灵,磨砺了大家的心志,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他唤醒了胸无大志、虚度时光、浑浑噩噩的同学,让他们找不出不思进取的理由;他给了那些目标游移,朝秦暮楚抑或是只会豪言壮语、眼高手低,在苦难面前一筹莫展的同学以当头一棒!

人生几多风雨,等闲一笑间。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吧,自古英雄出少年!来吧,莫让年华付水流。让我们就从今日起,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以执着作桨,用这至真至纯的聋哑人群体为榜,坚持不懈,风雨兼程,乘风破浪,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中擦亮最绚灿的智慧之花吧!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3

《地道战》这部影片至今仍让人百看不厌。影片智能双全的高传宝,一片忠诚的老钟叔,还有那个汉奸汤司令以及那个穷凶及恶的日本山田队长,都在我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片中的那些动听的音乐也如天簌,紧紧萦绕耳际,挥之不去。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这熟悉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它铿锵有力,极富有感染力,使我听后顿时热血沸腾,冥冥中产生了一种冲动,一份渴望,一丝感动,爱国情结又一次在心中涌起。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意义重大的年份,妈妈和我利用暑假的一天,一起又一次的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地道战》,让我们有一次重温了旧日历史的残酷,再现了日本侵略军在中国这片富饶广袤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我根据地人民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采用了不少巧妙的战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冀中根据地人民民兵队长高老忠和民兵隬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家中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但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1943年夏,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打得浇花流水。日军在遭到抗日队伍的英勇反抗后,对高家庄的抗日武装力量既怕又恨,想方设法要扑灭这股抗日的火焰。

不好!地道口被狡猾的敌人发现了,我的心随之也提了起来。他们不敢贸然进去,竞用几台抽水机轮番地往地里灌水,毒气也在鼓风机的煽动下,直扑地道!别担心,他们有他们的打法,咱们有咱们的招数,几经改造的地道,既能防水,也可防毒。你听,解说员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水是珍贵的,应当让他流回原处,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鬼子已经没有了花招,咱们要开始动手了!整个高家庄,村里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灶台下,到处都是复仇的枪口和子弹,冀中的平原上,到处是抗是武装,烧杀抢掠、作恶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战斗的滚滚洪流下,变成一群无头苍蝇!敌军大败,原本耀武扬威的他们,现已闻风丧胆,以前狼烟四起的高家庄,现已欢呼雀跃:以前气势汹汹的鬼子,现已抱头鼠窜……我们胜利了!振奋人心的歌儿又响了起来,那催人奋起的旋律,那慷慨激昂的节奏让我感慨万千。顿时,我觉得我自己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4

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

我向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

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要国民党的资助,不要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个可以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终于,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一定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有先进的后备军,高素质的军人,雄厚的兵力,这场战争怎么会输?因为国民党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电影中,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继续,而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企图发一批国难财。在这样一个地方,人民没法治,失去了人民,还谈什么革命?反观共产党,我党和人民的融洽,早在“军民鱼水情”这句话中可以体现的出,广泛发动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确实为我党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影中,解放军占领上海,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当宋庆龄走到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个军人能始终为人民着想,这样的军队怎么会不得人心?有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么会不胜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自不必说,他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游击战则是他战略的精髓,四次反围剿胜利,渡赤水。三大战役已经是他的成名作。在电影中,导演并未侧重于的军事才能,而着重描写细节,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把蜡烛吹灭了。摸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看完后,很震撼,以小见非凡,秒啊。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以亲和与儒雅出名的周,周一向兢兢业业,刻苦工作而在电影中,和主席在一起,帮主席分担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党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治会议的冯玉祥将军,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种细腻生动的描写,吧周刻画活了,正是这样一个非凡的,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5

最近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初中的爱国电影观后感800字

篇2:初中生爱国电影观后感

——电视电影《那年秋天》观后感

×××

摘要:电视电影《那年秋天》以感人的抒情描述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使观众得到了妙不可言的审美享受。其艺术感染力主要来源于三大特点,即“诗化”风格、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关键词:“诗化”风格;人物形象;民族风格

引言

电视电影《那年秋天》篇幅短小,情节单纯,场面也不繁复。然而,编导者却以饱满的热情,独到的视角,通过感人至深的抒情描述和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紧紧地攫住了观众的心,使观众从并不新鲜的故事中感受到深刻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妙不可言的审美享受。电视电影《那年秋天》的情节脉络清晰,人物形象丰满,情感刻画细致入微,并调动综合艺术的手段,把瑶山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渲染得多姿多彩。应该说,这是一部诗意盎然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电视电影。它像一首优美动听的抒情诗,更像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

一、《那年秋天》的主要内容 „„

二、《那年秋天》的主要特点

(一)“诗化”风格

有人说:“戏剧是一种浓缩的艺术。”成功的戏剧作品既是来自生活,又是经过艺术家高度概括、提炼、浓缩的。浓缩的实质就是诗化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这部电视电影虽然只有上下两集的篇幅,但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体现出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主要是编导者善于浓缩情节,充分调动观众的艺术创造想象力,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之中把剧中的丰富内涵领会得分外真切而又深刻。如剧情开始,并没有出现红军与追剿敌人战斗的场面,而只是通过老年山花的画外音自然而然地将故事引出。这样,不仅使观众可以从画外音得知,六十六年前的秋天,年轻山花即将与未婚夫七步成亲的日子里,路过瑶山的红军曾跟国民党打了一场恶仗,山花救下的年轻红军旗手孙福来就是在这次战斗中负伤 的,而且还可以从画面上所表现的孙福来奄奄一息的神态,山花急切的心情,阿公和七步如临大祸的紧张表情,想象出这场恶仗是如何的惨烈,如何的悲壮。这种浓缩情节,以虚代实,调动观众想象力的“诗化”,要比如实地在画面上展现刀对刀,枪对枪地厮杀,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1、“诗化”意境。意境就是文艺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了深化作用,而且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使其自然而然地进入二度创作的艺术氛围里,有着身临其境之感。《那年秋天》这部电视电影的编导者就善于营造意境。请看山花含泪送走七步和孙福来的情景:

„„

2、象征手法。这部电视电影运用“象征”之处颇多。如阿公与蓝癫子展开殊死搏斗一起摔下山崖同归于尽后,特写镜头展现的伴随着悲壮瑶歌久久地飘荡在山谷上空的那面军旗,就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3、“诗化”韵味。这部电视电影的尾声就“韵味”十足,当山花的回忆故事述说完以后,剧情并未因此结束,而把镜头又拉回到现实中:画内,老年山花默默地站在老榕树下,企盼着眼望远方;画外,又回荡着她那缓缓的诉说声:“九月十六真到的那一天,七步哥没回来。我晓得,除了跟孙大哥当红军,他离不开我。那天晚上,我痛痛快快地大醉了一回,从此再也没有喝过酒。可不知怎么搞的,从那天以后,只要看见圆圆大大的月亮,我就一阵阵的头晕,好像是六十六年前那场酒醉,到今天还没有醒来„„”这一音画结合的尾声,体现出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它不仅饱含激情地讴歌了瑶族同胞“爱到永远,生死不渝”的凄美之爱,淋漓尽致地敞开了山花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纯洁善良、崇高美丽的内心世界,而且还把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留给观众,真可谓“言欲尽而意无穷”。

(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山花,是编导者倾注满腔热情塑造的一个纯洁、善良、崇高、美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怀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热烈憧憬的纯情少女,由于出生时就没了父母,一直受到爷爷的宠爱,得到从小与她青梅竹马的七步的呵护,不免有些任性。然而她却有一颗纯真如碧玉,透明似水晶的心灵,当她发现受伤的孙福来奄奄一息时,便不顾一切后果地将他救回家中料理。她救人的动机单纯得可爱,当她从孙 2 福来手上的粗茧看出是穷人时,便抱定穷人应该救穷人,救人应该救到底的决心。所以,阿公和七步几次将受伤的孙福来送出家门,都被她找回来。她天真好奇,为了逗孙福来高兴,毫无顾忌地当面试嫁衣,蒙盖头,并让孙福来掀了红盖头。她机智勇敢而大方,在蓝癫子搜家的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假装裸身冲凉将孙福来藏在浴桶里而骗过了蓝癫子。她更具有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牺牲的精神,明知自己深爱着七步,轻易离不开他,但为了将来能打下天下,保住老百姓的江山,却在成亲的前夜毅然决然地洒泪送走七步去当红军。她像一朵清新、明丽的山花,点染在瑶山的青山绿水间,熨帖着人们的心灵。

„„

(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但凡优秀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总是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而作品的地方特色越浓,越有利于加强它的民族风格。因为民族风格的特点不是抽象的,它总是具体地寓于或渗透于属于这个民族的一定地区的地方特色之中。这部电视电影是反映广西白裤瑶族生活题材的。白裤瑶作为瑶族的一个支系,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奋发向上的民族。他们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民俗民风,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导者的高明之处,则是以一滴水珠映现太阳的发人深思的艺术表现手法,把白裤瑶的文化特征浓缩得极其形象而又情味绵邈。如反映山花成亲的那组镜头:

„„

三、主要结论

篇3:初中生爱国电影观后感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相互结合的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电影音乐逐渐演化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它从属于电影艺术,为特定的电影主题、场景、人物服务,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既有一般音乐艺术的普遍性,又有其音乐结构上与音响技术上的特殊性,这种影视音乐艺术所带来的视听感受,是任何艺术手段所不可替代的,电影音乐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完美的结合。从音乐的结构、音响效果、表现手段等方面来看,拥有自身的艺术特征。在电影艺术的创作中,音乐始终作为重要的手段承上启下参与其中,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成为电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电影音乐中,(片头和片尾主题曲和主题歌除外),由于受特定电影画面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能留给音乐表现的时间通常只有几秒至几分钟不等。应该说电影音乐更具有动机性、片段性及非完整性的特点。因此, 在进行音乐制作时,我们必须依据特定电影主题、场景、画面、人物心理活动的要求,尽量把音乐提炼、压缩成为一种与电影画面、有声语言有序结合从而形成互补互融的整体。形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整体性效果。

电影音乐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对场景环境进行烘托及暗示。它可以为影片营造出一种特定的背景情感效果,通过音响带给听觉上的冲击力,以达到深化视觉效果的作用。如电影《英雄儿女》主人公王成,在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高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豪言壮语时,这时其背景音乐的烘托英雄形象的树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片《喜盈门》中,当一家人的矛盾得到了化解的时候,一段喜气洋洋的背景音乐配合着画面,衬托出一家人空前和谐喜人景象。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内心活动是电影音乐的另一个特殊功能,是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心理的揭示、形象的描绘, 它能够准确反映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观众通过音乐可进一步增加对人物的了解, 并形成自己对人物形象的判定。如影片《人到中年》中,女主人公陆文婷有病在身,工作家庭的压力,微薄的工资,她此时陪着生病的女儿,啃着儿子买来的烧饼,喝着白水,双眼含着泪水,此时此景衬托着此起彼伏的背景音乐,衬映出女主人公矛盾迷惑的复杂心理,同时动荡不安的背景音乐暗示着女主人公的命运。由此可见音乐是电影的灵魂;是电影的重要元素;是电影内涵的一种提示;是电影剧情烘托的重要手段;是人物形象内心的最直接有效的描述。每一个音乐片段都能完美的体现出电影音乐独有的艺术价值及艺术魅力。

二、音乐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电影音乐作品通过它特有的音乐形象,声像同步以情感人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好的电影音乐作品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将电影音乐知识融於教学,把理解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了一体,提高学生道德情感及道德认识。

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学生在对祖国历史和现实的了解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关心祖国的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之献身的炽热情感。这种情感在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注意从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入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应经常采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活动,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爱国主义教育中意志品质的体现,就是学生为振兴中华、报效祖国而树立的雄心壮志。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做符合祖国需要的可靠接班人,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支柱。学生可塑性大,意志品质的培养更有特别的意义。在课内外的音乐活动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承担重任,布设挫折,注意培养学生爱国、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为将来在艰苦条件下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有力思想基础。

报国之行是把学生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心、热爱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实际行动。这是学生爱国主义的道德义务,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

为此,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该时刻引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启发学生不能空有报国之志。学生最好的报国就是具有建国之材,努力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三、中国电影音乐的教育功能

电影音乐是一种艺术,作为一种艺术,电影音乐有着多种多样的作用。人们可以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通过电影音乐这种完美立体的形式体现出来。中国电影作品,至今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电影艺术已经融入到了千家万户,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影响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而许多电影作品中的音乐深深的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即使是电影的故事情节有些已被忘却,但电影音乐却依然回荡在人们的脑海之中,使人终身难忘。

电影音乐是通过播放电影的同时,就将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及美好的画面在视觉与听觉感官中深深地影印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了。它传播的速度之快超过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政治活动;它传播的范围之广,超过任何学校的课堂教学;它传播的政治影响超过任何一部政治教材。同时伴随电影的社会宣传、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介入,使之传播速度及影响面极大。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影片《风云儿女》使得《义勇军进行曲》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抗日战争中最有号召力的抗日战歌;同时代的影片《桃李劫》中的《毕业歌》,也成为当时中国青年奔赴抗日前线的进军号角。当时还有一些电影《十字街头》《夜半歌声》《天涯歌女》等影片中的歌曲,也都随着电影的传播使音乐插上翅膀飞进了千家万户而家喻户晓。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国家的电影多数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方针指引下场创作的,毛泽东指出文艺作品要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好多影片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电影的各个艺术元素,如导演、摄影、表演、美术音乐等都围绕着电影主题思想体现时代特征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电影则用音乐这一手段,为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体现时代特征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当然,这种独特作用的产生是各种艺术元素综合的结果。在电影这门艺术中就是这样,电影歌曲可以起到深化影片思想,体现时代特征的作用,电影音乐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情感体现时代特征,概括影片基本情绪或刻画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电影《红河谷》这是一部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史,表现了藏汉人民团结奋战,英勇顽强地抗击侵略者的战斗,弘扬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精神。

亲人与同胞的死去没有让主人公丹珠屈服,她微笑而平静地唱起了一首古老的情歌。悠扬的歌声唤起了所有藏人的斗志,藏人们随即一起唱歌相合。歌声响遍了山野,使得英军一片恐慌。在藏人们的合唱声中乐队演奏着庄严的旋律加入了进来,乐队声与合唱声融合在一起如同一幅壮烈的画卷。

影片的片尾音乐非常清淡,犹如雪山顶上的白雪。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乐队全体进入,此时乐队与独唱互相交融,仿佛在向后人讲述着这段难忘的历史,陶冶爱国主义情操,传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电影《太行山上》,平型关阵地上的八路军部队用完了所有的子弹,他们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雄伟的“太行山主题”响起来了,先由弦乐器演奏,壮烈而缓慢。然后再由铜管乐器及合唱队演奏、演唱。在这里作曲家用的是“音画逆行”的表现方式,场面激烈而音乐缓慢,但是震撼力极强。

八路军为了救出被日军所抓的老百姓与日军展开激战,在战斗中八路军团长叶焕成壮烈牺牲。熟悉的“太行山主题”由铜管乐器在低声部奏出,显得非常悲壮。尽管这段音乐很短,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作曲家对每次出现的“太行山主题”都有精心安排。

片尾曲在小军鼓的敲击声中开始,在小军鼓的引领下冼星海创作的歌曲《在太行山上》出现了。但是在这里,另一部分的作曲家叶小纲把这首歌曲的节奏作了一些调整,前面两句由原来是慢板变化成了紧打慢唱的广板。两个乐句以后歌曲回到了原作的速度,这样的处理加强了歌曲的对比度。从第三乐句开始的配器也很有特点,大提琴与合唱队之间的关系似乎成了多调性。歌曲过后经过一段乐队演奏出现了女声的无词合唱,旋律仍然是歌曲《在太行山上》的主题,一句比一句轻,逐渐隐退。

结论

为电影而创作的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台词音响效果合成一条磁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电影音乐是20世纪一种新型的音乐体裁,有所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视听统一的综合性,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视听艺术,听觉要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影音乐与台词、旁白、音响效果等其他声音因素融合后,与画面紧密配合,能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通过电影音乐补充和深化对影片的艺术感受。电影音乐如脱离画面单独存在,则失去其视听统一的综合功能。但特别完整的片断或作品,仍可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予以演奏和欣赏。

电影,有了音乐的进入,才使其作为视听艺术更加丰满,才能提高电影艺术的品位。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组合成不同的音画关系,才能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一部影片,音乐、效果、台词的有机结合,交替互补,可以形成意想不到的张力和强烈的震撼力。电影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的特殊作用,给观众带来完美的艺术享受,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摘要:电影音乐是体现影片的艺术构思, 在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及连贯性等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音乐体裁。电影音乐爱国主义的内容非常广泛,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要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身的精神, 以及建立为保卫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决心和坚强意志。本文着重从学生群体来阐述电影音乐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电影音乐,艺术特征,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彼得·拉森.电影音乐.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年.

[2]孟翔, 陈明大.电影文学.长影集团期刊出版公司, 2009年.

[3]刘向阳.电影文学.长影集团期刊出版公司, 2008年.

[4]王霞.电影文学.长影集团期刊出版公司, 2009年.

[5]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年.

篇4:爱国者裸眼3D电影本

爱国者裸眼3D电影本采用的是裸眼3D炫薄LED背光面板,其创新的“3D引擎加速芯片”、“3D图像交织解码”技术,配合“立体光栅液晶屏”,保证了人们即使不戴眼镜,也能随时随地欣赏震撼立体出屏效果。

爱国者裸眼3D电影本还做了软件创新,比如它支持3D外挂字幕,而且保留了影片的原始音效。不同于一些伪3D只有中文配音无字幕,爱国者裸眼3D电影本在播放影片时,外挂字幕与3D画面出屏效果融为一体,符合人们的观影习惯,同时浮出画面的外挂字幕,也很容易让人找到欣赏3D的最佳角度,感观效果更棒,使用起来更简便。

在数部3D影片的体验中,只要稍微适应,调节好最佳的视角和距离,裸眼3D电影本就能呈现出出色的3D效果,你可以看到画面里的3D物体跃出了画面,距离足有20~30cm,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它的字幕显示也是3D立体的,你可以看到字体明显向外凸出,因此字幕也成了用户调节最佳视距的参考工具。

爱国者裸眼3D电影本支持1080P全格式解码,MKV、AVI、rmvb等全兼容,3D影片可直接播放,向下兼容2D影片。并具备音乐、图片、电子书等多种功能。

可更换电池设计

很多平板设备不能更换电池,在快要没电时,用户只能到处找交流电插座进行充电。爱国者3D电影本背部有一个电池仓,安装了一块3.7V 4000mAh的锂电池。一块电池的续航能力足够让你看1~2部大片或数集电视剧。如果你需要在长途旅行时使用3D电影本,则可以购买第二块电池备用,让3D娱乐不会因为没电而中断。

Stuff点评

篇5:电影林则徐爱国电影观后感

这场振奋人心的销烟运动唤醒了许多爱国的有识之士,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华的贸易掠夺,灭了他们的威风,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这次禁烟运动的胜利还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抗击外来侵略具有标志性意义。这场运动不仅仅销毁了鸦片,严厉地警告了英国鸦片商,还坚定了中国民众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永不屈服的信念。所以这次禁烟运动几乎震惊了全世界。

虽然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但也发生过类似“虎门销烟”这样助长中国人志气的壮举。还记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典礼上的阅兵仪式吗?国家领导人和众多观礼者检阅了国防部队,有陆军、空军、海军、二炮部队、民兵部队和武警部队等。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除了步兵14个方队,空中方队12个编队,车辆30个方队和装备方队外,居然还有五种型号的108枚导弹也随之一起接受了检阅。中国通过这场盛大隆重的阅兵仪式,以及接受检阅的多种高尖端武器,向世界庄严地宣告道:“中国站起来了!”

“虎门销烟”如今已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抗击外来侵略的典型事例。每当我想到这个故事,内心就会升起无法遏制的激动与兴奋。中国人民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篇6:爱国电影观后感

曾观看了翘首以盼、一票难求的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影片7点钟放映,可刚到六点半,礼堂了几乎坐满了观众,足见大家对这部影片的重视。

影片资料跨度极广,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在祖国60华诞之际,带领我们重温了这一段历史,另外影片规模宏大,明星云集,为我们奉献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影片自始至终,都散发着一种让人振奋的感情,带领我们回到那断峥嵘岁月,体味建国的艰辛。在影片中,以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和以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构成了鲜明的比较。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全国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各族同胞齐心协力,历时八年抗战,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这块从鸦片战争开始,遭受列强凌辱百年的土地,最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全国人民憧憬着一个崭新政权的诞生。

在战场上节节胜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不忘与各民主党派以及国民党内有识之士的合作,打碎了有些人对解放战争后共产党是否会***的疑问。在这条战线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为未来解放战争胜利后的国家进行规划,从而赢得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共的信任。另一方面,国民党依然我行我素,统治更加黑暗,许多国民党有识之士纷纷弃暗投明,组织起义,国民党北京守备司令傅作义便是其中一员。而作为“**”的宋庆龄,在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时,亲眼看到了大街上那一排排宁可在大街上躺着睡觉也不打扰居民的解放军战士,深深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军而感动。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举国欢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共领导的军队可谓“人民之师”,赢得了劳苦大众的同情,也赢得了受国民党压迫已久的民主党派的支持,在他们的支持和中共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解放了一座座国民党占领的城市。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中,几百万解放军的后勤保障与人民息息相关,毛主席更是一语中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的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篇7:爱国电影观后感

作为电影来说,这部片子真的很烂很烂。电影的标题如此,影片应该表现出来建立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但是影片没有很好的表达。思想如何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的成长,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些是怎么结合起来的。整部电影其实就是一盘散沙,感觉就是演员们都露个脸,说句话,走过场。并没有突出共产党建立的必然性。

另一个败点是毛泽东。作为那么重要的一个人物,看完电影可能大多数人留的印象是毛泽东和杨开慧那些镜头,这些镜头和建党有什么关系?搞革命的人肯定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这么紧凑的剧情,却有那么多镜头讲这些不是很相干的事情,拿观众当傻瓜啊。拍毛泽东传的时候加入这些还差不多。

记得大概十年前,或者更早时候看《我的1919》,那部片子拍得真不错,难得的爱国主义题材拍得很精彩。今天,我居然在《建党伟业》里面看到了《我的1919》,顿时觉得自己穿越了。 明叔还是那个明叔,场景还是那个场景,甚至连那句“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都没差!

最后那个周迅撑伞坐在船头的镜头,也许是想表现未来会很美好吧。实际上觉得怎么看怎么诡异,这是冒着风险去开会还是去旅游摆pose拍照的?

篇8:初中生爱国电影观后感

由陈国星导演, 高明主演的电影《孔繁森》讲述的是已经第二次援藏的山东籍干部孔繁森带着收养的两个藏族孤儿, 赴阿里就任地委书记期间, 为阿里人民呕心沥血, 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的一系列事迹。

通过电影屏幕《孔繁森》对西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教西藏大学生如何去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寸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誓死保卫下来的。在遇外侵的年代,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保卫国家的领土不受侵犯;在和平建设年代,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用心建设好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电影《孔繁森》中可以看到, 当孔繁森收养的两个孩子说:“爷爷我们回拉萨吧, 阿里没有电, 没有好玩儿的地方, 阿里的老师讲课我们都听不懂”。孔繁森就告诉他们:“我们走到哪里, 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要把阿里建设好, 等阿里建设好了到时候让你们走, 你们还舍不得走呢”。孔繁森知道, 阿里地理环境恶劣, 工作条件极差, 很多援藏干部都想调离阿里, 但是阿里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嫌弃她贫穷落后, 要想办法把他建设好。

这让在西藏生, 西藏长, 由西藏培养的大学生们看到后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难道他们还会有因为西藏贫穷落后, 没有好的工作条件, 毕业后要找一个环境好的地方去享受人生吗?孔繁森这一外来的援藏干部, 他不仅没有嫌弃西藏贫穷落后, 而且立志要把西藏最贫困落后的阿里建设好, 这种行为教会了西藏大学生在西藏怎样做才叫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教西藏大学生如何去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电影中有这样一段, 孔繁森不畏艰险牵着马匹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厚及膝盖的积雪, 来到了阿里最高也是世界最高的一所小学, 去看望那里的孩子和老师。离开了小学, 在回来的路上发现了一间小破屋, 屋里很暗, 屋子一角的床上坐着八十多岁的曲珍老人, 手里拿着转经筒, 嘴里念着祈祷的经文。孔繁森询问老人有什么困难, 她妹妹说:老人病了多日, 一直不见好。孔繁森用手背贴了贴曲珍老人的额头, 对秘书长说:快拿药箱来, 老人发高烧了。一会儿功夫药箱拿来了, 孔繁森熟练地取出听诊器给老人看病, 然后取了两个药瓶, 掂量片刻, 吩咐道:拿水来。秘书长找了一会儿说:这里没有水。孔繁森说:“拿我的水来”。当孔繁森给曲珍老人吃过药之后, 他坐到了曲珍老人的脚那头, 不经意间见到了老人的那双满是破洞的鞋, 孔繁森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他敞开皮袄, 抱住曲珍老人的双脚, 把它们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然后用皮袄捂住了。时间在这一刻似乎凝固了, 一下子全世界都静默下来, 全世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此时此刻, 孔繁森就那么端着曲珍老人的双脚, 一动不动。

此时此刻, 四下里静悄悄的, 无人喝彩, 也无须喝彩, 因为这不是一场作秀, 这是孔繁森的本色, 这是共产党人的真情流露, 它是那么真诚, 是那么自然, 就像是捂着自己的一双冻脚一样;它源自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它能折射出一个共产党人,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对自己骨肉同胞的那份爱。

另一个画面当孔繁森正要去灾情最重的噶尔县时, 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电话来自拉萨, 是孔繁森的老部下打来的, 老部下说:孔书记, 嫂子已经来拉萨一个多星期了, 现在病得很厉害, 您能不能来一趟。孔繁森抱着电话机好一会儿不吱声, 他心如刀绞, 阿里人民水深火热, 这种时刻家里怎么能不打报告就来添乱呢。办公室里人很多, 孔繁森不方便说什么, 说什么都容易动摇军心啊。孔繁森抱着电话来到走廊上, 这时候是女儿在说话, 女儿说:爸, 我求求你, 妈快不行了, 你快来啊!孔繁森说:女儿, 乖, 爸现在走不开, 阿里受灾了, 叫你妈挺住, 她不会有事的。女儿说:爸, 你就这么狠心吗?我求求你, 爸, 你快来好不好!女儿边说边哭, 孔繁森理屈词穷, 无声地挂了电话, 一抬头, 一屋子人都围着他, 好多人的眼泪涮涮地在流。

是啊!一边是灾情, 阿里人民的, 另一边是病情, 是自己家的, 选择吧。孔繁森选择了大锹, 他默不做声地去铲雪了。这是对阿里人民的大爱趋势他做了这样的选择, 他心里记挂着大雪中的阿里人民,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希望救灾物质能快点送到他们的手中。

从这两个画面, 孔繁森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对于西藏大学生来说, 孔繁森这种身体力行的教导其效果要胜过言语教导的千百倍, 也更便于西藏大学生的领会和效仿。

三、教西藏大学生如何去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 在孔繁森去看望麦克隆大师时又遇到了在他来阿里赴任的路上多遇到的那位格萨尔王的说唱艺术家, 孔繁森看到他光着膀子在歌唱, 害怕他冷, 就把自己的大衣脱给了他, 而这位艺术家拒绝了, 然后又走向了其他的地方。孔繁森对麦克隆大师说:“格萨尔王是部英雄史诗, 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 我觉得他是一种精神, 鼓励着人们去追求真善美, 使人们在美好憧憬中去战胜恶劣的高原环境以及一切难关。”

孔繁森对格萨尔王艺术家的关爱, 对格萨尔王这部英雄史诗的高度评价这就是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连花生大师的化身, 一生戌马, 扬善抑恶, 弘扬佛法, 传播文化, 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孔繁森的这一行为就是在无声的教导西藏大学生在西藏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就是要保护好和开发好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教西藏大学生如何去爱社会主义国家

还有一个镜头是当阿里的灾情缓解了, 孔繁森和秘书长及司机来到北京, 阿里需要救灾款啊, 孔繁森送去了阿里灾情的录相带, 中央领导观看了之后心痛得泪流满面, 苦啊,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啊, 于是加拨了救灾款。孔繁森把中央加拨救灾款的事情向阿里人们汇报时, 很多人都欢呼了起来, 这时孔繁森说:“现在还不是欢呼的时候,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 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 母亲只要有一点儿好吃的都藏着掖着给我, 有一天夜里我饿醒了, 就向母亲要吃的, 母亲递给我了半个馒头, 馒头还带着母亲的体温, 我就三下两下的吃完了, 这时看到母亲饿晕在了炕头。从那时起我就发誓以后再也不向母亲要吃的了, 在我小时母亲给我了一口馒头, 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给母亲一碗肉, 我相信阿里人民也会富强起来的。”言外之意是阿里人民也会报答国家的援助之情。

这是孔繁森在教西藏的大学生如何去爱社会主义国家, 孔繁森在拿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来对比眼前的国家对阿里的帮助, 多么形象呀, 九十年代的中国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但是还不富裕, 中央在看到阿里的灾情录像后, 立马加拨了救灾款, 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孔繁森决心要把阿里建设好, 让阿里富裕起来, 让阿里像长大的孩子一样不再依靠母亲的供给, 反而能够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孔繁森的这一形象再现对西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多么好的教育素材呀, 他们一定明白了如何去爱社会主义国家。

摘要:电影《孔繁森》以其形象、生动、具体的表现形式, 把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的事迹通过屏幕呈现在观众面前, 以此提醒观众、启迪观众、引导观众如何去爱国。

关键词:孔繁森,西藏大学生,爱国主义

参考文献

[1]完颜亮.共和国之脊梁孔繁森:领导干部的开模[J].党史博采, 2012 (07) .

[2]黄雅恒, 何会宁.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建设新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 .

上一篇:关于入党积极分子的谈话题目诺干下一篇:黄金做单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