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娃娃绘本英语

2024-07-06

东方娃娃绘本英语(精选4篇)

篇1:东方娃娃绘本英语

《小猫和大红汽车》

这是一个清新的小故事,描写的是一个小女孩在独自面对一个大世界时的忐忑不安。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小猫,而是通过校车进入 孩子的内心。小猫上车后没能和姐姐一起融入大孩子的嬉闹,于是只好把眼光移向窗外。窗外的画面以涂鸦方式表现出来,上坡、下坡、过桥都极其简单随性,道路两旁散落着一些小猫在路上看到的人和事。

有一次姐姐生病,小猫一个人坐校车回家,她好困不知不觉睡着了。汽车到了终点站,停止昏黄的灯光下,画面占满整个页面,少许滑动的线条显示着风在破空呼啸。然后是一整幅没有文字的令人震撼的对页,看似恬静的硕大特写、紧闭的嘴唇、灰色的背景,把不安的气氛完全阐释出来了。

小猫醒来后,一脸诧异和懵懂,孤零零地站在车厢中,好像有个怪兽在盯着她,这样的画面一定可以让很多人感同身受。幸好司机叔叔还没有走,他要把小猫送回家。随着大红汽车的重新启动,不安的气氛被化解了,小猫还坐在了她梦寐以求的座位上。这时,路程又化为连贯流畅的线条,比第一次更加轻盈欢快。这似乎在暗示:小猫已经走出了心理的困境,向“大孩子”的目标前进了一步。

这本书也提醒我们成年人:要更细心地观察孩子、呵护孩子的心灵,与他们一起发现和品味成长的烦恼与快乐。

《阿嚏,大熊,阿嚏!》

秋风吹落了树叶的时候,大熊打了一个喷嚏,所以,大熊认为是自己的喷嚏震落了树叶。秋风刮落了苹果的时候,大熊打了个喷嚏,所以,大熊认为是自己的喷嚏摇落了苹果。秋风惊醒了大雁的时候,大熊打了个喷嚏,所以,大熊认为是自己的喷嚏惊扰了大雁。大熊打喷嚏这件事和自然界的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没有因果关系,可他偏偏一根筋地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说大熊笨吧,真是有点笨,小孩子都忍不住要觉得他可笑了。可他其实很有担当——是我震落的树叶,我就要一片片钉回去;是我摇下来的苹果,我就要一颗颗放回去。总之,是我闯的祸,我就要收拾残局,哪怕有别人冒出来顶罪也不行!

我们的孩子,有时也是这样,认准了的事情,不论好坏,任你怎么说就是不回头。不过秋风还是懂点幼儿心理学的:光说是没用的,要让大熊从经验中吸取教训,这是育儿理论中的“自然结果法”。于是他决定要让大熊见识见识自己的厉害。秋风加大风力,把大熊一路吹回洞里去。随着洞门在狂风中“砰”地关上,大熊总算是真的想明白了这个因果关系,因为这一次他没有打喷嚏。

《亚历克斯和璐璐——天生一对》

亚历克斯是只狗,生性好动,他喜欢爬到高高的大树上,炫耀自己勇敢的一面,那种让别人抬头看自己的感觉,真好!他还喜欢在雨天里淋雨,睡觉前摆弄玩具,一早爬起来打开电视躺着看动画片。他天天苦练足球,摔倒了也不叫疼,梦想自己成了一名最棒的足球运动员,受球迷的追捧。

璐璐呢,是只天生文静的小猫,她喜欢在秋千上随风飘来荡去;喜欢安安静静地观察地上的蚂蚁并把它们描画下来;雨天喜欢撑着伞慢慢走回家;睡觉前看几页书,将心爱的玩偶摆放好再进入梦乡。

如此截然相反,怎么能是天生一对呢?这是亚历克斯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也是最玄妙的哲学问题。大和小,开和关,高和低,湿和干,慢和快,动和静······怎么才能统一,怎样才能和谐?然而,再高深复杂的问题,在儿童的眼中都可以变得那么清浅和简单。“不一样,没关系,想想我们喜欢一起做的事。”“就是因为我们不一样,我们才最喜欢在一起!”这是亚历克斯和璐璐的共同发现,不经意间,儿童发现了这世界的“真知灼见”,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分享彼此的快乐,丰富彼此的世界,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不为了“迁就”而迁就,不为了“般配”而般配,只是原原本本、真真实实地表现自己、活出自己,也成就了彼此。

从亚历克斯和璐璐的故事里,我们读出了自己,读出了朋友之间的相处,读出了男孩和女孩的心思。精巧的构思配上温馨甜美的画面,留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现的乐趣。

《睡吧,大熊,睡吧!》

这本图画书讲述了种种由误会制造出来的趣事。冬天老人本来是一片好心,他诚恳地提醒大熊去睡觉,而且是轻轻地说。可是大熊呢,他还真睡听话,又是去开车,又是去打扫,又是跳来跳去······冬天老人渐渐地生气了,可是大熊还是没有听清他的话,一会儿潜到水底,一会儿又爬上山峰,折腾个没完。终于,冬天老人发火了,从一开始的轻声慢语变成了最后的咆哮,连画面上的字体也和音量一样陡然增大了好几倍,仿佛连大地都被震得发抖了。这下,大熊才听清了,还咕哝着:“你该早一点告诉我!”

这是一本由误会构成的书,这种误会是由词语读音的相似导致的,这也是本书最大的趣味所在。听起来相似的词语,实际意义却有极大的反差。除了误会之外,这故事还有一些精彩的地方,随着冬意的一步步加深,大熊困意的一点点转浓,读者的情绪也必定跟冬天老人一样越来越焦急。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大熊身边一直有一只小兔子陪着,无论他上山还是下河,小兔子都没有离开过他。这只温厚的、傻乎乎的、听话的大熊,有一个最好的朋友陪着他不睡觉,陪着他去任何地方,干任何傻事,这是一种多么珍贵的友情啊!

《亚历克斯和璐璐——混合搭配》

友谊是什么?是陪伴,是分享,是以朋友的快乐为快乐,以朋友的忧伤为忧伤,是尽全力帮助朋友去完成心愿、实现理想,是无论朋友成功与否都会欣赏他、支持他,是彼此之间纯粹而深厚的真情。所以,璐璐是幸运的,她拥有了小狗亚历克斯的真情。

其实一开始,璐璐并不知道亚历克斯对她来说是多么重要,在她的心目中,参加比赛并获奖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她在堆满了颜料、纸和胶水的桌上努力做拼贴画,又在书店专心地读介绍小鸟的书,希望从中得到灵感,因为画不出想要的孔雀,甚至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她是如此重视比赛,完全忽略了身边的亚历克斯:既没有看到亚历克斯关注的目光,也没有看到亚历克斯一直在为帮她实现愿望而悄悄做着准备。当亚历克斯累得睡着了的时候,她才意识到这个一直在身边默默关心她的伙伴是多么重要,这种真诚的友情是多么令人感动。她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灵感,画出了心中最想画的、也是最美的图画。这说明:灵感确确实实源自于真情啊!

很多时候,友情因为近在身边,因为静默无声,会使我们忘记它是一种多么重要的存在。但总有那样一个时刻,它又会向我们绽放出它的动人的美丽。

《嘘!》

妈妈生病了,特别需要安静。爸爸承担起所有的家务,忙得焦头烂额。没有人说话和陪伴的松利好孤单,她很想做个懂事听话的乖孩子,但小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她到底控制不住了,与动物们开心地疯起来。动物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有的是玩具,有的则是图画书中的角色,是松利不甘寂寞的想象把它们变活了,变成了自己快乐的玩伴。

可是忙碌而疲惫的爸爸起初并不理解松利,他一遍又一遍用“嘘”声来制止女儿的“不懂事”行为,向她发出警告。从“嘬了嘬嘴”到“眼角向上抬了抬”,再到“用力耸了耸肩”,“露出了可怕的表情”,再到严厉地直呼“金松利”,爸爸生气的程度不断升级,最后发展到忍无可忍的地步。

是松利的哭声,还有她想象中的动物的哭声,拨动了爸爸的心弦,使他意识到陪伴孤独的女儿才是眼前真正重要的事情,于是爸爸也“哭”了,一场释放心情的亲子游戏开始了。当爸爸取代幻想世界中的动物们陪松利玩起了捉迷藏时,松利心中越积越多的委屈终于被温情化解了,父女俩由衷地发出了笑声,这个微笑比扉页上的微笑更加美丽灿烂。

这样的场景对很多家长来说都不陌生,我们由于忙碌或疲惫往往容易忽略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陪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听话懂事,少给自己添麻烦,因而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本图画书还将幻想与现实融合在一起,让家长更清晰地洞悉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倾情陪伴,作为家长一定不要忘了多陪陪我们的孩子,不管我们有多忙多累,都不能冷落了身边那个最需要抚慰的小生命,亲情永远是这个小生命健康成长的“心灵乳汁”!

《彩虹的尽头》

“哇!”獾和狐狸喘着气说,“好美啊!”一道明亮的清晰的彩虹像宝石项链一样挂在天上。獾和狐狸盯着明亮的颜色看呆了。獾说:“你知道么,彩虹的尽头有宝贝呢!”狐狸问:“什么宝贝?”“不知道。”獾说:“我想它应该是金的,或者是银的,或者是宝石的,它能让你变得永远永远都富有!“我们去找这个宝贝吧!”狐狸兴奋地叫起来。于是,他们朝附近的树林出发了。

在寻找“宝贝”的路途中,獾和狐狸发现每个人对宝贝的理解都不一样,在储备冬粮的松树看来,一堆橡果就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宝贝;在幸福的鸭妈妈看来,她的孩子就是胜过世界上任何东西的宝贝;而在阅历丰富的兔爷爷看来,最令他陶醉的宝贝莫过于对往事的回忆了。通过与松树、鸭妈妈、兔爷爷的心灵对话,他们俩对“宝贝”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最后才幡然醒悟:他们一路苦苦追寻的宝贝,原来就近在咫尺——他们彼此拥有对方,拥有真诚甜蜜的友情,这难道不是最珍贵的宝贝吗?

在这里,“彩虹”不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道景观,它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物质欲念对人的吸引与诱惑。当獾和狐狸追寻绚丽的彩虹时,他们心中装着的只有金银珠宝。幸好有了那场及时雨,令人眼花缭乱的彩虹消失了,獾和狐狸也冷静下来,他们可以细细体会松鼠的知足常乐、鸭妈妈的温暖母爱和兔爷爷的人生感悟,从而发现了真正的宝贝原来一直在自己身边,因为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所以,当新的彩虹又挂上天空时,他们居然都没有看见。是的,他们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宝贝,再绚丽的彩虹对他们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完后,我对韬韬说:你是我的宝贝!韬韬也对我说:你是我的宝贝!“彩虹的尽头藏着宝贝”,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寒冬里的食物、纯真可爱的孩子、同甘共苦的朋友以及所有值得珍藏与回味的往事,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缺少的并非“宝贝”,而是一双发现“宝贝”的眼睛和一种鉴赏“宝贝”的心态。“宝贝”不藏在彩虹的尽头,而是藏在每个人的心头。

《胡椒生长在哪里?》 这是一本介绍知识的图画书,有点像课堂提问,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纠正,前后共八次。当然,这和课堂提问又截然不同,孩子们稀奇古怪的答案虽然很多是错误的,但却非常富有想象力,再配以画家幽默风趣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又乐在其中。

不得不说这本书开头和结尾的设计匠心独运,从封面开始就切入正题,标题下的五个孩子表情各异,连嘴巴的造型也不一样,各自头顶上的文字正是他们稀奇古怪的答案,让人忍俊不禁。接下来的问题都是先由孩子说出古怪的想法,再给出正确答案,但最后一个有关候鸟迁徙的问题却打破了惯性,画面上迁徙的鸟儿嘴上绑着一个指南针,似乎荒谬的图画却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鸟儿真的在用属于它们的“指南针”前行,鼓励孩子们相信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虽然没有故事情节,但这本书依然妙趣横生,加上孩子们不同的表情和奇思妙想,将我和韬韬深深地吸引了。其实正确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过程开拓了思维、激发了想象,这就是阅读带给我们的愉悦。

《米歇尔与小莱尼》

很少有人不怕蝙蝠,但米歇尔就不怕,因为他喜欢动物,包括蝙蝠。在米歇尔的眼里,小莱尼不仅是研究对象、写生的模特,更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甚至是一个需要疼爱的孩子。

米歇尔对于小莱尼的爱在书中随处可见,他为小莱尼洗净身上的颜料时,是那样小心翼翼;他把小莱尼安放在箱子里睡觉时,是那么的无微不至;他为小莱尼张罗住处时,是那样的不辞辛劳。只是,有时候他却忽略了小莱尼想永远留在他身边的试探,直到最后,小莱尼伤心地看着他,他才顿悟,并且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真诚的挽留。

小莱尼这个机灵而调皮的小蝙蝠,简直是大自然赐予米歇尔的一个快乐小精灵。它像只袜子似的挂在门把手上,突然间动了起来,这样的出场太富有戏剧性了。掉进颜料桶后挣扎着爬出来,在米歇尔的画布上助跑、起飞却被牢牢粘住的窘态,让人忍俊不禁并不由地喜欢上它。

当小莱尼向米歇尔展示自己的本领时,我们看到了它的聪慧、自信与幽默;在它抱怨睡在箱子里不舒服而宁愿倒挂在米歇尔的手指上时,我们又看到了它的执拗与坚定。从小莱尼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韬韬的影子,他展望自己长大后当科学家的一天时的那种自信与得意;他坚持己见捍卫内心的想法时的执着简直与小莱尼如出一辙。所谓爱,其实就是陪伴,真心希望我们相伴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再长一点。

《谁吃了我的粥》

小熊是一个任性十足的小孩,他讨厌吃粥,说不吃就不吃。奇怪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像一点儿都不生气,甚至一点儿也不着急,还编出一个“魔鬼熊”的故事,把小熊不吃的粥都端到老树桩上去给“魔鬼熊”吃。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小熊反倒急了,他在梦里与“魔鬼熊”争着吃粥,并在现实生活中有了真正的转变——他开始主动吃粥了,他已经战胜了那个任性的自己!

欲擒故纵,这恰恰就是长辈们的高明之处,越是逆反的孩子越不能逼迫与强压,而要根据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因势利导。所以,小熊的转变就变得自然而然。故事的结尾设计巧妙,不但让我们和小熊一起惊喜地发现了“魔鬼熊”的真实身份,还让我们发现了小熊的真诚、善良与热情。

《独眼猫一世》

这是一个让人落泪的故事。小山村的动物们都嘲笑一世是个“独眼龙”,一世扑向妈妈怀里大声喊叫着“为什么我只有一只眼睛啊?我也很想有两只眼睛”。当一世将美丽的青紫色星星的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时,却得不到一点理解与安慰,一世那一只漂亮的如同月亮般的眼睛里分明闪烁着泪光。这能怪谁呢?一世是天生的一只眼,它来到这个世上就是如此,它也想像正常的动物一样,可是谁也没办法,这就是现实,有时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妈妈的伤心、伙伴的嘲笑,只能化为一世那只美丽大眼睛里晶莹的泪水。

这也是一个让人回味的故事。如果一本图画书,只是让读到它的人一味地泪流满面,并不见得就是优秀。因为文学的魅力并不只是感动,还有抚慰与滋养。在妈妈的指引下,在月牙儿的帮助下,一世终于见到了那颗魅力的青紫色星星,并从青紫色星星那里获得了认同,找回了自信。于是我们明白了: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两只眼睛比起来,一只眼睛不是也很美吗?”你看,寂寞的山谷中,野百合也有春天,只有打开“心眼”的人才能看到。

于是我们也明白了,这还是一个关于“自信”和“接纳”的故事。人无完人,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每个人不能缺少的是自信,自信是人的支撑。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经历失去信心的时候,但重要的是要勇敢找回“自信”。同样,对他人的宽容和接纳,也会让这个有缺憾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馨。

刚开始的时候,韬韬是拒绝看这本书的,因为封面上一只眼的一世让他感到害怕。后来我让他闭上眼睛,将这个忧伤而美丽的故事讲给他听,他被深深地感动了,并能够接纳一世有缺陷的容貌。尤其是看到一世得到小动物们的接纳时,他也为一世感到高兴。我想这个故事带给他的思考或许在很多年后当他有了相似的经历时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希望在那时这个故事能给他精神上的抚慰与滋养。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也是这套书里的一本,我和韬韬以前就看过,极其感人。布鲁诺的爷爷去世了,躺在棺材里,大人们都很悲伤。布鲁诺个子小,他只能看见爷爷脚上的黑皮鞋。平时,只要爷爷一穿皮鞋,就肯定会穿西装,现在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呢?大人把他抱起来,他看见了,爷爷果然穿着西装。

小小的布鲁诺,他还不懂什么叫做离别,他只知道爷爷去另一个世界了。对于爷爷的去世,他没有哭,只是每天在心里想念着爷爷。这一点,恐怕连许多大人都做不到。

我也曾经体会过失去,体会过这种永久的伤痛与别离,尤其去年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亲人,忽然间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渺小。但是我想,对于这样的失去,不应该只是抱头痛哭,更应该祝福离去的人。虽然死亡是一去不返,但我更愿意相信,一定有那样一个世界,他们在那里继续幸福地生活。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却依然能感受他们关爱的目光,他们一定希望我们能继续欢笑着面对生活,而不是永远哭泣。是的,生命的结束也可以像太阳下山,充满诗意,而且,那温暖的阳光,始终停留在我们心里,一如他们带给我们的爱,温馨而持久。

篇2:东方娃娃绘本英语

吟诵爱与希望的安德烈·德昂

黄筱茵◎儿童文学工作者

安德烈·德昂(André Dahan)于1935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后来到巴黎留学,从国立巴黎工艺大学毕业后,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教书,目前与妻子和女儿居住于巴黎。德昂虽然很晚才开始他的绘本创作生涯,于五十二岁才推出第一部绘本作品《月亮,你好吗》(My Friend the Moon),可是他作品中独树一帜、既温暖又纯真的梦幻世界,以及每一幅图画里色彩与情境的美妙共振,都强烈吸引读者的目光。德昂创造的绘本故事世界彷佛是用一块一块精巧的魔法砖头搭盖的,除却缤纷斑斓的画¬面本身,故事意欲传达的信息与其间流泄的诗意都会敲开观者的心门,所以他已发表的二十多种作品在全世界广受欢迎,已于十几国推出译本。

德昂的作品主题鲜明。他最喜欢描摹令人动容的友情。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与最不可能企及的对象成为一辈子的好友。在《月亮,你好吗》中,男孩划船外出,在湖面上遇见澄净的月亮。男孩与月亮愉快地一同嬉闹,后来月亮兴奋过度而摔了个大跟斗,猛一翻跌进湖里。故事的高潮在男孩帮月亮登上他的小船后节节升高。他带月亮回家,和月亮一起弹琴歌唱、旋转跳舞,两个好友一块读故事、一同温馨进餐。德昂让这段醇美的友情美好的一如每个读者可能梦想的最棒梦境一般。当我们看到玩累的月亮在床上安眠,从窗畔瞥见男孩又划船出海去招呼太阳,以及书末最后一幅画面,月亮、太阳与男孩三人同坐一桌,安适地共享悠闲的午茶时,很难不将自己投射进这段甜美的故事中去。除了《月亮,你好吗》外,德昂还有不少摹写甜滋滋又奇异的友情的故事,如《My Friend the Sun》中的太阳、月亮与星星,《亲爱的小鱼》里深深体会爱的真谛的猫咪,《Ballerina Star》故事里幸运得见最优秀的芭蕾舞者星星从空中跃入人间跳舞的可爱天文学家,一心想找到一位好朋友、最后在圣诞老公公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的《The Christmas Bunny》,或是《狗儿小丑鲁巴》里,一心崇拜小丑主人,最后得以如愿自己下场进行超级精彩的马戏演出的小狗鲁巴等。

另外,德昂也不时描绘与自然及环保息息相关的主题。这样一位乐于与日月星辰和各种动物常相左右的作者,巧妙机智地将爱护环境的信息绘入他的作品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Traces on the Beach》藉由聪明的小猴子侦探查理到海滨探访的过程,幽默却深刻地揭露了海水饱受污染的实况。查理更在《Fishing for Treasure》里再度出动,找来帮手河马先生,潜入河里捞寻宝藏。河马与查理大有收获,在溪流里发现各式各样奇怪的对象,可是这些东西事实上都是水流污染的来源呢,真正的宝藏到底在哪里呢?德昂的“四季系列”(The Four Seasons)也饶富意境。他用四个故事速写四季的情怀,轻巧又有趣。取材自细腻观察的自然环境的故事里依旧充满丰沛的想象力,读者跟随“雪狗”游历银白冬季,也和西奥一同畅游热闹的蔚蓝海滨,还潜进海底,认识了善于拥抱的可爱章鱼萝馨。德昂笔下的另一位主角艾利科也在不同的故事里带我们身历其境地遍览旖旎风光。我们看到艾利科为了追逐一片叶子遇见各种动物,也踏遍各式大地,甚至还为了沙漠的水源问题,移动硕大的冰山呢。德昂对自然的观察、体会与爱护由此可见一斑。对他来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论每一个即景瞬间抑或每一种生物,都值得体恤珍惜。他于是将这许许多多的绵密思绪与感动,串接成一个一个珠玉般清澈有情的故事。他的视角可以无限放射、绽放亮采,捕捉宇宙的惊奇,也可以浓缩回日常生活的单纯感动,用调皮的小男生的眼光,绘出孩童在卢森堡公园高潮迭起,却又平实美好的一天。

德昂善于融合他对自然的精细观察与翱翔的想象力,精准地营造出每一幅气氛与兴味十足的画面。他的一大特色是无须在构图上铺陈许多细节就能绘出张力满溢的种种即景。他惯于使用混合媒材,同时使用水彩、压克力颜料、色铅笔、粉彩与油画¬素材,涂抹出一幅幅令人欣喜的画面。德昂其实是一位很用功的画家,他可以耗费数年时间,长期临摹同一种自然物的各种变化,然后在充分掌握它的氛围与精神后,再将这样或柔美、或神采奕奕、或恬静的精神,揉进他创作的故事中。这也是为什么他书里的每一幅图都可以独立欣赏,连接起来却又十分流畅的秘密。德昂可以说是时光的魔法师,唰唰绘下每一个他珍视的瞬间,也为读者留驻我们该好好贮存的感动。

德昂的创作在静谧中带着活泼,在甜美的愿望里满是对世界、自然与环境的关怀。他总是藉由不同的作品,不断吟咏着生命与希望的美好可亲。他书中的世界或许是读者在现实里永远无法完全体现的,可是我们借着反复赏阅他的作品,认知到生命与世界更圆满的可能。其间的奥妙可能仅仅是一种执著。愿意相信世界、愿意继续追求爱的一种美丽执著。

【译者简介】

余治莹

◎ 台湾麦克公司总编辑

◎ 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

◎ 台湾全民阅读学会常务理事

◎ 编过上千本图画书及少年小说,包括“美国纽伯瑞得奖小说”、“世界大奖图画书精选”、“我爱绘本系列”、“世界绘本馆”等,所编图书共获得二十余座“最佳童书奖” ◎ 翻译过五十余本图画书。最喜欢《鲸鱼》、《我爸爸》、《大卫,不可以》、《亲爱的小鱼》、《跳舞》及《派弟是个大披萨》等。

◎ 著有《爱说故事的熊猫》、《不一样的毕业礼物》、《恐龙妈妈的宝贝蛋》、《乌龟家族爬呀爬》、《面具村》等二十余本图画故事书。

◎ 最喜欢萤火虫,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儿童文学中的萤火虫”,为小读者散发点点亮光。

◎ 目前在海峡两岸积极推广“亲子共读”及“深度赏析图画书”等活动。【名家推荐】

倾泻而出的诗意蔓延 黄筱茵◎儿童文学工作者

《亲爱的小鱼》借着一只猫咪与一条小鱼的情谊,温暖地道出爱与包容的真义。这则故事虽然情节简洁、登场角色单纯,却包含丰富的想象与诠释空间。故事中传达的温柔与理解,值得所有读者细细揣摩。在故事里,爱不但诉说了满怀期待,更意味着松手的自由。最终的最终,爱的轨迹将牢牢印在手心,彷佛一条隐形丝线,将我们爱的人牵引回我们身旁。

故事看似猫咪的独白。对着鱼缸喂食面包的猫,在慷慨抛进大块大块面包粒的同时,一面微笑望着小鱼,一面倾诉他对小鱼的深深喜爱。“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猫咪这么想。不只如此,“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我答应你,永远不会忘记。”猫咪每天就这么细心呵护小鱼,可是小鱼一天天长大,鱼缸总有一天住不下,到时候该怎么办?故事由此转折,猫咪开始想象尚未发生的事。令人赞叹的是:猫咪并非想到找来更大的鱼缸让小鱼住,而是告诉小鱼:他会把小鱼放回辽阔的大海,让他在海里畅快呼吸。然而这么一来他们不就要离别了吗?猫咪说:他会日日夜夜,端坐海滨,等着小鱼回来。我们从这种种情意铺陈可以读出作者对爱的完整诠释:猫咪先是付出、期盼,继之松手、等待。而小鱼呢?最终的确由亮灿灿的海岸一角现身。他们愉快嬉戏,已长大的小鱼甚至可以载着猫咪远游,直到夜幕低垂,他们傍着月光亲吻、互道晚安。这一刻他们或许暂时道别,回到各自的居所,但是合上书页,我们可以预期因为彼此相系,他们将会再度见面,这一段我们可以诠释成友情、爱情或亲情的浓密情谊,不会轻易消散。

故事里出现许多有趣的对照与变化,使这个故事细腻耐读。小书名页里猫和鱼快乐对望,猫和鱼的组合其实可以变奏出多样可能,作者却选择绘出一则爱的故事;另外,故事间鱼的身形变化,对照他和猫的关系,以及猫在等待时天色的转换等,都带来活泼的趣味。看似猫咪独白的故事,最后化成猫与鱼深厚的感情共谱的组曲,个中甜美却开阔的心境,要读者从翻页之间一一咀嚼。【图画赏析】

思考与想象奔驰的空间 曹俊彦◎儿童文学工作者

一只猫,蹲坐在水平线上,闭着眼睛,低头深情地吻着水面,透过水面那一团团的涟漪,我们可以看到水里有一条泛着淡红色的大鱼,这条鱼大约有那一只猫的两倍大,睁着天真的大眼,也吻着水平线上的那只猫。天空有一轮浅紫色、圆滚滚的月亮,散出柔和的光,使整幅画显露出一种和平、温馨的感觉。

这一幅画没有五彩缤纷的喧哗。静瑟、清凉的粉蓝色调,默默地召唤着我们的眼光。

依照自然生态及以往看过的故事,总让我们养成一个既定的概念,认为鱼是猫的食物,所以鱼和猫的关系当然是敌对的。因此,当我们看到封面上,猫和鱼如情人般接吻的画面时,当然会觉得很奇怪,接着便产生好奇心,想要探索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或许这就是作者选择这一幅画当封面的目的吧!那么,在打开这本书之前,先试着去杜撰一个可能发展出这样画面的故事,让你的想象力动起来!说不定就从这儿发现自己撰写故事的潜力哦!

这本书的主角就是这只猫,除了封底,书中每一个画面都有这只猫。仔细观察,它是一只虎斑猫。可是每一幅画里,它身上的色彩都不一样。画家虽然采用如漫画般夸张的造形,但是不用固定的色彩使角色的形与色过度“符号化”。而随着环境、时间、光影的变化,或由于主角心情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彩,甚至于如封面这幅画,只看到猫的蓝色身影,根本看不到斑纹,可以说是相当重视“气氛”的画法。

接着我们来欣赏主角的肢体动作,因为它是一只猫,所以在书名页上出现的先是如一般猫常有的蹲坐姿势,保留我们对猫和鱼的关系的自然印象,但是在它们的嘴角出现了一点儿的暗示,暗示故事的可能发展。翻开第一页,猫站起来了,还抱着一条法国面包,并且撕下一块给鱼缸里的小红鱼。这幅画让主角渐渐地进入拟人化的阶段。第三页,小猫“挂”在鱼缸边上,探头亲吻长大了一些的小红鱼。小猫的脚,悬空挂着,这是小朋友常有的姿势,天真、纯朴的感觉油然而生。到第四幅的沉思状就更加人模人样了。由于大部分的动作都显得简单,而不夸张,因而呈现出类似墨剧般的纯朴趣味。

除了表现眺望远方,而画出猫的背影。其他的画面,小猫不是向左就是向右,都是侧面图,而没有出现过正面的图像,这样的处理,也造成整本书一种特殊的气氛。

书中有一个海中的小岛,上面长着椰子树,这个小岛有时候看起来好远好远,有时候看起来又好近好近。对照着剧情的变化,似乎反应着主角的心情:寂寞孤单或快乐自在。

在许多漫画或图画书里,拟人化的动物都穿着整套的衣服和鞋子。这一只猫却只有在外出的时候,加上一顶帽子,这样的打扮有一种特别的喜感,对故事的趣味性有加分的效果。特别是在故事的最后,帽子逐渐发挥它特别的功能,带来故事的高潮,也让故事有更完整的结构。

看看画里的月亮,你会发现它的轮廓线,不是很工整的由一条线围成一个圆圈,而是连几条画错了的线条也被留在纸上,结果,这个看起来不工整的月亮反而“活”了起来,类似这样的线条,在猫的身上,鱼的身上和鱼缸等其他东西和背景上都看得到,因此这本书的图画,就显得不太“安定”了,好像有心跳,会呼吸,也好像正在风中飘动。这是这本书特殊的画风,以一种不刻意修饰的笔触,画出“顺手拈来”的潇洒感。

书中的每一幅画都留下很大的空间,那是一种诗的空间,是思考与想象奔驰的空间。

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

为了让你快点长大,我会拿面包喂你。

每天,我都会送你一个甜蜜的吻,而且我保证永远也不会忘记。

可是,总有一天,我亲爱的小鱼,你会大得没法再呆在小小的鱼缸里。

我会把你带到大海边,看着你自由地离去。

你是那么的快活!

可是,亲爱的小鱼,我好想你……

我会一整天在这儿等你,看你会不会游回来。

我会一整夜在这儿等你,看你会不会回到我的视线里。

哦,我会把我唯一的帽子扔进大海,看你会不会把它带回来。

如果你带着它回到我这里,我将是怎样的惊喜!

你会成为我最爱的小船,和我一起去远航。

穿过河流和大海,来到长着青青棕榈树的小岛。

我们就住在那里,一直玩“接帽子”的游戏。

我明白你对我的爱——

我给了你自由,你却还是愿意回到我这里。

in English

Dear little fish, I love you so

I’ll feed you bread so you will grow.Each day, I’ll give you one sweet kiss

And promise you I’ll never miss!

But on the day , my dear little fish,You grow too big for your small dish.I will take you to the sea,And in one move, I’ll let you free.How you’ll be so glad to go,But dear little fish, I’ll miss you so.I will wait all through the day

To see if you turn’ round this way.And I will wait all trough the night,To see if you come back in sight.Oh!I will throw my only hat

To see if you will bring it back

And the first joy that I will see,Is when you bring it home to me.Your back will be my favourite boat,And together we will sail and float.Over the river and cross’ the sea,To a small island with a palm tree.There we will both live and play,“Catch the hat” by night and day.And I will know your love for me

篇3:利用英语绘本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一、用绘本激发兴趣,打开字母教学之门

字母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既是知识构成的基础,更是学习兴趣的开端。若是以惯有的教学方式,一味要求学生朗读字母、背诵字母、默写字母,英语学习便会从一开始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是不利的。英语绘本可以在这个环节提供很好的帮助。

例如,从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开始,学生们开始接触英语,学习字母。为了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快速记忆,我引入了名为“Chicka Chicka Boom Boom”的英语绘本。绘本中的句子生动形象,富有动感,朗朗上口,学生们顿时兴趣倍增,争先恐后地跟读跟唱,很顺利地便将融于其中的26个字母反复记忆了。

在绘本的辅助之下,看似单调的字母学习一下子生动活泼了不少。学生们在游戏一般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26个字母的记忆。这不得不归功于英语绘本。

二、用绘本创设情境,提升词汇教学效率

词汇如同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瓦,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想要让学生将单词记得快、记得好,可以结合英语绘本中所创设的情境予以实现。

例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在三年级基础上又学习了很多新的关于动物的单词。为了拓展学生关于动物方面的词汇量,并且将它们高效记忆,我借助了名为“Brown bear,brownbear. What do you see?”的英语绘本 。文中依次介绍了bear,bird,duck等单词。其中有的单词是学生熟悉的,有的则很陌生。但是,通过这种有趣的情境整合,学生都很好地接受了。

通过英语绘本的辅助,一个个零散的单词被成功整合到了情境当中。通过英语绘本与情境教学的有效结合,学生们的单词学习效果得到了大大提升。

三、用绘本开拓语境,打开学生阅读视野

正如上文所说,绘本以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了一个个故事情节。巧妙利用这些情节,能够为学生不断开拓出一个个新颖的语境,让学生得以在这些语境当中展开阅读。

例如,我曾经介绍给学生一则名为“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的绘本阅读材料。该材料营造出了一个十分生动可爱的童话语境,讲述了一个小毛毛虫不停吃不同的东西,不断长大,最后变成一只美丽蝴蝶的有趣故事。这样的故事情节是学生在课本上所没有接触到的。与此同时,文中的生动句式,更是让学生在开拓阅读视野的同时,产生了浓厚的关注热情。

英语绘本将原有的课堂教学中的语境进行了大幅度拓展,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新鲜感。学生在对这些有趣语境进行探索与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开展了大量阅读训练。沉入语境当中进行阅读训练,不仅增加了阅读乐趣,也降低了理解难度。

四、用绘本引导训练,开启写作崭新篇章

写作一直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甚至抵触的英语训练内容。简单地给学生一个题目或是要求,便要求其进行写作,难免使学生不知怎样入手。这时,我们同样可以借助绘本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例如,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学生们深入学习了一般过去时的表达方式及相关动词的变形方法。我采用了“The Runaway Bunny”这一英语绘本引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阅读过后,学生立刻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于是,我找出其中的一些重点句子如“If you become a fish in a trout stream,I will becomea fisherman and I will fish for you.”来让学生转换视角,如果以叙述过去已经发生过此事的口吻来说,应该怎样呢?学生很轻松地开始了一般过去时变换的写作训练。

在绘本的引导之下,学生们围绕绘本内容高效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有效对多个知识点进行了实践巩固。在绘本情节的烘托下,学生丝毫没有感到无趣,反而十分乐于不断尝试各种形式的写作了。

篇4:东方娃娃绘本英语

【关键词】法国儿童绘本;发展历史;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管倚,少年儿童出版社,《娃娃画报》编辑部。

《娃娃画报·绘本馆》已经出版的48本绘本中,从法国引进的儿童绘本共有12本,占了非常大的比例。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法国儿童绘本入选《娃娃画报·绘本馆》,与法国绘本多元化的风格以及缤纷多彩的呈现方式密不可分。

作为一家绘本期刊,《娃娃画报·绘本馆》每个月推出一本绘本,一直追求多元化的风格呈现。在赞叹法国儿童绘本如繁花般绚烂之时,我们不禁对法国儿童绘本的发展历史产生了好奇。是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滋养,才能浇灌出如此美丽的绘本之花?

一、法国儿童绘本的发展历程

法国儿童绘本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但是具有重要转折、对我们较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是二战以后的发展历史。这里主要对二战以后法国绘本的发展做一个大致的梳理。

二战以后,对法国的儿童绘本影响最深刻的是1949年7月16日颁布的一条法律,这条法律主要是针对儿童绘本和青少年读物颁布的(特指法国出版法的补充规定,对青少年读物的特殊管理做出了规定)。当时的法国教育者和成人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保护青少年和儿童免受暴力恐怖以及战后心理创伤的影响。人们认为,舒缓、和谐才是孩子阅读的主题;可能引起孩子道德和情感问题的内容,都不应该出现在出版物中。Hachette出版社的Albums roses等书是典范,色调甜美淡雅,描绘了一幅幅幸福、快乐的童年场景。

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绘本作家Maurice Sendak的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中文书名为《野兽出没的地方》)的出版,给这种局面打开了另一扇窗。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一书释放了孩子的野性,代表了孩子的大胆想象和他们无意识中粗暴、野蛮的一面。这本书塑造的是一个负面“英雄”。

在这一绘本作品所带来的冲击之后,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思考、发酵与酝酿,法国的绘本作家逐渐改变自己以往的风格,开始专注于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想象世界,哪怕这种想法和想象是负面的。在这一过程中,L’école des loisirs出版社扮演了坚定的支持者角色。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很多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绘本作品,包括Arnold Lobel(主要作品有《讨厌黑夜的席奶奶》“青蛙和蟾蜍”系列)、安野光雅(主要作品有“旅之绘本”系列)、Enzo Mari(主要作品有《苹果和蝴蝶》《红气球》)和Iela Mari(主要作品有《苹果和蝴蝶》《红气球》,是Enzo Mari的太太)等人的作品,还出版了Tomi Ungerer(主要作品有《克里可塔》《月亮先生》《三个强盗》)在当时富有争议的作品。L’école des loisirs出版社绘本部门的负责人Hubschmid直到今天都认为,关注儿童负面情绪的虚构故事可以出版,甚至优先考虑出版。

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法国教育家Francois Ruy Vidal提出,儿童绘本应该拒绝过度保护孩子;图书内容中可以没有任何直接的教育说教,但应包含能深深影响孩子,并促使他们思考的内容。在这一点上,他与美国、法国合办的Harlin Quist出版社一拍即合。随着这种观点被普遍接受,以及对Maurice Sendak作品的多方解读,法国许多童书插画家和编辑开始认可:插画并非是文字故事的配角,插画应该是对文字的有意识回应与补充。Nicole Clavelou(主要作品有Quel genre de bisous?)、Henri Galeron(主要作品有《图书馆里的奇妙事件》)、Claude Lapointe(主要作品有La Sorciere et le commissair)等人,是当时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

与此同时,法国许多小型出版社开始活跃,它们开始尝试使用摄影作品;打破了传统水彩线条式的绘画风格,展现出作品的多样性。Gallimard Jeunesse出版社是其中的翘楚,它甚至在书中使用了塑料材料。

如此大胆创新的局面,一直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1993年Rouergue出版社出版了Olivier Douzou的Jojo la mache一书,法国儿童绘本又进入一个新的时代。Olivier Douzou是一位图形艺术家,接受的是建筑师的培养教育。他用高度几何化的图形来展现画面,评论家认为这种表现方式十分具有诗意。1994年,Olivier Douzou正式成为Rouergue出版社的编辑,他跳出传统的插画家圈子,从图形艺术、现代漫画和当代艺术圈中邀请艺术家为儿童绘本画插画。Luchien一书就采用了戏剧表演的形式,Gustave Verbeek(主要作品有The Upside-Down World)的作品则尝试使用两种视角描述故事发展,包括正确的视角和错误的视角。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出版社是Seuil出版社。它成立于1992年,从创立初始,它就向其他领域的艺术家敞开了怀抱。从1992年的Jouons avec les letters一书,到2002年的Cependant一书,它一直致力于挖掘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至儿童绘本中。

时至今日,法国的儿童绘本如万花筒般精彩纷呈。Hervé Tullet在2010年出版的Un livre(中文书名为《点点点》)一书,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一股热潮。这本书的灵感由平板电脑而来,却在传统纸质图书上大放异彩,改变了传统的绘本阅读方式,为绘本的创新另辟蹊径。

与Hervé Tullet相同,大批法国插画家活跃在当今世界的绘本舞台上。Rébecca Dautremer经过6年创作的Princesses oubliéesouinconnues(中文书名为《被遗忘的公主》)一书已经成为法国绘本的一张名片;Benjamin Chaud是2015年博洛尼亚童书展插画展的5位评审之一。同年插画展中入选的画家共76人,其中法国插画家有6人。

nlc202309030618

正是因为发展过程中的多种思潮及转折,经过出版社、教育者和绘本作者的不断创新努力,法国儿童绘本才呈现如此绚丽多姿的面貌。《娃娃画报·绘本馆》中的12本法国绘本,正是此种面貌的一个个小小缩影,浓淡各异,皆是风景。

二、《娃娃画报》中的法国绘本风景

篇幅所限,这里无法把《娃娃画报·绘本馆》中的12本法国绘本全部展开,只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几种进行分析。

《妈妈不在家》的插画作者和《十只猫头鹰》的作者都是Carolie Saudo,她擅长利用圆圆的鹅卵石,采用拼贴、绘画结合的方式,表现各种动物形象。《妈妈不在家》中的小鸡和《十只猫头鹰》里的猫头鹰都是利用鹅卵石的形状来做造型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给孩子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身边的平常物品,经过一定的设计和勾画,可以成为美妙的艺术创作。

《熊爸爸之歌》的作者是Benjamin Chaud,没错,就是前文提到的2015年博洛尼亚童书展插画展的评审。他的作品色彩明快,线条优雅,形象可爱。看似稚拙的笔触,却蕴含着爆发力。在《熊爸爸之歌》里,他用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细节,打造了充实的画面,将熊爸爸与熊儿子之间的爱融入其中。在感受故事中的爱的同时,孩子还能在丰富的画面中不断发现作者埋藏的种种线索,来一场侦探发现之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一本游戏书。

《等我长大了》的插画作者Nicolas Gouny是近几年法国儿童绘本界比较活跃的插画家。他并非科班出身,而是毕业于经济和文学专业。他的画作色彩明快,倾向于用大色块来展现画面,具有浓郁的儿童画风格。或许正是法国绘本发展中“跨界”的传统,才给了像他这样的人以展现自己才华的平台。

《大大、中中和小小》的文字作者是Alice Briére-Haquet,她的Madame Eiffel : The Love Story of the Eiffel Tower获2015年《纽约时报》最佳儿童绘本。在《大大、中中和小小》这部作品中,她颠覆了人们的思维惯性:大大一定拥有大床、大椅子、大房子吗?中中一定拥有中床、中椅子和中房子吗?小小一定拥有小床、小椅子、小房子吗?结果小小有最大的床,大大住在最小的房子里……作者对故事的设定,打破惯常的思维逻辑,带有悬念,最终把故事的着眼点落实在大大、中中和小小3个好朋友的分享上。这部作品完美呈现了Francois Ruy Vidal的观点。儿童绘本中可以没有任何直接的说教内容,但应包含能深深影响孩子,并促使他们思考的内容。

寥寥几种绘本,我们却能从中深刻感受法国绘本发展的种种痕迹,将法国童书出版的品质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法国绘本对《娃娃画报》的借鉴意义

作为一家绘本期刊,《娃娃画报·绘本馆》每月推出一本绘本,这对绘本的甄选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在保证绘本品质的同时,还要满足数量要求。梳理法国儿童绘本发展历史,分析《娃娃画报》已经出版的法国绘本特质,对我们今后的选本和编辑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勇于接受新的形式。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优势,我们要善于发现新事物、新形式的优点,为我所用。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必须要符合国情,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选本的过程中,Un livre一书曾经在我们的选本范围内,但是编辑部审阅、讨论之后,得知其中文版权已经授出,只能错失一本好绘本。

在短时间内发现好书,并认识到书的价值所在,这就对我们编辑的眼光、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儿童是首要的服务对象

编辑的大量工作是案头工作,并不直接面对儿童,但是我们要时刻牢记,儿童才是我们首要的服务对象。我们编辑的内容是给儿童看的,符合儿童心理、能引发儿童共鸣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娃娃画报》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他们正处于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让孩子愿意看书,在未来人生中无法割舍阅读,是我们刊物的理想。一些搞笑、孩子式恶作剧的内容,可以考虑适当宽容对待。虽然这样的内容是“负面”的,但是对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件事来说,却是正面的。

3.绘本作品不必纠结于“道理”

虽然绘本作品不用纠结于说教、讲大道理,可以考虑包容一些搞笑但能引起孩子共鸣的内容,但是我们仍然坚持,绘本内容应该对孩子的思想发展有所助益。正如Francois Ruy Vidal认为的那样,儿童绘本中可以没有任何直接的说教内容,但应包含能深深影响孩子,并促使他们思考的内容。

法国绘本Dada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赛马达达和它的小主人一向配合完美,他们是赛场上的常胜将军。可是有一天,达达在赛场上状况百出。它的小主人非常担心,带它去看兽医,做心电图、CT,检查结果是没有问题;小主人又带它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觉得达达的压力太大,建议他们放松一下。于是小主人带着达达去海边晒太阳、开车兜风……满怀信心的他们重返赛场,达达却仍然表现不佳。不料,当小主人的眼镜落到达达的鼻梁上时,达达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荣光。原来,达达只是近视了而已。故事没有任何说教,但是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平等关系,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平等,小主人才会重视达达的心理问题,体贴达达的心情。看着这样的书长大的孩子,才会真正把动物当作朋友。

好的绘本作品,可以“化教育于无形”。

4.勇于尝试“跨界”合作

法国绘本“跨界”创作的传统为儿童绘本的精彩纷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一点给我们开拓了新的编辑思路:“跨界”创作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可以是多方面的。阅读指导,未必一定要请儿童文学家来撰写,教育专家、心理学者、插画家都可以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给予指导,甚至有经验的奶爸奶妈也可以做指导;挖掘原创图画书的作者和插画家,不必囿于原有的圈子,其他行业有想法、有创意、有潜力的专业人士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作家和画家。只要视野宽广,我们就能发现源源不断的宝藏。

[1] Sophie Van der Linden.Bologana-Fifty Years of Children’s Books from Around the World[M]. Bononia University Press, Bologna, 2013.

上一篇:2002年赴美考察报告下一篇:劝学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