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2024-07-30

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精选6篇)

篇1: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警惕科学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1小题。

警惕科学田松数理科学的代表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它建立在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的世界图景之上。牛顿时代有种说法——“上帝是一个钟表匠”,整个宇宙被看成一架机器,由一系列机械连接的构件组合而成,它是物质的,没有内在的生命,这是机械论;这架机器可以分离,拆卸,也可以重新安装,重新组合,这是还原论;只要掌握每一个部件的细节,就可以对整个机械的运行做完全确定性的计算和预期,这是决定论。按照这种机械自然观的世界图景,整部宇宙机器的运行遵循既定的、统一的物理规律;这些规律能够被人获知,写成数学方程;这些方程可以计算。数理科学试图通过计算,对大自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言;进而,通过其技术,直接对自然进行干预。于是,大自然成为人类研究、分析、计算、控制、改造、重构的对象。大自然失去了其曾经的主体地位,变成了纯粹的客体,人类则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权力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

然而,基于数理科学的技术与大自然有着根本上的冲突。数理科学的实际操作方式是:从自然之中切割出一个局部,忽略这个局部与其它部分之间的关联,建立理想化模型,再用数学方程来描述这个局部,此所谓科学规律。美国科学哲学家约瑟夫?劳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实验室中的地方性知识。人们把基于实验室的`科学技术强行应用于大自然(“大自然的实验室化”),必然要对自然的整体性进行破坏。大自然也不会甘于“被”的命运,在整体上不会服从人类从局部的简化的自然中获得的规律。人类行为在长时段导致的后果,就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如果我们从有机自然观来看待这个世界,对于当下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会有一个更加简单的描述。

地球生物圈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各种生物共同演化,彼此相连,地球上的物质相互转化,达成动态平衡。从寒武纪算起,生命的历史大概有五亿年,生物圈里各种物质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则有五亿年之久;从人类出现算起,也有大概一百万年。

在传统社会,人类所用的材料都是大自然已经有的物质,从自然中来,也能回到自然中去。进入工业文明,则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人造的物质。尤其是在化学工业产生之后,人类大大地改变了地球上的物质的化学组成。而这些人造的东西,比如苯和甲基叔丁基醚这样的物质,从来不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一部分,也无法正常地加入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并且必然会干扰和破坏大自然本身的物质循环。

人类目前大量生产的化工产品,有些是自然中从来没有过的,有些在大自然中只以特定的量存在于特定的场合。人类的身体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物质,人类的身体之中,也没有消解这些东西的酶;大自然中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物质,大自然中也不存在对应的消解这些东西的微生物群落。所以它们注定会危害生物体的健康,危害环境,最终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紊乱。

一项科学的技术在应用之初,它的好处是当下可见的。而其负面效应则很难马上就被人知晓。原因大致如下:有时候,负面效应要很长时间之后才能被人认识到;有时候,负面效应是分散的,并不集中表现为单一的效应,难以找到责任者;还有很多时候,负面效应的承担者与正面效应的享受者不是同一个人群,比如享受者是城市白领,承担者在生产第一线;更有很多时候,负面效应的承担者并非是人,而是自然环境,不会说话;最后,还有一种可能,承担者尚未出生,因为其影响在很久以后才会显现。由于负面效应显现的迟滞性,它一旦显现,就已经晚了。并且,一经显现,就不可逆。

当我们对科学及其技术的认知发生变化之后,当我们对科学及其技术的整体判断发生变化之后,我们对科学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要发生变化。

要警惕科学,要警惕科学家!当科学家告诉我们他们发明了一个什么新奇的玩意儿,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欢呼,不应该是歌颂,而应该是警惕。惟此,才有可能把科学及其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阻拦在其尚未发生的时候。

(选自《读书》第11期,有删节)

19.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大自然也不会甘于“被”的命运,在整体上不会服从人类从局部的简化的自然中获得的规律。

20.本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核心观点,如果把这一段放在文章的开头,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5分)

21.我们一贯倡导“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作者却让我们“警惕科学”,对这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6分)

试题答案:

19.【语句品味】(4分)

①“甘于”“服从”两个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

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大自然对(人类从局部的简化的自然中获得的规律)人类用科学技术直接干预、控制和改造自己的反抗态度(或自然规律对人类的惩罚)。(2分)

20.【结构探究】(5分)

答案示例一:

可以。作为核心观点段的最后一段,放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总领全文。(2分)

下文从三个方面论证“要警惕科学”这一核心观点:①基于数理科学的技术与大自然有着根本上的冲突。它会直接干预自然,让大自然失去主体地位,让人类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②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无法正常加入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干扰和破坏大自然本身的物质循环,产生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③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无法在应用之初就被发现。(每点1分,共3分。)

答案示例二:不可以。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证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①基于数理科学的技术与大自然有着根本上的冲突。它会直接干预自然,让大自然失去主体地位,让人类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②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无法正常加入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干扰和破坏大自然本身的物质循环,产生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③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无法在应用之初就被发现。(每点1分,共3分。)

全文为分总结构,作为核心观点段放在最后,总结全文,在前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自然得出结论。(2分)

【此题属于通过文章论证结构并对论证内容进行概括归纳。】

21.【拓展探究】 (6分)

①一贯倡导的“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是看到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并提倡通过运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做贡献;(2分)

②作者提出“警惕科学”,是看到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整体判断发生了变化,以及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存在潜在危害之后而提出的论断;(2分)

③这种论断有利于打破科学技术崇拜(或科学技术至上),认真思考经典科学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建立新的科学技术价值观,令人警醒,引人深思。或“本文观点是从过去的科学主义转化到现在的科学人文相统一,富有新意。”(2分)

【此题分三项内容:一是对“热爱科学”的倡导要有分析;二是对“警惕科学”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三是自己的看法,认同与不认同,只要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篇2: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咸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做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篇3: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无产阶级长期投身于科学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创新社会实践扩展规模上贡献非凡。由于东欧剧变背景影响, 使得国内部分人员将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扭曲成为民主社会主义, 由此更需要坚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观学说, 同时全面坚持社会主义现代性、阶级性以及群众性主要内涵, 进一步为我国当前社会结构形态调整指明方向, 杜绝一切瓶颈限制因素滋生。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本质论述

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以及概念规范体系加以科学研究,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特性实质上是通用的, 并且包含广义和狭义区分。所谓的狭义就是列宁依据广义马克思主义体系机理要素, 尤其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三分法, 进而明确阐述科学性和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关联, 这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组成单元。要真正理解这类概念本质, 就必须结合其滋生背景以及内部科学性、革命性是否可以实现统一内容加以灵活区分。马克思自身在深受社会主义空想效应滋扰过后, 决定针对新时代下的社会体制科学形态以及内涵加以科学定义。这类现象具体表现在其1847年创作的《贫困的哲学》著作之中, 其实就是探析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方向转换的历史条件。他在全面尊重当时共产主义者无产阶级特性基础上, 此时并未形成真正的阶级规范体系, 所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历史斗争不存在政治性, 那么就无法令人民看到解放无产阶级和建设新社会的物质支撑条件, 那么就可以认定这部分理论家的空想主义特征,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迎合被压迫阶级的心理需求, 并且运用各类体系探求从中革新的科学成果。但是经过历史不断演进, 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斗争日益显著前提下, 上述革命分析家便不必单纯地在自身思维里挖掘科学元素了, 并且决定将个人核心注意力全面投射在眼前发生的事情, 从中运用多种语言修饰加以重新表述。当他们一再重复探寻社会主义科学规范体系时, 整个阶级斗争才算正式拉开帷幕, 一旦说他们从中产生觉悟, 此类历史运动科学性就不再是空谈, 携带的更多是科学革命元素了。整个阶段中, 马克思提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阶级基础以及物质条件转变的观点, 同时将实现这种转变的理论依据公布出来。所以说, 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定义上还是较为完整的。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理论特质以及相关启示精心解读

(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性

透过唯物史观角度分析, 任何社会变动结果滋生原因都与社会生产模式息息相关, 这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作用相关联的基本准则。在资本主义全面发展环境中, 因为私有制和社会大生产冲突衍生的经济危机频频滋生。经过对上述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环境客观考察过后, 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终将赢得历史胜利的观点。实际上科学社会主义观念的提出并不是代表相关研究活动的终止, 其实只是尽量朝着正确的研究方向做出适应性调整。先人正确思维模式并不是简单的教义, 而是进一步挖掘社会发展成就信息。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利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容, 对后期相关实践层面做出弥补回应。为了尽快使社会主义富含科学特性, 首要任务就是将其顺利归置于现实环境之中。经过社会主义科学元素渲染, 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依照历史发展经验和无产阶级斗争新状况进行理论方案不断修改、补充, 毕竟任何理论成就都不是依靠幻想就可顺利实现的, 必须透过现实社会发展条件加以协调。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现实历史发展的核心产物, 保留鲜明的现实性特征且透过现实实践加以延展, 也终将回归于社会实践服务单元之中。

1.建设符合现实条件的社会主义

为了贯彻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技术指标, 必须首先正确判定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 毕竟一切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结合革命时期加以回顾, 对于马克思主义错误认知现象屡见不鲜, 于是以列宁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秉承实事求是原则, 希望在后期创新实践建设中能够获取胜利成果。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关于超越社会主义且不符合历史现实的理论、实践布置现象时而出现, 包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社会主义形态过渡阶段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由此发现, 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工作一再受挫, 不免会令大众对该类社会规划模式产生严重质疑。所以,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理论和实际运动, 时刻督促规划主题运用客观逻辑思维进行后期社会情境预测, 当中全面克制一切主观追求, 使得国家大政方针、地方举措规定以及部门安排都能够得到反复酝酿。如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都是遵守上述规范守则的代表先例, 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科学特性把握精准。

2.全面正视社会主义不断变化规律现象

依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念分析, 生产关系有必要合理跟进社会生产力实际要求, 尤其在社会规范体系不断变化前提下, 创新形态的生产关系极有可能由推动力量转化成为阻碍力量。因此马克思选取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原理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历史局限性论证。以上经验证明, 任何模式的生产关系都存在相对性, 这类反应结果需要进一步依靠生产力现实发展程度加以对应设定。同样的, 邓小平同志也曾明确指出,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只有确立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功效, 才能实现后期开放目标, 使得社会主义焕发出全新生机活力。长久的革命改革历程, 令中国人民面貌、社会主义格局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具体说来,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首要突破点在于现实性解读层面之上, 只有合乎实际社会主义, 才能从中绽放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确保日后各类行为模式都不至于与实际指导方针产生冲突, 最终赢得民心支撑。

(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性

空想社会主义最直接的缺陷在于全面脱离生产力发展规律, 盲目幻想今后社会美好前景。早期此类理论拥护者就是建立在小农生产角度上进行规模化调试, 但是对于人类生产力发展和上层建筑客观运动过程关联理解不够透彻。须知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手段往往隐藏于经济关系架构之中, 因此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规范制度, 同时加以大力宣传, 才有可能经过科学示范, 将其从外面加设于社会内部。上述研究人员根本无法正确认识到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充分物质前提的现实结果, 更加无法预料到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换取的资本主义灭亡结果, 而后期社会主义想要完全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之上更加显得不现实了。不可否认, 生产力是最为活跃的革命力量, 在此基础上包括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矛盾仍旧更加深刻, 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唯物史观充分说明, 生产力自身不同要素劳动者以及生产工具中, 都自然渗透着相关劳动主体、生产工具科学优化组合欲望, 随后生产力总量攀升, 社会才能得到正确发展成就。因此, 社会主义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全面发展和完善的必要协调手段。

1.透过生产力分析, 建设创新形态社会主义规范制度

上世纪七十年代, 邓小平同志全面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其首要工作内容便是客观解析社会主义内涵以及建设模式。而毛泽东同志主张在中国既有条件下完全消灭资本主义, 将社会主义定位在生产关系和思想意识形态之上, 对于日后生产力发展结果产生忽视。这类认识本身存在片面性, 因此邓小平总结历史教训并提炼改革开放内涵, 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观念, 并要求将生产力和发展竞争力全面解放, 以此作为社会主义第一层次的本质。

2.正确判断社会主义矛盾, 将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首要任务

在阶级社会体系中,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危机具体透过阶级层次表现出来, 尤其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后, 这部分矛盾状况直接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冲突结果, 而阶级斗争必将在这一范围内拓展。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科学处理这层复杂关系, 进一步确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任务。具体说来, 邓小平同志正确判定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危机, 同时将经济建设作为党的核心工作内容, 从中产生以生产力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后来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首要任务, 同时制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首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同年代领导人将运用统一认知结果进行社会主义初级落后面貌整改, 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适应地位不断提升,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优越性, 最终赢得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透过生产力基础进行社会主义架构解析, 证明我党应对社会主义科学分析工作上达到一定程度的深化效应。

(三) 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性和群众性

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依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才能由理论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人民群众是生产的主体, 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剩余价值学说则分析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经济根源,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从而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就在于发动群众, 组织群众, 教育群众, 团结一切同盟者, 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 取得革命胜利, 建立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找到了实现美好理想的阶级力量和群众基础, 提出了共产主义是群众的事业的著名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样要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组织群众, 把党的事业植根于群众之中, 成为群众的事业, 取得深厚的力量基础。

1.增强党的阶级和群众基础

作为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引导力量和先进部队, 必须紧紧依靠工人和知识分子, 探索发挥其领导作用和主导作用的新途径。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最大的力量, 必须更加重视改善农民生活, 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和技术武装, 引导农民积极向城市发展,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要关注新兴社会阶层这一不可忽视的社会主义建设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作用将日益壮大。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发挥新兴阶层作用, 团结其他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力量, 社会主义建设就有了可靠保证。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面对执政地位的改变、市场经济的环境和开放的时代特点,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新任务, 面对世纪中叶的宏伟目标, 面对西方的和平演变, 全党务必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充分依靠群众, 真心为了群众, 把人民的喜怒哀乐系于心上, 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顺乎民心、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 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党长期以来的建设经验, 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与发展要求维持辩证统一关系。相信任何方案都是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得到创新整改的, 如若任何细节加以忽视, 都将脱离现实规范要求, 社会主义规划事业也就因此停滞不前。具体说来, 只有在今后发展道路上不断挖掘社会主义发展科学效应, 使得经济、政治结构得到充分完善, 为人民提供合理管理服务, 相信社会更加繁荣的面貌将不断滋生。

摘要:涉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利用自然科学发展成就, 人类既定文化内涵, 唯物史和剩余价值学等内容进行总结的内容。按照客观层面审视, 社会主义蕴藏一定程度的现实性、阶级性和文化先进性, 这一切因素都为后期科学特效绽放广开方便之门。针对这方面内容加以科学理解, 是推动相关理论创新研究动力的根本途径, 更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本质要求。因此, 本文具体针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部的科学特性加以深度解析, 希望能够顺利规避过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倾斜隐患, 最终为当前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就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革命性,创新实践,理论特质,深度解析

参考文献

[1]陈文通.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J].科学社会主义, 2010, 15 (01) :45-56.

[2]金怡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路径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25 (07) :88-92.

[3]胡乐明.社会主义:一个总体性认识[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33 (06) :117-124.

[4]薛俊强.马克思“民族观”的价值意蕴及其中国意义[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1 (03) :78-80.

[5]马雪松.制度选择的逻辑前提、基本路径与意义评析——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生成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9 (04) :55-66.

篇4: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关键词: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现实

收稿日期:2009-10-24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基金项目“恩格斯的社会科学观研究”(项目号:S080124)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育军(1978-),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2007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科学哲学;张桂玉(1980-),女,安徽安庆人,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2007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科学哲学。

一、科学的基础

科学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恩格斯说道:“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1]P.732)现实的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这是由科学的客观性所决定。科学是对客观的反映,在此隐含了两重含义:一是体现了恩格斯的唯物论,即世界是客观的,并且能为人们所认识;二是社会主义理论是属于社会科学之中的,自然也存在这样一个论断,社会和自然一样都是客观的,可为人所认识的。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现代社会主义不过是这种实际冲突在思想上的反映,是它在头脑中、首先是那个直接吃到它苦头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头脑中的反映。”[1](P.619)这种实际冲突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具体是生产力不断地发展要求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无产阶级的壮大,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不公平进一步突出等。

恩格斯认为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社会主义是空想。其原因主要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1](P.724)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来自于头脑之中,而非现实。一方面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所处的时代无产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弱小,斗争形式还比较落后。恩格斯指出“在当时刚刚作为新阶级的胚胎从这些无财产的群众中分离出来的无产阶级,还完全无力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他表现为一个无力帮助自己,最多只能从外面、从上面取得帮助的受压迫的受苦的等级”;[1](P.724)第三个方面是他们对社会的设想都来自于他们自己的脑袋,而不是现实。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从阶级和经济角度而言都没有社会主义形成的基础。“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从头脑中产生出来”。[1](P.724)他们只是站在资本主义的角度对工人阶级的同情和怜悯,从主观的角度设想一个美好的社会或制度,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由此恩格斯将他们说成空想。因此他们制定得越周密,就越是陷入纯粹的幻想。第四个方面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理论是空想。恩格斯以法国大革命为例,指出“虽然巴黎的无财产的群众在恐怖时代曾有一瞬间夺得了统治权,但是他们只是以此证明了,他们的统治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的。”[1](P.608)

综上所述,恩格斯认为科学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这种客观基础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这也体现了科学的客观性。没有客观的基础科学只是空中楼阁,最终陷入幻想或空想。

二、科学的目的

科学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上问这是不是社会主义,当我们表达这句话时或者想这个问题时,在我们的头脑里其实就有着一个对社会主义的图式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模式,即对社会主义的具体规定。但是我们通过研究恩格斯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原著时,我们会发现恩格斯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做出具体的规定。他认为社会主义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模式,他所说的社会主义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一个宏观设想。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1](P.719)他认为科学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恩格斯1890年在致奥•伯尼克的信中这样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P.693)在这之前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他说道“在所有参加辩论的人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东西,而是稳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他应当也有个一成不变的分配方式。但是,合理的想法只能是:(1)设法发现将来由以开始的分配方式,(2)尽力找出进一步的发展将循以进行的总趋向。可是在整个辩论中我没有发现一句话是关于这方面的。”[2](P.691)可见,在恩格斯看来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解决现实问题,不断变化发展。

恩格斯在论述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时,认为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主要是社会主义是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冲突。在恩格斯看来这冲突主要存在三个方面:(1)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2)同时由于上述矛盾又体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3)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冲突必然要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2](P.753)这个任务必然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来完成,通过取得国家政权,并把生产资料转变为国家财产。这样生产力才得以解放,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人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这就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是一个解决现实社会冲突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王海峰阐述得极是,他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提供未来社会的任何固定发展模式。它只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关注如何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3](P.1-4)

由此可见,科学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模式定理只是科学在一定阶段上的结果,科学的目的是不断解决现实问题。一旦我们将科学看做一个既得的模式、定理或者组织,这必然违背科学的初衷。科学的目的是什么,恩格斯认为“科学就是研究我们不认识的东西”。[1](P.724)对这个结论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否则,我们必然陷入形而上的境地,科学也就僵化静止不前。

三、科学的内在要求

科学是对真理的追求,探求世界的规律是科学的内在要求。恩格斯之所以认为社会主义是科学的,是因为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规律的必然体现。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成为科学是因为“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1](P.740)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史前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和“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建立,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因素战胜了封建制度。根据这个规律,资本主义就存在着灭亡的因素。同时恩格斯根据马克思运用剩余价值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的分析,揭示了资本本身对人的奴役的根源,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压迫正是在对工人阶级在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中实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正是建立在这种占有的基础之上,从而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来源,无产阶级必然担负推翻资产阶级的重任,建立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1](P.760)

通过分析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中对科学的基础,科学的目的和科学的内在要求等问题的回答,所显示出来的对科学的理解,对当今国内科学界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恩格斯对科学的理解,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从现实人的生活出发,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解决现实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这必然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把握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体现了科学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不断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这体现了科学的目的。可见科学发展观恰恰印证了恩格斯对科学的理解。

其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而言,一方面促进其理论层面的发展。从科学的角度说,社会主义不是具体的规定,是不断变化和改革的。因此必然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不断发展更新,这是一个科学理论的本质要求。一方面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不是空谈的理想,它是不断解决现实社会的现实矛盾。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不断地解决我国现今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只有从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矛盾和现实问题入手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入手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才符合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王海峰.作为“科学”的科学社会主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8,(5).

篇5: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2.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鼎盛时代是指()

A.19世纪初B20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末

3.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商务印书馆B.京师大学堂C.中华书局D.人民出版社

4.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京张铁路B.滇越铁路C.平汉铁路D.淞沪铁路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6.从张家口乘坐火车到北京有时会途径一条“人”字形线路,这条铁路全线开通的时间是在()

A.1906年B.1907年C.1908年D.1909年

7.下列属于民族资本家的是()

A.张謇B.李鸿章C.严复D.詹天佑

8.中国第一家营业性的照相馆出现于()

A.北京B.天津C.上海D.广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说来是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了一个“洋”字。如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灰——水泥、洋钉——铁钉等。

(1)从材料中可看出,中国近代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2)为挽回中国利益,号召“实业救国”的实业家是谁?他有一个什么称号?

(3)他有没有改变近代民族工业的面貌,原因是什么?

答案:1.C2.B3.A4.A5.D6.D7.A8.C

篇6:科学社会主义题及答案

默认分类 2010-08-14 00:18:36 阅读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

2.市场经济是一种实物经济,而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是货币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4.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

5.在规范的市场经济当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不在于增进市场的作用,而在于替代市场的作用。()

6.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7.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着质的不同,不同质的东西不能进行量的比较。()

8.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9.在社会注意初级阶段,劳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10.在我国,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主要有以专利权的形式获得专利收益

以技术人股及科技成果转化创收等形式获得收入()

11.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和核心是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12.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生命线,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要取得好的效益,离

开科学管理是不行的。()

13.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14.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三大主体之一,从生产经营的角度看,它是最重要的主题

市场体系的发展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能动性。()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仍然具有必要性,宏观调控的方式不是通过市场的间接调控,而是直接调控。()

16.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

17.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让国家计划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基础作

用,而市场则发挥导向作用。()

18.商品、货币、价值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都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19.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20.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不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21.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终手段()1

22.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不断地增加。()

23.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24.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而要看

它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

2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判断题

1.× 2.× 3.√4.√ 5.× 6.× 7.√8.× 9.× 10.√ 11.√ 12.√ 13.√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是()

A.货币经济

B.自然经济

C.实物经济

D.供求经济

2.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论断的时间是(A.1982年

B.1984年

C.1990年

D.1992年

3.经济制度中最重要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工具的使用

4.经济体制在本质上是()

A.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B.国家制度的存在和发展形式

c.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形式

D.社会管理的存在和发展形式

5.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是()

A.竞争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风险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从经济运行的层次看,市场经济的含义包括()

A.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

B.从经济调节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C.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D.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市场机制包括()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风险机制

5.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在于()

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必然要求有市场和市场调节,因而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经济体制改革中市场作用的日益扩大和发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准备了条件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判断题

1.经济制度,即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总和,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2.经济生活市场化就是一切经济主体和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市场,由市场规律调节和引导资源配置的规模和方向。()

3.市场上交易的对象称为市场的主体。()

4.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

5.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依据 1.质的规定性:

A 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从发展程度水平来说,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还有诸多不适应的部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2.依据

A 由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B 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2.依据: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之相适应,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成为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3.正确理解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其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控制力和竞争力。

(3)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适当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有制结构改革

1.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包括资源性领域在内,以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为改革的主要形式。2.引入市场机制。

3.对国有企业诱导出倒逼机制。

4.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而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5.引入国外投资,改变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公有制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

2.如何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公有制实现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混合所有制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制。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员化。一切反映社会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使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5.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

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1.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

A全社会范围内,对社会总产品做必要的扣除后,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进行分配。

B 所依据的劳动排除任何客观因素,即生产资料的质量,而只按照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支出进行分配。

C 劳动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劳动。

2.按要素分配

A两个前提:财产独立,财产的投入和风险有回报。B基本要求:按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分配社会财富。

3.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依据: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各种要素市场,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各种要素必然要参与分配;多种经营方式也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

4.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劳动收入,劳动价值收入,资本收入,风险和机会收入,技术信息房地产收入。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含义和类型

含义:经济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

类型: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划分(1)基于市场分权的经济体制(2)以政府主导政府调控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其中又包括两种:尊重市场的和背离市场的集权的经济体制。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的优缺点 一.市场配置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A以市场信号为调节器,灵敏的价格信号系统实现市场内部和各市场之间的自动协调,使经济自动协调发展。

B自动按照市场需求调节资源流向和流量,实现产需衔接。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市场价格各自调节生产经营和需求方向规模和结构,引致生产要素组合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C通过市场竞争推动科技和管理创新,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D发挥经济的优胜劣汰功能,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缺点:

A市场调节的事后性和价格信号的滞后性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B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导致严重的收入不均和两极分化。C许多公共品和劳务难以通过价格机制加以提供和分配。D带来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E不能自动导向整个宏观经济平衡。

F市场调节有利于竞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G难以抑制经济泡沫形成或者阻止其破灭。

二.计划配置的优缺点: 优点:

A能通过政府从总体上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避免经济活动中的盲目和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

B在全社会动员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和应付突发事件。C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保持适当的社会公平公正。缺点:尤其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A宏观经济政策只具有相对性。主要是由于信息不足或者信息丢失或者误导性信息造成的,以及决策者利益约束和智慧有限。B政府决策过程成本太高。

C政府臆断地制定价格,导致某些资源无效率使用。

D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使经济缺乏效率或者低效率。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的关系

A经济体制的概念: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B经济体制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和特点,与社会经济制度又紧密联系,打上了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印记。C经济体制有集权和分权型两种。传统的计划经济属集权型,而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属分权型。

D在社会化发生产的条件下,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它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影响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

E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按照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F经济体制相对于经济制度是较为灵活的,也不是一成一变的。同一经济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可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选择相同的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框架(或者说是特征)A规范化的市场主体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除享有产权,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以及受益权和承担风险的权利外,还必须严格遵守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游戏规则,比如等价交换。B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C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的不足,对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作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调节管理。如反垄断和反不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有关市场信息和公共品,调节供需平衡和收入分配等。她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D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运转的条件,是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它的特点在:保障对象普遍化,保障事业社会化,保障资金基金化,保障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基本经济制度的鲜明特征 A所有制结构上…… B分配方式上……

C宏观调空上,把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

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制度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切市场经济共同的原则: 1.市场第一性,政府第二性

2.任何市场经济都以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利和行为为基本出发点。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的概念、特征和形成条件

1.概念:参与市场交换的利益主体叫做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广义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是指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的总和以及这些主体的基本特征。狭义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仅指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有企业,个人,农户。

2.特征以及各特征之间的辨证关系

A平等性: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地位相对平等,不存在任何超经济特权和义务关系。这是一种相对的平等,着重强调不存在超经济的特权和义务关系。

B自主性:各微观经济主体独立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决定经济行为,并独立承担其后果。自主性由平等性决定。

C逐利性:微观基础的一切经济行为都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为最终目标,其中包括自利性和理性选择两层含义。自主性是逐利性的权利保障。

D自发性:微观基础存在整体上的自发性。其原因在于交换关系日益复杂,获取信息的难度和分析信息的正确与否,从而做不出准确的市场预期,导致盲目性。

辨证关系:平等性是自主性的直接条件,自主性是逐利性的前提,自发性是市场微观基础总体上的特征。

3.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产权是由社会和法律规定的一组财产权利,是所有者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不受他人干涉自主行使相应的财产权利并取得相应的收益,从而使所有者有激励去运用这些权利积极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增加自己的福利。

为什么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和前提 A市场经济中的交换实质上是产权的交换,交换前提必须是财产权利隶属于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其产权主体界定直接为市场交换创造前提,从而间接地决定了微观经济基础的形成。B产权界定中的权利范围界定直接明确规定了经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范围,给予主体对自身利益性最准确的预期。因为逐利性是微观经济主体的核心特点,所以明确的产权权利范围又是为经济基础形成的决定性前提。

C明确的产权界定也是微观基础平等性特征和自发性特征的物质前提。微观经济主体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就所拥有的产权平等地与其他微观经济主体进行交换,并可对自己享有的产权自主地进行符合自己意思的任意处分。消费行为以及产成的条件

消费是个人在收入约束下对商品以及组合根据个人效用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选择的结果。个人消费行为产生的条件:一是须有消费欲望;二是须有相应的支付能力。

1.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

A居民消费直接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消费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是发展生产力,建立高度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们全面自由发展。B居民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市场经济是消费导向型经济,是消费需求推动型经济。居民消费是导向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要素,消费需求不仅直接制约着消费资料生产,也制约着投资需求增长,导向整个经济增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同时居民消费需求的规模的合理增长和渐次进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

C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推动科技进步。这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我国转型期的需求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改革开放前20年(97年以前),消费需求总量增长迅猛,主要表现为家庭耐用品和肉禽蛋奶。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很明显,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时又带动投资增长。

2.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幅度下滑,物价回落,出现消费明显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储蓄倾向居高不下,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另外,消费结构在逐渐升级,进入“扩大内需”阶段。

97年以来,即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消费不足的原因:

A居民收入增幅下滑。国营企业生产经营受阻,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摩擦性失业,职工减员导致城镇职工收入增幅下滑。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狭窄,抑阻了农民收入增长。B经济发展追求效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平均消费倾向降低。

C供给结构不够合理,制约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阻碍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D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滞后,导致城乡差距更大。

E居民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迁。原因在于城市职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出台促使居民为养老,医疗和购房等而增加储蓄抑制消费。

F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假冒伪劣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对消费造成了消极影响。

后果:长期过低的消费率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难以实现市场供求平衡,难以形成投资和消费的合理关系,投资增长以最终消费之间的失衡明显,快速增长的投资需求缺乏相应的消费的有力支撑,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影响到国际贸易平衡,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股市和楼市泡沫。

措施:调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

A.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增加的速度不能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加速度。

B.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要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消费疲乏的局面。C.调整供给结构,纠正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错位,以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更新开拓市场。D.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稳定居民支出预期。E.合理引导消费,鼓励消费,保护消费者权益。

F.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改善公共消费品供给。G.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

H.积极开展消费信贷,拓宽信贷范围,创造消费信贷的金融工具。完善小康社会的消费结构 1.改革以来消费结构的变化

(1)恩格儿系数呈现下降趋势。

(2)衣着品比重先升后降,现呈下降趋势;实物构成明显高档化个性化;用品支出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家庭耐用品。

(3)城市居民住房支出比重在90年代以来逐步提高,档次明显升级。(4)劳务型消费比重逐年增高,高层次劳务消费比重不断上升。

总之,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实现了跨越式进步,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低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2.措施:

(1)最重要的是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引导消费结构的变化。(2)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3)合理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努力发展用品工业。(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对劳务部门的投入。

(5)重视发展汽车和房地产业,信息通讯市场等热点和主导消费品。

(6)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促进城市功能的发挥。

(7)建立合理的居民收入层次。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层次差距。

(8)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9)加强对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合理指导。国企改革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阶段

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为分水岭,我国国有企业的历史演变总体上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二是1978年至今的经济改革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92)主要以“放权让利”为主线。这是一种不对传统体制形成根本性冲击的表层上的分权式改革。主要目的是对国营企业的职工产生激励以改变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主要缺陷在于改革目标不明确,对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没有涉及到产权这个根本问题。

(2)第二阶段(1992至今)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线的改革。这个阶段转向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引入以公司制为主要特点的制度创新的综合配套、整体推进式改革。主线是明晰企业产权和实现政企分开。以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为基点,推出了价格,税收,财政,金融和外汇管理制度诸多方面的总体配套联动式改革,其广度和深度远超过第一个阶段。

2.企业制度的演变

(1)业主制企业:一种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单个自然人投资设立并经营,以其所有的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

(2)合伙制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由2个或2个以上的自然人按照书面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的企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的无限清偿责任。

(3)公司制企业:一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出资人以占有股权的方式投资企业,并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出资人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3.国企改革

(1)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既无明晰的产权,又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明晰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建立并强化自负盈亏的权责机制,使其成为逐步能够真正参与市场竞争的微观经济主体,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取向。

(3)中国的国企经历了“放权让利”和“产权改革”后,引入了市场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 存在问题:债务负担沉重,冗员问题严重,国企改制中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4)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完善公司制度,使以规范的股份制为典型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从根本上革除国企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管理不科学的历史积弊,同时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具体做法:

A 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以塑造清晰的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切实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所有者权益,完善国有资产有进有退和合理的流动机制。

B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股份制企业和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内部人控制问题。

C 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国有经济分类改革。国有资产要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有进有退,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竞争力和控制力。

D 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创造条件卸掉国有企业负债过度,企业办社会,冗员分流三大包袱,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4.国有产权改革是不是要国有经济彻底退出市场?

(1)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特征,资本主义也有国有经济。(2)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才低效率,他是个世界性现象。(3)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有所不同:

A产生原因不同: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只是为弥补市场的不足而产生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制度基础。

B 选择领域不同: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岁涉及的领域是有选择性的,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所不包。C 资本主义国有经济进退机制很灵活,没有意识形态的政治性障碍,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正好相反。(4)我国目前国有经济退出市场程度还不够,仍占有国民经济的40%。

(5)但是国有经济不必要也不应该完全退出市场。而是须保持适度的比例,选择好领域,保证国有资产的质量和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但是不能影响国家经济的竞争和透明。

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成渝已成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试验基地(此专题需要参考相关课本或报道全面总结)

(1)三农问题的历史起因:我国是个农业国。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二元经济结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2)农业本身是个传统产业,也是个弱势产业,没有城市的支持不行,因此需要反馈农民农村农业。农民抗风险能力低,需要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农民农村农业的出路:不仅仅在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而在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 村自身的发展问题。要做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关键是解决财政补贴问题,以及解决好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建立发达的农村信息化系统,实时的解决市场信息不灵与不对称。

思考题:如何在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

第四章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以及特征

1.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区别

(1)两者的历史和历史阶段不同,市场远早于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真正产生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2)功能地位不同,市场承担交易功能,交易对象是商品;市场体系承担资源配置功能。(3)单一市场不能形成市场形态,市场体系是多种多样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有机统一。

2.市场体系的特征(1)统一性

市场体系由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构成,是一个结构完整、层次合理的可实现资源优化组合的统一体。市场体系是由市场主体、客体、竞争、供求和价格等市场要素共同作用的统一体,是一个要求实现整体功能优化目标的有机统一体。(2)开放性

市场体系的开放性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它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内外全方位开放的;不是垄断的,而是充满竞争的;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不是完全自发的分散性开放系统,而是由宏观调控指导的。(3)竞争性

竞争是市场机制的一个要素,具有健全的市场机制的市场体系必然具有竞争性。竞争作用于市场价值的形成和市场价格的运行,给市场活动者以激励与压力,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4)规范性

规范性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各类市场都必须在国家法令和政策规范要求下有序规范运作,否则经济运行便低效或无效,导致经济发展无政府状态。转型期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1.我国市场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开始逐步建立市场体系,我国的市场体系还很年轻,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要素市场发展参差不齐;

(2)明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分割;

(3)超强的行政垄断导致市场机制不健全,也阻碍了市场的形成;(4)市场规则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紊乱,如权钱交易,假冒伪劣等。

2.为了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体系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供求调节功能,服务功能以及利益调节功能,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着力打造真正的市场主体,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2)继续发展商品市场,进一步培育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市场以及信息、房地产市场;(3)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4)健全市场机制,加强法规建设,真正做好依法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5)健全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6)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根本上取消行政垄断,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7)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既独立于市场又独立于当地政府。

3.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两个重点(1)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制度)

A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仍较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社会信用缺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

C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应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

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可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必要的自律机制;信用关系是产权制度的延伸,进一步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明晰经济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可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完备的法律体系可为法律上的严格他律,促进道德上的自律,可为健全市场体系提供代表国家权威的强制性保障。另外,还要推动信用体系的商业化运作,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增加国内信用机构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

(2)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P141 市场规则

1.市场秩序是市场在运行中形成的各种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与法律规范制度。

2.市场秩序有两种性质:一是市场内在的客观规定性,由平等交换和公平竞争的实现所表现;二是这些市场内在的规定性上升为的法律表现形式。

3.市场运行秩序主要表现为市场活动主体进入市场交易所要遵守的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就是国家为保证市场有序运行而依据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则(平等交换和公平竞争等)所制定的规范市场活动主体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契约和公约等。它的作用在于有效约束和规范市场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使其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形成并发挥应有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4.市场规则的分类: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仲裁规则

第五章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国民收入两种核算体系的异同

1.核算范围不同:MPS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性劳动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C+V+M。SNA 计算一国或地区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同时计算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

2.理论基础不同:MPS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将国民经济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非物质生产部门获得的收入来自物质生产部门的转让,属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SNA体系是以克拉克的3次产业划分来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3.MPS存在严重的重复计算(重复计算了部分加工环节)。SNA只计算每个环节的增值,没有重复计算,其反映的国民财富具有真实性。两个体系的国民收入等指标反映了不同经济内容,需适当的调整和换算才能进行比较。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1.概念:初次分配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反映的是效率方面;再次分配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出于公平等各种考虑,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

2.收入再分配的理由:

A 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 B 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C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D政府协调地区发展、支持战略性行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地区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E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3.收入差距

(1)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居民间拥有要素数量、质量和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分配规则不公平、机 12

会不均等,比如垄断。

(2)收入差距的度量:常用工具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3)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倒U假说

在库兹涅茨看来,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先恶化,再平稳,后改善”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称为倒U假说。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收入差距逐步恶化的原因:

A 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但它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要,就必然带来收入差距扩大。

B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而城市居民收入比农村更不平等,所以城市化水平提高必然带来收入分配恶化。

但随着经济发展,现实中存在某些因素逐步抵消收入差距拉大,从而不平等的状况由恶化逐步缓和转变:

A 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如遗产税,累进所得税和救济法等。

B 人口中富人的比重因比穷人更倾向于控制生育而下降,导致若干年后固定比重的最富阶层有收入相对低些的人口进入,从而此阶层的相对收入份额下降。

C 技术进步和新兴行业不断出现导致来自旧行业的财产和收入在总收入中的逐渐减少。

4.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逐步扩大趋势,因此这些差距构成的总体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这一结论得到各方面的普遍认同,因此可以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至少现在还不存在“倒U假说”的演变趋势。(2)转型期收入差距非理性扩大的原因

A 权利寻租导致权钱交易,权利拥有者高收入。B 行政垄断导致高收入。

C市场违规,假冒伪劣猖獗,版权侵权等原因带来的高收入。

D城乡二元分制,长期剥夺农村,工农产品剪刀差造成农民长期低收入。

E 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不足以及农业本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导致农民低收入。F 对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比较发达和发达地区政策上的差异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市场认可的收入差距再大也是合理的,但它又反作用于市场经济的效率。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a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真正起到调节过高收入的作用。b 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 加大力度取缔非法收入。

d 着力健全公平的竞争机制,逐步打破行政垄断,努力制止权利寻租,整顿市场秩序。e 着力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在低收入者阶层上给予倾斜。f 做好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业生产和经营自身的问题。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经济学中的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程度。通常包含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三层含义。经济学中的公平有两层含义:机会均等,即人们有平等的机会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按贡献获得报酬,消费、积累私人财富和取得经济成就;结果平等,即人们获得实际收入和拥有的财富平等。

2.经济生活中结果不平等通常是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如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垄断和特权等。但机会平等不等于结果平等,社会应努力消除机会不平等,而可容忍一定程度的结果不平等。公平和效率 13

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但公平和效率应并重。

3.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产生很大影响。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配才能保证市场效率,但它又不是万能的。现代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存在难以改变的交替性矛盾。追求效率总是以某中程度的公平损失为代价,追求平等则要一定的效率损失为代价。

A 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差异,个人天赋和才能差异,导致按市场通行的按要素贡献原则分配收入会出现差别和不平等,而取消和缩小这种差别会损害经济当事人的积极性,降低经济效率;

B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收入均等化,但也会通过税收、影响就业积极性以及财政负担和通货膨胀而损害经济效率。

4.经济转型中如何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A当前我过正处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分配制度的变革对社会经济效率和收入公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各类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分配制度变革对收入公平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了机会不平等的状况,但按分配结果来看,正因为以上原因,出现了收入分配恶化,并没有有效地兼顾公平。B 当前要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坚持效率优先。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大力发展各类要素市场,进一步通过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增进经济效率。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b再次分配注重公平,逐步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规范分配秩序,取缔非法收入,合理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打击偷税漏税,建立稳定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收入分配状况,努力缩小城乡、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

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分配规则,理顺分配关系,促进机会平等。加大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铲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努力促进地方部门的要素流动,逐步消除条块分割。逐步消除不同部门、行业对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公平。

d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让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1.概念: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遇到疾病、年老、生育、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经济福利制度。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内容。

2.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A 是社会弱势群体和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弱者的经济安全网,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增加社会成员的生活保障感、心理安全感,增加他们对政府和社会的信任感,从而起到维护社会安定的功能。

B 通过征税和转移支付,起到调节居民收入,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机会平等,促进社会公平。C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稳定社会,安定民心,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D 通过保障资金的筹集、支付以及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调节作用。

3.社会保障的内容:

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社会救助是最低目标,社会保险是基本目标,社会福利是最高目标。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A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社会全体劳动者强制征缴的保险基金,用以对其中丧失劳动能

力和失去就业机会的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基本特征有:强制性,保障性,普遍性,互济性和福利性。B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以及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者,给予临时或长期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其内容主要是救济,救灾和救贫。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有: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人,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暂时困难的人,城乡贫困者。

C 社会福利:是国家或社会通过有关政策和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旨在完善和不断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它是一项现代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补贴,职业福利和社会服务构成。

4.深化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原因:

A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器”。是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B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为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1986年国有企业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等几类人员实行了失业保险。但由于企业和职工思想观念转变跟不上形势的要求,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并不多,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也比较低,企业保险基金没有多大的积累,国有企业实行兼并、改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的部分失业职工生活无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体制转轨能否顺利实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至关重要。我国体制转轨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我们在正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走向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2)措施:

A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

B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的政策选择。

C 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组成。

D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帐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E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形成法制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贸易战略问题

1.对外贸易的作用

A能弥补国内某些资源短缺的缺陷,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B能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C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国内就业机会。

D能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E能通过对外贸易,进口国内市场需要的物资,调整国内市场,繁荣国内商业。

2.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问题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经济增长主要 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对外贸易中低端产品贸易争端层出不穷,由于不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倾销起诉屡有发生。今后一个时期内贸易摩擦问题与高顺差高外汇储备问题仍然严峻。

对外贸易要以出口贸易为核心,以进出口大体平衡为基础,努力使货物、技术和服务贸易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拓宽对外贸易深度和广度。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快 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A实施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国别、地区方向上应该是全方位的。

B 实行进口替代的内向性经济与出口替代的外向型经济兼收并蓄的战略。逐步加大“外向”发展的 比重,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向外向型经济转变。

C 实行进出口商品多层次化战略。既要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也要引进新型原材料和初级 产品;既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也要努力扩大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促 进经济合理均衡发展。

D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使外贸逐步走上高质量高创汇的发展轨道。

E 在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中,关键在扩大出口。扩大出口贸易的根本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要通过外贸企业和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不断改 善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F 进一步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完善汇率制度,调整关税结构,探索科学退税方法,完善退税制,规 范涉外税收、信贷扶持措施,主要运用关税、汇率、利率、信贷、税收和其他符合国际经济通行规 则的政策措施调节对外贸易,并有些新的突破。建立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引进技术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落后,工业设备中技术性能比较先进的所占比重较小,因此需要发 展对外技术交流,尤其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 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降低成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可以避免漫长的摸索过程,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生产技术上的差距、赶超世界先进 水平赢得时间。可以节省大量科研和开发试验费用,弥补我国科研力量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的过 程就是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过程,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水平提高。总 之引进先进技术是一条花钱少,见效快,加速我国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2.引进技术应坚持的原则

最新技术、尖端技术和适用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重点是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并以引 进软件为主。要量力而行,讲究经济效益。在引进项目时要考虑国内的配套能力、利用能力和偿还 能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相结合。搞好综合平衡,防止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引进外资问题(249-251)

对外贸易中的高顺差和高外汇储备问题:

自2005年以来,外贸顺差的激增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出现 的贸易失衡问题,是我国经济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在对外贸易领域作用的结果,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

进行。应对我国贸易失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中一

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单纯依靠短期内外贸政策的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贸易失衡的问题。此外,调节贸易

平衡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国的贸易失衡不仅源于自身结构性失衡,也部分地源于主要贸易伙伴的结构性问题。

应加强谈判力度,提高国际间的政策协调能力,争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

预计短期内我国外汇储备仍将保持增长态势。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放缓迹象。同时外汇

储备增长速度远高于贸易顺差增速的现象有所改变,但外汇储备增长的基本动能和趋势没有改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持足够规模的外汇储备是必要的,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但过多且快速

增长的外汇储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激化了国际贸易摩擦,增加了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

定增长。为了有效利用外汇储备,并放缓其增速,应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重点发展服务贸

易;鼓励“藏汇于民”,改善资本项目收支以控制增速;逐步降低国内储蓄率,加速我国外汇市场建设。

首先,在我国政治环境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和外资外贸政策优惠的吸引下,外资规模不断增大,对外贸易持续顺差

是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体制原因,1994年中国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制度之后,外汇储备增长便有了体制基础。在强制结售 汇制下,企业出口所得的外汇收入要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又要如数卖给中央银行。因此,强制结

售汇制成了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一个体制性原因。

再次,国际热钱的流入。热钱的涌入导致外汇储备增加,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为热

钱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投资机会,其他原因则在于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汇率机制受到了国际政治霸权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影响

我国增加外汇储备的目的在于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加宏观调控手段、稳定人民币汇率、维护国家经

济安全。保持适当的外汇储备规模和与经济发展速度、进出口外贸增长水平相适应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是非常必要 的,也是必需的。但是如果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过快,将不利于我国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和外贸市场的有序稳

定发展。如果外汇储备规模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也会冲击我国整体经济环境,导致物价水平和外汇价格的剧 烈波动。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相对较快,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过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会加大央行的对冲外汇占

款的操作成本,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

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还容易增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大量涌入,容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同时也成为诱发“汇率战”和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此外,过大的外汇储备规模还会引起国际上的负面反应,加大外

汇储备损失的风险;导致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影响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剧经济结构失衡。

应对我国高外汇储备对策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分流这些外汇资金,我国外汇储备将继续迅猛增长,由此也必然会带来外汇储备结构问题、风

险问题、管理问题和经营问题,对我国货币政策构成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分流外汇储 备。

1.要适时调整外资政策,我们应当吸取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以质量为根本,合理的控制引资 规模,确保引而有效。

2.需要进一步重视进口,国际贸易是由进出口共同组成的,过大的贸易顺差也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在保

证出口的同时,适当扩大进口,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平衡。

3.促进官方外汇储备运用的多样化。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增加黄金储备;适当时机增加物资储备;推动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为居民持有、运用外汇创造条件,藏汇于民。

4.进行汇率调整,目前我国的汇率政策与美元挂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才能实现人民币汇率合理、有序、渐进升值。

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失业问题

1.怎样看待转型期失业问题的凸现: 原因:

(1)失业是经济周期波动的蓄水池,失业不可能完全消除也不必要完全消除。失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失业产生的原因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密切联系。当工资不能起到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的作用时,劳动力供求就会出现失衡,社会就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2)在我国,由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农业失业人口现象。二元经济结构即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结构。而这两个部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后者则不然。我国农业人口过剩,而城镇工业部门需求不足。大量过剩农业人口滞留在农业部门,造成大量隐形失业人口。

(3)由体制转换所形成的失业现象。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存在大量的隐形失业人口,在转型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使这部分劳动力过剩转化为了公开失业人口。

(4)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现象。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原来的第二产业企业因缺乏规模经济、技术落后而纷纷倒闭,新兴的第三产业还不足以迅速吸收原来企业的劳动力。(5)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超过物质资料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事业现象。影响:

较高的失业率意味着社会总供求的失调,会使资源产生巨大的浪费。会使成千上万的失业人口丧失 收入来源,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政府应该抑制高失业率的发生,在失业率上升时,通

过公共财政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它的负面作用。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是指一国经济中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产生的原因有:

需求拉上型:主要是指由于过度需求的拉动而产生的物价水平普遍上涨,来源于货币因素和实物因 素。货币供应量大引发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加,甚至在国民经济中基本没有闲置资本和劳动力,供给趋近于生产能力极限的条件下,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由于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因成本上升而推动了物价的普遍上涨。

结构型:经济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情况下,由某一产业部门发展过快,引发相关发展较慢 的部门的物价上涨,从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比如,服务业的价格上涨往往快于制造业,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影响:

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但在高通货膨胀下对经济会产生破 坏性的影响: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从而导致供求关系的紊乱。货币的作 用也被扭曲,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市场机制失灵,效率普遍损失。高通货膨胀改变了收入分配格局,加剧了社会矛盾。高通货膨胀使一部分生产者因生产成本上升而收入减少。消费者因购买力下降而 实际收入减少,同时也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加大投资和转移支付力度。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 影响还表现在与失业的关系上。短期内他们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涨的替代关系。但从长期来看,这 种关系很难成立。政府宏观调控 1.为什么要调控:

A政府宏观调控,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介入市场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以及道义劝说等手段对 经济加以干预,起到市场机制不能起到的作用,达到一定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目的。B弥补市场缺陷和矫正市场失灵。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存在盲目性,可能引起供求关系的失衡等经 济问题,导致资源浪费,效率损失,经济秩序紊乱,即市场失灵。这时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调节和 引导经济运行方向,避免出现大的经济危机。

C 提供公共品,保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平衡、资源被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D 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和加强国家预算等手段,来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等公共目标的实现。

2.调控内容:

A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包揽一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由政府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这种体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具有很大的弊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B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政 府不再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决策者和经营者,而是代表公众利益和公共目标,作为经济活动主要是宏 观经济活动的调节人、市场秩序和市场运行的监管人、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的管理人、为经济主体 的正常活动提供多方面服务的服务员,政府不介入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管理。其主要职能有: 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管理国有资产。调节收入分配。

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宏观调控目标以及关系:

A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总量调控的目标是避免 总供求之间出现较大差距而导致需求不足或膨胀的失衡局面。结构调控的目标是防止结构性的供需

失衡,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B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拥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有就业 机会,它一般不排斥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C 物价稳定:即保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使其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 围内,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它并不等于0通货膨胀,一般允许其 低于经济增长率。

D 经济增长:即寻求以GDP、GNP等为指标的国民收入一定的稳定的增长速度,同时也要促使增 长模式的高效率。通过多通道政策选择和运用,防止经济增长出现衰退或过热。

E国际收支平衡:通过宏观调控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为本国企业走向世界,增 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投资能力创造条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的关系:

A 四个目标都可以量化,可以用一个目标指数来衡量。

B 四个目标都可调节,可确定目标值和目标区间以及相应的参数值。

C 各个调控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各个目标之间的作用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却 不一致。总供求的平衡为充分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这时他们是一致的;在经济增长较 快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又为经济衰退创造条件,这是其作用就不一致。……

4.评价政府的调控方式和效果

A 调控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采取的是一种直接调控方式,即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直接干预微观 经济的运行。其缺陷是:效率低,效果差,由于排斥市场的作用,往往达不到计划平衡的目标,对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阻碍极大。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的是一种间接的调控方式。即政府综合运用 多种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调节市场,通过市场影响和引导微观经济 行为,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目标。间接调控尽管也是政府对经济的一种干预,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直接调控有实质区别。直接调控方式下,政府和企业之间是行政隶属关系,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是通 过计划来实现的;在间接调控方式下,政府和企业之间是由市场联结的,政府的调控也是通过市场 实现的,其特征有:间接调控的直接对象是市场而不是企业;间接调控以总量调控为主;调控范围 广泛、灵活;宏观调控具有动态性。不仅调控目标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修正,实施调控也需要 根据市场动向随时采取适度的调节措施,以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偏差。

B 调控手段:

计划手段:通过指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做出安排。带有指导性和引导性,不具有强制性和指令性。

经济手段:字依据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主要包括 价格、税收、信贷等工具。是最主要的手段。

法律手段: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 到调控目标。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明确性。行政手段:是一种补充的性手段。

5.三大宏观调控政策:

(1)财政政策:分为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支状况既表现了政府经济活动的一种结 果,也表现政府一定的经济活动目的,它表现了政府的财政政策。这一过程是是由国家预算来安排 的。国家预算在作为宏观调控手段时,并不以财政收支平衡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宏观经济总量主要 是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作为主要目标。其具体的工具或手段有: A 税收;

B 国家信用(主要形式是发行国债和向银行的财政性借款,调节储蓄和投资的比重,调节投资结构 和产业结构以及货币流通量);

C 财政补贴。包括生产性和生活性补贴;

D 财政投资。政府直接增加或减少支出,以影响社会总需求,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等公共产业的建 设。

(2)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以及结构,影响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的变化,达到调控宏观 经济总量,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币值的目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 业务、再贴现率。利率作用的发挥需要两个条件:利率要受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浮动;微观经济 主体对利率的变动能做出灵敏反应,这两个条件的具备,有赖于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四种组合:…….(3)产业政策: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供给 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的总称。

我国现实的过热经济状况。经济过热付出的代价:

付出了很高大通货膨胀的代价;

以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为代价; 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国际方面,短期内的外贸增长导致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国际贸易争端,国际倾销案频频出现,国际关系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

政策建议:……

加强宏观调控,尽可能地限制政府控制资源,尽可能地限制政府的行政行为。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长期持续增加。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包括:一是经济数量增长,即产品和服务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经济效益、社会和个人福利 水平、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

(2)两者密切联系。经济增长包含在经济发展中,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经济增 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和经济增长的结果。

(3)两者又有区别。经济增长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 治的演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所以不是一切 经济增长都能带来经济发展。如果只是传统经济在原有结构、类型和体制基础上的单纯依赖增加资 源消耗去实现数量增长,而没有质的提高和优化,就不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

2.考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速度:主要是指经济的增长速度,用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衡量,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2)经济发展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包括产出结构、收入分配 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人口结构等。经济发展过程也就是经济结构由不合理到合理、由低级 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3)经济发展质量:指的是经济发展中的效益问题,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关 键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投入产出的比例,通常用投入产出系数、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 来衡量。

(4)经济发展的波动及周期:要在努力避免失衡性经济波动出现的基础上保持一个合理的、较快的 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也是一个由速度、效益、质量、结构有机构成的多维目标体系。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不同方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果,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两种类型:一是要素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以数量 为主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要素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上以质量提高 为本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即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它在一国工业化进程的初期会起到迅速奠定一国工业基础的作用。但 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病日益凸现:比例严重失调,高投入高消耗,忽视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 劳动生产力率的提高,从而高速度但低效益低质量。这一切不仅会带来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恶 化,而且会影响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高,损害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础。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注重资源在各部门间的合理有效配置,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为目的,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的适度增长为手段,在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开发高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它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和方向。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有涵义:

A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仍要扩大经济发展规模,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控制和 尽量压缩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投资的规模,提高投资实效和增强外延式扩大在生产的质量和效益。B 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不仅体现在投入要素的组合方面和投资规模的常态膨胀,而且也体现 在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即,投资方面,不注重实效,盲目低水平重复投资严重;生产经营 环节上,忽视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不注重成本效益的比较;经济结构上,忽视产业结构、产品结 构、地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产出结果上,忽视产品质量、规格、品种,特别是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重在提高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层面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P304 306

5.怎样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P340

以下内容为补充内容,由辅导班老师提出,资料文献由本人提供。补充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根据下面的一段资料概括总结出要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的矛盾。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虽然生产资料所有权高度集中,但是,国家没有能力统一运用国有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即 实行计划经济,并由此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它只有将公有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分离出去,交给不同 的经济利益主体,实行资本经营和市场经济,才能最有效地运用国有资产,使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从国家手中分离出去的时候,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也就必然分 散化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的矛盾,是否一定会产生个别企 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否一定会产生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 动者有支付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从而产生经济危机呢?应当说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利益主体的 多元化,每个企业都必然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日益加强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性,同时生产 要素的经营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决策行为的分散化、市场化,也就必然使整个社会生产在一定程度 上具有无政府状态;当生产和资本日益国际化,即市场日益溶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时候,生产无政府 状态的程度或风险也就会日益严重;要求从外部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调节和干预的宏观调控的重要 性也就大大提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着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 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而生产要素经营权分散化,导致每个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和进行有 规律的竞争。但是,由于分配原则的多元化,资产所有者可以享有同生产规模扩张和生产经营状况 相一致的收入,而劳动者的收入却受到劳动能力和劳动力价值量具有稳定性特点的制约,从而跟不 上生产规模扩张的速度。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 动者有支付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补充2:信用制度的概念 概念一:信用制度是指现代经济活动中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游戏规则,它的正式形态包括法律、规定以及相应的程序;非正式形态包括文化、习俗和道德观等。

概念二:信用制度则是指伴随信用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所形成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观念、信用 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的统一体。

补充3:论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根据以下材料自行概括总结)

一.农民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

马克思所研究的地租理论具有普遍意义。它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的一般规律,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适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适用。

我国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是其基本经济规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民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资本家一样,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追求利润,增加收入是其内在要求。农民不再是仅仅为了温饱而劳作。没有相应的收入农户宁可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经营或干脆让上地荒芜。市场经济是我们发展农业、对待农民、制定政策的大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农户的经济利益。农户在满足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不可否认和改变的逻辑。邓小平曾说.这些年来我们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把农民当作经济主体,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他也认识到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从长远看,我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一靠科学”,“二靠投入”。如何才算“破题”?如何才算解决问题?那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把“二靠”落到实处。科技和资金的投入要靠政府,更重要的是引导农民这个市场主体进行投入。农民投入的前提是农民要有投入的积极性。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为此,在新的条件下,必须在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即合理分配级差地租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增加对土地的科技、资金投入,最终实现农业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 23 的转变。

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制,确保级差地租II归土地承包者所有

根据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条件下,级差地租1主要应归土地所有者即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级差地租II,已经是由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追加投资形成的,主要应由土经营者所得,即主要应由承包农户所有。我国政府规定,在农村“坚定不移地贯彻土承包期再延长二十年的政策,同时要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子农民长期拥有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上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则为农民增加对土地的劳动、科技、资金的投入提高了积极性,保证因投入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I归己所有,从时间上为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增加了可能性,可防止农民对土地经营的短期性。但总的来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还比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如果没有相应的具体配套措施与落实,农民的物质利益仍然得不到保障,得不到最终实现,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例如,“谷贱伤农”、农民负担太重等等,都是影响因素。农民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继续提高,对生产的各种投入也不可能继续增加。因此,必须在现实性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使农民能真正勤劳致富。

三、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

马克思在《资木论》第41章到43章中,详细分析了级差地租II各种复杂的组合情况,探讨级差地 租II的形成规律。这些情况对我们如何在现实性上实现农民的物质利益有着重要的启示。由于级差地租是由社会生产价格高于个别生产价格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最坏土地(A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因此是否产生超额利润以及超额利润的量究竟是多少,首先要以这个社会生产价格为前提。但是,社会生产价格不是不变的,研究级差地租II形成的多种复杂情况,首先就要确定社会生产价格是不变、或是下降等为研究的前提,从而揭示在这个前提下

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的规律性。

具体分析过程较难,在这里略去……

鉴于上述分析,在现实性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必须注重几点:

第一,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减轻农民的各种负担,使农民有能力进行扩大再生产。

第二,政府必须根据级差地租II组合的各种具体形式,即农业生产I=.收或歉收的具体情况,采

取灵活的具体的对策,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I=.收时,帮助农民开拓市场,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民增收的愿望。在歉收时,支援农业,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把损失降到最低。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决定几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就是在现实性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的举措,较好地处理了级差地租II的归属问题。现在全国己经有十几个省市完全取消农业税。实际上,保护了农民,就保护了农业,就把握住了国民经济的全局。

第三,从政府到农户,要转变观念,树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粮可以致富的新观念。我国的农民

上一篇:以乐观为话题的作文700字下一篇:体育艺术节开幕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