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的七个教育哲理故事

2024-07-17

必读的七个教育哲理故事(通用6篇)

篇1:必读的七个教育哲理故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经典必读)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Richards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福布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其中,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别为:

1、积极主动:be proactive2、以终为始:beging with the end in mind3、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4、双赢思维:think win/win;

5、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6、统合综效:synergize;

7、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今天将为大家带来关于七个习惯的详细解读,经典不容错过,希望大家都能成就自己的职场高效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有能力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亨利·戴维·梭罗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

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摒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秉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任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的环境选择回应的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是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任命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和内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以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被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宝贵的东西。因此,我们无比盯紧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重要之事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时牵绊。——歌德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金科玉律已深植我们的脑海,现在则是奉行不渝的时刻。——埃德温·马卡姆

双赢思维是基于一种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竟争。双赢即非损人利已(赢输),亦非损已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双赢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心灵世界自有其理,非理智所能企及。——帕斯卡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以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更流畅自然。知彼需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终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我以圣者的期望自勉: 对关键事务——团结,对重大事务——求变,对所有事务——宽大。

——乔治·布什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手法。

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摒弃敌对的态度,不以妥协为目标,也不仅止于合作,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集个人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引发惊人的结果。每念及此,我就认为世上无小事。——布鲁斯·巴登

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习惯七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致呈现老化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习惯七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和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篇2:必读的七个教育哲理故事

故事一:参加儿童团

一九五零年,乡里成立了农民协会,进行了土地改革,雷锋积极投入了这场运动,当了儿童团长,站岗,放哨。巡逻,防止敌人破坏,他还学会了说快板,搞宣传。

故事二:学生时代

一九五零年夏天,乡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免费读书。一九五六年夏天,从荷叶坝小学毕业,几年里,雷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受到师生的的一致好评。他帮助落后的同学,爱护集体的粮食,并与坏份子做斗争,受到学校老师、同学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在毕业典礼上,他上台发言,毅然要求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故事三:谦虚谨慎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故事四:难忘的伤痕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故事五:立志参军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故事六:钱留给老太太

一次,在火车站,雷锋遇见一个老太太,不停的哭,雷锋上前一问,原来老太太出门探亲,刚到这里,钱给弄丢了,雷锋什么也没有说,把自己身上的钱都给了这位老太太,匆匆走了。

故事七:冒雨送人回家

篇3:语文教育的七个维度

也有学者从“语文”二字上阐述语文的内容, “语”指“语言”, 但“文”可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对“文”的不同解读, 便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之异, 语文的外延也就渐次扩大。其实就语文的教育实践来看, 这“四文”的内容恐怕都在其中。

学术争讼往往各有所据, 争讼过程可将一些问题看得更加清楚, 但学术争讼也难以结案, 常常是伴随着历史而延续。一些争讼由热渐凉, 或是由凉重热, 多是因为在此争讼领域有了新视角, 或是发现了新材料。如上关于语文的学术争讼, 也大约会受制于如上所说的学术争讼规律, 将长期论辩下去。本文在语文争论的背景下, 试图从“语文生活”这一新视角来看待语文和语文教育。

语文生活也可称“语言生活”, 是指运用、学习、研究语言文字的各种社会活动, 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产品的各种社会活动。语文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贯穿人类终生。当然, 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时代, 人们的语文生活会显示出不同特点。要过好语文生活, 不断提升语文生活的质量, 就需具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获取和发展的途径有二:一是自我发展, 二是通过教育。显然, 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发展学生 (包括其他受教育者) 的语文能力。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具有不同的语文生活, 需要不同的语文能力, 因此也需要不同的语文教育。

本文立足于当下与未来的语文生活, 主要讨论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小学最为重要的语文生活是学习, 是在教师等学习帮助者的帮助下获取一般的语文能力。不过这些讨论, 有许多也适用于其他年龄段,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听说读写, 阅读最为重要

听、说、读、写是当代语文教育界公认的四项基本语文能力。中国古代的学术重文字、重文献, 其教育自然也是重阅读、重写字、重作文, 少有听说之学, 这仿佛与西方的教育传统不同。近几十年的语文教育虽然充满争论, 但毋庸置疑也有诸多进步。进步之一就是注意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小学阶段和师范学校的语文教育。

听、说是口语能力, 读、写是书面语能力;听、读是接收语文信息的能力, 说、写是产出语文信息的能力。当然, 听说读写这些能力并非相互分离、独立运作, 而是相互辅助、相互支撑的, 它们在教学中各有规律又相互促进, 在语文生活中各有所司又相辅相成, 因而都应当得到培养。

但是也应当看到, 这四种语文能力在语文生活、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是有轻重之别的。总体来说, 阅读最为重要。这是因为:

其一,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爆炸”不再是未来学家的预言, 而是当下生活的真实呈现。计算机网络、手机和新型阅读设备的广泛使用, 人们的阅读量呈几何级数般增长, 阅读已经成为获取信息最为主要的方式。当然, 信息爆炸也带来了阅读的“碎片化”“快餐化”“微阅读”等新特点, 有用信息掺杂在大量的垃圾信息中需要甄选。适应这些新的阅读方式, 及时整合信息碎片, 有效萃取信息精华, 是需要学习的语文能力。

其二, 口语具有即时性、即兴性的特点, 虽然录音技术也可以让口语具备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条件, 但口语信息与书面信息仍有较大差异。书面语保存着大量的穿越时空的信息, 信息质量相对上乘, 而且文字信息便于反复咀嚼, 长时品鉴。故而阅读仍然是同古今中外的哲人名流无声对话的最佳渠道, 既增广见闻、丰富人生, 又充实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正因阅读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 甚至关乎民族精神, 因此很多国家都出台了促进阅读的法律, 如美国的《卓越阅读法》 (1998) 和《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 (2002) 、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 (2001) 、韩国的《读书振兴法》 (1994) 和《读书文化振兴法》 (2009) 、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 (2012) 等。在我国, 社会各界不断提倡亲子阅读、终身阅读;2013年4月, 有关单位发布了《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 推荐了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博物等七个领域的读书目录;据说有关方面正在推进我国的全民阅读立法。

其三, 阅读在提升语文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来说, 母语的口语获得途径主要是习得的, 除了播音、话剧、相声等特殊的语言职业之外, 教师对听、说的指导一般都是辅助性的。其实习得的岂止只是母语口语, 书面语的获得到了一定阶段之后, 也具有习得的性质。例如:多数文字是在大量阅读中认识的, 在上下文中了解其意义的;词汇量是在阅读中积聚起来的, 词语的用法和许多语法、修辞现象也多是在阅读中体验和把握的;至于说到审题立意、布局谋篇, 更需要多读多仿;阅读对于文学鉴赏力的提升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其作用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 还要看到阅读与说话具有密切的关联度, 经常阅读也可以提高说话水平。

在听说读写的能力中, 阅读处在特殊地位, 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更加重视阅读, 突出阅读。语文工作者应当全面研究阅读和阅读教学问题, 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其中包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阅读的技能。注意探讨通过阅读促进其他语文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此外, 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终身阅读的嗜好。

二.注意培养翻译能力

翻译, 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少数人所从事的职业, 是少数专业人员才有的语文生活。在中学, 没有设立专门的翻译课程, 只在外语课、文言文课上有一些翻译指导;只有到了大学的外语系才有翻译课。翻译, 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文字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或者是另一种方言, 其本质是一种跨文化的语文交际。这种跨文化交际, 已成为当今最为重要的语文生活:

其一, 人口大流动。人口流动是席卷中国、席卷全球的滚滚大潮。中国科学院《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 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3%。在城市化 (也称“城镇化”) 进程中, 农村人口大量地涌进城市, 西部人口不停地流入东部;还有数量可观的台湾同胞来到大陆发展, 许多外国朋友到中国旅游、留学或工作。这些跨方言、跨语言、跨地区、跨国度的人口流动, 必然产生跨文化 (包括亚文化) 的语文生活。放眼世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世界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更是前所未有, 很多国家几乎成了新移民国家, 很多国家的城市成了移民城市。随着留学、旅游、随子女外迁、劳工输出、产业走出去等浪潮, 中国人出国出境逐年激增。跨境跨国的语文生活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二, 信息大汇集。当今之世, 已经是一个被互联网“网络”起来的信息化世界。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宣布, 中国网民已达5.91亿, 其中手机网民4.64亿。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提出到2015年, 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已有多个云计算中心相继落成使用, 一个“云时代”“大数据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网络将全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产品网络拢来, 让网民们在不同文化间穿越, 在穿越中濡染趋同。过去, 文化以纵向传承为主, 而今, 文化的横向传播力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全世界的年轻人, 他们几乎在网上玩着相同的游戏, 倾听相同的音乐, 追捧相同的明星, 谈论相似的文化话语。韩国“鸟叔”的骑马舞, 一夜间红遍全球。网络带来了全世界不同文化的大汇集, 即使是足不出户之人, 也有过好网络世界跨文化生活的需求。

《现代汉语词典》对“翻译”一词的解释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的一种用另一种表达) ……”这一解释显然比一般人对“翻译”的理解更为宽泛, 也更符合实际。的确, 阅读古代文献, 与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 甚至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话, 都具有跨文化 (包括亚文化) 交际的性质。当今之世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跨文化交际是当今语文生活的常态, 因此也应当成为语文能力培养的常态。

跨文化交际意义上的翻译, 已经有大量语文生活的实践, 而且也常常发生一些小小的误会。比如南方人问成年人“你几岁了?”, 北方人听来有些刺耳, 因为这种问法在北方只能询问不谙世事的儿童;北方籍学生在武汉学校食堂中告诉炊事员要“四两米”, 炊事员常常不知所措, 因为武汉话中“米”是生的, “饭”才是熟的;台湾朋友在北京听人说“我拉你去机场”, 顿生不悦, 因为在台湾“拉”的对象是无生命的或是失去生命的。

在教学中, 已经有了一些翻译教学实践, 比如外语的翻译教学、文言文的翻译教学等。但是, 还没有给予翻译以语文教育学上的理性认识。如果将翻译看作当代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 那么就有很多相关问题值得研究, 如:翻译内容怎样呈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 语文教材怎样加入有利于培养翻译能力的内容, 如何形成关于翻译的语文教学方法等等。同时, 还要注意建立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不断完善学生跨文化的知识结构, 满足跨文化交际的语文生活需求。

三.不能忽视现代语言技术

以往, 口语交际多是“人~人”直接交际, 书面语交际是通过纸笔 (手写) 和书刊 (印刷) 实现的, 是“人~书~人”的间接交际。而今, 通过机器 (计算机、手机、阅读终端) 进行的交际已经发展成为主要的交际模式, 许多人对机器几乎是日不能离。现代语言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代语言技术产品的快速普及, 正在造就一个交际的新时代。

“人~机~人”的交际模式, 产生了一系列语言运用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方面之一是对语言的影响, 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新格式和词语的新意义, 出现了一些新的文体风格, 例如“冏、顶、萌、给力、拍砖、水军、灌水、吐槽、大V、标题党、XX控、微X、被XX、云XX”等, 例如“淘宝体、凡客体、咆哮体”等。第二个方面是出现了一些新的信息载体, 产生了一些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例如电子书、网络辞书、PPT、网页、BBS、跟贴、博客、微博、电子邮件、QQ群、微信、易信、搜索引擎等。

正确评价现代语言技术对语文生活的影响, 是科学语文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历史会看得十分清楚, 语言技术的进步及因之产生的语言新媒体, 一直在推动着语文生活步步向前。文字的出现, 产生了书面语, 可以对语言耐心琢磨规范, 人类的经验可以通过书面语进行超时空的传播, 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期。印刷术的发明, 带来了文字的规范化, 孽生出不同的印刷字体, 书籍的大量印行使知识传播的半径和速度快速增大;报纸的产生, 孕育了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等多种新体裁, 标题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突变”, 广告文体也随之发达起来;广播、电视的问世, 使书面语可以用有声的方式传播, 并产生了介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文体风格。现今, 以计算机、互联网、手机为标志的现代语言技术和虚拟语言空间的出现, 已经对语文生活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以后还会发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说, “人~机~人”的交际模式及其带来的语言运用的各种新特点, 已经成为现代语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现代语言技术, 熟练运用现代语言技术产品, 应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失的一种语文能力。

现代语言技术构造了当代的虚拟语言生活。但当前学界对虚拟语言生活的评价多是负面的。如:批评网络词语不规范, 干扰了语文教学, 影响了学生的语言发展;网络上的内容不真实、不健康, 是“快餐文化”等等。这些批评, 这些担忧, 自然有其道理, 但仅仅批评、担忧是不够的, 应当有对虚拟语言生活的建设性评论, 应当有虚拟语言生活必然拥有未来的预测。遥想当年, 当小说、报纸、白话文、电视剧等刚刚问世之时, 负面评价亦是多于正面评价, 但是它们都没有因为负面评价而失去在今天语文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和虚拟语言生活, 语文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甚至应得风气之先。有四者是急需做的:

其一, 要将现代语言技术列入语文课程标准。现在的中小学信息化课程, 与语文相关的有键盘输入方法、文章的一般处理技术等。输入方法与识字教学相关, 但是在教师、教材等方面不一定有沟通协调, 在语文教学任务上不一定有交集。其他现代语言技术, 比如电子邮件、微博、微信、QQ群等, 网文的编辑与网页的设计, 语言文字的统计分析, 办公文档的使用, P P T的制作等, 学生基本上都是无师自通, 或是靠同伴相授。其结果是学生在使用现代语言技术时, 达不到理性的程度和自觉的水平, 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要像重视识字教学一样重视现代语言技术教学, 研究这些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厘定教学顺序, 制定教学标准, 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二, 各种与教学相关的软件设计与应用, 都要征询语文教师的意见, 或是邀请语文教师的参与。语文教师的参与, 一方面可以避免软件内容与语文教学相抵触, 比如汉字编码拆分原理、菜单名称规范等, 能够促进现代语言技术更好地“汉化”;另一方面可以促使语文教师充分利用现代语言技术支持语文教学, 比如为电子书包充实内容, 通过QQ群来辅助语文教学、建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等等。

其三, 要审视进入教育领域的电子设备, 是否有利于 (起码无损于) 学生的身体健康, 特别是听力、视力和辐射等方面。比如现在的电纸书, 是采用电子纸 (E-ink) 技术制成的阅读器, 号称具有辐射小、耗电低、不伤眼睛等优点, 更诱人的是显示效果逼真, 能够取得和纸质书接近的阅读效果。供学生使用的这类阅读器, 包括电子书包, 国家有关方面应当出台相关标准, 其中也应包括字体、字号、亮度、语音等方面的参数。

其四, 教师教育。现代语言技术在社会应用中, 一般都是年轻人先掌握, 然后再传授给年长者。年长者常常是信息技术的落后者, 需要向年轻人学习。“教学相长”在信息化时代不再只是教育理念, 而且已经成为现实。当今之世, 不能把现代语言技术仅仅看作技术, 更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语文生活观念与语文实践的变革, 看到它所构筑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充满生机异趣的新世界, 是语文生活的新世界, 也是语文学习的新世界。因此, 必须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现代语言技术的培训, 使其了解现代语言技术, 熟练运用现代语言技术, 创造性地教授现代语言技术, 特别是认识到现代语言技术在当今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甚至在整个人生中的意义。

四.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

语文是由多学科支撑的, 语文知识起码包含语言文字学、逻辑学、文章学、文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曾经一段时期, 语文课比较侧重知识讲授, 有些高中的语文课, 竟然讲到了多重复句。在语文知识的讲授中, 也有牵强附会之处, 例如“纸张、车辆、人口”这样的“名+量”构造本来就不多, 非要学生写出十个来。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倾向理应受到批评, 但是也应看到, 当前语文教学忽视语文知识, 甚至排斥语文知识, 也是偏颇的。说其偏颇是基于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属于不同的范畴, 有些著名的语言学家, 普通话讲不标准;有许多作家, 并不懂语言学和文艺理论。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是属于技能性的, 具有这些专业的科学知识, 并不见得就能具有这些专业的高超技能;反过来看, 具有这些专业的技能的人, 也不见得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但是,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并不能依此断言知识与能力毫无关系。也有大量的事实表明, 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促进的,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知识的学习需要实践的体验, 能力的获得需要知识的理性指导。

知识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促进能力的发展或者转化为能力, 尚需研究。但就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 语文知识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文字学知识对于识字, 文字学、语音学、词汇学的知识对于辞书的使用和词语的理解, 语法学知识对于基本句法结构的把握、对于病句的发现与修改, 修辞学知识对于修辞方式的理解与运用, 文章学、文学知识对于文章的修改与鉴赏, 诗律学知识对于诗词的品评与创作等。语文知识对于语文能力的形成, 其作用有时候是相当明显的, 甚至是不可缺少的。

其二, 语文基础知识应当成为公民的基本知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在语文生活中, 几乎所有的人都需要制定语言规划, 都需要评价语文现象。例如, 微观社会语言学发现, 很多家庭都在做“语言规划”。不少家长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对保姆的语言有无要求, 是否要孩子学习方言, 希望孩子学习哪门外语, 孩子说什么样的词语是合适的, 孩子说了俚语、脏字要不要纠正等等。家庭语言规划被认为同国家语言规划的过程具有相似性, 规划的结果对家庭的前途命运都有重大影响。

再如, 成年人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对一些语文现象给出评价, 比如:如何看待新词语, 如何看待字母词, 如何看待网络上的“火星文”, 如何看待“提笔忘字”现象, 如何看待简化字和繁体字, 如何看待英语强势, 等等。要做好家庭语言规划, 要科学评价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

2.很多人将来从事的工作需要语文知识, 例如教师、作家、文秘、记者、编辑、校对、播音、翻译、律师、语言学家、计算机语言处理专家等。中学时期掌握一些语文基本知识, 培养他们的语言学兴趣和文学兴趣, 对于这些人将来的专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学本来就具有科学普及的教育使命, 小学之数学、科学等, 中学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 讲授的基本上都是相关的科学知识, 而不是培养的某种能力。语文课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等能力, 也应当承担起知识传授任务。我国当前公民的语言意识较低, 许多网络言论缺乏语文常识, 许多部门的决策不符合语言国情和语言发展规律, 与中学语文知识教育缺位是有关系的。

五.结语

语文能力就是过好语文生活的能力。语文生活是动态的, 在不断发展变化, 根据现在语言生活的状况及未来预测, 语文能力应当具有七个维度, 相应地语文教育也应具有这七个维度。这七个维度可以分为三层次:1.基本语文能力层, 指的是“听、说、读、写、译”;2.辅助性技能层, 指的是掌握现代语言技术的能力, 简称“技”;3.科学知识层, 指的是掌握语言学文字学、逻辑学、文章学、文学、文化学等语文知识的能力, 简称“知”。

依照“听、说、读、写、译、技、知”这“七维”考察当今的语文教育, 会得出若干新思考:1.应进一步分析“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能力在当今语文生活中的作用, 要特别重视“阅读”的价值与作用;2.应当把翻译和现代语言技术列入语文教育的内容;3.语文教育不仅是培养语文能力, 也应关注语文知识教育。

篇4:你不知道的七个防化故事

我军防化兵的宗旨是防护而不是使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天,一份由时任军委军训部部长肖克起草的紧急报告放在国务院总理、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案头,在对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集团作战中,我军有随时遭遇敌军毒气攻击的可能,而我军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故应立即成立化学兵学校,培养防毒人才,发展我军的装备防化建设,为各兵种提供优良的防化技术装备。

报告很快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批准。中央军委将“中国化学兵”更名为防化兵。一个防字道出了中国防化兵的性质、任务和使命,并明确表明,我军防化兵的宗旨是防护而不是使用,是降“魔”而不是纵“魔”。

我军的第一台防化科研装备“石鹰一号”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屡遭痛打的侵朝美军多次在战场上使用化学和生化武器,造成中朝军队的巨大人员损失,还叫嚣要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在没有技术资料、缺乏实验设备的情况下,以黄新民、高方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的防化科技工作者,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我军的第一批侦毒器“石鹰一号”和毒剂嗅样盒终于突击研制成功,送到了志愿军将士手中,为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两弹”定型做贡献

在我国历次核试验中,组成技术侦察分队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冲向烟云火海,在爆心进行辐射侦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地面放射性沾染的宝贵数据,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的监测、侦察任务,为我国“两弹”的定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主研制“轻型”防毒面具

建院初,我国主要依赖进口苏联面具,因头型差异较大,我军指战员普遍反映防毒效果不太理想。防化專家高方等提出了设计符合中国国情军情防毒面具的设想。在查阅大量资料和进行理论分析后,终于研制定型了我军的“轻型”防毒面具,并很快装备了我军专业防化兵。从此,我军有了自主研制的防化兵专业面具,这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与“非典”病毒赛跑

2003年,在北京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研究院迅速组成了由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5名高级职称科研人员、52名研究生参加的“非典”防护用品科研攻关队伍。因北京市场病毒防护口罩短缺,为解抗击“非典”燃眉之急,他们利用过滤吸附原理,仅用两天时间就研制出了安全性更好、可靠性更强的活性炭纤维特种防护口罩,并组织协作厂家进行了大批量生产。同时,迅速成立一支科研攻关队伍,仅用几天时间就研制出了多种特种防护装备,先后无偿为首都军民提供新研制的防护装备数十万件套,研制的10余种防护器材还被军事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收藏。

清除二战“毒瘤”

日本在二战期间,生产了约400万枚毒气弹,从1937年开始,配发部队使用,运到中国战场的约370万枚,使用和消耗掉约50-60万枚,战争结束前运回日本约100万枚,其他200万枚毒气弹被遗留在中国。由于日本政府一直没有公开日本在二战中制造并使用化学武器的确切资料,因此那些散存的50多万枚毒气弹究竟在哪里,至今仍无法彻底搞清。在处理侵华日军遗留化武事件中,研究院不仅查清了遗弃化武的分布地点和数量,还多次派出防化专家前往现场,为清除遗留毒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自己代言

篇5:人生目标实现的七个经典故事

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企业其大致结构都是金字塔型。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实现从金字塔底部走向顶部的目标呢?

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家长及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们常拿“卧薪尝胆”、“铁杵磨针”、“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教育我们,希望我们能以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们为榜样,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凝聚在这些故事主人公身上的一种共同的精神就是 “锲而不舍,奋斗不息”,而这种“锲而不舍,奋斗不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便是从金字塔底部 走向顶端的唯一途径。

那些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从底部攀登上去的。

“织席贩履”的刘备可以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讨过饭、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可以成为一代天朝的开国君主;身陷囹圄、失去自由的勾践可以成功复国,一雪国耻;出没于田间地头,置身于农民中间的袁隆平能够成为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与现实中无数个成功典范告诉我们,不论你出身多么卑微,从事的职业多么微不足道,只要 你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同时能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懈地努力,即使你最终无法到达金字塔的顶端,你也会离金字塔的底部越来越远,离金字塔的顶端越来越近的。

人生发展总目标的实现是从每一天、每一件事开始的。与团队或企业的目标管理一样,一个人的人生目标通过层层分解,最终会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件事上。一个善于对自己实行目标管理的人是从来都不会忽视对每一天的工作或每一件事的计划与总结的。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利用十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找出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后引以为戒。然后整理思路,对第二天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计划,必要时还可以列一个计划表,第二天按计划安排自己的工作;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同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列出计划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之后再将其付诸实施。养成这样的习惯后,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你的自信心也逐渐地加强了。

中国有句古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在立足自身优势及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为自己建立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奋斗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将目标分解开来,形成阶段性目标、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甚至日目标,同时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拼搏,真正做到“锲而不舍,奋斗不息”,逐步将一个个分目标踩在脚下。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目标已在你的身后。

第一个故事:爱丽丝的故事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故事寓意】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故事寓意】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另外,目标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目标只有与激励机制相匹配,才会形成更有效的动力机制。所以,除了关注目标之外,管理者还要关注配套的激励措施。

最后,合适的目标是员工可以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当员工经过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目标,目标才会对员工有吸引力,否则,员工宁可不做,也不愿意费了很大力气而没有完成!

第三个故事:石匠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故事寓意】三个石匠的回答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目标,第一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短期目标导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有大的抱负;第二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成为全国最出色的匠人,这是职能思维导向的人,做工作时只考虑本职工作,只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少考虑组织的要求;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说出了目标的真谛,这是经营思维导向的人,这些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目标关联,从组织价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德鲁克说,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管理者,因为他用自己的工作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它在做石匠工作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工作与建设大楼的关系,这种人的想法难能可贵!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讲的就是这一点,当一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越一致,这个人潜能发挥就越大,就越有发展!

第四个故事:保险销售员的故事

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老师,我的目标是想在一年内赚100万!请问我应该如何计划我的目标呢?”

老师便问他:“你相不相信你能达成?”他说:“我相信!”老师又问:“那你知不知到要通过哪行业来达成?”他说:“我现在从事保险行业。”老师接着又问他:“你认为保险业能不能帮你达成这个目标?”他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达成。” “我们来看看,你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多大的努力,根据我们的提成比例,100万的佣金大概要做300万的业绩。一年:300万业绩。一个月:25万业绩。每一天:8300元业绩。”老师说。“ 每一天:8300元业绩。大既要拜访多少客户?”

老师接着问他,“大概要50个人。”,“那么一天要50人,一个月要1500人;一年呢?就需要拜访18000个客户。"

这时老师又问他:“请问你现在有没有18000个A类客户?”他说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要靠陌生拜访。你平均一个人要谈上多长时间呢?”他说:“至少20分钟。”老实说:“每个人要谈20分钟,一天要谈50个人,也就是说你每天要花16个多小时在与客户交谈上,还不算路途时间。请问你能不能做到?”他说:“不能。老师,我懂了。这个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需要凭着一个能达成的计划而定的。”

【故事寓意】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目标是计划相辅相成的,目标指导计划,计划的有效性影响着目标的达成。所以在执行目标的时候,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行动计划,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是每个人都要想清楚的问题,否则,目标定的越高,达成的效果越差!

第五个故事: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此对山田本一的回答,许多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

10年之后,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故事寓意】目标是需要分解的,一个人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有最终目标,比如成为世界冠军,更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比如在某个时间内成绩提高多少。

最终目标是宏大的,引领方向的目标,而绩效目标就是一个具体的,有明确衡量标准的目标,比如在四个月把跑步成绩提高1秒,这就是目标分分解,绩效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在第一个内提高0.03秒等。

当目标被清晰地分解了,目标的激励作用就显现了,当我们实现了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及时地得到了一个正面激励,这对于培养我们挑战目标的信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第六个故事:幸岛短尾猴的故事

位于日本南部宫崎县的幸岛是短尾猴的故乡。日本科学家对幸岛短尾猴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研究过程中最著名的发现是猴子也会清洗红薯。科学家将这种行为看作是非人类种群表现出的一种文化现象。1952年,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带着几名学生对短尾猴进行了观察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在沙土里种植了一些红薯,走的时候就把这些红薯留下了。后来,猴子发现了红薯,就开始作为食物来吃。由于是在沙土里生长的,红薯上经常粘着一些沙子,比较磕牙。后来,有一个聪明的猴子发现,把红薯放到水里洗一下,然后再吃,就不会磕牙了,于是他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身边的小猴子,这些猴子也开始用水洗红薯吃,再后来,这些猴子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其他的猴子,甚至告诉了其他岛上的猴子。于是,一天,一个令人震撼的场景出现了,在皎洁的月光下,100多只猴子排着队在水里洗红薯,这就像预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出现。

【故事寓意】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小范围内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他的行为可以影响到身边的人,而这种影响可以产生一种聚合效应。在目标管理里,领导带头谈目标、定目标、回顾目标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而领导的这种行为可以影响到经理层和员工,使大家逐渐培养一种目标管理行为,最终形成自我控制!

目标管理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没有高层领导的以身作则和示范作用,很难推行,因为它一种思想和组织行为,领导必须起到带头作用!

第七个故事:吴起不败

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是一位军事和政治上的鬼才,吴起的一生中毫无败绩,可以说是不败的军神,在政治上提出的改革方案,令魏国和楚国成为当时战国的霸主,吴起在作战上号令严明,在寻常的出征途中愿意和普通士卒同甘共苦,赢得了士卒的爱戴,以至于士卒为其战死亦在所不惜。吴起在军制的改革抛弃了当时军事上士卒作战不积极的弊病,使所仕国家的军事强于其他国家,正因此才能抵御强国的入侵,侵占小国的领土。

【故事寓意】这个故事讲的是领导在目标管理中要拉下架子,领导(家长或老师)平等对待部门或团队的每个成员(孩子),并提供顾问、教练、保姆服务,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团队的整体业绩。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曾提到了一个仆人式领导的概念,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仆人式的领导会问员工五个问题:

1、工作进展如何?

2、你在学习什么?

3、你的目标是什么?

4、我能帮你做什么?

5、我作为一个帮助者做得怎么样?

七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目标管理理论: 首先,一个人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

其次,目标要切合实际,看得见,摸得着;

第三,目标不是孤立存在,一个人的目标要和组织相关联; 第四,目标与计划密不可分; 第五,目标要进行分解落实;

第六,领导要在目标管理中起到率先垂范作用;

篇6:为什么要读书的七个故事

一、高考那几天,有一段话很流行:

“高考其实是所有年轻人在一起,做同一份试题,然后决定去哪座城市,和什么人成为同学,做什么工作,今后和谁相知、和谁旅行、和谁一辈子。”

更好大学往往意味着——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学妹,更好的同学,更好的专业,更好的老师,更好的学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校友会,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会让你的人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用一年时间去换取更多的人生选择权,在我看来是太划算的事情了。

二、上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问我:

“爸爸,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老师和你们都要我努力学习?”

我没有讲理想、梦想、眼界这些大道理,而是找来了龙应台写给儿子的那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仅仅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给儿子解释这段话:

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让你的人生拥有更多选择权。

三、王远成出过一道选择题:

总有一天,我们最爱的父母会老去,得癌症,进医院。

比如得了肺癌,要化疗。

化疗药物有很多种,其中一种进口药叫“贝伐珠单抗”,2万元一针,不医保,副作用小,不掉头发,化疗后不呕吐,病人精神。

而普通国产化疗药,一千多一针,可以走医保,吃了呕吐,头发掉光,病人生不如死。

半年后病情进展,化疗没用了,于是医生又给你两套方案。

一种是保守治疗:吃中药,疼到死。

一种是吃进口靶向药,易瑞沙和特罗凯,一天一片,每天1000元,不医保,全自费。但效果好,病人吃了以后,不昏迷,能躺床上跟你聊天。

这是你最亲最亲的人,你怎么选?

还怎么选?

不努力,真的没资格选。

努力和不努力,中间差着一个选择权。

四、“萌医生”讲过另一个故事:

前几年,我在医院实习。

有一天夜里,急诊室冲进来两位农民工,一位用左手紧紧握住右手,鲜血直下。

一位拿着一个酒瓶,瓶里泡着半截手指。

不用说,手指断了。

我导师说:现在接还来得及,以后手指功能基本不受影响。

他问:要多少钱?

我导师说:三千左右吧。

他愣了一下,说:那如果截掉呢?

我导师说:三百。

他果断地说:截吧,不要了。

我倒吸一口凉气。

那一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贫穷限制的不只是想象力,还有人生的选择权。

弱国无外交,弱者无选择,这是人生最残酷的事情。

最坏的生活,是没有选择权的生活。”

五、选择权究竟有多重要?

重要到超乎你的想象。

前几天,陆拾一讲过一个例子:

“我很穷没钱的时候,觉得找个月薪一万的男朋友就非常棒了。

当我月薪到了一万时,觉得月薪两万才能做自己的男朋友。

等我月薪到了两万时,觉得男朋友月薪怎么也得五万。

当我月薪到了五万时,又觉得月薪十万的男人才能入我眼。

可现在,年收入几百万后,我已经不看月薪找男友了。

这种感觉就好比,你没有房子,所以特别渴望对方一定要有房。

你没有车,所以要求对方得有。

可当你拥有的一切,能填满自己时,你对男人的要求反而会变得纯粹。

你给我爱情就好了,面包我自己买。”

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是什么?

是拥有生活的自主选择权。

自己给的,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六、有一个故事误导了很多人:

一位渔夫在海边晒太阳,一位富翁走过来对他说:

“为什么不去捕鱼呢?”

渔夫说:“捕鱼干什么呢?”

“捕鱼你就能挣很多钱啊?”

渔夫说:“挣钱又为了做什么呢?”

“挣钱你就可以买一艘更大的船。”

“买大船又做什么呢?”

“这样你就可以挣更多的钱。”

“那又能怎么样呢?”

“你就可以像我这样,在海边晒太阳。”

渔夫说:“我现在正在晒太阳啊。”

这个“渔夫和富翁”的故事,误导了很多人——你看,你想晒的阳光,我现在就晒着呢,你想拥有的悠闲,我现在就拥有呢,那我为什么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呢?

其实,两人看似都在享受阳光,但实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富翁拥有选择权,而渔夫没有选择权。

渔夫兜里钱用光了还能晒吗?

渔夫生了大病还能晒吗?

渔夫有了娃之后还能晒吗?

但富翁是不一样,他不仅可以选择天天晒,还可以选择在最好的海滩晒,还可以选择不晒太阳,去山上看夜景,去湖边吹风……

康德有句话说得好: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拥有选择权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最棒的生活状态是拥有选择权。

我们年轻时为什么要努力奋斗?

《离婚律师》中有一段台词,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我认真做人,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当站在我爱的人身边,不管他富甲一方,还是一无所有,我都可以张开双手坦然拥抱他。他富有我不用觉得自己高攀,他贫穷我们也不至于落魄。

这就是女人努力上进的意义。”

努力,不是为了跟谁攀比,只为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爱想爱的人,过想要的生活。贫穷一点也不值得赞美

王心仪自幼家贫,却一直成绩优异,2018年以707分的高分考取北京大学。她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和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她写的这篇文章《感谢贫穷》,在网上爆红,感动了很多人。在贫寒的环境中,考上北大,我们应该为之鼓掌、喝彩。不过,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2017年北京市高考状元曾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对于教育固化、阶层固化的大讨论甚嚣尘上。

同样都是高考取得非常好的成绩的优秀学生,同样爆红网络的两段话,2017年的学生说出了家庭基础对成才的重要性,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2018年的学生说出了贫穷对自己的磨练,却鼓舞了很多人。

没错,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家庭条件好,所以优秀;家庭条件不好,所以优秀。

真理只可能有一个。我当然站前者。

贫穷不可能是优秀的前提

很多人大脑里是没有一点概率思维的,他们头脑里都是一个一个孤立事件,单向思维。

你说“北大人都很厉害”,他说“也有人退学”; 你说“湖南人都爱吃辣”,他说“也有人不爱吃辣”; 你说“重庆女孩儿漂亮”,他说“也有人不好看”;

你是没法聊的。因为你脑子里有一个百分比,而他脑子里没有,他只记得:我在网上看到某某某被退学、不爱吃辣、不好看。我要说的是——概率。

当北京的父母们为了孩子能上金融街牛小学而斥资千万买入学区房时,农村贫苦家庭的父母脑袋里是没有“学区”这两个字的;

当大城市的父母周末带着孩子奔波于英语、奥数、钢琴、围棋、舞蹈、朗诵等补习班时,农村贫苦家庭的父母不知道世界上有“补习班”这三个字,就像王心仪的母亲说:你如果对学习感兴趣,是这块料,我会供你读到最高,如果不感兴趣,上专科也没关系。

当大城市一节奥数补习班500块钱时,好一点的农村的补习班还是10块钱能管一天的。

当大城市的父母拿着小鞭子催促孩子拼命考取更好学校时,农村贫苦家庭的父母居然会问:考大学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大城市父母暑假带着孩子去草原、山谷、海边、长城、故宫、龙门石窟时,农村贫苦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是连作业都不管的放羊式,孩子是随处游荡的。。。

你问我你说的是真的吗?当然,因为我就是那个从农村考大学考出来的。你要问我从农村考学改变命运的概率?估计有2-3%。

你知道吗?概率里边1%左右就是小概率事件,而小概率事件的规律是:你随便点一个人时,他绝对不会是那个成功者。

所以我根本不关心这2-3%,我根本不关心王心仪这样优秀的孩子如何看待贫穷。我想问的是:谁知道剩下的97-98%的农村孩子,去哪里了?

他们去了村子里震耳欲聋的简陋加工厂,去了风吹日晒下雨淋冰雹砸的农田,去了城市里高楼大厦建成之前丑陋肮脏又危险的工地,去了尘肺病高发的工厂。。我想问的是:这97-98%的农村孩子,当他们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之后,他们的孩子会去哪里?

他们的97-98%会去村里的震耳欲聋的简陋加工厂,会去风吹日晒下雨淋冰雹砸的农田,会去城市里房子建成之前丑陋肮脏又危险的工地,会去尘肺病高发的工厂。。

那2-3%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才是小概率,是农民不浇地不施肥不除草不爱护,随便撒下种子,无心插柳成的荫,是祖坟冒青烟,是靠天收的。贫穷,是可以要人命的。前几天火爆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让所有人记忆犹新的话: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穷病。这也是这部电影写实的关键之一。

《感谢贫穷》文中也有一句:贫穷。。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优不优秀还是小事,贫穷,是可以要了人的命的。

如果在网上搜一搜白血病、尘肺病、癌症等,你会看到一个一个的家庭,被小小的细菌、病毒击碎,他们为了治病,会倾家荡产,直至被死神带走。其中很多都是贫苦家庭。

他们如果有足够的钱,会因为生病家破人亡吗?会像电影里白血病患者老吕那样为了不拖累家人而自杀吗?

贫穷,什么时候成了优秀的前提?贫穷,什么时候成了值得赞美的事物?贫穷,什么时候成了可以让人感动落泪的故事情节? 关于贫穷的一切赞美和感动都是极端错误的。值得歌颂的是——奋斗、坚强、突围。

就像王心仪一样,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仍然能够奋发图强,尽最大努力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庭命运。王心仪是好样的!

我相信,她进入北大,北大中文系能够为她提供最好的教育,优秀的学校历史、各业名师、各地才俊能让她增长更多的见识,开阔眼界,毕业之后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能够留在大城市,扎下根来,结婚生子。

她的孩子,也将从一出生就享受大城市最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源,将来能够上比农村更好的小学、中学,能够上很好的大学。

王心仪以一己之力,改变命运,进入城市,这才是她最值得赞颂的地方。可是,谁会关心剩下的那97-98%的落入贫穷死循环的孩子们? 他们为什么会陷入贫穷死循环?

是他们傻吗?智商低吗?不爱学习吗?低人一等吗?活该吗? 我是绝不认同的。他们中很多人都很聪明,勤奋,能干。

但是,他们掉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掉入了一个巨大的无法识别、无法反驳、无法抗争的陷阱。

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几代人都只能生活在井里,只有少数人拼命往上爬,才重见了天日。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他们抬头就能看到井口大的天空,他们生下来就认为天空就是如此,远远看去只有一个碗那么大。

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他们封闭、迟钝,有时怡然自乐,有时自相残杀。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他们等待随时被疾病或猎人捕获。因为他们在井里,所以永世不得超生。唉,泪如雨下,我是没法写下去了。北大学霸感谢贫穷的底气,不是人人都有

1、一篇关于贫穷和希望的文章

最近一周,有两名准大学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个是云南小伙崔庆涛,跟着父母在工地拌砂浆时,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称走出大山也会回到大山,但回来时,期待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另一个则是河北女孩王心仪,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好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此前写下的一篇“感谢贫穷”短文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

王心仪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妈妈体弱多病、不得务工,只能在家照看农田和孩子,以及患有高血压、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

她有两个弟弟,大的即将升入高

三、成绩优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

从小学开始,王心仪就主动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喂鸡放羊,采摘棉花,春耕时还会帮妈妈下地犁田,她在前面拉,妈妈在后面推……

尽管家境贫困,但天生乐观的她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各种奖状、证书贴满了墙壁,四个多月前还在全校师生面前代表高三学子讲话:

“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我们便没有辜负这段青春、这段韶光!”

图自公众

号“河青家长会”(下同)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王心仪的表现都非常好。

妈妈心疼她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平常孩子的一半,每次在食堂买饭就买大白菜,舍不得吃点荤的;班主任夸她乐观开朗、格局很大,“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学习的学生”。的确,她爱好广泛,视野开阔,最重要的是很有主见。

虽然高中学的理科,但基于对文学的喜爱,填志愿时她选择了北大中文,这让周围很多人不解——为何不学个更赚钱的专业?她说,追随自己喜欢的事情更重要。

高考后,她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时,她正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让妈妈把信封里里外外拍了个遍。

就是这么通透的一个18岁女孩,面对姥姥的患癌去世、上学之路的艰难、同学对自己衣着的嘲笑,在文章中通通化为了两个字——“感谢”,宾语是“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

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这篇“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一经发出,感动了许多网友↓↓

同时,也让不少人搬出已故作家张贤亮说过的话(不可考,但很有道理)——

赞美苦难是一种罪恶,我宁肯放弃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只要能够让我以前过着正常人的生活,我就很满足。谁赞美贫穷,他一定在撒谎!

2、贫穷没有意义,战胜贫穷才有

虽然媒体报道的标题是“感谢贫穷”,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女孩字里行间感谢的是一路奋斗、倔强不屈的自己。

她没有感谢贫穷让她失去了亲爱的姥姥,没有感谢贫穷让她遭受同学的嘲笑,也没有感谢贫穷让她在长身体的时候,只能吃最便宜的大白菜。

她感谢的,不是贫穷本身,而是那股战胜贫穷的志气。她的感谢,更多的是在对贫穷和苦难表达胜者的藐视。

不可否认,有的人在环境的压力、需求的刺激下会迸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力量,但这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力量,是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

这既回答了”为何走出困境的穷人小孩是少数“;也是为什么最后超越了贫穷的人、绝不会再想要贫穷的道理;更是国家长期以来坚持扶贫帮困的原因。

人们为什么会误认为,贫穷的成长环境是生命中的财富? 大抵是太容易被生活中那些通过自己努力、战胜贫穷的事迹所激励,把个人的奋进、意志的光辉笼罩在了贫穷的上面,将”阳光总在风雨后“作为精神寄托。

不是贫穷成就坚强,而是坚强的人没向贫穷低头;

贫穷只会带来苦难,而苦难无论何时都是苦难,它带给我们的伤害是无论如何不会改变的,苦难不值得追求和感谢,磨练意志只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就像咱们的作文素材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坚持写完了《史记》,后人赞扬的是这种历经苦难不忘初心的精神,怎么也轮不到赞扬宫刑。

贫穷也如此,不否认寒门女孩考入北大这一个案可以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带来希望,但绝不能因此而号召大家肯定贫穷、感谢贫穷。

如若一定要为“感谢”找一个客体,不妨说是她妈妈。

看王心仪文中的描述,尽管妈妈身体不好、上学之路又破得不成样子,但她坚持每天接送孩子,风雨无阻、从不误时↓↓

当班上同学嘲弄孩子的衣着“土得掉渣”,她不气不恼,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给她很多务实的道理↓↓

虽然没多少文化,却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换作别的母亲不一定能做到这一步,对女儿的要求或许是读书无用,不如早点打工嫁人养弟弟↓↓

如此看来,王心仪的原生家庭在物质方面没有给予她太多,但精神上她已然是个十足的“富二代”:

勇于面对并克服贫穷带给她的痛苦、挣扎与迷茫,相信贫穷只是暂时的,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相信努力能赢得尊重。

这样的孩子无疑是令人钦佩的,她的“感谢贫穷”是如今罕见的精神力量,相当了不起,但背后也映照着一种无奈——如果不贫穷,成功之路会好走许多。

3、如果不贫穷,可能出现更多的“王心仪”

网友的评价不无道理,“现在的社会是越缺少什么就越宣传什么”。

穷人家的小孩能考700多分,很少很正能量,所以成了新闻;那些家里有钱还考700多分的小孩更常见,实际比例更大。

跟美国的超级英雄一样,“富的靠科技,穷的靠变异”,中国小孩想要读个好大学,是富的靠资源、走素质教育路线,穷的靠拼命、得三更灯火五更鸡。

2017年的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说过这么一番话: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虽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广受诟病,但肉眼可见的是,穷人家的孩子确实很可能出生不久就落后了。

在一些学者眼中,这种情况跟古时候是一样的,科举制度刚开始给社会提供了比较高的流动性,但随着社会逐渐成熟稳定,社会流动性都会降低。

举个例子,北大光华的颜色教授做过一项研究,看明朝的进士里,有多少是从精英家庭出来的,又有多少是普通老百姓。

早期,出身于精英家庭的进士比例只有20%,随着时代发展,这个比例一直上升到60%,后来虽有下降,但总体趋势还是上升的。到了万历时期,80%的进士出自精英家庭,基本没老百姓什么事儿了。

明代出身于精英家庭的进士比例(via.颜色)

进一步的,他们还研究了天气对进士出身的影响,发现恶劣天气一多,农业收入减少,穷人更没钱上学和考试,所以这些时段精英阶层中进士的比例更高。

研究之后,这位教授以自己任教的光华管理学院为例,得出一个教室200多个学生,只有不到10%来自农村家庭的调查结果……

事实上,无论最近崔庆涛和王心仪的新闻多么振奋人心,“寒门难出贵子”依然是现在的大趋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是课本上的一句古诗而已,穷人的生存环境、学习条件确实糟糕,甚至有向更糟糕发展的苗头。如果能得到改善,那么是否可以期待更多的“平民贵子”出现?

新闻里说,王心仪和弟弟高中期间一直在领贫困生补助,有位爱心人士也一直在关注姐弟俩,经常说只要他们有困难,随时可以联系他。但心仪妈妈说:“非常感谢社会对我们这个家庭的关照,只要是自己能负担的,绝不会向别人请求资助。我们省吃俭用,辛苦一点也没什么,一家人只要平平安安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钱还是去帮助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人吧!”

——他们家的条件已经够艰苦了,却还有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人”。

话虽如此,该帮的还是得帮,贫穷是国家的耻辱,社会有义务给予所有人战胜贫穷的希望和机会。别的暂不提,作为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教育公平和医疗保障在农村绝不能缺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的不是劝人去感谢贫穷、将其喊成一针麻醉剂、扎向所有人;而是齐心协力,让孩子成长的环境好一点、奋斗的路障少一点。这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4、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考上北大之后

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寒门学子考上清北的新闻涌现,但报道后续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可能对于其中很多人来说,收到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是人生的巅峰时刻。

“通知书只是一张船票,登上高校这艘船就立即作废”,想要顺利前往目的地还需自己掌舵。说“考上北大不等于阶层跃升”或许有些片面,但改变命运确非一次考试就能完成的。毕竟通过高考只需要克服小环境,之后更多的还是要直面大环境,就业、房价、教育,这些跟钱挂钩的社会压力都等着你斗争。

比较极端的例子,高房价。昨天又有一则孩子让家里帮着买房的新闻上了热搜,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个妈妈拒绝了,称“你终归是要自己飞翔的”。

按理说,网友一直以来对国内的巨婴心理极为排斥,认为啃老是三观不正,“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妈妈拒绝为孩子买房提供帮助也是很正常、可以理解的。

但这次新闻底下的评论却是这个画风↓↓

不是道德绑架、也不是卖惨哭穷,只是描述一个普通的26岁青年因为没钱所要面临的困境。

新闻主人公好歹还有家里依靠,那些家庭条件本就贫苦、还等着自己来养活的年轻人,可能这辈子都别想在大城市买房了。

另一方面,成都几个小区的业主不久前发生过一场争执,为了谁的孩子更有资格就读学区内最优质的一所小学,比收入、比职业、比出身,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操作被称为“中产阶级内部踩踏事件”。

可见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绝对富有,只有相对贫穷。在国内高昂的房价和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面前,谁都可能变成穷的那一个。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西虹市首富》,沈腾扮演的王多鱼为了花光10个亿好继承遗产,选择只做亏本生意,但不管什么夕阳产业,只要他投,人们就一起投;不管什么脑残梦想,只要他跟,所有人就一起跟。

在首富光环的加持下,“愚蠢”的王多鱼越来越有钱,电影院里的观众们一边笑一边难受,人和人的差距怎么比人和狗的还大?

更让人难受的是:生活都这么苦了,自己却还是得努力奋斗;即便知道奋斗后也可能贫苦如故,却还是不肯放弃自己,向贫穷低头。

这就明显不是贫穷厉害了,而是人的意志厉害。

所以,看到网上广泛宣传“感谢贫穷”时大家才那么激动,因为贫穷带来那么多苦难,绝对不值得被感谢;我们要感谢的终究是战胜贫穷、克服苦难的坚韧精神。

就算是写下“感谢贫穷”的女孩,本意也是感谢那个经过一路奋斗、终于看见曙光的自己,不是吗?

上一篇:复习课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教学设计下一篇:思想奠基党性塑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