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竞争的策略议论文

2024-07-07

合作与竞争的策略议论文(通用9篇)

篇1:合作与竞争的策略议论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商业银行合作竞争的意义及策略选择 作者:黄燕君 应 娟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4期

[摘 要]合作竞争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意义不像其他国际银行那样是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而主要是增强竞争有效性,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从而提升我国银行整体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银行经营效益。选择适当的国际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力争在合作竞争组织中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是我国银行合作竞争的策略选择重点。前者可以在“3c”原则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确定,后者可以综合考虑现有理论提出的多劳多得、风险补偿和效用最大三个原则及其模型,运用改进的群体重心模型来确定体现公平原则的最优收益分配方案。

[关键词]合作竞争;中国商业银行;意义;合作伙伴选择;利益分配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志码]A

篇2:合作与竞争的策略议论文

“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就已经出现萌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是最早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思想的,他经常和学生一起切磋学艺,交流理想、志向,并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对合作学习的阐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是,自班级授课制盛行以来,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观念就所剩无几,学习被理解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靠自己去努力。

今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其中一项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经历了实验教师的摸索、实践后,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过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探索,正是从失败中让我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在现代的兴起,发自于二十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提出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谓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互助性的学习,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在这种学习模式下,知识不是单纯的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更多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各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获得的。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取的方法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发现,而教师的主要职能是积极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去获得知识。

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能对数学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对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十分有利,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

除上文所论述的学科教学意义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至少包括:

一是采用这种方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小组或团队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互助互动之中会形成明确的责任分工。这样会在无形中要求每个成员同其他伙伴配合,积极主动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要求每个学生善于融入小组的整体工作中,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同时,还可将个人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更为提高。因而更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

二是数学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交往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同认知技能、动作技能一样,应该在中小学得到系统训练。美国教育家阿姆斯特朗认为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的主要方式应当是与他人交流思想、加强与他人联系与合作。由此可见,小组合作教学是提高交往技能的好形式。

三是数学合作学习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往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个别学生接受提问或上台板演,其余大多数学生无法直接参与活动。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则大大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有更多发言与表现的机会,可进行更多的相互交流及评价,可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应该看到,不同的学生在心理现象、知识能力、思维习惯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教师而言,合作学习恰好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不足。教师可将全班同步划一的教学活动细化为小组中少数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为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较多的机会。老师由泛泛地关注整个班级变成关注每个小组,进而深入到小组中的个人,为因材施教创造较好条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因此,进入课改实验后,我们越来越多地把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运用于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并在课改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

二、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课改实践中,笔者观摩过不少实验教师的示范课或公开课,发现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都是喜欢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的方式,但我也发现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笔者尝试着将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问题1]

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它小组成员。

后果: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自觉不自觉的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问题2]

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

后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

[问题3]

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问题确有合作的必要,但问题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深入思考。

后果: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有人听课时更甚),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问题4]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往往不是做得很好,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开锣,就草草收场,教师急于归纳总结。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教师观念陈旧,怕耽误教学时间,完成不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计划。

后果:合作学习只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插花点缀,学生没有足够的合作交流时间,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这样不单单会给学生留下遗憾,还会浇灭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我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三、实施策略

策略一: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1、合理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能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探究问题的效果。因此一般按照组内有差异、组间相类似的原则分组,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组成小组。比如可把成绩优异,能力强的学生与那些成绩不够稳定,性格内向的学生编排在一组,这样后者可得到更多关心与爱护,让全班学生主动接近他们,增加他们交往的频率,协调小组间和谐的关系。总之,组内差异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创造了条件,而组间类似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使每个成员都有一个身份,有一项特定的工作,可根据合作需要、学生特长,将学生进行分工:有负责纠正别人出现错误的监督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间的联系和协调的联络员,负责记录的记录员,负责总结的发言人等。在不同的活动中,角色还要进行互换,但要做到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做,从而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策略二:制定合作学习的规则

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制定好开展合作学习的规则,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分小组学习时不能讨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一般为四人一小组;

2、先做后说,先思考后交流,作有准备的发言,小组发言时音量要低,不能影响其它小组的学习;

3、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记住别人发言要点,对他人的发言作评价,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

4、学会如何主持小组学习,并学会作总结性的发言。

只有遵守以上几点规则,在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策略三:适时进行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在一堂课中,要找准时机,针对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短时间内个人无法完成的操作活动,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比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播放了一分钟内经过校门口的各种车辆的录像,让学生数一下各种车辆的数目。因为车辆太多,速度又快,学生数不过来,学生要求教师再放一遍录像,教师又放一遍,学生还没有数清楚。这时,教师说:“想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小组就开始商量,分工合作。在小组内,有数轿车数目的;有数公共汽车数目的;还有数面包车、大卡车等数目的。又放录像一分钟后,学生顺利地完成了统计任务。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学习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热情,提高了合作效率。

2.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

多用在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处。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动脑、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自己设计方法来验证。学生如果独立探究的话,学有困难的就无所适从了,其他同学也很难把性质探究完整。这时运用集体的智慧,全班同学分组积极行动起来,以好带差,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3.当学生意见有分歧时

当学生对问题的意见不一致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让他们在争论中达到对知识更深层的理解。例如:“角的度量”一节课,某教师在学生学过角的特征后,老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角。谁知,一些学生说出课桌、椅子、黑板上有角时,却有学生漫无边际地说:眼睛有角叫眼角,牛有角叫牛角,羊有角叫羊角。这时,学生间开始了争论:

生1:黑板、椅子、课桌上的角是角,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的边。

生2:羊角、牛角、眼角也称为角,但不是我们今天所谈的数学上严格的角。

生3:对,羊角、牛角、眼角是单指的动物身体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角。

……

学生在争辩中使问题越辩越明,达到了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

策略四、教会合作技能,培养合作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将合作的技能教给学生,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使其养成一种合作习惯的同时,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应教会学生以下基本的合作技能:

1.“善于倾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神情专注、眼睛注视着对方去听,有时可以用微笑、点头等表示感兴趣或赞赏,不随便插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2.“述说技能”。同样一件事情,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就会不同。“一句话可以说得让人笑,也可以说得让人跳”。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懂得阐述问题时要条理清晰、不夸张、不缩小,并争取做到风趣幽默,使人乐意接受。

3.学会质疑。在合作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

4.勇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的见解和看法与自己不同却更合理时,要善于接纳别人的建议,修正自己的观点。

5.组织管理技能。学生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善于分工,勇于负责,能根据不同意见作总结性发言。

策略五、适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老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引导-参与”的关系。在此,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具体表现为:

1、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冷场和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此时老师要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2、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3、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务。如果确实完成了,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等。

4、当学生对一些问题迟迟讨论不出结果时,教师要设置一些层次性的点拨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一步一步的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完“平行线的性质”之后,为了巩固这一内容,我先出示一道例题:如图①,直线l∥m,求角x的度数。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互相交流讨论,在学生讨论期间,我到各组巡视,询问讨论情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了几分钟后,没有小组能作解答,于是我就提示:此图有没有内错角?有没有同旁内角?(进一步提示学生解答此题可能要添加辅助线)再过几分钟,要求学生展示成果,结果有三种不同的添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一名学生直接度量求得。我对他们的方法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接着,我给出类似上题但比较复杂的题目“如图②、③、④,已知AB∥CD,根据点E的不同位置,∠E与∠D,∠B有什么数量关系?你得到什么结论?”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而后讨论交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快各小组就推出代表发言,探索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策略六、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实行合理的评价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要取得理想效果,就必须确立一种良性制约机制,以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要个人努力上进,还要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作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和激励个人竞争达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时要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还要体现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评价时要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面对各式各样的小组合作形式,如何制订比较合理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内容、效果,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达成小组研究结果的方式等等,都应当成为对集体的过程评价的重要观察视角。个人对分担任务的态度,执行及完成情况,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如何与同伴互助合作,个人对问题研究的贡献,个人达成研究结果的方式以及对集体研究结果的作用等等,则应当成为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的观察视角。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制度,促进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使一些原来得不到表扬的学困生在小组内经常得到同组同学的鼓励,有的还能得到同班同学的掌声,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教师、学生们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结语

篇3:小学语文合作与竞争学习策略

一、合作学习策略

1.要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 但不是唯一的。 有的内容适合于合作交流, 有的内容适合于独立思索。 很多教师在组织合作教学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 让学生两人一组讨论:课文中五壮士说的是谁? 大部分学生读了不到一半课文, 就笑眯眯地把头凑到一起玩了起来。 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学生只要瞄一眼课文就知道答案了。 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 因此, 具有合作价值的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合作内容具有价值。 要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或有一定难度、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作为合作的内容[1]。 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时, 一名学生提出:“五彩池的水可以洗脸吗? ”教师先让每位学生自行读书理解、领悟,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达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由于这一问题的答案具有多元性, 并且是学生关心、感兴趣的问题, 因此积极性很高。

二是内容可具体分解, 即可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 如第八册语文《落花生》一课, 教师可以把文章分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个部分, 小组中每个学生负责熟练掌握其中一个部分, 然后教给同组其他学生, 以便让每个学生全面掌握学习任务, 最后让学生参加所有学习内容的检验。 由于这种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它还关系到小组的荣誉, 因此, 学生们学起来就会格外专心。

2.分工明确。

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 这极易导致“责任扩散”, 小组成员各自为战, 一盘散沙,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小组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 如在《鲸》的教学课上, 通过学习课文, 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并归纳鲸的特征时, 前后桌学生虽然围在了一起, 却各自忙自己的事。 几分钟后, 教师喊“停”, 提问了几个学生, 这一阶段的“合作学习”就结束了, 没有触及合作本质。 针对这种不足, 合作学习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 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 往往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 使他们互相依赖。 如让不同的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纠错员、总结报告员、联络员, 等等, 这样小组成员能分工负责, 共同实现小组合作目标。

3.教给学生合作的技能。

“学生不会与人交流, 没有合作经验, 我能怎么办? ”这是教师常常提及的问题。 这种认识忽略了合作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内容, 合作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 因此, 教师要如同传授学科知识一样教会学生各项人际交往合作技能, 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技能的确切含义。 例如, “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 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在合作中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罗列出许多具体的行为指标, 如应该看着讲话人, 用点头、皱眉等行动表示正在倾听, 用“嗯”“对”等词语应对讲话者, 简要记录讲话的要点, 等等, 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倾听别人的讲话, 这比笼统地要求认真听、专心听更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4.教师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在合作过程中会暴露出许多问题, 需要教师参与合作过程并给予有效指导。 比如说, 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 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 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点拨。

5.做好评价。

目前, 不少合作教学的评价是单向的, 往往使一些缺乏学习技能的学生受到其他同学的冷落和忽视。 教师在进行小组评价时, 应该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 积极性、参与度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的滋味, 以此综合评价小组的合作效率。 合作学习追求的是教学中生生间、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融洽、互相信任、共同提高的交往过程, 要想使这一学习形式取得实效, 教师自身必须掌握一套科学、可行的引导和指导策略。

二、竞争学习策略

竞争学习策略有多种多样, 其目的也不尽相同。 如采取辩论赛, 就是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的一种有效策略, 也是竞争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辩论是人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看法时, 各自陈述理由、互相启发, 共同提高认识的口语交际活动, 它是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 也是语言交际能力的综合表现。 因此, 在小学生中经常开展辩论活动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而辩论中的竞赛活动最能激发同学们的交际欲望, 充分体现双向交流, 听说互动。 那么, 如何通过组织辩论赛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1.确定辩题, 明确目标。

辩题是辩论赛的灵魂。 小学生辩论赛的辩题必须充分考虑到问题是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是否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或做法, 如小学生是否适宜多看电视, 课后学习班是否影响学习, 分数是否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辩题既贴近学生生活, 又属于社会热点、焦点, 同时会激发辩手的参辩活力, 使辩手有施展的空间, 从而引发听众的共鸣与思考。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 诸多良好的心理品质正逐步养成, 加之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较低, 因此, 赛前可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 使学生在辩论赛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发展[2]。 如在六年级的一次辩论赛中, 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一是明确辩论过程, 练习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 坚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同时锻炼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抓住要点快速应对的能力;二是学习兼听各方意见、明辨是非、全面地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三是学习与他人合作, 增强团队意识。 这样的目标既符合学生实际, 又体现了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

2.梳理材料, 宣布规则。

小学生的辩论赛一般是为“辩”而“辩”, 即为观点而辩, 参赛双方在比赛中所持观点不一定是其现实生活中的立场观点。因此, 辩前要让学生收集正方 (肯定方) 、反方 (否定方) 的相关资料, 为“辩”和“论”做充分准备, 如理论依据、事实依据等。 一旦确定为正方或反方, 本方同学立即团结协作, 收集、整理、交流资料, 并分别选出四名主辩手。

辩论赛是赛事, 要决出胜负, 而且要保证尽量公平公正。 虽然小学生辩论赛不同于正规的辩论赛, 但为了培养他们的辩论能力, 提高辩论水平, 辩论赛中仍要有一套适合学生的比赛规则。 因此, 在赛前我预先宣布比赛的评比原则:态度是否积极;语言是否严密;表达是否清楚;论据是否有说服力;是否团结协作、互相支持, 等等。 通过以上赛前准备工作, 学生明确了辩论的方式、方法, 并随时遵循标准衡量自己的表现。

3.展开辩论, 相机点拨。

辩论不仅是语言的较量, 更是智慧的角逐, 思维的艺术。 正如谢希德教授所说:“辩论看似‘口辩’, 实为‘思辩’‘智辩 ’。 ”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往往会产生许多新思想, 撞击出理性的火花, 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它不仅考查辩手的语言运用能力, 而且检验辩手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 更考验辩手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语言、 举止的文明程度。 因此, 在辩论赛的过程中, 教师在把握以上要点的同时,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相机点拨, 指出辩手辩论中的亮点:一是思维敏捷, 反应迅速;二是语言文明, 简洁生动。 这样, 通过辩论赛就能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生动形象的教材。

4.评议总结, 提高认识。

评议总结是辩论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师生共同点评, 全面分析双方及个人的利弊得失,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 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并下定决心在以后交际活动中不断进步。

总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采取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平等竞争的学习方式, 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小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掌握学习与生活的技能, 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存在“盲目合作”、“为合作而合作”、“形式化合作”等现象。因此, 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又要强调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学习方式, 使小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提高学习成绩。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及采取相应策略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与竞争,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丁瑞林.小学生合作学习问题设计的策略浅谈[J].吉林课改, 2005 (1) .

篇4:合作与竞争的策略议论文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问题 活动 能力

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要求我们要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交流与沟通的课堂,要达到此目的的关键就在于构建一个能使学生们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学生间的合作能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推理水平,形成相互间良好的关系,也能使他们更好地接受不同的意见,具有更强的自尊心,更健康的心理,以及许多其他的优于单纯竞争或单独学习的效果。

一、合作学习的现状与问题

尽管合作学习已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践中运用。运用该模式在操作层面上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来自教师操作方面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

1.形式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老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只把它当成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在课堂上过一会儿用一次,(有人听课更甚),以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这样的合作学习实在是一种形式广义的东西,是一种典型的无效学习。

2.教师提出问题不当,难易无度。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恰当地提出问题而是根据自大的主观想象,不加思考,随着意提出问题。这样问题太容易,没有讨论价值,答案是书中现成的,俯拾即是。讨论的问题太难,又使学生不着边际,结论胡谄八扯,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降低了学生的讨论兴趣。

3.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合作学习时间,达不到应有的讨论效果。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给的讨论时间往往不够,使学生显得匆忙、零乱,来不及形成较完整的答案,就又被老师打信进行其他内容。如何做到恰到好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摸索。

4.学生知识层次的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不同,影响该模式实施的效果。

我们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往往知识好、表面能力强的同学,成了小组一主帅,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甚至一言不发。

二、提出科学问题,进行适当引导

我认为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中等难度的、有真实情景的、有挑战性的以及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的问题,即问题的科学性。太易和太难的问题都不适合,太容易的问题无需讨论,太难的问题,小组讨论难以使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真实情景有助于激发小组的兴趣,有挑战性的和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有助于更多的成员参与评价和获得成功感。给出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是教师设计这项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

例如,在进行金属钠一节的教学中,可以探究的问题很多,比如对Na和H2O的反应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对Na与Cu(OH)2溶液,Na与不同的酸溶液(稀盐酸、浓盐酸和稀硫酸)反应时,反应速率和现象各异的探究,到底把其中的哪些问题作为提供给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做出选择。考虑到教学重点与难点,考虑到合作性学习的任务要求,最后我在课堂上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对Na和水反应的合作实验,探究其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之间的关系,对Na和S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交流评价,以及课后共同完成小组实验报告3个教学活动中。这3个问题难度适中,其中Na和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提供技巧指导,进行有效指导

学习任务明确了,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多数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教师要在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明确的角色分工,帮助学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例如,金属钠一节中,对Na和S反应的实验方案设计,4人小组,教师可以建议一个人画装置图,一个人设计方案,一个人最后陈述,一个人控制时间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充当信使。我发现这种分工对于小组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活动是合理和有效的。

四、组织合作学习、积极参与活动

小组的活动需要从外界得到即时的反馈,需要有人分担困难和提供支持,需要有人分享快乐和给予赞赏与鼓励。那么教师在这方面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活动的进程与和最终的结果。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要善于控制,例如在一次新课程教学观摩课上,开课的老师他就把全班共分成12个小组,并且争取在一节课中让每个小组至少获得一次和教师单独交流分享的机会。那么教师选择在哪些活动中与哪些小组交流,用多长时间交流等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兼顾不同的需要,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间中不断地揣摩。在交流评价的环节,如果时间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组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应多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组间机会不均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课外创造机会,比如在课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实验装置设计图或实验报告等成果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展示等。在化学课堂中,无论是在学生分组实验还是设计装置图时,作为教师都应当努力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作为伙伴分享同学们的发现,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双方都能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分享与责任等很多积极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五、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如何使一个学生在化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情感智能的各个方面发展不均衡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一些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出众的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有优势,相对他们就出现了课堂中弱势群体。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多种的,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如果我们能让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涵盖其中的多个方面,给每个学生以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扬长的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合作探究兴趣,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智能和团对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例如,在学生们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小组实验时,你可以观察到他们自然的分工,肢体运动型的学生愿意动手实验,逻辑思维型的愿意解释推理等等;又如在刚刚进行同分异构体的学习时,很多学生感觉很困难,这缘于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中存在的问题,我在这里的教学设计是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戊烷分子中的5个碳原子,然后在讲台上表演出他们可以有多少种结合方式,这时你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这里会充当不同的角色。以上两个教学片段即是充分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教学活动设计,同学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希望得到展示交流的机会,作为教师听到同学们独到的创意,看到同学们之间平等地交流与质疑,感受到同学们迸发出的创造的火花,这时才真正体会叶谰老师的“课堂是有生命的”。

六、科学组织研究,提升合作效果

通过平时的一些摸索,我找寻到了一些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

途径1:

通过对课堂实验过程中一些异常现象的探究,引发研究性学习。例如,“乙烯”一节中,在制备乙烯的中会产生出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乙烯本身是无色接近无味的气体,如果抓住这一问题探究下去,让学生分组讨论原因,并设计出除去杂质并验证乙烯存在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便在课堂中开展了研究性的学习。

途径2:

对课本中的个别内容或习题答案大胆质疑。例如,上海某版本教材中关于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图明显存在问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改进,让起在思路上可以拓展。

途径3:

对社会中的化学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几起有毒原料泄漏事件、安徽有毒奶粉事件、广州假酒案事件等

目前,虽然我们在很多教学领域都在试探性地进行合作性学习,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合作性学习并不是万能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教学时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比如单从一节课来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但我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化学学科的、的兴趣和成绩,以及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是有帮助的。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范围有限、不同地区、不同生源的学校情况下来进行合作性学习试验,这就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黄雪金,《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中国教育曙光网

2.杨红波,化学教育,2005,26(2),32-36

篇5:竞争与合作的作文素材

导语:竞争中需要合作,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不错,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得到自己想要,所期望的结果。以下是“竞争与合作的作文素材”,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可作导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孙权

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创造文明。

——[印度]泰戈尔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德]叔本华

可作论据

01天堂与地狱

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同?最后,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结果,在地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02王选的比喻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选教授曾经对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作过形象的比喻:日本人有下围棋的做事方式,他们会考虑全局、整体,为最终的胜利可牺牲局部;美国人有打桥牌的风格,他们会互相合作、紧密团结;而中国人则是打麻将的作风,只知孤军奋战,看住上家,防住下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中国人向来以单干为主,如打麻将、踢毽子、乒乓球等,而外国人打篮球、玩桥牌、踢足球,都是集体性的,很有团队精神。

王选的比喻很经典,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与美国人、日本人的差别。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在这世界上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写作范例

无间的合作

墙角的那一株绿探出头来了,含苞待放。经过阳光的沐浴,驱赶了严寒;经过雨露的洗礼,消灭了干旱。最终,花儿盛开时有惊艳的美,芬芳的香。这便是太阳与雨水的功劳,它们明确的分工,无间的合作才成就了这一份美。

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在那一场场触目惊心的篮球比赛中,你可曾发现,即使是每一个球员在进攻,防守各方面分工明确,但是他们之间更注重的.是团队合作的精神。当一个球员投篮不中,另一个篮下的队员会跳起补篮,以为彼此之间的合作,他们进球,得分,欢呼胜利。同样的道理,倘若中国女排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她们又如何成为奥运会冠军呢?是合作,让她们可以在赛场上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汗水换来骄傲而喜悦的笑容。分工与合作,既然分工了,那必定少不了合作。只有合作,才能不散乱的砖瓦彻成巍巍的大厦。

一株独秀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雨的绿色长城。曾记否,日本蛮横地侵略着我们的领土,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此时,倘若没有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如何把日本侵略者从我们的家园扫地出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国民党和共产党既有明确的分工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有彼此合作,这不正完全地诠释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句话吗?只有合作,才能凝聚一沙一石,筑成千里长堤。

篇6:写竞争与合作的作文

写竞争与合作的作文

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表面上看似乎水火不相容,实质却是彼不离此,此不离彼。它们像两个强大而坚实的臂膀共同扛起了人类发展的基石。

“合作”,也就是“假君之力”。哲学上讲,事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却又不是无条件的。这条件是什么?就是利益的汇合。人类社会要进步,就少不了合作,少不了互助。

“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合作”。只有共同发展了,才谈得上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因为竞争,人类才得以在历史的行程中碾下一道道不可磨灭的痕迹。

50前中原大地上活跃着三支力量: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一个炎热夏日,炎、黄合作与蚩尤战于涿鹿,结果炎、黄胜,得以使炎黄子孙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而炎、黄之间的.激战以及黄帝的最终胜利则为华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我们不得不感谢古人的壮举,不得不惊叹这“合作”与“竞争”对人类的贡献。

200年前的美国,曾是一片涉世不深的净土,北方的殖民主义工商业欣欣向荣,南方种植园经济一派生机。但是由于英国的压制,美国难以发展。终于南北两强合而为一,共御外侮,才有了今天的“美利坚”,才有了完全意义上的美国。(范文网 )“合作”是美国人民迈向独立的起点。然而一年后,南北两强由于利益冲突而发起南北之战,这是南方北方的一次实力大比拼,利益大竞争,这是美国对“先进”和“落后”生产方式的艰苦抉择。最终优胜劣汰,工商业以实力获胜。因此,美国有了经济的大增长,增长速度以月计算,并发展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合作促进了发展,发展激励人们竞争。没有合作,社会将会分崩离析;没有竞争,社会将止步不前。

篇7:高中竞争与合作的英语作文

Competi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our social life. We compete when we play games, we try to do better than others in our study, and there is constant competition for jobs, fame, wealth and so forth. We can say that, in a certain sense, competition is one of the motive for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e often find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nk of a football game. During the game, one team is competing against the other, but each member of the team must cooperate with his teammates. Otherwise, they would lose the game however skilled every individual player might be.

While advocating competition, we must not forget cooperation. In modern society, cooperation is especially necessary because except for a few craftsmen and artists, most work is fulfilled with and through other people. In many cases, we can not achieve anything if there are only competition and no cooperation.

竞争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我们当我们玩游戏的竞争,我们试图做的比其他人在我们的研究中,有持续的就业竞争,名声,财富等等。我们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机的力量。

我们经常发现竞争与合作在同一时间。一场足球比赛。在比赛中,一个团队竞争,但是每个成员的团队必须与他的队友合作。否则,他们会输掉这场比赛但是熟练每个球员。

篇8:合作与竞争的策略议论文

关键词:中职,竞争与合作,教学

根据教学课堂改革的要求, 很多的学校已经把课堂教学方案进行了调整。但是, 还是存在着教学课堂的灌输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把教材内容按顺序讲给学生听, 学生把教师觉得重要的知识抄写下来。这样的教学办法过于陈旧, 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不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活思考能力。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全然不知, 学生有没有理解教学所讲的内容教师心里也没数。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提起兴趣, 不能实现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目的。

一、让学生之间互助学习, 加强学生的团队竞争与合作的概念

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组成竞争合作的伙伴, 组成一个小组团队, 在团队中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 互相关心和帮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互相的心理, 让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的意识。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与其他小组互相竞争, 互相评价帮助别人, 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 努力提高自己并帮助他人学习进步。我们可以用抽签的形式来为自己找一个帮助的“对象”, 全班同学之间互相成为关注的对象, 每个人都有关爱和被关爱的权力, 让学生可以体会关心别人和被关心的幸福感。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 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关心对象告诉同学, 让学生之间的感情更深厚, 让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和感谢别人的帮助, 学生进入社会后就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 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团队公平的考核制度, 督促团队成员共同进步, 增加团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传统的考核是针对个人展开的公平公正的考试, 学生对于考核成绩只关心个人的成绩是否优秀, 体现个人的荣誉感。在对团队人员共同考核时, 学生不仅会关心自己的成绩, 还会关注整个团队的成绩, 看看自己有没有拖团队的后腿, 有没有为团队争光。教师会在一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测试, 以团队考核成绩来评定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如果有一个学生没有努力, 就会拖整个团队的成绩, 所以使每个学生都加强自我学习和帮助其他团队成员进步的意识, 使学生学习更积极, 团队共同学习时效率更高。通过团队的协作与竞争, 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得更快。

三、把团队竞争向社会竞争模式引入, 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在课堂团队教学时引入一些社会竞争的模式, 让学生对社会职业人员的竞争有一些了解, 用物品来奖励优秀的学生。教师把学生分为6~8个学生为一组成员, 把不同性格、不同才能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 使成员之间可以互补, 共同学习和进步。从小组中选出一个最热心的成员作为组长, 组长担负着管理成员和服务团队的任务。在教学中, 把每个成员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作为团队的竞争, 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表现欲望, 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社会上的激烈竞争状态。教师对每个团队成员的表现累积下来, 表现最好的团队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奖励的方式可以由获胜的团队来决定, 让他们可以体会到付出会有回报的喜悦。在一个企业的管理当中, 管理水平不能让每个人都觉得满意, 只要让优秀的员工感到满意就已经可以。因为只有少数的人能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相对于学生也是一样的, 优秀的学生更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对获胜的成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是很有必要的, 由获胜人提出奖励要求, 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上进。

四、给学生一种团队归属感, 让学生在团队中好好表现

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团队中发挥作用, 在团队中有贡献感, 从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这种心理是人的一种本能, 每个成员在团队中的一种存在感。学生个人的能力, 个人的特点在团队中积极表现出来, 增加自己的一种被需要的心理。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忽略学生同时也在团队中, 要让每个学生积极展现自己, 增加每个学生的归属感, 使每个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作用, 被团队所需要, 应该积极调动每个学生的情绪, 让他们努力进取, 共同提高团队的学习水平。

总之, “竞争式合作学习”这种好的教学方法已经帮助很多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竞争式学习的概念。中职学生能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现状, 从而把握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 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 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对社会建设有创造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滕桂荣.小团体决策:成员地位差别和任务种类对团体达成一致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13 (1) .

篇9:合作与竞争的策略议论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策略

0引言

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平台上,按照一定通信标准和协议开展的商务活动。它不仅是一种互联网的在线销售模式,更重要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老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了数据化的处理过程。电子商务包括各种有商业能力的实体及所涉及到的金融、税务、教育、社会的其它层面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尽管目前许多企业并未全部实现交易的电子化和商务过程的网络数字化,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商业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逐渐打破企业、行业界限。使不同企业、行业共同参与到某一商务交易活动中,成市场为一个复杂、多变的竞争体系。

1电子商务的特征

电子商务源于传统的商务活动,但又不同于传统商务形式。它是在计算机网络和传统商务基础上的一种突破时空和地域界限的新的商务形式。一般认为电子商的特征应包括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全球化市场定位,透过互联网机制,可迅速且容易的扩大市场及供应链,使之涵盖全世界上下游潜在的客户与供货商。同时市场开放透明的价格和低进入障碍及全天候运转,使得市场蓬勃发展,势头强劲。其次,个性化需求的交互式管理及快速有效响应,加之交易的迅捷,使得网上购物更具吸引力。最后,市场交易信息存储、整理、完善,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依据。

2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的一系列特殊资源的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一般认为它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企业声誉、营销技术管理能力、管理者的能力、经营者驾驭财务杠杆的能力、企业文化等等。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无论大小,企业形象、声誉都将通过网站或页面表现出来,企业面对的将是相同的开放的市场,处于相同的平等的竞争条件下,与消费者的距离也并遥远,一些语言障碍也可以被轻易扫除。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电子商务,都会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电子商务将改变企业的竞争领域。电子商务扩大了企业的竞争领域,使企业从常规的广告竞争、促销手段、产品设计与市场细分等领域的竞争扩大到无形的虚拟的竞争空间。同时电子商务可以在组织间和组织内部进行,因此电子商务加强了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迅速沟通,增强了产业链之间的合作,改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成本结构,这使得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和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内部和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其次,电子商务将改变企业的竞争基础。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商务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而改变企业的竞争基础。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网络成为真正的世界市场,企业营销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可以让整个世界市场呈现于眼底,轻松便捷的点击、互访便能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网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企业获得用销售人员、经济情报人员和各种广告所不能得到的新客户和新市场。应用电子商务也大大节省了企业营运资金,网络信息传递使企业的产品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通过虚拟站点和虚拟商店节省了硬件营销场所、人力和营销店面的维护等方面的巨大投资,全面而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的营运资金。另外,企业还可迅速地了解市场供求状况,使企业的决策更趋于准确化,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资金投入的风险。

最后,电子商务将改变企业竞争的手段。电子商务的出现,人们可以直接从网络上采购、批零。传统方式的营销方式将被网络代替,传统的人员广告宣传将逐渐也为适应新的营销环境而改变。企业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定位,将更加依赖于上网者的资料以及对网络的充分利用。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组合和分销等一系列营销管理活动将会因电子商务而发生改变。

3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任何公司都必须对变化的市场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迅速调整经营战略,规划适应于经济环境的商业模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无论一个企业过去如何成功,公司的实力如何强大,不根据变化的市场做出相应的对策则无法生存。如在20世纪80年代,控制计算机市场的公司是IBM和Digital Equipment,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Digital公司已被Compaq公司兼并,PC机市场也由IBM.Compaq.Dell.Gateway。共同瓜分,这是由于IBM与Digital两大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激烈的市场变化,未能及时改变公司的经营战略。几年后,Compaq公司与Dell公司的竞争以Compaq公司的失败而告终。眼下互联迅猛发展。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如何改变传统商业模式,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和发展。

3.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思想认识上树立全新的市场观念和时空观念,确立“电子商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的观念。确立信息化、知识化管理的观念,加大信息化设备投资,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中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分配的信息化。其次,要确立知识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要素的观念,充分理解知识是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接受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增理论,即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高回报又可对知识积累产生正反馈放大效应:第三要确立经营管理的人性化观念,随着大规模生产逐渐被灵活的网络所代替,这种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结构体系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加强调团队文化和文化人的参与,人性化观念不可缺少,但是也要认识到实施电子商务绝不仅仅是建立一个企业网站的问题,建立网站只是一个基本的环节,它是必要的,但又不是主要的。“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而不是“电子”,否则就本末倒置了。第四要改变传统投资生产的狭隘观念,企业确认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其在高新科技企业的资产主体地位。实施电子商务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它。实施初期,由于大量的基础性投入,亏损是正常的。企业不能被短期行为所迷惑,而错失提高竞争力的机遇。

3.2重新定位企业管理方法。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首先必须通盘考虑,作出一个全面合理的规划。企业应实现硬、软管理结合,并逐步过渡到软管理。硬管理指机构、组织、计划、控制等技术性、经济性管理i软管理指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以达到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而在激励机制上,应弱化对过程的控制,将

绩效评估作为对员工考核的重要手段,同时给员工以更大的时间弹性和空间自由,强化个性化管理,放松经济性强制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加强企业信息化硬件建设。企业内部应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拓展电子商务业务领域,同时要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规定。在观念、组织、资金和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小规模地率先在标准化程度高、交易量大、批发次数多、顾客流量大的商品或服务领域加大信息设备的投入,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3.4重视人才培养。企业要实施电子商务,人才是最重要的财富和战略资源,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包括系统开发人员、维护人员、专业操作人员在内的各种信息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应该从传统的资本决定论向人才决定论转变,把企业的竞争定位为人才的竞争,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人才对企业资源的合理运用。企业可以通过良好的用人机制吸纳一批网络技术人才,发挥他们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企业也可以用美好的事业前程、优厚的物质待遇、真诚的人本精神留住人才,让他们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奉献自己的才华:另外,企业要高度重视对原有员工的培训,让全体员工树立起利用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观念,并且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电子商务才能够在企业真正实施起来。

3.5用电子商务的规则重组和再造业务流程。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企业和外部的厂商、客户之间、企业的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运作方式都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可以说和企业价值增值相关的所有活动构成的价值链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只有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才能适应新的变化。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一方面可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设计适合电子商务所要求的快速、准确、安全、有序流动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使企业内部作业流程达到并行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战略。

3.6开辟国际市场,拓展企业市场竞争空间。外贸领域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领域,但其创业环境较好,各项法律法规比较规范,能为获得新的客户及市场提供便利。因此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扩大市场范围。在传统商务模式下,企业要花费比较大的代价才能获取到贸易订单,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能极大地降低买卖方之间的供应运作和采购管理成本,削减交易费用,促进交易更轻松地达成。企业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入全球采购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寻求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2008年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外贸交易额达到了6000亿元,阿里巴巴、环球市场、环球资源等几家老牌B2外贸平台为国内不少外贸企业真正带来了订单、效益随藉国际B2B电子商务平台数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外贸B2B电子商务也必将迎来高速增长期。由此表明电子商务网站在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众多的企业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最便捷最经济的选择。

3.7建设富有特色的企业网站网站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网站本身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关键是所建的企业网站要独具特色。否则,毫无特色的网站很容易被淹没在“茫茫网海”中。同时,还要有发展眼光,考虑使用中英文等两种以上语言制作。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后,企业的竞争不仅仅限于国内,企业的目标是提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英语为母语的访问者占全球访问者的绝大多数,如果只使用中文,就会把潜在的90%的潜在客户拒之门外。

上一篇:国企改革对电网下一篇: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