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讲座稿件

2024-08-05

反家庭暴力讲座稿件(共8篇)

篇1:反家庭暴力讲座稿件

反家庭暴力法讲座

湖南普利律师事务所 黄瑾律师

一、立法目的: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当前家庭暴力的现状:有资料表明,中国2.7亿家庭中,有30%存在家庭暴力行为,除了殴打等暴力行为外,危害性最大的精神暴力,即冷暴力,家庭暴力已成为影响和破坏婚姻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已经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三、立法的必要性:由于缺乏法律的支撑,缺乏足够的司法干预,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救济渠道,受害者得到支持十分有限,根本就不能制止家庭暴力,有些受害者报警或寻求妇联帮助后,反而会招来更大家庭暴力,导致那些受害者对生活无望,甚至选择自杀,还有一些受害者因自卫而杀人,这是在家庭暴力恶性循环中不可避免的恶果,特别是一些受性虐待的妇女,她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由此可见,没有专门的法律做保障,要想杜绝家庭暴力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四、立法的原则:

1.零容忍原则:就是指反对,消除和制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2.受害人本位原则:主要是指反家庭暴力立法应坚持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3.预防为主及早干预原则:预防为主指通过宣传、倡导,采取反对家暴的各种措施,增强公民反对家暴,禁止 一切形式家暴的自觉意识,从而防患于未然,早期干预指对已发生的家暴事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家暴升级,使家暴受害人及时解脱出来,对实施家暴人及时教育,消除其施暴动机;4.政府主导,多机构合作原则;5.教育矫治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五、反家庭暴力法和亮点

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表明了态度,体现了进步,打通了渠道,划定了红线,营造了氛围,顺应了民意。一是表明了国家对家庭暴力的否定和谴责,宣告了家庭暴力不是个人私事而是社会公害,不是家庭琐事,而是违法犯罪。二是彰显了国家对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三是畅通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渠道,使家庭不再是隔离于社会的孤岛,家庭成员受到家暴不再是孤立无助。四是为每个家庭及成员划定了行为红线,任何人都不得越过红线侵害其他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五是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注家庭暴力,反对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六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中,顺应了社会公众的期待与关切。

亮点一:精神侵害也属于家庭暴力。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庭暴力的类型主要有四种: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在暴力形式上,尽管殴打等身体侵害仍是家暴的主流,但辱骂、恐吓、诽谤、宣扬隐私、无端指责、威胁、跟踪、骚扰等精神暴力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凸显,因此,精神侵害也属于家暴的一种形式。亮点二:构建多机构合作反家暴机制。第四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暴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应当做好反家暴工作。反家暴工作不是某个组织的事情,是国家责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亮点三:强调预防为主,尊重受害人的真实意愿,特殊保护。第五条规定: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的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未成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的保护。

亮点四:遇家暴可报警或起诉。第十三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法定代表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受害人所在单位、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妇联等单位投诉,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亮点五:强制报告义务。第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员、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站、福利机构及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强制报告义务,是对第五条特殊保护的具体化。

亮点六:紧急庇护制度。第十五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并按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处于无人 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臵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福利机构。

亮点七:公安告诫制度。第十六条规定:家庭暴力情节轻微,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具有证据作用,并作为法院认定家暴的证据,裁定人身安全保护令,可判决准予离婚,对受害者给予损害赔偿。

亮点八: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在72小时内作出,情况紧急的应在24小时内作出,保护令包括下列措施:①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②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相关近亲属;③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④其他措施。

亮点九:同居、寄养等共同生活关系也受本法调整。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的处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主要包括:一是监护关系;二是扶养关系;三是寄养关系;四是同居关系。

篇2:反家庭暴力讲座稿件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以下是本网站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反家庭暴力法法律讲座心得体会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后果严重,给无数家庭造成了悲剧,或妻离子散,或人财两空。受害者不分性别、年龄、学历,而且受害者往往基于各种原因不敢对外说。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XX年3月1日施行,标志着制止家庭暴力有法可依。

XX年6月25日,在北京源众性别发展中心的发起下,新乡市妇联、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法院法官陈静、湖南省家庭暴力危机干预中心特约维权律师万薇、新乡市婚姻家庭律师代表韩林、牛志强以及来自北京、天津、湖南的法官、律师、公安代表的参加下,齐聚新乡,共同就《反家暴法》的立法背景及司法实践做了研讨,以期推进法治进步!上午,陈静法官与我们共同分享了反家暴的“莆田经验”,并就自己切身经历给我们全面阐释“控制性暴力”、“人身保护令”,从法官视野让我们对反家暴法有了全面的认识,也为我们今后的反家暴工作提供了借鉴!根据《反家暴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遗憾的是本次立法并没有将性暴力、经济控制纳入进来。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其紧急情况下法院应当在24小时内做出裁定,并同时送达有关机构,给施暴者以威慑力,可以有效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

下午,万薇律师从律师视野与我们共同分享了反家暴的“长沙经验”,并就家庭暴力告诫书以及与人身保护令、离婚诉讼的衔接做了详细探讨,家庭暴力告诫书的发出者为公安机关,因为公安机关的威慑力要远远高于其他机关,它可以作为人民法院作出人身保护令裁定的直接依据,以及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的有效证据,为离婚诉讼受害者争取最大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经过一天的探讨,参与各方收益匪浅,也为今后的反家暴点燃了星星之火。

反家庭暴力法法律讲座心得体会。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前配偶或者虽未结婚登记,但已形成稳定男女同居关系等亲密关系的,可视为家庭成员。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已经离了婚了,那双方之间的一种暴力行为就不属于家暴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绝对。

在集美区,存在家暴行为而导致刑事犯罪的案例比较少,说明大家的法律意识和和谐观念普遍比较高。05年的时候,曾经有一起案件,父亲因赌博成性,又喜好喝酒,长期在家对母亲实施暴力行为,以此来发泄,当然家里的儿子也是不可避免的成为第二个受害者。母亲为了保全家庭,每次伤害后,都选择隐忍,选择原谅。这也是很多家暴受害者的一个观念,总觉得过了这一次,下一次也许就好了,觉得还是稳定家庭比较合适,担心离开施暴者,以后的生活会不稳定或者存在着危险性。好几年过去了,这个家庭的情况一点都没有好转,儿子也一天天长大,懂事,很难理解父亲的行为,非常同情母亲。有一天,父亲赌博后回到家里,喝了醉呼呼的,又开始大骂他的妻子,拳脚相加。儿子去劝慰不仅没有用,反而还被他父亲一并打骂。然后儿子愤怒了,他觉得自己和母亲不应该这样凭白无辜的被一直打下去,就到屋里拿了一根绳子,直接把父亲勒死了。他这个举动,把他母亲给吓到了,最后在母亲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投案自首。当时案件审理时,走访了村里乡亲,邻居和村委会都联名上书,请求轻判这个孩子。最后,综合考虑全案的案情,给了这个孩子进入社区矫正的缓刑的机会。这是个非常典型的家暴环境下的故意杀人的案例。儿子“以暴制暴”,结果触犯了法律。

谈到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我想多说几句。家长在家中体罚孩子,有人报警的话,110联动是可以介入的,如果体罚的情形严重,就有可能触犯到法律。希望爸爸妈妈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注重沟通交流。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针对新生儿。12年的时候,有个17岁的女生,未婚先孕,便离家出走到亲戚家借宿。临近预产期的一天,大概12月份很冷的天气,她去上网,在网吧的时候,感觉小腹疼痛,就直接在网吧的卫生间产下一名女婴。因为担心被人发现,毕竟是未婚,而且自己还不满十八周岁,于是就用一团纸塞入女婴口中,将女婴弃于垃圾桶,然后将垃圾桶移至难以被人发现的卫生间窗外的窗台上,导致该女婴窒息死亡。最后这个年轻的未婚妈妈,因为其是未成年人,认罪态度较好,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去年电视上也报道了很多,家中亲属,对小孩尤其是女孩扎针,导致多次手术的事情,这些都是很严重的家暴行为。

实施家庭暴力的人根据其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离婚理由之一,分割家庭财产时应适当照顾受害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于实施家庭暴力显著,但又尚未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当然,情节严重的,就有可能触犯刑法中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遗弃罪、强奸罪等。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个罪名,是性暴力涉及到的强奸和猥亵罪。一般比较容易发生在继父母对继子女身上。

我刚讲的这些,都是女性作为受害者的。现在,男性作为受害者的比例开始明显增多。男性受害者受到身体暴力的情况比较少,多数受欺负的丈夫受到的是辱骂、嘲笑、讽刺、经济控制等精神上的虐待。曾经接待过一个男士,个子很高大,来了就在诉苦说被他老婆欺负,家暴了。没多久,他老婆也赶来了,跟这位男士相比起来,女方明显是属于娇小型的,所以当时这个男的说什么我们都觉得不可信。男方特意指出他脸上有一道疤,是女方拿菜刀砍得,鉴于他老婆当场默认,一时间在场的都不知道该以什么理由来调解。后来了解到,孩子目前尚在高三,为了孩子的情绪,考虑他们倒不是经常性这样,就劝他们回去,不要再打架。这个案件也就算撤掉了。所以,虽然现在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男女毕竟是平等的,也许一旦男方成为受害者,在传统观念中反而会更取得大家的同情。

与传统典型的家庭暴力相对应的,是在知识分子家庭普遍存在的冷暴力。也就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态度冷漠、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夫妻双方都是冷暴力后的受害者,两败俱伤,往往还会不经意地让家庭冷暴力漫延至家中的小孩,对下一代的伤害更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伤害之大是无法预计的。

总的来说,家庭暴力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受害人的身体权、健康权、人格权甚至是生命权,已经成为破坏现代婚姻家庭幸福,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威胁。如何有效防止和禁止家庭暴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或者说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应该考虑也必须考虑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在婚姻生活中做到相互信任、理解和宽容,避免发生家庭暴力行为。面对已经发生的暴力行为,要做到“零容忍”,不姑息,不纵容,并及时向司法部门求助。

反家庭暴力法法律讲座心得体会《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到现在,关于家暴的报道反而愈演愈烈。原本希望通过法律的方式去遏制家暴的产生,不知不觉中反而让家暴登堂入室到了社会群体化的讨伐。这算是司法对于恶性行为的公开,然而作为家暴的根深蒂固却远没有人所想得如此简单。自古就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做法,对于家暴的立案必然也有诸多因素生出阻扰。

我家附近一邻居,是一对四十出头的夫妻。家主有着魁梧的身材,面拉长露出凶相。他从事的是纺织厂机械维修的工作,算是有一门手艺的人。他老婆是纺织女工,因为长得漂亮很容易延伸出多种事端。刚过四十的年纪,依然风韵犹存,不难想象家主的担忧。他们有一个儿子,现在出去工作添补家用,在外人看来算是一个美满的家庭。

然而,也是最近几年变得安分点。搁早些年,他们一家是三天一小吵五天打一次架,邻里邻外见怪不怪。男人仗着魁梧有力先声夺人,女人拥有着伶牙俐齿的本事趁势回击。男人怀疑女人厂里不检点,花钱买衣有点大手大脚;女人说男人没用的都那么久了还赚不了多少钱,每次发了工资就得全数上缴。于是,两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演变成局部战争,起先是抑扬顿挫的街码,到后来直接上手厮杀。女人自然没有男人力气大,她的父母过来帮忙,自然也被厮杀进去。打到最后,家里锅碗瓢盆总要碎上一些,缺胳膊少腿的凳子椅子也是在所难免。农村的男人,有一个好处就是特别能持家,修修补补的本事一般城里人学不来。战争过后,男人只得一边努嘴,一边整理战场。

邻居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男人女人至多是好言劝慰,从来没再如以前拉架一般阻扰。农村人能懂得人情世故,帮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自家的事情只能自家解决。邻居们最多是不让男人打得过于凶狠,却没想过男人屡次三番依然照旧。

女人没有逃避,照样和男人操持着整个家庭。因为他们有一个儿子。

有必要知晓的是两家的结合本是父母媒妁之言的好事。两家在村里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是把持着村里的资源。哪怕现在,我依然觉得这个男人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得到了现在的女人。男人或许也因为这个原因,一直有种不自信的感觉。他干过捆绑女人禁足等混账事不在少数。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或许这几年女人可能还要继续过着如此的生活。

这件事证明了世人对于家暴的憎恶,或是对于拯救人于水火之间是愿意伸出手来。

随着男人打女人的事在厂里流传起来,一帮出于正义感的人决定教训一下这个男人。他们选择的套路在后来主人公回忆讲述中是如此的诡异。厂里有晚班,晚班交换点是夜里十二点左右。那帮人在他回家的小路上埋伏,等他经过时从后面用蛇皮袋套住了他的头,一顿拳打脚踢下尽是主人公的哀嚎声在夜空中回响。他们打完以后,撂下一句狠话。如果再听见他打女人,他们还会如法炮制。事实证明,有一部分男人就是欺软怕硬的。男人在家里休养了很久,或许也是儿子越来越懂事的缘故,他很少再演变口角之争变成拳打脚踢。

不过,不得不说这个男的确实是好人。在村里哪怕厂里,他的风评一直如此。因为跟他关系不错,又常常回家能碰面聊天。我多少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从根本上讲他是家庭氛围影响下后天形成的暴力。他父亲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那个时代这事不算事。只要不死人,村里就不会干涉。到他这里,生活的压力随着厂里尔虞我诈的斗争让他刚开始的生活苦不堪言。他需要发泄的端口,又苦于找不到合理的方式。女人就成了悲剧的主角,所以在我看来他的那些义正言辞的理由,不过是借口罢了。

可能,这对于女人不公平。因为从生物演化的轨迹来说,女人的存在一直是被男人保护的对象。而且随着社会的演变,不管是狩猎时期到后来农耕时代,女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财产而得到保护。女人的存在意义在偏远地区依然是如此的观点。女人只是作为一个工具存在。如果超过了工具的范围,等待女人的将不是一顿毒打,可能还有更糟糕的结局。

所以,我不知道有没有关于家暴形成的根源的理论,就算有我想也会是从生存环境、社会压力以及个人成长的过程着手。不过,还有一个是群体响应的氛围在作怪。

当然,家暴就像一颗毒瘤长在了一棵树上,因为树本身顽强的生命力已经超过了这个现象,自然象征毒瘤的家暴也不会影响树的生长。家暴的存在变得是很自然的现象,只不过突然要用法律去规划这个行为,它背后的意义不仅是女权主义伸张的平等,更是对于这个社会发展某一部分恶的揭露。

也许在过去这是一个家庭的小事,而且家暴一般都是鲜有外人知晓;然至少有伦理在约束着家庭。现在的人因为身上有一种叫羞耻心的东西,更不愿意让别人知晓自家的糗事。然这种风气正助长了家暴的气焰,加上舆论导向的作用,原本水里的东西渐渐浮出水面。有人发现这不仅是自家才有的家暴,家暴反而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篇3:对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思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中第一条明确阐述了家庭暴力的概念:“‘家庭暴力’, 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 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 构成虐待。”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 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 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 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对于家庭暴力行为, 我国学术界一致认为家庭暴力应为出现在家庭内部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 (1) 笔者认同这种观点, 家庭暴力包括了性暴力, 虽然概念中没有明确提出性暴力, 但是法律作了概况说明其应归于“等方面”之中, 因为性暴力行为侵犯的是被施暴者性权利, 属于权益的剥夺, 暴力的概念尚可完全包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家庭暴力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识阶层”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2007年网易女人频道与中国反家庭暴力网络合作针对妇女的暴力调查中, 数据显示身体暴力仍是主要形式占40.52%, 而精神暴力, 冷暴力也分别占到24.71%和14.13%。 (2)

二、我国目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及缺陷

我国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问题探索起步较晚, 发展相对缓慢。目前出台的《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和《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对于保护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人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只是凤毛麟角, 我国在具体的法律规制上存在缺陷。

(一) 家庭暴力的立法范围狭窄

从上述最高人民法院对家庭暴力定义可以看出我国将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限定在夫妻之间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 强调有伤害结果。笔者认为, 此定义对于主体和行为范围的规定上过于狭窄, 可能让一些人逃脱法律的制裁。主体范围狭窄是就目前的法律看家庭暴力的行为主体将同居“家庭” (非法同居由于为法律所否定, 我们暂且不讨论) 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被排除在法律的保护之外。行为范围狭窄则指我国目前施暴行为方式主要局限于殴打、捆绑、残害等, 并且要造成身体伤害, 其中忽略了精神暴力、冷暴力。

(二) 专门立法缺位, 制止力度有限

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新加坡等国对家庭暴力都有专项立法, 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也分别通过《家庭暴力防治法》、《家庭暴力条例》, 而我国内地至今尚没有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从救济的方式上看, 我国的公检法机关对家庭暴力的救济方式没有一套完整的程序, 虽然新《婚姻法》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 受害人提出请求”、“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 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对重婚的, 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追究规定, 但不论《婚姻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如何救济家庭暴力, 按照哪种方式救济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家庭暴力罪未入刑犯罪追溯率低、举证责任不明确、民法上的处罚和赔偿依据不足等问题。

三、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完善对策与思考

(一) 完善立法,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

完善立法是提高法律干预效果和解决家庭暴力的根本办法。我国目前因为没有专门的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 在今后的立法规划中, 应将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纳入其中, 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针对上文提到的缺陷, 首先将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扩大至同居“家庭”, 保护那些潜在的处于家庭暴力危险之中的群体;其次, 对家庭暴力的行为方式进一步完善, 使精神暴力、冷暴力在立法中得以体现。家庭“冷暴力”不同于肢体暴力, 是一种“不作为”的形式, 具有隐蔽性, 取证难, 界定难, 定性难的特点。单靠道德的力量不足以有效制止, 必须在立法中加以规制, 明确家庭冷暴力伤害的确认和立案标准, 将家庭冷暴力作为离婚的法定条件之一。

(二) 借鉴挪威经验, 确立无条件司法干预原则

挪威通过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等方面的法律改革, 对于受暴妇女确立了无条件司法干预原则。具体说来, 即便受暴妇女撤销了先前的指控, 警察和公诉机关在没有被害人同意的情况下, 也可以向施暴者提起诉讼。我国在诉讼程序上一般将家庭暴力有关案件列为自诉案件, 因此司法实践中, 许多受害人由于受到施暴者的求情、威胁与施暴者达成协议, 拒绝与警方合作, 或者拒绝出庭作证, 甚至不愿意施暴者受到处罚, 家庭暴力的追诉率、撤案率也一直较高。对此我们可以尝试借鉴挪威无条件司法干预原则, 通过立法使司法干预即使在受害者撤消指控, 公安机关和公诉机关在没有受害人同意的情况下, 也可以对施暴者提起诉讼。这样可以使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不敢起诉的受害者受到更好的司法救济。

(三) 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

美国妇女面对家庭暴力可以申请“民事保护令”, 即受虐妇女难以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 自己可以打电话找警察请求直接将丈夫逮捕或者到法院申请保护。保护令制度集惩治施暴者、救护受害人两大功能于一身, 能够有效地制止和防范暴力、恢复家庭的和谐稳定。民事保护令制度重在事先预防, 它与传统法律对家庭暴力行为的事后处罚的救济途径并不冲突, 且相辅相成。我国若引入此制度可以使受害者及时隔离施暴者, 防止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 有助于维护受害方的人身权。

此外, 笔者还建议:加大惩罚力度, 刑法中引入“家庭暴力罪”;建立夫妻财产共有关系中止制度, 允许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实现在婚姻关系未解除的情况下受虐妇女人身伤害公平受偿的问题;在家庭暴力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在原告举证不力时要求被告对自己没有实施家庭暴力的主张负举证责任等。

参考文献

[1]秦志远.论家庭暴力侵权, 家事法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9.

[2]夏吟兰, 龙翼飞, 郭兵, 薛宁兰主编.婚姻家庭法前言——聚焦司法解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3]蒋月娥.反家庭暴力, 立法势在必行[J].中国妇运, 2011 (11) .

篇4:浅谈《反家庭暴力法》

关键词:家庭暴力;问题探析;完善对策

一、《反家庭暴力法》的亮点

任何一部法律的出台都有着相应的社会需求值。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反家暴呼声日渐高涨,解决家暴问题迫在眉睫,我国今年3月1日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应运而生。新法分为六章,针对家暴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保护令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具有颇多创新点。

(一)从家暴的范畴上看,家暴的范围明显扩大化

家暴的范围扩大,包括主体扩大化和种类扩大化。首先,主体扩大化。《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而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视为家庭暴力。”第三十七条又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可见被家暴的主体不仅包括家庭成员还包括家庭成员以外的共同生活的人。其次种类扩大化。家暴的手段不仅仅是身体暴力还包括精神暴力。所谓精神暴力就是指实施言语恐吓或以非言语的威胁迫使对方心生恐惧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目的之行为。精神暴力是无形的暴力,这种伤害是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不加以规定恐怕会引起受害人的心理扭曲,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精神暴力纳入法律是其一大亮点。

(二)从具体处置上看,不仅针对受害人设置了人身保护令制度,而且针对加害人设置了告诫书条款

首先,从受害人的角度分析。人身保护令制度作为反家暴的事前预防性保障措施是以法制强制力为后盾的“特别保护”,从人身保护令的申请与受理、种类、使用的条件、具体保护措施与执行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作出具体规定从而给申请人贴上“护身符”,给被申请人戴上“紧箍咒”,是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防治的新途径。其次,从加害人的角度分析。第16条规定的告诫书解决了未达到治安处罚的家庭暴力行为的处置问题。对已经被告诫过的加害人,二次暴力的将从重处罚,告诫书还可作为法庭证据,解决过去家暴取证难得问题,从而起到法律震慑作用。

(三)从法律义务认定方面,对遭受家暴的受害人的强制报告义务和庇佑保护制度的完善

首先,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学校、医疗机构、村委会等等发现这些人遭受家暴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强制报告义务重点解决了家庭暴力的发现渠道。其次,在人身安全方面设置了临时庇护场所。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暴身体受到伤害,面临人身危险或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可以被安排到相应的临时庇护场所,解决当前的生活问题。

二、《反家庭暴力法》的不足

不可否认,《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填补了法律空白,使得家庭暴力案件有法可依,为我们寻求司法救济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大体上看似完美,但是不够细致,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具体谁负责处置家庭暴力案件,公权力介入后不作为或者作为过当应该如何承担责任,临时庇护制度治标不治本等等可以看出《反家庭暴力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下文将对此详述之。

(一)家暴范围过于狭窄

新法从主体和类型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范围扩大和明确,但这些远远不够。家庭暴力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冷暴力和性暴力。新法第二条虽然规定了身体、精神等暴力,但并不明确化,范围含糊。法律只选取了最表面、最肤浅的定义,使得本法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大大下降。

(二)具体处置上不够细致,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证据审查过于严格。因为是新的法律制度,诉讼法上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法院不告不理,公权力的介入是非常克制的,即使介入大多也是采取调解的手段,取证困难等等各方面都加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难度。其次,对受害者的庇护,写的不够完整。现在规定的临时庇护场所,只是提供一个临时生活场所和临时生活帮助,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受害人的问题。最后,缺乏一个专门牵头处置家暴问题的机构。我国现行规定好多机构都只是相互配合,这样很容易造成权利交叉或权利真空,不利于当事人的权益保护。

(三)民事、刑事立法缺失

我国刑法在针对家庭暴力立案审查时往往以虐待罪、遗弃罪、故意伤害罪等等罪名审查,缺乏独立的家庭暴力罪罪名。这样就容易导致如果行为人实施的家庭暴力不是特别严重,没有产生严重后果,不符合上述一些刑法罪名的构成要件,那么对于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人,我们便不能通过刑法的刑罚来制裁他,间接地使他们更加无所顾忌。其次,虽然“告诫书”可以作为证据出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举证困难的问题,但这只是杯水车薪,从根本上还是不能解决取证难的问题。

三、《反家庭暴力法》的完善对策

(一)扩大家庭暴力的范畴

将性暴力和经济控制纳入家庭暴力的范畴。性暴力是指违反他人意愿,强行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达到伤害、控制、侮辱他人的行为。包括强奸、性攻击、乱伦、猥亵等等性暴力给受害人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必须加以规范。其次,经济控制即加害人通过控制受害人的经济从而造成对方的经济依赖。从社会整体上看,女性获得工作相对于男性来说较为困难,而且收入不稳定,迫使相当一部分女性在经济上不得不依赖于男性,加大了男性施加经济控制的可能性。只有社会能够提高受害方的经济独立才可能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二)追求形式完美,更加注重细节具体,增加可操作性

首先,人身保护令制度方面放宽资格审查和证据审查,引入听证制度。我们的社会救助机构在遇到家暴案件时应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案件听证和分析,及时化解矛盾,并对听证进行记录,作为以后司法审查的证据。法院在审理家庭暴力应适用证据规则第十七条“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材料”進行扩大解释,主动依职权调取证据。其次,在国外有一套很好的庇护制度,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具体做法,相应的也增加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培训受害者的生存能力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最后,加大公权力的介入。由于大多数的家庭暴力都发生在家庭内部,很难被外人所熟知,具有一定程度的隐秘性,没有当事人的“告诉”和公权力的有效干涉外人是很难知道的,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牵头处置家暴案件的机构,明确法律责任很有必要。

(三)完善相关立法,使之相互配合

对相关民事、刑事、行政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避免在内容上与《反家庭暴力法》冲突,又可以与此法相互衔接配合,从而形成能够有效规制家庭暴力的反家庭暴力体系。就民事立法而言,应当充分完善同居、分居和保护令制度,适当扩大离婚赔偿的适用范围。就刑事立法而言,应当在罪名中增设家庭暴力罪名,对家庭暴力犯罪的自述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对告诉才处理的,仍采取自述的方式,在被害人基于各种原因无法自述的,检察机关应当介入,提起公诉,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反家庭暴力法》成为一部兼顾程序和实体,通过民事、刑事、行政等多手段调解的社会法。(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苏静,张士昌.浅述反家庭暴力的社会保障政策[J]. 中外企业家. 2016(8)

[2]马志国.从“心”看“家暴” 谁是赢家(上)[J]. 科学养生. 2016(04)

篇5:反家庭暴力法讲座讲话稿3分钟

若遭遇不幸,请勇敢对家暴说“不”!

1、同居暴力算家暴吗?同居遭遇男朋友暴力对待该怎么办?

网友提问:经常被男朋友打,并且都是往死里打,怎样维权,已经报警2次了,没用,并且当警察的面也打过,每次被打的鼻青脸肿。

律师回答:您好,报警后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对方法律责任,如果法医鉴定构成轻伤以上的,要负刑事责任。

同时,反家暴法还强调,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参照该法规定执行。所以恋爱同居发生暴力,已经属于家庭暴力!因此您也可以寻求妇联等组织的帮助或者申请人身保护令。

律师补充:同居暴力怎么申请人身保护令呢?

(1)去哪里申请人身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申请由受害人经常居住地、加害人经常居住地或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受理。两个以上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

(2)申请人身保护令必须书面形式吗?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申请人向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的内容要包括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请求以及阐述当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

(3)申请人身保护令要满足什么条件?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a、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b、有具体的请求;

c、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

受害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申请的,由受害人近亲属或其他相关组织代为申请。相关组织和国家机关包括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村)委会、庇护所、妇联组织、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

(4)申请人身保护令要提交什么证据?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证据,可以是伤照、报警证明、证人证言、社会机构的相关记录或证明、加害人保证书、加害人带有威胁内容的手机短信等。申请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裁定,无需交纳任何费用。

2、遭遇家庭暴力怎么离婚?

网友提问:朋友的丈夫喜欢玩游戏打牌出去喝酒。花钱厉害,还经常打她。现在她对那个男的没有爱情了彻底失望了。想要离婚,但是男方不同意。限制她人身自由。拿走了她的手机。身份证。还把户口本藏起来了。如果有机会能出去她应该怎么做?

律师回答:首先,她丈夫限制他们人身自由的行为违法的,如果您确定您朋友的人身自由被限制了,您可以帮忙报警。

其次他们之间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无和好可能的,而且,男的有家暴行为。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并且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律师补充:遭遇家庭暴力怎么起诉离婚?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程序为:

(1)写离婚起诉状;

(2)准备诉讼需要的证据;

(3)拿着之前准备好的起诉状2份,证据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2份,到被告户籍所在地或双方居住1年以上的住所地所在的法院起诉,到立案庭办理相关手续。

《婚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3、婆婆遭公公暴力对待,儿媳有报案的义务吗?

网友提问:我公公婆婆三天一吵!五天一打。今年我婆婆都五十四了,最近我公公把她打的浑身是伤,我们作为媳妇怎么办?

律师回答:您好,家庭纠纷首先应当积极劝和,沟通解决。如果沟通没有结果的,鉴于公公对婆婆实施的家暴行为,您可以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请求帮助,或者及时拨打电话报警。

律师补充:发现家庭暴力,第三人怎么报案?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篇6:反家庭暴力讲座稿件

——政务学院举行团学干部经验交流会

政务学院通讯员陈世南、洪小淇报道:

旨在提高同学们对自身的认识,为同学们的成才成长指引明灯,政治与公共事业管理学院与10月20日上午在科技楼A503举行了以“成才,成长”为主题的分享交流会,韶关学院团委老师诸丽芬出席本次交流会并担任主讲人。

交流会在全体营员的热烈掌声中拉开帷幕。诸老师首先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大学历程,再通过剖析自己向同学们提出了认识自己这一话题,并与同学们互动。同学们也积极主动的站起来回应着老师的问题,整个气氛轻松自然。在简单的剖析自己和认识自己之后,老师着重围绕着“成才成长”这一话题跟大家交流。诸老师将70后、80后、90后的人们做了幽默的对比,如在工作上70后的人们基本都是工作狂,80后的人们拒绝加班,90后的人们则拒绝上班,在物质方面,70后有自己的存款,80后有了负责,90后则有老爸。另外诸老师还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的几个不良习性来警醒同学们,如“生活腐化 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她说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对他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又如“政治的冷漠与投机”一方面,大学生们表示自己厌恶现行政治,但同时,他们又不可避免、不顾廉耻地投靠现行政治,为了各种实际利益,他们又踊跃参加党课学习,主动申请入党。在如何走好大学路方面,诸老师指出,刚进入大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上大学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大学生活方式。但只有在学校里慢慢跌爬滚打,才逐渐了解大学的目的。最后她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忠告,她说这些忠告或许不是真理,但值得同学们借鉴——“进入大学,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很多事情当你再回忆时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所以,不管你当时多么生气愤怒或者别的,都告诉自己不必这样”,“你在大学有很多意外用钱的地方。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前途,永远别乱花钱”。

篇7:志愿者培训讲座稿件

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定义

(一)志愿者

志愿者(Volunteer),也叫志工、义务工作者或义工。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一般来讲,指的是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是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和人群。

为此,来自于各个阶层,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人只要本着志愿者精神都可以成为志愿者。

(二)志愿服务

当志愿者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付诸于行动时,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s)。由于服务内容本身在不同的文化、政治背景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解,新的时期又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志愿服务的内涵无法很明确地进行界定。总的来讲,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二、志愿者工作的概念和意义

(一)志愿服务的特征

一是自愿性。志愿服务是志愿者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或者个人提供的无偿服务。任何以组织名义或其他形式强制公民参与或提供的服务显然都违背了志愿服务的基本精神。因

此,志愿服务以志愿者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不受第三人或他方的强制。换言之,志愿服务不能作为一种义务而强加于任何人和组织。因此,自愿性是志愿服务区别其他社会行为的首要前提。

二是无偿性。无偿性是指所有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均无任何物质报酬的回报。志愿者在动机上不追求物质报酬,但同时并不否定开展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果说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为志愿者提供了一定的补贴,以使一些没有经济实力的人能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或者说对一些职业化从事志愿服务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这些都属于非营利性的范畴。

三是公益性。志愿服务是出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为目的开展的活动,志愿者本身也可能在服务的过程中受益。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无偿地帮助社会和他人,使社会更和谐、人类全面进步。因此,公益性也是其突出特征。

四是组织性。志愿服务是由自愿投身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结成的自治性组织实施的工作,是组织化的行为,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是由单个志愿者进行的,但他代表的是志愿组织的意志,同时在志愿服务初期阶段并不排斥个人或者少数人群的个体志愿服务行为。

(二)志愿服务的功能

一是社会动员功能。在当今社会里,志愿精神的感召、服务他人的快乐以及志愿服务的阶段性、自主选择、平等参与、不计报酬、力所能及等特征,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独特的、低成本的并可以广泛使用的社会动员手段,成为动员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共同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人们参与融入社会、扩展社会资源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

二是社会保障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较为激烈,个人利益相对独立,竞争中必然会出现“弱势群体”。兼顾困难群众的利益是社会进步成果共享、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志愿服务以困难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针对他们多样、特殊的实际需求,可以提供政府无法提供又无力从市场(企业)购买的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三是社会整合功能。在社会转型时期,剧烈的社会震荡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一些成员关系疏远及社会凝聚力下降等现象。志愿服务可以在平等互助和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团体乃至群体的需求满足和意愿表达,是社会的减压阀、润滑剂,有利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干预、化解社会问题和应对公共危机。

四是社会教化功能。中国志愿服务及其蕴涵的精神,既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又继承发扬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还汲取借鉴了人类文明的成果。志愿服务是精神时尚,它能唤醒并激活每个参与者、受助者内心深处的仁爱、善良等美好品质。志愿服务是文明传递、爱心接力的有效载体,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计报酬、不辞辛劳、他们的所作所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感动受助者、感染周围的人,参与者和受助者乃至旁观者都可在其中获得心灵的成长和道德之化育。

(三)志愿者精神

一是奉献。“奉献”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1938年,白求恩大夫

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是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年10月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三是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四是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四)志愿服务的价值意义

1、对社会而言: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递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建立和谐社会。志愿服务,是提供社交和互助帮助的机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服务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对志愿者个人而言:

1)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公民责任和义务,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地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

2)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的时间,参与一些的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4)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开展志愿者各项活动中,志愿者可通过学习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善加利用,取长补短,使自已的综合素质和总体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有助于自身的发展。

3、对服务对象而言:

1)授受个人化服务。志愿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志愿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

2)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建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国内外志愿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国外发达国家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态势 基于自身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民生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方式,国外的志愿服务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事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全民参与。在一些国家参加志愿服务已成为全民参与的自觉行动,无论年龄大小、贫富差异,参加志愿活动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据统计, 丹麦80%的青年参加过志愿服务,加拿大每年有1/3的公民参加志愿服务,英国和美国有1/2的公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二是社团运作。国外志愿服务绝大多数是通过成千上万的专业社团组织来运作完成的。社团内部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高效的企业化管理;社团之间分工协作,通过市场化竞争进行志愿资源配置。

现代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慈善救贫服务,经过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以及公民社会的充分孕育,已逐步进入组织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轨道,在长期发展历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形成了“社团运作、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的基本模式。志愿服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服务方式,其所彰显的志愿性、公

益性、公民性等特征以及服务的实施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结构及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已成为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志愿组织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三部门”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生了一场范围广泛的“社团革命”。大量出现的志愿组织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遍布于环保、医疗、宗教、慈善、教育等各个领域。这些组织既不是国家机构,也不是国有、私营企业,但以其公益性、自愿性、民间性、灵活性有效弥补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被誉为政府部门、市场部门以外的社会“第三部门”,成为公民社会的基础力量。

2、志愿服务日益深入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

志愿服务内容由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传统应急救助服务,日益转向新时期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民生、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志愿服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社会公益事业,而是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区服务成为开展志愿活动的基础平台

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社区逐渐发展成为由同质人口组成、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富有人文关怀的社会有机体。社区志愿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在帮扶救助、劳动保障、教育培训、邻里互助、居家生活等方面充分展示自身特有的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成为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基础平台和主要阵地。

4、专业化发展成为提升志愿服务的更高要求

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在委托志愿组织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时,往往会要求志愿组织雇用一定比例的专业人员,以确保志愿服务质量。与此相适应,志愿组织在开展志愿服务时,更加重视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培训,招募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适当聘用领取薪水的专业人员,并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发展成为职能分工相对明确的专业社团组织。

(二)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史和运作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打造了一批如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支教团、扶贫帮困、公益环保、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志愿者、奥运志愿者等精品项目,并逐步形成了“党政支持、共青示范、群团参与”的工作格局。

1、发展历史。一般而言,我国志愿服务发展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自发探索阶段(1987 年-1993 年)。1987 年,广州市诞生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不同类型、名称各异的志愿组织。二是组织推动阶段(1994 年-2000 年)。1994 年,在共青团中央的发起和推动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几年的时间内全国、省、市、县四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网络逐步建立。三是多元发展阶段(2001 年-2007 年)。加快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步伐,2005 年3 月成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后更名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2、运作模式。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时间较短,民间志愿力量相对较弱,运作方式主要采用“党政主导、共青团牵头、群团参与”这一基本模式。一是党政支持。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建立 “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统筹社会资源,成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主导

力量。二是共青团牵头。在党和政府统筹志愿者事业的格局中,共青团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发挥示范和牵头作用,成为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年志愿者在文明礼仪服务、公益活动服务、弱势群体服务、扶贫助学服务、环境保护服务、国际交流服务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引领力量。三是群团参与。在党委和政府的统筹下,工会、妇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传统群众团体纷纷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共青团一起成为志愿服务的基本力量。与此同时,大量民间志愿组织围绕环保、助学、扶贫等主题,特别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便利,开展特色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志愿服务领域的一股有生力量。

(三)我国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机制分析

在研究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机制时,可以把它理解成志愿者组织实施过程中,志愿者组织行为过程本身及其与志愿者组织行为过程密切相关的有关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

1、招募机制。建立具有专业水平、热情态度、充满爱心和责任意识强的志愿者队伍,是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最坚实的基础。坚持组织动员和社会招募相结合,通过志愿者网站,海报,杂志和公共媒体的大力宣传,以理念认同和项目吸引为牵动,依托所在单位(学校,机关,企事业)和社区(村)来注册报名,在志愿者专门网站上网络报名,不断加大社会动员招募力度。探索建立志愿者报名网络平台,注重常态化和规范化建设,做好经常性和应急性招募,不断以优秀项目来吸引广大市民报名参与。

2、培训机制。培训机制对志愿服务而言非常重要,当前志愿服务组织是通过建立或者依托相应的培训机构(大学,团校),对志愿者和骨干进行岗前培训、专业能力、特定项目培训,所以,培训机制包含目的、内容、技能、方式、过程、手段等内容,通

过业务培训、观摩学习、实践交流,进一步坚定理念,提高技巧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3、运作机制。运作机制指对志愿服务的活动和项目进行的策划、执行、指挥、协调、控制、评估、总结、反馈、评价和总结的一系列过程。运作机制最基本的三方面内容为:一是前期设计。要根据社会要求和志愿服务组织能力来制定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内容,形式、程序)。二是执行操作。为保质保量,达到预期效果,在执行过程中,要狠抓落实,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整。三是项目总结。建立项目评价体系,针对所实施的内容进行考核,实行绩效考核,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4、保障机制。志愿者组织运行的服务保障机制包括:一是法律保障。通过全国和省级人大推进志愿服务的立法进程,规范行为,保障志愿者的法律地位。目前我国有《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草案)》这样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律和规定;有《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杭州市志愿服务条例》等地方性志愿服务条例。二是政府支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把志愿服务提供有利的政策保障、物质支持人事编制,促进志愿者服务事业健康发展。以共青团为主导,在团委下设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政府给予具体编制保障人员到位,给予具体工作经费保障。三是资金保障。除了政府给予的基本资金保障,还可以通过市场经济规律来解决这一问题,包括社会赞助,与企业市场化运作。

5、激励机制。志愿者活动激励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定期开展评优活动,全面评估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全面考评志愿活动的过程与取得的效果,为下一步如何给予激励做好前期工作。二是激励内容。从动员、招募、培训,到活动项目的策划、实施、任务分配、具体服务提供、后勤保障和维持等多方面、多

环节加强对志愿者的激励。三是奖励办法。对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应给予奖励和表彰,力争在升学、晋升、任职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选用优秀志愿者,或者给出部分名额和岗位给志愿者。

四、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三五”学雷锋日由此而来。我国的志愿服务始于改革开放初期,是学雷锋活动的发展和延续,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志愿服务工作起始于1995年7月,为贯彻团中央“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精神,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正式成立,在全市城镇和农村开展义诊、夜间巡逻、政策咨询、家电修理等活动。2004年5月,市志愿者协会、市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成立,我市志愿者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健全。同年10月,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成立,负责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日常组织和活动开展。2005年,在全市建成15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组织进一步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市社区志愿服务站覆盖率已达到100%。

截止2014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1.6万余名,各级志愿者服务队伍460余支,其中直属志愿服务组织56支,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组织11支。二十年来,全市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大型活动、和谐社区、文明创建、公益事业、公共应急,逐步形成“规范化、经常化、项目化、品牌化”服务特色,成为民主参与的有效渠道、民生服务的重要力量、城市形象的生动名片和品质生活的展示方式。

1、服务大型赛会展示志愿风采。积极服务世博会“环沪护城

河”、残运会、跆拳道比赛等重大赛会活动及新安江旅游节、草莓节等各大型节庆活动,在礼仪接待、现场翻译、会务引导、秩序维护、安全保卫等不同岗位上展示风采。近5年来,志愿者参与全市大型活动64次,提供志愿服务1100余人次。

2、参与和谐社区贡献志愿力量。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深化社区志愿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全市24个社区已100%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实施社区为老志愿服务行动,已覆盖我市全部24个城镇社区,广泛开展便民服务、医疗保健、文化走亲、帮困助弱、邻里互助、环境整治等民生服务活动,切实帮助困难老年群体改善生活,并通过开展“银龄互助”鼓励和引导基层志愿服务站实现有效“自转”。

3、助力扶贫帮困发挥独特作用。以“爱心助学”为主题,扎实开展爱心结对、圆梦大学、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等活动,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留守儿童关爱”为主题,围绕课业辅导、亲情陪伴、心理关爱,积极开展假日课堂、代理家长、流动少年宫和公益夏令营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展“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雅安赈灾募捐灾区志愿者行动,募捐金额达6万余元,提供志愿服务480余人次。

4、参与文明创建带头示范实践。以国家卫生城市、“国内最清洁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等为契机,组织开展 “清洁乡村、洁美社区”、“大手拉小手”文明乘车、交通文明劝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我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金橱窗”。

5、投身服务新农村践行志愿精神。着力做好“五下乡”、“志愿服务直通车”、“青年艺术团文化下乡”等项目,为基层群众带去实惠和便利。定期开展民生服务和科技下乡,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农村

建设,为“村容整洁 乡风文明”、“美丽建德”贡献力量。

五、志愿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看到我市志愿服务发展成长的同时,也要清醒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创新民主参与方式,健全民主参与制度,使发扬民主成为改善民生的动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在公民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改善社会民生要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发扬民主精神促进民生发展,进一步转变志愿服务观念、改进志愿服务方式、提高志愿服务质量,使志愿服务真正成为“民主促民生”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已成为新时期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在参与程度上,专业服务项目和志愿者人数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市目前已有直属志愿服务组织56家,各级志愿服务队伍400余支,注册志愿者1.6万余人。全市各乡镇(街道)已成立志工委,各社区已建立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的领导机构、组成架构和工作体系已基本建立健全,但是和杭州市其他地区相比,特别是主城区的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科技、文化、旅游等志愿服务软实力方面,特别是在讲解、接待、翻译等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上有待提高。进一步强化志愿者理念、大型赛会和专业志愿服务项目的专场培训,通过培训交流学习实现志愿服务

素质提升。

(二)在组织培育上,民间志愿团体的“身份”有待进一步确认

民间公益组织来自群众,服务群众,是扩大群众社会参与、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志愿服务事业最具创造力、生命力、凝聚力的有生力量。目前我市志愿服务领域活跃着“市敬老助残协会”、“市公益志愿者协会”等一大批民间“草根”公益组织,是我市志愿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民间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分级管理,进行社团登记必须首先挂靠相关主管单位,而且同一行政区域和行业领域内只能有一个相同或类似的组织。按照这一规定,大多数民间公益组织很难具备社团登记条件,无法正常纳入全市志愿组织管理范畴,不利于基层民主的公民有序参与,不利于民间志愿力量的资源整合,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破解民间公益组织的“身份”确认难题,加强“草根”志愿力量的规范管理和引导培育,已成为促进志愿组织自身发展和有效服务“民主民生”的迫切需要。今年下半年,团市委将成立建德市新社会组织团工委,在组织上进一步加强关心和领导,规范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凝聚和吸纳原来游离在组织之外的有为青年和骨干志愿者,并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在日常活动中提供帮助。

(三)在服务内容上,“供需”信息有待进一步对接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雷锋叔叔没户口 三月来了四月走”,每年到了3月5日,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学雷锋志愿者走上街头做善事。中小学生扶老奶奶过马路学雷锋,扶过了马路又被搀

回来;敬老院的老人一天剪了好几次发,头发都快被剪光了。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却反映出了某些现实问题。目前,我市社区志愿服务站、社区志愿服务队已普遍建立,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覆盖网络。但社区志愿服务在功能有效发挥上,普遍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现象。志愿组织无法准确及时得知哪些社区最需要服务、哪些群体最需要帮助,哪些服务老百姓最喜欢;有的社区长期得不到志愿服务,有的社区又存在志愿服务“过度”现象,志愿服务资源不能得到合理优化配置。志愿服务如何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真正做到“知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切实有效发挥社区志愿服务在推进“民主民生”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是做好当前志愿服务工作的现实需要。

(四)在服务技能上,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提供专业服务,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有效推进“民主民生”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市志愿者在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大多只能参与一些简单志愿服务。我市医疗卫生义诊志愿服务队、法律志愿服务总队、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等,是开展专业志愿服务的好典型,但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因此,如何加强专业志愿社团培育,推动志愿组织与行业部门开展专业合作,招募和培训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是当前我市志愿服务满足社会民生多样化需求的更高要求。

(五)在经费保障上,资金筹措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充足的工作经费是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多元化筹措志愿活动经费是世界各国通行做法。如美国志愿组织资金有

43%来源于公共部门、47%来源于私人部门、10%来源于私人捐赠。目前,由于资金捐赠、募集、使用、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一般志愿组织不具备接收社会捐款资格,志愿资金筹措缺乏有效平台和畅通渠道,志愿服务工作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来源单

一、数量偏少。据统计,2004年以来,市、区县(市)两级财政共投入志愿服务专项工作经费880余万元,虽然有效保证了两级志工委和志工中心的日常运作,但远远不能满足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经费需求,绝大部分志愿组织面临活动经费紧张局面。因此,如何进一步拓宽志愿活动经费来源渠道,完善志愿服务资金使用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党政支持、企业赞助、社会募集、个人捐赠等多元一体的筹资体系,已成为事关志愿服务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

(六)在激励机制上,个人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有待进一步健全

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必须社会化参与、社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省、杭州市《志愿服务条例》都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作了“含金量”很高的激励政策规定。但由于实际工作中个人志愿服务信息普遍存在“认定难、录入难、保存难、管理难”等问题,使“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鼓励和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维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鼓励有关单位在招收公务员、招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录取优秀志愿者”等类似的保障和激励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建立一套“标准统一、操作方便、运行稳定”的个人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是形成“争做志愿者、尊重志愿者、关爱志愿者”良好社会氛围的技术要求。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于2014年7月下发了《杭州市志愿服务时数和公益

积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文件精神,不久的将来杭州地区的注册志愿者将在所在社区通过市民卡刷卡确认服务时数,累积一定数量公益积分可兑换相应的公共服务或商品,并根据累计时数评定一星至三星志愿者,以及功勋志愿者。

(七)在理论研究上,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有待进一步加强

篇8:反家庭暴力法的四大看点

关键词:家庭暴力,依宪治国,四大亮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关注依法治国并提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在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是人民权力的保障书, 是所有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范和文件赖以产生的依据。《反家庭暴力法》是宪法的实施, 其是中国全面的反家庭暴力的鼻祖法, 具有纲领性、基础性地位。《意见》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专门指导反家庭暴力的文件, 其实践性为家暴立法作出了指引。我们将结合立法与司法实践简析此次立法的四大主要亮点。

一、增设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是被公认有效的一种强制措施, 这也会是本法出台后的最大亮点, 国外诸多反家暴的立法中都有此项措施。在将要或正在面临家庭暴力的情境下, 受到危险的人能够向法院提出申请, 保护自身安全不受非法侵害。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不仅保护受害人人身安全, 其范围也扩展到与受害人人身安全相关的财产领域。人身安全是首当其冲要保护的对象, 自不待言。物质是生活的最基本需求, 综合各方面来看, 把经济暴力纳入反家庭暴力的范畴,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我们应充分肯定将其入法的价值。社会持续进步, 个体的权利保护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相应的, 权利保护的内涵和措施也应同步提升, 社会法治要进步, 还需立法的前瞻性、预见性。假如受害人就家庭财产问题另行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不仅提高司法成本, 无疑也会给受害人徒增烦恼。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注重预防高于惩戒, 其实施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避免导致更大的损失。各国在反家暴方面早有立法, 对其的解读也不尽相同, 但相当一致的是很多国家的家庭暴力范围都包括经济控制, 可以预测, 随着历史的演进, 将有更多的范畴被纳入家庭暴力, 并因此让个体也有了强大的法律后盾做保障。把经济因素纳入家暴立法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有利于增强大众的法制共识和维权共识, 更加促进了法治的进步。

二、婚外暴力纳入治安、刑法调整

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现代化建设中, 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得以完善, 新法的制定与实施都要建立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之上, 不提倡草率另立新法, 应尽量发掘现有的法律资源进行规制, 或者通过改善我国现行法而后适用, 最大化发挥法律规范的保障作用。

“征求意见稿中将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关系人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 排除在‘家庭暴力’范围外。”“《意见》开篇即指出, 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以及具有监护、扶养、寄养、同居等关系的共同生活人员之间的家庭暴力犯罪, 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 破坏家庭关系,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意见》的此项规定表面上与上述征求意见稿稍有差异, 但其宗旨、目的却是一致的。这些类型的关系, 它是超越概念中的“家庭”这一范畴的。如果肆意草率扩大家庭关系的外延, 无益于反家庭暴力法律的有效施行。对这种关系中的暴力行为, 可以通过现有的刑法和其他的基本法律规范来调整。《意见》的此项规定是为了解决目前我国犯罪与刑罚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而制定的, 其实质上是与征求意见稿相吻合的。“征求意见稿也有相关说明, 有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关系人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 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没有实质区别, 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调整。”

三、公安机关可对轻微家暴书面告诫

诸如“家丑不可外扬”等不良传统观念在国人精神世界里根深蒂固, 这导致了多数遭受家暴的受害人没有意识到要树立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观念。若不尽快发挥家暴的有效干预机制的作用, 个体权利谈何得到及时维护。为了起到对施暴者教育与震慑的实际作用, 在实践探索中公安机关对施暴者实施建议和告知、劝诫等柔性行为把家庭暴力遏制在萌芽中。

告诫是针对后果不太严重的并且违反法律、法规的, 或直接作出行政处罚有失公正的轻微家庭暴力行为的一种行政指导, 有利于促使加害人纠正不当行为。虽然书面告诫具有软法性质, 但其约束力不仅有效防治家庭暴力行为而且具有惩戒作用。日常生活中, 家暴行为多发于夫妻之间, 双方就性格冲突、感情摩擦、家庭琐事等发生争执, 一方冲动之下动手打骂另一方, 或以殴打、禁闭等方式造成另一方身体、精神自由受到限制或剥夺, 此行为影响相对较小, 尚未达到治安管理的调控范围, 亦未触犯刑罚的底线, 公安机关可根据申请出具书面告诫书, 警告其不得实施家暴行为, 并抄送相关组织监督, 以便督促加害人改正。此外还包括父母超出孩子承受能力以打骂形式教育子女, 儿女不善意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造成老人心里伤害等行为。江苏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了书面告诫的范式, 告诫仍不能制止家暴行为的, 必要情况下, 可以成立犯罪情形由人民法院酌定从重情节。从试点效果来看, 书面告诫制度有效遏制了加害人的家暴行为, 至少在警示、教育和证据层面都有助于实现事前防范制止而不是做事后诸葛。

四、设置处罚考验期增设家庭暴力罪

家庭暴力广泛地存在于家庭婚姻生活中,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往往遭受精神和身体上的伤害, 为了维系家庭的完整, 受害者往往选择以包容的心态处之。在针对家暴的措施中设置考验期制度是法治的进步。当施暴人的行为超过一定限度达到违法的程度, 必定应追究其责任。然而, 受害人明确表示能够谅解并请求免于追究施暴人的相关责任, 可给定一个适当的考验期, 此间, 只要加害人表现良好, 积极改过家暴行为, 期间终结, 可对施暴人免予追究其责任。因为我国在司法实践中提倡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如果只要加害人的行为违法或者犯罪就必定惩罚, 往往会破坏家庭的和睦, 即使惩戒了施暴人, 但同时也拆散了一个家庭, 这与保障公民权利是背道而驰的。设置考验期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和改造不良行为, 而不是顽固地复仇和报应。给加害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融情理于法理之中。必须强调的是, 总的来说, 这虽然体现出从宽处理的情理, 但绝不是降低法律的威严, 更不是鼓励家庭暴力被害人忍气吞声。被害人应当树立积极的维权意识, 善于借助正当的法律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避免自陷囹圄。

“征求意见稿中‘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违反刑法的适用刑法进行处罚’”, 此项规定根本就没能反映出反家庭暴力的特征。实际生活中, 家暴行为多呈现长期性、轻微性的特点, 真正达到故意伤害致死、故意杀人等程度的所占的比例微不足道, 如果完全依赖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处罚未免太轻, 就会使主要的、真正恶化家庭关系的及损害利害关系人权益的不良行为逃避处罚, 这就出现了法律的空白。因此, 增设“家庭暴力罪”是众望所归, 是对那些肆意侵害家庭中弱势相对方的施暴者的警示。

五、结语

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就是要在已有的立法实践和基础上, 在更高层次完善立法, 并在婚姻家庭制度中, 保障家庭成员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基本权利, 保护未成年人等处于弱势一方的权利, 保障老年人权益, 保障妇女平等权和其他基本权利, 有效推进宪法相关条款的实施, 切实贯彻“依宪治国”的法治政策。全社会应共同努力, 正确认识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 将防治家庭暴力作为专门法制体系中的基础架构, 在普通家庭生活中贯彻法治精神, 在每个公民心中内化法治理念。同时, 切实驾驭好法律这一天平, 提高家庭暴力的违法成本, 引入公序良俗的道德教化, 让法律法规与道德舆论相互促进, 联合形成动力引擎, 坚决把各种家庭暴力扼杀在摇篮里, 以确保家庭和睦, 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草案) (征求意见稿) .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lt;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gt;的通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草案) (征求意见稿) .

上一篇:以前的以后五年级学生作文下一篇:通知公告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