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2024-06-23

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我认为一篇写景的文章,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文字、体会情感,必须引导他们抓住主要线索,抠住关键词句仔细读,慢慢品,并展开想象,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由此设计了让学生看图片——品文字——说风景——细想象——谈感受——课外补充的步骤进行教学。

我认为自己做得比较好的有:

一、抓住一条主线,使教学结构清晰。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在“读”中感知、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开头的齐读课文,学生读得整齐,有感情。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进行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想干什么?想象那花儿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样的情景?春笋探出头来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晚霞中在院子里晚餐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在我们乡下仅仅只有这些画面吗?还会有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过渡语设计较精细,整篇课文教学语言流畅自然。

五、形式多样品课文

在教学中,设计了多样的环节引导学生品味文字。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鸡、鸭。孩子们读完后能用自己的感受说自己读的是什么样的鸡,什么样的鸭。城里人和乡下人比比谁的家乡美。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用自己的话总结表达。避免了单一的读、品、说,是课堂学习不再单调乏味。

不足之处:

一、教学预设中,对时间的规划不够细致。造成课堂前松后紧。学生的发言没有都敞开说。课堂时间延长了一点。

二、开头的导入不够灵活。总想快速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轨迹上来。结果,学生的思维有偏差时,有些急躁。后来为了显示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又把一些重要的词句处理,显得有些急切。

三、教学时放手尺度还可以更大些。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某些段落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多拿课文文字跟城市风景的对比,我学生对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风景的感受可能更加深刻。

篇2: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再有不好的地方,貌似课堂还是有点拖沓了,到了第二课时的时候,就有点赶进度的感觉了。这样时间把握得不好,还是不行的。要改要改。

篇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作者用细腻、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充满温馨的田园风光画卷。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 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

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特点, 教学应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找出描写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美的句子。通过对字、词、句、段的解读, 想象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闻到瓜果的芳香, 听到悠闲的歌谣, 体会乡下人家用灵巧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 装点自己美好的生活。通过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表达自己的感受, 体验宁静、质朴、悠闲、舒适的乡村生活, 培养爱家乡, 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实现既“活”又“实”的语文新课堂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表现方法。

4.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园风光图片。

教学流程:

一、音画引入, 欣赏美

1.出示乡下风光的多媒体课件, 配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听着优美的旋律, 欣赏着美丽的田园风光, 你最想说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 (学生自由表达。)

3.描述导入。

这是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藤蔓;这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鲜花;这是茂密竹林中破土而出的春笋;这是觅食的鸡群、戏水的小鸭……这样自然、亲切、恬静的乡村风光, 课文是怎样描写的?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 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场景直观展示乡下人家的美丽风景, 教师再以描述激情, 让学生从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图文同步, 观赏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寻找你认为最能表现课文整体景观的语句读一读。

2.教师引导学生直奔中心:“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独特、迷人)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再自主朗读喜欢的片段。

4.合作学习并交流: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根据每一处风景的特点拟一个小标题。 (板书: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设计意图]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文意, 在读中想象美景, 全方位感受作者质朴而自然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 鉴赏美

(一) 说说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二) 合作交流。 (依据学情, 按下列板块灵活教学。)

板块一:瓜架、鲜花、竹笋

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美的语句, 做上记号, 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然后美美地读一读, 想象那美丽的画面。

2.各组代表交流, 教师梳理。

(1) 课件出示句子, 指名读句子:青、红的瓜, 碧绿的藤和叶, 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 可爱多了。

过渡: (课件出示瓜架图片) 这位同学带我们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架下面, 注意老师的问题:

(1) 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请读一读相关描写。 (提示:是用有生命的瓜来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瓜、藤、叶来装点。)

(2)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吗? (这种装饰很独特, 与城里房屋门前的装饰不同。)

(3) 那些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装饰给你什么感觉? (虽然威严, 但很不自然, 是人工装饰。)

(4) 相比之下, 乡下人家门前的装饰更显风趣和可爱。请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这种风趣和可爱。

(2) 过渡: (出示鲜花图片) 屋前除了绿绿的瓜架, 还种满鲜花, 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鲜花的。

女同学读句子:有些人家, 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 芍药, 凤仙, 鸡冠花, 大丽菊, 它们依着时令, 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1) (课件出示各种鲜花图片) 认一认: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

(2) 理解“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提示: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 为什么说它们是朴素的呢?)

小结:这些花没有漂亮的花瓶、花盆的衬托, 也没有漂亮的纸来包装, 它们点缀了乡下人家的生活, 尽管不名贵, 很常见, 很朴素, 但朴素是最自然的, 而最自然的往往是最美的, 在它们身上, 朴素中见华丽, 朴素与华丽融合起来, 真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3) 什么是“依着时令, 顺序开放”?就是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你说农家人心里能不高兴吗?带着这种感觉齐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3) 过渡:同学们, 乡下人家房前的景色独特可爱, 屋后的无限风光也别有风趣, 看这是什么? (课件出示屋后的竹林图片。)

男同学读句子:几场春雨过后, 到那里走走, 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春雨过后, 竹笋长出很多, 春天的乡下生机勃勃。)

(2) 你觉得作者哪个词用得好, 为什么?体会一下, 同桌说一说。

(3) 假如你就是这些可爱的小春笋, 告诉大家你那么快从地里探出头来想看什么?

让我们这些小竹笋带着渴望, 带着迫切快点钻出来吧!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 在学生看看、读读、说说、议议中, 教师适当点拨, 引领学生理解内容、加深体验, 多方位领略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块二:鸡、鸭

过渡:现在让我们走近乡下人家的鸡鸭, 去和它们交朋友。

1.默读第3、4自然段, 选一处场景自主学习。

2.引读第3自然段。

(1) (课件:鸡出现) 农家小院的植物生气勃勃, 富有情趣, 动物也是悠闲自在, 其乐融融。你们看, 谁来了? (学生接读第3自然段。)

(2) 作者怎样描写母鸡率领小鸡觅食和雄鸡走来走去?

3.引读第4自然段。

(1) 课件出示句子:他们的屋后倘若……也从不吃惊。

(2) 各自再读读这段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提示:从“游戏”中读出鸭子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3) 除了鸡鸭, 乡下人家还会养哪些动物, 你知道吗?在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 引导学生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 给学生多一些自由想象的空间。体会动物与前面静景的自然糅合。

板块三:吃饭、睡觉

1.自由读第5、6自然段。

(1) 说一说: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 做一做: (小黑板) (1) 按原文填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 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______, ______, ______, 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 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 (课件再现乡下人家及其周围的环境)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结并过渡:是啊, 乡下人家与周围的环境是那样的自然和谐。每当夜幕降临, 又是另一番景象。齐读第6自然段。

(三) 齐读第7自然段。理解该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说一说你对哪一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讲一讲、做一做、谈一谈, 体会乡下人家与身边的景物自然、和谐的氛围。学生既积累了好词佳句并加以运用, 又活跃了课堂。

四、延伸拓展, 享受美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乡村生活的资料, 教师鼓励学生从“诗”“书”“画”“乐”“演”等形式中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乡下人家。

篇4:《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83-0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能正确拼读“装饰”、“鸡冠花”“归巢”等词语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学生品读重点句段,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学难点:

从平凡的事物中展现乡村生活的画面,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课时。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题

1、出示图片,指导看图

(1)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

(2)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2、导入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下风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对照读音把他们读准。

2、找找课文“围绕哪一小节展开描写”?用笔作上记号。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生词,教师相机指正,提醒注意“鸡冠花”一词中“冠”应读“guān”不读“guàn”;“捣衣”中“捣”应读“dǎo”不读“dāo”学生齐读生字、词语。

2、交流读书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学生齐读最后一节,师提示:这一节中写了什么样的景色?独特、迷人(教师相机板书)

四、精读感悟

教师导语: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真想再去看看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同学们想不想看? 好吧,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先到乡下人家那小小的房屋前看看吧。

1、(课件)播放第一自然段的朗读,学生对照课文认真聆听

2、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3、同学们读了第一自然段,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读出了情味,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你,怎么样?

(1)这段写了乡下人家屋前的什么?是怎样写的呢?

(2)在这一段中“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3)“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看到的?(学生回答)

4、老师朗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闭上眼睛来感觉“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景象和课本屋前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过渡:刚才我们感受了乡下人家屋前这一独特迷人的风景,乡下人家不仅屋前的装饰独特、迷人,而且门前、屋后也别有风味,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1)、自由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句子,说理由,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说喜欢的句子及理由,教师点拔补充)

以两个教学点为例:

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喜欢理由:(1)用拟人的手法。

(2)一个“探”字用得非常好。

师补充:“探”字让我们想到了活泼的孩子从土里钻出来,探头探脑的和我们捉迷藏,真是俏皮活泼啊!谁愿意活泼的读一读这个句子(出示关于笋的图文)女同学来试试,全班同学一起来轻快活泼地读读。

师补充:关于这个句子其它的知识,如:笋在春天的雨后,长得多,长得快(从词语“许多”、“成群”可以看得出来),显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喜欢理由:(1)写出了花的朴素又不失华丽。

(2)“朴素”一词用的非常好。

(师相机补充)

师补充:“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意思。

篇5: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通过平凡事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乡村风光图片、课文部分段落演示文稿);舒缓优美的伴读音乐。

2、学生准备:家在农村的同学,想一想自己家乡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家在城里的同学可在家长带领下体验乡村生活,向熟悉农村生活的人询问乡村生活情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激起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的眼前会浮现出画面吗?什么样的画面?

(大屏幕打出课文插图)你们瞧,这便是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乡下人家。在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因此,从读课题开始,便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整体感受课文描绘的乡村美景,以此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抽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结出”的“结”读一声;“场地”的“场”读三声。

注意下面字的写法:

率:中间部分的笔顺是从中间到两边。

巢:上半部分为三个撇点。

注意下面词语的意思:

⑴ 时令:季节。

读读相关的语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么意思?

⑵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读读相关的语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照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指乡下人家按常理总要养几只鸡鸭之类的家禽。)

⑶ 纺织娘:

(出示纺织娘的照片)一种昆虫,黄褐色或绿色。雄的前翅部有发声器官,发出象纺车一样的声音。

2、小组学习,组员轮读课文。

3、全班选读:

指名任选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读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后学生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长句较多,学生不易读好。因此在认读生字、新词之后,设计了组内轮读和全班选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读通,读顺。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试着给每幅场景起个名字,在空白处标注。

2、全班交流,讨论,读有关语段。教师指点,归纳板书: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小鸭戏水 门前晚餐 月明人静

3、师小结:

读过课文,这一幅幅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浮现眼前,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展示着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这一幅幅画面,分享乡下人家的那一份惬意。

〖设计意图〗

让学生疏理课文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每幅场景起名字,第一可以促使学生仔细阅读,第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读全文,体会景物的美感

1、指名7位学生各从以上画面中选择一幅,读有关的段落。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感受到乡村风景的美丽?画出有关的语句,他细体会,可以在空白处标注、画批。

〖设计意图〗

在交流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自读自悟,才能在交流时畅所欲言。

二、全班交流,领悟景中情味

按照板书中归纳的几幅画面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点,重点体会下面几段:

1、瓜藤攀檐:

(出示演示文稿)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里“装饰”指的是什么?

“高楼门前蹲石狮”和“树旗杆”给人怎样的感觉?而农家小院的这种“装饰”给人怎样的感觉?(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雨后春笋:

(出示演示文稿)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你怎样理解“探”字?

3、群鸡觅食:

出示: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是农家常见的场景。从这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你体会到怎样的美感?

师小结:

耸着尾巴的雄鸡,“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4、门前晚餐:

出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观察书上的插图,看着图说一说,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

师小结:

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好一幅乡村晚景图!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喜欢的就背一背。

〖设计意图〗

本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在精读中采用了“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展开交流,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阅读空间和感悟空间,使学生形成多元的独特感受,在交流中体会作者抓住与农人关系密切的普通事物,仔细观察,发掘美感的表达方法。

三、讨论探究,明确课文主旨

1、师: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房前屋后,还是在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也无论在白天、傍晚、还是深夜,乡下人家都有着它独特的、迷人的美。

齐读最后一段。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讨论: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回顾全文,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的?

(写作顺序、写作方法)

教师边勾画板书,边小结:

这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顺序交*描写,在写法上抓住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场面,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

〖设计意图〗

围绕最后一段展开讨论,意在由此回到课文的整体,回味乡村诗意的美,重温写作的顺序,感悟写作的方法。教师的小结将这些学习目标进行了疏理,帮助学生提升了认识。

四、配乐赏读,摘抄课文佳句

师:这么美丽的画面,这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配着优美的音乐再把课文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指名配乐分段读全文。

把你喜欢的句段摘抄下来,多读几遍。稍后随着音乐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

配乐赏读,进一步陶冶情操,积淀语感。摘抄美文佳句,并读给大家听,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完成课后的作业。

五、拓展延伸,自读“阅读链接”

师:感受了乡下人家如诗如画的生活,让音乐陪伴着我们,继续跟随诗人戴望舒到雨后的小径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的时候”。

全班轻声诵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篇6: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在读中识字,读中把握多音字的读音,读中巩固识字,读中设疑;再读课文,想象画面,读出独特感受;个性阅读,融入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中学会了生字,培养了语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反思自己《乡下人家》第一课时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亮点:

1、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在指导朗读时就要针对学生这一点,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例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场景融入自己的感情读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愤异常活跃。

2、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乡下风光的美景图片,不但让学生对乡下生活有了印象,而且使学生尽快进入了情境,给了学生以很强的视觉冲击,产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朗读和入情入境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多层次的读和指导,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

每读一遍课文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1)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

(2)默读。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读出感受。

(3)朗读喜欢的部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学生通过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

4、本节课重视生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的环节,首先让孩子自由读课文,在读中发现疑难、在困惑中思考、然后再给予对应的指导和帮助,以学定教,以孩子为课堂的主体。写字环节让学生观察生字字形,说出自己应要注意的地方,不但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说的过程中锻炼孩子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促进生字的记忆,让枯燥的生字学习变成一种自主的、快乐的活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学生伤害事故记录表下一篇:关于家族聚会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