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捉迷藏

2024-08-25

大班美术捉迷藏(共10篇)

篇1:大班美术捉迷藏

大班美术活动:小鱼捉迷藏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用不规则线条来画鱼,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将找出的小鱼进行装饰能够从装饰的过程中逐步让幼儿感受鱼的基本的结构,为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同时对画好的小鱼有选择地安排色彩,提高有谱儿的色彩感受力。因此,活动设计《小雨捉迷藏》是一个较综合性的活动,它将美术目标中对色彩、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幼儿通过一个主题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活动目标: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不规则线条,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表现小鱼特征。

3.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力和创作力。活动准备:

画纸、蜡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幼儿兴趣。

1.示范画线条

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你瞧,它在这儿转了一圈,又在那儿转了一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2.幼儿徒手练习“画”会跳舞的线。

师:那你们也拿出小手,来画一条会跳舞的线线。

二、游戏示范找小鱼

1.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找找小鱼藏在哪里。

今天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这些线条里,还藏着许多的小鱼,请你找找看小鱼们都藏在哪里?

2.老师进行简单的添画。

3.讨论:怎样让这些小鱼变得更漂亮?

三、演示画法

先用黑色记号笔在纸上画出会跳舞的线,再把藏在线里的小鱼找出来画上眼睛、嘴巴、鳍和花纹,给他穿上漂亮的衣裳,最后添画水草、小石头等。

四、幼儿创作

1.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完成作品

2.启发能力强的孩子注意色彩搭配和画面安排。

五、展示、欣赏、交流作品,及时给幼儿的作品作出积极的肯定。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发现——创作——再发现——再创作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给孩子带来惊喜和挑战。孩子兴致盎然,画面充满稚趣。我发现“变化”是本次活动成功的秘诀,变化出新意,变化出神奇。

营造变化的游戏情境。活动开始,“一张线条画,藏着秘密”,一下就激发了孩子们发现的热情;“图形里藏着小鱼”,让线条画的范例蕴藏玄机,“和小鱼捉迷藏”让孩子们的发现之旅充满趣味,操作时,孩子们不断喊出“我找到××形的小鱼啦”,可见,“捉迷藏”的游戏情节已深入孩子心中;单幅画变成大拼图,让孩子们的游戏热情再次升级,不禁纷纷感叹:“哇,好大的画啊,好多的鱼啊!”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游戏,不断变化的游戏,吸引着孩子们持续发现和创作。

采取变化的引导方式。示范添画时,孩子提出了他已找到小鱼,我就请他来示范添画,改变了原先设定的教师首先示范的策略;3名示范幼儿的作品不尽相同,比如头部位置、眼睛的画法、鳍和尾巴的形状,我一一给予肯定,避免了范例给孩子造成的思维定势;变成大拼图时,几个男孩子主动帮忙移桌子,我就顺势说:“大家一起来帮忙,变出大拼图喽。”大部分的孩子都参与移桌子和拼画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几十秒时间,但避免了孩子的等待,而且合作亲历变化,让这一环节更有意义。

鼓励变化的表现手法。幼儿操作时,我发现一些幼儿画的眼睛、鱼鳍和尾巴形状各异,我还发现部分幼儿装饰小鱼采用混合的方法,如点点和线条结合,平涂加上花纹等,我鼓励孩子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添画和装饰,并在结尾点评时,与全班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

篇2:大班美术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擦出小鱼形象,并添画鱼的眼睛、嘴巴、鳍及花纹等。

2、学习合理搭配颜色,乐于表现美。【活动准备】

1、画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录音机,轻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1、产生兴趣。(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画线: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地跳舞。你瞧,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部留下了它的痕迹。(2)幼儿徒手练习“画”会跳舞的线。

2、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找小鱼藏在哪里。

3、从这些会跳舞的线里找到小鱼后,教师添画小鱼的眼睛,嘴巴、鳍,花纹等。

4、讨论:怎样让这些小鱼变得更漂亮?(涂上漂亮的颜色。)

5、出示茫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绘画过程:先用黑色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会跳舞的线,再把藏在线里面的小鱼找出来,然后给小鱼添画上眼睛、嘴巴、鳍和花纹,并给它穿上漂亮的衣裳,最后还可以添画水草,小石头等。

6、播放轻音乐,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注意色彩搭配和画面安排。

篇3: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奇异的景色

卢梭的《丛林组画》枝条自由伸展,叶片描绘精细, 动物和人都掩映在高大的灌木丛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根据我对卢梭作品的理解、感悟,以及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水平的了解,我选择了组画中的《奇异的景色》让幼儿欣赏,因为这幅画既有茂密的森林又有幼儿喜欢的动物和鲜艳的果实。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大胆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2.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 ,感受画面的幽静 、 神秘。

3.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 ,尝试想象作画 ,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丛林组画》和真实的热带雨林PPT,铅画纸,同色系的各种绿以及红、黄等颜料,鸡毛、鸭毛、 落叶、谷穗、积木等,《冒险岛》音乐。

经验准备:教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幼儿已有树叶印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配乐欣赏,表达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出示作品,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幼儿讲述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和初步印象。

问题一: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开放性的 、最基础的问题 ,能让孩子将自己最先看到的、画面最显著的特点表达出来,如看到许多树、鸟、果子、花,等等)

问题二:这是在哪里呢?

(具体地域的提问,帮助孩子进一步感受作品表现的主体———丛林,对丛林形成初步印象)

问题三:这幅画看起来感觉怎么样?

(配合画面的音乐渲染了丛林的幽静 、神秘 ,有的孩子说“像玩冒险游戏的地方”,有的说“感觉很害怕”, 有的说“有点暗”。 孩子们的回答契合了作品最主要的特点)

二、细致欣赏,深入感知作品的艺术特点

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细节部分, 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

1.感知作品色彩的特点。 师:这幅画为什么看起来 很暗? 除了深颜色还有些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感受作品以深绿色为主 ,同时 ,运用了跳跃、鲜艳的颜色和多种绿色)

2.感知作品构图的独特 。 师 :找 找看 ,丛林里藏了 多少只猴子,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这些猴子呢?

(利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 “藏猫猫 ”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层次感与纵深感, 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一层一层的树太浓密了, 把猴子遮住了。”“猴子的颜色和大树的颜色差不多,不容易发现。” 教师及时帮助孩子提升对层次感和纵深感的理解:“猴子前面是一层一层的树,后面又是一层一层的树,天空看起来好远啊! ”)

3.了解作者和作画的背景。 师:这幅画是法国一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他从没有去过这些地方,只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树木、 水果、 动物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他画了许多幅有关丛林的画。

三、观察比较,把握丛林组画的内在特质

1.欣赏《丛林组画》PPT。 师:你们发现这组画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

( 引导孩子们整理 、 概括对 《 丛林组画 》 的整体印象,把握组画的共同特质:都是茂密的、占满了画面的森林;都有奇异的花果、可爱的动物、神秘的人隐藏在森林中;画面以深浅不同的绿色为主,尤以深绿色为主调)

2.欣赏热带雨林 PPT,感受真实的风貌。

3.比 较理解 。 师 :卢梭画的丛林和真实的丛林相 比,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领孩子观察比较,加深对作品创造想象和艺术加工的理解,为下一步大胆表现奠定基础)

四、想象创作,充分地表达表现

1.引导想象 。 师 :我们也来画画丛林 ,你画的丛林 长了什么植物? 有哪些动物和人在里面呢?

2.讨论新“绘画工具”的使用办法。 教师出示鸡毛、鸭毛、落叶、谷穗、积木等,提问:你会怎么画 ? (用树叶印,用鸡毛拖画,用谷穗蘸上颜料甩,等等)

3.幼儿作画。 先投放深浅不同的绿色颜料,供幼儿画丛林。 待幼儿基本完成丛林的绘画后再投放红、黄等颜料,让幼儿添画果实、动物、人物时选用。

(提供丰富的材料 , 让孩子们在玩材料的过程中, 大胆探索不同材料的绘画方法和呈现的不同效果,体验创作表现的快乐。 红、黄等颜料在幼儿绘画丛林基本完成后投放,是为了避免干扰,确保重点:用深浅绿色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4.教师个别辅导。 (1)运用同伴示范法引导幼儿选用不同材料作画。 (2) 通过个别对话帮助幼儿丰富画面。(3)借助环境暗示———滚动播放《丛林组画》PPT,给有困难的幼儿带来一些参考。

五、展示作品,同伴间分享交流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你画了什么? 是怎么画的?

2.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 师:你们画的和大师画 的一样吗? 你觉得谁的更漂亮? 为什么?

3.教师总结性评价 ,引领幼儿的审美 。 师 :卢梭作品更多地选用深绿色,丛林茂密,层层叠叠,看起来很深远。 小朋友更多地选择了浅绿色,看起来更明亮,让人感觉很舒畅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欣赏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在以下几方面:

1.回应 。 在欣赏活动中 ,没有单一说教 ,而是通过不断融合孩子们的回答进行更巧妙的连接 (有效回应),来达到引领孩子审美的效果。 比如,在孩子们观察 《奇异的景色》时,有孩子说“那树上停着的是鸟儿”,也有的说“那是一个从丛林中走出来的人”。 我顺着孩子的思路回应:“对啊,卢梭画的人就像动物,画的动物看起来又好像是人。 ”

2.自然。 活动中欣赏的是描绘自然的《丛林组画》, 观察的是真实的热带雨林, 就连绘画工具也都是自然物。 更重要的是,整个欣赏活动,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表达、自由创作。

篇4:大班美术活动:月夜

1.通过欣赏杨丽萍的舞蹈《月光》,了解月夜的特点,知道在月光下的一切东西就像剪影一样是黑色的。

2.学习用黑色来创作表现月光下发生的故事及美丽意境。

3.能用语言描述自己创作的夜晚月光下的故事。

重点:通过想象创作出夜晚的故事。

难点:用语言讲述自己创作的夜晚月光下的故事。

活动准备:

杨丽萍的舞蹈《月光》照片,了解月夜的各种样子,教师范画,黑色水彩笔以及彩色纸。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你们在夜晚见过又大又圆的月亮吗?

2.这时候你出来散步,看到了什么吗?(幼儿自由讲述)

3.在月光下见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什么颜色的?

(二)欣赏杨丽萍舞蹈《月光》照片

1.有一位舞蹈家在月光下跳舞,看她在月光下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欣赏让幼儿了解月光下的一切东西就像剪影一样是黑色的。)

2.在这样静静的夜晚,天上挂着又大又圆的月亮,还有谁会出来玩,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幼儿想象并讲述)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那今天我们就用画笔把月光下的故事画出来。

1.先拿出一张自己需要的彩色画纸,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再选出和它相近颜色的彩色画纸来画出一个月亮。(如:深蓝色的纸配上淡蓝色的月亮、桔黄色的纸配上金黄色的月亮。)

2.将月亮剪下来贴在自己选的彩色画纸上,自己可任意选择画纸上方的左、中、右位置贴上月亮。

3.画出自己想象的月光下的故事,先勾出轮廓,再全部涂上黑色。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小朋友先想好自己分别要选哪两种相近颜色的彩色纸来做背景和月亮。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尝试讲述故事,交流分享

师:小朋友都把月光下的故事画好了,那你们跟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安静的月夜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幼儿讨论并相互讲述。

请愿意上来讲给大家听的孩子大胆上来讲述。

(六)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回家以后都观察一下,看看安静的晚上人们都在干什么?又会发生什么更有趣的事呢?小朋友可以在家里也想一想,画出来。

教材分析:“夜晚”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而且夜晚可以让人产生很多想象,针对这个内容开展本次活动,结合生活中的观察用黑色剪影的方法来描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思维来创作。同时在活动前引导幼儿回忆月夜,让他们对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反思:这一节美术活动主要是在幼儿学会画各种植物、动物、人物简单造型的基础上,学会自己组合创作。开始时我用谈话引出晚上,让小朋友说出夜晚的颜色,然后用杨丽萍的舞蹈《月光》引出夜晚黑色的景象。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一开始我示范的时候画的有点多,有些画面的定位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创作,应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他们想象出来的故事来进行绘画。总体来说,小朋友对这堂课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画的也挺漂亮的,不足之处有待加强。

附:幼儿作品和创编的故事

袁玫淇 6岁

讲述:今晚的月亮好大呀!小动物都出来玩了,大狮子也趁着黑夜偷偷的跑出来玩,它和小猫捉迷藏真有趣呀!月亮看了都笑了。

史博文 6岁

讲述:夜里静悄悄的,大海里的鱼都睡着了,轮船也休息了,只有小鸟和海鸥还在飞着,找地方睡觉,夜晚好美呀!

蔡易轩 6岁

讲述:美丽的月亮出来了,小花、小树都在黑夜里变得黑黑的,我也出来散步了,我看见了可爱的兔子、小鸟和蝴蝶,我们一起做游戏。

于谦 6岁

讲述:黑夜来了,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天上,笑眯眯地看着。地上的小猫和小兔快乐地玩着游戏,它们在一起玩得可开心了,小兔又蹦又跳,小猫也开心地翻跟头,真有趣!

蔡文清 6岁

讲述:黑漆漆的夜晚来了,小老鼠可高兴了。它说:“今晚我最大,我谁都不怕,我要自由自在地出来玩。小鸟、小蝴蝶,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贡湘仪 6岁

讲述:我最喜欢和小动物玩了,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大又特别圆,我想在月光下和小兔子、长颈鹿一起玩最好玩的躲猫猫游戏。看看,我们玩得多开心呀!

张梓琛 6岁

篇5:大班美术捉迷藏

天津教师招聘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美术《艾玛

捉迷藏》教案范文

欢迎来到天津教师资格网,中公天津教师资格网是中国教师最权威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一)内容简介

森林里,花格子大象艾玛和小鸟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小乌怎么也找不到艾玛,它找到的都是格子花纹、彩色的船、帐篷、衣服、皮球、旗子等东西。那艾玛到底藏在哪里呢?请你帮小鸟在这本开洞的彩色图书里一起找找吧!(二)主题分析

有趣的“捉迷藏”游戏让孩子们发现了格子花纹的特别,欣赏到格子画的魅力,并且感受了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三)情节分析

“捉迷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小鸟和艾玛也要玩这个游戏呀?故事一开始就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森林里,小鸟到处找艾玛,在好多地方都发现了像艾玛身上的格子花纹,可是飞过去一瞧,都不是艾玛。在有趣的画面里,孩子们完全融入到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中,化身为故事中的角色之一,和小鸟一起去寻找艾玛。在屡次发现与失败中,孩子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格子花纹的特别,情节也渐渐推至高潮。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原来艾玛哪里都没找到能躲起来的地方,又回到了出发的地点。(四)角色分析

这是一本开洞的书,孩子一边读,一边寻找着秘密。在翻开下一页时,对隐藏在里面钓东西一直猜测,再翻过一页后就可以看到类似艾玛身上格子纹的东西。故事中最快乐就是小鸟和艾玛“捉迷藏”的心情,带给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惊喜,越来越期待读完它,找到每一个洞洞后面的秘密。孩子们在欣赏图画书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当成小鸟,完全融入到故事的情景之中,猜测艾玛究竟藏在哪里。欣赏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找到了格子纹的秘密。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这是在热带丛林里发生的故事,画面的色彩采用了红、黄等暖色系,画面色彩鲜艳、柔和,给人以明亮和温暖,非常切合森林里小动物们生活的温馨场景。画面构图简单而

http://tj.zgjsks.com/

又奔放,童趣十足。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小鸟每看见~次格子花纹,旁边总会有一个动物在“指点江山”,有的用手势,有的用眼神,有的用体态,这同样也能引导小读者细致地观察画面。

(六)语言分析

艾玛系列图书主要是一种色彩的语言,但也有许多优美的文字。

贯穿始终的几句话就是“哎呀,你好啊„„我还以为„„”、“小鸟,太好玩了”。故事中有三组词汇,第一组是打招呼的相关词汇,如:你好啊;第二组是对话式的表达,如:我以为„„第三组是表达心情的词汇,如:太好玩了。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这是一本特别的图画书,翻开书的第一页,首先吸引我们的是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设计。在逐页翻阅的过程中,孩子们期待揭开一个个的秘密,期待找到艾玛,但每次都是

被另一个像艾玛的事物所取代,这样孩子们的好奇心就更大了,不知道下面出现的又会是什么。而且整本书的色彩很鲜艳,充满整个画面,使孩子们在兴致盎然中看完整本书。

此次活动,抓住幼儿对图画原有的欣赏经验,让幼儿感受格子画的美妙。同时,也让幼儿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都是由格子的形式来表现的,格子画也可以组成美丽的色彩。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更喜欢动手尝试,所以让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亲身体验格子画的美丽和绘画时的乐趣,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格子画、喜欢格子画。

2、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画面,感受格子画的色彩与线条美。(2)尝试为各种物体涂色,体会制作格子画的独特方法。

3、活动准备

图画书《艾玛捉迷藏》、PPT课件

格子画图片若干(用不同的彩色格子画成孩子们喜欢的各种造型:玩具、水果)卡纸(大象形状、长方形)、彩色颜料、笔

4、活动过程

(1)兴趣导入,引出话题

http://tj.zgjsks.com/

①教师出示几张格子画图片,让幼儿从中找出各种东西。一蝴蝶躲在哪儿呢? 一谁藏了我的柠檬? 一看看都是谁? 一知道他们是谁吗? 一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躲起来了,找到他们了吗?(2)欣赏故事,观察发现一还记得花格子大象吗?他叫什么名字呀?(艾玛。)一今天他也来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一起玩“捉迷藏”了。看!艾玛来了。(教师讲述故事,请幼儿观察画面。)一你们猜那是艾玛吗? 一小鸟找到他了吗? 一为什么其他动物看到一点就认为是艾玛呢?(因为他们都是格子纹的,和艾玛 身上的颜色一样。)小结:原来动物们找到的东西都是格子纹的,而且和艾玛身上的颜色一样,也是五六色的,所以动物们总是找错。

一原来艾玛是一只这么美丽的大象,他和其他大象有什么不一样?(身上有格子,皮肤是彩色的。)一我们来数数艾玛身上有哪些颜色?那些格子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格子画也是很美丽的,它们是用直直的线条组成的一个个格子,在格子里可以添上任何颜色,最后就可以变成美丽的格子画。

(3)大胆表现,欣赏交流

一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大象,他们都是艾玛的朋友,也都想像艾玛一样有一套漂亮的格子衣服,你们能够帮助他们吗?(幼儿尝试利用格子画为大象涂色。)一本领大的小朋友,可以用这张长方形的纸,先画出格子的彩色花纹,再勾勒、剪出大象的形状。

(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小结:哇!原来简简单单的格子画也可以变得这样美丽,以后我们再来画画更多的格子画吧!

http://tj.zgjsks.com/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图画书《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风靡全球,《艾玛捉迷藏》更引领孩子们来到了精彩的游戏世界。在和小鸟一起寻找艾玛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艾玛五彩斑斓的体色与森林环境的关系。

于是,在好玩的故事情境中,孩子们和艾玛、他的朋友们开始了“捉迷藏”游戏。从中孩子们知道了动物体色是保护自己的好方法,并继续去发现人类向动物学来的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2、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2)知道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

3、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

操作卡片两种:第一种是各种动物(如猫头鹰、螳螂、枯叶蝶等);第二种是这些动物分别藏身其间的环境图片。

4、活动过程(1)艾玛捉迷藏

一(出示封面。)认识这些字吗?请你说一说。一什么叫“捉迷藏”? 一你玩过吗?怎么玩的? 一看看艾玛他们是怎么玩的?(师幼一起阅读:寻找艾玛藏身的地方,并验证结果。)一小鸟把哪些东西当成了艾玛?(2)小动物捉迷藏

一小鸟没找到艾玛,就去找其他小动物了,看看他们藏起来了吗? 一谁没有藏起来? 一谁藏起来了?藏到哪里?怎么藏,才很难被别人发现? 小结:原来,要让自己藏起来,得找一个和自己身体颜色很接近、样子很像的地方,才不容易被人发现。

http://tj.zgjsks.com/

(3)游戏:我和小动物捉迷藏

玩法:幼儿分成两组,可以是弟弟一组、妹妹一组。一组幼儿拿着环境图片,另一组幼儿拿着动物图片去找相匹配的环境图片。找到的一对小朋友一起观察交流:这个动物藏在哪里?藏得好不好?可交换图片,继续游戏。

(4)向小动物学本领

一看看这些图片,谁藏起来了?他们脸上、身上为什么是这种花纹? 一这是我们向动物学来的本领,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再去找一找。(三)活动拓展

1.区角游戏:找一找。在一张图片中找到隐藏的事物,锻炼幼儿的观察力。2.欣赏活动:欣赏各种衣服、皮包的格子式样。

3.可以在平面画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在立体的东西上设计格子的式样。4.收集与发现植物、动物、人类自我保护的方法。(四)阅读区的活动

1、活动名称:说出美丽的色彩

2、活动意图:让幼儿在感受的同时用语言来描述美丽的。涂一涂、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颜彩,让别人也能感受到

3、活动准备(1)图片色彩卡。

(2)填色卡。(可以涂一涂、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颜色。)

4、活动提示:

篇6:大班美术捉迷藏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张大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

2、什么是捉迷藏?

师:今天艾玛和小动物一起捉迷藏,你们看看艾玛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怎么玩游戏的。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

1、艾玛可能会躲在什么地方呢?小鸟找到艾玛了吗?

2、小鸟发现了谁?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小结:原来我们发现一个秘密,这些小动物都找了一个颜色跟自己身体很接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了。小动物们也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

3、故事中的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4、在生活当中,艾玛还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拓展

1、观看图片中有谁躲起来来了?他们躲的好吗?

2、小结:原来解放军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学到的本领,我们回去再发现发现。

四、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1、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喜欢它?它们身上的颜色怎么样?

小结:原来这些大象身上的颜色都是相近色。

2、请你们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3、展示幼儿作品。说说哪知大象藏的最好,哪知大象最容易被发现?为什么?

反思

《艾玛捉迷藏》是一节很有趣的课,它让幼儿对动物保护色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活动选材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是幼儿特别感兴趣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这节科学活动不仅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还让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读本《艾玛捉迷藏》主要是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和学习来理解故事,并发展幼儿的细节观察能力:发现大象藏在哪里?。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从哪里看出来?发展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等,同时,把从读本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和游戏中,丰富他们的相关经验,这也是活动的重点。

在第一环节经验时,对于捉迷藏幼儿是非常喜欢的,但对于怎样藏才安全?怎样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儿的经验明显不足。

在第二环节阅读图书中,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能够通过画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玛躲在什么地方,并说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树的后面等等。图画中的地方都是幼儿能直观感受的,因而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比较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故事的结局也颇有幽默感,孩子们对这个结局兴趣盎然,津津乐道。过程中我一直都是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能够更清楚的理解故事,在整节课中,我留给孩子的空间太少了,一个问题下去,就有点破不急待的寻求答案,或自己讲出来。幼儿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

第三个环节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主要是加深幼儿对花格子大象身体相近色的认识,并给它找个合适不易发现的地方躲藏。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将自己的感知与思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个环节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强,操作环节花的时间长了些。

虽然这节课得到了老师的一些肯定,但对我来说,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反思的也还有很多很多……。今后,在如何准确引导孩子观察发现、如何回应孩子抛过来的问题等方面要不断实践、探索、提高,增强自己在教学中的随机能力。

篇7:《动物捉迷藏》大班教案

动物和孩子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在孩子童话般的思维中,动物永远是他们的好伙伴。我们班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动物王国》,就正好给予了孩子一个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机会。而新颖、有趣、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活动可以带领孩子走进自己的艺术表现世界、走进动物王国。

现代儿童美术活动的重点是给予儿童更广阔的想象、表现、创造的空间,让绘画成为儿童的语言,提升儿童创造和表现能力。本次活动采用借形想象的方式就是鼓励幼儿借助原有的形体进行系列想象和创造。孩子们可以先充分地玩颜色,自由地将沾满水粉颜料的刷子,在纸面上尽情拖洒、挥舞,画纸上会留下各种色块、线条和点子。孩子们可以将颜色拖得长长的,拖出曲线、直线、巨齿线、圆形线,在粉刷匠游戏的情境中,感受颜料出现的机理和块面。再通过引导孩子观察这些色和形,借助随机出现的形状特点,联想躲在画纸中的动物,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并通过对不规则的色块进行想象、添画,来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形态及特征。

本次活动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充分感受趣味的借形想象绘画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刷子拖色,并能根据不规则的色块进行想象、添画,表现出各种动物。

2、感受动物身上花纹的多样,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刷子、旧抹布、水粉颜料、棉签、报纸、PPT《动物捉迷藏》、人手一张8K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粉刷匠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戴上帽子、手拿刷子扮演粉刷匠,引导幼儿伴随《嘻唰唰》的音乐做律动。

师:今天我们要来当小小粉刷匠,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刷一刷吧。你们仔细看哦!(播放嘻唰唰的音乐,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刷法)

二、游戏导入,探索不同的刷法。

1、探索不同的刷法。

师:刚才你是怎么刷的呀?(幼儿学一学上下刷)除了上下刷还可以怎么刷呢?(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教师小结:可以上下刷、也可以转着圆圈刷、波浪形刷、还可以刷得长长的,也可以刷得短短的,刷到外面去也没关系。

2、幼儿听音乐刷色游戏。

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呀?(幼儿拿起刷子尝试各种刷法)

要求:先舀一小勺颜料在纸上,然后用我们刚刚学的新的刷法来刷,刷出不规则的形状、和别人不一样的形状。

三、借形想象,添画动物花纹

1、集体想象交流

师:在我们刷出的色块里还藏着许多的小动物呢,我们把他们找出来呀。

首先我们先帮色块宝宝传上贴身小衣服,衣服不大也不小,紧紧贴着色块宝宝的身体。(教师示范画轮廓线)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想一想,这个色块像什么动物?转着看看像什么动物?眼睛在什么部位?(幼儿找出,并画下来)

2、欣赏PPT,感受动物花纹的.多样。

师:小动物身上会有些什么花纹呢?

小动物身上的花纹各不相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欣赏PPT)

教师小结:大自然真神奇,给小动物们创造了各不相同的花纹,除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动物有着漂亮的花纹,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有漂亮的花纹,我们小朋友以后要留心观察。

3、幼儿创作:添画花纹。

师:我们欣赏了这多小动物,现在就要请小朋友为色块宝宝变一变。先给色块宝宝穿上贴身小衣服,然后转一转、看一看,找出小动物,给动物画出眼睛和花纹。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四、欣赏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

2、评价作品。

篇8:大班美术民间剪纸教学设计

艺术欣赏教学是整个艺术教育中的根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 幼儿在艺术作品中先学会欣赏、懂得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 而教师在幼儿艺术欣赏活动中则是一个引导者、启发者, 把幼儿带进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作品的许多要素, 如节奏、音色、旋律、比例、姿态、对称、色彩, 打开幼儿的眼、耳、手、心灵、大脑等多种通道,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终把欣赏与创作结合在一起。“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这是指南在教育建议中的第一点。

剪纸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种类, 它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但对于现代的孩子来说了解得很少。因此, 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首先用活泼欢快的剪纸视频导入课题, 幽默活泼的视频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 活跃了课堂气氛, 接着让孩子们思考, 这种美术表达方式和我们平时的砂纸画、指纹印画、刮画一样吗?接着让孩子们欣赏一些我国著名剪纸艺人的剪纸视频及剪纸作品, 感受浓郁的民族气息与氛围, 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利用微课《剪纸雪花》等, 演示剪纸的教学方法及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剪纸步骤的掌握, 接着图片展示第二种剪纸的方法 (可以用笔在折好的剪纸上画出图案, 再进行剪纸) , 拓宽了幼儿的美术标法方式, 在这个活动中, 孩子们与剪纸零距离接触,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剪一剪等活动, 全身心地去体验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 从小培养幼儿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活动目标

第一, 欣赏中国民间剪纸, 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了解剪纸图案的吉祥寓意。第二, 对剪纸的基本技能有所了解, 产生对剪纸活动的兴趣。第三, 学习简单的折叠方法, 会正确使用剪刀, 尝试剪出各种几何镂空图案。

三活动准备

第一, 制作好的《剪纸欣赏》的视频课件。第二, 电子白板课件《剪纸欣赏》。第三, 剪纸纸张、剪刀、记号笔幼儿每个人一份。

四活动过程

第一, 播放课件 (画面1) ,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很有趣的视频, 请小朋友们一起欣赏。”播放活泼欢快的剪纸视频导入课题。

第二, 播放课件 (画面2) ,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里面的画面, 和我们平时的绘画方法一样吗?”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幼儿有机会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美术欣赏强调幼儿个人的体验, 而这种体验是幼儿真实的心理活动的表达。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教师, 不应把自己对作品的体验与看法强加给幼儿, 而应该给幼儿宽松的心理环境, 让他们能把自己的所见与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说出三张图片的美术创作形式:刮画、手指印画、砂纸画。教师介绍视频中的画是剪纸。

第三, 播放课件 (画面3) ,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本中国民间剪纸专辑, 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教师现场展示两本剪纸专辑, 让幼儿初步感受剪纸作品的独特风格。

第四, 播放课件 (画面4) ,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老师为你们制作的剪纸欣赏视频。”

第五, 播放课件 (画面5) ,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剪纸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引导幼儿思考。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民间剪纸老艺人是怎么制作出精美的剪纸的。”播放民间老艺人剪纸视频。教师播放中国民间剪纸艺人的剪纸视频片段, 引导幼儿了解剪纸的制作方式, 并相互交流感受:“你们发现这些剪纸是用什么纸和工具制作的?这些剪纸有几种颜色?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要使用这些颜色?”

第六, 播放课件 (画面6、7) , 教师介绍剪纸的种类有民间剪纸、现代剪纸。

第七, 播放课件 (画面8) , 教师播放现代剪纸视频, 让幼儿欣赏现代剪纸的魅力。

第八, 播放课件《现代剪纸》视频 (画面9) , 教师介绍现代剪纸的风格。

第九, 播放课件 (画面10) , 教师:“你们刚才看到的民间老艺人剪纸用到了哪三种剪纸工具?”幼儿回答出一种工具后, 教师点击相应工具图片上面的“问号”图片, 将幼儿说出的相应剪纸工具:剪刀、刻刀、纸一一展示出来。

第十, 播放课件 (画面11) , 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折纸:“你们知道这张纸怎么折才能剪出好看的剪纸吗?”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折叠, 同时老师当场剪纸, 让幼儿看到不同的折法会有不同图案的剪纸。

在手工活动中, 技能是影响幼儿兴趣的重要因素。而在欣赏活动中, 则以激发幼儿美的感受和兴趣为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急于规定技法、规则和内容, 而是请幼儿自主尝试, 让幼儿在尝试中感受剪纸的趣味。

第十一, 播放课件《剪纸雪花》微课视频 (画面12) , 让幼儿了解剪纸的步骤和方法。

第十二, 播放课件 (画面13) , 教师:“谁能上来把这几张剪纸的步骤图片和数字1、2、3、4找朋友, 哪一张是第一步, 哪一张是第二步……”幼儿上来操作。

第十三, 播放课件 (画面14) , 教师:“谁能上来把这几张剪纸的步骤图片和数字5、6、7找朋友, 哪一张是第五步, 哪一张是第六步……”幼儿上来操作。

第十四, 播放课件 (画面15) , 教师:“还可以在折好的纸上用笔画出要剪掉的部分”。

第十五, 播放课件 (画面16) ,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剪纸吧。”教师出示黑板 (上面贴有剪纸的步骤照片, 供幼儿参考) 。

第十六, 播放课件《剪纸欣赏》视频 (画面17) , 幼儿进行剪纸活动, 家长助教, 参与课题教学活动。

五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课件是用电子白板软件制作的白板课件, 运用白板的超链接功能播放剪纸欣赏视频, 让幼儿了解剪纸的悠久历史、剪纸的步骤、过程、方法, 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运用白板的拖拉功能, 让幼儿对剪纸的步骤图片进行排序,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剪纸的方法。课题公开课向家长开放,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课题研究, 让家长、教师、孩子三者都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 变单一的幼儿园教育为家园的合作化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 笔者最深刻的感受是学习氛围的趣味性很重要, 利用情境的自然渗透结合, 让每一个孩子都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求知, 只有这样的活动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提供给每一个孩子宽松富有鼓动性的活动、发展、提高的机会与条件, 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积极投入活动, 并自主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学习。我借助多媒体视频为孩子们营造了活泼幽默的气氛, 由于游戏情境气氛的渲染, 使孩子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中, 老师、幼儿、家长建立起一种多元的关系:大家既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 也是活动的合作者、研究者、学习者、欣赏者。孩子们掌握了剪纸的步骤和方法, 并且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喜庆的愉悦, 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敢于探究创新试图剪制出新的喜字造型, 活动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 大胆表现的能力。而孩子们通过参与活动和学习操作, 不仅掌握了相关方法技能, 还对他们自己的学习、探索操作活动进行了过程渐进的评价。

摘要:剪纸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种类, 它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但现代的孩子对此了解不多。针对于此, 笔者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课上, 开展了民间剪纸教学。通过欣赏中国民间剪纸, 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让幼儿对剪纸的基本技能有所了解, 并掌握了剪纸的步骤和方法, 并且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大胆表现的能力。

篇9:大班美术活动:小蓝

绘本《小蓝》源于澳大利亚的童书作家兼插画家盖·却普曼,她“巧妙地将人类长久以来对归属感的追寻,以及柳树图案的神秘之美结合在一起,本书不只是一个故事而已,更是一件值得代代相传、永久珍藏的艺术品”。绘本中真挚动人的故事借助精致华丽的创作,传达了一个简单诗意的叙述,特别美,孩子们跟随小蓝寻找家,跟随故事进入一个美的世界。而故事最后,那一个蓝白相间的中国瓷盘是亮点,以此为切入点,我设计了这样一节美术活动《小蓝》,意在通过活动,让孩子欣赏美丽的艺术,感受青花瓷的独特美,并且尝试创作,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尝试分段绘画,体味青花瓷的艺术美。

3.在读读画画中,大胆创作,体验让画笔讲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绘本相匹配的PPT。

2.白色扇形纸,蓝色油性笔,白色圆形纸。

3.扇形小蓝图片人手1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1.结合PPT,故事引入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一个小女孩迷路了,她在哪儿?你发现她了吗?

她一身美丽的蓝衣服,她的名字叫“小蓝”。小蓝迷路了!她想要回家,一直大声地喊叫,但是等了好久,都没有人来找她。

2.讲述故事,进入情境

终于有一个男孩走进了森林。“咦,你是谁?”小男孩问。“我叫小蓝,我迷路啦,我好想回家。”“我叫威尔。”小男孩说。

提问:小蓝迷路了,你们愿意和威尔一起帮她寻找家吗?

(评析:故事引入,借助美丽的画面,孩子们很快进入情境,静静地欣赏,美好的艺术探寻之旅开始啦!)

二、阅读故事,分段绘画

1.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一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附近有木头桥,还有阶梯通到山上。我好想念我家的山。”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有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创作。

教师: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做成一幅地图,再拿着地图去帮小蓝找家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小盘子,大家拿出一张纸,画一画吧。

2.阅读故事,尝试创作画面二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一条蓝色的小河,在杨柳树下闪闪发光。我好想念我的小河。”威尔说:“我家也有一条小河,在芦苇中潺潺流过,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在芦苇和小河中寻找,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3.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三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我家有很多蓝色的树。”小蓝说,“树上有很多像球一样的苹果,我好想念我的苹果。”“我家有很多绿色的树。”威尔说,“树上开满像云朵一样的花,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爬到树上,从树枝间看下去,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4.阅读故事,尝试创作画面四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一座花园和一座皇宫。我想念我的皇宫。”威尔说:“我家有一座果园和一栋温暖的小屋,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一边捡梅子,一边在树下寻找,但是,他们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

教师提问:小蓝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5.欣赏图片,尝试创作画面五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小蓝说:“我家有爸爸和很多蓝色的鸟,我真的好想念我爸爸。”威尔说:“我家有奶奶和很多母鸡,几乎和你家一样。”他们在鸡群中寻找,并且越过门口的栅栏,还是找不到小女孩回家的路。现在,怎么办?威尔说:“你可以跟我一起回家。”

教师提问:小兰的家附近还有什么?她想念什么?你会把它画下来吗?

幼儿创作。

(评析:阅读故事,欣赏画面,分段创作,感受美好。故事很美,画面更美,孩子们的创作同样不赖。他们在不一样的画纸上展现心中的故事,他们在帮助小蓝找寻家的过程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分段创作,孩子们不知不觉进行的是一段美好的创作旅程。)

三、揭晓结局,感受惊喜。

1.欣赏图片,探寻秘密

总结:小蓝不是真正的小女孩,那她是什么呢?(有小蓝图案的瓷盘碎片。)

2.答案揭晓,感知瓷盘

原来,奶奶的橱柜上面,有一个蓝白相间的中国瓷盘。这个瓷盘缺了一小块,那是很久以前,奶奶去野餐的时候,不小心打破的。

3.小蓝找家,圆满结局

奶奶把小蓝粘回磁盘缺口的地方。威尔笑着说:“小蓝终于找到她的家了。”奶奶说:“恩,安全又圆满的家。”

4.触摸青花瓷,感受艺术美

提问:“你知道这种白底蓝花瓷盘的名字吗?”

介绍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只有蓝、白两种颜色。中间的盘底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它的周围可以有很多的图案或线条,但他们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着的。

5.完成创作,分享作品

刚才,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5幅画,老师再把“小蓝”也发给你们,大家一起把它拼成完整的盘心,贴在白色的盘底上,注意一下粘贴的位置。

现在,大家再用有规律的图案或线条,来装饰盘边吧。

(评析:故事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结局,也给了孩子一个美好的画面,孩子们豁然发现,自己的创作原来也可以这么奇妙。此时,介绍青花瓷,显得那么水到渠成,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是浸透到骨子里的,孩子们此时应该能懵懂感受到,他们也会惊喜于自己的创作,因为“青花瓷”真得很美!)

四、结束活动

小蓝找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也完成了自己的青花瓷盘。现在,大家一起拿着瓷盘,把小蓝的故事讲给其他好朋友听吧。

评析:以故事开头,用故事收尾,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小蓝的故事,分享作品,相互欣赏,这一段艺术探寻之旅就这么意犹未尽……

活动反思:

初次拿到绘本,我就被里面的精致唯美的创作所震撼,我想:艺术的感染没有界限,孩子们也会喜欢上《小蓝》吧。的确,绘本给了孩子一次美好的旅行,他们在边阅读边创作的过程中,逐渐体味青花瓷的独特魅力。我独辟蹊径,给孩子准备别致的材料——一个折成扇形、可以逐渐打开成圆形的绘画纸。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一步一步,用画笔叙述故事,用蓝色和白色激情碰撞,感受故事的意境,感知青花瓷的独特魅力。最后,他们创作完毕,画纸全部打开,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创作体验和成功感给了他们心灵强烈的冲击。艺术活动就是要这样,让孩子在探索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熏陶,身心获得愉快体验。

篇10: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教案

1、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

2、提高孩子对数字方位的浅显表述能力。

3、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数字兔子图片、数字表格、1-10数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1、说说生活中存在哪些数字(公交车)(电影厅门上的门牌号)

二、找图画数字1、找出图画中藏着的数字,两个小朋友一组,增强合作意识,找出数字后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2、出示幻灯片,共同寻找幻灯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数字。在寻找的过程中通过对方位的描述确定数字的位置。

三、寻找表格里的数字

1、用准确的方位词通过隐藏的半个数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个数字(第几行第几列)(从左往右数)(从上往下数)

2、通过数字排列规律找出剩余的数字。

(序数排列规律)(相同颜色表格的数字)(奇数排列规律)

3、数字游戏出示1-10数字卡片,隐藏任意两张数字,通过表格判断隐藏的是哪个数字,总结寻找数字的方法。

4、每6个小朋友一组,共同完成猜数字游戏。

四、出示幻灯片4,玩更复杂的猜数字游戏。退场

教学反思

上一篇:有意义适合发朋友圈句子下一篇:工程师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