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书

2024-07-15

科技书(精选9篇)

篇1:科技书

我是一名爱读书的男孩。我觉得读书给我的生活中带来了许多乐趣!我最喜欢的就是《我们爱科学》这本书。

这里讲了许多科学故事,其中里面有一篇故事叫神奇纸桥过汽车。这个汽车是真的吉普车。大家肯定会想,纸桥怎么能过气车呢?其实是可以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首先需要用纸筒做成桥墩,加上一层横梁和纵梁。也是用纸筒做的,再加上一层垫纸,在固定上就可以了。纸筒桥的结构就是:“纵梁是主要的受力构件,是纸桥的核心;横梁可以均匀的把几吨的汽车的重量分配到纵梁上;桥墩可以防止纵梁变形过大;垫纸可以减小汽车过桥时的振动。”所以吉普车开上纸筒桥时,纸筒桥的变化不超过一厘米。

这回大家明白了吧!科学是对人类有用的,但科学不能只是观察看见的,还需要你去发现探索,也要动手试验才会发现科学的存在。我爱这本书。我今后一定要读更多的科学书籍。

篇2:科技书

我看完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科学技术类》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其中的“人类观天的眼睛”这篇内容最好看。

里面主要讲了古代的“浑仪”“伽利略望远镜”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简仪”“牛顿反射望远镜”和现代的“多镜面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等。我觉得人类古代的发展和现代科技发展有很大变化,比如说以前只有可以观测到几天后天气的望远镜,现在射电望远镜可以用来接收天体电波的观测设备,它能观测到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

我觉得古代的科技和现代的科技相差很多,我长大也要当一个宇宙探测学家,因为要探测更加神秘的宇宙空间和大大小小的行星,要解开人类种种疑问,为我们国家的天文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

篇3:科技书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形态,科技信息传播

一般认为, 科技型企业是指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 具有核心竞争力, 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技术产业领域的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同非科技型企业相比, 科技型企业中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的科技专业人员占总员工数的比例较高;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较高;企业管理组织呈扁平性;企业具有高成长性。由于具有技术先进、产品性价比高, 企业品牌形象好、技术服务有保障等优势, 科技型企业可超常速成长。

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向纵深发展、科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 科技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获取市场效益为目的的企业科技传播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形态, 旨在为科技企业对外拓展市场、对内提升凝聚力提供参考。

1 企业科技传播体系的构建

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传播渠道丰富, 根据对76家科技型企业的传播方式总结和分析, 建立了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四象限结构图。图中, 横轴表示从科技传播内容的通俗性到专业性递增, 纵轴表示从传播方式的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以此递增。

在这些传播渠道中, 大部分企业以自办报纸、杂志、网站为传播渠道。随着媒介融合趋势不断加快, 企业官方微博已成为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传播、宣传自身品牌、传递企业文化、表达社会观点的重要窗口。而企业公众微信平台作为新媒体的又一形式, 在加强品牌宣传、传播企业动态信息方面的作用巨大, 在促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发展方面更是不可小觑。

2 媒介科技传播形态

媒体是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传播的重要方式。科技型企业利用媒体进行科技传播大体可分为自办媒体、行业媒体、大众媒体等几种类型。

2.1 企业自办媒体

经统计, 76家样本科技型企业都有自办媒体, 具体分为期刊、杂志、报纸、书籍、内部广播、电视等形式。有的自办媒体不仅在企业内部传播, 还向社会公开发行。如由宝钢集团主办的《宝钢技术》、《世界钢铁》等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 主要介绍集团取得的技术成果、管理经验和刊登科技性文章。

部分企业拥有专门面向客户、潜在客户、经销商等发行的刊物, 传递企业最新科技和商业信息。一些科研实力强的企业还负责主办其所在行业的学术期刊, 其中部分被新闻总署等相关部门评为“科技核心期刊”。据统计, 76家样本科技型企业中, 有20家企业主办面对全国发行的学术期刊。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主办的《电子技术应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兴通讯技术》等。

2.2 企业官网、社交媒体等

76家样本企业的官方网站中有27家在企业在官网开通了科技传播的栏目或频道, 通过网站向客户、消费者、企业的关注着者普及行业知识, 提高科学素养。

如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的科普栏目“健康社区”, 下分为“健康热讯”、“四季保健”、“医药常识”等六个子栏目。子栏目下又分为“医药常识”、“微量元素”、“滋补保健”等主题, 配有相关知识分享和新闻报道集锦。而南方电网科普频道——电力科普, 下分为“绿色电网馆”、“南方科技馆”、“调峰调频馆”板块, 采用FLASH技术对现代电网的的基础知识、科学原理, 日常省电技巧, 以及南方电网的“智能电网”进行了介绍, 其形式新颖, 交互性较好。

微博作为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传播的新地带, 76家样本企业中有54家企业开通了实名认证的官方微博, 占样本总数的70.1%。开通实名认证微博的企业中, 很多利用微博对结合企业科技信息向公众进行科技传播。

2.3 大众媒体和行业媒体

企业科技新闻是其科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对外重要的宣传渠道。据统计, 76家企业均在传统媒体上进行过科技传播。以工业产品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对外新闻传播中以企业形象传播为主, 科技信息为企业品牌形象传播服务。但不同媒体因定位不同对企业的报道角度略有差异, 大众媒体一般倾向于企业的经济新闻价值, 行业媒体、科学媒体则偏重于企业科技信息。

另外, 有的科技型企业还与权威新闻媒体共同制作专题报道。如中石化集团公司在2013年“两会”期间与新华网推出的“绿色能源‘驱霾’换蓝天”的新闻专题。

3 企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技术性通道

与企业通过大众媒介科技传播不同, 企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技术性通道, 这类传播通道最主要的特点是其专业性与组织性。

3.1 通过文件、技术报告、信息上报形式的科技信息传播

据统计, 76家样本企业均按国家信息上报机制进行科学研究信息的通报。此外, 其财务年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在进行对外信息披露时, 也传播了相关科技信息。

3.2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承担科研课题形式的科技信息传播

在产业经济界, 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经济、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76家科技型样本企业中有53家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 占到总数的70%。如华为公司加入了ITU、3GPP、IEEE等130个国际标准组织, 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180多个职位, 累计向标准组织提交文稿23, 000多篇。

科技型企业拥有的研究资源不但能为企业自身研发产品, 还能够参与到国家课题, 如三一重工牵头参与国家863课题“混凝土泵车远程监控及维护应用系统研制”并成功通过验收, 打破了国外对核心部件的垄断, 加速了核心技术在行业中的普及。此外, 企业内部的科学技术培训是增加员工科学素养, 提升科学技能的一条主要途径。76家科技型企业每年都会对员工进行各类培训, 如技术知识培训等内容。

3.3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形式的科技信息传播

产学研结合是科技型企业进行创新的途径之一, 它能让科技型企业和学界形成互利双赢的模式。

一般大中型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有不同程度合作, 如神华集团与清华大学开展“低碳能源新技术研究”, 与吉林大学签订《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补充协议书》等产学研项目。这些合作不仅能让企业减少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还能扩大企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范围, 促进其多渠道传播, 增强传播效果。

3.4 通过企业科普活动的科技信息传播

1) 企业科技馆展示。科技博物馆是科技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机构, 企业办的科技博物馆是对我国公共科技博物馆的有益补充。在样本选取范围内共有18家企业开设或与其他机构共建的科技馆、小型科技展览馆等。

如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于2008年建成的中国化工博物馆, 便具有“记载中国化学工业发展”、“普及传播化工知识”等作用。联想有限公司下属的联想品牌体验中心是该企业对进行科技传播的小型科技馆, 是北京市批准的科普基地, 向社会普及PC行业的技术、生产、设计知识, 推广和宣传节能环保理念 (1) 。

2) 企业科普活动。科技型企业开展的公益性科普活动都与自身的业务相结合, 利用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来设计相关科普公益活动, 从而公众对相关领域科技的理解。76家科技型企业中, 有41家科技型企业开展了对公众的科普公益活动, 占到了总数的54%。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办的CASC两岸青少年航天交流活动和“梦想航天, 情系中华”2011年航天科技夏令营活动;国家电网集团的“用电安全进课堂”校园电力常识普及活动等。

企业开放日也是企业开展科普的一种有效方式。如东方电器集团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公众开放日, 向公众普及工业知识, 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距离感受发电设备的制造过程, 接受科普知识教育 (2) 。

3.5 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过程中的科技信息传播

工业产品中涉及较多的技术细节, 一般有产品工程师、技术客服人员等专人对消费者、客户进行产品的指导和使用说明。通过基于产品服务的技术传播方式, 能有效的传播科技型企业产品和服务中的科技信息。76家样本科技型企业中, 有40家企业生产工业产品 (占总数的53%) , 36家企业生产消费产品 (占总数的47%) 。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 科技型企业利用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的比重不断加大。生产工业产品的科技型企业的广告一般出现在行业媒体或者专业期刊中, 很少进入大众媒体的范围, 即便出现也是以企业形象广告的形式。而面向消费者的普通消费品则一般通过广告、说明书的方式来详细介绍产品中的科技信息。

4 当前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现状来看, 虽然科技型企业在科技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效果显著,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4.1 传播方式多样, 内容同质化严重

我国科技型企业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方式多样, 包括自办媒体、大众媒体、文件汇报、产品展示等方式。但正是由于传播方式的多样, 企业在科技传播中四面出击, 缺少针对性的宣传、策划, 导致在传播过程中缺乏自身特色, 变成“宣教”式的发布信息, 体裁单调, 采用简单的“八股文”形式, 内容枯燥, 难以引起受众兴趣, 传播效果极其有限。

此外, 由于有些科技型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媒体的传播优势不熟悉, 且传播团队中的人员一般身兼多职, 精力有限, 使得自办媒体上的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甚至出现了网站是纸质报纸的“翻版”等现象, 难以打出科技传播组合拳, 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

4.2 忽视媒体的传播作用

大众传媒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它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明显。但从目前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的实践来看, 科技型企业的传播方式虽多样, 但最主要的传播渠道还是集中在专业媒体上, 内容也主要局限于对专业技术的介绍。虽然专业媒体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力, 但对宣传企业理念、文化, 传播科技知识等方面作用有限。

另外, 一些企业在进行科技传播时虽比较重视大众媒体的作用, 但由于对不同类型的媒体优势了解不够深入, 且不注重内容的通俗性, 采用较多专业术语, 对专业术语和概念不作任何解释说明, 专业色彩浓厚, 不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更有甚者, 有些科技型企业在大众媒体上刊发的信息存在篇幅冗长、专业性太强等弊病, 导致“外行看不懂, 内行不愿看”的尴尬局面。

4.3 宣传味道明显, 科普“公益效应”弱化

一些科技型企业在传播科技知识时, 不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企业宣传味道浓厚。尤其是在面向公众发行的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上, 记者经常会遇到企业要求添加相关信息介绍等内容, 使得新闻报道带上了“软新闻”的性质, 这样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 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而在研究科技型企业科技博物馆的办馆方针可以看出, 企业的科技博物馆宣传同样存在宣传味道较重的问题, 科学传达的形式缺乏交互性和趣味性, 有的展馆只针对领导视察使用, 不对公众开放。相比之下, 一些国外跨国企业的科技博物馆值得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借鉴。如创办于1961年的日本东芝公司科学馆, 免费向公众开放, 按照主题分为能源与环境展厅, 最新数码技术展厅, 半导体历史、医疗、照明展厅。东芝科学馆把东芝公司发展历史、最新的科技进展和产品发明与公众科学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取得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3)

5 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的优化

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它存在于科技型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的各个环节。为克服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传播中的不足, 可从多层面进行优化路径的探讨。

5.1 国家立场下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的优化

在我国, 科技型企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科技主管部门可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引导, 重视科技传播对科技型企业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大价值, 科学规划, 效管理和, 建立一套基于信息传播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平台;加强科技型企业同科研机构、高校等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 促进科技型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以及技术转移。通过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资本的整合, 发挥出市场体制对于科学技术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服务于我国创新文化建设,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我国各专业性学会、协会及挂靠学会都是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 由于有一定的依赖性, 在科技传播活动中缺乏相应的活力。相比之下, 民间的科技传播组织以其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传播内容满足了多元的科技传播的需求。因此, 要充分认识科技传播的民间组织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并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一方面, 要鼓励从事科技传播的民间组织的发展, 开放民间组织注册;另一方面要改革税收制度, 扩大企业和个人对关注与科技传播的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

5.2 企业自身视角下的科技传播优化

互联网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获取信息方式之一, 越来越多的公众使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微博等作为信息获取的方式, 但是, 网络上缺乏优秀的科技传播内容的电子出版物, 其科技传播内容也是良莠不齐。此外, 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 有的内容鱼目混珠, 声称传播科学的背后实际上在推销虚假药品甚至散播迷信思想。作为科技型企业, 在人力资源、技术储备以及经费都有充足的保障, 应该借助自身优势, 利用好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活动。

科技型企业应积极利用企业官网、社交网络、微博等对大众进行科技传播。此外, 科技型企业科技传播是企业建设创新文化的关键。科技型企业通过企业内部刊物宣传和报道、企业的内部科技信息的培训等方式在企业内部倡导创新文化,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鼓励科技人员不断更新科技知识, 掌握最新的科技前沿。同时, 企业要鼓励企业员工的创新, 给予一定的资源和创新空间, 建立“学习型企业”的创新文化。

篇4:时尚普普风格的科技书

那就是BenQ Joybook S41笔记本电脑,这是BenQ在2007年中旬最新发布的款以普普风格为设计卖点的产品。在整个产品的设计上,BenQ主要强调了屏幕顶盖的独特设计以银色边框利落地环绕黑色面板,采用独家铝质彩纹金属LcM(Laminated color Metal)技术。细看之下,黑、银两色方圆镂空层叠围绕出拼贴的几何图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普普风吗?BenQ设计师王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普普风格发端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由图案、符号、线条等具象的元素组成,它将设计平民化,让更多的人都能接受,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艺术,它代表着一切美好的事物。而BenO Joybook S41的顶盖正是吸取了这种普普风格,将圆与方的元素有规律地集合在起。随后他补充说,每一款产品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这种语言是不会随着产品设计风格的改变而改变的。而BeaQ Joybook的设计语言正如,Joybook英文单词所描述的那样,它是一本书,一本中国传统古籍造型,打开它就像翻阅一册经典的书籍,暗示着Joybook就如同古代书籍的地位,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与传播工具。而从Joybook S41的设计草图中,我们也多多少少能体会到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的初衷。

除了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外,在功能上,新的BenQ Joybook S41也让我们眼前一亮。尤为突出的是在14英寸的产品上,我们见到了目前炙手可热的高清HDMI接口,当问及为何会考虑将这种接口设计在它身上时,BenQ高级产品经理张志豪说:“我们在这次的笔记本产品上整合了HDMI接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技术而且成本也不会很高,完全在接受范围之内。在使用上更是方便了消费者,为看有版权的高清电影电视打下了基础。同时我们也都配备了独立显卡在影音娱乐上,BenQ从来不会落于人后。”

篇5:科技征文:科技创新

……

公元205月12日14时27分,天气晴朗,万物尽情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人们享受着幸福的时光:孩子上学,大人上班,老人休闲……一切都是那么的幸福和谐。

北京时间14点28分。大地突然剧烈摇晃,巴蜀大地顿时山崩地裂,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无数生命被废墟掩埋,数十万同胞离我们远去,数百万同胞经受着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地震,震裂了房屋,震碎了人心。

灾难已经过去,但伤痛仍在继续。难道我们就只能仍灾难摆布吗?

2058年……

整整50年过去了,岁月的沧桑仍然抹不去50年前那伤痛的记忆。

如今的绵阳已是国际一流的大都市,整个城市分为三块:海,陆,空。搞科研的住在海上,无时无刻不沐浴着阳光。搞军事的住在空中城市,时时刻刻尽享新鲜空气。在普通岗位上的则住在陆地上,过着繁忙而充实的日子。

我所工作的“地震超前探测仪”研究所就坐落在海上城市,被安排在一个极其秘密的地方。在我的带领下,经过科研工作者们夜以继日,坚持不懈地努力,经过899次试验后,“地震超前探测仪”终于研制成功。只要在地球上的地震,就算是一级,也会被“地震超前探测仪”在几分钟内搜集到,如果是三级以上地震,会被“地震超前探测仪”在震前几天搜索到,并提醒广大身处震区的人们注意安全。

2108年……

又是一个50年过去了,此时,我已是111岁高龄。曾经和我一起研制“地震超前探测仪”的战友们相继在幸福中逝去。我们研制的“地震超前探测仪”为人来带来了无限生机。据统计,仅2108年一年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达千万次,可伤亡却是0……

篇6:科技想象作文:科技幻想

第二天一早,我一醒来,发现昨天的“时空体验机”在我面前。我把体验机拿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便进到体验机里了,我按下2088年的按钮,机器启动了……

眨眼,我来到了2088年,不出我所料,果然是高科技生活。马路上除了绿化和房子,什么也没有,每隔20-60米,都有一个地下口,我走了进去,一看,大开眼界:人们居住的房子都是奇形怪状的,而且随着人们的思想千变万化,我找了个2088导游,为我讲解高科技生活。导游说,人们戴的手表都是“瞬间转移表”,只要你买手表时,输入10个地方,你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到达那10个地方的任意一个,如果买不起手表,最便宜的就是“飞行汽车了”,这种车既可以扩大和缩小,还具有穿梭物质感应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可以自动开车,而且遇到障碍物时,相撞也不要紧,因为物质系统会自动调节为“无质系统”,和障碍物融合,便穿过去,你也仍然毫发未损,这种车子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可以飞到空中,可以向飞机一样的速度飞行。

2088年除了科技先进外,居民生活也绚丽多彩,没有人会烧杀抢掠,没有人会流落街头,更没人会抱怨贫穷,因为政府会给每个家庭根据生活条件来补发资金,所以不会有人变成“穷光蛋”。得了病也不要紧,只要吃下万能丸或百病胶囊,大多病都可以治好的,这样一来,药店也就只有两种药了。孩子上学不用担心,在2088年,家政机器人和教师机器人一经诞生了,就省去许多麻烦。家政机器人主要是帮你做家务,购买东西而已,而教师机器人会替代家庭教师的角色。

篇7:科技科技展观后感

这个科技展设置在学校的风雨操场上。展览上摆放的东西五花八门,奇形怪状,非常有意思,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只“无皮鼓”。 你们知道什么是“无皮鼓”吗?有人可能会想没有皮的鼓说不定只是个摆设。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还是让我来详细地介绍一下吧。 我们平常见到的鼓都是有皮的,必须用手拍或者借助于其他东西敲打才能发出响声,但“无皮鼓”就不一样了。它没有鼓皮,只有两个像铁圈似的东西呈八字型放在那里,而且根本不用敲,只需把手放进那圈形的鼓里面,就会发出“咚”的声音,一个圈里的声音沉闷一些,另一个则清脆一些。更为奇特的是,圈里还有几只红色的小灯在一闪一闪的。

玩着玩着,我就觉得很好奇:为什么这只鼓没有皮也能响?于是,我俯下身去看旁边关于这只“无皮鼓”的文字介绍。原来它是利用了光电感应的原理:无皮鼓中装有光电传感器,用手敲鼓时,会遮挡住光的发射端,接收端收不到电信号,就会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发出相应的鼓声。而那些红色的小灯就是红外线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文字介绍中还补充了一点,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是分开的,它在许多场合都得到了应用,/比如安防系统中,用它做成光电烟雾报警器,工业中用它来记录机械臂运动的次数等。 科技展中让我感兴趣的还有发电机、孔明锁以及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发电机有一个摇柄和一个手形铁块,把手放在铁块上,然后快速摇动摇柄,手就会有一种电流通过的麻麻的感觉;孔明锁虽然只是拼来拼去,但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动脑加耐心才能完成。

篇8:从“科技奥运”到“科技北京”

历届现代奥运会的实践证明, 科技与奥运紧密结合, 已经成为现代奥运的时代特征。正是充分看到了科技与奥运之间这种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 北京在申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奥运”的理念。

在奥林匹克历史上, 作为三大奥运理念之一, “科技奥运”理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通过总结奥运筹备建设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 目前对科技奥运理念及内涵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概括起来, “科技奥运”就是以科学思想统领奥运战略, 有效集成满足奥运需求的科技资源, 为“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先进、可靠、适用的技术保障;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使奥运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并惠及社会的平台, 达到“科技助奥运、奥运促发展”的目的。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以科学精神组织奥运”, 就是弘扬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奥运战略, 把奥运会的国际规则、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务实可行、充满活力的本地化战略;将科学思维、科学管理贯穿于奥运筹办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用科学的态度组织奥运, 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盛会的目标。

二是“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 就是紧密结合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 集成北京和全国的优势科技资源, 努力满足奥运筹办的技术需求, 以先进、可靠、适用的科学技术提升举办水平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为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三是“以奥运成果惠及社会”, 就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丰富科学思想, 促进科学文化传播, 提高公众科技素质;通过满足奥运科技需求, 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带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高度融合,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践行:科技奥运促进北京城市发展

科技奥运根据奥运会筹备建设提出的科技需求, 集中攻克了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开闭幕式等方面与奥运直接相关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 开发应用了绿色建筑、清洁高效能源等一大批与“绿色奥运”理念落实相关的技术成果, 围绕交通与信息、安保与食品等, 完成了与奥运城市建设相关的一批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 促进了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

1. 奥运场馆设计与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北京提供了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

围绕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技术特点和要求, 科技奥运全方位应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高新技术, 成功满足了场馆建设对技术的需求, 同时, 也为北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奥运遗产”。国家体育场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工程, 首次采用了“鸟巢”式新型建筑空间结构形式, 多项技术堪称世界第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目前国际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工程, 它以泡沫结构为基础分割出建筑的整体形状和各个内部空间, 实现了从墙壁到天花板的整栋墙体结构连接的顺畅自然。奥运场馆关键施工技术的突破为施工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鸟巢”施工中采用的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双斜柱综合施工技术、厚钢板焊接技术以及巨型马鞍型空间钢结构卸载技术等, 以及“水立方”施工中采用的“散拼”钢结构组装式施工新技术, 膜结构和膜材料技术等, 保证了“鸟巢”和“水立方”的顺利完成, 并成功塑造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奥运“精品”工程。

奥运会场馆的建设充分考虑了体育、文化、会展、商贸、旅游、健身、娱乐之间的功能转换, 以及与交通、通信、安全设施的衔接贯通, 为未来的商业利用提供尽可能大的调整余地和盈利条件。奥运会后, 国家体育场将成为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主场, 还将成为商务会所、健身和餐饮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将成为北京的一个水上娱乐中心, 奥运会期间的会议中心将作为北京市重要的会议和展览场所, 举办各类国际、国内的会议和展览, 举行灵活多样的表演等商业或公益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奥运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数字奥运”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北京城市信息化建设

科技奥运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奥运”和智能交通等信息服务技术的研究。其中, “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网络系统”研究的许多成果已经投入运行, 基本实现了通过电话、互联网、移动设备、信息咨询台等多种方式为300多万名奥运会注册人员、国内外观众和旅游者提供相关奥运赛事和城市服务的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 使北京市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和国际化形象得到极大提升。“北京数字工程”的重大项目———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北京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应用, 能定期提供覆盖北京市的遥感影像, 将在奥运后继续为北京市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监测、重大工程监测、土地利用监测等方面提供服务。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建立了快捷、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体系。“北京市智能交通 (ITS) 规划及实施研究”等奥运交通车辆管理领域的重大项目成果丰硕, 许多成果已投入使用, 实现了基于覆盖全市的千兆宽带网和无线集群通信网络为支撑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形成了覆盖市区主要道路的智能化监控系统。此外, 数字化执法系统、停车诱导实用系统、BRT智能系统等研究成果的应用, 大幅度提高了北京市交通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提升了北京交通管理和运营效率, 有效缓解了北京部分地区交通紧张的状况。

3. 奥运安保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了北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科技奥运建设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支持奥运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保证了北京奥运的顺利举行, 同时, 也有效提升了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例如, 通过实施“奥运体育场馆防火系统设计技术研究”, 科技奥运提出了奥运体育场馆火灾安全性能化评估方法, 该方法已应用到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篮球馆、老山自行车馆、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华贸中心商厦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风险评估和消防性能化设计中。“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已经完成相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 研制出大量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违禁化学品和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建立了水泡性口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 并针对奥运会的特殊要求, 建立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利用GPS、温湿度自动记录装置、RFID电子标签等科技手段将奥运会的宾馆、场馆、运动员村、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医院等全部纳入监控。奥运后, 已经建立的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奥运追溯系统和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将继续使用, 保障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

4. 生态改善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加快了北京生态型城市建设步伐

围绕生态环境建设, 科技奥运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项目, 其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北京城市生态环境。例如, 通过开展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挖湖堆山、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生态廊道”规划与建设, 建立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域性生态系统 (城市“绿肺”) 的示范工程;“北京市防沙治沙”重大科技项目等构筑了北京奥运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奥运绿化和美化科技工程”, 已成功培育出能够在8月份盛开的花木700多种;大气污染预报、预测和预警技术等研究项目,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蓝天工程”提供了政策建议与技术保障;北京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及资源化控制技术研究、城市污水SBR处理设备成套化研究等项目, 为北京实现城市垃圾全部进行安全处理, 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0%, 分类收集率达到50%,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污水回用率达到50%目标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三、转化:“科技北京”———科技奥运的宝贵遗产

奥运筹办以来, 北京市始终把充分利用奥运机遇, 提升发展水平和城市竞争力作为重要的施政方针和发展目标。科技奥运建设的实践表明, 科技奥运的建设过程同时, 也是北京市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北京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强调以科学的精神组织城市管理,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城市建设, 以科学技术成果为市民造福, 北京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科技北京”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 经济发展动力从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科技奥运的实施增强了北京自主创新能力, 加速了北京经济增长动力从人力、资本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环境和氛围不断优化, 科技投入和产出大幅度增加。科技奥运实施以来, 北京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及20余项配套政策, 有效激发了全市科技研发热情。2007年, 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919.5个亿, 是2001年的2.52倍, 约占GDP的9.83%;2007年全市专利的申请量达到3.2万件, 是2001年的2.62倍;实现技术的成交额882.6个亿, 比2001年增长了3.6倍 (见图1) 。根据《北京现代化报告2007—2008———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报告, 2001—2006年, 北京市创新型城市总体实现程度从73.5%稳步提升到83.6%, 提高了10.1个百分点, 北京创新型城市已经初步建成。

二是一批关键的技术和标准的突破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据统计, 科技奥运实施七年来, “科技奥运行动计划”共组织和动员了全国近200家企业、170多个科研院所和50多所高校的3.5万名科技人员, 参加科技奥运的各项工作。七年间, 科技奥运围绕场馆建设、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生态环保、信息通信、高清转播、智能交通、运动科技、奥运安全、食品卫生、气象预报、医疗救护、新材料等十几个方面, 完成了千余个项目, 在集成电路、疫苗、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催生出一批里程碑式的自主创新成果。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 仅“鸟巢”的创新技术和创新点就多达几十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则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结构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场馆;围绕建筑标准建设, 科技奥运建立了绿色建筑标准, 这一标准填补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和方法的空白, 为规范和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评估手段, 成为北京市乃至我国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

2. 城市组织管理进一步科学高效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北京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新闻媒体以及奥运观众纷纷聚集北京, 这对北京的城市组织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奥运的实践证明, 科技奥运成果的大量应用有效提升了北京城市组织管理效率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奥运后, 科技奥运成果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北京城市建设和组织管理, “科学管理”日益深入人心, 将成为今后北京城市组织管理的基本理念和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奥运成果的作用, 实现科技奥运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和应用, 推动科技奥运成果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远和广泛影响, 北京市政府、市科委启动了“科技奥运成果推广计划”, 计划利用2—3年的时间,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奥运成果推广工作机制, 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城市组织管理提供更加便利的科技支撑。例如, 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 北京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加强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并确定了包括1个共享平台、7个应用领域的智能交通建设架构。目前, 北京市正在抓紧建设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高速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等。其中, 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中心、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智能公交系统建成后, 北京将实现全路网的一卡通和无障碍换乘, 大大提高公路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又如, TD服务、奥运无线INFO等科技奥运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北京“无线城市”建设的步伐。奥运会前期, 北京市实施了“北京无线城市”项目, 一期、二期已经启动实施。到2010年年底, 无线北京第三期将实现北京市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届时, 北京将建立起为各行各业提供便捷、高效信息服务的平台, 加速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的进程, 为更加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城市组织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3. 城市建设进一步向“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方向推进

奥运筹办期间, 北京在31个奥运比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以及奥运道路连接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实施了160多项奥运绿化工程, 绿化面积达1 026公顷。北京城市园林绿地增加了1万公顷, 树木增加了2 271万株, 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如图2) 。目前, 北京市的林木绿化率已达到51.6%。另外, 北京市从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布局入手, 对全市200多家重污染企业实现整体搬迁转产, 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到96.5%。

奥运会的举办和节能减排技术等科技奥运相关成果的示范应用大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人居意识, 使社会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这对北京市建立环境治理和环保节能的长效机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关注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奥运后北京重点关注的方面。关、停、并、转“三高一低”企业, 以及包括首钢在内的重工业制造环节“外迁”, 成为北京加强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的积极信号。特别是公共环保意识将成为绿色奥运的宝贵遗产, 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修复工程, 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此外, 北京在奥运会期间临时采用的减轻环境压力的措施给奥运后生态环保建设积累了经验, 为继续促进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 奥运期间环保部门采用的大部分措施是长效的, 而且到奥运会之后还要继续实施。但是, 北京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并真正迈入国际先进城市行列, 还需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关注生态, 关注环境保护,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成为北京今后长期发展的自觉行为, 成为贯穿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

参考文献

[1]董传升, 邢怀滨, 王健.科技奥运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化的三个关键问题[J].科学学研究, 2007, (2) .

[2]周秀平.奥运的社会参与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 2008, (2) .

[3]符亚明, 等.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7) .

[4]董传生.科技奥运的人文价值与困境[J].中国软科学, 2006, (4) .

[5]陈剑.奥运经济:北京的创新与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 2008, (1) .

篇9:用科技监管金融科技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海外的金融科技都呈现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它们的边界不断与传统金融的发生冲撞,由此产生如何平衡创新与合法合规的监管难题。

在中国,仅仅三年时间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就经历了从监管真空期、舆论一边倒的“软法监管”到14部委联合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以致不少海外人士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方法论提供了绝好的启示与参考。的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跃进式实验所产生的经验与教训,为世界各国制定金融科技的监管政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研究样本。

监管启示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至少有以下三点启示:

一是科技驱动金融发展不是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的“专利”,监管理念不应发生跳跃式波动。以唯物史观看,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互联网技术在传统金融体内孕育、验证、发展、成熟进而外溢到互联网公司等非金融机构的连续演变,那么监管理念的变化也应连续,针对传统金融部门的监管理念既不应照搬到金融科技上,也不会完全与金融科技的实际脱节,这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不会产生谁颠覆谁的结果。

二是科技再“炫”,也会不改变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中介的事实,监管部门应有定力。金融科技也好,互联网金融也罢,其从事的活动都是金融中介,发挥的功能都是金融功能,“科技”、“互联网”只是表象,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是问题的实质。诸如国内学者、媒体与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一起鼓吹的“软法监管”就是典型的避实就虚,严重影响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定力。

三是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往往从“小而无视”直接到“大而不倒”,监管与市场应持续有效沟通。“余额宝”在不到9个月时间里,就从籍籍无名的小型货币型基金迅猛发展成数千亿规模的大型公募基金,这种指数级别增长的能力表明,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能够实现超常规发展,其规模从初创时期的被监管部门“小而无视”直接变成“大而不倒”,监管部门则经历了“看不起”、“看不懂”到“看不住”的尴尬过程。

监管挑战

“轻资产”对现有的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提出了根本挑战,凡是那些实质承担信用、市场、操作风险暴露的金融科技,理应保有一定的自有资本,否则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会由全社会承担(中国的P2P跑路就是很好的教训)。但是,如对金融科技提出与银行、证券、保险等一样的监管资本要求,则会很大程度上抹杀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力。

其次,“高创新”对现有的金融创新评价机制带来了挑战,会增加无谓的监管成本。金融科技的创新机制与频次均完全不同于传统金融,现有的产品及业务创新评价方法、流程是否还适用于金融科技,取决于监管部门投入的监管成本有多大,但金融科技创新的高失败特征,就会导致监管部门为此投入的监管成本多成为沉没成本,本质还是由全社会埋单。

再次,“上规模”即是直接从“小而无视”到“大而不倒”,对金融稳定、市场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带来了全局性影响。特别是网络经济中的竞争性垄断特征,即金融科技巨头的垄断源于技术垄断、生态垄断,这类垄断具有脆弱性与暂时性的特点,一旦破坏性创新技术出现,原有的垄断力量就会消失,市场将暂时失序,直到新的垄断者出现时市场才能恢复秩序。

这一特征在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表现最为明显。除了支付宝、财付通等少数几家支付机构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外,上百家支付机构生存艰难,违规现象严重,市场几乎失序。故而,监管既要保证公平竞争,还要适度容忍垄断,既防止“赢者通吃”,还要维持“赢者吃大头”。

最后,由于金融科技公司追求快速通过网络效应的“临界值”而导致的“低利润率”,是免费金融服务、赔本赚吆喝的金融“异象”的根源,这会直接驱使金融科技公司“重规模”、“轻风险”、“抢先跑”,使得金融领域蕴含巨大的未知风险。这需要监管部门从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相结合,从现场监管为主转向非现场监管为主,提高金融监管的科技实力。

用科技监管金融科技

要应对上述的监管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改进监管的同时加强科技监管的力量。正如英格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Andy Haldance所言,随着金融服务产业越来越多的使用科技,监管部门也获得了机会以评价之前无法测量的金融风险,并使得风险管理全局化、全体系化成为可能。

的确,金融服务业大规模的使用科技是“道高一尺”,监管部门也必须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才能实现“魔高一丈”。

事实上,全球的金融监管部门都在达成这种共识并在行动。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委员会已经成为香港政府FinTech领导小组的成员(FinTech Steering Group);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推出了与初创型科技金融公司联合办公的“Innovation Hub”计划;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计划投资2.25亿新元用于FinTech研究。中国也召开了数字货币座谈会,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小组。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监管部门提出了监管科技(RegTech)的构想,主要是监管部门的技术系统直连每个金融机构的后台系统,实时获取监管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完成监管的报告(reporting)、建模与合规等工作。

具体而言,监管科技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是监管资料的数字化。即将与监管工作相关的全部资料,包括影像、音频、图片、文字等进行数字化处理与存储。

二是预测编码(Predictive coding)。即将被监管对象的一系列非正常行为数字化标记后,视作一串离散信号,利用前面或多个信号预测下一个信号,然后对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差进行编码,这适用于监管部门遇到一些缺损数据,如影像、音频等,辅助判断是否要对被监管对象进行关注。

三是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即运用模式识别与智能化的研究成果,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图像和视频处理,视频跟踪和监控,鲁棒统计学和模型拟合等先进技术运用于判别、抓取、分析监管对象的非正常行为。

四是“大数据”分析。即要消除监管与被监管之间的“信息孤岛”,运用先进算法、网络科学等方法侦测范围更加广泛的全网络中的可疑金融交易与行为,并进行追溯,找到可疑的被监管对象。同时还能分析整个金融网络的特征,以修补网络的脆弱性。

在监管科技的条件下,对于实质从事金融中介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特别是初创型金融科技公司,监管政策就有了调整的空间,即可不强制对该公司施行牌照监管,但要求该公司接入监管部门的技术系统,满足实时合规(Real-time compliance)的技术要求,这实质上就是创建了监管部门与被监管主体的非现场“联合办公”机制,也就保证了金融科技“易合规”的基本特征。

上一篇:外语类考试经验职称俄语复习经验下一篇:it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