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

2024-05-29

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精选8篇)

篇1: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

帮助大学生村官成长经验交流材料

帮助大学生村官成长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县着眼于把大学生村官培养锻炼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一支重要力量,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规律,通过建立多渠道培养、多岗位锻炼、多角度帮扶和多元化管理机制,搭建大学生村官成长平台,为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服务群众“铺路架桥”。

一是多渠道培养,助大学生村官成长。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多渠道开展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学理论,依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为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打牢政策理论基础;长见识,现身说法,对其进行农技服务、矛盾化解等群众工作方法培训,为大学生村官全面熟悉和做好农村工作奠定基础;提能力,安排他们参与矛盾纠纷调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处置突发事件等急难险重工作,帮其提高做群众工作、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是多岗位锻炼,助大学生村官提素。坚持“下派上挂相结合、双岗锻炼增素质”的思路,全面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大学生村官。“下派”就是在村级组织中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村党总支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职务岗位,进一步加强他们在基层一线工作能力素质的提升。“上挂”就是采取跟班学习、实践锻炼的方式,适当抽调大学生到乡镇学习相关业务知识,让他们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不断提高开展农村工作的整体素质。

三是多角度帮扶,助大学生村官成熟。建立乡镇领导、机关老干部、村干部“3+1”帮带机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全力帮带。乡镇领导当好“思想导师”,及时掌握心理动态,着重加强思想引导,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促使大学生村官坚定服务基层的信心。机关老干部当好“理论导师”,负责在开展群众工作中传授交流沟通、政策引导、情感建立和维系等经验方法,提升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技能。村干部当好“工作导师”,帮助大学生村官摸清村情户情,熟悉村规民约,学会处理日常村级事务,提升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多元化管理,助大学生村官成才。推行“管理—考核—培养”三位一体管理办法。完善管理制度,将大学生村官表现纳入日常考勤管理,实行“一月一汇报、一季度一报、一年一评”的工作制度,即每月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每季度作工作小结、每年年终进行考核。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注重评议考核,建立年度考核和期满考核的常态化机制,采取公开述职、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性考核评议,实行资料专档保存,作为推优或续聘的重要依据。强化激励培养,综合评判每位大学生村官的潜能素质,鼓励留村任职、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参与竞争性上岗、自主创业,畅通发展渠道。近5年来,**县大学生村官选聘流出率达71.5%,其中87.5%进入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

篇2: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

曾记何时,毛主席在60年代提出了“上山下乡”运动,那时的知识青年就是一个时代标志,浪涌般地进驻农村,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建设贡献了力量。那场“知青下乡”的运动改写了几代人的命运,从好的方面讲,农村的艰苦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真正了解生活,为今后成就事业奠定了基础。同样,现代的我们又再次渐渐熟悉了“大学生村助理”这个名词,这个名词多多少少可以让人联想到“知青下乡”,两者之间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共同点。是啊,大学生有文化有激情,他们进驻农村就像给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应该可以再一次促进农村的发展,并将提升自身的人生阅历。

一、期盼

早在2005年,听说平谷镇的赵各庄和东鹿角聘任了大学生村助理,对此我感到陌生而新奇。后来就时不时地听说那两名新聘任的大学生村助理干的不错,帮助村里做了很多工作,不仅减轻了村里工作量,而且还为村里的建设提出了新点子,加快了村级建设。所以,在无形之中我期盼着何时有个大学生也能来我们东寺渠村任村助理。

到了2006年,村助理在全国推广,平谷镇也再一次进行了聘任,那时我原以为我们村也能来一个大学生,但由于我村一直很团结稳定,工作出色,而聘任的大学生人数有限,就暂时没能

给我们名额,当时深感遗憾啊。

一直到2007年,有了“村村都有大学生村官”的口号,这才使我们有了机会。当时,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亲自去参加了大学生聘任村官的现场招聘会,为我们村选定了一名大学生。他从招聘会回来后跟我描述了选定的人,我就开始对这名今后工作在一起的大学生村助理浮想联翩,抱着很高的希望一直在等待,等待他到来的那一刻。终于到了2007年7月16日,那是村助理上任的日子,我到平谷镇接他回村。记得那天下着淅沥沥的小雨,我一进门便见到一个胖乎乎的大小伙子,那时我就能通过书记的描述确定是他——“潘甜”。名字似乎有些女孩子气,但看他本人却很敦实,一个标准的大小伙子。他见我近来,立刻站起身来,很恭敬的向我问好。通过短短的几分钟见面,我觉得他很礼貌,很懂事,性格有些内向,应该是个可以踏踏实实工作的好孩子。就这样,我带他回到村委会,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东寺渠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二、历练

潘甜刚刚来到村里的时候,性格腼腆,比较内向,俨然还是一个大孩子的模样,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小潘”。我作为领他工作的直接人,耐心地告诉他关于农村的一切,让他渐渐熟悉这个村庄。在2007年7月24日的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上,他曾当着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的面儿做过自我介绍,并说出了自己的感想。记得那时他曾说:“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的长辈和老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如果遇到困难,还要劳烦各位指教”。是啊,他说的没错,我也正是这样告诉我们工作人员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帮助他成长,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只要他有困难,我们就应该及时关心帮助他。在我的号召下,村委会的全体工作人员做的都很好,每当小潘在工作中有不懂的问题,只要他开口,我们都及时和他讲解,尽快帮助他顺利完成工作。

在小潘工作的初期,他面临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参与到村委会正在开展的“农村经济产权体制改革”工作中来。从10月份开始,改革工作进入了最后的重要冲刺阶段。小潘那段时间不辞辛苦,和村委会人员一起加班加点,几乎参与了改革环节中的每一项工作,尤其是办理公司的营业执照,他往往返返在村委会、镇政府和工商局之间。在他和村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最终我们在2008年年初顺利地完成了改革工作。在这过程中,小潘确实功不可没,所以在年底时我们村两委班子统一意见,作为对他工作的认可,发给了他1000元奖金。他得到奖金后,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在感谢我们的同时表示以后会更加努力工作。就这样,我们相处的非常融洽,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如此。

在我们村完成了“农村经济产权体制改革”后,小潘和大家逐渐熟悉了,彼此间可以小谈家长里短,大谈国家时事。他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村里的情况也了解的越来越多。就在他不断进步的同时,他告诉了大家一个爆炸性的好消息——他要结婚了。在大家惊喜之余,我又有了格外的惊喜,他要让我当他的证婚人。

他来到我面前这样说道:“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您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了我太多的关心与帮助,才使得我不断成长与进步,如果有幸能请到您当我们夫妻俩的证婚人,那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他说的诚恳而实在,这是对我极大的认可啊,我欣然的接受了他的请求。在婚礼当天,我身着正装,站在婚庆舞台上,庄严地行使着我的使命。“你们可以持证上岗啦”,当我最后高声宣布的时候,看到他们夫妻二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时的我内心同样激动,真的替这个孩子高兴啊。

到了2008年,是我们中国人骄傲的一年,几代人期待的奥运会终于要在北京召开了,同时这又使得村里的工作繁忙了起来。从早期的做好奥运宣传、制定各种安全制度,到后期的成立安全巡防小组,村内无小事,不敢有一点松懈。小潘被上级任命为我村的“食品安全监察员”,他每月月底都要在村内巡查一圈,对村内的食品企业进行监督,并把信息上报镇政府。我多次看到他在严寒和酷暑中挨个巡查每个食品企业,便不止一次地让他多注意身体,别让自己太吃苦受累。但他只是俨然一笑,回答道:“没事儿,这有利于减肥,哈哈”。他就是这样,在各项工作中都尽力做好,我则一直深切地关心帮助他。当然,有时他的工作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让我不满意的时候我则把他叫到身边,耐心的和他讲解出现的纰漏在哪里,要怎样去改正,改正后会有什么好处等等。渐渐的,有些工作不用我出面,他也能一个人做好了,这让我省了不少心。

到了2009年,区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口号和目标,我们的工作又有了新的侧重点。小潘除了要做的各种琐碎村级事务外,又负责着创卫的部分文件编写工作。按照会议要求,他逐条整理,把能做的工作做好后再由我们其他人给他提供更多的资料,大家相互协助,彼此间默契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创卫工作检查中我们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小潘平时的工作很琐碎,每天很规律地和村委会其他人一起忙碌着,我们也都已经认可了他的工作。除了工作以外,我们更像一家人:村委会里的工作人员谁家有喜事,他都算作一份,乐在其中;村里每次开展外出活动,我也让他一同前往,可以让他放松心情,开阔视野;村里因工作组织的餐宴我也会让他一起参加,让他和大家有更多加深感情的机会。总之,我们整个村委会就像一个大家庭,小潘也是家庭成员,大家彼此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工作、生活。

三、成就

小潘的自身努力渐渐有了收获,我为他高兴。他在获得了几项荣誉证书后又有了新的工作职称——平谷镇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服务社社长。记得那是在2009年年初,他从镇里回来,告诉我他被全镇的村助理选举为平谷镇第三届大学生新农村建设服务社社长,但同时他情绪却很低落。我很诧异,便问他缘由,这时他才道出实情。原来他是怕社长的工作会和村里的工作有冲突;而且他和妻子今年准备要个孩子,为了照顾妻子他怕自己精

力不够,不能胜任这个职位。我呢,一听他的想法就觉得他考虑的不全面,所以耐心地和他讲:“首先你的社长之职是全镇其他助理对你的认可,你不可以辜负大家,应该为他们提供服务;其次这是你锻炼自己的一个好机会,会为将来的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再有你不用担心村里的工作,如果二者间有矛盾,我会让你以服务社工作为先”。就这样,在我的不断劝说下,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坦然接受了社长的职位。事后,他又和我提起:“幸亏听了您的话,当了服务社的社长,不仅扩大了人际交往,还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自己”。

四、祝福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小潘一直在村里履行着他的工作职责,在过去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相信以后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为东寺渠村的老百姓创造更多福利。我也知道小潘在我村的工作时间还有一年,相信他的未来肯定会有更高的起点,无论他将来走到哪里,我都会祝福他。希望他能继续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将来有更好的发展,为平谷,乃至全北京市做贡献。

东寺渠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芹

篇3: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学生村官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这对我省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 农村在发展中遇到四个突出问题:一是人才短缺。由于农村没有良好的发展平台, 农村出身考上大学的年轻人, 上完学后都到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去发展。二是资金短缺, 银行贷款用于农村的不到5%, 另外, 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基金, 大部分到了由城市到农村的企业家手里, 农民得到的很少。三是农民信息获取途径不畅;四是农户与市场对接有困难。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 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难题。通过这个平台, 一是可以把人才留住, 也可以吸引外来人才;二是可以吸收更多的国家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三是可以把更多先进技术推广到农村;四是可以建立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 农业产业项目不断扩大增多, 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规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需要引进科技、信息、技术、管理等高科技人才, 吸纳有知识、技术、信息、管理能力的大学生村官参与进来。因此, 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力度, 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也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切实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

二、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现状分析

2008年, 我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全面展开。2010年全国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这些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岗位上为农村发展传播了新知识新思想, 推广了新技术新方法, 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针对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所选择的样本中有17%的大学生村官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的大学生村官领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意愿将来领办或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村官比例高达66%。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在基层创业是村官带领农民致富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现代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目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正是大学生优先考虑选择的创业方式, 这种创业形式也为身在农村的大学生们实现了在基层广阔的空间里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策略选择——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 河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想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

(一) 大学生村官培养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起的作用

著名的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所说:“那些先进的现代制度要获得成功, 取得预期效果, 必须运用他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 无论哪个国家, 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 都能与各种现代化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农民合作组织作为联结政府、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和纽带, 要更好地发挥带动辐射作用, 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而现代高素质大学生村官的参与和贡献, 将会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大学生村官为河南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

大学生村官思想活跃, 接受能力快, 他们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将会为其输入现代化、科学化的新思想、新血液, 更重要的是把新的科学技术加以推广和应用, 使农户的科技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他们的带领下, 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逐渐成长起来, 一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明确地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2、大学生村官有助于加快河南农民合作组织的市场化进程

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初期, 普遍存在着形式松散、运行无序、管理混乱、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大学生村官富有工作热情, 并具备现代经营理念和良好的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能为农民搭建通向市场的平台和渠道, 培养农民良好的市场经济观念和运作能力, 引导农民进行各种改革模式的探索, 提高农民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 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二)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

培养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在实际中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目前, 许多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 并非出自对农村和农民的热爱, 而带有志愿性和短期性。因此, 农民合作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引导大学生村官转变观念, 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 扎根农村, 使他们“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 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

2、政府要建立大学生村官培养的长效机制, 引导、鼓励大学生村官参与、合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政府要引导和鼓励那些干的出色的大学生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头人, 并逐步建立和完善能力提升、联动帮扶、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四位一体”长效机制,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注重能力提升, 搭建良好平台。大学生从“校门”出来进入“农门”, 缺乏经验和技能, 因此, 要把加强教育培训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加大对“三农”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的宣传教育力度。同时, 要突出培训的实践性特色, 设立大学生村官技能培训基地, 通过实地锻炼, 有效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 为大学生村官领办、合办、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奠定基础。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官导师”制度, 形成“1+N”的培养模式, “1”就是一名企业家, “N”就是若干名大学生村官。利用企业家的资源、经验、资金、场地等作为平台和载体, 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进行现场指导、专题辅导, 及时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运用政策扶持, 营造良好氛围。政府可从建立创业基金, 优化服务环境, 开辟绿色通道、开展竞赛活动, 加强组织引导, 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大学生村官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从点上培植、面上示范入手, 大力推广“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业模式, 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身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典型现身说法,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同时,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积极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

3、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村官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是大学生村官的输送来源, 肩负着大学生培养的重要责任。因此, 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村官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要明确培养目标, 进行订单培养。农村人才供求严重脱节, 高校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要符合农村实际工作的需要, 对志愿去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实行定单式培养。二是要注重见习实践, 实现知识对接。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想得到快速发展, 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大学生,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环节, 把农村典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典型作为见习基地, 组织“模拟管理”, 让有志的大学生真正深入基层, 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一方面提升他们的能力, 同时可为其今后的大学生村官发展之路实现知识的对接。

参考文献

[1]郭婧.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培养研究[J].农业经济, 2011, (03) :30-33.[1]郭婧.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培养研究[J].农业经济, 2011, (03) :30-33.

[2]刘志坚, 韩新宝.基于大学生村官培养视角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策略探究[J].学会, 2010, (03) :13-15.[2]刘志坚, 韩新宝.基于大学生村官培养视角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策略探究[J].学会, 2010, (03) :13-15.

[3]蒋永忠, 张颖, 李红梅.8省市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J].http://www.cfc.agri.gov.cn, 2010-12-13.[3]蒋永忠, 张颖, 李红梅.8省市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J].http://www.cfc.agri.gov.cn, 2010-12-13.

[4]王风光.中国县域经济论坛.以合作社为引擎, 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太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层研讨会发言摘要[J].http://www.XYSHJJ.CN, 2011-12-26.[4]王风光.中国县域经济论坛.以合作社为引擎, 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太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层研讨会发言摘要[J].http://www.XYSHJJ.CN, 2011-12-26.

篇4:农民工返乡竞选村官

1949年以来,除了政治强力下的知青“上山下乡”,中国社会的人才流动基本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中国农村出现了知识空心化。如今,那些在城市里见多识广的农民工返乡,陆续进入中国乡村基层执政阶层,这一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

2008年12月底,被称为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的张全收,从深圳赶回家乡——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村拐子杨村,当选村委会主任兼支书。他同在深圳打工和创业的好友杨国群当选为村委会会计兼支书秘书。当选这一天,村里来了很多媒体记者和专家学者。

在经济寒冬的背景下,渐渐变冷的“村民选举”话题,有了新的关注点——进城务工和创业的农民陆续进入中国乡村基层执政阶层的现象,进入人们的视野。

“农民工司令”回村

2009年2月13日下午,拐子杨村。

在挂着“全收希望小学”招牌的校园里,杨国群迎面走来,笑得有些拘谨:“咱们就在这聊聊吧,村委会破得很,没地儿坐。”

杨国群1998年离开拐子杨村,到深圳打工。当时张全收已在深圳打工2年。在张的帮助下,杨跟着一个师傅做纸品印刷生意。

2001年前后,张全收创办深圳全顺玩具厂。2004年8月,以招收河南农民工为主的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深圳市龙岗区挂牌。因为独特的劳务运作模式,张全收名声渐起,被河南老乡称为“农民工司令”。2008年两会他成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而杨国强,“一开始工资就几百元。”后来开了一家小型的纸品批发厂。

拐子杨村现任副村支书吴振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过去的6年里,他一直是该村的支书和主任。2008年底,上蔡县各乡村开始换届选举,他就向县里和镇上领导提出让张全收回来做村官。

吴振华解释说,村里太穷,“要想发展好,必须有一个能引领大家带头致富的人才行”,而张全收被认为是最好的人选。此后,朱里镇的党委书记、镇长、副镇长等人先后多次前往深圳,“说服”张全收接任拐子杨村村长职务。

张全收终于答应,并叫上同在深圳打工的杨国群,“我发了点大财,你也有了点小财,咱们能回村做点贡献了。”张全收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张、杨回乡竞选村官,正值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中国沿海地区大量中小企业倒闭,2000多万农民工失业返乡。张不认为自己返乡竞选村官是无奈之举,“主要是想为村里做点事情。”杨国群也认为,纸品批发生意虽然大不如前,但“问题不大,回村做村官与此无关”。

据上蔡县宣传部通讯员宋永先介绍,该县有近20名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上蔡县劳动局下属的劳务培训中心主任董希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提前返乡恰逢换届选举,是此次农民工顺利参选村官的原因之一。

崇礼乡朱大东村新当选的村支书朱从建,今年34岁,多年来在外做礼品生意,“呆过很多地方”。张庄村新当选的村支书石俊强,也是34岁,之前奔波在各地,做蛋鸡生意。东党村新当选的村主任党国名,也一直在外打工做小生意。

农历年前很早一段时间,这几位就回到村里闲着,“生意不好做,工不好打”。这成了三人相似的感叹。石俊强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回来做村官,是一条路子,为什么不尝试一下?”

在江西南昌、湖北十堰、山东潍坊、重庆等地也传出类似消息。比如南昌市,返乡农民工有101人参加村两委竞选,成功当选21人。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贺雪峰教授认为,这并不是2008年经济危机背景下才有的现象。2006年,他在湖南衡阳三湖镇做乡村调查,就发现那里村干部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超过20%,尤其是主要村干部,比如村长、村支书等等。他说:“这是我发现得比较早的地方。”

他认为湖南衡阳在90年代初就有打工潮,比全国其他地方早一些。现在的农村,20多岁的都在外面打工,超过30岁仍然在外打工的成本比较高。这是因为农民工多半都在生产线上,30岁以后,身体素质以及协调能力都变差,更别说服务行业了,服务行业也是要吃青春饭的。这些人过了30岁就会陆续回乡。现在担任村官的多是40岁到50岁左右的这样一批人。

贺雪峰估计过几年,返乡农民工竞选村官的比例会大大上升,保守估计会达到70%以上。在他的调查中,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情况,但不如衡阳这么密集。他估计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青壮年还没有进入中年期,还没有返乡。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2007年做的“农民工的未来发展预期”调查,就有一些农民工提到要“回乡当村官”。他们填写的动机,大多是希望把家乡建设好,也有的认为“在城里没有办法呆下来”,但回去不愿意再当普通的农民,就当村官。

“贴本儿当书记”

2008年11月26日,拐子杨村村委班子换届选举,张全收向村民发誓,不为权,不为钱,不从村里拿一分钱、不赚村里一分钱,要“贴本儿当书记”。

2009年2月11日,张全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选后他已为村里贴了11万多元,“帮每个村民买了‘新农合(合作医疗),70岁以上的老人都发了几百元补贴,还重修了希望小学和敬老院,更换了变电站、安装了路灯。”

于建嵘说,近几年,回乡当村官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主要是回乡的老板越来越多,也有一些是打工仔。但这些人在外面打工如果没有什么成就,回来参加竞选,人们并不信任你。

因此,有钱、有人脉、能办成事情,是这些“土归”竞选成功的原因之一。而那些相对普通一些的返乡民工,多在竞选中败北。

2004年10月,拐子杨小学校舍年久失修,村支书无奈之下找到张全收。张全收在公司只剩下15万元流动资金的情况,毅然转借80多万元予以支持。新校舍建成了,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24间教室可容纳8个班。当地政府把学校命名为“全收希望小学”。

2006年9月,张全收向朱里镇政府捐款60万元修建“朱里全收敬老院”。敬老院竣工,他专程赶回家乡,给入住敬老院的80多位老人每人送上一个红包。

这些举措直接影响了村民们对张全收的看法:“是个好人,能办事的人。”

在南昌、十堰等地,最终当选新一届村官的,大都和张全收一样,在外打工积累了财富,聚拢了人脉,属能力较强者。

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昌平说,这两年是“两委”(村委、支委)换届年,自然会有外出农民工返乡竞选村官。加上各地政府及组织部门的有意引导,农民工返乡竞当“村官”容易成为一种潮流。

1949年以来,除了政治强力下的知青“上山下乡”,中国社会的人才流动基本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中国农村出现了知识空心化。如今,那些在城市里见多识广的农民工返乡,不能不让地方政府予以重视。

上蔡县宣传部副部长魏晓伟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必须抓住这个机遇,让有能力的年轻人参与乡村基层治理中去,将新的思维带到农村,促其发展。

江西南昌市各乡镇官员就明确被要求,“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村级党组织和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把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返乡农民工人才吸引到两委班子中。”

裴春亮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村委会主任。与张全收相似,早年裴春亮也是靠出外打工、经商起家,并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

2005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乡亲们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裴春亮身上。此时,在县城买有房子、已很少回村居住的裴春亮,在缺席情况下,仍以高票当选。此后,他个人出资数千万元为全体村民修建160栋两层小楼,并率领乡亲开办村办企业。

上蔡县劳务培训中心主任董希峰透露,2009年2月,上蔡县刚刚下发“红头文件”——《关于鼓励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的意见》,其中鼓励“富人”担任村官,也是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回报家乡”的渠道之一。

新村官都有紧迫的事情要解决

张全收“贴本儿当书记”,还包括给村干部开工资。“以后花钱的地方多啦。别的先不说,杨国群的工资都得我自掏腰包发。”张全收说,村委会财政匮乏,他将自己和杨国群的那份工资分摊给了其他4名工作人员。这种类似雇佣的干部关系,自然会形成新的工作形态。

两间瓦屋,一个大院,院内张全收的二婶弯腰在压井边洗衣服。她用胳膊抹了一下额头说,“你找(张)全收啊?他早不在这里了,回深圳了。”

在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就职演说”后,张全收就乘飞机飞往数千里之外的深圳。

“我平时都在深圳,村里的事务主要交给杨国群和吴振华他们。”2月11日,远在深圳的张全收在电话里说,金融危机对公司影响很大,原来一万多工人现在剩六七千人,他得不停地往东莞、河源等分厂跑,村里的事儿暂时顾不上。

有时张全收也会打电话到村委会,杨国群就会将电话靠近高音喇叭,让张全收的讲话通过喇叭让全村人听到。

贺雪峰指出,这些返乡回来的村官,见过比较多的世面,法制意识比较强,村里与外面产生矛盾时,他们在交涉方面比土生土长的村官更有优势。但因为他们可能在外打工十多年,对村里的情况不是太了解,调解村内矛盾可能会显得经验不足。

“我是正月十四回来的,开始常驻村里。”杨国群说,这是他外出打工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回家常住。他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在南方打工,女儿读高二,一家人都在深圳定居多年。

张全收认为村子要发展,必须解决两个关键点。“一是整合耕地,二是拆迁宅基地。”老支书吴振华表示认同,认为,借国家改变土地政策、允许土地流转之契机,将分散的土地整合在一起,村民入股分钱的策略。对此一项改革,村委会干部都持乐观态度。

张全收“命令”村委会成员5天内必须完成“盘地”,即挨家挨户摸清人数、亩数等,并准备请驻马店市规划局有关专家来村论证,看适合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杨这次急着一个人回村,就是要完成几件紧迫的事情。“盘地”是其中之一,另外还要去上海考察大棚反季节性草莓的种植和市场前景。有村民开始在盘算,“按照时价12元的价格,每亩地少说也能挣两三万块钱”——目前在该村,每亩地每年的收益仅六七百元。

新当选的村支书似乎都有紧迫的事情要解决。2月15日,朱大东村的村支书朱从建在电话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正在外地忙着联络企业来村投资等事宜。张庄村村支书石俊强则在不停地忙着丈量每家每户田垄的距离,“为种植树苗做准备”。

杨国群这几天还得先替张全收各方联络,为将来在村子里投资建设一家鞋厂做准备,“计划和县里的那家鞋厂搞生产联动。”他将自己投资,将本村一个2000多平米的大坑填平,在上面修建标准厂房,“让村民们在村上就可以上班”。

篇5: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大潮涌起,一大批世代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以极大的热情和勇气,放下锄头镰刀,走出田园乡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一个新型群体——农民工。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指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农民工在默默无闻地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过程中展现出宝贵的精神品质,形成了农民工精神。他们在城市建设中,遵纪守法,为社会热情服务;吃苦耐劳,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品德高尚,涌现出很多全国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阜阳农民工之歌》唱道:“把穷苦和梦想装进行囊,把脱贫和致富寄托远方,把青春和汗水奉献城市,把财富和希望带回家乡。在城市,铸造的是辉煌;回家乡,撑起的是脊梁。”这不仅是农民工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农民工精神的生动诠释。概括起来,农民工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信念坚定,敢闯敢试。广大农民勤劳淳朴而又向往现代文明,他们对党的政策充分信任,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期待着早日脱贫致富。因此,他们放下包袱,更新观念,大胆地走出农村。他们发扬敢闯敢试精神,鼓足自强和拼搏的干劲,发奋图强、不等不靠,在工作起点比较低、生活条件很艰苦的条件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这种敢闯敢试的精神顺应时代潮流,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农民工为了心中的梦想,不怕苦、重、脏、累、险,为城市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刚进城时,他们是生活上的穷人、技术上的粗人、文化上的“盲”人,但他们没有被这些所击倒,而是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和风雨洗礼,不仅换了“脑子”、找了路子、赚了票子,而且充实了自己、赢得了尊重。这种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充分体现了农民工的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篇6:浙江绍兴帮助村官“零起点”创业

浙江省绍兴县探索实施大学生村官网络创业“拓璞工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配合、村官抱团”的模式,化解大学生村官创业缺本钱、没经验的难题,帮助大学生村官“零起点”创业。

绍兴县从开始选聘大学生村官,截至去年底共选聘大学生村官439名。为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渠道,该市积极鼓励村官自主创业,并创造性地实施“拓璞工程”。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说,璞乃蕴玉之石,大学生村官蕴于农村广阔天地之中,通过开拓创业,自立自强,可以实现由璞及玉的质变。

因为马云是绍兴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去年4月该县引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速卖通”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平台,举办网络创业培训班,100余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培训,还特聘创业导师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商品选定、进货发货、店铺装修、产品介绍、促销策划等全程辅导。培训班结束后,便有20余名大学生村官开始网络创业。

篇7: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

动暨小康建设宣传队出征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xx县大学生村官联谊分会——xx镇新农民学校大学生村官“百姓讲堂”启动暨小康建设宣传队出征仪式,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提高群众能力素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全力推进我县小康社会进程。

近年来,我县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离不开大学生村官们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县人社局等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主体部门悉心指导,更离不开各镇区的支持配合。实行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分会活动机制,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村官管理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搭建大学生村官学习的平台、沟通桥梁、服务窗口、创业阵地和展示舞台。各镇区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既要发挥好大学生村官们的主观能动性,又要严把质量关,活动主题要切合村官工作实际、当前现实需求,活动形式要新颖、特别。要提供必要的人物力支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如车辆、饮食、相关物品等,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做好总结宣传工作,认真总结联谊会活动成果,借鉴其他镇区先进做法,积极对外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推介本地大学生村官工作品牌。

下面我就大学生村官如何做好近阶段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积极主动,发挥优势,当好农民培训辅导员。

大家要以镇村现有新农民学校为平台,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对农村党员干部、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民群众开展教育培训。要创新培训形式,以先进村居典型、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教学实践基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结合群众生产生活特点,开展集中培训、座谈交流、现场观摩、开放学习等,激发学习培训趣味性。要丰富培训内容,宣传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广适宜本地应用的优良品种和种养方法,传授反季节蔬菜种植、规模养禽、动植物疾病防治等农业知识,组织干部群众到华西等地感受发展氛围、学习成熟经验、拓宽发展思路。要重抓培训实效,主动与培训学员沟通交流,了解群众真实诉求,适时转变培训方向。通过召开学习讨论会和下发调查问卷等形式,开门纳谏、广集民智,力避传统培训弊端。举办农民知识竞赛、小康知识问答、农技大比拼等活动,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培训实效。

二、要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当好小康建设宣传员。

xx以县为单位2012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希望,是我县各级干部的神圣使命,更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盼。大家要加强学习、精心组织、发挥能效,做好小康建设宣传发动工作,确保所任村居民意调查认可度超过80%。要听呼声,切

实了解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有哪些好的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听取老百姓最需要政府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信访热点问题,如道路、医疗、养老、农村社会治安、村组干部工作作风等。主动关爱农村居五保户、贫困户、上访户等重点人群,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制定帮扶政策,引领其脱贫致富。要搞宣传,重点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含义,我县全面建设小康建设取得的成效,县委、县政府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等。制定小康建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考察县小康建设成果,提高人民群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的知晓率、认可度、满意度。要办实事,做好群众反应合理问题的梳理、整合工作,分级分类交办到相关部门,明确解决时间。要根据自身实际与镇村产业特色,科学选择创业项目,带领群众创业致富,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群众感受小康建设成效。

三、要求真务实,创新举措,当好文化繁荣引导员。

大家作为农村干部群体中的“高材生”,要主动发挥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充满活力等特点,不断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小康建设基础。要把“农家书屋”热起来,按照“一村一书屋”建设要求,当好管理员,根据农民群众实际需求,不断充实书屋涉农类、法律类、种养殖类等书籍报刊,提高群众阅读可选性。探索制定符合村居实际的借阅制度,培养农民阅读习惯,提

高书屋利用率。要让文体活动火起来,组织开展农民健身操、拔河比赛、象棋比赛等活动,引导村居群众主动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要积极发挥各镇区村官团队合力,挖掘各类乡土文艺创作与表演人才,组建“新农村”文艺演出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到村居开展“送戏下乡”专场演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要使传统文化亮起来,大家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聪明才智,收集整理具有xx特色的后羿文化、百河文化、渔盐文化、滩涂文化、革命文化等,积极对外宣传,推广xx品牌。要利用好镇村优势资源,打造规模化渔家旅游、红色旅游、农家乐等,传承传统文化,收益经济效益。

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惠及百万xx人民的民心工程,新农民培训学校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希望大家迅速进入决战冲刺状态,认真对照工作目标,再鼓干劲,再加力度,以更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最后,我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愿同志们工作顺利、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篇8: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人口的阻滞效应明显。

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劳务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 但由于我国当前仍有1.5亿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000万左右, 农村劳动力就业巨大。而农村的非农产业发展缓慢, 全社会承接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渠道有限, 接纳能力的增长赶不上农村劳动力增加的速度。

2. 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是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原因。

我国农村虽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但人口总体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而且也低于我国城市人口的水平。在农村劳动力的构成中, 其主体是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的人群组成的, 农村人口文盲和半文盲仍占有相当比例, 且近年来有局部反弹之势。在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体力型向专业型和技能型转变的情况下, 农民因缺乏必要的文化、技术和经营技巧而极大地限制了其非农就业的能力。

3. 城镇接纳安置能力脆弱, 城市管理政策滞后。

城市自身就业压力大, 住宅、交通、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设施不足, 企业吸纳劳动力集中度低, 产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和可供劳力资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 使得城镇接纳农村的劳动力不强, 一些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 真正实现户口迁入城镇, 生活融入城镇的不多, 相当部分还是维持家庭户口保留在农村原籍而长期或临时出外打工的状况。同时, 城镇的管理模式诸如户籍管理、统筹就业、子女入学等制度滞后, 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进城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4.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是其市场约束。

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供需脱节、信息不灵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方一些行业劳动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现象同时存在。我国还没形成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仍然由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所构成, 农民不能平等就业。目前通过组织方式转移的不多, 以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一些地方对外出转移劳动力重视不够, 信息服务落后, 管理收费重重, 挫伤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农业劳动力资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 这是现代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条件目前都不能满足人口急剧扩张的需求, 如果盲目推进农村劳动力进城, 就会造成城市发展的失衡, 甚至制造出大量的城市贫民, 以致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 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1. 深化以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主的各项制度改革, 破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农民能否在非农领域充分就业和定居城市, 关键是能否消除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 让农民享受国民待遇和平等的发展机会。为此, 首先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废除农业、非农业户口之分, 并逐步剥离有关部门附加在户口管理上的诸多行政管理职能, 使就业竞争不再受身份限制。其次, 应加快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全面推行面向所有城镇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教育、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 拆除所有农民进城的羁绊。第三, 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要稳妥地推进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制度, 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户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 防止土地荒芜, 提高劳动效率和土地生产率。

2. 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我国目前现实存在的城乡差别、利益失衡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的, 特别是中西部大省, 农业人口多, 经济发展慢, 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更加明显。必须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 各级政府应当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要拿出招商引资的劲头组织劳务输出, 像抓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样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 千方百计支持农民就业、农户增收。

3.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中小企业, 为进城农民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相应的产业来支撑,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有赖于二、三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的发展。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容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容纳就业的潜力还有待挖掘。因此, 应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并在财政、金融方面向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倾斜, 以加快城乡第三产业及中小企业的发展, 进一步发挥它们吸纳劳动力的功能,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求广阔的就业空间。要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

4. 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要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及市、县、乡、村四级劳务输出信息和服务网络, 要尽快理顺农村劳务的管理体制, 在劳务输出集中的地方, 要设立驻外服务机构, 具体承担务工人员的服务、维权协调工作。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 建立健全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体、社会中介就业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 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劳务输出格局。要全面摸清、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 分梯次建立劳动力信息资源库, 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科学依据。

5.跨国转移, 对外输出。

对外输出劳务, 开拓国际市场, 提高国际劳务市场占有率, 也是不可忽视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 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 有差别的组织剩余劳动力出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 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采取依靠我国跨国公司, 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走出国门等形式, 对外转移农村劳动力。在有组织的开发国际劳务输出的同时, 允许一部分农民到国外自谋职业。实行有组织的开发和自谋出路相结合, 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谋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摘要: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的政府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态度比较消极, 农民工在城市的务工、生活环境很不宽松, 有的地方甚至利用政策手段限制农民工的正常流动。文章认为,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参考文献

[1].瞿振元, 李小云.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任正晓.农业与粮食热点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二年级组教研小结下一篇:aabc的四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