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2024-07-15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总结(共14篇)

篇1: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在小学阶段上好信息技术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会正确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会给予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以目标方向,指导教师如何教、怎样教,应注意什么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最近,我认真仔细读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我深刻认识到:

一、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基本任务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和方式,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利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对已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升华,逐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有关软件的教学内容时,不能只是以前所学简单功能的复述,这样会使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枯燥无味,从而没有学习兴趣。我们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设计的教学内容要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且学生不经过认真探索是不那么容易解决的,以此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要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在课程标准的学习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平时所说

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深刻意义。是啊,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提倡终身学习,我们只有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时时、处处进行学习,也只有达到了终身学习,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篇2: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临桂一中 黄艳

在工作中,我经常思考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设计,以及这样设计是否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我也明白自身的学识不代表教学的好坏,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有技巧的工作。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上教学研究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自身学习,同时我也一直花比较多的时间在教学研究上,每个月的教研活动成为我学习其它老师经验的良好时间,积极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的活动我都感觉受益良多。

对于教学,我一直认真对待,课前一定做好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篇3: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的陈旧观念, 切实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应仅仅沿袭“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 还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培养其综合素质, 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宗旨, 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真正的教育是给人以“点金术”, 而不是给人“金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即要研究教师如何教, 又要研究学生如何学, 真正体现自身的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改变促进教学方式改变

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促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及作用的重大变化。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提供者、灌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设计由过去的单纯考虑“如何教”转变为现在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启发、诱导、引领学生去“如何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得更为协调。同时,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 促使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则由过去的“问答式”转变为现在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从过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现在的启发式、自主研究式、协作探究式、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的方式;教学手段从过去单纯的教具演示或实验, 转变为现在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 为学生创造了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 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方式

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要以建构主义教学论为依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在这样的建构主义的模式下, 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欣赏, 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使过去的“重教轻导”、“重结论轻过程”转变为现在的既重教学、更重教育、既重知识、更重能力, 既重结论、更重过程的教学目标转变, 因而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使课堂教学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以“教材”为基本内容, 运用网络中的信息, 自由的收集、获取, 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运用。网络信息不仅拓展了学生学习内容, 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 同时促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知识肯定发展和更新。这样十分有利于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不仅是通过教师讲授和课本的学习, 而是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和数字化资源, 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 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创造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 从而实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演示和浏览的工具, 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而且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了收集、选择、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和意识, 而且学会了如何去自主、创造性的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强调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实验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

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共同的任务, 在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基础上进行互助性学习。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在合作学习中会有更大收获, 比如利用网络可以让学生通过论坛进行交流和研讨,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 也可以通过留言版和电子邮件进行沟通与交流, 还可以通过聊天方式等进行实时交流、合作。

总之, 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 它必将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全面而深刻的改革。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 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基础教育强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时代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促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发展。

篇4: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知识的管理探析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 Evernote印象笔记 教师专业成长 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57-03

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信息和知识的产出呈指数级增长,知识的更新周期变短。Internet带给我们海量的信息,但也让我们面临严峻的事实: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相关有用的信息与知识,“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信息是免费的,但毫无目标的获取信息,我们就无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师,深刻体会到,现代网络学习,如果用有限的时间去学无限的知识,将会被知识“淹没”,我们应该有目标地去学习那些给自己带来最大提升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一般是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简单地讲,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分为三部分:知识的学习、知识的保存 、知识的分享。

一、知识的学习

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单要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广泛地涉猎其他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知识更新的速度,充实自己的教学知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知识的载体和学习的方式也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交互网站、App、富媒体(Rich Media)等形式已越来越多,随着这些媒介方式的蓬勃发展,书本不再是知识唯一的载体,纸质书的阅读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更多类型的学习手段和更容易被大脑接受的学习方式更值得我们去尝试。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其学习的方式不应该喧宾夺主,它最终只是一种手段,我们需要学习的只是知识载体所承载的知识。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笔者乐于尝试和接受新的学习方法,充分运用学习工具,以更快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如今,Google被学者广泛地用作做学术的利器,WIKI维基百科、百度百科被作为电子版的大百科全书进行专业检索,使用CNKI中国知网查阅文献,探索和挖掘信息技术相关的信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电子书是人类进步的电梯,各种电子形式书籍的涌现,极大丰富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多样化,用豆瓣书评作参考,用Kindle阅读器 、多看等下载电子书进行碎片化阅读,假期里沉浸式阅读,适时地做笔记,并整理导出到Evernote印象笔记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外,Coursera、edX、udacity、学堂在线等MOOC(慕课) 的蓬勃发展,在线学习已成为知识学习的一种新趋势。在线课堂一般指无人物教学,录制电脑画面教授编程、设计类知识,重点在于实战,可边看边操作,同时提供多种交互。在线课堂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人们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知识的提高。通过浏览TED(TED:http://www.ted.com/)某一观点的阐述,可以给人以启迪;大学公开课(如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包含一系列的专业性大学课程,集数多,细致深入地介绍这门课程,在線课堂不仅是技术类的,还有哈佛幸福公开课之类的,能给人们带来生活方面的启示。

二、知识的保存

知识的学习,对个人知识管理来说,只是开始的第一步。很长时间以来,笔者也只做了这一步,即已形成了常态的知识学习,可是,为什么感觉没有进步?整体上没有提高,在教学上没有突破?原来我们忽视了知识的保存与分享。

月光老师说:“保存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时候能够以快速和准确地查询到相关内容。”信息技术老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因场所不同而变换,上课、办公、在家所使用计算机各不相同,知识的学习变得分散、零乱,极不利于保存与查阅。而目前云端服务的兴起为用户带来了便捷,使知识的集中保存与学习成为现实,因工作生活的使用习惯,笔者选择了Evernote印象笔记,作为知识保存和查找的工具。Evernote是一款笔记软件,拥有简洁的操作界面和稳定的远程存储功能,支持多平台使用,支持微信,微博的转存,运用印象笔记,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起来,笔者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一)保存信息技术相关资讯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学生奠定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的学科。在信息技术课上,为学生展示最新的信息技术与相关资讯,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对教材内容的最好补充。学生能因此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增加学习的动力,激发创新灵感。笔者将平时知识学习看到的优秀的Flash 动画、TED视频,学生比赛现场录像,等等,随时保存在印象笔记中,在信息课开始前的几分钟,从印象笔记中找出来,给学生播放,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的分享。当学生看得兴致勃勃,觉得“好厉害”、“好酷”的时候,告诉他们这是同龄人的作品,只要他们愿意尝试和努力也可以做到,将极大地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去开动自己的脑筋并动手实践。

(二)随时记录课堂上的闪光点,应激事件,及时反思

课堂上,老师若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记录,进行反思,那么昙花一现的教学机智可能转瞬即逝,同时,原有的旧理念和不适当的行为也很难改变,其结果将有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同时,也难与其他教师共享。因为没有反思,即使工作了20年,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因此,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应该要有意识地去分析自己的得失,对课堂环境和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分析反思,对教学情境产生的直觉进行深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比如,同样的编程题,1班的学生反应就是不懂,不明白。反复讲两次,很多学生还是一脸迷茫。于是在上课的间隙,随手在印象笔记中记下:1班学生对1+3+5+7+……+99=0中,s=s+(2i-1),i的取值范围不理解,下节课前用其他方式再进行解释。课后备课时,翻看笔记,按照笔记的记录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多平台同步使用,及时反馈课堂情况

多平台同步使用,更能及时反馈课堂情况。某次,一学生放学时找到笔者,说班主任要班里上午信息课的旷课名单,电脑已经关机,门也锁了,只能叫该学生明天来拿。本学科平时的考勤,用的是南软教师端的“点名”,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存在电脑里,教师很少去翻看统计,而且有时因为输入法切换不了,某些学生是签到不了的,甚至个别学生上课几分钟才到,错过了签到时间,使得考勤数据不准确。于是笔者思考,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完善和保存?结合印象笔记的截剪+标记(如图1),在每班签到时截个图,标注上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签到但已到的学生,余下就是缺课的。划上下划线,存起来。在课后,通过电脑或手机,发送到班主任的QQ、微信,与班主任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反馈了课堂情况。

(四)记录软件使用体验,逐步挖掘,深入运用

信息时代,各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记录软件的使用体验,有助于逐步挖掘、深入运用该软件。而善用小软件,可以提高我们课堂的上课效率。信息技术老师上的班数多,不能记下每个学生是常有的事。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如何去体现?带着对问题的思考,笔者寻找并使用了倪明的点名器(如图2)。使用印象笔记,记录使用体验:1)优点。可以分班级进行统计,每节课程分别设置,课堂上随机点名,按回答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打分,软件即时生成记录,可作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的一种依据。2)不足。如设置了课程后,未点、已点,从未作用不明显,还是会出现点过了又点的情况。通过逐步摸索软件使用和改善的方法。最后,还可以根据体验情况与开发者进行联系,为改进软件出一点微薄之力。

三、知识的分享

个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荣扬认为“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教师的隐性知识对教师专业成长至关重要,必须挖掘出教师的隐性知识,让教师的实践知识得到显性化。个人知识管理能帮助我们作好归纳和总结,但还无法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当有了这些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共同积累后才谈得上质变,质变的结果就是我们经常需要的创新思维和系统观。

个人知识的管理,不但要关注知识积累,更要注重知识能量的释放。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出发点就是对知识的使用,并在知识的利用、交流中创造新的知识。即最关键是进行知识的分享,在显性知识的分享、共享中,通过使用和交流,让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现螺旋式上升,进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对信息进行获取和保存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判断,然后系统的整理和学习、思考、最后或者告诉别人或者写成文字,完成这一完整的过程,这些信息才是我们的,会为我们所用。如果不懂得分享,知识永远只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不能流动,就像地上的一滩水,面积永远只有这么大,流动的知识才能被注入更多的活力。分享知识不只是分享,也完善了你的知识。重视个人知识的管理,做好知识的分享,能够以综合的方式利用隐性和显性知识,鲜活教师的课堂,提高教师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共享的渠道很多,其中Evernote印象笔记自带有笔记分享的功能;另外,简书,知乎,微博、博客等是很好的知识共享、交流反馈的网络平台。把我们收集积累的知识,通过保存,整理,编辑后,上传到网络平台,既可以利用平台的存储功能代为保存,也能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共享,让知识在分享过程中得到增值。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如广西南宁市教师研修社区http://nnjs.yanxiu.com/)与同行教师进行教学交流,突破时空、身份的限制与隔阂,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事物,激起彼此之间的思想震荡,实现教学经验的传播,在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时,将分散的、零碎的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组织化,将理论知识内化成个人知识,逐步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信息素养,积极主动掌握各种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重视个人知识的管理,真正把各种新型信息技术互相结合,进行知识的学习,知识的保存,知识的分享;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鲜活我们的课堂,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俊慧.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06

[2]黄娟. 信息时代的個人知识管理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05(3)

[3]林晗. 课堂五个细节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学电教,2014(3)

[4]张红太. 浅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7)

篇5: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西连中学:吴建成

本人于1991年—1992年英语函授结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1994年9月—1997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97年9月工作于西连中学一直到现在。现一直任七年级和八年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还当七年级年级组长三年并兼4年班主任工作),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湛江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络的建设,在响应“千校对千校”政策的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的李宁(计算机高级金牌教练)老师带动下,西连中学终于在2009年11月开通了校园无线网络,终于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为学校节约了很多资金,为老师和学生因长期上网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同时,在“千校对千校”这一期间,我跟李宁教师学习计算机维修知识和网络维护建设,现在本人计算机水平也有所提高了许多。平时也经常为教师维修电脑和解决教师对电脑疑难问题知识,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有求必到。不为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骄傲,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帮助同事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他(她)们好的教学理念。力求做到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就如何上好课本人也经常和他们(包括李宁老师)进行坦诚的交流。

篇6:教师个人信息技术研修总结

在动荡年代中,爱国伟人们为国家的兴亡奔走呼号,四处宣讲,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用他们的鲜血为我们铺向通往胜利的红毯,这种方式也许你会觉得残忍、血腥,但是正是有了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奉献才将百姓人民从水火中解救出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这些爱国人士,在混乱的国家中努力地找寻救国的方法,影片中好几个充满热血激情的演讲都让我热泪盈眶,有一种仿佛自身就在演讲现场的感觉,那种爱国真挚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影片中的毛泽东从一个出身农村的普通青年在成为伟大将领的路上不断磨练,与中华一同成长,虽说毛泽东出身平凡但他有自己对中国道路的思考,胸中有宏伟蓝图,这也是我所佩服的。不论前方道路有多么黑暗、未知,他都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千千万万农民身上的那股韧劲,这股韧劲是革命路上源源星光,它不断地壮大自己,望有一天能发出自己璀璨的光芒。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激情、热血澎湃德爱国救亡的故事。那时的人们很纯粹,心中装着国家,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将爱国救亡的担子挑在肩上,不信天不信命,把命运牢牢紧抓在自己的手中。影片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运动如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等,每当开展一次运动的时候,都会有不少的仁人志士在运动中牺牲,百姓的生活也是深受影响,民不聊生,我们感到愤怒、无奈、哀怨、痛苦,我们也不愿意看到百姓们深受苦楚。影片五四运动爆发时有一个学生青年说“谭嗣同说过,各国变法无不有牺牲者,今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说完此话游行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被熊熊点燃,而我心中也感到一股暖流不断涌入。

篇7:信息技术个人学习总结

个人学习总结

复兴小学:王祖文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计算机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以现代教学观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主线,介绍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目标、任务,让学者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使其成为合格信息技术教师。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课程在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对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有效的运用现代教学观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逐步实现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学习中我做到了:

1.认真学习了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幻灯片等办公教学软件的操作知识与技能,并按要求进行上机练习,及时巩固学习内容。

2.学习时认真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

3.课余和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4、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则,爱护设备,保持室内整洁。

篇8: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一、加强校本教研,校校出骨干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长的道路需要伙伴才不会孤独。在每个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一般有3至5人,因此应加强团队校本教研,提倡问题式研讨,以提升教研实效,同时要求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争取有一个专业发展方向,如网络管理、信息学奥赛、创新大赛、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比赛等。信息技术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进行选择,找准并明确各自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充电,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怕失败,勇于尝试,有在学校独当一面的能力和担当。除此之外,应鼓励每个学校涌现至少1名骨干教师,并将其纳入校际教研组。

二、组织校际教研,人人有机会

各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人数较少,仅仅限于校本教研肯定是不能满足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的。因此自上而下,组织并打造一个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区域学习共同体势在必行。在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们组建了初中信息技术校际组和高中信息技术校际组,吸收了全市各中学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由市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业务指导。

1.线上安“家”,教研零时空

开设全市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QQ群及微信群,及时发布教研信息,开展在线研讨,共享教研资料,让全市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有个“家”。

线上教研活不活,关键看组织。许多地方也建有QQ群,但大多是自发组织的,平时也有一些交流讨论、技术互助等活动。我们的QQ群除了这些常规作用外,组织性、计划性更强。例如,我们安排外出培训进修的老师在培训进修回来后及时介绍培训进修的收获,共享第一手培训资料,形成“外出培训一人,辐射指导一批”的良好氛围。又如,有学校外出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等),回来后,也安排带队老师第一时间介绍比赛概况、比赛经验及赛事发展趋势等,让其他教师也能身临其境,感受赛事的盛况,了解最新资讯,不至于闭门造车。以上可以通过在线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借助市级公开课等研讨教研机会开展,同时我们将通过进修学校发放市级专题讲座证书,给予相关教师以鼓励。这样,外出培训或参赛的教师知道回来后有开设讲座的任务,必然会更加认真地参加培训及收集资料。这无疑对教师自身也是一个促进作用,对于其他教师更是一个大大的福利。因此,这项措施效果显著,广受欢迎。

2.线下“碰撞”,教研面对面

线下面对面教研的机会也不少,如市级公开课、校级公开周、专题讲座、各种现场技能比赛及作品评选等。如何让这些活动不流于形式,且能出最大的成效呢?关键还是靠有力的策划和组织,如在每次的市级公开课、校级公开周开设之前,我们依托校际组,为开课教师牵线搭桥,联系合适的指导教师团队,从选择开课课题、教学设计、教学细节等环节全程指导,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课堂形式可以是同课异构,主要关注不同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是同课同构,重点关注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处理。在开课的时候,除非特殊情况,学科教研员、兼职教研员、校际组成员都要求参加,其他信息技术教师鼓励参加。在课后评议环节,改革会风,要求不讲空话、套话,敢说真话,敢于面对面“碰撞”,就算是争论得面红耳赤也无妨。

当然,我们是不会让汇聚了众人心血的一节公开课就这样落下帷幕的,我们要求开课教师及时总结整理出相关的成果,如教学案例、课件、课例等,积极择优推荐其参加说课比赛、三优联评、“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等活动,也同样要求开课教师及时将上课视频、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及评课意见等及时传到QQ群,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总之,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紧密互动的方式,组成了一个学科教师的区域学习共同体,在上级支持和团队协作的基础上,在全体教师共同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开拓了一条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新途径,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的成长问题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在学科教研员的支持下,进行了聚焦教研,打造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区域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科教师共同成长的一系列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篇9: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一、教师要善于改变自我在传统教学中的角色

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总是扮演着知识的“讲述人”、“传播者”和学习活动 “领导者”的角色。现代信息技术介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后,信息源发生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信息的唯一源泉。网上教育信息的“海量”,已不是一个或几个教师大脑的信息量所能比的。学生在教育信息的海洋中遨游,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料中获取大量信息,学到知识。因此,将教师的角色仅仅定位于“讲述人”、“传播者”和“领导者”,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教学的要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合作者”、“引路人”,应越来越多地把重点放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和创造性地学习上。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再以“绝对权威”自居,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逐步实现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完成对自己角色的重新塑造。

二、教师必须学习掌握计算机操作使用技能

教师要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学习网络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正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媒介之一。教师要能自如地应用它来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学习,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现代计算机网络教学日趋普及,除局域网外,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的、覆盖全国城乡的开发教育体系正在加快建设。教师必须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对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及相关的科技知识要了解和掌握。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快,教师要能够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取信息,并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还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信息化教育质量,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三、教师要能编制符合课堂教学的课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现在教师上课,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都离不开多媒体,而学校能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教师目前并不多。任课教师要学会独立开发本学科的教学软件。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必须要有在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紧密配合。现代计算机教育技术只有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多媒体应用技术与方法,才能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

自制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是致力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利用先进教育手段,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搜集信息,学会下载和截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

四、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信息时代为学生提供了获取大量信息的新途径,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的介入,为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平台,使教师、学生主体间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协作、讨论和对话成为可能,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别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促进了教学目标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媒体下的教学方法毕竟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媒体下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面对新的教学媒体,教师应及时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投入到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去,努力探索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开辟出利用学习资源的新途径。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实践性的培养,并大力提倡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创新精神。

五、教师要重视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篇10: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一、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状态比较特别,由于具有一些转学生,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这些转学生之前从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是个空白,乃至不明白鼠标的用法,不明白开关机的方法,而其他的学生呢?已经会在网上邻居查找游戏,明白怎样将一个文件夹共享、隐藏、给共享加拜访权限,有的时候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控最基本的知识,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困难。

二、立足教学、搞好教研组工作

在教务处的要求与指导下,这个学期的`工作是十分正常的,每个月都有工作小结,集中学习的时间、地点,资料落实,并有记载,每个月至少有一次专题性理论学习,资料针对强。

三、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我平时重视自己的文化、业务学习,能攻记一本教学理论书,泛读两种以上杂志,撰写必须质量、教学论文,卡片摘记每个月十张以上。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参加了20xx年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并从中汲取了很多体会。

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可以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可以使我的工作有所开辟,有所进取。

★ 信息技术教师年终教学工作总结

★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的工作总结

★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工作总结

★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

篇11: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考核个人总结

悠悠白云,匆匆岁月,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在此总结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让今后的工作更顺利,更进步,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我在思想上严格律己,从未做过有损老师形象的事,专心教育教学,与老师团结相处,与学生平等相待。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外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

二、教学工作

我代三、四、五、六年级6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工作中一丝不苟,制订可行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知识层次不同,适当改变教学进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机房管理工作

下半年学校重建新机房,已经建好使用了,全是新的东西,管理起来就要更加细心了,首先是卫生保洁,每次上完课,都要清扫机房,让学生爱护公物,养成良好的使用电脑习惯。

四、其他工作

我还负责学校电脑的维护工作,有时还指导老师们怎样使用多媒体电脑上课,学校有些信息上报也由我在网上填报等。

篇12:教师信息技术提升个人研修总结

一、回顾所学

本次信息技术2.0的学习分为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线上培训主要分为五个模块,在模块一的学习中主要根据自身所任教的科目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能够用到和感兴趣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在这个模块中,我主要选修了声音的处理、视频的制作以及文字的编辑处理,还有电子白板的技术,从这些学习中,我对于课件的制作以及白板的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模块二,主要是师德师风学习,师德师风建设自造是每个老师必修的内容,各种师德师风建设和各种准则学习的同时,进行自查自纠和反思。模块三,论坛研讨,为我们交流讨论信息技术提供了平台。模块四,成果提交,是进行实际行动与操练,这能够很好的检测自己是否有所收获。模块五的总结,既是知识的整合也是反思与总结。线下培训,是分学科进行培训,利用每个星期的教研时间找专门的老师进行培训。

二、总结收获

通过信息技术2.0的学习,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开始在教育教学中尝试运用,学会了声音制作、文字编辑、视频制作技巧,对以后录课有了帮助,电子白板在教学中运用方便了师生互动,和知识的传播。另外线下的培训,指导老师根据不同的能力点逐步指导,我学会了使用“班级优化大师”布置作业、发布通知、家校联系、考评学生等等,还接触了很多新的软件,能够图文并茂地制作思维导图,尝试用剪辑大师来完成录课等等。

三、存在不足

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有些信息技术能力,看似懂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模块四的集体操作中,总感觉做得不够好,有些信息技术能力吃不透,这就造成了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这就造成了信息技术不但不能够很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反而增大了备课量,和教师们的压力,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去熟悉和解决。

四、努力方向

篇13: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学习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科学研究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等几个方面。其中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是高校教师基本素质的核心[1]。当前的变革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教师的教育内容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而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最核心的方法是培养并提高教师的学习力, 学习力对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科学研究素质产生巨大的影响。

1 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结构

(1) 信息意识。所谓信息意识, 就是人们对信息的能动反映和认识, 也就是对信息的搜集、选择、综合、吸收和利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敏感程度[2]。是否对信息工作重视能够反映高校教师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素质。高校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构成现代教师优秀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强化教师的知识能力, 提高教育水平与科研素质, 培养创新型人才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3]。

高校教师的信息意识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 (1) 高度的信息观念, 高校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积极、重要作用, 从多种渠道不断了解和掌握信息和科学发展的新动向, 才能持续地开拓视野, 提高教学、科研质量。 (2) 获取信息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含量也急剧增长, 这使得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高校教师教育质量和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 (3) 运用信息的能力, 对信息的综合与利用是高校教师创造性能力和思维的必要条件。

(2) 信息道德。所谓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高校教师的信息道德是指教师在信息的获取、使用、制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的伦理规范, 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不得向学生传递不良信息等。

(3)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指高校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了解以及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掌握。高校教师应具有系统的教育信息理论知识, 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 具体表现形式及传递信息的工具知识。信息知识是形成教师能力和教师素质的前提条件

(4) 信息能力。主要是从事高校某一专业或某一特殊教学、科研活动的水平, 是教师素质的一种表现。作为高校教师, 既需要获取信息, 也需要把信息用于教学实践, 传递给学生。未来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教师的信息能力。教师的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交流以及分析与选择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4]。

2 信息时代培养高校教师学习力的必要性

对于高校教师,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但教育理念需要变革, 同时教师的自身素质也迫切需要加强。这种加强也必须与信息时代的特征密切联系起来, 从多方面、多角度全面地提升。培养高校教师的学习力, 提高高校教师的学习力则是高校教师适应变革、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1) 培养学习力是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当今国际社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 学习是人才的培养的必要手段, 高校教师的学习力是发展的关键[5~6]。在学习型社会, 学习囊括了高校教师的整个一生, 这对高校教师的学习形式、时间和内涵都产生了新的界定, 学习是为了每个教师乃至整个高校的素质和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理论上来说, 是指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新型方法。故, 高校作为传播社会与自然科学前沿知识的第一站, 加强高校教师自身学习力的建设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

(2) 培养学习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自然科学高度、综合发展的产物, 它不仅是培养现代国民高水平人才的教育基地、培养国家急需的多种门类人才的场所, 也还是先进文化思想的摇篮、知识创新的前沿力量、社会文明与科学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所以高校教师不只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主体, 也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衡量高校自身水准的关键。自1999年以来, 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我们国家的高校经历了一个迅猛的大发展时期,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始大规模扩招, 使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种情况必然导致高校教师的数量短缺, 同时为了解决师资力量短缺问题, 高校也必须要引进大量的青年教师, 而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理论和科研能力、科技创新等方面都需要提高, 高校要提高自身水平, 增强教育质量, 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学习力。

(3) 是高校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在工作岗位上, 高校教师想要实现自身价值, 就必须以优异地考核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更新知识的行业,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需要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更需要终身学习, 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并加以创新。高校教师作为新知识的传授者, 需要掌握本专业和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动态、跟随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以便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高校教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高校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力, 才能保证知识的不断更新与增长, 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也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3 通过学习力培养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 高校教师不只需要传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 又必须把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成就及时地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高度的信息素养和不断提高的学习力, 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获取本专业相关科学的最新信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包含的信息容量大, 并能自如地运用在授课的各个环节中, 自然会开阔学生视野,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引起学生的兴趣。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高超的学习力, 才能自觉索取信息, 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才能使教学言之有物, 生动感人。

(1) 提高高校教师科学文化素质。随着信息知识经济的到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包括高校教师, 所有人接触的知识量以几年翻一番的速度倍增。不论人们的愿意是什么, 都在接受各种新信息和新知识, 都面临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当今这个知识、信息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代, 高校教师唯一能够持久保持的优势, 就是使自身有能力学习得更快更好。如果对信息变化的反应更快, 就能把握住先机, 如果对信息变化全面把握, 也就能够更快地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所以, 作为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等人才的高校和教师, 培养学习能力的首要方面就是应该具备快速全面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能够快速地了解相关信息的变化, 全面地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动态和文化知识更新, 并能够将更新的知识, 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学生, 提供优秀的知识共享和对知识的管理。

(2) 更新高校教师业务素质。教师“教师”的本质因素是业务素质, 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行业素养。信息时代的变化, 要求人们时刻转变学习的思维和观念。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不能掌握除母语以外的另一门语言, 必将被信息时代所摒弃, 并且目前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一般是在授课中进行, 学生获取知识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 而互联网出现以后, 人们获取知识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遍布五湖四海。想要一直保持教育教学和专业科学知识发展的领先, 只有做到不断顺应信息时代的变化, 不断调整和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更要积极转变学习方式方法, 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3) 建设高校教师创新素质。善于质疑是获得新知、不断创新的重要源泉。科技需要创新, 文化需要创新, 体制需要创新,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 也是支撑、推动一个组织竞争力的核心。高等教育的本质应含有创新、创造的内涵。高校教师应该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学习知识, 用创新的思维分析解决现实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让学习知识成为链式反应, 让知识的学习更为高效。教师一旦“内化”了这种创新的素质, 就会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实施师生双向互动式、启发式、开放式等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方法。

4 结语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才能更好地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本文通过培养高校教师的学习力, 探讨了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方式, 对构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教师素质结构提出建设性建议。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高校教师的素质结构面临着全新的考验。本文分析研究了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结构, 探索通过学习力的培养提高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对构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教师素质结构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素质结构,学习力,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包训成, 彭飞.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17 (10) :37~40.

[2]苏洁, 王希民.高校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J].理论界, 2005, 6:123.

[3]张国平, 王红梅, 程玉民.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 (1) :35~36.

[4]潘爱武.高校教师亟待提升信息素养[N].光明日报, 2011, 第七版.

[5]杨昱莅.如何推进高校学习型组织建设[J].企业导报, 2010 (8) :223~224.

篇14: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摘要:教师学习共同体是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力的支撑平台。本文分析了学习共同体支撑平台的设计要求,介绍了构建共同体支撑平台的几种关键技术,并按照功能模块对平台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教师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支撑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0-0075-02

一、 学习共同体的定义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是指基于网络环境的,具有明确学习目标的,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以学习平台为基础,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其成员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沟通交流,达到获取知识、合作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的目的。

二、建设网络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大大改进了传统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研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传统教研活动次数少、时间安排紧,交流深度、强度、范围不够,很多教师还是局限于一个听众的角色,难以满足教师在教研中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需求。

2.有助于解决学习者长期自主学习的状态下学习难以有效持续的问题

很多时候个体持续的自主学习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很强的意志去保证。而网络社区为参与者提供了多种交互方式,参与者在网络社区中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求答案,同时可以进行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信息共享和知识传播,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

3.有利于教师合作学习中知识的转化和共享

知识管理注重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创新,而网络平台恰好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手段使知识管理的理念能够付诸实现。利用交流空间,实现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分享;通过网上的视频案例和合作备课促进教师不断反思,通过书写博客促进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三、 学习共同体平台的设计要求

1. 易用性与友好性

一个平台能否成功推广,很多时候决定于它的使用难度和功能的比较。从这个角度来讲,软件的设计能够使用户把知觉和思维集中在自己的任务上,可以按照自己的行动过程进行操作,不必分心研究人机界面的菜单或理解软件结构、人机界面的结构与图标含义。也就是说操作要简单,不需要大量的预备技能;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尤其是要合乎一般的操作习惯和思维方式。

2. 可靠性与容错性

简单说是指在输入错误、磁盘故障、网络过载或有意攻击情况下,服务器端能否不死机、不崩溃,保证用户端正常的使用。

3. 数据与平台可分离

也就是数据的独立性,这是平台知识管理的必须要求。每个用户可以将自己在平台上的数据独立备份,而平台的系统管理员可以定期对整个平台的数据进行备份。平台的升级与改造不影响平台上的数据。

四、目前支撑学习共同体平台的几种关键技术

1. 博客(Blog)

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它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学习工具,博客的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将自己头脑中含糊的概念进行梳理分析,最后借助文字进行明确的表达。这个过程也是作者自己的一个知识建构过程。而且博客提供的分享功能,也就是出版和发布,则让学习者更上一个层次,把自己的学习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一起。通过阅读他人的意见和留言,博客作者可以从中学到突破自身思维局限的东西。

2. 维基(Wiki)

维基指一种超文本系统,它支持面向群体的协作式写作。在维基页面上,每个人都可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记录都会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追踪、回复至本来面目。同一维基网站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维基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用简单的话来解释,维基就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编写的百科全书。

3. 网摘

网摘可以让你把喜爱的网站随时加入自己的网络书签中,通俗地说,网摘就是一个放在网络上的海量收藏夹。网摘将个人收集的网址信息收集起来并加以分享。网摘的价值在于“分享”。每个用户不光能保存自己看到的信息,还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发现,显著降低了人们挖掘网络信息的成本。

4. Tag

总的来说Tag是一种分类系统,也可以说是一种关键词标记。但是Tag也不同于一般的关键词,用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只能搜索到文章里面提到了的关键词,但Tag却可以将文章中根本没有的关键词做为Tag来标记。Tag的意义体现在分享,通过相同的Tag可以找到与你有共同兴趣爱好人的博客、图片等内容。

五、学习共同体平台的模块设计

71. 个人门户平台

个人门户是注册会员在学习共同体平台的个性化应用入口,当会员在平台登录后,自动转到个人门户页面,在个人门户页面中包括个人在平台上参与的任务,参与的虚拟团队,上传的资源、在本平台中学习的课程等信息显示和操作入口。还可以建立人性化的个人私有空间,为每个用户提供日历安排、电子邮箱、网络硬盘。用户可以个性化设置自己的个人空间,包括修改页面的版式、色彩风格,增加和删除系统功能模块等等。

2. 合作平台

合作平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虚拟团队的空间。教师可以自建虚拟教研团队,也可以参加专家建立的团队。团队成员可以共享资源,可以发起话题讨论,也可以共同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另一部分是以任务为主线的合作备课平台,该平台利用维基技术实现不同教师同备一堂课。通过备课、上课、评课、反思及对备课的再次修改这一不断循环过程提高教案质量,体现教师群体协作的优势,在互评、自评、反思中提高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

3. 资源平台

资源平台可以分为资源门户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资源门户系统直接面对的是使用者,负责资源的上传、下载、浏览、在线编目等。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对资源进行审核、发布等操作。

4.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为课程学习者、活动参加者提供了交流、研讨的场所和工具。工具包括:留言板、博客空间、在线实时交流等,一个理想的平台还应该支持将音频、视频功能集成到本平台中,使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更加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作用。

5. 课程平台

提供课程发布、课程学习、在线答疑、问题集工具、自我测评等功能。通过发布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课程,帮助教师在线学习。

当前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通过建立学习团队有效保持教师长久学习不断更新自我的动力,最终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冠.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教研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周速.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J].电化教育研究,2007,6:47-48.

[3]吴永红.学校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66-67.

上一篇:教育工作者的述职报告下一篇:土木房建方向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