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07-16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通用5篇)

篇1: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7月31日至8月21日,省发改委张令保副巡视员带领体改处一行5人,先后赴淮北、合肥、马鞍山、芜湖和铜陵市开展调研。调研组就我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与五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调研,各市虽然启动时间不同,推进工作却各具特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妥善解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各试点市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推进机构,出台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实施方案,在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保就业、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一体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1、认真谋划城乡一体化布局。各试点市均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把城乡一体化规划作为首要工作,从全市域的角度,按照组团式空间布局要求,编制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以此指导和规范整个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马鞍山市把1686平方公里的市域国土作为整体,着力构建“1234”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芜湖市强化全市域概念,坚持城乡一体、市域统筹、和谐发展,将1.1万个分散农民居住点改为1000个左右的农村新型居住点。铜陵市依据“一城三区、一主两副”城乡空间结构,建设宜商宜居宜游的生态山水铜都。淮北市结合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采煤塌陷区总体搬迁、交通节点和主城区东扩南移等工作,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山水生态城市。合肥市着力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合肥经济圈发展,实现市域范围内的各类规划全覆盖。

2、加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建设力度。各试点市从本市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公路、公交、供水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淮北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今年拿出1亿元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引导、鼓励各地城乡一体化的项目建设。出台了《淮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意见》和《淮北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7000万元重点用于引导5个试点镇的14个城镇、集中居住区和中心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留3000万元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其他项目建设。芜湖市今年筹集资金1亿元,新建“村村通延伸工程”300多公里,实现行政村到中心镇半小时到达。铜陵市相继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并积极利用国债资金延伸城市供水管网,兴建小型水厂,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完成国家级省“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投资617万元。合肥市2008年整合各级各类支农资金,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首批启动项目4个,总投资约6.7亿元。目前合肥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路”,96.9%的农村设立了客运站点。

3、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在五个试点市中,除淮北市外,其他四个市都属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四个市结合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马鞍山市努力构建“一核四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布局,加快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芜湖市依托城市的辐射,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2008年财政投入涉农资金14.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三农”超百亿元。铜陵市、淮北市紧紧抓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的机遇,向国家争取了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加快产业发展步伐。铜陵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涉农行政性收费“零收费”。

4、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各试点市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并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逐步与市民同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马鞍山

市构筑城乡就业社保网、城乡健康保障网、城乡文化教育网等“三大网络”,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建立和实施城乡一体、标准统一、程序规范、管理动态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肥市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已改造完成全部D级校舍危房,乡村卫生服务站室普及“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建成农家书屋23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6项,全市95%以上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芜湖市从2008年起,打破城乡户籍限制,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对全市城乡居民实行政策、待遇、管理、实施“四统一”。铜陵市逐步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相互转移机制,实行统一的城乡务工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待遇和管理的统一。

5、因地制宜地开展城乡一体化试验。各试点市通过局部试点,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淮北市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濉溪县百善镇、五沟镇,相山区渠沟镇,烈山区烈山镇,杜集区高岳办事处等5个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乡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首批先行试验区,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马鞍山市从去年初就在花山区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通过“三自愿、三置换”,着力推进“三集中、三转换”,解决农民就业后的社区化居住、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等问题,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加速城乡一体化步伐。芜湖市积极推进南陵大浦、鸠江城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国债投放、国家政策性贷款、金融信贷等方面向试点地区倾斜。其中,大浦试验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政策创新、产业推动”的思路,引进鲁班集团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已初具规模,被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铜陵市确立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三化”(产权明晰化、产权资产化、产权市场化)目标和“两步走”(先试点,后推开)工作步骤,开展了土地产权登记确权试点,农村土地流转稳步推进。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五市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划方案为引领,以组织协调机构为平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积极实施民生工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要做法是:

1、以组织协调机构为平台,强力推动城乡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各市不仅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而且都成立了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或办公室,具体负责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推进指导、督查考核,形成了部门协助、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合肥市整合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多个涉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合力,提高了效率。铜陵市、淮北市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组,分别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土地改革、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马鞍山市把市直各部门履行推进城乡一体化职责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加强督查。

2、以开发园区为载体 , 有效带动城乡产业整合发展。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发展,各市坚持“工业强县富民”和“以城带乡,以城融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积极支持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县域、乡镇工业聚集区合作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开发园区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从而形成增长极,有效带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合肥市2008年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42.8%,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6.6%,而工业园区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以上,增长极作用明显。马鞍山市进一步优化重点开发区,调整镇村工业集中区,着力做大做强卫星城、中心镇工业经济。目前,全市已形成以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6个重

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支撑,以一批特色园区为依托的工业产业布局。截止去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值1165.9亿元,工业发展集中度达到80%以上。

3、以“三集中”为路径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各试点市通过大力推进“三集中”,一方面加速了农民向工人和市民的转化,带动了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村耕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带动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马鞍山市通过“三集中”,全市农户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13.2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8.7%。淮北市借鉴并创新出三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即村民自建模式、整体搬迁和集中安置模式、拆建改造“空心村”模式,其中,濉溪县百善镇启动了“521”工程,即重点建设5万人的凤凰新城集中居住区、2万人的钟楼集中居住区和1.2万人的张集集中居住区,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整治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村民学习有去处、娱乐有场所、健身有器材、办事有服务。合肥市总结推广城中村改造、整村推进、环境整治、产业带动、强弱融合型五种模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土地及宅基地整理、整村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4、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各市根据财力,以民生工程为抓手,按照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合肥市近年来实施了36项民生工程,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医疗体系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体育健身工程等内容。芜湖市今年实施32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19.5亿元,积极实施惠民直达工程,惠民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并制定了《芜湖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铜陵市2008年实施30项民生工程,涉及农村的有24项,重点完善城乡一体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用于农村的资金投入超过60%,农民受益面超过90%。

5、以体制改革为动力,积极促进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各试点市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财政、金融、土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增强乡村自主发展及与城市对接的能力,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合肥市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及配套文件,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68.07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2%;2007年整合市区的农村信用社成立了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008年推进3县农村信用社组建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多渠道解决“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芜湖市抓紧修订《芜湖市户口管理制度改革暂行规定》,实现新划入城市新区户籍“一元化”管理,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机制障碍。马鞍山市积极探索建立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经营权补偿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以土地换股份、换社保、换就业;改进市、县区财政分配体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大幅度增加对农村的投入。

三、城乡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试点市在促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逐步解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缺少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统筹推进。由于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一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从而增大了试点的难度,影响了一体化的进程。如省直管县,由于市县管理相对独立,市对县的投入能投却不愿投,想统却不能干,造成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实施、协调和管理等方面不能有效衔接,导致成本上升、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率降低等问题。再如,铜陵市的江北飞地(铜山、安铜)与江北的郊区灰河乡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工作沟通和协调难,使得两地在城乡产业布局、居住区的布点和道路的连接等方面难以对接,不仅不利于铜山、安铜两地发挥优势,发展“桥头经济”,而且制约了灰河乡的经济发展。

2、农民住宅和土地确权不到位妨碍了土地流转和创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中,由于土地确权的滞后,确权证书缺乏有效性,无法实现农村土地资本化,也就不能从根本上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和农民财产性收入,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进行。例如,铜陵市已进行了确证发证试点,因确权证书得不到金融机构认可,不能进行抵押贷款和市场交易,大大影响农民积极性,还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纠纷增多、矛盾激化。再如,农民集中到新的居民点,即使有了住房,却无法拿出房产证做抵押获得贷款,也不能进行房产交易,限制了资产盘活,压抑了农民自主创业、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解决好农村土地确权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亟待解决的任务。

3、资金不足无法满足推进一体化建设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作保障,特别是以“三集中”为主要手段的推进工作,更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目前,省级财政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资金提供支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投资的主渠道仍然依赖市县政府的财政投入,严重影响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推进。据调研了解,各试点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均感到力不从心,受“三集中”必要前期费用和资金制约,一些已列入规划中的建设项目难以实施。特别是淮北市财力十分有限,资金压力更大,影响一体化推进速度。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省级引导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推进提供强大动力。

四、加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建议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战略部署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奋力崛起的必由之路。积极稳妥做好试点工作,尽快发挥试点的示范效应,实现以点带面,普遍推进的目的,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度,统筹协调好各试点市推进工作,加大对试点市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特建议如下:

1、切实加强领导,尽快建立省级试点工作协调领导机构。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亟需尽快召开省城乡一体化试验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确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责,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部署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重点。进而通过建立推进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省直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加强对各试点市的政策指导和切实支持,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

2、适当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系。为解决市县同城管理矛盾、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建议对马鞍山市、芜湖、铜陵等市辖县行政区划按县改区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为三市跨江发展作必要的区划调整。

3、给予推动土地流转的支持政策。

(1)实行土地指标的动态平衡。建议由土地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报经省政府批准,在全省范围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真正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实现农村住宅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化流动。对农村耕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置换和执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并实行宏观调控、动态平衡,置换指标可以在试点市范围内有偿调剂使用,支持和鼓励试点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试点市每年可安排当年土地拍卖收益的15%,作为改革试点启动资金。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原则上按照4∶3∶3比例分配(40%用于农民居住安置,30%用于新型工业化,30%用于发展服务业)。

(2)土地使用权和住宅确权。规范农村住宅、土地使用确权证书的发放,并赋予证书的有效性及融资功能。

4、加强对试点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参照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的优惠条件,建议省财政列出专项,建立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引导资金。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省级财政对试点市每年各补助1亿元,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创业、就业培训,支持土地流转、土地置换铺底启动资金等。鉴于目前支农资金政出多门,资金使用比较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发挥应有效益,建议省城乡一体化试验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整合支农资金,调整财政支出渠道和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各项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对农村合作银行发放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小额贷款,由省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试点市乡镇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达到60%以上可享受当地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户小额信贷由财政给予贴息,免交全部营业税和所得税。

5、鼓励深化改革,支持大胆创新。鼓励试点市积极有为,敢于突破,给予改革试验的自主权和“试错权”。建议按照“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原则,要求试点市深化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土地使用、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积极探索消除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要逐步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就业、社保、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促进人口有序流动。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布点,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信贷担保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扩大信贷规模,不断优化金融服务。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科学编制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造条件进行“双置换”试点。

篇2: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概况

**位于**市**镇,唐朝宰相裴休故里,北靠孔山,西接莲东,东连休昌,南与**办事处接壤,土地总面积11平方公里。引沁济蟒渠、焦柳铁路、焦克公路将**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种地形,地势北高南低,东二环与**产业集聚区四号线在**形成十字交叉,东与**高速**北出口相距不足两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现有2个村办企业,13个个体企业,24个居民组,3个党支部,50个村干部,166个党员。全村现有人口5000余人,1230户,其中铁路以北880户,968座房屋,7740间;铁路以南350户,385座房屋,3080间。全村建设用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村庄占地1400余亩。

二、发展背景

**村庄位于**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内,西邻**,西南为**,东北、西北部为**厂,东部紧临**,处在工业企业环抱之中。企业生产与村民居住格局的不协调,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村民的生活环境,厂村矛盾日益突出。为支持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11月18日,**村两委班子召开全村260多人党代会和全村代表大会,大会经投票一致同意并形成决议,达成

1共识,决定实施全村规划,拓开发展空间,改变村容村貌。

三、发展思路

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繁荣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业向集聚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要求跳出“三农”发展“三农”,通过实施工业集聚化、农业标准化、村庄社区化、环境生态化、生活市民化,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造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

四、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新农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经调查,**可以规划为一个集工业、旅游、高效农业、新型社区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北部可以**自然风光规划休闲、度假旅游圣地;将村庄迁出、企业整合,依托**产业集聚区做好工业布局规划;**路以南平原农业区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高产高效、优质特色农业示范区;在东二环东侧、与**街道办事处交界处,规划建设集居住、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基础设施全配套的高标准新型农村社区。

五、规划实施

新农村规划建设,资金是关键,但对于目前的**来说,困难重重。为此,建议**新农村建设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实施。

(一)政府主导

依据**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优惠政策和资金安排,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对**新型农村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将相关涉农资金进行整合,扶持**新农村建设。

(二)引导企业参与合作

**有四分之一土地在**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之内,其土地价值显而易见,**产业集聚区可引导**周边企业,将该部分土地预购或流转至企业,如**、**或招商引资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先期启动资金。

(三)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

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建设新农村,是获取建设资金的一个好途径。如**可以将村集体的荒山荒坡、果园林地、闲臵企业、厂房等集体资产,通过拍卖、入股、租赁、承包等形式使其保值增值,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四)招商引资

在新农村建设中,招商引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市政府要出台优惠条件,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共同开发。如在贷款、税收、征地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使其立住脚,能发展。目前,**新型社区建设已经有客商投资意向,(五)群众自筹

为彻底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群众自筹资金应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目前,**村民已同意自筹300元/平方米的建设资金。

篇3: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工业化、城市化与市场化来指导“三农”工作, 并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机遇, 全面实施工业强省、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等战略, 通过推行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小城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全省社会经济表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上升, 但差距较大的局面无明显改观

从居民收入看, 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十一五”时期,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3%,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9%。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2.74:1, 扩大到2005年的3.21:1, 2010年虽降为2.99:1, 两者的绝对差距则由1990年得816元扩大到2005年5 830元, 2010年的10 503元, 如果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和补贴收入, 城乡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更大, 远远大于绝大多数国家1.5—2.0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2010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 285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4元,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9.3%。目前, 农民收入大体相当于城镇居民2000年的水平。从这一角度看, 农村落后城市至少10年。表明近年来虽然政府一直在加大“三农”工作的力度, 但由于种种原因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仍无实质性改观。

(二)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差距呈拉大之势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决定了生活质量的差距, 并最终通过消费状况表现出来。从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水平看, 2010年安徽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11 513元, 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是4 013.3元, 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只是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34.9%;从反映生活水平高低的总体指标恩格尔系数来看, 2010年, 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和40.7%,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于城镇2.7个百分点。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2], 说明安徽省城镇居民生活已进入小康水平, 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比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低;生存型消费仍是广大农民的消费主流, 离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因此,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差距, 在安徽省显得尤为迫切。

(三) 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 广大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较为落后

近些年来, 安徽省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飞速进展, 广场、绿化带等城市景观建设步伐提速, 城市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基础设施条件和城区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截至2010年底, 建成区面积1 491.32平方公里, 供水管网长度达14 730公里, 用水普及率达96.06%;煤气管道长度10 125.80公里, 用气普及率达90.52%;道路长度为10 157.3公里, 道路面积达19 927万平方米, 人均拥有16.01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85 281公顷,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8.92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13 630公顷,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平方米, 城市市容环境也大有改观。但相对而言, 农村的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目前, 农村居民大部分是自备水源, 实现集中供水的主要局限于小城镇的镇区和其他少数区域;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指导, 布局零乱;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系统投入, 设施不配套, 共享性较差, 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房屋结构设计不科学, 空间布局不合理;乡村道路等级不高, 路况欠佳等等。

(四)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失衡,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 安徽省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 在城市主要由政府负责, 在农村主要依靠向农民筹集, 农民承担了一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 其负担超过农民承受能力;另一方面, 县乡财政均系“吃饭”财政,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系统投入太少。因而, 与城镇相比, 农村的社会公共事业不仅项目少, 已有的供给项目如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 也普遍存在供给水平低于城镇的现象。从社会保障来看, 城市居民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保体系, 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都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相比之下, 农村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保障能力弱,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待完善。从教育来看, 虽然城乡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但农村中小学适龄的入学率要大大低于城镇, 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高于城市, 生均经费不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落实, 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也明显差于城镇。从医疗卫生来看, 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 农村居民所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城市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占总人口55%以上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到30%的公共卫生资源。

二、影响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安徽省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既是长期的、历史的因素叠加的结果, 又紧紧受到经济和制度等现实条件的制约。因此, 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就必须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总的来说, 安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体制、观念、经济、人口诸多方面。

(一) 制度约束

从根本上讲, 导致安徽省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因素是制度性因素, 这种制度因素是目前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的难题。长期以来, 中国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 重工业轻农业, 重市民轻农民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 “重工轻农”的趋势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的制度性框架仍然存在。城乡分治体制体现在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财政税收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投资制度等各个层面。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导致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资源分配以及政治权利的安排等一系列关系都被扭曲了。只要这种二元体制继续延续, 城乡差距就很难缩小。此外, 受现有土地制度制约, 农民虽然拥有土地、住房, 但却无法拿出房产证作抵押获得贷款, 也不能进行土地市场交易, 使得城乡一体化陷入“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农民增收缺渠道”的尴尬局面。

(二) 思想观念障碍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课题组在铜陵和淮北的调研过程中发现, 一些农民群众, 甚至许多基层干部, 思想守旧消极, 对政府的一些惠民政策不支持、不理解。典型表现有三:一是对城乡一体化概念认识不清, 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其实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农村变城市, 而应是城市与乡村相互吸收先进和健康因素而摒弃落后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二是部分干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 思想上存在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照顾城市, 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等能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三是存在等、靠、要思想, 不少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支持农村发展, 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干, 没钱就不干, 缺乏工作的主动性[3]。

(三)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动力不足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因此, 一个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能力的大小。目前, 与周边省份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 安徽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整体偏低, 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缺乏有力的载体和产业支撑。就工业化水平而言, 2010年, 安徽省全年生产总值 (GDP) 12 263.4亿元, 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4.0:52.1:33.9, 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 第二产业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较低。工业化水平低下, 不但直接导致产业结构劣化和产业竞争力不强, 而且导致了城镇化水平低下和吸纳非农就业的能力受限, 还导致财力弱小。2010年, 全省财政收入2 063.8亿元, 人均财政收入3 023元, 远远低于浙江等工业发达省份。财力不足导致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资金投资于城乡一体化工程。就城镇化水平而言, 2010年, 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为43.2%, 不但低于全国49.9%的城镇化平均水平, 也缺少像武汉、杭州这样能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龙头城市, 影响了工业经济聚集优势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狭窄, 大批农民难以分享工业化带来的成果。

(四)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 整体素质不高, 加大了城乡统筹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农村人口增长较快和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 农村人口在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日益缩小, 人多地少矛盾的直接结果是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并存的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根据第六次安徽省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 截至2010年, 安徽省每10万人中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达27 948人, 文盲人口总数高达496.5万人, 文盲率为8.34%[4], 而这些人基本上是分布在广大农村。农村人口素质不高, 导致剩余劳动力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空间狭小, 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另一方面, 农民的文化素质、经营素质状况也直接制约他们能否合理配置农业资源, 接受工业反哺、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的能力。

三、安徽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举措

(一) 总体思路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前期马鞍山等6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经验来看,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因此, 其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协调发展全局, 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主线,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 以产业发展为基础,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以公共资源配置为关键, 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支撑, 以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为核心,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 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 加速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 三阶段发展目标

推进城乡一体化, 关键是要形成城市产业要素、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农业产业资源、发展要素与城市工业对接的发展体系和体制机制体系。因此, 按照实现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 根据2009年安徽省各地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水平评估得分的情况[5], 现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分为3个阶段, 即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1. 近期目标。

在“十二五”规划结束时 (2008-2015年) , 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估得分应该达到70分左右, 初步形成安徽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和体制机制体系, 初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初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此阶段, 省级财政的支持应该分类对待。根据各市的经济实力, 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和淮南5市统筹城乡发展实力较强, 因此实现城乡一体化主要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进行, 省委省政府只需要给予政策和宏观指导;省级财政的支持力度主要应该放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城市, 如皖北各市、滁州、六安等, 这些城市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需要外力支持。

2. 中期目标。

在“十三五”规划结束时 (2015—2020年) , 城乡一体化水平平均得分应该达到80分左右,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此阶段, 安徽省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城乡整体协调发展水平, 安徽省经济实力位于全国前10位, 人均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支持政策上, 不仅省级政府可以更多地支持皖北等欠发达地区的一体化建设, 而且发展能力强大的合肥以及皖江城市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人才等支持落后地区发展, 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3. 远期目标。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在2030年以后通过城乡有机结合, 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新格局, 基本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达到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

(三) 具体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 安徽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举措。

1. 转变城乡发展思路, 做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规划是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导。从前期马鞍山等6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的经验看, 安徽省应牢固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 改变目前“重城市、轻农村”和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 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 其内容既要有总体长远规划, 又要有城乡空间布局、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城乡市场体系、城乡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分项具体规划。通过规划编制, 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构架。此外, 还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 改变安徽省地级市数量多、整体行政规模小的现状, 通过对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省辖市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2. 推动产业发展, 夯实物质基础。

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和关键。应强力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进程, 特别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 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 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利用现有优势和资源, 以农业优势板块基地为依托,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建成生态农产品工业园, 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食品饮料工业和农机制造业等涉农工业, 重点发展水稻、小麦、油料、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茶叶、果蔬等精深加工产品。通过涉农工业企业与农业板块基地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 带动农业板块基地的发展, 推动了农民就业职工化。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 特别是面向农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 培育农户、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接载体, 形成功能完备、高效畅通、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

3. 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落后的局面, 仅仅依靠农村自身的积累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应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突破口, 切实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一是要加强对试点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支持力度,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体系、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 设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扶持基金, 整合中央和省支农资金, 调整财政支出渠道和项目, 集中财力办大事, 提高各项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给予有条件的市、县、乡镇必要的启动资金, 对试点镇给予重点倾斜支持, 积极培育“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共同开发”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二是要建立对农业的补贴制度, 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农产品检验和检测服务的资金补贴额度, 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同时, 要把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三是要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 支持开展农民培训, 并搞好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 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4. 推进农村“三化”进程,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城乡统筹, 既要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持作用, 也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营造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发展县域经济, 突破口就是把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 逐步实现“三个联动”, 即产业化与工业化的联动、产业化与城镇化的联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联动。因此, 当前来说, 安徽省要重点做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动。一方面, 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业化路线, 支持、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 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市场准入限制, 使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企业在市场平等竞争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流和配置, 形成分工合理、统一的现代工业体系, 实行城乡工业联动发展;另一方面, 取消各种人为的用工政策限制和束缚, 支持农民到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城镇各部门中就业, 不仅同工同酬, 而且应享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就业、定居、福利等各种待遇, 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和推动城镇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体系。

要实现城乡统筹, 关键就是要以改革为突破口, 转换体制和机制, 打破阻隔城乡的制度性约束。一是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将户口与利益和资源分配相分离, 逐步取消农村户口向城镇户口转换的限制和门槛,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最终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 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入手, 剥离土地的就业和养老保障功能,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探索实施农民宅基地、农村住房置换城镇住房和社保的办法, 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 顺利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换。三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在巩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 推进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小城镇农转非居民等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加快城乡统一的金融市场、产权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打破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互动的阻隔, 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 加快建立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效性经济和社会体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09 (02) .

[2]吴东美.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关注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 2006, (7) :46.

[3]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课题组.安徽城乡一体化路径新探[J].江东论坛, 2010, (S1) :1-6.

[4]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安徽日报, 2011-05-17 (B4) .

篇4: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鄂办发〔2009〕33号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支持鄂州市做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把握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统筹理念促进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互动融合,用城市理念改造农村,用居民理念转化农民,以推进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城乡公共服务,增强城乡发展活力,大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循序渐进。从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对接武汉,整合资源。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坚持市场运作,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在尊重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职能,立足制度创新,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的有机结合。

——坚持城乡联动,双向推进。按照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宗旨,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1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到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人均GDP达到32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左右。

——到2016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建设和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城区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7%,人均GDP达到56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00元左右,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

二、明确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按照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要求,谋划城乡空间格局,加快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三座新城(葛华科技新城、红莲湖旅游新城、花湖工贸新城)为依托、十个特色中心镇为节点、其他建制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城乡空间格局。主城区以突出沿江的产业、物流、生态空间布局为重心,形成“一体两翼、四大片区”的主城区空间格局,实施“重心南移、东西拓展”战略,加快完善城市景观和配套市政设施,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加强城南新区功能性公共服务项目布局和建设,形成主城区的综合功能新区;加快城西新区(鄂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启动城东新区(鄂城新区)建设,形成大城市框架,提升核心辐射功能。三座新城以对接武汉、黄石为重点,发挥地域优势,壮大新城实力,形成产业集聚的优势区域,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中心镇建设,以推进十个特色镇为重点,建成一批工业带动、资源开发、商贸流通、旅游度假等特色突出、各具优势、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体;村庄改造,以科学规划村落分布为重点,引导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新社区集中,建设一批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乡风文明的农村新型社区。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武汉城市圈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壮大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鄂州“百湖之市”的水资源优势和地处“武汉城市圈”腹地的区位优势,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结合于一体,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

——着力推进优势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支持鄂钢、鄂州电厂、世纪新峰、顾地、鄂重、多佳等一批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带动支柱产业整体提升素质。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船舶工业等产业加速发展。构建工业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非金属加工、纺织服装集群,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模具材料集群,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电子信息、石化、建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能源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冶金产业集群。

——着力发展服务业,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重点支持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一都两湖”,打造三国吴都文化游、梁子湖休闲度假游、红莲湖运动健身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业。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步伐。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打造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点支持鄂钢钢渣深加工等10家循环型企业以及球团厂、鸿泰钢铁等10家企业建成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以申报“青-阳-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契机,加快鄂州经济开发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对接武汉城市圈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形成以城区为中心,通达区、乡(镇)、村的区域交通“1小时经济圈”。到2010年,市境重要出口路和通达开发区(新城)的公路达到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标准,通达中心镇的公路基本达到二级公路标准,通村公路基本达到三级或四级公路标准,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

——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供电、给排水、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推进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

——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梁子湖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洋澜湖、花马湖、三山湖水网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快农村绿化工程建设,全面推进荒山荒滩、农村公路绿化,完成长江岸线的全面绿化,加快创建现代园林生态城市。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城乡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率”,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城乡文体事业,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丰富服务城乡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综合信息,使广播电视网络真正成为城乡居民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综合信息平台,成为“三网融合”和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博物馆、综合体育馆、图书馆、鄂州体育艺术职业学校、文化中心、体育产业培训中心等城市文体设施。尽快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推动农民健身工程向社区和自然村延伸。扶持重点艺术院团发展和文艺精品生产,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加快推进户籍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城乡无差别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机制;加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建立适应劳动力在城际间、城乡间流动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绿色通道。按照统一经办机构、统一服务流程、统一网络平台的要求,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落实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落实失业人员保险待遇。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制度,全面启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帮助农村特困家庭改造危房、新建住房,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城乡一体的“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大力加强福利院建设。继续开展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与乡镇之间的人才交流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乡土人才”工程。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加强村(社区)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三年内实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探索建立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并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六)统筹城乡市场体系

重点建设贯通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大做强鄂州蟠龙大市场,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二级批发市场,形成以物流中心为核心,以二级批发市场为辐射点,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零售经营门店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城乡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物流配送、便民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推进零售业城乡连锁化。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协会,发展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

(七)统筹城乡基层党建

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创新,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着力构建起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坚强有力的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配置科学、双向互动的城乡干部和人才工作体系,以城带乡、互帮互助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体系,有机衔接、强化服务的城乡党员动态管理体系,集约利用、成果共享的城乡党建资源整合体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城乡基层党建责任体系。通过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相互融合、协调推进,党建工作效益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切实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作用明显发挥;城乡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充分体现。

三、创新城乡统筹工作的体制机制

(一)创新统筹城乡管理体制。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城乡一体的大部门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使政府对城市和农村的管理统一起来。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并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乡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城郊村改设社区居委会。

(二)创新以城带乡发展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引导科技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转移。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三)创新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将各项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突出重点、打捆使用,形成涉农资金合力。鼓励农民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将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纳入全省试点范围。引导社会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管理。支持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扩大“三农”贷款。

(四)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大力开展国土整理和低丘岗地开发。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探索实施农民宅基地和住房有偿退出办法,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认真实施农民新社区建设规划,采取统一规划、统建或农民自建的方式,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

(五)创新劳动就业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实施财政补助、小额贷款等政策,支持农民兴办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就业。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劳务合作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

(六)创新改革试验推进机制。发挥先行先试优势,积极开展各项改革试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交通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教育文化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用地开发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对改革试验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和纠错机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引导改革试验积极稳妥推进。

四、加大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政策支持

(一)扶持产业发展壮大。支持培育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金刚石刀具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支持鄂州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和船舶工业等新兴产业,对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在省级财政安排的产业发展资金、产业集群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中给予支持。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在省级安排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技改贴息资金中给予倾斜。充分发挥鄂州在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和武汉新港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将港口布局与产业布局、物流园区和新城区建设通盘考虑,把鄂州三江港区打造成为武汉新港长江南岸的核心港区。积极向国家申报“青-阳-鄂”国家级循环经济高技术开发区示范区,支持鄂州加速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鄂州发展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狠抓种植业板块、水产片带、养殖小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确保农产品稳定均衡供应,确保质量安全。重点抓好优质水稻、油菜、蔬菜、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一体化。探索涉农资金、项目整合体制机制,基础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模式,支农资金补贴使用模式机制,不断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支持武昌鱼集团、嘉禾粮油、凤凰薯业、梁子岛食品等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实施涵闸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将长港、新港、薛家沟港、高河桥港和花马湖港小流域治理纳入国家建设规划,完成磨刀矶节制闸整险加固工程。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抓好高产农田建设和低丘岗地改造。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武汉左岭至鄂州花湖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干线一级公路和县乡二级公路建设;争取3年完成县乡等级公路建设,实现乡乡通等级沥青(水泥)路。完成从主城区到各区政府所在地及通往全市各旅游景点的公交化改造;启动主城区通达偏远乡镇的公交化改造。努力打造“网络城镇、通村达组、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公路交通环境。加强统筹协调,按照国家“一城一网”政策,省、市相关部门和武钢、鄂钢等相关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将鄂钢有线网络与鄂州市网络联为一体。加强村庄整治,选择100个村纳入全省村庄整治试点。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城乡文体事业。加大对鄂州市教育事业支持力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将鄂州市纳入国家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二期)覆盖范围,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在鄂州市探索建立集教学生活设施、实习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技术服务市场、就业服务市场于一体的职教园区,着力加强鄂州市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加大对鄂州职业大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协调一所在汉部属高校对口支持鄂州职业大学,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支持鄂州加快建设三国吴都博物馆、综合体育馆、图书馆、鄂州体育艺术职业学校、文化中心、体育产业培训中心等城市文体设施,尽快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全面优化和完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实施有线电视通村入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逐步达到房屋、设备、人员、管理和环境五配套,提高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和对旧住宅区环境整治支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和救助体系建设,在鄂州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五)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建立科技与企业投资结合的机制,加大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力度。推进葛店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发展葛华科技新城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重型数控装备、模具产业、金刚石等产业的支持。以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切入点,重点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示范。深入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营造集聚人才、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

(六)推进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把蟠龙农产品物流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纳入全省现代物流重大项目库,加快建设一批鲜活农产品二级批发市场。鼓励支持中商、武商、中百集团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建设分店、农家店,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标准化农家店向行政村延伸,提高连锁经营覆盖率。鼓励金融机构在鄂州发展业务,积极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在鄂州市积极稳妥开展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试点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和回归创业,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政策支持。

(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和固化碳化成型燃料厂建设,探索大中型沼气商业供气的经营运行模式;控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乡村清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强生态修复及保护,将鄂州市“百里长港水生态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列入武汉城市圈示范项目。加强水网改造,对洋澜湖、花马湖、三山湖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启动梁子湖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梁子湖湿地保护。推广应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建设“四节一环保”示范工程(项目),支持建设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示范推广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在防护林、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程安排上向鄂州倾斜。

五、强化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省委、省政府建立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统一协调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协商解决重大政策问题,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有关情况。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省直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抓紧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支持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各部门要各尽其责,加大力度,形成整体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鄂州市要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通过建立示范区,先行先试,推动试点工作尽快取得进展。要抓紧制定并组织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建立健全改革创新的程序性规范及推进机制。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对重大改革试验实行项目化管理,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引导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篇5: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初探

——长沙县城乡一体化试点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新格局

浔龙河生态小镇位于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现有土地总面积11584亩,其中耕地1177亩、林地6645亩、水塘197亩、宅基地573亩、公共道路512亩、其它2472.95亩;有13个村民小组、472户,户籍人口1562人。该村地形地貌独特,整体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特点,即“山多、水多、田少、人少”。村内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大片竹林、树林层岚叠嶂;水系尤其发达,浔龙河、金井河、麻林河三条河流交织环绕,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地貌互为映衬。区位优势明显,接近长沙市三环,处在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距长沙县城10分钟车程,距市区25分钟车程,距黄花国际机场25分钟车程。同时,拥有众多源远流传的民间传说和古迹如关帝庙、拖刀石、义云亭、华佗庙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握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形势,浔龙河生态小镇开发建设项目顺势而为,彰显特色,积极推进,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做法和成效

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在企业、政府和村民群众共同推动下,完善发展思路,建立运作机制,分步骤开展实施,项目成效初显。在试点推进过程中,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明确发展定位

为确保项目运行方向准确,操作内容具体可行,项目开发企业,在准确把握中央、省、市关于三农以及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的政策文件精神,深入调研本村发展实际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一条以农村土地流转、农民集中居住为切入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生态小城镇等为目标,开发建设集农业生产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观光旅游、城市资本集中下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小城镇建设于一体的浔龙河生态小镇,逐步实现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思路。最终达到农民满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的目标。围绕思路和目标,提升规划,形成“三基三主导”、“一中心两园两区”的发展格局,包括生态宜居、绿色农业、艺术园林三大基础产业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养生、生态休闲商务三大主导产业;“一中心两园两区”功能布局指一个生态小镇、华佗生态养生园及田汉艺术文化创意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和休闲商务度假区。目前,已完成13500亩总体规划,并通过审查;1570亩小城镇建设详规、5780亩现代农庄及乡村旅游修建性详规等已经完成设计。

二、创新运作模式

项目推进过程,是各方利益博弈过程。通过一系列复杂、细致的工作,项目已逐步形成了由企业为主投资建设、政府主导推动、基层组织参与决策、农民意愿充分表达的“四轮驱动”模式。

一是市场主体投资。改变以往由政府为主体投资、市场参与建设的模式,由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政府主导推动,将政府与市场的资源优势有机整合,形成项目建设推动力。为确保项目建设期间资金运行安全、充足,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稳健的投融资计划,拟以自筹资金和部分银行贷款作为项目建设启动资金,以土地增减挂钩、土地异地臵换所产生的收益作为中期运转资金,以六大产业效益作为项目建设长期发展资金。

二是政府主导推动。长沙县政府先后四次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问题,在用地及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配套上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并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解决。浔龙河生态小镇已被确定为省两型示范创建项目;省“三个一”重点工程;省国土厅土地增减挂钩臵换试点项目;湖南省电力局电气化试点项目;长沙市2012年重点工程;长沙市重点招商项目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沙市2012年中小河流治理重点项目。

目前,政府对水、电、气、有线电视等公共配套服务建设和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近1亿元;企业在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农业开发等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达1.8亿元。

三是农民意愿充分表达。项目最初决策由村干部提出意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村委会向上级党委政府写出申请报告,并最终获得批准实施。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均举行村民代表大会,由全体村民公投形成决议。2010年9月19日,村支两委和公司联合组织召开了申请城乡一体化试点村民公投大会,全村村民支持率为97.2%;11月24日,召开村民集中居住地选址公投大会,村民投票通过率达到98%。同时,投资公司、村委会经常性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项目建设以来,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会议多达52次,充分了解群众想法,达成共识,为项目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是基层组织参与决策。实行村企合一,成立浔龙河生态小镇协调管理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企业董事长、双河村第一书记担任,下设副主任两名,分别负责管理村集体和企业事务。同时,打破村级管理现有模式,建立经济管理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文化发展中心。其中经济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土地合作社管理,重点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经营管理;公共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就业指导等,为农民提供日常所需的管理服务;文化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负责浔龙河生态小镇的综合开发。秉持“团队、创新、品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打造专业团队,目前已拥有正式员工100多人,其中高层管理18人,专业技术人才36人。通过协调管理委员会搭建桥梁,既能充分发挥村企双方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又能做到有分有合确保健康发展。

三、做活土地文章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土地问题是核心问题之一。为做好土地文章,项目一方面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开展土地增减挂钩和异地臵换工作,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换取产业和资本支撑。为盘活土地资源,集中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土地权属定界。2010年由双河村委会组织的双河村土地确权工作小组在浔龙河生态小镇综合开发公司支持下,开展宅基地使用权、耕地承包经营权、山林地使用权以及塘坝、河流、道路等集体土地权益调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重点解决人口与土地分配不协调、林地分配不公、宅基地权属不明等问题,使村、组、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更明晰,为减少土地收益分配矛盾、推进土地全面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出台了《双河村土地权属调查报告》。

二是成立土地合作社。明确土地合作社组织机构,全体村民以土地入股成为合作市股东,由村民选举产生50名村民代表为股东代表,股东代表选举产生监事会和理事会,负责土地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合作社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与政府、企业一起分配土地流转、出让所产生的效益,强化农民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认知,按照政府50%、企业30%、合作社20%的分配原则,使农民能持续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

三是开展土地集中流转。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进行土地流转,价格由公司和农户双方约定,按市场价格计算;凡改变土地性质转为建设用地,按土地征用政策执行,核减相应土地流转数量;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后,按相应类别土地流转费标准执行;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流转土地,各村民小组根据村民自治法自行决定分配方案。

四是推动农民集中居住。为集约节约用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化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在尊重民意基础上,分步骤实施农民集中居住。目前,已经制定了集中居住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操作办法,解决农民永久宅基地臵换新房和住房分配问题。①农民永久宅基地臵换新房。臵换标准将参照长沙市政府第103号令《长沙市征地补偿实施办法》计算(按照拆迁货币安臵区农户房屋的合法面积认定标准)。全村472户、1562人搬迁费用约需22248万元。在永久性宅基地臵换新房后,节约下来的宅基地根据增减挂钩和异地臵换政策,将其中一部分臵换到星沙或暮云,县级及县级以下土地收益部分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民居住环境。②农民住房分配。按照长发„2010‟1号第一部分第2条规定执行,基本原则是:1-3人户按210m建筑面积的基准分配,每增加1人增加70m建筑面积;原基户主户口已迁出,未享受国家房改政策的,可以参与住房分配;夫妻一方为农村农业人员,另一方为非农户口未享受房改政策的,可以参与住房分配;凡符合独生子女条件的,按政策认定可享受增加一人建筑面积(70m)的优惠待遇;经批准的五保户可统一安排住房;要求退保的,列入监护人户合并安臵。按照绿色环保、生态宜居原则,高标准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用房,户型分为花园洋房、电梯洋房和联排别墅,购买价格为建筑成本价(花园洋房和电梯

22洋房800元/平方米左右、联排别墅1300元/平方米左右),村民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以四口之家为例,按103号令,一户四口之家可获臵换货币50万元左右。在住房分配上,可获得280m建筑面积的住房分配指标。如果其购买联排别墅,需支付新房购房款约36万元,购房后,臵换货币还剩约14万元,这笔款按中等标准可将新房装修好,实现了新房换旧房住进崭新的别墅。如果其购买花园洋房或电梯洋房,其可以买一套120m三房两厅、两套80m的两房两厅,其需支付新购房款约22万元,购房后臵换货币还剩约28万元,其可以用约10万元以较高标准将三房两厅装修好,作为自住房,另两套两房两厅可以作为自持物业出租或出售,也可以以约15万元一套(按1800元/m计算)由企业回购。这样,农民新房换旧房后,其不仅自主拥有了一套洋房,还留下了近20万元存款和两套可以出租出售洋房。

四、突出产业支撑

培育壮大产业,逐步形成成熟产业,是项目的活力所在。浔龙河生态小镇着力打造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小城镇建设等多产业形态,推动区域内产业融合,形成复合型多元化产业结构,实现互动互促,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建设生态、优质、高效、安全的蔬菜、花卉苗木、观光果园等基地。目前已流转3600多亩土地,2

2对部分土地进行了综合整理,已形成了优质稻1100亩、绿色蔬菜600亩、花卉苗木300亩的“一片两线三亮点”的产业格局。基地建设累计投资5000万元,2012年预计投资6000万元。生态休闲旅游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及人文景观优势,打造充满自然生态、返璞归真、让人身心放松的心灵目的地。片区内旅游产品包括:依托浔龙岛打造现实版开心农场、生态酒店、生态餐厅和农耕文化长廊;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打造山水游乐区;依托华佗庙打造华佗药膳园;依托宋水线和大塘冲等打造艺术精品苗木园与珍稀植物园。目前正推进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河流生态治理,游乐设施设备以及绿化、景观设施建设,观光大棚、接待中心、管理中心也正在建设之中。小城镇建设。在黄兴大道两厢建一个集居住、商业、旅游为一体的村民安臵的新型城镇。今年计划投入资金2亿元,启动农民安臵区及生活配套区、商业配套中心、污水厂等建设工作。乡村旅游地产。依托项目区内独特的江南丘陵山水风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及巨大的工业城区市场消费资源,承接城市资本下乡,致力发展“休闲、商务、养生”为主题的开发模式。着力打造华佗生态养生园、商务度假休闲区、高级老年公寓区、田汉文化艺术创意园等主题地产。绿色农业产业。主要包括绿色蔬菜产业园、体验式租赁区。体验式租赁区将提供时尚流行的菜地租赁,依托绿色蔬菜产业园生产优质绿色农产品,并整合多样化农产品资源,打造从种植、加工、配送、到电子商务及营养顾问的服务一体化、产品一站式商业模式。艺术园林产业。承接园林建设、绿化工程和名贵花草、苗圃经营,形成浔龙河特色,目前花木建设已初具规模。

五、改善民本民生

民本民生问题是牵一线而动全身的问题,因此项目着重要解决的就是民本民生问题。紧紧围绕这个问题,项目精心展开设计并稳步付诸实施,保障农民利益从眼前到长远、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实现。具体来说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通过永久宅基地臵换新房、农民集中居住住房分配、小城镇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活居住配套设施完善等举措,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提升。

二是实现土地资源增收。土地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全村集体土地,其土地收益由合作社统一分配。村民年底可得到两部分收入:一部分是土地流转费,即为“保底”,另一部分是企业通过土地经营创造的价值中按村民流入土地份额所分配利润,即为“分红”。

目前,公司已流转村民土地共计约11000亩,村民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费共计约200万元,不但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益,也使部分农民获得了稳定的土地收入。土地集中流转前后收益情况比较:除去耕地成本、收插成本、种子成本、化肥农药成本等,1亩田1年最多可产生400元利润(其中不含劳动力成本)。根据目前情况,除去耕地以外的其它土地均未得到有效开发(水塘数量少,忽略不计),平均每人土地收益几乎为零。流转后,村民人均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费1194元(1864959.5÷1562=1194)。

三是促进就业增收。引进品牌培训机构,在小城镇范围内办一所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为工业企业和蔬菜花木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产业以及旅游、物业管理等服务业培训输送人才。成立浔龙河农民就业服务中心,依托本村产业发展吸纳农民就业,真正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四是完善养老保险。将全体村民纳入新农保范畴,并适当提高参保金额和保障力度。凡将土地进行流转的村民,可每年直接领取土地流转费,也可用土地流转费臵换养老保险参保费用。参保村民到退休年龄后,每月可领取养老保险金。

五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村级文化建设为着力点,高标准建设各类文化阵地,成立浔龙河文化艺术团,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构建浔龙河生态小镇良好人文环境。

同时,企业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投资合理回报;政府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新道路,多方共赢,共享发展成果,真正实现“三个满意”。

体会与感悟 通过对浔龙河生态小镇的了解,我们看到了项目发展特色给人印象深刻,前景期待令人心驰神往,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探索,尤其发人深思。当前,在全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如何把握重点,实现突破,浔龙河生态小镇建设项目给人以启示:

1、“三个满意”是基石。项目能否持续发展,关键看能否满足参与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浔龙河生态小镇项目准确把握农民当前生存发展现状和需要,深刻领会党和政府发展三农的着力点以及相关政策体系,正确衡量自身追求,提出了要让农民满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的三满意原则,三者相互相生,缺一不可。“三个满意”的实现是项目价值体现,是项目存在的基石,失去这“三个满意”,项目犹如镜中月,水中花。

2、社会参与是动力。由于项目建设投入大,如果单靠政府财政投入,势必造成相当压力,甚至难以为继。浔龙河项目以企业为主投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探索市场运作模式,融资与建设合一。成立了投融资建设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投融资主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按照市场化原则,具体负责项目投融资、建设开发、土地整理的运营。这样,项目不仅获得持久资金动力来源,资金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

3、产业发展是核心。只有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为土地流转搭建一个好的平台;才能使农民充分就业,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积极性;才能带动商业发展,聚集人气。

上一篇:有关努力的励志语录下一篇:我的玩具宝贝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