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音乐鉴赏 以《甄嬛传》为例浅谈影视音乐

2024-07-06

感受音乐鉴赏 以《甄嬛传》为例浅谈影视音乐(精选5篇)

篇1:感受音乐鉴赏 以《甄嬛传》为例浅谈影视音乐

学号:031310207

姓名:薛婷

感受音乐鉴赏

以《甄嬛传》为例浅谈影视音乐

[摘要]音乐是最能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正如瑞典籍大导演伯格曼所说:“在艺术形式中,音乐与电影是最相似的。”也就是说,音乐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叙事手法。在《甄嬛传》中,音乐既有协助剧情,推动剧情的作用,同时也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当你脱离电视剧,静静地欣赏这些音乐时,也可以感受到它独立的美。它不需要画面来支撑,当然,当它与画面相结合时,更具美感。另一方面,当你独自聆听音乐时,画面感也会扑面而来,每一段音乐都会带来一个场景,或许这就是电视音乐最独特的地方吧。进一步讲,好的影视音乐不仅能贴合剧情,呼应剧情,更能够为观众从听觉的角度营造剧情,铺设画面。

[关键词]《甄嬛传》 影视音乐 赏析

(一)整体映像

影视音乐是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相融合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整个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影视艺术的繁荣发展而逐渐兴起的艺术门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影视音乐有着不同于传统音乐的特点与规律,用于表现人物情绪、情节走向、形成作品的整体风格、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为影视的局部或整体营造一种特定的气氛基调,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加画面感染力。

《甄嬛传》是中国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一部清史剧。编剧流潋紫以女性特有的温腻视角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到一个母仪天下不可一世的皇太后的奋斗历史。这部电视剧无论从剧情还是从角色选派上来看,都绝对是一部经典之作。从它播出后,各大电视台的收视率都不错,更是获得了多项大奖,除了各主创的竭力付出外,不容忽视的是音乐对这部电视剧的贡献。

《甄嬛传》在剧情的配乐上更是体现了影视音乐、抒发情感、参与叙述、展现环境、创造节奏的创造特色,从某一方面将,电视中的音乐更是随着甄嬛的情绪一点一点的变化。音乐的引导更让这部剧有了大气悲切以及儿女情思缠绕的味道。刚入宫的甄嬛天真烂漫,毫无心机,此时音乐也活泼明丽,带给人的是一种纯真之感;随着剧情发展,甄嬛经历了后宫女人的折磨,无数阴谋与权谋的夹击,友情的背叛,爱情的苦涩„„音乐自然地随着改变了。我想剧中的音乐带给广大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唯美动人,婉转悠扬,更是人物命运的感同身受。

《甄嬛传》中一共有十五首曲子,作曲的是参与过多首电视音乐制作的刘欢。为了这部电视剧的音乐,刘欢花了三个月时间潜心锤炼,竭尽心力的完成作词作曲。才有了这部电视剧中的“豪华”的古曲音乐盛宴。总体上讲,刘欢用“离经叛道”的音乐形式弘扬中国古典文学整体歌词婉约古典,并且部分作品是直接取自中国古典诗词,即韵味悠长又古意盎然。其中包括瘟庭筠的《菩萨蛮》,汉乐府民歌《采莲》,曹植的《洛神赋》(用于《惊鸿舞》插曲中),《金缕衣》。从曲调去上讲,所作的绝对不是走板的古曲,它古朴清丽,自然讲究。曲调上选择的也是貌似书卷气的中国传统音乐方式,但在和声和转调上也有些离经叛道,而且全部用管弦乐加民乐的编曲方式,根据剧情的变化,逐一演绎,因而无法将其类型化,整部电视剧的音乐都极具“个性”。

除此之外,《甄嬛传》中涉及大量古典诗词歌赋,也引发了观众重读经典的热潮。如剧中安陵容为雍正唱的一曲《越人歌》,便是摘自《诗经》,曾在电影《夜宴》中为周迅所唱。不少观众还找出了《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女曰鸡鸣》、《诗经·大雅·卷阿》中的《凤凰于飞》、《诗经·邶风》中的《击鼓》、屈原的《九歌·山鬼》、唐玄宗梅妃的《楼东赋》、李白的《长相思》、白居易的《长恨歌》、宋朝张玉娘的《兰雪集》等,都是《甄嬛传》中所提及的诗篇。值得肯定的是,这一定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与宣扬。可以想象,歌词唯美,曲调也一定相得应彰。

(二)经典歌曲剖析 这里以剧中典型的三首曲子进行简单的不够专业的分析。

《凤凰于飞》

旧梦依稀 往事迷离 春花秋月里 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飘来又浮去 君来有声 君去无语 翻云覆雨里 虽两情相惜 两心相仪 得来复失去

有诗待和 有歌待应 有心待相系

望长相思 望长相守 却空留琴与笛

以情相悦 以心相许以身相偎依 愿勿相望 愿勿相负 又奈何恨与欺

得非所愿 愿非所得 看命运嘲弄 造化游戏 真情诺诺 终于随乱红飞花去

期盼明月 期盼朝阳 期盼春风浴

可逆风不解 挟雨伴雪 催梅折枝去 凤凰于飞 翙翙其羽 远去无痕迹

听梧桐细雨 瑟瑟其叶 随风摇记忆 梧桐细雨 瑟瑟其叶 随风摇摇记忆

1、第一句「旧梦伊稀,往事迷离,春花秋月里」合计 13 个字,共鸣位置从胸腔到头腔再回到胸腔。「旧梦伊」在胸腔,「稀」字瞬间到头腔,到「事」字换声档,「秋月里」再回到胸腔,一点不含糊。而且大果提到「事」字音在 E2 上,让人难以在听第一遍的时候听出切换了声档,此时声音已经呈现器乐化的特质。就这一点就很难让人翻唱。

2、整首歌都是用唱「小歌」的醇绵劲儿去演唱,而且把大气全唱出来了,这就绝了常石磊、费玉清的路。很好的对照是《弯弯的月亮》,主歌部分与这首歌的演绎方法一致,副歌部分就转为「吐字铿锵」、「增加气息吞吐量」的大歌唱法。这首歌没有,哪怕「终于随乱风随花去」这句都没有。所以大果盛赞刘欢在作曲方面的尝试的同时,他在演唱上也是不停在尝试探索的。

3、「愿勿相忘,愿勿相负」、「得非所愿,远非所得」这两句给我的感觉——这么说可能奇怪——我越发觉得他跟 Queen 的 Freddie 像,「语感」极其好,对歌词的把握能力非常强。这就绝了孙楠以及港台歌手的路子。说句题外的,我个人感觉,刘欢对 Queen 的喜爱,已经达到「粉丝」的级别了

4、《凤凰于飞》是贯穿全剧情感依托里背景音乐的最佳首选。首先,从曲调的递进变化上看。全曲采用多处大跳,柔美婉转,把甄嬛初期的温婉纯情,不俗世事,希冀充盈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甄嬛节节磨难的递进,音乐也随着剧情的发展渐渐被带入高潮。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褥,双双金鹧鸪。

听这首音乐有一种反问和评判的味道,一下子就跳出了那个时代,有了一种回望历史的感觉。

最喜欢的是和《红颜劫》一样旋律的《菩萨蛮》。歌词出自古词,“小山重叠金明灭”,表面上看是闺阁情思,男欢女爱,其实这首曲子每一次出现都伴随了主角们的命运变化和心情变化,细细得听,我听出了一份无奈,一份哀怨,一份把握不住美好,匆匆逝去的凄凉。

眉庄死后,甄嬛走出屋子时就配了《菩萨蛮》的曲子,往事历历在目,种种悲怆涌上心头,甄嬛心里的防线一点点崩塌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其实我也跟着她一起哭。其实《菩萨蛮》本身不是悲切的调子,但放到这样的场景里却觉得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不舍,眉庄那么端庄美好的女子,那个曾经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女子,就这么死去了。走的清清淡淡的,无风无雨。

影视音乐里有一种手法叫以喜衬悲,从这种对比反差中,我们更能体会主人公的悲哀和无奈吧。

第三喜欢的是没有歌词的长夜孤枕,有得只是女声呜呜的哼唱,这首曲子在很多场景里出现过。带着清冷孤寂的味道,却又不是那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宣泄情绪。很喜欢这样控制着的力道,后一段又用了笛子伴奏,在剧里笛子是果郡王的乐器,对女主角有一种守护和呼应的暗示。在《惊鸿舞》曲里也有,《长相思》、《长相守》尽管伴奏用了很多管弦乐,但也坚持了古琴和笛子两个重要的道具。《金缕衣》

作者: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从个人的感觉上讲,令我心动的是歌曲所携带的情感,劝君,何尝是在劝君,仿佛是在告诉听众昔时莫虚度。婉转的声音透过姚贝娜特有的嗓音婉婉道来,莫惜莫惜„„她的声音,不忸怩,不做作,自然服帖。听起来有很强倾诉力和感染力。其实“花开堪折直须折”仿佛是在暗示甄嬛需要牢牢的抓住自己已有的幸福,却也有种伏笔,告诉我们这一定是个悲剧,甚至不待无花,十七爷已经需要离开了。悲婉,凄凉,决绝。

(三)影视音乐概诉

音乐是最能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正如瑞典籍大导演伯格曼所说:“在艺术形式中,音乐与电影最相似的。”也就是说,音乐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叙事手法。在甄嬛传中,它的音乐既有协助剧情的作用,同时也有独立性,也就是说,当你脱离电视剧,静静地欣赏这些音乐时,也可以感受到它独立的美。它不需要画面来支撑,当然,当它与画面相结合时,更具美感。另一方面,当你独自聆听音乐时,画面感也会扑面而来,每一段音乐都带来一种场景,或许这就是电视音乐所独特的感受。好的影视音乐不仅能贴合剧情,呼应剧情,更能够为观众从听觉的角度营造剧情,铺设画面。《甄嬛传》的音乐是刘欢写曲写词,采用小调调式谱曲,用中国民乐和交响乐结合,显得委婉秀气,典雅精致,非常优美,不仅符合剧情和剧中的人物身份气质,更能突出主题和反应的故事。总之,影视音乐具有以下特征:①影视音乐能给人以信息量,也就是利用音乐造成的想象力创造出的非想象空间形象来补充画面的不足。②影视音乐能给人以逼真的现场感,在观众观看时,可以让人感受到剧情的真实性。③影视音乐能抒发人物情感,呼应人物命运。在影视中,角色人物在刹那间所反映的出来的情绪可以通过音乐辅助或者代替人物宣泄情感。④影视音乐能助于形成画面节奏,利于画面组接,提示画面段落。

篇2:感受音乐鉴赏 以《甄嬛传》为例浅谈影视音乐

一、影视作品的语言特点及翻译要求

张春柏教授曾将影视作品语言特点概括为语言的及时性与大众性。

(一)语言的及时性即影视剧中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转 瞬即逝,因此一般要求观众一次就能听懂。

(二)语言的大众性即影视剧的语言必须符合广大观众的教育水平,要求能一听就懂。故弄玄虚只能适得其反。同时,这和影视语言的及时性也是相联系的。

及时性与大众性要求在翻译影视作品时应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一次成型:影视作品语言的有声性要求教育水平不同的观众可一次听懂角色话语,不须反复探究,因而翻译影视作品时,在保持原剧风格的基础上,须做到通俗易懂、难易适中。

(二)声音画面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影视作品翻译以影视字幕形式呈现,翻译内容不可脱离人物、情节、画面而独立存在。影视作品翻译受到人物表演口型的制约,译文长度应根据画面时长进行调整。

(三)文化信息的传递性:影视作品翻译可娱乐大众、传递文化信息。因此翻译中除须保留原作风格外,还须兼顾目标观众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将原剧作所蕴含的文化特色如实传递给目标观众。

二、影视剧语言特色——以《甄嬛传》为例

(一)历史词汇

《甄嬛传》讲述清朝雍正年间,嫔妃间尔虞我诈、步步为营的故事。因而,剧中出现诸多不同位份等级的嫔妃,主要有皇后、华妃等,又会出现带有历史色彩的词汇,对于上述词汇的翻译,需结合历史背景及影视作品本身,仔细探究。

(二)半文半白,古风特色显著

《甄嬛传》中文言文与白话文结合使用,通俗易懂,兼有古风韵味,其语言特点鲜明,韵味独特,体现了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文白结合的使用方式,逐步演绎成“甄嬛体”, 如“真真是极好的”。

(三)诗词引用及改写

《甄嬛传》中诗词的引用与改写居多。诗词不仅是人物情感的表达,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体现。剧中,甄嬛将崔道融《梅花》中“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改为“逆风如解意, 容易莫摧残”,以梅花自喻,表达深宫之中只愿遇见一位理解自己的人,并与之白头到老。

《甄嬛传》的上述语言特点,决定了其翻译带有一定的特殊性,翻译时不能拘泥在字面、文本意义上,更应还原其语言特点及人物特性,保留古语的文雅特色。

三、翻译策略浅析——以美版《甄嬛传》经典台 词英译为例

本文从语言层面对《甄嬛传》台词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一)直译法

直译法即指将原文内容逐字进行翻译,充分表达原文的中心思想。

“在这后宫中,想要升就必须猜得中皇上的心思。若想要活,就要猜得中其他女人的心思。”

这句话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嫔妃在后宫之中的生存法则, 并无其他隐意。因而采用直译法,译为“To rise, you need to know the Emperor’s mind. To survive, you need to guess other women’s mind.”“To rise”与“To survive”构成排比,使句式更加凝练。该句译文也是通俗易懂,不存在任何歧义。

(二)意译法

与直译法不同,意译法不对原文进行逐字翻译,而是根据原文大意翻译。《甄嬛传》中经常引用或改写诗词,因而宜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

1.“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这句话是说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思,就请不要轻易地摧残她。其中,“容易”为“轻易”之意。“May the gale that rushes into blossom, caress her and never let her be broken”。“rush into blossom”中“rush”一词本有“冲进”之意,此处则为“冲进盛开的繁花中心”,也就是“理解参透梅花心思”之意,而“caress”又体现出“温柔体贴、怜香惜玉”之情。

2.“赏你一丈红!”

“一丈红”是对犯错嫔妃使用的刑法,即取板子责打妃嫔臀部以下部位,直至其血肉模糊,远远看去,鲜红一片。翻译时,将上述解释一并翻译会使观众迷惑,且受时长限制,无法传达华妃的心狠手辣。译为“I will award you the Scarlet Red”, “一丈红”意译为“Scarlet Red”体现了受罚后血肉模糊,鲜血遍布的画面,“award”也充分体现华妃凌厉的性格特点。

(三)删减法

删减法即对内容进行删减,使译文更加道地、清晰明了。

“皇上万福金安!”

这是《甄嬛传》中嫔妃见到皇上时常出现的问候语, 表达愿皇上身体康健之意。翻译时不能直译为“May Your Majesty thousands of good fortune with fold”,这样语句复杂, 字数繁多,不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使外国观众困惑不解。可将其简化,删去“万、金”等形容词性的繁琐字眼,译成“Your Majesty, may blessings and peace be with you!”更为贴切,既简洁地表达出对皇上的问候,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四)增译法

对一些缺失信息进行补充,即采用增译法进行翻译。

1.“雨露”

《甄嬛传》中“雨露”并不是普通的雨水或露水,而是皇上对嫔妃的关怀垂爱,因而翻译时增加“royal”一词,以体现皇上的尊贵,“honeydew”指皇上的垂爱之情,宜将“雨露”译为“royal honeydew”。

2.“承蒙圣恩。”

“承蒙圣恩”即心怀感激地接受皇上赐予的恩泽。译为“I’m deeply grateful to your kindness.”,增加“deeply”一词, 充分表达出说话人的感恩之心,若没有“deeply”一词的修饰, 则整句略显平淡,情感不足,折射出说话人有敷衍了事之意。

(五)主动变被动

“倒也不负恩泽”即没有辜负你得到的恩惠,若将“负”译为“let down”或“disappoint”皆不准确,因此可将其译为被动句,即“Anyway, your good will be appreciated.”, “appreciate”有欣然接受之意,正与“辜负”相对。

(六)加注释

字幕翻译虽不提倡加注释,但《甄嬛传》中古典特色词汇诸多,若没有适当注释,易使外国观众理解困难。因而, 本文提倡对一些特定词汇加注释,如“华妃”。华妃是《甄嬛传》中的重要人物,她的雍容华贵和嚣张跋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仅将其译成“Consort Hua”,外国观众难以理解其在后宫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宜在其首次出场时注释“the imperial concubine of the second highest rank in the palace”,使观众立刻了解这个角色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如何翻译极具中国特色的影视剧,并以《甄嬛传》为例分析其语言特色,对其台词的英译策略进行探索,力求为影视剧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

篇3:感受音乐鉴赏 以《甄嬛传》为例浅谈影视音乐

正是基于这种现状,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将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10个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甘洒热血写春秋》《智斗》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人民日报》《音乐教育报》等各大报刊争相报道了这则消息。

戏曲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中一笔独特的民间艺术宝藏。地方戏曲的艺术价值更是尊为国剧的京剧和贵如宫廷艺术的昆剧所不能取代的。只有让各种地方剧种“百花齐放”,才更有利于民族戏曲文化的传承。因此,中小学的音乐课不应“独尊京剧”,应根据各地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本土教材,把带有地域文化、乡土特征的地方戏曲纳进课堂,将更符合实际。地方戏曲只有扎好本土的根,才更有利于它的发展。

一、地方戏曲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将地方戏曲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有报道称,中国现在学钢琴的孩子人数已达2000万,学小提琴的达到1000万,还有学芭蕾的等。我们中是不是有很多人一提交响乐就认为那是高雅音乐,对其尊而敬之;一提民族戏曲就皱眉头,认为这是落后于时代脚步的,更有些人将戏曲定为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专利品”。面对西方艺术和流行文化的双重压力,中国的民族戏曲文化正在日渐消亡。家长只知道要孩子学钢琴学舞蹈,以备考试之需,而江苏地区的学校,在青少年的正规教育阶段,也很少甚至没有锡剧艺术的熏陶,这样就使城市的中小学生基本失去了接触锡剧的机会,更不用说对锡剧产生兴趣了。将锡剧引入江苏地区中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有了解和接触锡剧的机会,从而慢慢培养他们对锡剧艺术的兴趣,这才是当务之急。面对西方世界文化艺术的强大攻势,只有充分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文化艺术,才能正确面对和接受世界的多元文化。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应从小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将地方戏曲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也是体现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地方戏曲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当地的地方戏曲具有一定的优势。各地中小学以当地的地方戏曲为切入点来进行戏曲教学,更容易使學生对戏曲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江苏地区引进锡剧教学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自教育部公布将京剧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这则消息后,便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其中争议最多的有两点。一是笔者先前提到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不应“独尊京剧”,而应“百花齐放”的问题;第二就是师资问题。作为试点的学校在引入京剧后发现,由于知道了解京剧的教师不多,教学显得很困难。让根本不懂京剧的教师去教学生京剧,还妄想唤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继而挽救“国剧”,这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引入的是地方戏曲,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在无锡地区中小学音乐课堂引入锡剧的教学,因为锡剧是在江苏地区流行且享有盛名的戏曲,作为教师,不管以前有没有接触过锡剧,要收集上课所需要的资料也会比较容易,可以采取去民间取材,向当地锡剧团询问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另外,因为是本地戏曲的缘故,学校可以定期请当地会唱锡剧的前辈来校进行教唱,使学生在了解锡剧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真正的表演。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戏曲文化,而这些优势都是遥不可及的京剧所不能带来的。

总之,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加强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纯洁的心灵容不得一粒沙,因为这一粒小小的沙将伴随他们终身。地方戏曲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存在于我国民间的独特的艺术宝藏,它经历了长时间历史的考验,是真正好的艺术。将地方戏曲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将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家乡、热爱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习惯,形成保护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意识,树立良好的民族艺术价值观。这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是十分重要的。“独尊京剧”而忽略其他地方戏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只能使我国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发达国家强大的文化艺术攻势下日益消亡。

在各地中小学音乐课堂引入当地的地方戏曲是切实可行的,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师生互动的课堂形式在无形中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将十七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宗旨完美展现。

篇4:感受音乐鉴赏 以《甄嬛传》为例浅谈影视音乐

【关键词】音乐课;情感培养;小学低年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前言:

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作用于人的认知实践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其健康且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并逐渐具备理智情感与爱国情操,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小学生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借助音乐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来发现美,在陶醉于音乐之魅力的同时实现情感的共鸣,进而为学生打造一块心灵的净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为促使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为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身心尚未发育成熟,这一成长时期的关键性在于影响到了小学生未来身心的发展。而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旋律之美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在聆听的过程中净化小学生的心灵,通过这一体验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将小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中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情感在参与人们认知活动中,能够左右人们的价值选择,健康且丰富的情感内容能够促使小学生之间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爱国主义情操。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能够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情感培养的对策

(一)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少年时期的小学生而言,其思想形式简单,感官上的色彩与形象能够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因此,在实际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学情境的设置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为实现音乐教学在培养小学生情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比如:以《过新年》这一歌曲为例,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第一时间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室进行装扮,用灯笼、福字等挂件来营造出过年的氛围,在学生进入教室中时,教师将这一歌曲进行播放,让学生在充满年味的教学情境中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促使学生对音乐教学感兴趣。

(二)积极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迎合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特点,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较差,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去跟着教师学音乐知识,显然无法促使小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兴趣,且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氛围下,学生容易“溜号”,进而降低了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而通过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并喜欢上音乐教学,进而才能够促使小学生在具备基本音乐能力素养的同时,实现对小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比如:在基本音符听耳练习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听出八个音符,教师可以将八个音符画成八个格子,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参与“跳格子”的游戏,当听到一个音符时就跳到相应的格子中,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表现最好的小组给出一定的小奖励。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并喜欢上音乐教学。

(三)将音乐教学与绘画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音乐与美术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接受这一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与气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通过音乐教学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与美术绘画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走进音乐中的同时,放飞想象在脑海中去构建一幅与歌曲相配的画面,然后落在画笔上。比如:以《春姑娘》为例,学生在欣赏这一歌曲的过程中走进春天的美景之中,在释放情感、净化心灵的同时,想象出春天时的美景并绘出一幅与之相配的图画。稚嫩的画笔下,流露出的是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歌曲之美的同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与升华。

(四)“歌舞”融合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很多歌曲的设置都能够实现“边唱边跳”,在听歌、唱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随着音乐进行摆动,肢体的配合下能够展现出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也能够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对音乐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这种寓学于乐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求特点,根据歌曲的实际内容,借助网絡来搜集一些儿童视频,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学生在边学边唱边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情感的充分释放。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的净化与熏陶,能够为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提升学生的素质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奠定基础。在实际落实这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游戏教学法的设计以及“音画”“歌舞”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与释放,进而促使学生在喜欢上音乐教学的同时,实现真情实感的流露,确保小学生逐渐具备丰富且健康的情感内容,为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李鹏. 以情带声,声情并重——以小学高年级教学为例浅论音乐课中的情感培养[J]. 音乐时空,2014,23:170.

[2]范梅竹. 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情感培养[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4:55.

[3]王梓鉴. 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小学音乐课中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J]. 黄河之声,2012,19:30-31.

篇5:感受音乐鉴赏 以《甄嬛传》为例浅谈影视音乐

关键词:美国文化;个人主义;《老友记》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40-02

一、引言

《老友记》主要讲述了住在纽约的六个好友从相识到相知十年所发生的故事,他们因为情感、原则、利益、地位等问题产生矛盾、闹出笑话,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真实的美国文化。

“个人主义”这个词最早是由法国政治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提出的。他在考察了美国多个月后写下了《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他说“美国人不是把个人主义看作一个缺点而是看作一个近乎完美的品德, 它代表创造性、开拓性、积极进取精神以及不向权威屈服的自豪,因此个人主义通常产生骄傲感,美国人认为它是美国文明独特的、最吸引人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主义被注入不同的含义,本文拟结合《老友记》电视情节对个人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价值取向--个人独立、个人平等、个人奋斗做进一步分析。

二、个人主义在《老友记》中的体现

1.个人独立。

个人独立是美国人最推崇的品德之一,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个人独立就是个人主义。个人独立可细分为思想和行为上的独立。思想上的独立指个人独立思考,依照自己意愿做出决定,不管是有利还是不利的结果都由个人承担,不牵涉他人。行为上的独立指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自己想要的,自力更生是个人独立的最基本体现。美国人信奉的基督教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是他们行为处事的至理名言,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解决,而不依赖父母和他人帮助。

剧中的六个人都是经济上独立自主,没有依赖父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最后独立的瑞秋,不管是从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可谓是质的飞跃。在该剧第一季第一集中,经济上完全依赖于父亲的她,从来没想过工作,本想走同母亲一样的路--通过婚姻继续富裕的生活。但当瑞秋意识到自己不爱结婚对象时,她选择了逃婚。事后就婚姻问题与父亲产生矛盾,她选择放弃父亲的经济供给而自己去找工作,说明从思想上她有了独立的意识。后来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剪断了信用卡,告别过去,从咖啡店服务员做起,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此时,瑞秋才是真正的从思想到行为上做到了完全独立。“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它糟糕透了,但你会喜欢的)该集中莫妮卡对现实生活的评述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人对于独立生活的态度,即使很糟糕,但人们仍为之着迷。

2.个人平等。

个人平等这一思想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殖民时期,早期的移民者就是抱着自由平等的希望,为了寻求没有阶级差异、等级之分的地方而来到美洲大陆。作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独立宣言》开篇就有关于自由、平等的论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对平等的追求与向往是美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这种思想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点,从《老友记》中六人的相处模式可窥见一斑。

剧中六人因工作的不同而经济方面存在不小差异,罗斯、钱德、莫妮卡三人属于六人中的“有钱”一族,剩下三人的经济状况与他们相比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乔伊甚至偶尔还得靠钱德的经济援助才能维持生计。终于,六人的矛盾彻底爆发。在第二季第五集中,钱德计划隆重庆祝罗斯的生日,要大家凑份子钱;同时,莫妮卡升职,罗斯和钱德提议聚餐庆祝。收入较低的菲比、乔伊和瑞秋感觉无法承受隔三差五的大聚会,向另三人摊牌。于是罗斯、钱德和莫妮卡平摊费用买了六张演唱会门票,邀请他们同乐。但瑞秋这三人感觉被“施舍”了,拒绝参加,双方有了争执。当然,最终六人和解了。这部剧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的相互尊重以及平等对待。

3.个人奋斗。

个人奋斗是美国人最看重的价值观之一。他们最看重那些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拼搏努力最后成功的人。从不名一文的学徒工到享誉世界的钢铁大王卡耐基,从平头百姓之家的出生到成为一国之首的林肯,以及靠自身不懈努力成功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等,这些都是许多美国人崇拜的英雄和价值取向的参照,甚至是美国父母教育子女的鲜活教材和实例。

《老友记》从某种层面来说是一部小人物的奋斗史,剧中六人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最后都获得了成功。钱德辞掉高薪的工作,从新做起并取得了成功;乔伊从跑龙套到最后终于成了电视明星;罗斯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被聘成为大学教授;莫妮卡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家顶级餐厅的大厨;菲比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也收获幸福;瑞秋从一个一无所长的富家女转变成一个独立女性,在时尚界大放异彩。每一个人的经历都让人感动、钦佩,它让人们看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决心才能迈向成功,而非依赖于他人的援助或特定的社会阶级。

三、结束语

影视剧作为各国文化的特殊载体、社会生活的缩影,以最直观生动的形式向人们展现出社会中的各个层面。《老友记》这部热播了十年的电视剧,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让我们对美国人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然,在观看的同时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我们应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个人主义。一方面,个人主义给美国带来了繁荣,带来了发展;另一方面,美国人的这种个人主义观念也存在不小的负面危害。个人主义衍生出过分自由的问题,美国的离婚率、吸毒率、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枪击事件成为美国一大社会问题。怎么把握这种价值观所产生的积极因素和负面影响两者间的维度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履端.浅谈美国人的价值观念[J].科技导报,2007(1)

[2]梁汉平.美国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6(5).

[3]托克维尔(周明圣译).论美国的民主[M].中华书局,2014.

[4]张宏.个人主义文化教学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2).

作者简介:

李陈,女(1987-),汉族,湖北武汉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镇2009年度农经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作文:闪闪的红星 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