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2024-07-06

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共11篇)

篇1: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2011年上半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府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安排部署, 以构建平安和谐和硕为目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的优势,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力落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工作措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将主要情况总结于下:

一、落实责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更好地落实目标责任,我局成立了由局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党支部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指导。初步形成了由局党支部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职能股室组织协调,各基层司法所自觉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充分发挥法制宣传职能,强化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我局以多形式、多手段、多途径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力度,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不断提高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一是开通“148”法律服务热线。利用县“1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解答未成年人的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二是依法开展维权工作。依托律师事务所、7个乡镇司法所和法律援助中心,主动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帮助、引导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依法维权。三是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县司法局和县教育局联合发文,为全县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从司法系统中的优秀干警或法律工作者中分别聘请了一名法制副校长,这些法制副校长积极配合校方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坚持每月一次上法制大课及不定期到校辅导等形式,组织师生观看法制教育电影、图片展,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法制教育活动,通过法制讲座、谈心交流、以案说法等方式,揭示“黄、赌、毒”和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在校生遵纪守法。四是加强对“边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组织、指导乡镇司法所会同乡镇、村、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特别是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留守儿童和服刑人员的留守儿童定期进行帮扶、慰问,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和困难,预防刑释解教人员和正在服刑人员子女因缺乏关爱而误入歧途,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五是强化社区宣传教育。各司法所积极指导村居通过创办法制教育宣传栏、设立图书阅览室、开展“一对一”帮扶,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公众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传授科学的未成年人教育观念和法制知识,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六是利用网络途径开展普法教育。鼓励青少年上网参与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引导他们浏览普法网站,以身边人说身边事,讨论交流生活、校园中的涉法行为,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七是深入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向未成年人免费发放《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文章选编——为了明天》书籍,并向学校免费提供5000余册普法书籍。组织法制宣讲团到学校

巡回上法制课,以典型生动的案例向未成年人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同学们解答发生在身边的法律问题,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注重从法律服务角度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今年,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职能,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没有能力聘请律师的,县法律援助中心主动、及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切实帮助青少年依法维权:

1、对于触犯了刑法的未成年人,经法院指定和当事人亲属委托计10余件,县法律援助中心受案后,认真代理,据理辩护,尽力维护了失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认真办好民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维权案件。我局在培训和研究业务讨论案件时高度关注,并提醒律师、法律工作者从人文关怀、保护弱势群体出发,依法维护好离婚,继承等纠纷中涉及未成年人的切身利益,不给社会丢“包袱”,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虽然我局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为我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篇2: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设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府有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安排部署,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将主要情况总结于下:

一、落实责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更好地落实目标责任,我办成立了由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党支部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指导。初步形成了由办公室党支部统一领导,科室领导具体负责,各科室积极组织协调,各基层司法所自觉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充分发挥法制宣传职能,强化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我局以多形式、多手段、多途径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力度,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不断提高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一是开通“148”法律服务热线。利用县“1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解答未成年人的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二是依法开展维权工作。依托律师事务所、7个乡镇司法所和法律援助中心,主动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帮助、引导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依法维权。三是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县司法局和县教育局联合发文,为全县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从司法系统中的优秀干警或法律工作者中分别聘请了一名法制副校长,这些法制副校长积极配合校方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坚持每月一次上法制大课及不定期到校辅导等形式,组织师生观看法制教育电影、图片展,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法制教育活动,通过法制讲座、谈心交流、以案说法等方式,揭示“黄、赌、毒”和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在校生遵纪守法。四是加强对“边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组织、指导乡镇司法所会同乡镇、村、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特别是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留守儿童和服刑人员的留守儿童定期进行帮扶、慰问,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和困难,预防刑释解教人员和正在服刑人员子女因缺乏关爱而误入歧途,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五是强化社区宣传教育。各司法所积极指导村居通过创办法制教育宣传栏、设立图书阅览室、开展“一对一”帮扶,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公众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传授科学的未成年人教育观念和法制知识,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六是利用网络途径开展普法教育。鼓励青少年上网参与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引导他们浏览普法网站,以身边人说身边事,讨论交流生活、校园中的涉法行为,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七是深入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向未成年人免费发放《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文章选编——为了明天》书籍,并向学校免费提供5000余册普法书籍。组织法制宣讲团到学校

巡回上法制课,以典型生动的案例向未成年人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同学们解答发生在身边的法律问题,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注重从法律服务角度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今年,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职能,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没有能力聘请律师的,县法律援助中心主动、及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切实帮助青少年依法维权:

1、对于触犯了刑法的未成年人,经法院指定和当事人亲属委托计10余件,县法律援助中心受案后,认真代理,据理辩护,尽力维护了失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认真办好民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的维权案件。我局在培训和研究业务讨论案件时高度关注,并提醒律师、法律工作者从人文关怀、保护弱势群体出发,依法维护好离婚,继承等纠纷中涉及未成年人的切身利益,不给社会丢“包袱”,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虽然我局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为我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

篇3: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德育建改

我国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给处在转型期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严峻挑战。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出现的诸多问题, 已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也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因此, 我们要正确面对问题, 科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以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1 我国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转型期的广大未成年人能够胸怀远大理想, 勇于自立自强, 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可以说, 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1 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错位、精神空虚

有部分未成年人, 对社会、对人生缺乏充分的了解, 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 缺乏信念, 精神空虚;民族精神淡漠, 爱国主义精神缺失, 缺乏对祖国的大好河山, 对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祖国的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劳动模范、领袖人物缺乏仰慕之情, 缺少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 价值观念模糊, 言行举止失范。

1.2 自我意识膨胀、个人主义至上、惟我独尊

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我们必须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从而使我国独生子女群体逐渐扩大, 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从小到大倍受父母家长呵护, 视他们为“掌上明珠”, 心中的“小太阳”, 致使他们从小养成懒惰、任性、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等不良习惯。在与外界交往中, 在接人待物上, 相当多的未成年人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 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 比较注重个人的感受和利益, 崇尚自我, 缺乏助人的品格, 人际相容性差, 难以与他人合作, 无法和社会相融、沟通。

1.3 法制纪律观念淡薄, 违纪违法现象增多

少数未成年人缺乏纪律观念, 没有法律意识, 不能很好地做到遵纪守法。未成年人违纪、违法现象日趋严重, 且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特征显著, 由于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 鉴别是非能力较弱, 心理偏差严重, 动辄结成团伙, 打架斗殴, 抢劫盗窃, 甚至暴力相残。一些未成年人抽烟、酗酒、赌博、吸毒、厌学、偷窃抢劫等不良行为有逐渐蔓延之势, 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不良影响, 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

1.4 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不足, 知与行严重脱节

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 是他立身处世的基础。当代未成年人对责任、公正、自立、纪律等道德规范都很认同, 道德的认知水平较高, 但自律性、自控性不够强, 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他们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1.5 性格偏激严重, 心理问题突出

少数独生子女养成了独断专行、飞扬跋扈、胆小怯懦、浮躁轻率、好高骛远、冷漠逆反的性格, 不理解、不愿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 意志力较差,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出现了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问题。

1.6 奢侈浪费、不知孝顺、不讲礼貌

一些未成年人不懂得朴素节俭、讲虚荣、盲目攀比摆阔, 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精神。不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缺少爱心, 不讲礼貌、缺乏诚信、不讲公德、损坏公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1.7 沉迷网络游戏、聊天等网络世界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互联网的发展和兴起, 使一些未成年人或沉迷网络游戏, 或热衷于网上聊天, 或经常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在虚拟世界忘记了自我。大量黄色淫秽、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 对思想尚未定型, 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未成年人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它们扭曲着未成年人的心灵, 污染他们的精神, 降低他们的道德水准, 甚至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加强学校德育建设, 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的出现, 是与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的, 因此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2.1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韩愈曾说过:“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 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要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遵守良好的道德规范, 这就是所谓的“教书育人”。而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的教化, 必须来自教师自身对于道德的遵守和自律, 来自教师的言传身教。可见,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作为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道德进步的导师, 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2.2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实施德育创新, 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突出德育工作在课堂上的主阵地, 在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各学科、每节课的德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 如政治、历史、语文、地理等课程, 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众多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的精神食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在教学过程中, 以教材内容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寓教于乐, 丰富未成年人的生活

坚持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优化育人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 它能丰富未成年人的校园文化生活, 增加学识, 陶冶情操, 提升品位。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学校要因地制宜地积极组织学生, 开展各种健康有趣味、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和怡情益智、格调高雅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创造适合未成年人特点、有利未成年人发展的活动品牌。

2.4 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时代呼唤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要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 把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布局, 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 中小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活动, 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推进针对初中生的“十四岁青春仪式”教育活动和面向高中生的“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 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5 不断探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学校要充分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 举办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将心理健康课定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咨询邮箱等设施, 办好心理健康专栏, 有针对性地对未成年人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教育, 帮助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培养健康的情绪。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诸如文体、社团、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 加强人际交往, 沟通思想, 交流信息, 以保持心情的愉快。

篇4: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关键词:小学德育;思想道德;小学生

小学校德育工作是塑造少年儿童灵魂的基础,在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德育常规工作同时,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把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抓学校德育常规工作是学校各部门应尽的义务。义务教育阶段,凝聚各方智惠开动脑筋、创造性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能动性,扎实、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注意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教育。结合教学、校本课程、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良好品质。

比如:加强国防教育。增强青少年国防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一次、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组织学生参加纪念抗战胜利、长征胜利等周年纪念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通过开展过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读书、讲故事、图片展、优秀小作文展”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历史,增强国防意识,达到培养爱国意识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地落实德育内容。利用晨会、班对会经常性组织学生学习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公民道德规范》、《市民守则》,并教育学生争做践行守则的典范。如:在学生中积极提倡“小学生十个文明行为”: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文明礼貌,微笑待人;

3、学会尊重,耐心听他人讲话;

4、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5、利己利人,用过的东西放原处

6、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

7、待人友善,观看比赛要鼓掌喝彩;

8、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

9、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

10、环保卫生,干干净净每一天。

三、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其它实际情况制定系列符合小学生实际的文明班级考核细则。

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和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每天进行量化打分,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公示文明班级、分发流动红旗。学期结束评选优秀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和辅导员。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校园良好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校三级舆论导向功能。第一级:学校广播站、公示板、橱窗、校园网的导向作用;第二级:年级展示栏的导向作用,充分体现各年级特点。如:设计展示有年级特色的小报;画展,有教育意义的小作文等;第三级:利用优秀的富有一定主题的班级板报(每月一期)、教室布置(诸如:手工操作角、书画角等)和在楼道粘贴友情提示(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请轻声漫步、请随手关等宣传标语)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陶冶学生情操,使每位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地思想熏陶。第四级:为了有效遏制部分学生懒散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精神风貌和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我校请武警战士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每天1一小时的军训。

五、为了构建和谐校园,学校把安全教育纳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一是思想层面:学校政教室和大队部联手请市司法局法制校长定期给全校师生作关于法制宣传讲座,传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知识:

二是,学校政教室组织各年级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发起的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各班利用班队会、晨会将收集的一些与少年儿童息息相关的安全教育素材,设计成形式多样的晨会、主题班对会进行活动。例如:在对学生加强思想层面里的安全教育时,针对一些迷恋网络游戏的现象,学校政教室组织三年级以上班级进行“学作网络小主人”主题班会优质课大赛活动。

诸如此类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学生了分辩网络是非、甄别美丑的能力。在少年儿童人生安全教育方面,学校经常性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能力宣传教育,积极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比如:学校针对年级特点,制定一系列保證学生人生安全的具体细则,并且,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大型安全专题报告;校党委成员与有关部门负责人每天值班,监督、保护学生人生安全,这些做法都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也对有效杜绝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产生积极作用。时间检验,此类措施的實施有效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义务教育阶段是少年儿童各种良好行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无小事,深抓学校德育常规工作靠的是群策群力,学校家庭教育为主,社会各方配合不容忽视。只要每一个从事义务教育的工作者齐心协力、积极开动脑筋没有办不好的事。我们期待着祖国的花朵尽情绽放,茁壮成长,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康冬梅.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张文瑞. 对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 学周刊,2012,(13):28-29.

[3]王秀凤. 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现状及改进对策[J]. 学周刊,2013,(32):67-68.

篇5: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工作总结

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我校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德育工作的特色是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浓厚、多彩、朝气蓬勃、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我校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健全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体系,加强教育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1、完善组织,健全机构。

为了充分调动学校各部门,整合教育资源,创建文明校园,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成立由校长室领导,副校长为主负责,教导处、班主任为主力军的德育管理机构,构成由校长—教导处—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校内德育教育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全面提高育人积极性。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德育理论学习计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做到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活动有措施、阶段有总结,并把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2、全员参与,落实责任。

学校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强调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认真抓好每件小事,促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全校教师实行班级管理人人上岗制,通过学期班级活动、竞赛、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考核,对各班班主任工作进行综合量化考核,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期进行总结,对优秀班主任进行颁奖,发放证书,鼓励班级辅导员积极参与并不断创新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动,有效提高班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形成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优化高效的工作机制是实施学校德育的保证,学校形成了以课堂育人、活动育人和家校社联手育人三条主线齐头并进的工作机制。

课堂育人:任课教师每次上课花几分钟向学生宣传思想道德教育。

活动育人:形成以学科教学为渗透,以日常管理为载体,以多彩的活动为途径的校内德育新格局。

家校社联手育人:通过开展每学期的家长会,节假日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开放周等家校活动,及走入社区开展环保、文明等教育宣传活动,构成良好的家、校、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2、德育队伍是抓好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为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作风扎实、讲求实效的德育队伍,学校定期组织德育辅导员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文件 学习或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集体学习和自学活动,不断提升班主任队伍及学科辅导员德育教育理念和水平。

三、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1、课堂德育:

重点加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我们配备了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以带动提高该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重点,加强学生的德育情感和德育体验。再者,我们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

我校的校本课程主要以经典诵读、规范汉字书写,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丰富德育的形式,拓展德育内容,涵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体验运动、合作、求知的快乐,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学生生活的成功感。

2、日常德育及班队会教育:

通过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校园网以及课外活动基地等德育系列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主题实践活动:

我们不断转变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努力追求教育过程的个性化,积极探索教育途径的多校性,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科学地摸索德育的新模式,不断丰富和提升学校教育的内涵。我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1)、环保主题活动:学校成立护绿小分队,评选出环保小卫士,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定期进行浇灌、除草、修剪等护理活动,在 醒目位置插上爱护花草的标牌,给各类花木佩戴上“身份证”,便于学生了解植物的名称与特征,增强环保理念。

(2)、节日主题活动:例如在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等纪念节日,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迎接国庆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等等。

4、健康教育:

我们认为,德育教育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培养孩子们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健全人格,这就要求孩子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每学年我们都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全校学生进行体育达标工作。除此之外,为了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一方面坚持抓好体育课堂;另一方面,通过新颖别致的体育活动,如举办运动会、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等,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形成。

5、法制教育:

我校加强法制教育,组织学生结合普法宣传活动,观看禁毒、法制教育资料图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国家安全知识专 题讲座,帮助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全面了解有关法律常识,提高法制观念。

四、完善学校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1、家校联手,落实安全教育

完善警校共建机制,邀请王家坝派出所的同志到校进行安全讲座,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养消防安全技能,通过广播、主题班队会、手抄报等形式,深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结合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安全问题,学校通过交通 4 安全社区实践、交通安全征文、向家长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使法制安全教育得到落实。

2、形成完善的家校活动体系。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致家长一封信、家校个别会谈、校讯通六大途径,主动与家长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品德教育及行为的规范。

3、开展走进社区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走入社区。如: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组织学生代表进入社区孤寡老人家开展献爱心活动,组织开展社区义务劳动,帮助打扫社区卫生,开展社区雷锋小分队活动、文明宣传活动,促进了队员与家长及社区居民的沟通,形成了良好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社区教育氛围,为学生学习生活创设了广阔的教育天地。

五、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

1、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抓了三大版块建设:一是教室环境布置,由各班级自己设计,体现各自的风格和特色;二是走廊展板,为学生展示才艺提供了平台;三是硬件设施建设,这几年通过维修整治,环境区添种花草,整个校园环境面目一新,得到进一步优化。让每一棵花草、每一面墙都成为育人的工具,让德育融化在环境中。

2、为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学校树立了以“健康的习惯、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体”为核心理念的特色教育,着力打造和谐共进的师生成长文化,积极搭建促进学生成长的平台,不断积淀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文化。

总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我们要继续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文化内涵,发挥教育科研作用,努力在提层次、增内涵、强底蕴上下功夫,将学校建成师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努力开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篇6: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工作,学校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德育工作的特色是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我校以浓厚、多彩、朝气蓬勃、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有力促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一、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介宣传先进,弘扬正气,努力营造乐观向上的正面积极氛围,塑建良好的校园思想道德环境,同时,学校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日常教学,切身实际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实际生活环节之中,一言一行正三观,注重品德教育的随机性。日常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学生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我们充分捕捉各种教育时机,将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孩子生活自理的初步能力,并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如:早晨来学校时,注意培养学生使用礼貌用语;自由活动时,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友爱、谦让的精神;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家校联系加强家长意识。

我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健全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体系,加强教育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经常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集中与分散的政治思想理论以及道德规范学习,认真做好笔记。通过不断优化教师自身教育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发生。并且以家校联系为平台,加强家长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重视家庭对学生思想道德因素的影响,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实现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向家庭延伸。

三、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学校层面:以点带面,辐射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二是教师层面:全体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自身拥有阳光的心态,生活幸福,工作愉悦;班级教师在学习娱乐中有效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将正面积极的思想道德知识点点入地、丝丝入扣地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三是学生层面:学习、娱乐、生活中,学习正面积极的思想道德知识并融入日常一言一行中,使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遍地开花,结出硕果。四是家长层面:多年来,学校多次举行家长培训活动,与家长有效沟通,向家长们介绍说明家庭思想道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思想,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形成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三位一体的合力,有效地形成了教育的广泛性和整体性。

四、2021年继续抓好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在未成年中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开展学雷锋、植绿护绿、环保清洁、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系列活动,把民族精神的深刻主题和丰富内涵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未成年人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抓住“八一建军节”“中秋佳节”“十一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日,结合学生特点,适时开展系列庆祝纪念活动,使广大学生受到深刻教育。

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

篇7: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汇 报 材 料

2014年,我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按照省、市、县委宣传部的部署,围绕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关爱孩子、关注未来,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强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使我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开展。为进一步形成了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此项工作列入对各单位、学校、村的年终目标考核,制定相关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激励制度,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并定期对此项工作开展督查、检查,做到人员保障、经费落实、制度健全、常抓不懈。

二、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乡党委按照上级部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全体人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建设。年初,充实和完善我乡组织机构,制定《黄荆乡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确立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为组长,党政办副主任XX、关工委执行副主任XXX为主要负责人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小组在明确了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逐一分解到各相关单位、部门、学校。经过不懈努力,全乡上下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单位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了乡、村两级联动,确保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宏观有人管,微观有人抓。

三、强化宣传,整合资源,动员各界力量形成联动机制,统筹协调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乡各类宣传栏、标语、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工具的作用。设专栏,出专题,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凝心聚力,鼓劲造势。

整合利用好现有资源,发挥优势,形成村、校、家三位一体的独特教育管理格局,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关键。我们在这方面主要形成乡党委、政府齐抓共管,乡团委、妇联组织及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积极配合的模式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各驻乡单位积极参与,形成联动,如法制教育:我乡中心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内容,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暑假前期,做好“进一步净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相关工作,坚决制止学生进入不宜进入的场所,学校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辅导相关知识,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强化生活技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全面落实留守儿童少年、困难学生“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并策划了“彩烛工程-相守计划”之“我是小小志愿者”的实施方案等。

四、丰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主要途径是以活动为载体,结合自身实际取得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实效。我乡中心校结合实际开展有利于自身的教育活动,如:5月30日,为喜迎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积极响应党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黄荆乡中心小学校开展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 7月1日,以陈辉乾等老同志组成的“五老”志愿者作为黄荆乡的热心部队,来到我乡中心小学校义务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咨询;10月21日,鉴于全国各地学生意外交通事件频发,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我乡派出所协调交管部门对我乡中小学校开展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生命就在手中”专题讲座;11月10日,团县委书记杨梅同志一行到黄荆乡中心校督查“彩烛工程-相守计划”导游班项目实施情况,同时也督查了学校留守儿童的相关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做好家访、建立档案、爱心奉献、扶贫济困、心灵沟通等办法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做好单亲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方法。使这些孩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培养了他们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

充分发挥我乡“五老”队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我乡关工委坚持落实贯彻党中央文件精神,时时在我乡中心校开展道德教育并送温暖下乡,对未成年人进行引导和帮助。在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中,学校组织开展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纪律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相关部门协助学校开展了治理和整顿校园周边秩序行动。同时利用课堂教育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重点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利用报告,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辅导,分析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创建了一个和谐的校园,进一步净化、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xxxx乡人民政府

篇8: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2016年4月11日晚, “未成年人道德讲坛”活动走进我校, 全国著名教育演讲家子月老师为全校师生和部分家长做了一场《做文明海南人》的专题演讲。在近2个小时的演讲中, 子月老师用生动感人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的人生道理和恰到好处的现场互动, 从“做文明孩子”、“做文明学生”、“做文明公民”三个方面, 引导学生感念师长恩情, 帮助学生树立公德意识, 从而使他们懂得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 感恩社会, 努力争“做文明海南人”。这是一场真情涌动、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演讲, 整个演讲现场一直洋溢着浓厚的感人气氛。在月色辉映下的学校操场上, 全校800多名学生举起双手齐声高呼“爸爸、妈妈, 我爱您!”“老师, 您辛苦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呼喊让许多现场的老师和家长忍不住热泪盈眶。很多学生还纷纷走上讲台, 和子月老师进行互动, 对着台下的老师、家长和同学, 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 畅谈今后如何做一个文明海南人。最后, 全场齐唱《文明在哪里》, 动听悦耳的旋律带着孩子们追求文明的美好愿望, 久久回荡在校园上空。

整个演讲会期间, 无一人中途离场。互动的良好氛围, 有效唤醒了学生的良知, 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老师们都深有感触地说:“对孩子们进行这种形式的教育非常好, 比起我们每天苦口婆心地在孩子们耳边讲规则、提要求, 效果好得多!”许多家长也深受感动, 纷纷表示:“这样的演讲会确实感人, 孩子们能受到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举双手赞成!希望学校今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就连未能亲临演讲会现场的学校家长委员会主任黄洁华女士, 在当晚孩子回家后, 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在家长微信群里这样与大家分享:“今晚孩子兴高采烈告诉我‘妈妈, 今天子月奶奶到学校, 给我们讲了做一个文明海南人, 教了我们好多哟, 听得我眼泪都流下来了。’我告诉他:孩子, 这是感动的泪!非常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文明、安全教育课, 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非常有意义。谢谢!”

短暂的演讲会虽然结束了, 但它却如同一颗投向平静湖面的石子, 荡起了阵阵涟漪。校园里, 乱丢垃圾的现象少了, 校园变得干净整洁了;追赶打闹的人少了, 很多学生懂得谦恭礼让了;穿奇装怪服的没有了, 学生的仪容仪表更加规范了;随意破坏公物的人少了, 不少学生乐于助人了。尤其是, 以前在校园里, 师生相见, 很少有人主动跟老师打招呼的, 现在随处都能听到学生热情的话语:“老师好!”“叔叔好!”“阿姨好!”……很多外来的客人都不由称赞:“实验学校的孩子们真懂礼貌!”当然, 我们深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绝不是一次教育活动就能够一劳永逸的。但是, 我们相信, 本次在我校成功开展的《做文明海南人》专题演讲活动, 无论是对学生的未来成长, 还是对学校德育活动的今后开展, 都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打好德育组合拳, 筑牢思想防火墙

当前, 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家庭环境、不良的网络信息以及复杂的社会因素, 都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思想形成和品格塑造产生影响。作为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任的学校和教师, 必须拥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情怀, 坚持从细节入手, 从小处着眼,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校德育工作。

为此, 我校在实施德育新课程的过程中, 紧紧围绕“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教育目标, 针对本校实际, 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阵地, 以灌输为途径”的德育旧观念, 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中心, 以情境为阵地, 以活动为途径”的德育新理念, 力求通过行为规范教育、学科课程德育、实践体验活动、社会环境育人等多个德育平台, 积极实施德育新课程, 让学校德育“活”起来。

首先, 我校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校长亲自主抓德育, 并专门设立分管德育的副校长, 下设由少先队、学生会、校团委、心理辅导室等机构组成的德育处。同时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 明确德育工作重点和各个领导岗位职责, 从而调动德育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骨干作用。

其次, 坚持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常态化, 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每学期开学初, 各班都要在德育处的指导下, 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量化评比细则》, 确保学生言行举止规范, 仪容仪表规范, 课内课外和两操升旗规范。同时, 德育处建立了班级常规检查考核制度, 充分发挥纪律组、少先队、学生会和校团委的作用, 从“卫生、纪律、课堂、两操、路队、就餐、就寝”等方面, 实行每日常规检查, 并及时在《常规检查公示专栏》中公示, 每周一评比, 每月一表彰, 很好地培养了师生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 学校德育活动力求多样化。充分利用班会、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等途径, 尤其注重抓有利契机, 如传统节日、特殊庆祝或纪念日等,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环保、安全、心理健康、孝亲敬老、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做到重点清、要求高、措施实、效果好。同时还开展了开学军训、消防疏散演练、消防知识讲座、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法制教育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内涵。

第四,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 加大社会参与学校德育的力度, 努力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网络。比如, 清明节, 组织少先队和共青团部分代表到烈士陵园扫墓,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抓住琼中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契机, 多次组织学生走街串巷, 散发传单, 义务宣传, 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琼中县消防大队、参观琼中县气象局;邀请琼中县县城派出所干警到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能够耳闻目染、亲身体验, 以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第五, 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在新课程背景下, 全校教师都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积极探索新的德育模式,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实现德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和渗透, 力争达到“五有”目标 (即渗透德育有意识、制定计划有安排、教学设计有体现、课堂教学有落实、授课之后有效果) 。

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们坚信: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来说, 人格比学问重要, 智慧比知识重要。正如爱因斯坦对教育的定义那样:“当把学校交给你的所有的一切都忘掉之后, 剩下来的才是教育。”那就是说, 相比起古板的知识, 孩子们在家庭的熏陶下, 在学校的教育下, 在老师的影响下, 若能拥有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 从小就筑牢一道思想道德的防火墙, 这才是教育最大的胜利。

三、树立科学成才观, 不以分数论英雄

其实, 只要我们对学校里的那些所谓的“双差生”, 稍加跟踪了解、深入分析, 就不难发现, 他们之所以差, 其根源就是在成绩不如他人、备受打击的情况下, 又没有其他正当的健康的兴趣爱好, 在分数的重压之下, 越来越找不到自信的理由, 只能自暴自弃。说到底, 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过分关注分数, 夸大了学校对高分人才 (未必高能) 的选拔功能, 迫使我们的教育忽略了个体差异, 全力以赴地把千千万万个学生, 都往通向“北大”、“清华”的独木桥上赶, 甚至是以牺牲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思想成长为代价。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对教育有两句简单却非常有争议的论断, 第一句是“好的小孩教不坏”, 第二句是“坏的小孩教不好”。他的观点是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粒种子, 种子虽小, 却一切都具备了。假如这一粒是榕树的种子, 那么就要以榕树的特质来帮助种子的成长, 但是不管多么努力照顾, 也不可能使榕树的种子长成为价格昂贵的红豆杉。然而不幸的是, 我们目前的教育, 似乎都是在努力着,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红豆杉, 于是耗神费力地做改变种子特质的工作, 这是因为大家都是相信红豆杉才是最有价值的缘故。其实, 红豆杉固然可以做成艺术品, 平凡的榕树又何尝不能让人乘凉呢?这两者在价值上并无高下, 都是有用之才。

作为学校, 作为教师, 一定要承认每个学生的差异和特性, 要清醒地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每个学生都有不断超越自己的潜能。我们千万不可假借爱的名义, 去做逼着“榕树”成为“红豆杉”的傻事。我们不能把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看成眼中钉、肉中刺, 一味责怪、歧视、甚至打骂, 最后迫使他们厌学、弃学, 反过来我们又去怪罪他们不仅学习差, 行为习惯也差, 简直是不可救药的双差生。我们要始终充满爱心, 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鼓励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不和别人比, 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 只要有进步就值得肯定和赞赏。即使一个学生文化课成绩不行, 我们总能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 总能在他身上发现一种或多种体育、文艺方面的特长。这样, 我们就能够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 而不至于被那些所谓的双差生折磨得心烦意乱、痛苦不堪。记得魏书生曾说:“把学生看成魔鬼, 你就活在地狱;把学生看成天使, 你就活在天堂。”我们做教师的, 不是要求你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清华生”“北大生”, 而是要竭尽所能地去帮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 经营好自己的学习生涯, 在自我探索、不断实践中, 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满自信地走在自我发展、发展自我的路上, 最终不断超越自我, 成就最好的自己。

基于这些想法, 我把“做最好的自己”确立为自己的教育思想, 进而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同时制定了《琼中县实验学校学生综合评价方案》一整套完善的可操作性的学生评价体系, 引领全体教师摒弃“唯以分数论英雄”的成才观,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以学生为核心,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既重视学生当下的生命质量, 又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综合评价实施两年来, “做最好的自己”越来越多地成为教师的教育共识, 越来越多地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同, 并且越来越多地让孩子们能够抬起头来走路。

篇9: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一、坚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一味地给学生讲大道理,要将深奥的人生哲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易懂的实事,用身边的人和事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从小故事、名人传记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与学生多接触,找学生关心的话题,多与他们谈心,谈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对社会某一现象的分析,对班内某一行为的看法,从而了解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也能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掌握第一手资料,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实现自身的完善,最终获得和谐发展。

二、坚持把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学校要充分利用好环境育德、国旗下教育、法制教育及班级育德,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德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1.环境育德

学校应注重创设文化氛围,对校园围墙和生活设施周围、楼道走廊、文化长廊、班级板报等的布置都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设计,悬挂关于诚信、礼仪、敬师、尊老爱幼、勤勉、爱国、励志等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人类从古代就重视品德教育,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与关心,希望他们能成为尚德有为的青年学生。

2.行为育德

道德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真正渗透到日常实践中去,让学生在校园、班级及各项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1)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等。利用每周的国旗下演讲进行爱国、卫生、礼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每周的班队会让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每一个学生接受全班学生的监督,让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成长。让他们吸收他人的长处,不断改掉自身的缺点,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2)注重法制教育

对一个人来说,法制是“外在的约束”,道德是“内在的自律”,只有把“外在的约束”和“内在的自律”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进而成为高尚的人。因此,学校要适时邀请交警、民警等人在学校召开法制教育讲座,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教育学生。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学生品德教育方面的视频、动画等,对学生进行德育。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质量与成败。因此,我们要积极改进各个科目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既传授知识,又将爱护花草树木、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学习英雄人物、陶冶生活情操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体验育德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有些行为自己无法判断对与错,所以学生在生活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即使学生犯错了,老师也不能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对学生横加指责。老师要先了解学生犯错的动机是什么,是学生想要尝试什么还是学生想要验证什么,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行为是否有道理,只有当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教育时,学生才能明白原来这样的行为是不符合道德与法的。所以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老师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利用和挖掘身边的德育资源,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坚持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在青春期时,容易产生心理闭锁、情绪、情感激荡、早恋等现象。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必须依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确立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目标,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发挥家庭育人的功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学校是不够的,学校还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團课辅导等形式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培养学生生活习惯的内容、方法;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尤其要指导单亲家庭的家长如何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总之,德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研究探索,把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引入德育工作中,形成一套理论性、系统化的教育方法,使德育融入学生的生命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J].天府新论,2010(6).

[2]贾绍俊.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双重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探讨[J].经济师,2008(2).

[3]关舒丹.论道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2015(2).

篇10: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寒假是未成年人调节身心、巩固知识、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的好时机。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寒假生活,阳日学校以“和谐平安、欢乐春节”为主题,紧密围绕“公民道德建设、民俗文化教育、安全法制宣传”三大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全校近700余名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寒假期间,我校组织200多名学生参加了“欢迎铁道部部长”的活动,为在阳日建火车站做出了贡献!

寒假期间,我校针对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至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同志:

您好!经过一学期紧张的学习,已到岁末,寒假将至,为了使全校学生过上一个平安、快乐、文明、祥和、健康的春节,希望家长在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之余,也要教育他们树立健康、安全意识,为此我们特别提醒您注意以下几点:

1、帮助您的孩子制定假期学习计划,坚持每天学习,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教育孩子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教育子女不乱花钱,合理使用压岁钱。

2、经常告诉您的孩子:不做危险的事,不去危险的地方。遵守交通秩序,爱护公物。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要做到:安全第一,关爱生命。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

3、监督您的孩子多做有益的活动。不进台球厅、网吧,不玩“老虎机”。严禁打架、骂人、吸烟、喝酒、赌博、看不健康的书籍等。防止学生沾染社会不良习气,加强防火、防盗、防煤气、节约用水、用电的安全意识。远离“黄”、“赌”、“毒”。

4、经常教育孩子:不玩火,正确燃放烟花爆竹。同学们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最好在家长的陪同下,在正规的经销处购买。在燃烧鞭炮、烟花时,要由家长陪同,要在宽敞地方放,不要对准人放,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严防伤害事故发生。

5、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过冷过热及变质、不合格的食物。讲文明、讲卫生,健健康康过新年。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及甲流感,讲究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流行性疾病的传播。

6、提倡勤俭节约,培养良好品德,注意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假期间,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要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文明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乐于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通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未成年人的寒假生活,培养了生活情趣,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11: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总结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我校发扬“厚德、笃学”的校训,秉承“培育健全人格,构建和谐校园,打造玉门品牌初中”的办学目标,完善“以德立校,以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继续

推进“重德求智、务实创新”的校风建设和“勤学善思、明理诚信”的学风建设,以课题研讨为龙头,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在学生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美德,摒弃陋习,以实际行动塑造“文明人”、创建“文明校”。经过我们多年的积极实践,使我们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从经验型转变为理论型,从随意性转变为计划性,从盲目性转变为科学性,从零散性转向系统性,提高了德育水平,增强了德育实效,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社会背景分析: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比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作案成员比例不断增大,呈现低龄化、智能化、团体化特征,这种现象正在由城市向农村蔓延,一些农村的在校初中学生结成团伙,打架斗殴,盗窃、抢劫财物,危害社会,人民群众社会反响强烈。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农村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部分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而随着青春期年龄的提前,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进入生理、心理躁动、活跃的青春期危机的关键年龄阶段。因此,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一部分学生的懒惰、任性、自私行为便露无遗。对待学习缺乏上进心和进取意识;生活中,目无尊长、不诚信、不注重节俭、不讲卫生,甚至极易走向极端,导致危害社会、危害家庭、危害他人行为的发生。

总结一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可分为7个方面:一是偷窃,以偷自行车为主,兼及其它财物,销脏换钱以供抽烟、酗酒、上网、赌博之用。二是抢夺、抢劫财物,同时对受害人加以伤害,主要目标是妇女和少年儿童。三是效仿黑社会犯罪团伙,或讲所谓江湖义气,为“铁哥们、铁姐们儿”两肋插刀;或“有偿服务”,收取“保护费”聚众斗殴,行凶打人。四是道德败坏,对少女、幼女进行性骚扰、性侵犯。五是逃学、泡吧、赌博、涉足色情场所。六是敲诈勒索钱财。七是浪迹社会,扰乱治安。综上所述,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而现在农村也已经不是一片净土,各种不良风气正在向农村蔓延,加强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学校教育历来就是青少年教育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我校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结合学生实际,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环境、任务、特点和规律,探索农村初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拓宽德育工作的途径,加强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并融德育于学校各项工作中,根据本校的人文环境、校本特色,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将依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紧密结合起来,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每一个农家子弟健康成长。

二、进一步突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民族精神教育。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利用校内外各种媒介、渠道和阵地,采取参观、演讲、主题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诚信教育。培养中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在学生中开展“好孩子要诚信”、“社会公德讲诚信”、“我愿做个诚实人”等主题教育。大力倡导诚信作业、诚信考试,坚决杜绝学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等不诚信现象。

3、养成教育。认真执行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4、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矛盾和困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正确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5、法制教育。加强以宪法为核心内容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严格控制在校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6、安全教育。完善学校内部安全防范机制,健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师生和学校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全面排查校园内部安全隐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杜绝重大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意外伤害等重大责任事故。探索建立学校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机制,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7、网络文明教育。不断加强对学生文明上网和网络安全的教育,认真落实《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创建并管理好校园网站、德育网站,探索利用网络实施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营造绿色网上空间。

三、广泛拓展德育工作途径。

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要精心组织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工作,确保教学人员、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落实,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本校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每学期结合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举办一次时事政策和形势报告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强化各类课程的德育功能。认真落实各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祖国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音乐和美术要充分发挥其学科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对人类艺术美的感受力,陶冶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体育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力拼搏的顽强意志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主题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实践活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做到时间、地点、内容、范围落实,主题突出,注重实效。利用综合实践课时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每学年至少看一场电影、观摩一场艺术演出。严格执行初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让青少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锻炼成长。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三化一性”即净化、绿化、美化,突出教育性。要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努力形成校本文化特色。结合教育局举办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开展各种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创办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站,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育校园精神。

四、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1、建立德育全员负责制。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应按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结合各自工作特点,承担育人职责,学校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对优秀德育导师进行表彰奖励。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要重点围绕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师德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全力抓好班主任,尤其是青年班主任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校本培训。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和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进一步改善班主任工作待遇,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发放标准。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形成“人人争当班主任,年年当好班主任”的良好氛围。建立班主任档案制度,对每学年的在职班主任进行统一登记,作为审定班主任任职年限和业绩的重要依据。各中小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专题研究班主任队伍建设。

3、加强学校团队建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做好学校团队工作。认真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积极开展团课基本知识教育。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网络建设。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设立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开展现代家庭教育指导行动,促进家长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家访,三年要达到100%。

五、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德育工作实行学校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负责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2、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和德育专题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由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和社区代表参加的“三结合”德育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

3、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特殊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网吧对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4、不断加大德育工作投入力度,完善培养激励机制。落实德育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开展德育活动、培训德育队伍、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及表彰奖励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要适时组织德育名师评选,潜心培养我校德育专家。定期组织德育优秀论文评选。

5、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考评和督导制度。每学年将定期对年级组、班级的德育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和督导评估,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树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三好学生、文明礼貌少年、优秀团员、先进集体等各种形式的表彰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学生榜样的激励作用。实施学生成长手册或成长记录袋制度,实行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核。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新三好生评价机制。

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校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工作中仍存在薄弱环节,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个别教师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还不浓;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疑虑仍过分追求学生的分数,即以分数衡量孩子的优劣,农村的部分家长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够,所以家长学校工作须进一步改进;部分教师在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书本轻实践的现象;社会上封建迷信、赌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和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不断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已经和正在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今后一个时期,我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突出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基本素质教育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地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规范未成年人行为习惯,认真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高尚情操和品质。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作用。端正教育观,以育人为中心,端正人才观,克服以分数论人的思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要明确育人职责,切实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号召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为青少年打造健康向上的活动场所。净化文化环境迫在眉睫,配合相关部门整治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并对非法网吧进行取缔;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出版物,在学校中广泛开展“不进网吧、不信邪教、不看坏书”的“三不”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从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育人环境。

上一篇:骆驼祥子第四章读书笔记下一篇:小学英语复习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