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四译准(教师中心稿)

2024-07-26

文言文翻译四译准(教师中心稿)(共2篇)

篇1:文言文翻译四译准(教师中心稿)

文言文翻译四译准(教师中心稿)

2003-2004年度教育教学参评论文

湖南永州八中  周先友

内容提要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可以说,一个文言句就融合了文言文的所有知识,只要能将一个个文言句准确地译出,就说明你已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怎样将实词、虚词、句式和语气综合起来考虑以完成理解的过程,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  实词  虚词  句式  语气

从文言文的特点来看,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考生翻译一段文字,从而看出他们的真实水平。所以,从2002年开始,高考文言文翻译考点由选择题变为主观题,由理解性的选择题变为直接翻译表述题,难度随之增大(我想,之所以如此,可能是想弥补单以选择题的形式难以准确考查考生的浅易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且赋分值由原来的3分增加为5分。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方法有直译和意译,还有的人总结出翻译的几字诀技巧,等等,尽管如此,从这两年的评卷来看,学生得分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因可能是学生的基本功底欠扎实,但我们从文白对译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四个“译准”,就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

一是译准实词。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主要组成要件,实词译不准确,这个句子意思就无法表达出来。如2002年高考第16题第二句翻译“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中的“及”必须译为“到……时”,“尽”要译为“竭尽”才能准确表意,如果模糊地将全句译为“死的时候,……大家都为他哀悼”,虽然大意不错,但未能译出关键词,全句的译文就不能说是准确的,就不能评满分。

大多数的文言实词以单音节词为主,它们的翻译可以用包含这个单音节文言词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来代替,还有一部分是古代专名术语是可以照写不必译出的。但还有一些文言实词的翻译要用到一系列的文言实词知识,它需要用到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有的把它放在句法里分析)等知识。1、整个中学阶段所学的文言实词,这些词大多是多义词。多义词中的.义项包括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每个词在具体语境中都有一个确定的意思,只有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该词的语境义,如2003年的高考题16题第一句“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中的“折”,其义项有折断、死、挫折、驳斥使对方屈服即辩驳或辩论等,根据下文,只有辩驳或辩论是适合的,才能使上下文贯通。2、有的实词从表面上是无法解释得通的,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它可能是通假字了,通假字有音同音近通假,也有形近通假,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有译不通的尴尬,如2002年高考文言阅读选文中的一句“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中的“陈”如解释为卷面字(陈列、陈设、陈述)就无法解释得清,这时我们就要想到可能是形近而通假,通“阵”,解释为两军交战时队伍的行列,即敌阵,这样就说得通了。再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中的“受”,不能解释为“接受”,只能以通“授”解释为“传授”才说得过去。3、几千年来,汉语词汇只有少量的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的词义有了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还有词义感情色彩变化,说法名称改变,词义强化或弱化,单音节词变为复音节词,等等。我们只有平时加强现代汉语词汇的积累,明了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对应才能不以今释古,才能应付自如。4、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如不了解它,翻译时就可能出错。偏义复词是指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合并在一起,但只有一个词起表意作用,另一个只是起陪衬作用,起作用的有时是前一个,有的是后一个,到底是哪一个词起表义作用要看具体语境了,如《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为偏义复词,根据上文只有“异”起表义作用,解释为“差异”。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语法书将其归于句法中,我们认为将其放在词法中讲更为妥当。5、词类活用类型主要有名词用为动词或状语,动词、形容词用为名词,形容词用为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在复习时对这些应形成语感,并积累相应活用类型词的特点、规律和翻译方法。

二是译准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的比重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它的组词造句和表情达意功能却不能忽视,可以说,虚词是句子能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没有它就不能很好地传情达意。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助词、叹词、兼词、连词等七种。2003年高考说明要求重点掌握18个文言虚词,它们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考选文、设题所涉绝不止这18个。这些虚词都是多义多用法的,情况都比较复杂,只有平时加强积累才能从容过关。如“其”,有代词、副词和连词等用法。作副词就是语气词,但还有细微的差别,有的表测度语气,解释为大概、或许、恐怕等;有的表反诘语气,解释为岂、难道;有的表祈使语气,解释为一定、千万、应当、还是等。在翻译时一要根据语境仔细分析,抓住该词的语法特点来帮助确定该词词性,进而确定该词词义。如2002年高考语文第16题,翻译句子“其为李将军之谓也?”中的“其”只能理解为表测度的语气词,解释为“大概”才能讲得通。

三是译准句式。句式,是句子模式的简称,它包括句法关系和语序。总体上看,古今汉语的句式基本一致,这为我们进行文言翻译提供了便利。但是,语言终究是发展的,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式与现代汉语还是有较大的差别,要想做到翻译标准的“达”,没有句式的准确是难以实现的。就传达某个意义而言,只有一种语序是最准确的,它能决定结构关系,突出意义重点,它与事理逻辑高度一致。古今相同的句法关系和语序照实翻译即可,重点和难点是译出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关系和语序不同的特殊句式。它们主要是指特殊判断句(用“者”“也”及其搭配表判断,用“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特殊被动句(用“于”“受……于……”“为”“为……所……”“见”“见……于……”等表被动)、省略句(省略主语、谓语、中心语、兼语、介语及其宾语等)、倒装句(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凝固格式和习惯说法。对它们,首先必须能加以识别,其次能将它与现代汉语对应的表达句式找准。如1995年的“何由济乎?”一句的翻译选择,一是“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一是“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只有明白“何由”是“由何”倒装而成的宾语前置句,就可以快速排除第二种说法。再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一句,如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读起来就觉别扭,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句,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只有将其译为“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才觉顺溜。

四是译准语气。如果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我的主张是这样的:一个句子就如一幢建筑,那么,实词就是建筑材料中的红砖,最实在也最普通;虚词就是那使红砖粘合在一起产生整体结构力的沙浆;句式就是那建筑物的整体框架,有了它,红砖才能有安置之所;而这语气就相当于这幢建筑物应表现出来的气质和美学特质。因此,要想准确地表情达意,必须把握好文言句子的语气。汉语按语气可分为陈述、感叹、祈使和疑问四种。当然,还有一些分得更细的小类,更是我们要关注的,如“其为李将军之谓也?”句末虽用问号,但由于句中的“其”表“大概”之意,可以确定该句应为表推测语气,这样译出的句子更委婉,也更能准确表达出作者对李将军的高度评价!虽然也可以将其换成“这说的不正是李将军吗?”或“这说的正是李将军!”读起来虽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但却不符合《史记》的语言风格。

主要参考文献

《文言今译学》陈蒲清著,岳麓书社出版

《古汉语纲要》周秉钧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湖南永州八中  周先友电话13037471687

篇2:文言文翻译四译准(教师中心稿)

一.翻译出句间隐含的关系

古汉语句间关系与现代汉语句间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其意合成分较浓,很少用关联词语,而现代汉语复句间的关系多用关联词语表达,因而翻译时需把古汉语句式中暗含的句间关系用关联词语补出。

例(1)求其生而不可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02年上海卷)

译文:(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却不能做到,那么死囚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

此文言句式暗含假设关系,翻译时要补出。

例(2)太宗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1996年全国卷)

译文:(因为)宋太宗多次穿便衣到功臣家,(所以)赵普常常退朝后也不敢换便服。

此句暗含因果关系,皇帝可以穿便衣到功臣家而臣子却要穿朝服才礼貌。赵普不敢换衣服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宋太宗可能路过或突然到来,届时仓促来不及换衣服拜见皇上。

例(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文言文中表示解释的句子,在被解释的事物和解释的句子之间往往不加关联词语,翻译它们时要灵活加上。

二.有些特殊句子,翻译时需要合并或扩充。

例(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译文:从前令人感到喜悦的事物,很短的时间就已经成为往事。

文言四字句中有些往往是半句话,翻译时要跟邻句合为一句完整的话。

例(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译文: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古汉语中有些篇目,为了增强气势,行文时加以渲染藻饰,翻译时需要合并处理。句中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如果一一翻译出,就显得赘余。

例(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译文:小的方面(却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智的。

例(4)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论积贮说》)

译文: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这类句子言简意丰,只有充实内容,才能翻译通顺完整。文言文中有些短句,也可能包含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为了表明句间关系,翻译时要把它们分为两句或两句以上。

三. 特殊句式的翻译

要翻译的句子往往包含某种特殊句式,因而应首先把握这些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1.翻译省略句时要补出省略成分

古代汉语在一定条件下常常省略一些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于”等句子成分。考试时要翻译的句子往往有一些省略句,翻译时要及时补出这些内容。

例(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2年全国卷)

译文: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原文中“知”、“为”后面省略了宾语,翻译时要补出“他”。

例(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您看廉颇将军跟秦王相比那一个更(厉害)?

原文中“秦王”后面省略了谓语“威”,翻译时要补出。

例(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书》)

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像水一样)能够承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应当谨慎地对待。

如果在翻译时两个分句间不补充“老百姓像水一样”,那么译文就不连贯。

2.倒置句式的翻译

古代汉语中有些倒置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置等。翻译它们时要换为现代汉语的常式句。

例(1)何由济乎?(1995年全国卷)

译文:凭什么才能成功呢?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不能翻译为“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例(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译文: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把定语“烧溺死者”放到中心语“人马”之前。

例(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译文:荆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民方面不足。

如果译为“荆国有多余在土地方面而不足在人民方面。”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应该按要求把“在土地方面”调到谓语“有余”之前,把“在人民方面”调到“不足”之前。

3.疑问句要翻译出疑问语气

古代汉语中的疑问句,一般借助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构成,另外有一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如“如……何?”、“奈何?” 、“不亦……乎?”、“何……为?”、“何……之有?”等,要翻译出疑问语气。

例(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译文:哪里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例(2)独五人之皎皎,何也?(《五人墓碑记》)

译文:只有这五个人光照日月,是什么原因呢?

例(3)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判断句的翻译

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一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一般不用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因而在翻译时要加上“是”。古汉语常用“者、也、者……也、为、为所、为……所、乃、则、即”等表判断,或直接用主语连接谓语表判断。

例(1)师者,所谓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译文: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译文:这就是登上岳阳楼观赏到的最美景象。

例(3)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译文:刘备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5.被动句的翻译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常用“于、见、见……于、为、为……所、为所等表被动,或不用被动词直接表被动。翻译时要将这些词译为现代汉语的.“被”。

例(1)为巡船所物色。(《指南录后序》)

译文:我被敌人的巡逻船搜寻。

例(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王。

例(3)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译文:我被软禁而不能回朝。

四.特殊句式中需要删略的一些词语

文言助词“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翻译时可以删略。 “者”在判断句中,用在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之后,兼有标明语音停顿、引出下文的作用,“也”助判断,翻译时均可以不译出。凡是只表示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的虚词,都可以省略不译。

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晓得标点断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例(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

五.固定句式的翻译

古汉语中,有些固定句式,例如“无(有)以”可译为“没有(有)……的办法”;“无(有)所”可译为“没有(有)……的人、物、事”;所以:用来……的,……的原因;无乃(得无)……乎:恐怕……吧;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孰与、与……孰:跟……相比哪一个;其……之谓等第。

例(1)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忘纳谏》)

译文:我跟徐公相比哪一个更漂亮。

例(2)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译文: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上一篇:2011年高考政治热点预测试题下一篇:2024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