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室培训计划

2024-05-23

麻醉复苏室培训计划(精选11篇)

篇1:麻醉复苏室培训计划

麻醉科复苏室人员定期培训教材

麻醉后复苏室(PACU)是病人麻醉手术后苏醒以及恢复的场所,它的作用是确保病人麻醉苏醒期的安全,将苏醒期并发症控制在最低限度内,从而大大提高病人返回病房的安全性。全身麻醉病人术后PACU集中管理、监护、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送病房。不但减少病人在手术室的逗留时间,充分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同时,也使手术麻醉后的病人得到了及时的专业护理和治疗,也减轻了病房护士的工作量。

一、麻醉后复苏室(PACU)的工作流程

1、接收病人:进入PACU前,需由麻醉医生通知PACU医护人员做好接收准备,并整理好麻醉记录单,然后由麻醉者、术者喝手术室护士护送病人入PACU,并与当班医护人员详细交接班。病人在PACU期间由本室医生主管病人,如有外科情况及时与术者或有关人员联系后共同处理。

2、入室评估:病人由手术室转入PACU后,采用PACU(Aldrete)评分标准,根据肌力、呼吸、循环、指脉搏血氧饱和度、神志情况,对其进行入室评估,范围从0(昏迷病人)到10分(完全清醒)PACU评分标准

3、监测与记录:病人在PACU,主要由护士进行监护,其项目包括呼吸、循环、神经肌肉、体温、神志、疼痛、恶心、呕吐、引流管及出血量、肾功能、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并详细记录于PACU记录单上。

4、PACU转出制度:一旦循环、呼吸情况稳定、麻醉苏醒完全即转回原病房继续治疗。由PACU通知原病室医护人员接病人回病房,特殊情况可派PACU医护人员协助。如病人病情突然变重或情况特殊者则转送ICU。

二、临床护理

1、一般护理:全麻患者手术毕,患者至苏醒室前各类抢救物品呈备用状态,患者一入苏醒室专人守护,给予氧气吸入,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安排合适的体位,必要时加用约束带。向麻醉医师了解术中的情况。将输液装置、各种引流管、负压装置妥善安放,维持静脉输液输血通畅,保证输血输液的顺利进行。留置导尿应加固导管,及时清除袋中尿液并记录尿量。将被子盖好,酌情5~10min测定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作好记录。

2、维持呼吸道通畅:全身麻醉后患者可出现复苏延迟;吞咽反射微弱。为了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全麻后患者取侧卧或去枕平卧,头向一侧,有呕吐物及时吸出。全麻患者苏醒前颌关节、肌肉松弛,舌根易后坠,堵塞咽喉器官,出现鼾声时,可托起下颌或应用鼻咽通气导管。出现尖锐的喉鸣声提示发生喉痉挛,应及时抢救,去除诱因,充分加压给氧。地塞米松10~20mg静滴,氨茶碱2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经脉推注,必要时可重新插管。

3、循环系统稳定:严密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低血压常因血容量不足和残余麻药作用引起,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及引流物的色、质、量,及时发现异常体征。并且应区别麻醉剂的影响与手术后出血情况,以便采取措施排除险情。高血压、心律失常需要明确诊断,对症处理,直至各项体征平稳【1,2】。

4、维持正常体温:由于在麻醉过程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制、手术室室温过低,手术切口大面积暴露、补充大量液体可引起体温过低、患者发生寒战。应注意保暖,必要时将水温不超过50℃的热水袋用毛巾裹好后帮助患者保暖,并根据病情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滴。

5、防止意外损伤:使用麻醉剂后患者在麻醉恢复过程中往往出现明显兴奋期、意识模糊,出现躁动、幻觉,相应地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易发生坠床。此时必须有专人守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自行拔出各种导管而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等意外伤害,可按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

6、疼痛治疗:全麻苏醒后随着镇痛药物的作用逐渐消失,患者常感到切口疼痛,而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使机体应急性增高、代谢增加、氧耗量增加,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可出现情绪改变、心率、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及出汗,这时影响患者解释、减轻焦虑,并协助麻醉医师采用静脉应用镇痛药或者进行镇痛泵处理。

三、麻醉复苏室的设备

完善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中心吸引、中心供氧、喉镜、各种规格的气管导管、人工呼吸球囊、深静脉穿刺包,各种抢救药品齐全。目的是确保监护质量和及时抢救病人。

为适应医院发展建设需要,提高麻醉科、手术室等重点急救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近日医务科、护理部联合精心组织了心肺复苏专项培 训考核。麻醉科、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认真积极的参加了本次培训,在注重汲取新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完整、细致的立体训练,强调关注人文关怀及操作细节。受训 人员积极性极高,利用休息时间刻苦练习,整个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训人员反映收获很大。全体参训人员经过培训,顺利通过考核。于12月30日由分管院 长、医务科、护理部组织考核。

由于CPR操作既是等级评审必查项目,也是各级医疗机构检查的重点内容。麻醉科、手术室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优化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强化 急救基本技能训练。以创建三甲医院的为契机,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升医护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科室学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篇2:麻醉复苏室培训计划

麻醉恢复室成立于2007年5月,拥有8张监护床位,主要接受全麻及区域麻醉手术的病人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麻醉恢复室设在手术室附近,离手术室较近(运送时间不超过5 min)。设施与ICU相同。采用大房间集中安排床位,护理站设在中央,床与床之间约有1.2 m的空间。备有床头用物柜(内装常规护理用物),每张病床都配备有病人所需的吸引、供氧、输液、电源插座及监护仪等设施,便于集中护理和操作。恢复室备有抢救设备和用物车,如除颤仪、急救药物、喉镜、各种规格的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球囊、人工呼吸机、气管切开包等。并备有一定数量的常规抢救用药。

现有麻醉师两名,护理人员9名,其中副主任医师两名,护师3名,护士4名,护理员2名。

科室目标计划: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长鸣。2、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5、对重点员工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人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她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护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医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6、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7、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职业防护,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艾滋病防护条例》,制定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及职业暴露后具体的处理措施和程序。

8、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护士真诚接待新入室病儿,主动向家属做术后宣教及健康教育。

2、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

3、要求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长生不死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时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篇3:麻醉复苏室培训计划

1 临床资料

本院南院手术室有7间,平均复苏室接受术后患者21例/天,麻醉护士1人,麻醉医师1人。手术种类有:烧伤科、产科、泌尿科、普外科、小儿外科、甲乳外科、妇科。选择2011年12月至于2012年3月我院麻醉复苏室的2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59例,患者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82岁。麻醉方式:喉罩麻醉138例,气管插管麻醉102例,静脉麻醉40例。12例护理安全隐患中,非计划性拨管风险2例,引流管脱出2例,跌倒3例,险些跌倒1例,尿潴留1例,窒息1例,监护不及时1例,错送患者回病房1例。

2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2.1 坠床或跌倒:

无痛人流术后,未给予患者相应的约束,或者约束方法不恰当,个别患者在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床或活动,易造成坠床或跌倒。本文有1例无痛人流术后患者,刚清醒就习惯性地站在推床上穿裤子,险些跌倒。

2.2 非计划拨管或管道脱落:

患者未完全清醒,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不自觉的将手术过程中留置的相关管道拨出。另外,由于管道连接不严密,患者烦燥扭动身体时易造成管道脱落。本文有1例食道癌术后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将固定胃管的胶布撕开,幸亏发现及时避免了非计划性拨管的发生,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烦躁翻身时将保留尿管扯出,1例腹腔引流管、一例胸腔引流管滑出2 cm。

2.3 尿潴留1例:

多发复合伤手术患者因输液速度较快,复苏时间长,未及时开放尿管放尿,患者烦躁检查后才发现膀胱高度膨胀。

2.4 药物因素:

手术结束后,由于麻醉药、肌松药的作用,患者在麻醉复苏期间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本文1例患者复苏过程中发生窒息,由于发现及时抢救有效。若监护不力,延误抢救时机,会危及患者生命。

2.5 手术时间短,

频次快,工作量大。麻醉复苏单元不能满足复苏患者需要,术后监护设备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手术结束高峰期周转率加快,缩短了术后监护时间,增加了术后风险。

2.6 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复苏室麻醉医师仅1人,需同时承担护送患者到病房的任务,麻醉护士1人同时承担术后患者的电脑记帐、手术用一般物资的请领与发放及手术标本的核查等任务。如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2.7 护士业务知识不足:

因业务知识不足,误读快速病理报告,错将一例交界性瘤误认为良性肿瘤而将患者送至病房,医师发现后再次将患者接至手术室,患者家属不满意。

2.8 管理制度不规范:

患者送至复苏室未落实交接班制度,1例无痛人流患者由护工直接送至PACU,未与护理人员交接,造成对患者监护时遗漏,后及时发现。

3对策

3.1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针对麻醉复苏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已经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将患者护送至麻醉恢复室,与复苏室麻醉师及麻醉护士交接患者生命体征、引流管道、输液等,麻醉护士接上血氧饱和度监护仪、氧气、测量血压,每5 min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进行监测记录。约束患者并进行登记。

3.2抢救用物准备齐全:麻醉恢复室必须配备有瓶装氧气、氧气袋、除颤仪、呼吸机、抢救车、除中心吸引外还必须备有马达吸引器。定期检查各类仪器设备性能及有效期。

3.3应用警示标识:由于麻醉恢复室的床位更换较快,因此必须在患者床位的输液架上挂上红色的床位标识,如需等快速病理报告同样在输液架上挂上红色的等快速病理报告标识,结果报出后及时通知手术医师看报告结果,医师确认良性后,再将清醒患者送出手术室。

3.4无痛人流手术后患者,出手术间前由巡回护士将患者衣裤穿好再送至复苏室,麻醉护士按常规约束患者,患者清醒后说服其不可随意乱动,防止坠床。

3.5对带有引流管的患者,复苏室护士要妥善固定检查,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保留导尿患者10~15 min观察尿量并及时倾倒。

3.6合理安排人力:在护理人员欠缺的的情况下,麻醉复苏室实行弹性排班制,手术结束高峰时段增加人力协助麻醉护士工作。对病情特殊的患者重点观察、重点护理。对其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3.7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工作:对苏醒延迟的患者,护士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并解释原因,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疑问,消除家属心中的顾虑,使家属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苏醒时间,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减少医患纠纷。

3.8检查并评估每月护理质量,及时发现、总结、分析其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监督执行并检查。

4 讨论

PACU收治的患者均经过了手术及麻醉过程,且麻醉程序和麻醉药物继续影响机体各项生理指标[4]。麻醉复苏室护士需对手术后危重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监测患者麻醉恢复期间的各项生理指标,并进行相应地护理及治疗,同时需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避免出现意外[5]。因此,PACU护士需同时具备各科常规护理知识和各种麻醉后护理常规及人体生理学、麻醉学、麻醉药物等相关学科知识。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PACU也开拓了护理专业的新领域。

本文通过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麻醉复苏室收治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的12例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坠床或跌倒、非计划拨管或管道脱落、药物因素、手术时间短,频次快,工作量大、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士业务知识不足、管理制度不规范是我院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经对麻醉复苏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明显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由此可见,对麻醉复苏室合理安排人力,物品准备齐全,护士工作认真细致,可杜绝护理安全隐患,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6]。

摘要:目的 分析和总结麻醉复苏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麻醉复苏室收治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发生的12例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4月开始,经对麻醉复苏室存在的安全隐惠进行整改,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明显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对麻醉复苏室合理安排人力,物品准备齐全,护士工作认真细致,可杜绝护理安全隐患,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国伟.全麻恢复期的护理[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6):105.

[2]刘新莲,常后婵,蔡日优,等.影响麻醉复苏室使用效率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3,27(1):165-166.

[3]Frerichs I.Pulletz S.Elke G,et al.Patient examinations using eleccal impedanceto 9 raphy-souivi of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nsive caunit[J].Physiol Meas,2011,32(12):1-10.

[4]胡敏花,杨洁,蔡青等.麻醉复苏室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8(4):99-100.

[5]许玮,刘菲.麻醉复苏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及预防措施[J].哈尔滨医药,2013,33(1):18-19.

篇4:麻醉复苏室培训计划

麻醉恢复期患者,由于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機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常易发生气管阻塞、通气、换气不足,或循环机能不稳定,呕吐、误吸、躁动等并发症,使麻醉风险大大增加。为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回到病房,是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麻醉恢复期患者继续进行严密观察和检测,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的场所。为了更好地提高麻醉恢复期的护理质量,现将我科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恢复室设置床位5张,并接受术后患者 10946名,其中成人7901例 ,12岁以下儿童1446 例,70岁以上的老人 1599例,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送回病房。

2 护理问题

2.1 呼吸道梗阻:常见于舌后坠及分泌物过多引起。轻者表现为鼾声,重者可出现紫绀、“三凹症”,甚至窒息。

2.2 呼吸抑制:多由大手术、麻醉深或时间长,术后麻醉药及肌松剂残留余引起,表现为呼吸浅慢,氧饱和度低。

2.3 循环功能不稳:多由术中失血引起,表现为血压抵,心率快,心电图改变等。

2.4 躁动:多由术区疼痛及各种管道刺激所致,如气管插管,导尿管、术区引流管等。

2.5 呕吐,误吸:常见于急诊手术,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未完全苏醒时发生,呕吐后易发生痉挛、误吸、严重吸入可导致吸入性肺炎。

2.6 体温过低或寒战:手术部位的大面积暴露、补充大量液体、术区冲洗、手术间空调应用,均导致患者散热增加增加,加之麻醉剂对中枢和周围温度调节都有损害,机体不能及时调整体温,引起低温,甚至寒战。

2.7 苏醒延长:多由麻醉药残余,低血压,低体温引起。

3 护理对策

3.1 一般护理:

3.1.1 做好迎接病人的准备工作:检查呼吸机、心电检测仪,负压吸引装置、吸氧装置、抢救车内的药品及设施、简易呼吸器,除颤仪。并将各项参数设置好,备好肌松对抗药、吸痰管、氧气面罩、口咽通气管。

3.1.2 病人入室后给予吸氧,连接多功能监测仪,监测心电图,呼吸、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测体温、记尿量,注意保暖。

3.1.3 和手术间的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了解病人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中用药情况、术中出血及各种引流管、皮肤情况,查看术前,术中生命体征及异常生理状况。

3.1.4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并妥善固定好各种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以及量。及时清除引流袋中的引流液,并做好记录。

3.2 保持呼吸通畅 :全身麻醉后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有呕吐物及时给与吸引。舌后坠时可垫高患者颈部,使头部后仰,必要时置口咽通气管或重新给予气管插管。

3.3 维持循环系统稳定: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心律、心率、血氧饱和度情况,以及病人的面色及引流物的色、质、量,及时发现异常体征,如出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明确诊断,对症治疗,直至各项体征稳定,低血压常因血容量不足或残余麻醉药的作用而引起,应鉴别麻醉剂的影响与手术后出血状况,以使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排除险情。

3.4 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低,影响病人的苏醒,及脉搏氧饱和度的数值,因此复苏室的室温应控制在22℃左右,加强保暖,必要时可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并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

3.5 防止意外损伤:病人在麻醉恢复过程中往往出现明显的兴奋期、意识模糊。出现躁动,幻觉,自行拔除各种导管而致伤口裂开,出血、窒息以及坠床等意外伤害,因此,必须有专人守护,必要时加用约束带及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3.6 对术后不适感的护理:全身麻醉病人随着苏醒常感到伤口疼痛,还有担心手术的成败,以及各种导管的刺激而导致烦躁、紧张,可使机体应激性增高,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表现为心率及脉率增加、血压升高、出汗。应向病人解释,做好心理护理,要善于观察病人的眼神、动作、领会其意图,态度要亲切和蔼,关心体贴,使之产生一种信赖和安全感,必要时协助麻醉医师,应用镇痛剂或者进行镇痛泵处理。

总结:

麻醉恢复室的护士应由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全面,有良好的应变能力的护理人员担任。做到能发现病情变化、能处理般情况,能使用抢救仪器、能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并且要眼快、手快、反应快、配合快,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恢复室的护理质量,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病人安全,平稳地度过麻醉苏醒期,并加快病人的周转。

作者简介:

篇5:全身麻醉后复苏管理措施培训试题

科室 _____姓名 ____分数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全身麻醉:

呼吸道梗阻:

二、论述题。每题20,共80分。

1.麻醉物品准备什么?

2.麻醉前用药?

3.护理时应注意事项?

篇6:内镜室心肺复苏操作应急演练总结

11111年1月21111日,我科联合了B超室、心电图室、脑彩超、脑电图共同开展了心肺复苏操作培训演练。此项活动特邀请到急诊室副主任苏效领同志指导培训,地点:急诊抢救室内。

111时1111分许,心肺复苏操作演练正式开始。急诊科主任111111111同志向大家讲解了心肺复苏操作的原则与基本要求,随后苏效领同志做了现场演示,向大家细述标准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1.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2.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3.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4.松解衣领及裤带。

5.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6.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7.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8.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9.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0.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急诊室主任111111111同志讲解演示完毕后,由内镜室梁主任组织大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操作,1111111111同志则在一旁进行指导。在场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做了认真观摩并实践演练,并表示以后注意按压部位、按压幅度、频率。

培训后,于03月27日下午,内镜室111111111111主任在科室内对科室全体人员又现场一一指导培训,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

篇7: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1.为确保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性,设置麻醉恢复室。

2.麻醉恢复室是临床麻醉工作的一部分,应由麻醉医师和麻醉护士 进行管理。

3.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 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

4.待患者清醒,肌力及呼吸恢复的情况可参照Steward 苏醒评分,必须达到4 分才能离开麻醉恢复室。

5.如遇到患者苏醒意外延长,或呼吸循环等功能不稳定者,应积极 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并考虑转ICU,以免延误病情。

6.患者收入或转出麻醉恢复室,均应由麻醉医师决定,麻醉专业护 士协助麻醉医师负责病情监测与诊治。

复苏室管理制度

一、复苏室属于麻醉科领导24小时开放由麻醉医师继续负责他所操作的手术麻醉病人直到完全恢复再根据恢复情况转回原病房或外科监护病房。

二、复苏室应紧靠手术室既方便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抢救也方便在必要时还可迅速返回手术室作抢救治疗。

三、复苏室的床位数一般按与手术台数1:2设置或按手术人次24小时内每4次手术设复苏病床1张。以每病室36张床为宜。

四、复苏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包括空间面积、空气调节、电源插座、中心供氧和吸引、通气采光、清洁卫生和预防感染等内容与监护病房相同。

五、复苏室的监测设备、治疗用具、急救药物等都根据麻醉复苏要求配备病床必须安有车轮以便随意推动。

六、复苏室业务技术管理

1.必须配备有经验、有技术的高素质护士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基础还要了解麻醉药、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学掌握各种监测方法熟练地施行气管插管、心脏复苏、心律失常诊断和常规治疗并能正确地使用呼吸器等特殊技术操作。

2.要配备1名护士长负责统一安排护理组织工作。

3.手术病人拔除气管导管送到复苏室后麻醉医师必须向护士介绍病情其内容要包括

1)病人施行的是什么麻醉方法手术操作过程情况如何

2)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过哪些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 3)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变化情况如何有否出现过险情

4)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以及输血、输液补充情况、尿量变化情况 5)作过哪些药物处理

6)术后估计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

4.麻醉医师必须在开出医嘱后向护士说明自己的去向。

七、复苏室管理主要内容

1.呼吸系统并发症特别是通气量不足、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支气管痉挛、呼吸窘迫综合症、呕吐物误吸等 2.循环系统并发症特别是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骤停、高血压等

篇8:麻醉复苏室培训计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颈椎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包括男37例, 女12例;年龄33~78岁, 平均 (50.21±5.39) 岁;ASA分级:16例Ⅰ级, 27例Ⅱ级, 6例Ⅲ级。

1.2 方法

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后, 及时予以通气支持, 并对患者的意识, 生命体征等进行详细监测, 随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1.2.1 加强气管拔管期间护理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检查呼吸机的使用状态, 确保优良的通气状态, 在医生指示下将呼吸机参数调整至有效值, 确保呼吸机使用安全,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 肌力、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变化, 并做好相应地记录, 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另一方面, 拔管期间详细检查患者颈部有无肿胀, 切口敷料有无渗血, 颈部引流管是否使用通畅, 并对引流液颜色、引流量、性质等内容进行严格观察, 以便早期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及脑脊液漏。 (2) 体位护理。颈椎术后为避免植骨块脱出或内固定松动, 术后患者应取平卧位, 去掉枕头, 限制其颈部活动并以颈托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 为防止头颈部转动, 可在颈部双侧分别置放1个沙袋。体位护理期间, 做好导管护理工作, 主要是检查及固定颈部导管位置, 以防导管脱出、扭曲。 (3) 明确拔管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不宜过早, 主要因为术后患者出现的高位脊髓受压及喉头水肿等状况容易产生呼吸抑制。因此, 明确拔管时间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对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了解, 并在麻醉复苏室期间严格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血压、脉搏等;第二, 观察术后患者的气管拔管指征是否达到标准, 比如意识恢复正常、肌力恢复能按指令握手且有力等;第三, 查看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 以及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上述内容检查无异常后, 即可拔除导管。另外, 认真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工作, 以确保手术工作顺利完成。确定拔管时间后, 应采取轮流吸氧、间歇吸引等积极措施给予患者足够的氧气, 以及保证良好的吸痰护理, 以免引发低氧血症等不良状况。 (4) 拔管时增强护患沟通。由于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进行语言交流, 不仅会增加患者身体上的难受, 还会促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进行妥善管理, 则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所以, 对于苏醒且意识较好的患者, 应及时告知手术成功完成, 并予以其一定的鼓励和关心。对于苏醒但意识模糊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当适当调整说话的语调, 声音提高但要亲切, 以刺激其听觉, 使其内心感到关怀。从而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1.2.2 强化气管拔管后护理苏醒

气管拔管后, 仍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检查其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喉痉挛、呼吸抑制等现象。同时,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及咳痰, 并予以患者一定的呼吸功能锻炼, 如腹式呼吸。气管插管拔管后观察半个小时后, 如果患者的Aldrete苏醒评分达到10分, 则可回到病房。

1.2.3 并发症护理

(1) 呼吸系统异常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呼吸频率, 有无憋气紫绀, 防止颈部引流不畅, 颈部肿胀导致窒息, 一旦出现呼吸困难, 烦躁, 发绀, 应立即通知医生, 同时敞开敷料, 剪开颈部缝线, 使积血外溢, 解除气管压迫。前路手术因术中反复牵拉气管, 可使气管黏膜受损发生水肿, 当患者出现呼吸费力, 呈张口状, 应答迟缓, 紫绀等症状时, 立即通知医生, 并准备气管切开, 呼吸困难是颈椎前路手术最紧急的并发症, 故麻醉复苏期间,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术后呼吸困难的关键。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次数, 并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严格检查, 尤其是安静状态的患者。而对于深睡且伴有鼾声的患者, 则应观察其睡眠状态, 以及对其清醒程度进行评价, 以预防舌后坠等情况发生。另外, 还需做好气道湿化工作, 以积极预防呼吸抑制产生。 (2) 恶心呕吐护理。恶心呕吐一旦发生或处理不当, 极有可能发生误吸事件, 严重时还会引发呼吸道梗阻等情况。因此, 加强其护理工作尤为关键。第一, 根据医生指导, 给予患者止呕药处理, 如昂丹司琼。患者意识恢复后, 减少吸痰操作, 对于已经发生呕吐的患者, 应快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第二, 指导正确咳痰, 确保患者舒适的体位, 以避免或降低引发恶心呕吐情况的不良因素。 (3) 寒战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采取调整室温、保温毯保暖等积极措施维持患者体温, 必要情况下可给予镇痛或镇静, 如曲马多1 mg/kg, 静脉注射等方式处理。以此避免低体温发生, 有效恢复其身体质量。 (4) 躁动护理。做好患者的疼痛评估及护理, 防止躁动, 避免出现植骨滑脱, 对于疼痛评分>4分, 按医嘱予小剂量芬太尼及丙泊酚镇静镇痛。保证患者氧气充足;对于意识清晰患者, 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 向其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内容。对于意识模糊患者, 需做好床边防护工作, 以免发生坠床;妥善管理导尿管、引流管, 维持其通畅。由此全面预防恢复期躁动情况发生。除此之外, 在此基础上做好苏醒时间延长护理, 通过利尿、保暖、密切监护等积极措施确保患者安全苏醒, 平稳渡过。 (5)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由于手术牵拉刺激, 以及术后出血、水肿的压迫, 可造成或加重脊髓及神经的损伤,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四肢感觉及运动情况, 如患者的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消失要及时报告医生。

2 结果

苏醒状态由Aldrete苏醒评分进行评定。统计得出, 49例患者中40例安全苏醒及安稳渡过, 占81.63%;恢复期发生恶心呕吐3例 (6.12%) 、寒战1例 (2.04%) ;拔管时发生躁动2例 (4.08%) ;拔管后发生舌后坠1例 (2.04%) ;苏醒时间延长2例 (4.08%) 。上述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好转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 逐渐增加了使用颈椎手术治疗的患者, 因此保证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工作的首要任务。颈椎手术是治疗颈脊髓损伤、颈椎病的主要手段, 虽然提高了治愈率, 但因其解剖结构复杂、麻醉时间长等特征, 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5,6]。研究发现, 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恢复质量与护理操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所以给予该类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十分重要。本研究中, 主要观察了气管拔管期间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 结果显示49例患者中40例安全苏醒及安稳渡过, 占81.63%,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 与文献[7-8]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说明, 在麻醉复苏期间, 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严格记录生命体征指标、正确指导咳嗽与咳痰, 以及采取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 不仅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促使患者病情好转, 可有效保证护理效果, 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确保患者平稳渡过, 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身体质量。在此建议:对于行颈椎手术治疗的患者, 治疗医师应当做好术前评估工作, 以此对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引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强化患者的术前健康宣教, 尽量让有吸烟史的患者戒烟, 以此让患者做到心里有数, 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术前加强心理护理, 对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转移, 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促进手术顺利完成。

总之, 对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可有效确保患者安全苏醒, 同时还能避免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摘要:目的:对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方法进行探究, 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行颈椎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纳入研究, 并施以气管拔管期间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干预措施, 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40例安稳渡过, 占81.63%;恶心呕吐3例 (6.12%) 、寒战1例 (2.04%) ;躁动2例 (4.08%) ;舌后坠1例 (2.04%) ;苏醒时间延长2例 (4.08%) 。上述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好转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颈椎手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有助于患者安稳渡过, 可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颈椎手术,麻醉复苏室,护理

参考文献

[1]孔春红.骨科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躁动因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 (24) :71-72.

[2]陈楚娴.183例颈椎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13, 27 (6) :482-484.

[3]邵红, 汤涛, 刘江涛, 等.预见性护理在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13) :111-114.

[4]陈才, 陈邦菊.护理措施在颈椎病围手术期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EB/OL].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 2015, 8 (6) :802-803.

[5]赵英杰.2例颈椎手术后脊髓损伤加重的早期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27) :228-229.

[6]陈莉.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伤病的围手术期评估和护理[J].淮海医药, 2014, 32 (3) :299-300.

[7]李雪君, 袁健东, 詹姜仙.颈椎手术患者佩戴颈托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 (31) :73-75.

篇9:麻醉恢复室护士工作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承担恢复室,病人等待室的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

2.负责当日所有手术间第一台病人留置针的留置,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清理和补充恢复室用物,监测设备,呼吸机,氧气及吸引装置是否齐全和完好。

4.了解当日手术麻醉情况,提前10分钟做好病人入室准备,呼吸机和监护仪处于待机状态。

5.麻醉后恢复的病人做好呼吸,脉搏,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按医嘱完成复苏病人其他各项监测,治疗和特殊情况处理,并及时记录。6.保证病人的安全,约束好病人,严防坠床。

7.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需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察和处理呼吸道问题,掌握吸痰技术,观察病人的意识活动,术后出血等情况。

8.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并妥善固定。9.帮助病人做肢体活动和深呼吸,观察肌张力恢复情况及皮肤口唇的颜色并记录。

篇10:麻醉复苏室培训计划

麻醉复苏室岗位职责

一、麻醉复苏室是麻醉科实施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保证麻醉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

二、麻醉科主任负责PACU的组织领导工作,中级以上麻醉医师主管,具备执业资质的麻醉医师及护士从事PACU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三、常规检查药品、器械用具、仪器设备。

四、严格执行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做好交接,如实记录。如遇重大变化,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通知主管医师、科主任共同处理。如有他科情况,即请有关医师会诊、处理。

五、严格掌握病人回病房标准,并护送病人返回病房。

六、病情危重或特殊病例、麻醉苏醒延迟等转入ICU。

篇11:麻醉复苏室培训计划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护理部,325027

张美芬

占恭豪

全麻恢复期由于麻醉期间各种药物的残余作用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小儿由于其生理特点,因此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我院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接受全麻后小儿4962例,经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全部小儿均安全度过恢复期,现将观察与护理的工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ASA Ⅰ~ Ⅱ级患儿手术4962例,男3784例,女1178例,年龄1 d~12 岁,手术范围包括小儿外科3346例、小儿骨科404例、泌尿外科168例、眼科742例和五官科302例;择期手术4660例,急诊手术302例。

麻醉方法为:单纯静脉全麻、不插管双吸入麻醉、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连续硬膜外麻醉(或骶管阻滞及臂丛神经阻滞)。其中无插管麻醉患儿术毕自主呼吸平稳、脑干保护性反射恢复后入PACU;气管插管患儿术毕均于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后拔除插管后入PACU。患儿入PACU后均给予文丘里面罩吸氧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所有患儿达到完全清醒、呼吸平稳、循环稳定、肌力肌张力恢复满意,无吸氧下SpO2>95%后离开PACU。小儿在PACU停留时间平均为52±6.8min,98.8 %患儿平稳恢复后由恢复室护士护送回病房,1.2 %患儿转入儿童ICU继续监护治疗。1.2 小儿全麻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麻醉恢复室期间小儿全麻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8 %,以呼吸、循环并发症、恶心呕吐、浅低温及延迟苏醒多发。其中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1.3%,循环并发症发生率为3.5 %,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2 %,浅低温发生率为2.1 %,延迟苏醒发生率为1.7%。腹部手术、眼科手术、五官科手术后的小儿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四肢手术、腹股沟手术;患儿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与小儿年龄有一定相关性,但与小儿性别无关。2 2.1 小儿全麻恢复期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完善病人交接、监测和记录

患儿应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一起送入PACU,详细向PACU医生和护士交代病情,包括术前病史及麻醉手术过程。患儿术后应监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体温变化。详细记录各项参数,每5min记录一次,如果病情不稳定,应及时通知原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同时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皮肤粘膜颜色、体温、肌力和肌张力变化。2.2 观察指标

呼吸并发症:观察呼吸型式和呼吸频率、节律、幅度,有无呼吸困难的征象如鼻翼煽动或三凹征,有无喉痉挛或喉头水肿,观察皮肤粘膜颜色,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为低氧血症。

循环并发症:血压低于术前基础血压的25%为低血压,高于术前基础血压的25%为高血压,心率>100次/min为心动过速、心率<50次/min为心动过缓。

浅低温指中心温度<35℃,延迟苏醒指苏醒时间>45min。恶心呕吐 2.3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2.3.1 呼吸系统

我院小儿全麻后均拔除气管导管后送PACU,统计发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占首位,尤以呼吸道不全梗阻为多,其原因为分泌物增多、舌后坠、声门水肿,经吸痰、放置通气道、纠正体位、吸氧、静注地塞米松等治疗后缓解。小儿全麻后首先应保证呼吸道通畅,采取合适的体位,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可在肩部垫一薄枕,或取侧卧位头适当后仰(我院最常采用的体位),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后坠和分泌物过多引起呼吸道梗阻及呕吐物误吸。可胸前留置听诊器听诊两肺呼吸音,配备吸引器吸痰。均应给予文丘里面罩吸氧,新生儿应注意小流量给氧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常规监测SpO2可早期发现低氧血症,SpO2 低于正常时应注意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处理。SpO2应维持在95%以上。而术后没有持续监测SpO2通常不能及时发现低氧血症[1]。2.3.2 循环系统 小儿循环与成人有所不同,术后缺氧及血容量不足多表现为心动过速及低血压,要根据患儿血压、心率及术中失血情况进行适当补液,避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但应注意术后由于创口疼痛、小儿哭闹等常掩盖低血压表现,因此术后应适当给予镇痛,年长儿可行PCA;注意创口敷料有无渗血、创口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对于哭闹厉害的儿童容易导致分泌物堵塞气道引起缺氧,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镇静剂或镇痛剂,如异丙酚、氯胺酮、曲马多,同时必须保证氧供;严重缺氧时可表现为心动过缓,经及时吸氧和补充血容量多能很快纠正,如果发生严重心动过缓时应及时给以阿托品等处理。2.3.3 恶心呕吐

小儿食道相对较短,咽喉反射不健全,麻醉药物抑制或手术创口疼痛刺激均可引起全麻术后发生呕吐,以术后2 h 内呕吐最为显著[2],安氟醚、氯胺酮及芬太尼对胃排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麻醉后胃肠蠕动减弱,使胃内积存大量胃液,术后小儿烦躁不安、咳嗽、挣扎、低血压以及吸引管刺激咽部均可导致呕吐,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误吸、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如及时发现应迅速侧卧、清除咽部呕吐物、吸氧等有效处理。应加强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尤其是术后2 h 内呕吐的监护,可有效防止误吸、窒息的发生。床边均应备好吸引器,及时吸出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用吸引器时,要动作轻柔,负压不应过大,以免损伤口咽喉部粘膜。严重呕吐的患儿必要时可给予镇吐药。我们观察到,术中用异丙酚TCI静脉麻醉的小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2.3.4 术后低温及高温

小儿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健全,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麻醉药物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及手术过程中散热增加,术后易出现体温过低甚至体温不升。肺通气不足及麻醉苏醒延迟也可引起小儿术后发生低温[3],而低温又可导致苏醒延迟及呼吸循环抑制,甚至导致不可逆损害,因此应给予良好的保温措施,调节恢复室温度为24℃-26℃,湿度应控制在50%~60%,发现体温过低时应盖被及保温毯保温,但应注意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避免烫伤患儿;对于极少数术后发生高热的患儿应及时降温,避免发生高热惊厥,可采用温水或酒精擦浴,冰敷大血管处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给予异丙嗪等药物降温,降温时还应避免发生寒战。2.3.5 延迟苏醒

可由于麻醉药物残余作用、呼吸抑制所致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低体温及手术失血致低血容量引起,通过密切监测ECG、SpO2、血气分析等尽快确定延迟苏醒原因,逐一进行处理;如可给予纳洛酮、新斯的明以拮抗芬太尼及肌松药的残余作用。3 体会

小儿全麻后并发症发生率随手术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多,表明小儿全麻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类别和手术时间有关,且年龄越小,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尤以1 岁以内患儿最多。

小儿全麻术后应有专人床旁监护,除通过监护仪获得客观指标外,还应通过临床观察获取重要信息:从呼吸率及呼吸型辨别麻醉的深度,从胸腹矛盾呼吸运动及早发现呼吸道梗阻,从皮肤及粘膜的色泽判断是否缺氧[4]。术后数小时内麻醉药、肌松药作用尚未消失,保护性反射亦未完全恢复,可能发生意外及并发症,特别在未清醒前更甚,需严密观察并连续监测SpO2。加强小儿全麻后恢复室内的监护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而术中适当麻醉用药、充分补充血容量、维持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稳定,亦可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PACU的设立对于减少小儿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术后安全系数有重要作用。小儿年龄越小,其解剖、生理与成人差别越大,生理代偿能力越有限。因此,我们必须熟悉小儿的特点,严密观察恢复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正确及时地处理,使小儿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防止各种意外和并发症发生。PACU应配备各种抢救仪器及药品,并能熟练各种抢救操作,维持静脉输液通畅是保证患儿安全的关键环节。参考文献

上一篇:工地食堂承包合同范本下一篇:内部项目管理实施办法